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知识梳理一、课文内容概说1.《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宗璞女士偶然在家乡见到开得很旺盛的紫藤萝,心情感到十分舒服,淡化了弟弟离去的悲痛,感到生命的顽强、永恒和美好。
2.《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对自己成长的隐喻,艰难但倔强;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关心呵护“我”成长的奶奶的感激与怀念。
3.《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是两首新诗。
虽然主题是关于人生和成长的。
4.《登幽州台歌》是诗人写于公元696年的作品。
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5.《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在齐、赵漫游时的作品。
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登飞来峰》:是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7.《游山西村》是陆游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的诗作,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8.《己亥杂诗(其五)》:是龚自珍清于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己亥年)辞官回乡所做。
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
二、文体常识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
其特点表现为:(1)形式自由;(2)意蕴丰富;(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重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重点总结(附电子版)1、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文体是叙事散文,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2. 全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从中表现出作者快乐、辛酸、愤恨、悔恨等不同的感受。
3、简析下列句子(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这是对第二只小猫“更活泼”的特征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猫的形象,也为后文中这只小猫被人捉去(亡失)做了一个暗示和铺垫(伏笔)。
(2)它躺在露天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芙蓉鸟被咬死后,“我”找花白猫“兴师问罪”时它的神态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它的懒惰和不活泼,另外“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是作者愤怒心情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
(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正是第三只猫的不幸结局让“我”的“酸辛”“难过”不断重复,弱小者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深化。
4、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总领全文5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既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
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6、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得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第三只猫的死,与“我”武断、粗暴有关,它催“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
因此,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7、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验这两句话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两句话标志着“我”思想感情受到两次震动。
七年级上语文书第五单元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语文书第五单元的知识点七年级上语文书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汉字的构成和演变,以及汉字中的一些语言文化知识。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汉字构成和演变汉字是中国汉族人民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汉字的构成有部首、偏旁和笔画。
部首是汉字中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所属的范畴,可以根据其分类汉字;偏旁是部首相加其他汉字构成的部分,可以用于学习汉字的构成规律。
笔画是汉字的线条构成,是书写汉字时必备的技能。
汉字的演变也是汉字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汉字的演变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从古代文化中体现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体、用法和书写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也是汉字学习的难点之一。
二、汉字中的一些语言文化知识汉字不仅是中国汉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字,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一些有趣的文化知识。
1.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字中,也有很多与阴阳五行有关的字词,如“天地人和”中的“和”就代表五行之和。
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汉字中,也有很多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字词,如“孝”、“仁”等。
3.人生哲理:汉字中还有很多表达人生哲理的字词,如“人生如梦”中的“梦”字,意味着一切都是虚幻的,要懂得珍惜现实的生活。
三、学习汉字的方法和技巧学习汉字需要耐心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1.通过分类学习:常用汉字有几千个,如果直接背诵会非常繁琐。
建议通过分类学习汉字,可以将汉字按照历史、形式、构成等方面进行分类,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2.通过拆分学习:拆分是学习汉字的重要步骤之一,拆分汉字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字形结构。
可以通过拆分学习和认识每一个部首、偏旁来提高识字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学习汉字需要不断进行写作的练习,通过写字来熟悉汉字的笔画,以及认识字形的构造和用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五单元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五个单元分别是“言语与交际”、“古文观止”、“民间故事”、“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
