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 形考作业

合集下载

草原传统手工艺考核试卷

草原传统手工艺考核试卷
20. ABC
三、填空题
1.银饰
2.洗净、晾干
3.蒙古刺绣
4.蓝、白、红
5.杨木、桦木、松木
6.羊毛毡画
7.银腰带扣
8.蒙古舞
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工艺振兴计划
10.文化交流、电商平台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草原手工艺品是草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它们在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为日常生活提供美感和实用价值,还是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的载体。
16. A
17. B
18. C
19. C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C
19. ABC
3.蒙古族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刺绣工艺,常用于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
4.草原手工艺品在色彩上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色彩为主。
5.传统的草原木雕工艺品,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木材进行雕刻。
9.草原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完全不受现代文化的影响。()

草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草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草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草原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西南地区C. 华北地区D. 西北地区答案:D2. 草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农耕文化B. 渔业文化C. 游牧文化D. 工业文化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草原文化的传统活动?A. 赛马B. 摔跤C. 射箭D. 插秧答案:D4. 草原文化中,哪个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壮族D. 藏族答案:B5.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个节日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那达慕大会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B二、填空题6. 草原文化中的_________是游牧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尊重。

答案:牧羊7. 草原文化中的_________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答案:蒙古袍8. 草原文化中,_________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象征,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马9. 草原文化中的_________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

答案:马头琴10. 草原文化中的_________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力量。

答案:摔跤三、简答题11. 简述草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答案:草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草原文化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二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促进,草原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三是对体育和艺术的影响,如摔跤、赛马等体育项目以及马头琴等艺术形式,为现代体育和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论述题12. 论述草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草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其次,草原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指导答案参考小抄

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指导答案参考小抄

电大《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指导1一、填空题:20%1、世界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即、、、。

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P12、我国处于北纬40度至42度之间的北方区域,是-文化和文化的“接触地带”。

农耕文化、草原文化。

P23、史学家蒙文通将传说时代的部落分为、、等三个不同的集团,而史学家徐旭升则分为三大人群:他们是、、。

江汉民族、河洛民族、海岱民族、华人群、东夷人群、苗蛮人群。

P54、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段,即时期、时期和时期。

仰韶文化以前、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P455、人类文明的发展,存在着层次的分别。

第一层次的文明是古巴比伦、中国、印度、埃及的古老文明,第二层次的文明是以地中海世界的为代表,第三层次的文明是古罗马世界解体后出现的,第四层次的文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古希腊、罗马文明,欧洲文明,北美洲文明。

P696、西周文化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文明价值在于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礼乐”、教化。

P76二、判断题:10%()1、古代文明产生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群交融、碰撞的结果。

P1()2、因地理条件的关系,中华文明在很长的时间里是独立发展的。

P2()3、中华民族的形成其实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

P6()4、远古时期青藏高原的生存环境要比现在优越,那里孕育过灿烂的文化,如河姆渡文化。

P7()5、文明在中国的最早突破是在长江流域实现的。

P6()6、中国文化的发展大势是由东南向西北推进,这样的趋势实际是政治、经济、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映。

P16 ()7、中国从夏代就进入了有阶级的时代,或者说是进入“国家”时代。

P64()8、大蒐礼是一个在饮食活动中传达某些文明取向的隆重而普通的礼仪。

P83()9、古希腊、罗马的显著特征是阶级意识发达,而西周时期社会的主导意识是宗亲意识,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

P72-73()10、周礼对古代中原各国具有“人文化成”的作用,而对边远的邦国,化导的意义不大。

P97三、名词解释:20%1、文化:文化即人文化成,是自然的人化或人类化。

人文地理下册5-3-2 草原风情(同步分层作业)(学生版)

人文地理下册5-3-2 草原风情(同步分层作业)(学生版)

5.3.2 草原风情(同步分层作业)1.下列关于内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②七八月间召开那达慕大会③喜食米饭和面食④住在便于拆装和搬运的蒙古包里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特点有()①逐水草而居②过定居生活③喜食奶茶④穿着蒙古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下列最能反映西北地区特点的是:()A.干旱B.“高”与“寒C.“鱼米之乡”D.肥沃的黑土地4.青海、西藏牧区与新疆、内蒙古牧区相比,农业产值更低,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稀少,气候更干旱B.地势陡峻,交通更不便C.海拔更高,热量更不足D.人口稀疏,劳力更短缺5.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原因是()A.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需要B.灌溉水源充足C.灌溉农业产品品质好D.灌溉农业历史悠久6.从景观的特征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自西向东依次表示的是()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7.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所在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D.内蒙古高原8.读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图,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9.读我国西北地区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从农业来看,这里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业基地。

