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能上班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留置转监视居住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留置转监视居住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留置与监视居住的区别。
留置与监视居住是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虽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被侦查对象的行为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但其实施方式和限制程度有所不同。
刑事诉讼法-第七讲强制措施

$number {01}刑事诉讼法-第七讲强制措施日期:汇报人:目录•强制措施概述•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01强制措施概述定义和特点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为了维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保障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特点强制措施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具有强制性、预防性和临时性等特点。
拘留取保候审050403020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应当遵守相关规定。
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
逮捕监视居住拘传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到案接受讯问。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应当遵守相关规定。
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
123维护社会秩序强制措施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强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逃跑、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行为,从而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02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适用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未被羁押;必须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必须遵守法定时限。
拘传的概念和适用条件确定拘传的对象执行拘传讯问被拘传人通知被拘传人家属根据案件情况,决定需要拘传的对象,并制作拘传票;在拘传票上注明被拘传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等,由执行人员将被拘传人带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被拘传人应当在拘传票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拘传时间和讯问情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被拘传人家属,并告知其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浅析监视居住适用的几个问题

关所在 区域 内合法 生活 、 工作 、 学习 的固定 活动场 所也 纳入 了“ 住
处” 范围 , 合理 的扩大 对 于“ 不 住处 ” 的解 释 , 犯 了犯罪 嫌疑 人 、 侵
二、 有关 监视 居住 的适 用过 程 中的注 意点
( ) 关监 事居住 的定 位 一 有 监 视居住 的“ 除论” 一直 认为 , 视居 住缺乏 独立 的适 用 废 者 监
被告 人 的权 利 , 不妥 。但是 , 果严格 按照 字面 , 住处 ” 格 限 如 把“ 严
于犯 罪嫌疑 人 、 被告人 的 日常居 住 的地 方 , 方面, 一 可能 因为 犯罪
空 间 。我 国现行 法律 对 监视 居住 与取 保 候审 的适用 条件 并 未作 嫌疑人 、 告人 的 “ 处” 被 住 与在 执行机 关 间隔 较远 , 行 因地 域等 执 出区 分 。 结合 《 事 诉讼 法》 《 民检 察院刑 事诉 讼规则》 《 刑 、人 、 公安 问题 极可 能不便 ; 同时 在执行 时 , 可能侵 犯 “ 三人 ” — 多为 很 第 —
监 视居 住 强制措施 监 督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0 9 (0 00 - 9 -2 1 0 - 5 22 1)22 1 0
依 然规 定 了此强 制措施 , 因此 , 文立足 于 实际 , 本 探讨监 视 居住适 用 的相 关 注意事 项 , 力求监视 居住 进一 步得到 规 范化使 用 。
关键 词 中图 分类 号 : 9 05 D 2.
实践 中 , 视居 住违 规适 用现 象屡 禁不止 。比如 , 赣榆 县 罪 嫌疑 人 、 监 在 被告 人的人 身危 险性 相适 应 。 视 居住作 为 部分 限制 监 刑讯 逼供 案 中0 办案 机关 却先 指定 受害人 在 县教 育宾馆 监视 居 犯 罪嫌 疑人 、 告人人 身 自由 的强制 措施 , 强制性 介 于逮 捕与 , 被 其 住 , 天后 又转 移至 秦 山岛旅 游接 待站监 视 居住 。 一 办案人 员不 只 取 保候 审之 间 。因此 , 法 理上 来讲 ,1 犯罪 嫌疑 人或 被 告人 从 聿对 ‘ 是将监 视居 住变 成变 相 羁押 , 而且 变成 了不受 制约 的审讯 方法 , 准确适 用 以及加 以合 理监 督 显得尤 为重 要 。
取保候审办理需要多长时间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取保候审办理需要多长时间取保候审相信我们都比较熟悉,是属于刑法上的一种强制措施,满足取保候审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取保候审,那么取保候审办理需要多长时间?接下来由赢了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取保候审办理时间规定从申请取保候审到申请是否被批准,没有法律规定时限。
只有办案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如果案子还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批准就快一点。
如果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申请还要由检察院批准,再交给公安机关执行,这样可能就慢一点。
一、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期限的计算1.取保候审的期限重新计算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22条规定: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56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之犯罪嫌疑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7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
国考公安专业--刑事执法基础知识点2