以下是这五个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一、言语与交际言语与交际是语文的基础,它不仅包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听、读、写的技能。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语言的分类:语言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日常生活中用的语言,而书面语则是用来记载文字的语言。
2. 交际中的语言技巧:学生需要了解在交际中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注意表达语气和语调等问题。
3. 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词,而虚词则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连词、助词、介词等。
二、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学生初步接触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古文的基本特点:古文包括文言文和白话文,其特点是语言规范、用词严谨、表达简练。
2. 古文的分类:古文可以按照体裁分类,比如诗、文、曲、辞等。
3. 古文阅读和鉴赏:学生需要掌握古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注意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
三、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以传人为目的,形式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
2. 民间故事的分类:民间故事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比如神话、传说、寓言等。
3. 民间故事的阅读和鉴赏:学生需要用正确的方法阅读和鉴赏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人生哲理。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文体,学生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现代文的特点:现代文通俗易懂、内容具有现实性、语言贴近生活。
2. 现代文的分类:现代文可以按照文体分类,比如小说、散文、报告文等。
3. 现代文阅读和鉴赏:学生需要用正确的方法阅读和鉴赏现代文,关注其中的社会现象和个人体验。
五、诗歌鉴赏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学生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诗歌的特点:诗歌是语言压缩和艺术化的高度体现,它具有一定的音乐、韵律和节奏。
七年级上册五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五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修辞法》、《议论文》、《小说》。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修辞法修辞法是指作文中用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各种语言技巧。
七年级上册的修辞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比喻比喻是用一种不与所形容的事物直接相关的事物来描绘所形容的事物,以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2. 拟人拟人是用人的言行来描绘非人的事物,以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3. 夸张夸张是通过在描述事物时夸大其实际情况来达到突出表达重点的效果。
4. 对比对比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使其相互映衬,突出各自的特点,增强表达效果。
二、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说服力的写作形式。
主要特征是通过一系列的论述和事实阐述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以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七年级上册的议论文主要有下面两种。
1. 观点性议论文观点性议论文是阐述作者的某种观点、看法、思想的一种文章形式。
其特点是以作者的个人观点为主,主要通过论据和事例的佐证来“说服”读者。
2. 对比性论述文对比性论述文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对象或事物的利弊或优劣,来表达作者对一种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和主张。
三、小说小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对人物、生活、情感、道德等的刻画和渲染,来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
七年级上册的小说主要有下面几种。
1. 青春小说青春小说是一种以青少年的成长为主题的小说。
它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来阐释青少年心理、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2. 心灵小说心灵小说主要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过程。
它通过对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来反映社会、人性和命运的问题。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相信同学们对这个单元的学习和掌握会更加精细和深入。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
理
第五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作文写作:教导学生如何撰写记叙文。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事件或事情,通过描写人物、环境和情节的方式,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写作。
2. 古文阅读:学习阅读王安石的《登鹳雀楼》。
灵活运用注释、词语分析和词义推测等技巧,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3. 词语运用:学习一些比较晦涩的词汇,如“凝视”、“凄凉”、“疲惫”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文中的上下文和情境来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4. 修辞手法: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5. 必修课文:学习解读《少年》、《走进课堂》、《登鹳雀楼》等课文。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6. 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和讲解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词语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
通过对这
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学生能够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语
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第1页/共1页。
第五单元复习课件(基础知识、文言文整理、片段写作)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答案】 1.连接、紧跟 攻击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睡觉 2.(1)过了一会 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 后腿,也把狼杀死。 3.屠户惧狼 屠户杀狼 4.文章结尾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 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写作时,适当运用细节描写,可以让表达更生动,让文章的主旨更鲜明。 本单元的文章里有许多生动贴切、含义丰富的细节描写。比如,《大雁归来》 细腻地描写了春天初归的大雁“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 穿行着”,最后才“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这段描写,既贴合时令的特点,又 表现出了大雁的灵性,展露出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8.我的白鸽