(2)图中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A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该区域的河流为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西气东输工程就是将A地区丰富的_________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自古以来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地区是B_______、C_______。

草原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草原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草原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民族不属于中国的草原民族?A)蒙古族B)哈萨克族C)藏族D)满族答案:C)藏族2.草原上最特有的建筑是什么?A)帐篷B)茅草屋C)石屋D)木屋答案:A)帐篷3.下列哪种食物是草原民族的传统饮食?A)米饭B)面条C)香肠D)酸奶答案:D)酸奶4.草原上最重要的畜牧业是?A)养马B)养绵羊C)养牦牛D)养鸡答案:B)养绵羊5.以下哪个节日是草原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A)春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那达慕大会答案:D)那达慕大会二、简答题1.草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答:草原文化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草原民族以祭祀、歌舞、赛马等活动为重要文化表达形式。

草原上的帐篷是最典型的建筑形式,民族服饰以皮革、毛织品为主要材料,图案多以动物和植物为主题。

草原民族以勇敢、豪爽、包容的精神风貌为标志,同时也保持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传统节日。

2.草原文化与城市文化有何不同?答:草原文化与城市文化在生活方式、经济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草原文化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个体和群体的合作。

而城市文化则以工业、商业为主导,强调劳动分工与效率。

草原文化注重观赏自然风光、传承家族传统,城市文化则注重个人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论述题草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草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与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首先,草原文化弘扬了勇敢、包容、豪放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草原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当代社会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再次,草原文化以丰富多样的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为表达方式,对于丰富当代艺术文化,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最后,草原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族习俗也为现代社会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草原文化知识有奖问答》第四套试题及答案

2023年《草原文化知识有奖问答》第四套试题及答案

2023《草原文化知识有奖问答》第四套试题及答案草原儿女多好客!大家有没有想去漂亮的大草原开心的玩耍呢?下面呢,我预备了2023《草原文化学问有奖问答》第四套试题及答案,盼望你更加了解草原文化哦。

1、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特地设立了“乌兰牧骑展现”板块。

以下哪部歌舞剧是以乌兰牧骑为素材创作的?(A)A 《我的乌兰牧骑》B 《北梁》C 《芳华》2、首饰、长袍、腰带和( A )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局部。

A 靴子B 蒙古刀C 鼻烟壶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草原文化中的亮丽珍宝,历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也带动了非遗爱护的传承,以下哪一项不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B)A 长调B 园艺C 漫瀚调4、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活动期间,举办众多活动工程,许多活动已经开头面对网友征集作品。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本次大赛征集的?(C)A 草原文化节原创音乐大赛作品B 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作品C 保藏品5、当下年轻人宠爱的抖音等微视频APP在社交网络媒体中成为流行的表现形式,在本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中就开设了“微视频大赛”,其主题是(A)。

A 我爱内蒙古奋斗正值时B 爱拍生活C 精彩无限6、发源于科尔沁草原的( B )是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它动作简捷明快,歌声流畅自然,由众人边唱边舞,气氛和谐而热闹。

A 爵士舞B 安代舞C 探戈舞7、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的中国工程院蒙古族院士是( A )。

A 旭日干B 张子仪C 周更生8、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聚落遗址是(C)。

A 红山文化聚落B 河姆渡文化聚落C 兴隆洼文化聚落9、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玉雕龙出土于(A)。

A 翁牛特旗B 建平县C喀左县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自己政权的北方游牧民族是(B)。

A匈奴 B鲜卑C山戎11、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辞》中女扮男装替父参军的木兰是落籍中原的(B)。

A 匈奴姑娘B 鲜卑姑娘C 柔然姑娘12、公元5世纪,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岩画被北魏地理学家(B)发觉,阴山岩画就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A3、C4、A5、B6、C7、A8、B9、A 10、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BCD3、ABC4、A B5、ABCDE6、ABCD7、ABCD8、ABCDE9、ABD 10、ABCD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草原文化得基本内涵。

答:所谓草原文化,就就是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得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得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得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得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

