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
山东省202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2024年冬季一般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题。
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留意事项:1、第Ⅰ卷共10道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残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涂答题卡上、只打在试卷上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盛夏晴朗的夜里,假如你走出毡包仰起脸,你就会看到它——无与轮比的草原的星空。
遮住沧穹的无边天幕被清风完完全全地(撕开/掀开),高远深邃的夜以最最纯净的宝石蓝浸透自己永恒的面容,而那些星星,那些凝聚闪亮传闻的眼眸,则远远近近,高凹凸低地点亮了草原的古老和寂静。
它们就在你清澈的目光里,在你透亮的耳膜边,在你微微发麻的发根颊际唇边。
只要有过这样一个夜晚,便足够了。
因为有那样广袤的大地,有那样(深远/深厚)的夜色,有那么多连缀的星星,有那么引人暇想的天幕,生命从今便不再游荡不依,不再支离破裂,更不会憔悴干枯。
此时,你的心会渐渐(熔化/溶化)在浩渺的星空下,归于安静。
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无与轮比耳膜清澈 B.沧穹深邃广袤C.支离破裂浩渺眼眸 D.暇想憔悴连缀2.依次填写在原文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掀开深厚溶化 B.撕开深远溶化C.掀开深远熔化 D.撕开深厚熔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黄金周外出旅游让张教授乏累不堪,一回到家,他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B.家乡变了,你看那鳞次栉比....的楼房、环境优雅的街心公园,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模样。
C.辛弃疾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等地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与他抗金的志向大相径...庭.。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喧宾夺主C. 涣然冰释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4.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边城》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A. 《诗经》B. 《尚书》C. 《易经》D. 《春秋》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赠汪伦》D. 《将进酒》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王勃C. 杜甫D. 李白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杜甫《登高》B. 王安石《泊船瓜洲》C.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陆游《游山西村》1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诸葛亮B. 岳飞C. 范仲淹D. 王阳明答案:1. A2. C3. C4. D5. C6. A7. B8. D9. D10.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1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忧虑。
1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个字体现了______。
1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卷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 rè)炽烈(chì liè)B. 踌躇(chóu chú)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C. 炽热(chì rè)炽烈(chì liè)D. 踌躇(chóu chú)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由于他平时刻苦学习,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受到了大家的赞誉。
D. 他的成绩虽然提高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
B. 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C.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D. 他的观点十分新颖,值得我们深思。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的眼睛。
B. 他走了,就像一阵风,不留痕迹。
C. 那条小溪,像一条丝带,蜿蜒在山谷中。
D. 她的笑容,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B.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C. 我最喜欢的歌手是周杰伦,他的歌很好听。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消沉(xiāo chén)沉默(chén mò)(2)澎湃(péng pài)澎湃(pēng pài)(3)蜿蜒(wān yán)蜿蜒(wān yǎn)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他每天早起晚睡,刻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含答案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本试题卷5道大题,15道小题,共5页。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第5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拓.片(tà)反馈.(guì)骁.勇(xiāo)焚膏继晷.(jiù)B.桑梓.(zǐ)接洽.(qià)央浼.(měi)锲.而不舍(qiè)C.憎恶.(wù)河畔.(pàn)纸鸢.(yuān)投笔从戎.(róng)D.熨.帖(yù)联袂.(mèi)纤.细(xiān)酣.畅淋漓(hā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抱怨辩护撰合安然无恙B.临摹度假邂逅轻歌曼舞C.砥砺斑驳磐石通宵达旦D.绊倒绵密噩梦川流不息3.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戏在民间,让历史有了动感。
大幕、二幕层层拉开,历史便开合在人间戏剧里。
舞台两边经常写着“上场______,张口_______。
”历史上的英雄,不少是通过戏剧演绎出来的。
《苏武牧羊》里的苏武,一身单薄的青衫,一切________都隐藏在那副严峻的面孔后面,仿佛世间没有人能从精神和信念上战胜他。
A.花拳绣腿咬定牙关悲欢离合B.舞刀弄枪咬文嚼字辛酸苦辣C.花拳绣腿咬文嚼字辛酸苦辣D.舞刀弄枪咬定牙关悲欢离合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工匠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归旨,却足以为成功铺就天大道。
①是企业的金色名片②是手工艺人的安身之本③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④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B.①④②③A.①②④③D.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6分)《红楼梦》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______回是总纲,后面的回目是基于总纲铺叙的背景展开的。
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文
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作者: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24年第04期本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现代文阅读玉(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首先要回答好“做什么人”“立什么目标”的问题。