第四节刑事侦查措施考点一讯问一、讯问的主体和对象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不得少于2人,应当个别进行。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
二、讯问的地点羁押的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未羁押的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三、讯问的方法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四、讯问的注意事项犯罪嫌疑人要求书写亲笔供词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侦查人员也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
讯问笔录如实记录,写明时间,当场核对,逐一签名。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解析】1.主体:由侦查人员进行,不得少于2人。
大多数不得少于2人,但是鉴定等可以少于2人。
2.对象(注意前两项):(1)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其它成年家属+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注意顺序)。
首先是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不在时其他成年家属,然后是学校相关人员、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注意顺序)。
(2)女未成年人(特别注意):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注意:单独的女性不需要,必须是未成年人。
女性、未成年人、侦查人员不能少于2人的要注意总结。
(3)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
3.地点:看守所;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试用期“录用条件”的正确适用及注意事项丨子非鱼说劳动法

试用期“录用条件”的正确适用及注意事项丨子非鱼说劳动法作者:深圳市银宝山新压铸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协会法务部负责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劳动合同法》有所了解的企业大都知晓存在以上法律规定。
但对于什么叫作录用条件,如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应用,又有何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却一知半解。
由于对该规定认识不清,无法熟练运用,企业容易在操作过错中出现失误,合同解除行为可能被认定违法,从而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利后果,如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等。
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以下解读,为企业理清思路,引导企业正确适用相关法律。
1、“录用条件”的含义:“录用条件”是指企业根据本企业及相关岗位生产经营特点,对招收录用的劳动者所提出的一般要求,是试用期间用以考察劳动者的依据。
2、适用条件:企业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有具体、合理的录用条件;(2)有证据证明员工知晓企业的录用条件;(3)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4)企业据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应当在试用期内作出。
3、注意事项:(一)企业应设定合法有效的录用条件:1、录用条件需符合法律规定。
如不能将法律禁止的就业歧视等内容作为录用条件;2、录用条件应当明确具体。
除一般性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体现每个岗位或职位的特殊要求,如岗位所需要的相应资格证书、职称、技能、语言要求等;3、录用条件需公示。
即,要让劳动者知道企业的录用条件。
企业可以要求劳动者在录用条件的相关文件上签字确认,或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
(二)证据的搜集:及时对劳动者的表现予以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及时出具考核结果。
(三)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对试用期间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居家工作管理制度范本

居家工作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居家工作效率,规范居家工作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居家工作是指员工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在家办公的一种工作模式。
居家工作期间,员工应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确保工作质量。
第三条公司对居家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居家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二、居家工作条件第四条员工申请居家工作应满足以下条件:1. 具有公司规定的试用期满且表现良好的员工;2. 具备稳定的网络环境和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3. 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不影响团队协作;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不良记录;5. 公司认为其他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员工申请居家工作需向直属上级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居家工作。
三、居家工作管理第六条居家工作时间1. 员工居家工作时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2. 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上下班,如有需要,提前向直属上级请假;3. 员工应保持电话、微信等通讯工具畅通,确保能及时沟通工作事宜。
第七条工作任务与计划1. 员工应按照公司要求制定居家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2. 员工应按照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如有困难,及时与直属上级沟通;3. 员工应定期向直属上级汇报工作进展,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第八条考核与评价1. 员工居家工作期间,公司将对员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进行考核;2. 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3. 员工应积极配合公司进行考核,提供必要的工作证明材料。
四、居家工作保障第九条公司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居家工作支持,包括:1. 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工作软件;2. 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员工适应居家工作模式;3. 保障员工在居家工作期间的合法权益,如工资、福利等。
第十条员工在居家工作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公司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五、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公司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看守所巡控岗位职责

看守所巡控岗位职责看守所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承担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和管理的重要职责。
而看守所巡控岗位则是看守所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肩负着保障在押人员安全、维护看守所秩序的重要使命。
以下将详细介绍看守所巡控岗位的职责。
一、实时监控与观察看守所巡控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通过监控设备对看守所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包括监室、放风场、通道、劳动场所等,确保没有任何死角。
同时,要密切观察在押人员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如在押人员之间的争吵、打斗、自残、自杀等倾向,以及任何可能影响看守所安全和秩序的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巡控人员要善于捕捉细节,比如在押人员的表情、动作、言语等方面的变化,从中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对于一些重点在押人员,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增加观察的频率和深度。
二、巡逻与检查除了依靠监控设备,巡控人员还需要定时进行实地巡逻。
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间隔,对看守所的各个区域进行巡查。
在巡逻过程中,要检查监室的门窗是否牢固,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违禁物品存在。
同时,要查看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有生病或受伤的情况。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巡逻中,还要注意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三、应急处置在看守所内,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如在押人员脱逃、暴动、火灾、疾病突发等。
巡控人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的能力。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巡控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在遇到在押人员脱逃时,要迅速组织追捕;在发生火灾时,要协助组织疏散和灭火工作;在有在押人员突发疾病时,要及时联系医疗人员进行救治。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巡控人员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四、信息记录与报告巡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信息记录。
包括监控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巡逻检查的结果、在押人员的动态变化等。
值班人员职责及注意事项

