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毛概史纲肖四精缩和记忆框架整理
2019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经典版)
![2019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c895a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3.png)
2019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经典版)2019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一章进入六月黄金复习季节,已经着手政治复习的小伙伴是否还在因为看书而烦扰,是否存在一粘政治就瞌睡,一看政治就犯困的窘境。
那一定是你打开政治复习的方式不对,才导致和政治的小船说翻就翻。
(一)单选题笔记1个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个完整: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界定。
1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个第一次: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多选题笔记2大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3个组成部分: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
3大历史意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考研政治框架图(整理可打印)
![考研政治框架图(整理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1ba4fba448d7c1c709a14587.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I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五、资产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本质论)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发展论)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JI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厂定义方式一一根本特性一一存在形态怖击沖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观s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一一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时空无限性社会的物质性一一从实践岀发理解世界I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一三个阶段一一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一一语言外壳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意识的主观性虚假映像意识的能动作用一一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生理调控性一一能动作用的条件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实践观实践的本质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正确的实践观点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辩证法考点普遍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 方法论意义 两大特征 .永恒发展-运动变化发展-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过程论广矛盾范畴- 矛盾对立面- 矛盾关系对立统一规律 Lr 矛盾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内容/」 普遍性 令、矛盾问题的精髓1特殊性L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 五对范畴彳本质和现象 可能和现实 -形式和内容厂归纳和演绎 四个方法_ 分析和综合 四丨方法 < 具体和抽象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认识论考点主体客体中介 限定和超越的关系真理及其客观性一一真理的形式主观性一一真理的一元性真理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一一思维和至上性非至上性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一一真理的具体性-实理尺度真价值准度一逻辑值明畴—其特性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价值论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一一价值评价标准一一价值评价功能一一价值观J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一一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历史唯物论考点三大规律亠、丄辩 证I 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的盾和次面和盾要方面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
考研政治毛中特19大高频考点终极整理
![考研政治毛中特19大高频考点终极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648ccdf705cc17552709e2.png)
高等数学
强化课程,依据考试大纲及历真题介绍分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命题方向和常见的解题思想,结合强化课,帮助考生 进一步强化解题思路。
24
李擂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数学冲刺
管理类联考数学冲刺串讲,系统串联知识体系,指导考生针对核心题深度 学习
8
刘京环
《考研管综初数冲刺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预测 4 套卷》
逻辑冲刺
32
刘京环
《考研管综初数强化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王诚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冲刺串讲
各科冲刺串讲,系统串讲各科知识体系,指导考生针对核心考点进行深度 学习。
8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冲刺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预测 4 套卷》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考研政治(基础班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基础班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ad821dbb6294dd88d0d26ba7.png)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唯物论考点辩证法考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无限性社会的物质性——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论考点历史唯物论考点两大现象生产方式历 史 唯 物 论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心理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现实的人人的属性人的价值以人为本资本主义本质论考点科学社会主义论考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论第一章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内涵及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旗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四章社 会 主义的 改 造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七章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理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的全面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九章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经 济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政 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人民民主专政第十一章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祖 国 完 全 统 一 的 构 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建设巩固的国防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为新中国而奋斗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一章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鸦片战争前的世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经济掠夺文化渗透资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的侵 近代中国成为半殖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半殖民地略及近代中国 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社会的演变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反抗外来侵略的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斗争历程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抵御外来侵略、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反对外 国侵略的斗 争第二章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农民斗争的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国家洋务派的形成出洋务运动的兴起路地主阶级统治洋务新政的兴办的集团“自救”早活动的兴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期洋务运动的历史探作用及其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索戊戌维新运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动的兴起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维新运动的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进行和夭折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三章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辛亥革命爆发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举起近代民族民主资产阶级革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革命的旗帜命派的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三民主义学说三民主义学说辛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亥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命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北洋军阀的统北洋军阀的统治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开与五四运动天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辟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传播与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事共产党诞生变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第五章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中国革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命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胜利完成长征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从局部抗战到全国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性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华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民族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工作的抗全国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日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争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为创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国民党政府处在新全民的包围中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中国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而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奋人民共和国: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历史性的战略决战斗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共同纲领》的全面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会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主命任务的胜利完成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义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本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度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全面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社良好的开局会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主建“大跃进”及其纠正设在探索中的严重曲折“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中曲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折发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第十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的起步改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开建设新局面的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现代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建设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界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深刻的历史启示。
肖四套卷精缩和助记攻略 思修
![肖四套卷精缩和助记攻略 思修](https://img.taocdn.com/s3/m/99d6a3de8bd63186bcebbc2a.png)
思修中法治相关的⽂文字⼀一定要背熟,其他内容看熟即可(答案可从材料料中提炼)肖四套卷:思修第⼀一套(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黄⼤大年年同志为什什么还认为“祖国⾼高于⼀一切”?原答:第⼀、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的运用也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当今世界综合国⼒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才的竞争。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的空间。
第⼆,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化⼀体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如中原题,可按梳理理和删减后的⽂文字作答:第⼀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更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利益,这就更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助记框架(2)“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了⻩黄⼤大年年同志怎样的思想和品质?给我们提供什什么启示?原答:“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黄⼤年同志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 民族振兴、⼈民幸福贡献⼒量作为毕⽣追求。
他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祖国改⾰发展的伟⼤事业之中、融⼊⼈民创造历史的伟⼤奋⽃之中。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精华版)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b1fda0f121dd36a32d82b1.png)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一,考前必背的概念、段落(约2648字)(一)(背诵)几个重要的概念●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韵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目标,无形中降低了人的道德要求,使人随着金钱的增长而道德败坏堕落,使人丧失长远目标而贪图眼前利益,使人生堕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背诵)几段重要的话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背诵))(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①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2019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重点复习纲要(背诵版)