惬意(qiè) 孵化(fū) 洞达豁朗(huò) 怦然(pēng) 不屑(xiè) 幢(zhuàng) 佳肴(yáo) 拗手(ào) 亢奋(kàng) 按捺(nà) 喙(huì) 邋遢(lā tā) 胆怯(qiè) 震颤(chàn) 蔑视(miè) 翱翔(áo) 蜿蜒(wān yán) 骊山(lí) 兵谏(jiàn)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第五单元,完成以下基础知识梳理: 1.再次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重要内容。 2.熟练理解记忆第五单元的课后生字。 3.记一记每一课的词语。 4.读一读重点文学常识。
一、重点生字 17.猫
逗dòu 缕lǚ 倚yǐ 妄wàng 消耗xiāo hào 忧郁yōu yù 懒惰lǎn duò 怂恿sǒng yǒng 安详 ān xiáng 乞丐qǐgài 预警yù jǐng 怅然chàng rán 蜷伏quán fú 叮嘱dīng zhǔ 惩戒chéng jiè 悲楚beī chǔ 断语 duàn yǔ 冤枉yuān wang 虐待nüèdài 芙蓉鸟 fú róng niǎo 畏惧潜逃wèi jù qián táo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篇一」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②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2、字词注音、字形掌握。
骸骨(hái)潜行(qián)葱茏(lóng)峰峦(luán)弥漫(mí)顷刻(qǐng)喧嚣(xiāo)喑哑(yīn)静谧(mí)篡夺(cuàn)霎时(shà)连亘(gèn)窗扉(fēi)倏忽(shū)黯然(àn)缥缈(piǎo)悄然前行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姿态万千风云变幻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弱肉强食开膛破肚毫不犹豫窸窣作响夜色苍茫遥遥在望昂首挺立一叶扁舟高垣睥睨黯然飘渺风定天清海市蜃楼碧瓦飞甍历历在目化为乌有3、课文内容把握。
①《化石吟》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德云和天气的关系。
③《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的外表、习性介绍的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④《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它真实的记载了1967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⑤《山市》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4、与“月”有关的诗词。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掌握它是学习汉语的必修课程,也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一、文言句子的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比较严谨,一般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要素。
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要素,而定语、状语则是对主语、宾语、谓语进行修饰和补充的成分。
文言句子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
二、文言文常用句型1. “有……之……”句型这个句型是文言文中非常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常用于强调某种关系,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以……为……”句型这个句型通常用于表示以某种方式作为另一种方式的基础或标准,例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3. “不仅……而且……”句型这个句型表示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关系,通常用于表示一件事物的重要性与价值,例如:“不仅要学好语文,而且要学好数学。
”4. “何以……”句型这个句型表示问题的提出,通常用于引导读者思考或者探究问题的答案,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 “之……”句型这个句型用于表示特定的人或物,有时也用于强调某个事物的属性或特点,例如:“司马光之《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三、文章语言的基本特点1. 重视修辞手法文言文一般采用诗歌化、修辞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它讲究音韵、格律,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意境的深入。
2. 重视文化意蕴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思想、价值和道德观念等,因此,它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偏重形式美文言文着重于语言的形式美,即文字的魅力,包括用字精细、对仗工整、句式华丽等,因此,学习文言文不仅需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和实用性,还需要注重其形式美。
总之,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常用句型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而在写作方面,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上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上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字词:需要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用法等。
2. 语法:本单元涉及一些常见的汉语语法知识,如动词、形容词的用法,主谓宾的基本结构等。
3. 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4. 课文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情感和表达方式,能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5.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和其他相关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观点和情感表达。
