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最新共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二甲双胍专家共识

最新二甲双胍专家共识
AMPK,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脂肪酸β氧化,减少脂肪合成, 从而减轻IR; 改善IR,提高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应答; 升高GLP-1水平。
二、作用机制
2.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 IR是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机体在IR的代偿反应是分泌更多
的 胰岛素,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改善IR,增加胰岛素 刺激的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酸氧化代谢,抑制肝糖输出。二甲双胍通 过抑制肝糖原分解。降低肝的摄取和利用,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回顾性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 二甲双胍在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中的疗效相当,因此 ,体重不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与否的决定因素(I级)。无论对于超重患 者还是体重正常的患者,国内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为治 疗T2DM的首选用药。
3、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二 甲双胍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T2DM的风险,且具有良好 的耐受性和长期的有效性。但在我国预防糖尿病尚不是二甲双胍的适 应证。
2.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注意事项:
2013年IDF老年糖尿病指南和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都 把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首选用药,对二甲双胍的使用没有具体年龄限制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 较少的低血糖风险对老年人有一定益处,但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3~ 6个月检查1次)。年龄并非二甲双胍治疗的禁忌,但需要监测肾功能 。老年患者的eGFR在45~60 ml/(min·1.73m2)者,应减少剂量, 如果eGFR<45 ml/(min·1.73m2)则不能使用。
三、剂量与临床疗效
二甲双胍的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mg/d, 使用时应遵循“小剂量起始,逐渐加 量”的剂量调整原则。

最新二甲双胍的历史及作用机制幻灯片课件

最新二甲双胍的历史及作用机制幻灯片课件

6
-50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随机分组后时间 (年)
随机分组后时间 (年()
UKPDS Group. Lancet 1998; 352: 854-865.
格华止
• 历史 • 作用机理
• 临床证据
• 体重 • 用法与剂量 • 与仿制品的比较
格华止主要研究
UKPDS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Cochrane协作组
• 最具权威性的循证医学数据库 • 最严谨、最公正的评价 • 科学证据的最佳来源
格华止显著降低超重/肥胖 T2DM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1 格华止vs磺脲类或胰岛素
相对危险度(95%CI) P值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全因死亡
0.78 [ 0.65, 0.94 ] 0.73 [ 0.55, 0.97 ]
P=0.009 P=0.03
0.4 0.6 0.8
利于格华止
1 25
利于对照治疗
Saenz A,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20:CD002966
格华止®显著降低超重/肥胖 T2DM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2格华止® vs传统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
二甲双胍的历史及作用机制
格华止50年
• 历史
• 作用机理 • 临床证据 • 体重 • 用法和剂量 • 与仿制品的比较
2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发生率
国家
格华止治疗前 美国 格华止治疗后 美国 美国
年份
1993-1994 1995-1996 1995-1997
治疗人年数 总病例数 病例数/1000人年
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人数/1000人)

中国《SGLT2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中国《SGLT2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和 建议,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心理干预在联合治疗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 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治疗信心。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 等放松技巧,以减轻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滴定策略
滴定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并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 剂量。滴定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低血糖风险。
长期随访管理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
联合治疗后需定期监测 患者血糖水平,确保血
糖控制达标。
关注心血管事件
SGLT2i具有心血管保护 作用,长期随访中需关 注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
生情况。
心理支持小组
组织患者参加心理支持小组,让患 者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增强 患者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家属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培训
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他 们了解SGLT2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的重要性、注意事项等,以便更
好地照顾患者。
家庭访视
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 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家庭环境,给
意义
共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SGLT2i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 疗中的应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水平,促进患者合理用 药和血糖控制达标;同时,共识的推广和实施有望为我国糖 尿病防治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02
患者选择与评估
适用人群特征及筛选标准
年龄及性别:适用于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无明确性别差异。
安全性良好
SGLT2i和二甲双胍均具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且对体重、血压和血脂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积极影响。

