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临床常见营养筛查方法及评价
旨在早期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 预防或减轻营养不良对患者的不 良影响,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所有住院患者,特别是危重症 、手术、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等患者 。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对于严重精神障碍 、不合作或无法配合完成筛查的患者 ,可能无法进行有效筛查。
筛查流程与规范
筛查流程
生化指标
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等,可反映患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膳食调查
通过询问患者24小时膳食摄入情况, 可了解患者的膳食结构和摄入量,从 而评估其营养状况。
综合评价法
将上述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患者的 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可提高筛查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营养筛查方法评价指标
敏感性与特异性
针对儿童的营养筛查工具。
筛查内容
包括身高、体重、生长曲线、饮食 摄入、慢性疾病等方面评估。
筛查频率
建议儿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包括 营养筛查,以确保正常生长发育。
重症患者营养筛查
筛查工具
常用NUTRIC评分等针对重症患者的营养筛查工具。
筛查内容
包括体重、BMI、饮食摄入、疾病严重程度、代 谢状况等多方面评估。
03
筛查频率
建议慢性病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营养筛查,并在病情变化时及时重复
筛查。
05 营养筛查结果解读与干预
结果解读与分类
正常营养状态
轻度营养不良
筛查结果显示被评估者营养摄入、吸收和 代谢均处于正常水平,无营养不良风险。
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可能导致机体功能下降,但尚未达到严 重营养不良的程度。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支持
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营养筛查相关的政策法规,为营养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 有力保障。
NRS2002营养风险评估方法
NRS2002营养风险评估方法简介NRS2002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评估方法,旨在评估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面临的营养不良风险。
该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和年龄等因素,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指导和决策依据,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NRS2002评估要素NRS2002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营养状况评估: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体重变化情况等,以确定其当前的营养状况。
2.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评估患者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是否存在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切除等。
3. 年龄评估:考虑患者的年龄对营养需求的影响。
4. 营养摄入评估: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饮食种类、食欲情况等。
5. 病程评估:评估患者的病程情况,包括病程持续时间、恢复情况等。
NRS2002评估方法步骤使用NRS2002评估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等。
2. 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等指标,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
3. 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评估其疾病的严重程度。
4. 进行年龄评估: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对营养需求的影响。
5. 进行营养摄入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惯、食欲情况等。
6. 进行病程评估:评估患者的病程情况,包括病程持续时间、恢复情况等。
7. 计算NRS2002总分:根据以上评估要素,计算出NRS2002总分。
8. 根据得分确定营养干预措施:根据NRS2002总分,确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营养补充等。
注意事项在使用NRS2002评估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评估过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避免单一指标评估的片面性。
3. 评估结果只是指导性的,具体的营养干预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在评估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结论NRS2002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营养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的营养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以及识别潜在的营养问题和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营养风险筛查的定义、目的、方法、评估指标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定义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系统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以及识别潜在的营养问题和风险,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支持的过程。
二、目的1. 早期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和风险,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临床营养问题;2. 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支持,改善其营养状况;3. 促进个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
三、方法营养风险筛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1. 问卷调查:通过问询个体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评估其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
2. 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皮肤弹性等指标,评估其体格状况和营养风险。
3. 实验室检测: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评估其营养状况和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维生素水平等。
四、评估指标在营养风险筛查中,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体质指数(BMI):用于评估个体的体重状况,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2. 腰围:用于评估个体的中心性肥胖,即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
3. 营养摄入量:评估个体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4. 营养相关疾病风险:评估个体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5. 营养相关生化指标:评估个体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维生素水平等生化指标。
五、干预措施根据营养风险筛查的结果,个体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
1. 饮食调整:根据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平衡。
2. 运动锻炼: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促进体重控制和健康改善。
营养风险筛查简版
营养风险筛查引言: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识别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营养状况。
