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8.3.1属公司自身问题,由相关单位及部门提出改善建议,先暂停失误或积极补强或降低风险对策,优先关键路径为暂停或补强或借镜其他公司好的政策,经厂处主管提报董事长核准后在企业内部公告后执行。此风险发生机率很低,影响层面为公司经营绩效,与客户交货较无直接关系,但长期不解决会影响企业的存续,一般问题解决时间应在三天以内。
82.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关键问题在更换适任的企业部门负责人,部门及课别主管不适任立即更换,避免危机扩大。
8.2.4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关键问题在先找到质量问题真因,再针对真因提出短中长期解决对策。对造成不良品流出部门主管及人员处份,平时透过生产日报表及工单入库状况,了解各产品制程报废率及各项不良率指标是否超标。
B较大危机(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或部门财产和安全造成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但不影响对客户交货,需要调度公司部分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C特别重大危机(Ⅰ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会影响对客户交货,需要调度公司全部力量和资源,或需求助政府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事件。
8.2.8财务危机:投资决策的失误、资金周转不灵、股票市场的波动、贷款利率和汇率的调整等。关键问题在止血及专注经营。投资及资金以保守经营原则,不允许从事衍生性商品或连动性理财产品。
8.2.9人才危机:人才频繁流失所造成的危机。尤其是企业核心员工离职,其岗位没有合适的人选。关键问题可从上下游企业或猎人寻找适合负责人。公司本身主管偏向由自身培养,对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较能认同。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模板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能够持续提供关键产品或服务,减少对业务运营的影响,特制定本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部门和流程。
三、定义业务连续性(Business Continuity):指组织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
四、组织与职责1. 成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批业务连续性计划。
2. 设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团队,负责计划的实施和日常管理。
3. 各部门负责人需指派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业务连续性工作。
五、风险评估1.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潜在风险。
2. 评估风险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六、业务连续性计划1. 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恢复策略等。
2. 计划应涵盖所有关键业务流程和资源。
七、资源保障1. 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如人力、物资、技术等)来支持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实施。
2. 定期检查和更新资源库,确保资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八、培训与演练1. 对员工进行业务连续性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和改进业务连续性计划。
九、沟通与协调1. 建立有效的内外部沟通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传达信息。
2. 与外部机构(如供应商、政府部门等)建立协调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十、监测与评审1. 定期监测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2. 定期评审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根据组织变化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整。
十一、文档与记录1. 所有业务连续性相关的文档和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阅和审计。
2. 记录所有演练和实际事件的响应情况,作为改进计划的依据。
十二、合规性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和计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十三、附件1. 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报告2. 业务连续性计划文档3. 应急演练记录4. 培训材料和员工手册5. 沟通协调流程图6. 监测与评审报告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ISO22301:2019程序文件-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BCM8.4-01A01.目的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无4.职责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C、根据业务目标、收益成本和客户要求等因素,结合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关键业务流程和恢复策略;D、依据BCM方法、工具和模板,在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MP)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E、进行BCM测试及演练,发现其中不足并加以改进;F、进行维护和改进,不断优化发展,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三篇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三篇篇一: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三章技术保障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5 相关文件
5.1《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6 相关记录
6.1《业务持续性应急计划于预案》
编制
审核
核准
发行日期
版本
A0
⑤关于系统恢复或替换的费用考虑。
4.3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的要求
上述重要系统一旦受到重大影响或中断后,有关部门应立即启动《业务持续性应急计划》,对系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恢复,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运行,同时,应做好事故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1对系统中断原因的调查分析;
2系统终端造成损失的统计;
3.2行政部负责编制、修订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并协调,推进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活动。
3.3业务部负责对外客户的联络,负责推进公司业务的发展。
3.4计划部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采购产品的调配,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3.5生产部门根据业务部门协调、积极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及时完成。
4程序
4.1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如下:
3采取的纠正措施
4应吸取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等。
4.4业务持续性计划的评审
4.4.1每年由行政部组织有关部门对《业务可持续性应急计划》进行评审,特殊情况下可增加评审频率,以判断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测试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①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中断及恢复的模拟演练(针对火灾、化学品泄漏等灾害);