二甲双胍幻灯

二甲双胍幻灯
1998
多个治疗指南支持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
和前糖尿病 的基础治疗药物 (IDF, ADA/EASD)
2005–07
1960
证实改善胰岛素作用
1995
进入美国
2002
首次证实具有预防 2型糖尿病发病的潜在作用
(DPP)
IDF: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AD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EASD: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8. 抑制糖化终末产物(AGE)的生成。 9. 抑制甲基乙二醛(丙酮醛,Methylglyoxal,MG)的生成,MG,为一种反应性a-
二羧基物,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密切关系。二甲双胍可直接抑制MC生成, 还可通过降低血糖而间接降低对组织的损害。
二甲双胍适应症
适应症
适用于 1.肥胖2型糖尿病人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瑞格列奈(repaglinide)(诺和龙) 那格列奈(Nateglinide ) (唐力)
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相同 作用特点: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 临床应用:II型、老年人 、糖尿病肾病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临床应用】 1)轻II型在饮食治疗基础上加用; 2)采用磺脲类治疗,餐后高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者。 3)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波动大的I型者
二甲双胍普通制剂存在的问题
生物利用度低:二甲双胍具有突释现象。二甲双胍易溶于水,口服 后药物迅速溶出,超过了机体的吸收能力;
胃肠道不良反应高:由于突释现象,局部药物浓度超过饱和浓度,刺 激胃肠道粘膜。腹泻,便泌,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0%-30 %。

二甲双胍PPT课件

二甲双胍PPT课件

7
谷伟军,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5; 7(4): 213-217.
让人唏嘘的“凯卡波尔塔小门”
• 公元15世纪 • 东罗马帝国依托拜占庭坚
固的城防,抵抗着土耳其 人的进攻 • 拜占庭眼看胜利在望,却 忘记了城中有一道专供厨 师进出的“凯卡波尔塔小 门”从未设防
这道小门让土耳其人长驱直入,风光无限的东罗马帝国轰然崩溃。
机制互补,相得“胰”彰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之证据与策略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GLU/G2L0U1/62/0S1L065/SVL1XVXaVliadliudnutniltFileFbe.2b0.210717
概要
现状: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 得失:胰岛素治疗的“凯卡波尔塔小门” 机制: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机制互补 证据: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协同增效及多重获益 策略:T2DM的二甲双胍全程治疗
中国T2DM治疗的患者使用胰岛素高达48.8% 而单纯胰岛素治疗达21.8%
Diabcare-China研究
胰岛素应用比例 48.8%
24.4%
使用率
2009年一项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比较中国T2DM患者在1998年和2006年的人群特点、血糖控 制、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的特征
分别在1998年和2006年纳入2246例(平均年龄59.7岁,平均病程8.2年)和2702例(平均年龄
时间
中晚期由于胰岛素 治疗,可能导致
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β细胞功能 完全丧失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精病选杂p志p.t2课01件4最; 6新(7): 447-498. 2. Kendall DM, et al. Eur J Intern M1ed1. 2009; 20(Suppl 2G)L:US/322091-63/3SL9X.X3V.李al秀id钧un主ti编l F.e代b.谢20综17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P93.

2024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I)PPT

2024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I)PPT

“一天一次”用药,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结局事件发生
u “一天一次”用药,全年减少服药730片*
bid3片/天, 10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I)(5mg:1000mg)*1片,qd
恒格列净(5mg)*1片,qd 二甲双胍(500mg)*2片,bid
BE研究4显示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与单组分(工艺、纯度、稳定性)具有生物等效性
文献来源/说明: 1.Weng, Jianpingetal. Diabetes,obesity&metabolismvol. 23,8(2021):1754-1764. 2.Yang,Wenyingetal. Journalofdiabetesvol. 8,6(2016):796-808.3. Häring, Hans-Ulrichetal. Diabetescarevol.37,6(2014):1650-9. 4.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及提交CDE注册文件
恒格列净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SGLT-2i,具有诸多理化优势



引入 L - 脯氨酸基团及 F 原 子 后 带 来 的 优 势 ,
文献来源/说明: 1.缪正兴, 等.L-脯氨酸的生产及其应用[J].发酵科技通讯,2004(02):21-22. 2.邢莉, 等.特殊基团在药物分子结构优化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21,31(07):541-555.
-0.93%(-1.38%~-0.63%)
1
卡格列净
-0.67%(-0.83%~-0.56%)
2
艾托格列净
-0.65%(-0.87%~-0.44%)
3
恩格列净
-0.61%(-0.72%~-0.52%)

