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本知识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书本知识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12-04-19T11:46:25.69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03期供稿作者:余昕
[导读] 课堂探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活动不能展开,课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
———以初中科学《怎样撬动它》教学案例为例
余昕
(富阳市场口镇中学,浙江杭州311400)
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在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抓住科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际上科学知识确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周围,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科学,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体现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案例
《怎样撬动它》一课是浙教版《科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人从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从社会生产走进科学,课堂“导入”生活化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想在下课后给你们每人一颗糖,可是开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操作者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操作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
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评析: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投入和丰富体验使他们对“杠杆”这一简单机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从日常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过程”生活化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等。
(3)游戏实践,再现生活。
第一步,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
第二步,比比谁的力气大?由同学们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
说明:先把支点放在木棍的中心点上,决出胜负。再通过慢慢改变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来悄悄改变处于劣势的小力气学生的表现,直到最后大力气同学失败而归。
第三步,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他的忙?
第四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
评析: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当比赛场上的形势慢慢转变时,学生们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比赛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些学生一边抱怨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一边就推断起了“杠杆”是如何帮助力气小的同学的,自然而然地把注意点转移到了探究“杠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一个好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第五步,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①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②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③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④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⑤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⑥测试,并记录结果。⑦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⑧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提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3.应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课堂“思维”生活化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①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②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③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评析:“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是有意义的,科学知识是有价值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4.科学知识渗透入生活,课外生活科学化拓展活动:动手制作一个带有“杠杆作用”的垃圾箱。
二、初中科学教学的指导思想———立足于社会生活
笔者在上述大教育背景和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切实从下面三个方面的指导思想去把握科学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1.在教育观念上,把科学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之一
新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及其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在这些组成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当中,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新的科学课程能够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方面做得更好、更到位。具体地讲,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价值和限
度;其次,要教育、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善待生命;最后,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建构真、善、美的生活信念。
2.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遭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初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与有一定理解力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并且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发现的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冲突之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新利用科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3.在开发教学资源上,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
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中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其实也是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如实写照。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研究生活中的科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的科学来得重要。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使初中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初中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在笔者看来,这里所提及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从最细小的层面上而言,那就是要求教师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询,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也只有这样,科学教育才能摆脱空洞无力、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
三、联系社会生活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1.从社会生产走进科学,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要把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2.从日常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过程”生活化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顾泠沅就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设计着重从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科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生活,才是最有活力的教学。
3.应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课堂“思维”生活化
笔者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应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4.科学知识渗透入生活,课外生活科学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暂时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潜能,应鼓励他们进行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科学活动。也就是指导学生“搞科学”。课堂探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活动不能展开,课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正是当今世界理科教育改革的趋向,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如果科学课程更接近于人类社会,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生活相关的事物中建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需要贴近生活,立足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