②对已发生过的业务中断及恢复措施实例进行讨论;
4.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
4.2.1公司在首次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4.2.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由行政部组织,其他各相关部门分别开展以下活动:
①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业务连续性管理章程:规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要求和应用的规则
业务连续性管理章程:规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要求和应用的规则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目的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面对各种潜在的业务中断风险,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供应链中断等。
为了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性,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弹性,业务连续性管理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章程旨在规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要求和应用的规则,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并应对潜在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章程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应遵守本章程中规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1.3 术语和定义在本章程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全部内容:1. 业务连续性管理:指企业为应对潜在的业务中断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运营。
2. 风险评估:指对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影响程度和概率。
3. 业务连续性计划:指为应对潜在的业务中断事件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包括应急响应、业务恢复和业务持续运营的措施和步骤。
4. 应急响应:指在业务中断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的措施,以减轻损失并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5. 业务恢复:指在业务中断事件后恢复正常业务运营的过程和活动。
6. 业务持续运营:指在业务中断事件后,持续保持正常业务运营的能力。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原则和概念2.1 持续改进业务连续性管理应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优化和提升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业务连续性计划,并进行演练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
2.2 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减轻风险。
风险评估应包括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综合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业务连续性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应急响应、业务恢复和业务持续运营的措施和步骤。
业务连续性计划应与企业的风险评估和业务需求相匹配,并定期进行测试和更新。
第三章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3.1 风险评估企业应通过风险评估来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
ISO27001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文档介绍1.1编写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当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为保护公司业务活动免受影响,迅速恢复已中断的业务活动,信息安全服务项目能够在既定或合同的要求时效内恢复正常运作,实现公司业务持续发展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进行业务连续性和影响分析;编制业务连续性战略计划;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并实施;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进行定期测试和评审等。
1.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信息安全服务团队对其信息安全服务进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活动。
本程序适应于本公司应用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以及服务的活动中主要业务的连续性管理。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业务影响分析 BIA(BUSINESS IMPACT ANALYSIS) :定义重大意外灾害事件发生时造成的 IT 运维团队提供的运维服务中断等影响的严重性的分析。
恢复策略 RECOVERY STRATEGY :定义意外灾害发生时运维服务恢复正常作业的最短时间及恢复的优先次序。
灾难恢复计划 DRP(DISASTER RECOVERY PLAN) :灾难发生后各系统具体恢复流程和采取的行动。
业务连续性计划 BCP(BUSINESS CONTINGENCY PLAN):从业务出发,定义意外灾害发生时恢复信息安全服务所需的资源、采取的行动及处理流程。
3、连续性管理流程3.1角色及职责管理运营部:审查及评估《连续性计划》;负责决定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
可用性与连续性经理:负责汇总和先期评审各领域所制定的《关键业务影响及应变方式分析表》与《连续性计划》内容的适应性;负责将通过初审的《关键业务影响及应变方式分析表》与《连续性计划》呈交至管理运营部。
可用性与连续性支持组:订定领域《关键业务影响及应变方式分析表》;规划领域《连续性计划》;协调领域资源制定各系统的 DRP;按《连续性计划》的要求执行。
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规定如下:3.2连续性影响分析3.2.1公司在首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ISMSR02 业务连续性管理(设备异常、火灾、网络中断恢复、电力故障等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演黄果评审
人员到位情况
口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口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口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口现场准备不充分口现场物资严重缺乏个人防护:口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口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口执行过程不够顺利口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口基本满足需要完善口不充分,必须修改源自”效果评审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口基本按时到位□个别人员不到位口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口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口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
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口现场物资严重缺乏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口执行过程不够顺利口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口基本满足需要完善口不充分,必须修改