二甲双胍金标准ppt课件

二甲双胍金标准ppt课件
平均最大变化值 正常范围(4~6.1mmol/L)
精选ppt课件
6
(1961)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N-dimethildiguanide. La Medecin en France, September, 29-37
(1961) Traitement du diabetesucre par le NN Dimethylbiguanide expericence de 177 cas. Semaine des Hopitaux, 37, 247-254
Aron 实 验 室 记 录 了 超 过 10 万 次分娩的详尽资料,没有证据 显示在这些个体中存在有新生 儿的缺陷或者围产期的异常死 亡等方面的问题
UGDP研究提示:甲苯磺丁脲和苯乙双 胍能增加患者死亡引起人们对二甲双胍 临床应用的担忧
随后的UKPDS第34 研究证实: 二甲双胍具有心血管方面的保 护作用
二甲双胍金标准
庆祝二甲双胍(格华止)临床研究 和应用50年
导言
全球范围内曾经用约400多种草药或植物源性物质来治疗糖尿病
(2005) Goat’s rue – French lilac – Italian fitch –Spanish sainfoin: gallega officinal精is a选ndpmpettf课orm件in: the Edinburgh connectio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2ians of
糖尿病的进行性决定了需要增加降糖治疗力度
英国糖尿病前瞻研究证实: 二甲双胍、磺脲类或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在治疗后7~8年逐渐消失
加加量量 OOrr 加加药药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患者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的摄入,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
02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在使用降糖药
物的同时,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03
心理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
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有助 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 提高。
02
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的流行病学 和病理生理学
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行趋势
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 势。
口服降糖药物与注射降糖药物相比,具有使用方便、 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但是,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 果相对较弱,且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胃肠道不适等不良 反应。
在心肾疾病患者中,不同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 者,需要选择不经过肾脏代谢或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 物。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问题。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降糖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个体化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降 糖药物治疗策略。
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探索如何通 过综合管理模式(如生活方式干预、 心理支持等)来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病情。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二甲双胍临 床应用专家 共识2023
前言
▪ 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以及降糖之外的多种益处,可与其他任何降糖药 物联用,且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在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心肾保护的强适应证的情况下, 二甲双胍应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降糖药物联合治疗 的基础用药。
谢谢观看
肾功能不全患者
(1)二甲双胍本身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但因二甲双胍以原形从肾脏排 泄,对于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二甲双胍蓄积和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 风险增加,开始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应至少每年检查1次肾功能。建议根据 患者的eGFR水平调整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
(2)国内二甲双胍说明书推荐eGFR < 45 ml/min/1.73m2时禁用。 2022年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和2023年版美国糖尿 病学会(ADA)指南推荐二甲双胍在eGFR < 45 ml/min/1.73m2时减量 使用,eGFR < 30 ml/min/1.73m2时禁用。
(2)虽然在系统评价中妊娠期应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相比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但长期随访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对子代的生长发 育和长期体重有影响。因此,仅当孕妇无法使用胰岛素治疗或医生认为不适宜胰 岛素治疗时,二甲双胍可以作为一种替代选择。
(3)二甲双胍禁用于1型糖尿病(T1DM)孕妇、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宫内 发育迟缓患者。
患者造影或麻醉/手术前停用二甲双胍及恢复使用时间
(1)向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可能导致造影剂肾病,可能引起二 甲双胍蓄积和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2)患者在造影检查前和检查时建议停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 至少48 h后且复查肾功能无恶化的情况下可恢复使用。 (3)在接受常规、脊髓或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时建议停用二甲双胍, 术后至少48 h或恢复进食并且肾功能经评估稳定后可以重新开始治 疗。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版)》解读PPT课件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版)》解读PPT课件