2、草原文化得环境特征就是什么?答:(1)生存于北方草原得先民适应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选择其适宜得生活方式。

(2)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得游牧文化。

(3)以游牧畜牧业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4)孕育了草原民族独有得精神气质。

3.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得遗迹主要有哪些?答:(1)兴隆洼文化(2)赵宝沟文化(3)红山文化(4)阿善文化(5)海生不浪文化(6)老虎山文化4、简述草原民族得居住类型。

答:(1)洞穴居所。

(2)半地穴式建筑。

(3)窝棚式建筑。

(4)穹庐式建筑。

(5)宫殿式蒙古包。

(6)草原城市。

四、论述题1、试述草原文化形成得历史条件。

答:(1)自然地理环境就是草原文化产生得先决条件。

草原文化发祥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发展与繁荣于以蒙古高原为核心得广袤草原,草原文化赖以生存得自然地理环境就是草原文化形成得客观因素。

(2)草原游牧业为主体得经济形态与游牧生产方式就是草原文化形成得经济基础。

(3)草原文化形成得历史条件具体表现为:①草原文化就是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得生活方式:原始信仰得出现;游牧生活方式得奠定;“五畜"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得生态观念。

②游牧社会经济结构得单一性形成了草原先民在文化方面与农耕民族间得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传承得地区特点与民族特点。

“走近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试题及答案

“走近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试题及答案

“走近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试题及答案本文是关于“走近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试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6.最近,班里开展了一次以“走近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9分)活动一:认识草原文化。

(1)阅读下面文字,给“草原文化”下定义。

(3分)草原文化是一种地域的、民族的特有文化。

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雪域文化一样,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是中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区域,旱生或半旱生草原植物群落生长的草原上,活动生息的、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或半游牧族群在数千年以来共同创造而成,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

草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地域的、民族的特有文化。

活动二:吟唱草原牧歌。

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不少歌颂草原的诗歌。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有一首赞美草原的牧歌。

阅读元好问的诗歌,回答问题。

慷慨歌谣传不绝,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土默川。

(2)诗中说的这首“慷慨歌谣”指的是()(2分)A.白居易《观刈麦》B.北朝民歌《敕勒歌》C.王维《使至塞上》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对元好问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热情赞美了中州的英雄气概。

B.诗歌评价这首“慷慨歌谣”:慷慨、质朴天然、有英雄气概。

C.诗歌描绘了一幅中国北方草原的天然图景,展现了草原的独特魅力。

D.诗歌表现了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活动三:赞颂草原英雄。

(4)“草原文化”具有崇尚英雄的精神风貌,她是一种英雄文化。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请你从下面几位草原英雄中,任选一位,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区域,旱生或半旱生草原植物群落生长的草原上,活动生息的、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或半游牧族群在数千年…查看完整答案(本文答案在第一页)…成吉思汗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2分)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2.草原文化中,__________是蒙古族传统的居所。
3.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应实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度。
4.草原上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5.草原文化中的__________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
6.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
6.在草原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7.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是相互独立的。()
8.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是防治草原沙化的有效措施。()
9.草原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已经全部失传。()
10.草原生态保护只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与民众无关。()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7.下列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8.草原文化中,__________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9.草原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在草原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两个关键的生态过程。
B.乱扔垃圾
C.严格保护草原湿地
D.大量开发草原资源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草原生态保护对于以下哪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生物多样性保护
B.气候变化缓解
C.土壤侵蚀控制
D.城市化进程加速
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草原退化?()
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草原文化研究考核试卷

草原文化研究考核试卷
1.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生产方式上依赖草原资源,注重牲畜的饲养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文化传承方面,草原民族通过口头传统、节庆活动等方式,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
2.草原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加了民族的适应性和扩张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碰撞,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容。
A.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B.蒙古西征
C.满清入关
D.长平之战
8.草原地区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草原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9.以下哪些是草原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A.摔跤
B.射箭
C.赛马
D.打猎
10.草原文化在建筑风格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
A.蒙古包
B.碉楼
C.高大宏伟
D.便于拆迁
A.草药疗法
B.针灸技术
C.外科手术
D.健康养生观念
15.以下哪些现代活动有助于传承草原文化?()
A.举办那达慕大会
B.开展草原旅游
C.创作草原题材文艺作品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6.草原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著名法典包括以下哪些?()
A.《蒙古秘史》
B.《大扎撒》
C.《唐律疏议》
D.《元典章》
17.以下哪些是草原民族崇拜的自然现象?()
A.天空
B.太阳
C.高山
D.河流
18.草原民族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以下哪些成就?()
A.民歌
B.传说
C.舞蹈
D.书法
1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草原文化?()
A.文化遗产保护
B.生态保护
C.传统技艺传承
D.文化交流与展示