6. 写作技巧: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构思、选材、组织、表达等方面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7. 口语交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头表达,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归纳一.字词归纳1.重点字词惩.戒(chéng)倚.靠(yǐ)怅.然(chàng)预警.(jǐng)叮嘱..(dīng zhǔ)污涩..(wū sè)悲楚.(chǔ)小侣.(lǚ)红绫.(líng)畏罪潜.逃(qián)小凫.(fú)羞怯.(qiè)哺.乳(bǔ)温驯.(xùn)收敛.( liǎn)写照.(zhào)俯.冲(fǔ)嗔怪(chēn)怪诞不经.( jīng)大相径.庭(jìng)麝.香(shè)雏凫..(jìn gù)鹳.(guàn)..(pú fú)禁锢..(chú fú)匍匐2.形近字梳理(1)晖(huī)余晖辉(huī)光辉(2)奕(yì)神采奕奕弈(yì)对弈(3)详(xiáng)安详祥(xiáng)慈祥小试牛刀:第五单元字音:逗.(dòu)弄不绝如缕.(lǚ) 倚.(yǐ)靠懒惰..(sǒnɡ yǒnɡ)..(lǎn duò) 怂恿安详.(xiáng) 怅.(chàng)然蜷.(quán)伏叮嘱..(dīnɡ zhǔ) 惩.戒(chéng )虐.(nüè)待畏罪潜.逃(qián) 污涩.(sè) 红绫.(líng) 收敛.(liǎn)哺.(bǔ)乳匍匐..(yì)..(pú fú) 鹦鹉..(yīng ) 嗔.(chēn)怪神采奕奕第五单元字形:dòu lè(逗乐) wàng xiǎng(妄想) xiāo hào(消耗) sǒng yǒng(怂恿)yōu yù(忧郁) lǎn duò(懒惰) quán fú(蜷伏) yuān wang(冤枉)fú róng(芙蓉) qǐ gài(乞丐)ān xiáng(安详) nüè dài(虐待)pú fú(匍匐) yuán wěi(原委) yīng wǔ(鹦鹉) jìn gù(禁锢)huá xiáng(滑翔) yú huī(余晖) shè xiāng (麝香) guàn(鹳)步履pán shān(蹒跚) shén cǎi yì yì(神采奕奕)4.重点词语释义(1)两字词语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总结手册
记背手册(第五单元)16.猫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污涩.(sè)一缕.(lǚ)怂.恿.(sǒngyǒng)叮嘱.(zhǔ)怅.然(chàng)蜷.伏(quán)屋脊.(jǐ)红绫.(líng)悲楚.(chǔ)冤.枉(yuān)相称.(chèn)【易错字词】消耗懒惰失踪怅然忧郁预警安详惩戒断语辩诉虐待妄下断语畏罪潜逃主题识记文章通过记叙自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的不同感受,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我”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进而揭示出这样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而主观臆断,否则不但会冤枉别人,还会给自己留下痛苦。
同时呼吁人们要善待生命,同情弱小。
二、重点讲解三、素养提升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17.动物笑谈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或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嗔.怪(chēn)匍匐..(púfú)禁锢.(gù)温驯.(xùn)滑翔.(xiáng)糟.糕(zāo)蹒跚..(pánshān)模.样(mú)障.碍(zhàng)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易错字词】羞怯写照原委清晰余晖俯冲怪诞不经大相径庭迫不及待词语运用◆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16.猫导读:《猫》是当代作家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通过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全文以浅显直白的话语将三只小猫勾勒得形神俱全,借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的推进,写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过人的感情变化,又极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挚,哲思醒人。
一、知识结构(一)、文学常识郑振铎,原籍福建长乐。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史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二)、重点问题1、文章结构: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2、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
”“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会亡失。
3、重点写第三只猫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家人态度: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
家里人都不大喜欢、若有若无。
结局:挨打屈死。
作者心情:更难过、良心受伤。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心情是悲伤的,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
所以“好久不养猫”,怕再养猫伤心。
第三只猫的死亡是因为作者的过失而造成的,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时的记忆背诵。
部编语文七上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语文七上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五单元主要围绕着讲述故事展开,涉及到了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事件等方面的写作技巧。
在此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描写人物在描写人物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外貌特征:如身高、体态、相貌等。
2.行为举止:描写人物的动作、姿态、语言等。
3.内心世界: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
4.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描写人物与他人或环境之间的互动。
5.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坚强、聪明等。
二、描写环境描写环境可以使故事更生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发生的真实感。
在描写环境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如时间、地点、天气等。
2.物品描写:描写环境中的物品、器物等。
3.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植物等。
4.社会风俗:描写环境中的人群、活动等。
三、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的重要方面。
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可以使用以下手法:1.对话: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反映其内心活动。
2.独白:人物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3.伏笔:通过人物的想法、念头等暗示其内心活动。
四、描写事件故事的发展和情节是通过事件的变化来展示的。
在描写事件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顺序:将事件按照发生的顺序进行描述。
2.主要事件:突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推动情节的发展。
3.冲突与改变:故事中可以增加冲突,让人物在冲突中产生改变。
五、修辞手法通过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以下是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其中一种事物来形象地比拟另一种事物。
2.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强调或渲染其中一种情感。
4.排比:将同类事物或概念并列使用,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5.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肯定的意思。
6.手法: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描写手法、悬念手法等,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以上是第五单元中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运用这些知识点,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丰满、有表现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知识点1. 文学常识。