对于这些事关根本的问题,“最美科技工作者”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凭着“中国人一定要争气”的韧劲和信念,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让直-20直升机在中国的天空自由翱翔;怀揣“为推动国家进步作贡献”的坚定信念,35岁的陈章投身国防通信事业,参与开发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制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坚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涵养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们将此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课题,大步坚定向前走,不问得失,不计成本,将智慧和汗水洒在脚下的这片大地上。
科学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特征。
但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化,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始终不变,那就是始终要以人为本,彰显人民底色。
云南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扎根与世隔绝的“麻风村”,为患者找到并引进了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地球极端环境科学探索者唐立梅,潜过深海、进过南极,如今专注给边疆和大山里的孩子做科普教育。
他们用实际行动说明,创新依靠人民,创新为了人民,要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创新成果。
“最美科技工作者”们秉持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与集智攻关、团結协作的协同精神,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走出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江苏省2024年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今,随着南京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区用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向郊区发展。
然而历史上的铁路往往位于城区与郊区交界处,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区与郊区间开始出现隔阂,进而导致发展不平衡甚至无法发展的问题。
早期铁路多用于货运需要,货物主要以矿产品为主,随着矿物的开采殆尽,老旧铁路也逐渐走向废弃,目前城区内仍有少部分老旧铁路仍处于运营状态。
城市废弃铁路作为消极的线性空间,割裂了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联系,阻断了城市交通网络间的联系,同时,侵蚀了沿线的城市环境与品质。
部分废弃铁路沿线地区夹杂各类工业厂房、临时棚户、城中村等等。
南京市区内的大多废弃铁路均位于南京老城、河西、南部新城与东部几个片区的交界处,造成管辖困难、用地废弃或低价值开发等现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部分有污染企业均被迁往郊区,也导致大部分铁路被废弃,一时间,少部分市区铁路得以被成功改造,而大部分铁路仍处于搁置或运营状态,其已严重影响到城区扩张。
纵观南京铁路遗存的状况,南京铁路遗产具有以下优势:①第一,历史悠久,部分铁路为民国遗留;②第二,拥有丰富的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铁路遗产文化。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涌(fān yǒng)沉沦(chén lún)精湛(jīng zhàn)B. 漫延(màn yán)悲怆(bēi chuàng)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C. 璀璨(cuǐ càn)赫赫(hè hè)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沉溺(chén nì)沉浮(chén fú)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C.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应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地球家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D.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们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成绩却并不理想。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春雷般震撼人心。
B. 她的美丽如同绽放的花朵。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D. 他的笑容犹如阳光,温暖了周围的人。
4. 下列词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拨云见日B. 拨乱反正C. 拨雾见日D. 拨云开日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和历史书籍。
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接印度洋。
C.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不仅获得了冠军,还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庐山谣》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8. 《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9.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0.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请简要概括《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一、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们的书单开始。
这一交流方式虽然已经存在了很久,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却显得更加重要。
下面是《纽约时报》编辑罗伯特·桑丁(Robert C. Oman)给大家分享的一些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通过阅读了解他人。
原则1:不要过早评判。
挑战自己读有异于自己观点的书目,并尝试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见解。
原则2:书单的多样性很重要。
阅读不同题材、观点和风格的书籍有助于开拓眼界,增加见识。
原则3:注意力要集中在阅读行为上。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尽量远离干扰。
原则4:与他人分享你的书单。
通过分享书单,你可以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连接,让自己的阅读更具有影响力。
桑丁还推荐了一些能够加深对他人理解的书籍。
他在文章中提到,书籍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经历。
通过以上原则和推荐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通过阅读了解他人,并拓宽自己的视野。
并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将能更好地应对并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1. 根据文章可推断,选择不同于自己观点的书籍,主要是为了什么?A. 获得新的知识和见解。
B. 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C. 提高自己的品味与素养。
D. 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2. 文中推荐的“分享书单”的好处是什么?A. 可以给他人以影响。
B. 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C. 可以获取更多的读书推荐。
D. 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3. 桑丁推荐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以下哪一目标?A. 深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经历。