六年级草原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草原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草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草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鲁迅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A2. 《草原》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哪个地方的草原?A. 内蒙古草原B. 青海草原C. 西藏草原D. 新疆草原答案:A3. 《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动物?A. 马、牛、羊B. 马、骆驼、羊C. 马、牛、骆驼D. 马、牛、狗答案:A4.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植物?A. 草、花、树B. 草、花、灌木C. 草、树、灌木D. 草、花、灌木答案:D5. 《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草原的描述主要突出了什么?A. 草原的广阔B. 草原的荒凉C. 草原的生机D. 草原的宁静答案:C6.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A. 牧民、游客B. 牧民、商人C. 牧民、游客、商人D. 游客、商人答案:C7. 《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草原的描绘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 比喻、拟人B. 排比、对偶C. 夸张、反问D. 比喻、拟人、排比答案:D8.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自然现象?A. 风、雨、雪B. 风、雨、雷C. 风、雨、电D. 风、雷、电答案:A9. 《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草原的描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A. 对草原的热爱B. 对草原的敬畏C. 对草原的赞美D. 对草原的怀念答案:C10.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草原文化?A. 马术、摔跤、射箭B. 马术、摔跤、舞蹈C. 马术、射箭、舞蹈D. 摔跤、射箭、舞蹈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草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________”。

答案:老舍;人民艺术家12. 《草原》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________草原的风光和生活。

答案:内蒙古13.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草原上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草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草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草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草原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东南沿海地区答案:B2.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维吾尔族C. 蒙古族D. 壮族答案:C3. 草原文化中,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A. 琵琶B. 马头琴C. 二胡D. 古筝答案:B4.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A. 旗袍B. 蒙古袍C. 汉服D. 藏袍5. 草原文化中,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A. 摔跤B. 龙舟C. 赛马D. 射箭答案:A6.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泼水节C. 那达慕大会D. 端午节答案:C7.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食物?A. 饺子B. 奶酪C. 粽子D. 年糕答案:B8.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艺术形式?A. 京剧B. 皮影戏C. 蒙古舞D. 川剧答案:C9.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居住形式?B. 蒙古包C. 吊脚楼D. 四合院答案:B10.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项是蒙古族的传统礼仪?A. 握手B. 鞠躬C. 献哈达D. 拥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蒙古族的传统艺术形式?()A. 蒙古舞B. 京剧C. 蒙古长调D. 皮影戏答案:AC12.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A. 摔跤B. 龙舟C. 赛马D. 射箭答案:ACD13.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蒙古族的传统食物?()A. 奶酪B. 饺子D. 年糕答案:AC14.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泼水节C. 那达慕大会D. 端午节答案:C15. 草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蒙古族的传统礼仪?()A. 握手B. 鞠躬C. 献哈达D. 拥抱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草原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草原割草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 )
11.草原割草工具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什么?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
C.草原民族文化的演变
D.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
12.以下哪个时期的草原文化对后世影响较大?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 )
13.草原文化中的“那达慕”是指什么?
A.传统节日
B.民间艺术
C.体育竞技
D.传统礼仪
( )
14.草原割草对草原动物群落的影响是什么?
A.增加动物种类
B.减少动物种类
C.对动物种类没有影响
D.与割草时间有关
( )
15.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草原文化传承?
A.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B.严格限制草原割草
C.发展草原旅游业
D.推广草原特色产品
( )
16.草原割草对草原景观的影响是什么?
6.在草原割草时,不需要考虑草原动物的栖息地。()
7.草原割草对草原土壤的水分含量有积极的影响。()
8.草原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和旅游活动来传承和保护。()
9.草原割草后的土地不需要进行任何管理和恢复。()
10.现代科技在草原地区的应用不会对草原文化产生任何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草原割草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草原草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考核试卷