营养风险筛查对于保障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营养风险筛查的相关内容。
正文:1. 营养风险筛查的意义1.1 提早发现营养不良风险营养风险筛查可以通过对人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不良风险,包括能量不足、蛋白质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
及早发现问题,有助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1.2 个体化的营养干预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对不同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个体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
1.3 促进健康管理营养风险筛查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可以监测个体的营养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方案,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2. 营养风险筛查的方法2.1 体格测量体格测量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臂围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初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2.2 生化指标检测生化指标检测是一种较为精确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维生素等,可以准确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2.3 营养调查问卷营养调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通过询问个体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信息,可以初步了解个体的营养摄入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3. 营养风险筛查的评估指标3.1 能量摄入评估能量摄入评估是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评估个体的能量摄入量,判断是否存在能量不足的风险。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食物记录、24小时回顾法等。
3.2 蛋白质摄入评估蛋白质摄入评估是营养风险筛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评估个体的蛋白质摄入量,判断是否存在蛋白质不足的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方法,旨在识别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或者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个体的营养状况。
通过对个体的营养摄入、生理功能、营养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营养风险筛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营养摄入评估:通过记录个体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主要营养素的摄入量、饮食结构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摄入是否达标。
可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膳食回顾等方法进行评估。
2. 生理功能评估:通过测量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等指标,评估个体的身体组成和生理功能状态。
可以使用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等指标来评估个体的肥胖风险。
3. 营养相关疾病评估:通过问询个体的疾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评估个体是否存在营养相关疾病的风险。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需要重点关注。
4. 营养知识和行为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个体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营养行为的表现。
例如,个体是否了解膳食指南、是否有规律的饮食习惯等。
5. 营养风险评估:综合以上评估内容,对个体的营养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通常采用评分系统或者标准化工具进行评估,根据得分来确定个体的营养风险等级。
根据营养风险筛查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干预措施可以包括个体营养指导、饮食调整、运动指导等,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营养风险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健康管理工具,可以匡助个体及时发现并解决营养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因此,对于个体来说,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对于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来说,也应该重视营养风险筛查的开展,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根据评估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一、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的方法,旨在发现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其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
以下为营养风险筛查的主要内容:1. 筛查指标(1)体重和身高:测量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
(2)近期体重变化:了解患者近期的体重变化,评估其营养状况。
(3)饮食摄入:询问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了解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过量。
(4)疾病情况: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5)实验室指标: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
2. 筛查方法(1)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如NRS 2002、MNA等)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2)临床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毛发、皮肤等外观特征,了解其营养状况。
(3)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饮食摄入、生活方式等信息。
二、营养评定营养评定是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体测量(1)体重:反映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用于计算BMI、体重下降程度等。
(2)身高:用于计算BMI,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肥胖或营养不良。
(3)腰围:反映患者腹部脂肪的分布情况,用于评估肥胖程度。
(4)上臂围:反映患者肌肉和脂肪的储备情况,用于评估营养不良。
2. 实验室指标(1)血红蛋白:反映患者贫血程度,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2)白蛋白:反映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低白蛋白血症提示营养不良。
(3)前白蛋白:反映患者近期蛋白质摄入情况,降低提示营养不良。
(4)血脂:反映患者脂质代谢状况,异常提示营养不足或过量。
3. 饮食摄入(1)能量摄入:计算患者每日能量摄入,了解其是否存在能量不足或过量。
(2)蛋白质摄入:计算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了解其是否存在蛋白质不足。
(3)营养素摄入:评估患者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
4. 临床症状和体征(1)消瘦:反映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和风险的方法,旨在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措施。
通过筛查个体的营养风险,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潜在的营养问题,以改善个体的健康状况。