B. 了解各个行业的最新动态。
C. 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
D. 在社交场合更加自信。
B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创新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将其列为了今年的全球重要创新技术之一。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一题目:请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答案: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文章提到了哪些环保措施?答案:文章提到了节约用水、减少垃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环保措施。
阅读材料二题目:请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现象?答案: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年轻人对在线购物的热衷程度越来越高。
2. 文章提到了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答案:文章提到了方便快捷、丰富选择、价格优势等原因导致了年轻人对在线购物的热衷。
第二部分:作文题目:请根据你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写一篇短文。
{在此处写下你的作文内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内容省略,具体答案根据个人回答情况而定。
)第三部分:语法填空请根据句子意义和语法规则,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完整、正确。
1. 解放军 __ 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2. 这个小朋友非常聪明,虽然 __ 小,但是有很多知识。
3. 请大家 __ 关闭手机,以免影响其他考生。
4. 这场比赛非常激烈, __ 双方都非常拼搏。
参考答案:1. 于2. 年纪3. 尽量4. 两个第四部分:改错请在下面的句子中找出错误并改正。
1. 昨天我去了一家新开的餐馆,吃了一个好吃的中餐。
2.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借书时候借的。
参考答案:1. 错误句子:吃了一个好吃的中餐。
改正后句子:吃了一顿好吃的中餐。
2. 错误句子:我在图书馆借书时候借的。
改正后句子: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借的。
第五部分:写作请结合你对现如今社会问题的认识,写一篇有关社会问题的评论。
{在此处写下你的评论内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内容省略,具体答案根据个人回答情况而定。
)。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合适的温度代用指标,我国古温度重建结果分辨率较低,且多以定性记录为主,定量的古温度重建相对较少。
全球历史温度变化曲线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积物和树轮的记录,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
随着技术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发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类化合物——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气候研究。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
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
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六盘山北联池靠近中华文明核心区,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借助brGDGTs,通过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过程。
结合山西某地沉积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记录,联合团队获得了我国北方地区5000年以来完整的气候演变历程。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
大约前3000年变化缓慢,之后的2000年变化加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4.从常见的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 于当道 ③斯用兵之效也 ④经北舰十余里,为巡 船所物色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 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 ④不同
C
25.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 必顾及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细的礼让。】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秦国东西越多, (秦国)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打败秦军进入咸 阳的人一定是大王。】)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 报答的。】
C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 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C.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 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夫庸知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D.敛赀财以送其行 不赂者以赂者丧
B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词类活 用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
私情,则告诉不许。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敛货财以送其行 C.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D.死生,昼夜事也 子曰:“隐者也。”
C
26.下列对课文节选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 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 愧杀!《想北平)【此语句从小处着眼,写的是北京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却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喜爱之情。】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梦啊 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此句运用通感和比喻,写出 了荷塘月色清雅的美,文辞清丽脱俗。】 C.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 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 求。】 D.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 二者见得大度。【运用反语手法,辛辣地嘲讽了送去主义者自 欺欺人的幻想与可笑的自诩。】
B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多世纪以来,奥运会从一个侧面记录了 人类文明拾级而上的进程,成为当今世界无与伦比 的文化现象和文明载体。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 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水墨洇开,日月山川,开幕式文艺表演淋漓 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积累,让世界看到了一 个充满自信的中国。 D.当优美的歌声响起时,世界是安静的,是息 息相通的,是大美和谐的。它让我们去掉了浮躁, 多了亲和。
D则