草原草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考核试卷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D
7. ABC
8. ABCD
9. ABC
10. ABC
11. ABCD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D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1.呼伦贝尔大草原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北部
2.草原文化中,下列哪个节日与端午节相对应?()
A.那达慕大会
B.白月光节
C.马奶节
D.祭敖包
3.以下哪个民族不是草原文化的主要民族代表?()
A.蒙古族
B.哈萨克族
C.满族
D.藏族
4.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优势?()
A.丰富的民族风情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以下哪个草原民族的传统食品不是用面粉制成的?()
A.蒙古族的奶茶
B.哈萨克族的馕
C.藏族的糌粑
D.满族的饺子
15.在草原旅游开发中,以下哪个方面不需要考虑?()
A.基础设施建设
B.旅游产品创新
C.文化传承与保护
D.城市交通拥堵
16.以下哪个草原民族的传统服饰不是以蓝色为主色调?()
2.那达慕大会是草原民族展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这一活动,可以吸引游客体验草原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草原旅游对当地经济有直接推动作用,对社会文化有传承和保护作用。最大化正面效应应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参与和培训当地导游等方式实现。

5318《草原文化》C卷答案 1、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1. 鲜卑; 2. 转移式 ...

5318《草原文化》C卷答案 1、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1. 鲜卑; 2. 转移式 ...

5318《草原文化》C卷答案一、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 鲜卑;2. 转移式蒙古包、固定式蒙古包、翰儿朵;3. 长调民歌;4. 文化功能;5. 走马;二、名词解释(共4题,共20分)1. 草原文化(5分)答案:草原文化是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

2. 大窑文化遗址(5分)答案: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保合少乡大药村南。

1973年被发现,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石器加工场。

大窑文化遗址的先民一直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定居生活,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北京人”有着惊人的相似。

3. 蒙古包(5分)答案:蒙古包是由陶恼、乌乃、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房屋。

4. 《江格尔》(5分)答案:《江格尔》在15——17世纪时形成于我国新疆卫拉特蒙古地区,是蒙古史诗成熟期的作品。

史诗描写了草原英雄江格尔带领他的如群星闪烁般的勇士们为保卫自己的神圣的乡土而进行多次征战的故事。

三、问答题(共3题,共30分)1. 简述蒙古包的优点。

(10分)答案: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特点而制作的,它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简单,拆除方便,易于迁徙;(2)保暖性强,蒙古高原草地“五月始青,八月又枯”,为抵御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风雪,蒙古包必须有较强的保暖能力。

2. 简述那达慕形成和延续的原因。

(10分)答案:(1)那达慕的形成与蒙古民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经济特点和生产特点密切相关。

(2)那达慕的形成与蒙古族的信仰有一定的联系。

(3)那达慕的形成还与蒙古民族历史上的社会斗争和军事征伐不无关系。

3. 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0分)答案:(1)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2)开放进取的文化特征(3)发展传承的继承性文化特征(4)建构形态的复合性。

四、论述题(共1题,共40分)1. 我们身处内蒙古地区,你对我们的草原文化有哪些了解?请以《我眼中的草原文化》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A.春节
B.中秋节
C.祭灶节
D.那达慕大会
10.草原民族传统服饰中,以下哪种饰品最具特色?( )
A.银耳环
B.金项链
C.铜手镯
D.玉佩
11.草原文化中,以下哪种动物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
A.狼
B.虎
C.鹿
D.蛇
12.以下哪个成语与草原文化有关?( )
A.一马当先
B.画龙点睛
C.亡羊补牢
D.井底之蛙
D.维吾尔族
E.朝鲜族
16.草原民族在祭祀活动中,以下哪些动物被视为神圣的象征?( )
A.马
B.牛
C.羊
D.鹰
E.狼
17.以下哪些草原民族擅长于骑射?( )
A.蒙古族
B.哈萨克族
C.满族
D.柯尔克孜族
E.回族
18.草原民族在传统建筑方面有哪些特点?( )
A.毡房
B.窑洞
C.木屋
D.砖房
E.蒙古包
19.以下哪些草原民族的传统乐器与马头琴相似?( )
20.以下哪项是草原文化中尊重长辈的表现?( )
A.爱护晚辈
B.敬献哈达
C.分享食物
D.互赠礼物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草原文化的特点包括哪些?( )
A.热情好客
B.尊重自然
C.以狩猎为主
D.民族特色浓郁
2.以下哪些节日属于草原民族的传统节日?( )
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草原文化 形考作业