用药注意事项
禁忌症
严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缺氧及高热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 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
泻等,多为一过性。
药物相互作用
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药物或胰 岛素联合使用时,需注意调整 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 时,与某些药物(如西咪替丁 、硝苯地平等)联用时,可能 会影响二甲双胍的疗效或增加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建议
孕妇用药建议
在孕妇中使用二甲双胍时,需充分评估其风险和益处。若孕妇患有2型糖尿病且通过饮 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同时,孕妇应定期进行
血糖监测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
哺乳期妇女用药建议
二甲双胍在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若哺乳期 妇女需要使用二甲双胍,建议在用药期间暂停哺乳,或咨询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用药指
二甲双胍与造影剂
使用造影剂前若不停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因此 ,在接受造影检查前,患者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与酒精
酒精可增强二甲双胍的降血糖作用,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因此,服用 二甲双胍期间应避免饮酒。
联合用药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联合用药可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降糖效果;同时,可减少各自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 应的发生率;此外,针对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助于全面控制血糖及相关代谢紊乱。
二甲双胍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降 低餐后血糖,并减少各自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率。
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应用
二甲双胍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改善胰岛素 抵抗,增强降糖效果。但应注意监测心功能,避免水肿和

二甲双胍幻灯

二甲双胍幻灯

二甲双胍不良反应
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口中有金属味。 2.有时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 3.乳酸性酸中毒:增加血乳酸浓度抑制乳酸氧化,损害氧化磷酸化。 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 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症、 酮症酸中毒或水杨酸中毒解释。 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红细胞贫 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Glucophage® monograph; IDF () Nathan DM et al. Diabetologia 2006;49:1711-21
Alberti KG et al. Diabet Med 2007;24:451-63 Nathan DM et al. Diabetes Care 2007;30:753-9
二甲双胍普通制剂存在的问题
生物利用度低:二甲双胍具有突释现象。二甲双胍易溶于水,口服 后药物迅速溶出,超过了机体的吸收能力;
胃肠道不良反应高:由于突释现象,局部药物浓度超过饱和浓度,刺 激胃肠道粘膜。腹泻,便泌,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0%-30 %。
患者顺应性差:普通制剂半衰期短,须每日多次服用,患者顺应性 差且血药浓度波动大。
1. 抑制肝内糖异生,减少肝内葡萄糖输出。 2. 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3.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 4. 降低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
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 5. 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用机制:
6. 抑制人动脉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生长,降低缺氧引起的人上皮细胞的增生。 7.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加纤溶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动脉舒缩力和血流量。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 ppt课件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 ppt课件

• 普通片剂在胃内的溶出速度较快,肠溶片 和肠溶胶囊次之,缓释片再次之。因每种 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峰值、达峰时间、表 观半衰期等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多 剂量给药后的达稳时间也不一致。
• 缓释片(胶囊)和肠溶片(胶囊)相对于 普通片剂而言,可减少给药后的胃肠道反 应,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合格的药物制剂,在相同的给药剂量下, 各种剂型间应具有生物等效性。
5.用于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 1 型糖尿病患者
•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联用二甲双胍。临床 研究发现,其不仅能减少胰岛素用量,还 可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与降低血糖无 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对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 不佳的患者,如果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 胰岛素用量10%,减少使用胰岛素所带来 的体重过度增加。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也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 前提下联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解读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
• 一、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 二、作用机制 • 三、剂量与临床疗效 • 四、特殊人群用药 • 五、安全性 • 六、二甲双胍降糖外的益处
一、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 1.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用药 • 2.超重或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 3.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虑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依从性,可采用 简化的剂量方案:建议起始500毫克,2次/ 天,如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2周后可增 加至1000毫克,2次/天。
• 可根据患者状况个体化治疗,每日总剂量 1500~2550 毫克,分2~3次服用。老年人
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详 见:特殊人群用药)。
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 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二甲双胍能有 效地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 风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长期的有效 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预防糖尿病 尚不是二甲双胍的适应证。