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筛查目的: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是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风险,以便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通过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改善。
2. 筛查方法:营养风险筛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常用的筛查工具包括MNA(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等。
筛查方法应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3. 筛查指标:营养风险筛查的指标包括体重、身高、BMI(Body Mass Index)、血液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等)、食物摄入量、饮食习惯、营养知识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风险。
4. 筛查结果的解释:根据筛查指标的结果,可以将个体分为不同的营养风险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不同的风险等级需要采取不同的营养干预措施,以满足个体的营养需求。
5. 营养干预措施:根据个体的营养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对于低风险个体,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和生活方式的指导来改善营养状况;对于中风险和高风险个体,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营养补充和治疗,如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营养支持等。
6. 筛查频率:营养风险筛查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和需要确定。
普通来说,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和营养不良人群,建议进行定期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根据筛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7. 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时,需要注意对个体的数据进行保密和隐私保护。
筛查结果应仅用于制定个体的营养干预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营养风险筛查是一项重要的营养管理工具,可以匡助个体及早发现和干预营养问题,以改善健康状况。
名词解释营养风险筛查
名词解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基于营养学的知识和实践,采用一系列有选择性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人群或者个体进行营养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评估,以早期发现和干预营养不良,避免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营养-related 的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例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
在老年人中膳食摄入不足,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缺乏越来越普遍,更容易患上肌肉萎缩、压疮、恶病质等营养不良相关疾病,增加医疗负担。
针对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早期发现和干预的方法,通过对人群或个体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营养-related 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营养风险筛查的适用范围营养风险筛查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偏好、机体代谢能力下降、口腔卫生状况、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营养不良风险增加。
2.长期卧床、残疾人士:他们的日常活动能力有限,需要接受全天候护理,常常出现肌肉萎缩、良性压疮和其他营养相关疾病。
3.术后患者:手术后的患者消化功能和饮食吸收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常常伴随营养不良的发生。
4.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肾病、肝病、风湿性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或营养素过量的情况。
5.高危妊娠期孕妇:妊娠期孕妇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素来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营养不良,不仅孕妇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营养风险筛查的方法营养风险筛查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主观营养评估和客观营养评估。
1.主观营养评估:通过医护人员和病患沟通,了解病患的食欲、饮食习惯、个人卫生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做饭的能力和意愿等因素进行评估。
2.客观营养评估:客观营养评估是通过测量身体组成、营养摄入和代谢等方面的指标,对病患进行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引言概述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对于预防和管理营养不良、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营养风险筛查的定义、目的、方法、工具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营养风险筛查的定义1.1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系统评估和分析个体的营养状况,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1.2 营养风险筛查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饮食摄入、体重变化、营养相关疾病史等方面进行评估,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1.3 营养风险筛查是营养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人员及时发现和干预个体的营养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2.1 早期发现和干预营养问题,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2.2 提高个体的营养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2.3 为个体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帮助其改善营养状况。
三、营养风险筛查的方法3.1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营养相关的问卷,了解个体的饮食习惯、体重变化、疾病史等信息。
3.2 体格检查法:通过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含量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
3.3 实验室检测法: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了解其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四、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4.1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简化营养评估):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通过对个体的饮食、体重、生理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4.2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主观全球评估):是一种综合性的营养评估工具,通过对个体的营养状况、疾病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4.3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营养风险筛查2002):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通过对个体的饮食习惯、体重变化、疾病史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一、引言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是临床营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个体营养状况的全面评估,可以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改善临床结局。