草原文化 形考作业

作业一(绪论、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核心部分是()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2.本书所是的“草原文化”的概念是从()层面界定的。

A广义文化 B精神文化 C狭义文化3.用空间范围界定文化类型的方法叫()A地理划分法 B文化形态划分法 C区域划分法4.我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译为“河套人牙齿”的古人类化石属于()。

A 萨拉乌苏文化B大窑文化遗址C扎赉诺尔文化5.()族是最早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地带诸多游牧部族的民族,()文化是北方草原文化中产生世界影响的第一个高潮。

A 鲜卑B 匈奴C 蒙古6.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即代王位,建元“登国”,不久迁都(),改称魏王,建立魏王朝。

A 洛阳 B大同 C盛乐7.1204年,在征服乃蛮之后,成吉思汗命乃蛮人塔塔统阿借用()文字母,创制了统一的蒙古文字。

A回鹘 B突厥 C粟特8.以捕捉猎取自然界现成动物为生活来源的经济是()A游牧经济 B狩猎经济 C农耕经济9.遇到自然灾害,如春季干旱无雨或冬季发生大雪时,为御灾而采取的特殊方法称为()A走“敖特尔” B游牧 C四季游牧10.有“草原之舟”美称的蒙古式交通运输车辆是()A 牛车 B勒勒车 C马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化的主要功能有()A物质的体现 B品行的教化C思想的启示 D精神的家园2.广义的文化也被称作大文化,大体可以概括为()A思想文化 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 D制度文化3.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A崇尚自然 B践行开放C恪守信义 D兼容并蓄4.成吉思汗时代主要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工作是。

()A命乃蛮人塔塔统阿借用回鹘文字母,创制了统一的蒙古文字。

B《成吉思汗大扎撒》(法典),成为大蒙古国统一遵守的律令。

C在哈剌和林开办了学校,延请中原儒士担任教师。

D多次举行世界宗教大辩论,目的是选择适宜于本民族的发达宗教,建立与帝国相适应的思想文化。

草原文化期末考试

草原文化期末考试

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草原文化学校名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考核成绩: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 草原文化(P7):2.大窑文化(P29):3.红山文化(P35):4.狩猎经济(P58):5.游牧经济(P61):6.二、简答(共70分)1.简述草原文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P7)(20分)2. 草原文化的环境特征是什么?(P21)(25分)3. 草原民族的衣食住行包括哪些内容?(P67)(P2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生态伦理:(P103)2.风俗习惯:(P106)3.满——通古斯语族:(P120)4.蒙古语族:(P120)5. 图腾崇拜:(P139)二、简答(共70分)1. 简述草原文化中风俗习惯的特点及功能。

(P108)(25分)2. 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原始宗教崇拜包括哪些?(P138)(20分)3. 草原文化中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哪些?(P143)(2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 英雄主义:(P168)2.包容:(P174)3.自由:(P199)4.环圆形认知模式:(P239)5.游牧思维:(P247)二、简答题(共70分)1.简述草原文化基本精神主要内容。

(P168—199)(30分)2.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包容精神具有哪些启示意义?(P179)(20分)3.简述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P212)(2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文化互动:2.文化传播:3.文化传承:4.文化开发:5.全球化:二、简答(共70分)1.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起过哪些作用?(25分)2.简述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两大文化圈的文化互动。

(25分)3.草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一(绪论、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核心部分是()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2.本书所是的“草原文化”的概念是从()层面界定的。

A广义文化 B精神文化 C狭义文化3.用空间范围界定文化类型的方法叫()A地理划分法 B文化形态划分法 C区域划分法4.我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译为“河套人牙齿”的古人类化石属于()。

A 萨拉乌苏文化B大窑文化遗址C扎赉诺尔文化5.()族是最早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地带诸多游牧部族的民族,()文化是北方草原文化中产生世界影响的第一个高潮。

A 鲜卑B 匈奴C 蒙古6.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即代王位,建元“登国”,不久迁都(),改称魏王,建立魏王朝。