2甲双胍精品PPT课件

2甲双胍精品PPT课件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 (3)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 研究分析均证实了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的抵抗,降
低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主要 通过提高肌肉、肝脏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促进糖原合成以及促进骨骼肌中的GLUT-4由细胞内 微粒体向细胞膜转位。在脂肪组织,二甲双胍可促进 游离脂肪酸的再酯化并抑制脂解作用,从而通过减少 脂毒性,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能快速增强 人肝脏的胰岛素受体活性,并优先通过胰岛素受体底 物-2(IRS-2)增强信号,还可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的转位来增加糖摄取。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
• 二甲双胍就可激活AMPK使之磷酸化,参与多个体内 能量调节途径,由此使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肝脏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失活而促进脂肪酸 氧化,减少脂肪合成;通过直接抑制甘油-3-磷酸酰基 转移酶(GPAT)而降低甘油三酯的合成;还可使羟 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磷酸化失活,减少胆 固醇合成;此外,这类药物还能抑制糖原合成酶和葡 萄糖-6-磷酸酶(G6P),减少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促 进糖氧化;同时,药物能够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酶素靶 蛋白(mTOR),减少蛋白合成,在肌肉,则上调葡 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和转位,促进糖摄 取和氧化利用。综上,二甲双胍可通过激活AMPK抑 制肝糖异生,脂质合成,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
• (1).二甲双胍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 转导系统的影响
• 目前认为,二甲双胍起效的分子机制与AMPK信号转 导系统有关。AMPK在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和增殖中 具有重要地位。AMPK分别由催化亚单位α和调节亚单 位β,γ组成。运动、低氧灌注、缺血等情况下使 ATP /AMP下降,AMP与γ亚单位结合,β亚单位发生空间 变构,继而AMP-AMPK复合体在其上游的AMPK激酶 (AMPKK)作用下,a亚单位172位的苏氨酸发生磷 酸化,同时α单位和γ亚单位空间变构相连,成为磷酸 化的AMPK。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无论对于超重、肥胖的患者还是体重正常的患者,除非存在禁忌证或不耐受,否则二甲双胍应作为患者的首选用药。

无论是日本人群,澳大利亚人群还是中国人群研究,均表明二甲双胍对不同BMI患者的降糖疗效一致。

二、二甲双胍的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mg/d, 使用时应遵循“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的剂量调整原则。

二甲双胍起效最小剂量500mg/d,最佳有效剂量2000mg/d,成人最大推荐剂量2550mg/d。

2000mg/d可以降低HbA1c2%,且胃肠道反应与1000mg或1500mg无明显差异。

二甲双胍(2000mg/d)单药治疗可以在4年内使受试者平均HbA1c水平维持在7%以下。

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建议逐渐加量至最佳有效剂量(2000mg/d)以使患者血糖达标并得到长期良好控制。

三、二甲双胍单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的联合治疗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

四、二甲双胍不损伤肾脏,无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酸中毒有关。

二甲双胍本身不会对肾功能有影响。

建议根据eGFR的水平调整二甲双胍的使用:患者eGFR≥60 ml/(min• 1.73m2)无需减量,eGFR在45~60ml/(min• 1.73m2)时减量,当eGFR<45ml/(min• 1.73m2)时停用。

Cochrane协作组权威综述2010年荟萃分析表明:“没有来自前瞻性对照研究或观察性队列研究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治疗与其他降糖治疗相比,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