本文将详细阐述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的方法、指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二、营养风险筛查1. 定义营养风险筛查是指对个体营养状况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风险,需要进一步进行营养评定。
2. 方法(1)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NRS 2002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适用于住院患者。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营养状况评分:根据患者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②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根据患者疾病种类、并发症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③营养摄入评分:评估患者近期的营养摄入情况。
④年龄评分:根据患者年龄进行评分。
(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NRS是一种简化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适用于住院患者。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体重下降:评估患者近期的体重变化。
②饮食摄入:评估患者近期的饮食摄入情况。
③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3. 结果判定根据NRS 2002或NRS评分,将患者分为以下几类:①无营养风险:0分。
②轻度营养风险:1分。
③中度营养风险:2分。
④重度营养风险:3分。
三、营养评定1. 定义营养评定是指对个体营养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营养摄入、营养状况、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
2. 指标(1)体重与身高体重与身高是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基本指标。
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饮食摄入评估患者近期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营养素摄入等。
(3)生理功能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包括肌肉力量、耐力、消化吸收功能等。
(4)心理状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等。
(5)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3. 方法(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治疗经过等。
营养风险筛查指南
营养风险筛查指南一、引言1. 营养风险筛查的意义早期发现营养不良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 适用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肿瘤患者等二、营养风险筛查工具1. 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2002)适用范围:住院患者评分标准:包括营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评分结果:≥3分表示存在营养风险2. MNA(微型营养评估)适用范围:老年人、社区人群评分标准:包括体重、饮食、生理功能等方面评分结果:≤17分表示存在营养风险3. PGSGA(患者主观全面评估)适用范围:肿瘤患者评分标准:包括体重、饮食、生理功能等方面评分结果:≥4分表示存在营养风险三、营养风险筛查流程1. 初筛询问患者近期体重变化、饮食状况、疾病史等观察患者体重、身高、体质指数等指标根据NRS 2002、MNA、PGSGA等工具进行评分2. 复筛对于初筛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一步评估营养状况详细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营养摄入、并发症等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3. 制定营养干预计划根据筛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包括膳食调整、营养补充、营养支持等定期评估营养干预效果,调整方案四、营养风险筛查注意事项1. 全面评估注意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制定合理的筛查方案2. 早期干预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降低并发症风险3. 多学科合作加强营养师、临床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营养干预计划4.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风险的认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改善营养状况五、具体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帮助理解营养风险筛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1:患者,男性,7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入院。
初筛时,患者体重减轻5kg,食欲不振。
根据NRS 2002评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引言概述: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识别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营养状况。
本文将介绍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筛查。
一、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1.1 保障人体健康: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体力减退等健康问题,及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匡助人们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1.2 提高治疗效果: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状况,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3 节约医疗资源: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和资源浪费,将有限的资源用于真正需要的人群。
二、营养风险筛查的方法2.1 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的测量,通过计算BMI等指标来评估个体的体重状况。
2.2 营养摄入调查:通过记录个体的饮食摄入情况,分析其膳食结构和热量摄入量,判断是否存在不足或者过量的情况。
2.3 生物化学指标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血红蛋白、维生素D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三、营养风险筛查的评估工具3.1 MUST评估工具:MUST(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通过评估个体的体重、身高、食欲等指标,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3.2 NRS 2002评估工具:NRS 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综合考虑了个体的营养摄入、疾病状态等因素,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3.3 SGA评估工具:SGA(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通过综合评估个体的疾病状态、营养摄入情况等因素,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四、营养风险筛查的干预措施4.1 营养教育:针对存在营养风险的人群,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引导他们选择合理的饮食。
营养风险筛查
提供客观依据
常见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微型营养评估(MNA)
• 专门用于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 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活习惯三个部分
• 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
• 由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开发的一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 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个部分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