A 洛阳 B大同 C盛乐7.1204年,在征服乃蛮之后,成吉思汗命乃蛮人塔塔统阿借用()文字母,创制了统一的蒙古文字。

A回鹘 B突厥 C粟特8.以捕捉猎取自然界现成动物为生活来源的经济是()A游牧经济 B狩猎经济 C农耕经济9.遇到自然灾害,如春季干旱无雨或冬季发生大雪时,为御灾而采取的特殊方法称为()A走“敖特尔” B游牧 C四季游牧10.有“草原之舟”美称的蒙古式交通运输车辆是()A 牛车 B勒勒车 C马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化的主要功能有()A物质的体现 B品行的教化C思想的启示 D精神的家园2.广义的文化也被称作大文化,大体可以概括为()A思想文化 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 D制度文化3.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A崇尚自然 B践行开放C恪守信义 D兼容并蓄4.成吉思汗时代主要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工作是。

()A命乃蛮人塔塔统阿借用回鹘文字母,创制了统一的蒙古文字。

B《成吉思汗大扎撒》(法典),成为大蒙古国统一遵守的律令。

C在哈剌和林开办了学校,延请中原儒士担任教师。

D多次举行世界宗教大辩论,目的是选择适宜于本民族的发达宗教,建立与帝国相适应的思想文化。

5.以《阙特勤碑》等为代表的突厥碑铭的特点有()。

A具有多功能性。

B形制上看与中原内地有着密切联系C内容结构具有相同的叙述程式D程式较固定,用第一人称E具有游牧民族习俗文化的显著特点。

6.北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莫过于石窟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较早的昙曜五窟的形式较为原始,前壁稍稍直立,“像一个所谓圆顶的蒙古包顶”。

圆形圆顶佛龛式进一步发展为本尊后退、前庭拓宽,出现了完整的穹隆窟顶,表现出浓郁的鲜卑文化特点。

B时代稍晚一点,圆形圆顶的毡帐式造型没有了,而进一步向汉式建筑的造型风格发展。

C云冈的佛教雕刻作风显示了从“鲜卑型”向“中原型”的转变。

D佛教学说的神秘主义在拓跋鲜卑人的柔弱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7.属于旧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遗存及分布的有()A大窑文化遗址。

B萨拉乌苏文化C扎赉诺尔文化。

D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辉河水坝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

8.草原民族的饮食种类可分为()A肉食类 B奶食类 C粮食类D饮料类 E果实类9.草原民族的狩猎方法主要包括()A动物狩猎 B猎具狩猎C集体围猎 D烟熏狩猎10.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住所,又称()。

A穹庐 B毡包 C毡房 D格日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

2.草原文化的环境特征是什么?3.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遗迹主要有哪些?4.简述草原民族的居住类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2.试述游牧经济与草原生态的关系。

作业二(第三—五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大蒙古国建立以前的法律制度,学术界或称为“约孙”,或称为()。

A地方法 B 习惯法 C全民法2.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后正式颁布了蒙古民族第一部成文法典,学术界统称为()。

A《经世大典》 B《大札撒》 C《元章典》3.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核心理念是()A崇尚自然的伦理观 B政教合一的政治观 C尊老爱幼的伦理观4.蒙语“安答”意思是朋友,结交安达就是指结拜为兄弟或生死之盟,反映了草原民族的()伦理观。

A 崇尚勇敢 B重义 C守信5.构成草原文化最重要的语言要素是()语系语言。

A.汉藏语系B. 乌拉尔语系C. 阿尔泰语系6.13世纪初期的巨著( ),可视为北方草原民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史合一的长篇巨制。

A.蒙古族的《江格尔》B.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C.蒙古族的《蒙古秘史》7.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原始宗教是()A. 萨满教B. 佛教C. 摩尼教8.蒙古正白旗人()是清代早期草原民族伟大的数学家。

A.曹雪芹B.明安图C.纳兰性德9.草原英雄文化的思想内涵是()。

A集体精神B奋斗精神C反抗精神10.史诗《江格尔》中的英雄阿拉谭策吉属于()。

A文化英雄B智慧英雄C历史英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北方草原的军事组织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军事组织的()A军政合一 B 左右翼划分C五进制 D十进制2.草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军政合一 B 三分制 C政教并行D二重体制 E 部族的独立性与地域政权的对立统一3.草原法律的特点有()A民族性 B 等级性C生态性 D时代性4.草原民族历来重生轻葬,人们去世后不用棺柩不留坟堆,一般都实行()A土葬 B 风葬C火葬 D海葬5.我国的三大史诗包括()A.蒙古族的《江格尔》B.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C.藏族的《格萨尔王传》D.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6.折箭教子的故事是北方草原民族的一个充满智慧与辩证法的传说。