值班人员职责及注意事项值班人员是指负责管理和监控一些特定时间段内的工作或活动的人员。
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还是在交通、能源等公共服务领域,都需要有专门的值班人员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值班人员的职责和注意事项对于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值班人员职责和注意事项的探讨。
首先是值班人员的职责。
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在特定时间段内保持工作场所的正常运行。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巡视检查:值班人员需要巡视工作场所,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这需要对工作场所的结构和设备有较好的了解,能够发现故障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安全管理:值班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确保工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如消防、电气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和处理。
3.处理突发事件:值班人员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如事故、火灾等。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需要迅速组织应急救援,报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填写记录:值班人员需要时刻记录工作情况,包括巡视检查记录、突发事件记录等。
这有助于后期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除了以上主要职责外,值班人员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值班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积极热情,能够承担相应的工作压力,并对自己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2.沟通协调能力:值班人员需要与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所以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递信息。
3.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值班人员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4.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值班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工作场所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接下来是值班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
值班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点。
1.严守纪律和保密:值班人员需要遵守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岗位职责。
同时,值班人员需要保护工作单位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安防监控员安全操作规程

安防监控员安全操作规程安防监控员是维护社会安全和保障公共秩序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遵守一系列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关于安防监控员安全操作规程的范例,供参考:一、入职前培训和了解工作环境1. 安防监控员在正式上岗前,必须经过全面的培训,包括相关安全规程、设备操作、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的布局、安全出口位置、紧急电话等相关信息。
二、严格遵守工作纪律1. 安防监控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如准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岗等。
2. 在工作期间,不得在监控岗位上观看非工作相关的视频或进行个人娱乐活动。
三、保持机密性和保密性1. 安防监控员必须严守工作机密,不得擅自泄露监控信息、安全计划等重要内容。
2. 不得将工作中获取的信息用于个人或他人的非法目的。
四、正确使用安防监控设备1. 安防监控员必须熟悉并正确操作监控设备,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的配置和参数。
2. 在操作过程中,要务必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如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报修或上报领导。
五、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1. 安防监控员需要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清理设备周边的灰尘和杂物,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2. 在出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报修,不得擅自维修设备。
六、保持应急处置能力1. 安防监控员需要参加应急处置培训,熟悉常见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2. 在工作中发现可疑人员、可疑物品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报警或向领导汇报。
七、遵守交通安全规则1. 安防监控员在外勤巡查时,要遵守交通信号、行车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在执行任务时,要注意交通环境和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抵达目的地。
八、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1. 安防监控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讲究仪表仪态,坚决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2. 在工作中要客观、公正、独立,坚决抵制腐败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以上是一份关于安防监控员安全操作规程的范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安机关五种刑事强制措施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公安机关五种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者实行采取的强制手段,目的是控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以便对案件进行审理,而刑事强制措施有很多,那么公安机关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怎样的?下面由黄山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公安机关实施刑事强制措施的五种类型1、拘传拘传是指司法机关对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措施。
拘传首先要经过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法院的院长批准,并填写拘传证后方可执行。
执行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要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
一次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取保候审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或妨害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3、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司法机关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住处,依法对其行动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与取保候审相同。
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找不到保证人也不能交纳保证金时,采用监视居住的方法。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4、拘留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5、逮捕逮捕是指司法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害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拘留30天后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拘留30天后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拘留30天后的可能流程。
1. 案件审查与处理决定。
- 如果是行政拘留,30天已经超过了行政拘留的一般最长期限(15日以下,合并执行不超过20日),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特殊情况如多项违法行为合并执行时计算错误等。
公安机关会进行复查,如果发现错误会及时纠正,如超期部分可能涉及国家赔偿等问题。
如果无误,拘留期满后将按时释放被拘留人。
- 如果是刑事拘留,30天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案件侦查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 呈请逮捕: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将案件材料连同犯罪嫌疑人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检察院会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条件,例如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情况,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撤销案件:如果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并释放犯罪嫌疑人。
这种情况可能是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等。
2. 后续司法程序(针对刑事案件)- 批准逮捕后的流程。
- 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将继续被羁押在看守所。
公安机关会继续侦查案件,一般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之后案件侦查终结,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 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后的流程。
- 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如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
对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等规定。
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注意事项