- 重点字词。
-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何所似:像什么。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 句子翻译。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 内容理解。
- 文中对雪的两种比喻“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更好。
因为“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撒盐空中”在形似方面较好,但缺乏美感和神韵。
- 重点字词。
-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日中:正午时分。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乃:才。
-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引:拉,牵拉。
- 顾:回头看。
- 句子翻译。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 内容理解。
- 友人由“怒”到“惭”的原因是:友人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无信”“无礼”。
元方的话“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指出了他的错误。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有礼貌。
二、古代诗歌五首。
- 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6课猫1.文学常识①作者卡片:郑振铎,笔名西谛,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作品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字词清单污涩红绫怂恿蜷伏怅然懒惰提心吊胆惩戒妄下断语辩护畏罪潜逃3.主旨思想本文描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之情,进而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被冤枉的一方没有机会辩解,会让自己陷入永久的悔恨与自责中。
4.结构图解第一只:可爱讨喜→病亡→酸辛、难过→首次养猫第二只:活泼有趣→被捉亡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同情弱小生命第三只:丑、懒、肥→蒙冤而死→愧疚、自责→永不养猫拒绝主观臆断5.考点链接之对比手法及其作用(1)步骤:首先明确通过对比,作者要突出的是哪个事物或者事物的哪一方面;再分析通过对比要突出这个事物或者事物这一方面的什么特点。
(2)答题模板:文章将……和……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加深了读者的印象,突出表现了……(人物形象、文章中心),表达了……的感情。
第17课动物笑谈1.文学常识①作者卡片: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人,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很多人把劳伦兹比作现代的法布尔。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世家》等。
2.字词清单哺乳嗔怪孵卵小凫羞怯麝香哞哞匍匐嘎嘎煞白脚链鹳敛翼蹒跚蹿3.主旨思想文章记叙了作者和小凫以及可可之间的趣事。
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与尊重,也表现了作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4.结构图解孵小水鸭的实验,得出结论学母鸭的叫声带领小鸭在众人面前学鹦鹉的叫声召唤“可可” 关爱动物鹦鹉啄掉父亲衣服上的扣子探求科学真理鹦鹉把母亲的毛线缠到树上5.考点链接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举……的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字音字形,课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字音字形,课文内容)一、课文内容梳理1. 《猫》文章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根源!2.《动物笑谈》本文通过对做水鸭子实验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和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趣事的介绍,表现了动物的智慧和可爱,也反映出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3.《狼》选自《聊斋志异》。
文章通过描写一个屠户杀两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贪婪和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同时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音字形逗dòu 缕lǚ倚yǐ妄wàng 消耗hào 忧郁yù懒惰duò怂sǒng恿yǒng 安详xiáng 乞qǐ丐预yǜ警怅chàng然蜷quán伏战栗(lì):形容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颤抖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发抖、哆嗦。
据为己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怪诞不经(dàn):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jìng):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神采奕奕(yìyì):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褒义)三、《狼》重点文言字词积累:(一)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仅)(二)一词多义1.止:止有剩骨仅,只一狼得骨止停止2.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3.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前面的狼不敢前上前4.意: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5.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6.以:投以骨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三)古今异义1.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7课《猫》(一)、文体常识郑振铎,原籍福建长乐。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史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二)、重点问题1、文章结构: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2、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
”“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会亡失。
3、重点写第三只猫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家人态度: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
家里人都不大喜欢、若有若无。
结局:挨打屈死。
作者心情:更难过、良心受伤。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心情是悲伤的,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
所以“好久不养猫”,怕再养猫伤心。