”五、二甲双胍治疗带来心血管获益。

UKPDS显示:使用二甲双胍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UKPDS10年随访显示:二甲双胍治疗组大血管并发症及死亡风险的获益具有延续效应,且降低死亡和心肌梗死的作用显著优于磺脲类和胰岛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ADA与EASD的共识 看二甲双胍在高血糖治疗中
的地位
美. 国糖尿病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的一致1声明
共识主要内容
• 血糖控制目标 • 选择降糖药物的原则 • 特定降糖策略的选择和比较
✓ 生活方式干预 ✓ 药物治疗 • 如何开始和调整治疗方案 • 特殊的联合治疗的合理性 • 特殊的考虑和特殊的病人
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干预作为起始治疗的理由
– 生活方式干预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 – 生活方式干预没有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减重后体
重再次增加 – 2型糖尿病是进展性疾病,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55
二甲双胍作为全程治疗贯穿始终的理由 ---符合降糖药物选择的原则
胰淀素激动剂
.
预期HbA1c降低(%) 1-2 1.5 1.5 1-1.5
0.5-1.4 0.5-0.8
0.5-1.5 0.5-0.7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4 7
单个干预措施的优缺点
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 二甲双胍 磺脲类 格列奈类 格列酮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8-190
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与剂量调节有关
• 二甲双胍总体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 用,但通过指导调节剂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个副作用 – 通常最大剂量是每日2000毫克,剂量提高至3g/天疗效 增加不多,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限制了这种剂量的使用。 在可耐受的前提下,应该在1-2月内增加到能达到最大 效果的剂量
危险变化 p值
7%
NS
20% NS
8%
NS
21% NS
UK P. 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Lancet, 119298
唯有二甲双胍可以强效降糖同时降低体重
FPG (mg/dL)
HbA1C (%)
磺脲类和 格列奈类
60–70
1.0–2.0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5-69
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与剂量调节有关
• 二甲双胍总体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 用,但通过指导调节剂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个副作用 – 起始低剂量(500mg),Qd/Bid,餐时服用(早餐和/ 或晚餐);5-7天后,如果无胃肠道反应,则增加剂量, 早餐或晚餐前增加至850或1000mg;提高剂量后如果 发生胃肠道反应,将剂量降至之前较低的剂量,过一段 时间再尝试增大剂量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8-915
– 降糖效果 – 安全性、副作用、耐受性 – 费用分析 – 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作用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3-16972
单个干预措施的降糖效力
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降低体重和增加活动)
二甲双胍 磺脲类
格列奈类 格列酮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
二甲双胍 TZD(格列酮类) -糖苷抑制剂
60–70 1.5–2.0
35–40 1.0–1.5
20–30 0.7–1.0
TG
升高或无作用 下降
下降或无作用
NA
HDL-C LDL -C
体重
血清胰岛素
NA NA
增加
增加
轻度增加 下降
下降
显著下降
升高 升高或无作用
升高
显著下降
NA NA
NA
无作用
.
Ann Intern Med. 1999;131:281-303 13
Exenatide
(GLP-1)
普兰林肽(pramlintide)
优点
缺点
低费用,多获益
第1年大部分失败
对体重无影响、便宜 胃肠道副作用,罕见乳酸酸中毒
便宜
低血糖,体重增加
作用快
一天3次,昂贵
改善血脂谱
水潴留、体重增加、昂贵
对体重无影响
较多胃肠道副作用,一天3次,昂贵
无剂量限制,便宜, 注射,监测,低血糖,体重增加


+加基础胰岛素

最有效


HbA1c≥7
+加磺脲类 最便宜
HbA1c≥7
+加TZDs
没有低血糖


HbA1c≥7

和二ຫໍສະໝຸດ 胰岛素强化+TZDs

+基础胰岛素 +磺脲类

HbA1c≥7

HbA1c≥7
加基础胰岛素或胰岛素强化 第

胰岛素强化+二甲双胍+/-格列酮类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3-14972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3-12972
血糖的控制目标---2006ADA/EASD共识
HbA1c <7%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3-13972
共识推荐高血糖治疗路径-二甲双胍贯穿始终
诊断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HbA1c≥7

胰岛素强化+二甲双胍+/-格列酮类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3-114972
联合用药的考虑
•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具有更大的协同作用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TZD在降糖方面疗效特别突出,
胰岛素联合TZDs (欧盟未认可)须考虑液体潴留问题 • TZDs和二甲双胍联用也有相加作用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8-191
UKPDS 34:二甲双胍---唯一充分证据证明 具有大血管保护作用
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 糖尿病相关死亡 全因死亡 心肌梗死
二甲双胍 危险变化 p值
32% 0.0023 42% 0.017 36% 0.011 39% 0.01
磺脲类/胰岛素
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用其他药物
诊断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HbA1c≥7


+加基础胰岛素

最有效


HbA1c≥7
+加磺脲类 最便宜
HbA1c≥7
+加TZDs
没有低血糖


HbA1c≥7



胰岛素强化
+TZDs

+基础胰岛素 +磺脲类

HbA1c≥7

HbA1c≥7
加基础胰岛素或胰岛素强化 第
改善血脂谱
降低体重
注射,较多胃肠道副作用,昂贵, 应用经验少
降低体重
注射,一天3次,较多胃肠道副作用 ,昂贵,应用经验少
.
DIABETES CARE.2006; 29(8):1964 8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 总体耐受性良好,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用 • 乳酸酸中毒非常罕见(<1/1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