这个故事揭示了()的关系。

A.分力与合力B.团结与分裂的关系C.少与多D.个人与集体7.蒙古族至今保留着每年一度“那达幕”(意为“娱乐”)活动的传统,在这一活动中,被称为“男儿三技”的竞技活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A.摔跤B.射箭C.赛马D.赛驼8.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自然崇拜B.神灵崇拜C 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 E.生殖崇拜9.草原文化贵壮尚勇的英雄精神包括()A勇往无前的英雄主义B个人英雄主义精神C 英雄乐观主义精神D视死如归的生死观10.草原民族开放创新的实践精神表现在()A开放的经济形态B开放的政治策略C开放的意识形态D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北方游牧民族政治制度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2.简述草原文化风俗习惯的功能。

3.古代草原民族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使普通牧人具备军人应有的素质?4.草原文化基本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从宗教哲学的角度论述草原文化为什么是一种生态型文化?2.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包容精神具有哪些启示意义?作业一(六—八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猎牧生产方式是草原文化崇尚自然、珍爱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取向得以形成的()。

A精神前提 B物质前提 C自然前提2.文化的多元又必然造就文化心态的()。

A闭塞 B消极 C开放3.近代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借鉴汉族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形式,特别是认真汲取《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养分,创作了()。

A《青史演义》 B《蒙古秘史》 C《江格尔》4.距今8 000年的(),是考古发现了迄今时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村”。

A 兴隆洼文化B 红山文化C 朱开沟文化5.()在击败了月氏和东胡后,以阴山和河套为活动中心,建立起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第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

A鲜卑人 B 匈奴人 C 契丹人6.在中国文化谱系中,()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体系。

A草原文化 B游牧文化 C畜牧文化7.1971年,在距今约5500年前的三星塔拉()中发现了雕刻精美的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

A 红山文化遗址B赵宝沟文化遗址C兴隆洼文化遗址8.内蒙古自治区从1999年开始举办()文化节,向世人展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了解草原,使草原走向世界。

A中国国际草原B中国内蒙古昭君C中国内蒙古青城9.从公元前的匈奴直至近现代的蒙古族,()曾经是欧亚大陆上最活跃的人群,阻隔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人为屏障曾被他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曾被他们所拉近。

A游牧民族 B草原民族 C骑马民族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 )创造活力。

A精神 B创新 C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草原文化的()价值取是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是草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资源。

A崇尚自然 B珍爱生命C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适度索取2.草原文化价值取向作为草原文化体系的价值目标,渗透到()的各个层面,在几乎所有的文化要素上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C民俗文化 D精神文化3.草原文化的开放理念体现在政体方面,就是( )。

A一重体制 B二重体制C三元模式 D一视同仁4.草原民族( )的两种精神质素是互为表里、有机统一的整体。

A崇尚英雄 B自由开放C开拓进取 D崇拜神灵5.在历史进程中,游牧与农耕两大文化板块之间的文化互动的方式主要有()。

A通婚 B迁移 C贸易 D战争6.中华文化之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就是由于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多种文化不断激荡、融合的结果,而且这种融合是全方位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物质文化层面,在历史特定的时期内,中原社会曾多次出现“胡化”现象。

B精神文化与科学技术层面,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双向互动,对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塑造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C在宗教文化及意识形态等领域,草原文化也向中原输送了丰富的思想观念。

D制度文化层面,入主中原的草原民族统治者,在实行中原传统政治体制的同时,又实行胡汉分治的“二重体制”,是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创新和贡献,对后世的政治体制建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7.游牧族群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

在欧亚大陆多文化区域的文化交流中,游牧族群扮演了以下()角色。

A草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B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C异质文化的积极接受者 D固有传统文化的坚决捍卫者8.本教材认为世界五大文化圈包括()A 佛教文化圈 B伊斯兰教文化圈 C基督教文化圈D儒学文化圈 E 游牧文化圈9.成吉思汗在登临汗位之际,即颁行《大札撒》法典,树立了“以法治事”的典范,与( )等法律共同构成了世界法治史的里程碑。

A《大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C《古罗马法典》 D《拿破仑法典》10.所谓文化全球化,多指( )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现象。

A商业文化 B大众文化C消极文化 D消费文化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草原文化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