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注意事项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当事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立信任关系,不宜操之过急。
律师应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避免急于要求当事人委托或提供法律服务。
2.尊重当事人,体现双方地位平等性。
律师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决定,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告知当事人权利,包括能做哪些事和起什么作用。
律师应向当事人明确解释其在侦查阶段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
4.甄别转达家人的话语,有风险的需释明。
律师在会见时应谨慎甄别当事人转达的家人的话语,避免因不实信息导致不必要的误解或风险。
5.保障当事人隐私,如强奸案中不追问细节。
律师应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避免在会见中询问与案件无关的私人信息。
6.注意笔录记载内容,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可不记入。
律师应确保笔录记载的内容与案件相关,避免记录与案件无关的信息。
7.根据案件进度进行会见,解决特定问题。
律师应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安排会见,确保每次会见都能解决特定的法律问题。
8.解释法律关于定罪与量刑的规定,但不得教唆陈述。
律师应向当事人解释相关法律规定,但不应教唆或怂恿当事人做出不实陈述。
9.技巧性拒绝当事人的违法、违规要求。
律师应明确拒绝当事人提出的违法或违规要求,并解释原因。
10.授权委托书需当事人本人确认。
律师应确保当事人本人签署授权委托书,以确保其委托的法律服务合法有效。
11.会见笔录中记载有利和不利的部分,可单独制作会见笔录。
律师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制作单独的会见笔录,以便后续处理。
12.监视居住的当事人会见时需调整笔录内容。
律师在会见监视居住的当事人时应特别注意调整笔录内容,以符合法律规定。
13.在面对监管人员或侦查人员无理阻挠时,应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也可以随身带上法律法规,在必要时以法条进行辩论。
14.切忌在犯罪嫌疑人面前与办案人员、监管人员发生争执。
15.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谎言,不必指责,但应告知他其他证据证明的事实,以及告知他其供述将在庭上质证、核实。
监视居住需要遵守怎样的规定

Dreaming in the memory is not as good as waiting for the paradise in the hell.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监视居住需要遵守怎样的规定1、在没有经过执行机关批准的情况下不能擅自离开执行场所、不能随意会见他人或者进行通信。
2、在司法机关依法传讯的时候需要及时到案。
3、不能通过任何手段、形式,对证人作证进行干扰。
4、不能对证据有毁灭、伪造,也不允许有串供行为。
5、需要将相关的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等交由执行机关保存。
一、监视居住需要遵守怎样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监视居住由谁执行人民检察院核实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为其指定居所后,应当制作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同级公安机关执行。
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
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监视居住人的身份和住处或者居所,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派出所执行。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应当指定专人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并及时将监视居住的执行情况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在执行期间,犯罪嫌疑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住处或者指定居所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由该县级公安机关征得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同意后予以批准。
监视居住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监视居住应当遵守哪些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一、监视居住应当遵守哪些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被监视居住的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所谓“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的合法住所。
所谓“居所”是指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给被监视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
如果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批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在作出批准决定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所谓正当理由,是指被监视居住人有治病、奔丧等正当事由。
公安司法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变相羁押。
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其他工作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被监视居住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和聘请的律师以外的人。
被监视居住人如果要会见他人,必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方能会见。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时,如果发现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情节较轻的,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
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还应当及时向作出监视居住决定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报告。
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5项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予以逮捕:(1)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2)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3)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4)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的;(5)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
监视居住申请书模板范文(3篇)

第1篇【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申请日期】尊敬的公安机关:我是【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为【身份证号码】,因涉嫌【涉嫌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特向贵机关申请监视居住。
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基本情况1.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申请人姓名】- 性别:【性别】- 年龄:【年龄】- 民族:【民族】-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及职务:【工作单位及职务】2. 涉嫌犯罪情况:- 涉嫌罪名:【涉嫌罪名】- 案发时间:【案发时间】- 案发地点:【案发地点】- 涉案金额:【涉案金额】- 犯罪事实:【简要描述犯罪事实】3. 案件进展情况:- 立案时间:【立案时间】- 审查起诉阶段:【审查起诉阶段】- 法院审理阶段:【法院审理阶段】二、申请监视居住的理由1. 无固定住处:- 由于【原因】,我目前无固定住处,监视居住可以帮助我稳定生活,便于配合调查。
2. 工作需要:- 我目前在【工作单位】担任【职务】,工作性质重要,需要我继续履行职责。
监视居住不会影响我的工作。
3. 家庭责任:- 我有【家庭成员数量】名家庭成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情况】,监视居住有助于我照顾家庭。
4. 有利于案件调查:- 我承认自己的错误,愿意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
监视居住有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有利于案件的顺利办理。
5. 无潜逃可能:- 我深知自己涉嫌犯罪,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
我自愿接受监视居住,没有潜逃的意图和可能。
三、监视居住的具体措施1. 居住地:- 我自愿选择【居住地】,该处环境安全,交通便利,有利于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 活动范围:- 我承诺在监视居住期间,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不得擅自变更居住地。
3. 通讯管理:- 我同意在监视居住期间,接受公安机关对通讯工具的监管,不得擅自使用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
4. 定期报告:- 我承诺在监视居住期间,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
监控室管理制度