演覆果评审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口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口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口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口现场物资严重缺乏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口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口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5.今后经常进行应急救援不同的事故演练。
负责人
【总经理】
记录人
XXX
备注
预案名称
网络中断恢复演练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和威胁,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网络攻击、供应链中断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企业业务的中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保障企业业务的持续运营,建立一套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一、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的定义和目标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是一套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可能影响企业业务连续性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营的管理体系。
其主要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关键业务流程,减少业务中断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保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股东等的利益,并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的重要性1、降低风险和损失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业务中断时间。
2、保障客户满意度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障客户的利益,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维护企业声誉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展示企业的应对能力和责任感,有助于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4、符合法规要求某些行业和地区可能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以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1、风险评估(1)识别潜在风险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各类风险,如自然灾害、火灾、电力故障、网络攻击、人员短缺、供应链中断等。
(2)评估风险影响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包括业务中断的时间、损失的程度、影响的范围等。
(3)确定风险优先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集中资源应对高优先级的风险。
2、策略制定(1)制定恢复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关键业务流程的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三篇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之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一、组织架构1. 公司成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审批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指导、监督和协调各部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
2. 设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包括制定、修订业务连续性管理手册,组织业务连续性培训与演练,收集、分析业务连续性相关信息等。
3. 各部门设立业务连续性管理联络员,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工作的落实、反馈和改进。
二、职责划分1. 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针、目标和策略;(2)审批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3)监督、检查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4)协调解决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5)组织业务连续性培训与演练。
2. 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职责:(1)制定、修订业务连续性管理手册;(2)组织业务连续性培训与演练;(3)收集、分析业务连续性相关信息;(4)监督、检查各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5)协助领导小组解决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3. 各部门职责:(1)贯彻执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2)制定、修订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3)组织本部门业务连续性培训与演练;(4)及时报告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5)配合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之二: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三、风险评估1. 定期评估:公司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以识别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影响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2. 风险识别:评估过程中应涵盖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供应链中断、市场变化等潜在风险因素。
3.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业务的影响程度。
4. 风险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优先处理可能导致最严重后果的风险。
四、应对策略1. 风险规避:对于某些高风险业务活动,考虑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发生。
最新ISO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
XXX有限公司程序规范ISO22301:2019文件编号: 4.2— 10.2版本/状态: A/0生效日期: 2020年2月21日编制:日期: 2020-2-21 审核: 日期:2020-2-21 批准:日期:2020-2-21目录过程名称标准条款号程序规范归口部门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范围P1-组织环境4.4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4.2-01法律法规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综合部5.1 领导力和承诺.5.2管理承诺5.3方针P2-领导力5.4组织角色职责和权限5.3-01《业务连续性承诺方针》5.4-01《体系及各岗位职责权限分配》综合部P3-风险机会 6.1 应对风险和机会措施 6.1-01风险和机会控制程序综合部P4-目标计划.6.2 业务连续性目标及实现计划.BR6.2-01 S目标展开计划综合部P5-资源7.1 资源7.1-01资源控制程序综合部7.2 能力7.3 意识P6-人力资源7.4 沟通7.2-0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7.4-01信息交流沟通控制程序综合部7.5 存档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P7-存档信息7.5.3 存档信息管理7.5-01存档信息控制程序综合部P8-实施策划控制8.1 