•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
病状况等信息
• 了解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为筛查提供客
• 便于快速初步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
观依据
营养风险筛查的流程管理
建立筛查制度
培训医务人员
• 制定筛查计划,明确筛查的时间节点和责
• 对医务人员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培训和指
任人
导
• 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 提高医务人员的筛查能力和准确性
顺利实施
工具,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03
营养风险筛查的实施步骤与流程
营养风险筛查的实施步骤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
进行体格检查
•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信
• 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
息
• 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为筛查提供依据
• 为后续筛查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开展问卷调查
结合实验室检查
• 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患者的饮食习惯、疾评估和调整筛查工
具
工具
• 例如,针对老年患者可以选择
• 考虑工具的简便性、易操作性和
• 根据筛查结果和临床反馈对工具
MNA,针对肿瘤患者可以选择NRS
可重复性等因素
进行优化和调整
营养风险筛查指南
营养风险筛查指南营养风险筛查是指对个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一、引言营养风险筛查是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的重要环节。
通过筛查,可以早期发现个体营养状况的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本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营养师及关注营养健康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套实用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二、筛查对象1. 所有住院患者;2. 高龄老年人;3.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4.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5. 长期卧床、食欲减退的人群;6. 其他有营养风险的人群。
三、筛查方法1. 初筛(1)问卷调查:通过营养风险筛查问卷(NRS 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等问卷,了解个体的一般情况、饮食习惯、疾病史、药物治疗史等。
(2)体格检查:测量体重、身高、上臂围、体质指数(BMI)等指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2. 复筛对初筛结果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复筛,包括:(1)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
(2)膳食调查:了解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营养素摄入等。
(3)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疾病状况、治疗措施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四、筛查流程1. 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史、药物治疗史等。
2. 进行初筛: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营养风险。
3. 根据初筛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复筛。
4. 复筛: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5. 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疾病状况、治疗措施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6. 跟踪评估:对营养治疗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五、营养风险筛查指标1. 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²。
根据BMI值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
2. 上臂围(MUAC):测量上臂围,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引言概述:营养是人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不同的人可能面临不同的营养风险,这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营养风险筛查的概念、目的以及常用的筛查方法。
一、营养风险筛查的概念1.1 营养风险的定义营养风险是指人体由于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良等原于是导致的营养不良或者健康问题的发生的可能性。
1.2 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是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营养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或者纠正营养不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1.3 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减少健康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二、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1 体格测量体格测量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筛查方法。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个体的体格情况,进而猜测其营养状况。
2.2 营养问卷调查营养问卷调查是一种通过问询个体的饮食习惯、摄入量、饮食偏好等信息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营养问卷包括24小时回顾法、频率法等。
2.3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检查个体的症状、体征等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口腔、舌苔等情况,以及检查其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三、营养风险筛查的应用领域3.1 医院在医院中,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住院患者的营养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以促进其康复和治疗效果。
3.2 社区在社区中,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匡助社区工作者发现老年人、儿童等易受营养风险影响的群体,并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和指导,预防和改善营养问题。
3.3 学校在学校中,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匡助教育工作者发现学生的营养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
四、营养风险筛查的挑战与展望4.1 挑战营养风险筛查面临着筛查工具选择、筛查结果解读等挑战。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旨在评估个体患病风险的方法,特别是与营养相关的疾病。
通过筛查,可以确定个体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营养风险筛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个人信息收集:收集个体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综合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风险。
2. 食物摄入评估:通过记录个体的日常饮食情况,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来源、油脂摄入量等,评估其摄入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膳食回顾等。
3. 营养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评估其体内的营养素水平。
常用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维生素水平等。