监控室管理制度监控室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中心,为了加强太航商务楼监控系统操作室的管理,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作,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制定本规定.一、行为准则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不准在监控室内存放杂物和个人物品;严禁在监控室内吸烟、使用明火及违章电器;值班人员严禁酒后上岗、不得利用监控设备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坚持对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持系统设备的清洁;注意防潮、控制恒温,经常检查各系统运行情况,保证系统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进入监控室;严禁使用有干扰仪器正常运行的电子设备和使用电炉、电饭煲等电器.二、管理准则要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并按要求填写好值班日记,交接班时,须将当班情况和未尽事项交代给下一班;特殊情况下不能按时接班的要提前通知在值人员,交班人在接班人未到岗时不能下班;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系统的正常运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向设备管理专业人员或保卫科领导报告;不得擅自改变视频系统设备,设施的位置和用途;不得删改、破坏视频资料原始数据记录;不得擅自复制、提供、传播视频信息。
严禁擅自开发、修改、升级、删除、安装影响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的程序或软件;熟练掌握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案,在监控中发现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保卫科领导;不得无故中断监控;监控录制的资料应妥善保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改、删除原有资料.三、保密准则非监控室人员不得进入监控室,师生员工、观访者和外来人员需到监控室查看资料和情况必须经保卫人员同意方可进入监控室查看;未经保卫科领导批准,值班人员不得修改系统设置.监控室值班人员必须具有保密意识,校园监控的范围、监控设备的布防严禁外传,不得在监控室以外的场所议论有关录像的内容;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或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询调用;微机储存、显示的有关监控数据、资料、发送的信息等,工作人员应妥善将其保存,并打印、分类装订成册归档保存,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泄露。
看守所值班要注意什么事项

看守所值班要注意什么事项在看守所值班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保持警觉。
作为看守所的值班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要密切关注囚犯的动向,观察是否有可能的骚动或逃跑行为。
2. 遵守纪律与规定。
值班期间需要严格遵守看守所的纪律和规定。
要按时上班、值班,履行好岗位职责。
同时要遵守机关纪律,如不喧哗、不过度消费等。
3. 保持沟通。
与其他值班人员、监狱警察和管理人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共同做好值班工作。
4. 查验物品。
对进出看守所的人员、物品进行妥善的查验。
特别是对律师、家属等来访人员,要确保不带入违禁品或其他危险物品。
5. 确保安全。
在看守所值班期间,要确保囚犯和值班人员的安全。
首先要熟悉看守所的安全规定,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囚犯不会对值班人员或其他囚犯构成威胁。
同时要确保看守所内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如监控系统、锁具等。
6. 做好记录与报告。
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囚犯的行为、异常情况、重要事件等。
特别是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确保上级了解情况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7. 掌握急救知识。
作为看守所值班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处理伤病囚犯的状况。
8. 保持职业操守。
看守所值班人员要保持职业操守,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违法乱纪,严禁滥用职权、违背职责,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9. 关注心理健康。
看守所值班人员面临的压力较大,需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
及时处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时与同事、家人交流,寻求支持与帮助。
10. 不私自处理问题。
任何问题或纠纷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问题,以免引发更大的麻烦。
总之,看守所值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责,值班人员需要保持高度警觉,严格遵守纪律规定,确保看守所内的安全与秩序。
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值班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视居住能上班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所以监视居住期间肯定是不能上班的。
被监视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热门城市:江源区律师济南律师龙城区律师冀州市律师龙凤区律师嘉兴律师龙港区律师嘉荫县律师鄂州律师监视居住,说通俗点就是具有监视居住权利的机关对被监视人进行监视,被监视人在一定的时期内不能离开限定的地点。
那么,被监视人在监视居住能上班吗?下面,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监视居住能上班吗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
一、监视居住是否能上班?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
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所以监视居住期间肯定是不能上班的。
二、监视居住使用条件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
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依新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决定。
三、监视居住规定
新《刑诉法》第七十五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四、被监视人的注意事项
被监视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监视居住能上班吗的相关知识,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了监视居住使用条件、监视居住规定以及监视居住规定等知识,如果大家对于监视居住还有疑问,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咸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