![2019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重点复习纲要(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a13a532e3f5727a5e962b3.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动力:工人、农民。 18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 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含义:不是说农民阶级是革命的领 导阶级,而是说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19 小资产阶级的组成: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 职业者。 20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 级的领导权问题。 21 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原因: 第一,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 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第二,中国 革命的敌人主要的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是为 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第三,这个革命还有 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第四,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 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 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是指:由 无产阶级领导,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
2019 年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重点
复习纲要
绪论 1 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论新阶段》的政 治报告中。 2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3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 科学发展观(分析点) (1)提出的时间: 2003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7 年 10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 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把科学发展 观写入了党章。 (2)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第一,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第二,我国在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0673a23192e45361066f547.png)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及复习重点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并列,同属二级学科。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基本论断,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等概要的论述。
一、章节内容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论问题的探索成果;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第七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一个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一定要首先深入、仔细地学习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须掌握该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阐述和基本评价,这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考研政治毛概逻辑体系及复习方法一、逻辑体系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并列,同属二级学科。
考研政治知识整体框架图
![考研政治知识整体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e6f99088d5bbfd0a7956738f.png)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绪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和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克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基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本辩证唯物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原义认识论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问题本身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理真理与价值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检验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精选资料----------------------------精选资料政经与科社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克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私有制思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主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义政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治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经济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学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原 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理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科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学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社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主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是人类最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第二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内容和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问题总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认识论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中三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国情基础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主建设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义社会主义理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精选资料----------------------------第三篇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结构框架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840-1919)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辛亥革命的失败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近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代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史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纲要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五四运动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精选资料----------------------------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全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从新民主主主义向社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主义过渡的开始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过渡的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1949-200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大跃进”及其纠正建设的成就,探索中的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选资料----------------------------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框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教育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理想信念的实现思想基础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重要条件思根本途径道科学内涵德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法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律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的内涵和内容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核心:改革创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增强国防观念振兴中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和关系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观教育人生态度的意义和端正人生态度反对三种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的含义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和普遍标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四个统一价值观教育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条件个人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实践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精选资料----------------------------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主要内容态度道德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意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建设的关系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重点:诚信道德建设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含义、特点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举措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举措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三大领域的道德规范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爱情的本质家庭美德恋爱中的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由平等观念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法律修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三大法律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精选资料。
2019考研政治复习指南-
![2019考研政治复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53f5617580216fc700afde9.png)
2019考研政治复习规划2019考研的同学们,是时候准备一份全程复习规划了,毕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下面给大家带来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份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一、考研政治大解析首先来了解一下考研政治的考查范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
分值及其分布情况:满分100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题型分类: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其中马原,毛中特和近代史主要分布在单选及多选上,分析题共五题, 34考马原,35考毛中特,36考近代史,37考思修和法律基础,38考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二、考研政治必备材料考研政治共四本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如果说教材是全面的知识结构梳理,那么大纲就是明确告诉你考哪些部分的教材精选版。
考研政治大纲每年不同,一般都是九月份出,因此有很多考生都等大纲出来之后才开始系统的复习,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知道,大纲虽年年出新,但基本有99%相同,往年大纲对于基础阶段的复习也极具参考价值。
从往年的大纲入手,把知识结构缕清,也能完成有效的基础复习。
等到新大纲出来以后,再将之作为强化阶段的参考资料,进行查缺补漏即可。
但是今年十九大召开后考研政治可能较之往年变动会大一些,但也不妨碍同学们先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梳理。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政治复习用书:复习全书类《大纲解析》——高教社(俗称红宝书;《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团队;《命题人知识点提要》——肖秀荣;《命题人形势与政策》——肖秀荣真题类《命题人讲真题》——肖秀荣;《历年真题详解》——蒋中挺;《历年真题标准解析》——高教社;《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石磊;训练类《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高教社;《强化通关800题》——蒋中挺;《优题库》——徐涛三、考研复习规划1、基础学习阶段(3月到6月这个阶段可以看看大一大二的政治学教材,了解一些政治基础知识,对马原、近代史和毛中特的高频高分考点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考研政治史纲四大时期重点知识点记忆
![考研政治史纲四大时期重点知识点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1c8ed62b227916888486d78f.png)
1、全程 24 小时在线答疑
2、1 次择校择专业指导
3、3 次计划调整服务
4、3 次阶段性测评
5、5 次作文批改
经济类联考数学全程规划班
掌握经济类联考数学的复习方法,制定全复习规划
1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导学讲义》
无
逻辑真题解析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教程》
高等数学
强化课程,依据考试大纲及历真题介绍分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命题方向和常见的解题思想,结合强化课,帮助考生 进一步强化解题思路。
24
李擂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了解逻辑真题的主要考查内容,试题结构,预测逻辑真题的命题趋向
2
王晓东
《经济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其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班
全面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为 强化提高打下基础。
16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基础讲义》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写作强化
通过课程学习巩固考研写作的要点重点难点,并掌握写作的大体思路
12
32
刘京环
《考研管综初数强化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