4. 营养评估工具应用:根据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和生化指标结果,使用专业的营养评估工具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的工具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食多样性指数、营养不良筛查工具等。
5. 营养风险识别:根据个体的营养评估结果,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低体重、缺乏特定营养素、慢性疾病等。
6. 干预措施制定:根据个体的营养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对于存在明显营养不良的个体,可以提供营养补充剂或调整饮食结构;对于存在潜在营养风险的个体,可以提供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
7. 随访和评估: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监测个体的营养状况和干预效果。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干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治疗效果。
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和干预个体的营养问题,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通过科学合理的筛查方法和综合评估,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营养风险筛查仅作为一种评估工具,结果需要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和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同时,筛查过程中需要确保个体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其个人权益。
医院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制度
医院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制度一、引言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是医院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科学、系统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营养风险筛查制度1. 筛查对象所有住院患者均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以下情况需优先进行筛查:(1)体重减轻或体重指数(BMI)降低;(2)食欲减退、进食困难;(3)慢性疾病加重或急性疾病;(4)合并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5)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2. 筛查方法(1)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如NRS 2002、MNA等,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2)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3. 筛查流程(1)入院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将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2)如有营养风险,责任护士通知营养师进行营养评定。
(3)营养师根据筛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
4. 筛查频率(1)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筛查。
(2)住院期间,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筛查。
(3)如有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筛查。
三、营养评定制度1. 评定对象所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均应进行营养评定。
2. 评定内容(1)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史、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等。
(2)体格检查:包括体重、身高、BMI、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等。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4)营养状况评估:采用营养评定工具,如SGA、MNA等。
3. 评定流程(1)营养师根据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营养评定。
(2)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营养补充剂、膳食调整等。
(3)将评定结果和营养支持方案记录在病历中。
4. 评定频率(1)住院期间,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营养评定。
(2)如有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营养评定。
四、营养支持制度1. 营养支持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和代谢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风险筛查的意义和方法
营养风险筛查的意义和方法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识别和预测其可能存在的营养缺乏或危害健康的风险。
具有重要意义的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帮助个体或医疗专业人员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个体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首先,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包括是否存在营养缺乏、营养不均衡或摄入过多等问题。
通过对个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评估,能够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避免或减少潜在的健康问题。
其次,营养风险筛查也对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个体的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并针对特定的营养问题提供定制化的营养建议。
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对营养监控的意识,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营养风险筛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摄入量:通过记录个体的日常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和食用频率等信息,以评估个体摄入的营养素量是否符合推荐摄入量。
2. 评估生物指标:通过检测个体的生物指标,如血液中的营养素含量、体重、身高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例如,通过测量血清中的维生素D含量可以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3. 问卷调查:通过向个体提供问卷调查,包括饮食史、生活方式、确诊疾病等方面的信息,以评估个体是否存在潜在的营养风险因素。
例如,问卷中的相关问题可以涉及是否存在饮食不均衡、过度饮食或偏食等问题。
4. 营养评估工具:专业人员可以使用特定的营养评估工具,如饮食记录、24小时回顾法等,来帮助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是否存在风险。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详细的饮食信息,并帮助评估个体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否符合营养需要。
综上所述,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重要的健康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个体和专业人员识别和预测可能存在的营养风险,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的方法,旨在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识别患者中存在的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方法、评估指标和应用场景。
1. 目的:营养风险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早识别患者中存在的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以便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能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提供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和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和健康。