实施的策划和控制.8.1-01实施策划和控制程序业务部P9-影响分析评估8.2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8.2-01业务影响分析控制程序8.2-02信息化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业务部P10-连续性策略8.3 业务连续性策略BR8.3-01业务连续性策略业务部P11-连续性程序8.4 建立和实施业务连续性程序8.4-01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8.4-02灾害灾难紧急预案8.4-0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8.4-04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8.4-05供应商管理程序8.4-06外部提供过程产品服务控制程序8.4-07顾客反馈投诉控制程序8.4-08预警沟通管理程序8.4-09备份和恢复管理程序业务部等P12-演练和测试8.5 演练和测试8.5-01应急准备响应管理程序业务部P13-监测量分析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01监测分析评价程序综合部P14-内部审核9.2 内部审核9.2-0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综合部P15-管理评审9.3 管理评审9.3-0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综合部P16-改进10.1 总则10.1-01不合格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综合部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01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0.3 持续改进。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含表格)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ISO27001-2013)1、目的减少由于经营活动中某个环节变化导致公司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或长时间不能回复,保证重要业务流程不受到重大故障和灾难的影响。
2、范围公司范围内所有的信息活动。
3、职责责任部门要定期测试所负责的连续性计划的可行性。
4、内容4.1运营的持续性管理基本要求a)根据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它们的影响,包括对重大运营过程的识别和优先考虑,来理解组织所面临的风险;b)理解中断对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要的是要找到处理较小事故以及能威胁组织生存的严重事故的解决办法) ,并确立信息处理设施的商业目标;c)考虑购买合适的保险,它可以成为运营持续性过程的组成部分;d)将与议定的商业目标和优先权一致的运营持续策略公式化和文件化;e)将与议定的策略一致的运营持续计划公式化和文件化;f)定期测试和更新处于适当位置上的计划和程序;g)确保运营持续性的管理并入组织的过程和结构。
4.2业务连续性和影响分析业务连续性的信息安全方面应从识别可能导致组织业务过程中断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开始,例如,设备故障、人为错误、盗窃、火灾、自然灾害和恐怖事件。
随后应是风险评估,根据时间、损坏程度和恢复周期,确定这些中断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的执行应有业务资源和过程拥有者的全面参与。
这种评估应考虑所有业务过程,并应不局限于信息处理设施,但应包括信息安全特有的结果。
并且要将不同方面的风险链接起来,以获得一副完整的组织业务连续性要求的构图。
该评估应按照组织的相关准则和目标,如关键资源,中断影响,允许中断时间,恢复的优先级,来识别、量化并列出风险的优先顺序。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开发业务连续性战略,以确定整体的业务连续性方法。
该战略一旦被制定,就应由管理者签署,并制定计划,签署实施该战略。
4.3制订和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应当制定计划,以便在关键的运营过程中断或出现故障之后所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维护或恢复商业运营。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三篇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三篇篇一: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三章技术保障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 口然灾京一火灾.水灾,恶劣人气•人为灾害一恐怖行动,恶盍破坏•安全破坏一电脑黑客«服务中断攻击病阳攻市| 内部女欺诈•计划内停工.•应用飾故障低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 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 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 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 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 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二章技术保障一、 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 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 级别。
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旨在帮助企业组织建立一套灵活且可持续的措施,以应对各类潜在威胁和紧急情况,确保企业在面对风险和干扰时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营。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要建立一个有效的BCM方案,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1. 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Risk Assessment and Business Impact Analysis)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旨在识别潜在风险和威胁,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供应链中断等,然后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
业务影响分析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用于评估各类风险对企业运营的潜在影响,包括财务损失、声誉受损、客户流失等。
2. 制定业务连续性策略(Business Continuity Strategies)根据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的结果,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的业务连续性策略。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备份和恢复、冗余系统、灾备中心、供应链多元化等。
策略的制定应确保企业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继续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
3. 制定实施计划(Implementation Plan)根据业务连续性策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计划中应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并确保所有关键的业务部门以及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都了解并能够执行这些计划。
实施计划还应包括培训和演练,以确保员工和相关方能够熟悉应急程序并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4. 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测试和复盘(Testing and Review)定期测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模拟各种紧急情况来测试计划的实际可行性,并根据测试结果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对过去的事件进行复盘和总结,以了解不足之处,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5. 持续监测和更新(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Updating)业务连续性管理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任务,它应该被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三章技术保障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程序规定当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为保护本公司业务活动免受影响,迅速恢复已中断的业务活动,实现业务持续发展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业务相关的主要业务的持续性管理控制3.职责