7.下列名句的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 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D.故远人不服,即修文德以来之。(《论 语》)
A
1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著名演奏家的小提琴演奏已经达 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全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B.家乡的巨大变化,使我感到出其不意, 我从内心深深况福乡亲们。 C.在确定参加团体赛选手的名单时,教 练员们一致认为王皓是首当其冲的合适人选。 D.这位早已功败垂成的著名学者与时俱 进,依然在科学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
A
19.填入下而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是( ) 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 ① ,生命的 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② 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若非 出于一种大义,便是他的心已先行死亡,每个人都应 该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诗;欣赏生命;就是欣赏自 己。 A.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个令人无比激 动的过程②没有谁会拒绝宝贵的生命 B.①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是生命的孕育、诞 生和成长②没有谁会拒绝宝贵的生命 C.①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是生命的孕育、诞 生和成长②没有谁不想自己的生命辉煌 D.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个令人无比激 动的过程②没有谁不想自己的生命辉煌
A
10.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B.谁为哀者 C.夫晋,何厌之有 D.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A
11.下列文言句子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决起而飞/抢榆仿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 B.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 D.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B 《想北平》老舍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 首”,他写的《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其散文代表作有 《荷塘月色》《想北平》等。 C.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学过 他的《蜀道难》《将进酒》等著名诗篇。 D.《桥边的老人》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 品,他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B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专家指出,形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 西医、中西医结合这三种力量在同时不断发展。 B.专家组经过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拒和人为 破坏因索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这次井喷事故 是一起责任事故。 C.我国约60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 乐“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D.由中国出口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发射 成功,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能够出口高水平大容量通信 卫星,为中国航天带来更多的机会。
A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汽车溯溪而行 ②远远望去 ③热烈而奔放 ④夹岸桃花蘸水而开 ⑤像是谁裁出的云霞 A.①④②⑤③ B.④②③⑤① C.②④①③⑤ D.②④⑤③① )
D 曹禺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 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谪居黄州 其间写下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C.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 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的故事。 D.《雷雨》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作品深刻 地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和人物之间的矛盾 关系。
D 写景,没有写人
2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A.用“浪淘尽”把奔腾的江水与“千古风流人物” 联系起来,设置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背景。 B.用“穿”写乱石,用“惊”“拍”写浪涛,作 用于视觉和听觉,使画面富有动感。 C.“江山如画”一句,既是对雄奇的大自然发出 赞叹,又引出“一时多少豪杰”。 D.词的上片写人写景,触景生情,充分体现了苏 词豪放的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交游
1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内:同“纳” B.秦时与臣游 游:旅游 C.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 谢罪
C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kēng) 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fǔ)健、开 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 B.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fú), 和死去的艾蒿(hāo)丛一起变成了白色。 C. 落下参差(cī)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 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qiàn)影,却又 像是画在荷叶上。 D.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 挂着的朱拓(tuò)的大“寿”字,陈抟(tuán)老 祖写的。
D似
21.下列名句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赤壁赋》)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 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 流 。(李煜《虞美人》)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
B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地对学校给(gěi)予 的这把金钥匙(chí )赶到惊讶和痴迷。 B.颓垣(yuán)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jiá)。 C.豁然开朗的前景证明,一个崭(zǎn)新的重 要角(jué)色正等待着她。 D.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肆(sì )意地把我吹 到濒(pí n)临绝望的边缘。
D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部署 按步就班 表彰 乌烟瘴气 B.靡烂 所向披糜 笨拙 相形见绌 C.潦草 眼花瞭乱 留传 流离失所 B.谗言 馋涎欲滴 绯闻 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