2. 方法:营养风险筛查通常采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例如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简称MNA)或Nutrition Risk Screening(简称NRS)等。
这些工具通过收集个体的基本信息、疾病状况、饮食摄入、体重变化、肌肉质量等指标,综合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风险程度。
3. 评估指标:营养风险筛查通常包括以下指标的评估:3.1 体重变化:评估个体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体重变化情况,包括体重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和速度。
3.2 饮食摄入:评估个体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是否满足需求。
3.3 疾病状况:评估个体是否存在慢性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吸收障碍等与营养相关的疾病。
3.4 肌肉质量:评估个体的肌肉质量,例如通过测量手握力或腓肠肌围度等指标。
3.5 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评估个体的血清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以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
4. 应用场景:营养风险筛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康复和长期护理等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4.1 住院患者:对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及时发现患者中存在的营养不良或潜在的营养风险,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4.2 高龄老人:对于高龄老人,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了解其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和营养补充方案,预防和改善老年营养不良。
4.3 慢性疾病患者: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了解其疾病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引言概述: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识别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营养风险筛查在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一、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1.1 早期发现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康复能力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干预营养不良风险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1.2 个性化营养干预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可以了解个体的营养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营养干预方案,提高干预效果。
1.3 降低医疗成本及时发现和干预营养不良风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营养风险筛查的方法2.1 问卷调查通过专业的营养问卷,了解个体的饮食习惯、体重变化、消化吸收情况等,评估营养状况。
2.2 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结合BMI等指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2.3 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指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三、营养风险筛查的适合人群3.1 住院患者住院患者由于疾病、手术等原因往往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需要及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
3.2 高龄人群高龄人群由于生理机能下降、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易发生营养不良,需要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3.3 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影响,容易浮现营养不良,需要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
四、营养风险筛查的干预措施4.1 膳食调整根据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膳食方案,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4.2 营养补充对于存在明显营养不良风险的个体,可以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营养素。
4.3 营养教育通过对个体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营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改善饮食习惯。
五、营养风险筛查的未来发展5.1 个性化营养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未来营养风险筛查将更加个性化,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制定更加精准的营养干预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杜小亮、陈冬利、王为忠
摘要:营养缺乏和营养不良是临床实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解所有病人的营养状况十分重要。
评估病人其是否存在营养风险的筛查工具有多种。
本文作者对这些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作一综述,并重点综述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
2002年,欧洲学者提出营养风险的概念,认为营养风险是指因营养因素对病人结局,如感染相关并发症和住院日等发生负面影响的风险,不仅仅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
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对营养风险的定义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所导致的疾病或手术后出现相关的临床结局的可能性”,并建议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ESPEN认为,营养风险筛查是“一个快速而简单的过程,通过筛查,若发现病人存在营养风险,即可制订营养支持计划。
若病人存在营养风险但不能实施营养计划和不能确定病人是否存在营养风险时,需进一步进行营养评估,营养风险筛查是发现病人是否存在营养问题和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全面营养评估的过程”。
ESPEN认为,对存在营养风险或可能发生营养不良的病人进行临床营养支持可能改善临床结局、缩短住院时间等,而不恰当应用营养支持,可导致不良后果。
近10年国外有研究显示,住院病人营养不足发生率为9%~48.1%,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l3%~48.6%。
1991年,VAgroup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术前无营养不良的手术病人接受肠外营养,其临床结局并无改善,甚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但目前营养风险筛查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对怎样确定病人有营养风险,以及应使用何种评价工具,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共识。
ESPEN于2002年推出了用于成年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我们比较了常用的复合指标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以下重点介绍NRS2002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营养评定工具有10余种之多,包括使用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两类。