3.1最高管理者(总裁):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3.2常务副总裁: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3.3人事经理: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3.4 销售副总裁: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3.5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3.6 财务总监: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3.7采购部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 工程程序(工作流程图)
4.1
A
产生威胁或损失,只需要调度个别部门的力量和资源能够处置的事
件。
B 较大危机(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或部门
财产和安全造成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
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公司部分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C 特别重大危机(Ⅰ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已经或可能
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
要调度公司全部力量和资源,或需求助政府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事件。
4.2 识别公司可能面临营运中断的最大风险,导致的危机,其可归纳于以下几种(不限于)
4.2.1信誉危机:指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客户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订单流失而造成的危机。
4.2.2战略危机:指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
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
4.2.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
➢?环境污染危机。
企业的“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环境危害,造成停业整顿。
➢?关系纠纷危机。
由于错误的经营思想、不正当的经营方式忽视经营道德,员工或供方服务态度恶劣,而造成关系纠纷产生的危机。
4.2.4灾难危机:无法预测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强制力量,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重大工伤事故、经济危机等造成巨大损失的危机,危机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赔偿。
4.2.5财务危机:投资决策的失误、资金周转不灵、股票市场的波动、贷款利率和汇率的调整等。
4.2.6法律危机:高层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涉嫌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
4.2.7人才危机:人才频繁流失所造成的危机。
尤其是企业核心员工离职,其岗位没有合适的人选。
4.2.8采购危机:采购成本增加,采购供应链中断。
4.2.9 出口管理及运输危机:海关扣货、交通事故等造成巨大损失的危机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赔偿。
4.3针对识别出来的重大风险可能造成的危机之优先顺序评价出重要风险危机决定将采取策略,处理风险策略考虑以下方面:
4.3.1避免风险:当风险影响极大且在公司发生的概率较低时,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阻隔风险产生。
4.3.2转移风险:当风险影响极大且在公司发生的概率较高时,购买保险,减少风险发生后复原的负担。
4.3.3降低风险:当风险影响较低且在公司发生的概率较高时,采取控制措施,当风险发生后可因适当的控制面将损失减少。
4.4危机前的管理
4.4.1做好危机预防工作
A、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排除偶然的原因,多数危机的产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各部门主管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定期识别及评价危机,建立管理制度进行预防危机产生。
B、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制定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在出现危
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前期工作。
C、树立全员的危机意识, 对员工进行危机教育,定期开展危机管理培训。
4.5危机中管理
4.5.1确认危机
当危机预警发布后, 一般性危机(Ⅲ级)由部门主管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 确定问题性质,2小时内向公司常务副总报告; 较大危机(Ⅱ级)由部门经理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及处理,确定问题性质,2小时内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由常务副总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确定问题性质,由最高管理者进行决策。
4.5.2 危机控制与解决
(A)取舍原则
a.判断危机的主要影响利益方;
b.始终把对人的影响放在首位;
c.评估三标准:事情的严重性、紧迫性、未来的发展趋势。
(B)决策与执行
a.启用危机管理机构;
b.决定主要人物的介入程度;
c.保证组织内其他部门正常运转。
(C)沟通媒体
a.第一时间口径一致真实披露信息,争取媒体的理解。
4.6危机后的管理
4.6.1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的调查,避免可预防危机的再次爆发;
4.6.1.1对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详细列举危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
的经验;
4.6.1.2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利用本次危机处理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来改进本部门的工作。
4.6.2 恢复
4.6.2.1有形损害的恢复
➢?在物资上,危机过后,对设施进行重建,设备进行更新,以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危机来临之前的状态。
➢?在人员上,应对危机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组织好医疗工作和对死者家属的抚恤工作,并充分满足职工家属的愿望。
➢?在客户订单上,调配分公司资源尽量不影响客户订单交货期,流程详见《业务连续性计划》。
4.6.2.2无形损害的恢复(关于企业形象的恢复)
➢?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善待被害者。
➢?争取新闻界的理解和合作。
4.6.2.3发展恢复力
➢?所谓恢复力,是指危机爆发之后,企业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正常状态的能力。
➢?从非正常状态回到正常状态的能力越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也就越少。
➢?发展组织和员工的恢复力,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危机影响,并且使危机事件影响企业组织和员工后能得到尽快恢复。
5 相关文件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
《业务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测试报告》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