第三只猫的死亡是因为作者的过失而造成的,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中心归纳明确: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
文章记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第18课《鸟》(一)、文体常识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人。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二)、重点问题1、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1)、“我”爱鸟的声音。
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2)、“我”也爱鸟的形体。
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文章结尾和开头都写道“笼中的鸟”,有什么作用呢?(突出强调作者对失去自由的鸟的同情和悲苦,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三)、中心归纳明确:作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抒写了鸟的种种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第19课《动物笑谈》(一)、文体常识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二)、课文内容简析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指明了“逗笑的主角”是观察者自己。
第二部分(2—19)具体记叙我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第一层(2—9)写“我”与水鸭子的趣事;第二层(10—19)写我与可可可的趣事。
(三)、中心归纳文章通过记叙“我”和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生动地描绘了“我”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生活情境,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爱心和渴望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心情,以及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可贵的探索精神。
第20课《狼》(一)、文体常识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人,清代文学家。
《狼》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二)、解释词的含义:1、一狼仍从(从:跟随)2、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3、屠大窘(窘:困窘、急迫)4、恐前后受其敌(敌:胁迫、攻击)5、顾野有麦场。
(顾:向旁边看)6、场主积薪其中(积薪:堆积柴草)7、苫蔽成丘(苫蔽:覆盖)8、弛担持刀(弛:卸下)9、耽耽相向(耽耽:注视的样子)10、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少时:一会儿)(径去:径直走开)(犬坐:像狗一样蹲坐)1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过了一会儿)(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暇:空闲)1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暴:突然)(毙:杀死)13、一狼洞其中(洞:打洞)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企图)(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1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寐:假装在睡觉)(盖:原来)1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欺骗)(几何:多少)17、止增笑耳(耳:罢了)(三)、特殊字:1.词性活用现象: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动词,打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
企图,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1)之①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④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①介词,译为“把”。
例句:投以骨。
介词,译为“用”。
例句:以刀劈狼首。
②连词,译为“来”。
例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译为“用来”。
例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①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四)、重点句子翻译: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2、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麦场当中,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五)、重点问题:1、理清情节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诱敌2、了解文中狼的形象和屠户的性格发展变化:作者着力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虚弱的本性。
如:“缀行甚远”,表现出狼的贪婪和谨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贪婪。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则写出狼虚弱胆怯的本性。
而“一狼径去,……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则着力表现狼的狡诈。
文章就是通过这一连串简洁生动的描写使狼的本性跃然纸上。
对于文中另一人物屠户,作者主要描写他性格的发展变化,以此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
屠户刚遇到狼时,是“惧”,对狼抱有幻想,没有认清狼的本性,所以“投以骨”。
当“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他开始认识了狼的贪婪本性,在“大窘”之后,头脑非常清醒,明确自己的危险处境“前后受其敌”。
于是,他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处境。
当他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后,“弛担持刀”准备与狼决战。
当狼以装睡迷惑屠户时,屠户更加清醒地认识了狼的本性,果断抓住时机,主动攻击,一举杀死了两狼。
3、根据情节概括性格:屠夫:开始是退让,心存幻想,后来是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4、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从狼的方面看来: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从人的方面看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5、关于狼的成语有哪些?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声名狼藉: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杯盘狼藉: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6、本文的的主人公是狼还是屠户?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
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20《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一)1.本文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