单一指标如体质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等,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主要研究集中在探讨复合指标的筛查工具,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前有多个筛选工具,如主观全面评估(SGA)、营养不良通用筛选工具(MUST)、简易营养评估(MNA)、营养风险指数(NRI)以及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等。
1.1主观全面评定法(SGA)
是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推荐的临床营养状况评估工具。
其特点是以详细的病史与临床检查为基础,省略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
其理论基础是机体组成改变与进食改变,消化吸收功能的改变与肌肉的消耗,身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改变等相关。
有研究显示,通过SGA评估发现的营养不足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营养良好病人的3~4倍。
但SGA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有一定局限性,如SGA更多反映的是疾病状况,而非营养状况;SGA不适用于区分轻度营养不足,侧重反映慢性或已存在的营养不足,不能及时反映病人营养状况的变化。
目前,该筛查工具缺乏筛查结果与临床结局的证据支持,同时因其未把观察指标和如何将病人进行分类直接联系起来,使该工具不能满足临床快速筛查的目的。
因该工具是一个主观评估工具,使用者要接受专门培训,作为常规营养筛查工具并不实用。
1.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
是由英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多学科营养不良咨询小组开发的,适用于不同医疗机构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适合不同专业人员使用,如护士、医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和学生等。
该工具主要用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及其风险的筛查,包括三方面评估内容:①BMI;②体重减轻者;③疾病导致进食量减少的病人。
通过三部分评分得出总分,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
Stratton等研究显示,MUST可预测老年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即使是无法测量体重的卧床老年病人,MUST也可进行筛查,并预测临床结局。
将MUST与其他7个目前被使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比较的研究显示,MUST与SGA和NRS 有较高的一致性。
MUST在不同使用者间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该工具的优点在于容易使用和快速。
一般可在3~5min内完成,并适用于所有的住院病人。
总之,MUST是新近发展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其预测性和有效性。
1.3营养风险指数(NRI)
是由美国退伍军人协会肠外营养研究协作组于1991年开发的,主要用于临床腹部大手术和胸外科术前病人全肠外营养支持效果的评价。
根据血清清蛋白浓度,体重减少百分比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计算公式为:NRI=1.519%清蛋白浓度+41.7%目前体重/既往体重。
N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好,可预测病人的并发症。
有研究发现,NRI与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延长相关,但与感染率无关。
主要不足的是,需要根据病人目前和既往体重,病人由于疾病原因出现水肿,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此外,应激对血清清蛋白浓度的影响也使NRI筛查方法应用受到限制。
1.4简易营养评估(MNA)
20世纪90年代初,由Vellas,Garry,Guigoz等创立和发展的一种人体营养状况评定方法。
其评定内容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评定、膳食问卷和主观评定等。
根据上述各项评分标准计分并相加,可进行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评估。
MNA快速、简单、易操作,一般需要10min即可完成,主要用于老年病人的营养评估。
有研究证明,该工具既可用于有营养不良风险的病人,也可用于已发生营养不良的住院病人。
此外,还可用于预测健康结局、社会功能、病死率、就诊次数和住院费用等。
但对是否能监测病人对治疗的反应、MNA评分与病人临床结局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1.5NRS2002
是ESPEN于2002年提出,并推荐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
该工具是迄今为止唯一以128个随机对照
研究作为循证基础的营养筛查工具,信度和效度在欧洲已得到验证。
包括四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即人体测量、近期体重变化、膳食摄入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NRS2002评分由三个部分构成:营养状况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年龄调整评分(若病人&70岁,加1分),三部分评分之和为总评分。
总评分为0~7分。
若NRS2002的评分&3分,可确定病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NRS2002突出的优点在于能预测营养不良的风险,并能前瞻性地动态判断病人营养状态变化,便于及时反馈病人的营养状况,并为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提供证据。
这是其他方法所缺乏的。
有研究显示,应用NRS2002能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后,临床预后优于无营养风险的病人,改善临床结局,如缩短病人住院时间等。
而且NRS2002简便、易行,能进行医患沟通,通过问诊的简便测量,即可在3min内迅速完成。
因无创、无医疗耗费,故病人易于接受。
2NRS2002的应用现状
目前,NRS2002在欧洲已开始应用,在丹麦进行的两项研究显示,分别有93.5%和99%的病人可使用NRS2002。
2004年以来,NRS2002在我国的应用性研究也正在积极开展,营养风险筛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持了中国首次大城市大医院住院病人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15098例住院病人进行筛查的报告显示,结合中国人BMI正常值,NRS2002适用于99%以上的中国住院病人。
陈伟等对住院病人进行了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的可行性研究,认为结合中国人群的BMI正常值,应用NRS2002工具对病人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并判断是否需要采用营养支持是可行的。
NRS2002的不足之处在于病人卧床无法测量体重,或有水肿、腹水等影响体重测量,以及意识不清无法回答评估者的问题时。
该工具的使用受到限制。
同时,使用者也需经过一定的培训。
近年国外的一些研究显示,不经过培训的使用者得到结果的信度较低。
因此,推荐NRS2002的使用者需进行专门培训。
Rha 等研究显示,NRS2002的敏感性较低(48.1%)而特异性较高(87.3%),阳性预测值较低(46.0%),而阴性预测值较高(88.0%)。
说明该工具可更多地将无营养不良的病人被正确区分,而较少地将有营养不良的病人被正确区分。
李莉等在住院病人中应用NRS2002进行筛查,结果显示住院病人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5%,低于国内外调查结果。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调查中对住院病人营养不良评定标准是以符合NRS2002评定方法中BMI<18.5,且所调查的病人中内科多于外科。
内科病人超重和肥胖的比率较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国内其他医院运用综合评定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
这也说明应用BMI对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评定具有局限性。
3结语
营养不良以及营养风险在临床上普遍存在。
目前,EN与PN已大规模应用,客观上需要确定病人应用EN和PN的适应证,并为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这就要求一种合适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NRS2002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有循证基础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欧洲已经大规模应用,而在国内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其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筛查的可行性。
目前,关于NRS2002在国内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仍在进一步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