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三顾茅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三顾茅庐》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了解古典白话小说的相关知识,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古人胸怀大志的思想。在生活中,学会以诚待

人;关注时事,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

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

二、介绍作者、作品: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犹为深远。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古典白话小说: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唐代的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明清时期,古典白话小说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

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明代的拟话本小说“三言”“两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

三、课文背景: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本文即是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草庐请诸葛亮的事情。

四、学习字词:

拜谒 yè愧赧 nǎn 疏懒 nǎn 鄙贱 bǐ

沔 miǎn 箪食壶浆 dān 顿开茅塞 sè璋 zhānɡ

吴会 kuài 殆 dài 怠慢 dài 侥幸 jiǎo

存恤 xù纶巾ɡuān 鹤氅 chǎnɡ贵胄 zhòu

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补出下面的歇后语。

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③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词语解释:

从注释中勾划下列词语的解释:

犹然、纶巾、胄、审、愧赧、恨、曲、开、诚、殆、资、殷、存恤、箪食壶浆、惟、图

拜谒——拜访谒见。

鄙贱——指卑微下贱的人。

怠慢——冷淡;表示招待不周到。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大。

经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思贤如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若渴。

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

形容忽然理解、领会,也说茅塞顿开。

五、整体感知:

1.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语言的概括。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

2.快速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 ):通过玄德、关公、张飞三人的对话,叙述玄德三顾茅庐前的准备,表现出三人态度的不同。

第二部分(2-3):玄德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并问计于诸葛亮。

第三部分( 4 ):玄德请诸葛亮出山帮自己谋划天下,诸葛亮答应出山。

六、课文解读:

1.自由读1-2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关公、张飞、玄德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

玄德拱立阶下……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2.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

(1)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有什么作用?

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做了铺垫。

(2)刘备得知诸葛亮正在睡觉,为什么不让童子叫醒诸葛亮而要在阶下等

候近三个时辰?

刘备的耐心等候,不去惊醒先生,是心诚的表现,体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诚意;另一方面,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富有波澜。

(3)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的理解,并谈谈这几句诗的作用。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谁是最早起的人呢?我是心中有数的。暗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我在草堂春睡已足,我都已经从美梦中醒来了,可窗外的太阳还在慢慢地移动。写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

作用: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3.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找出描写诸葛亮相貌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的作用?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外貌描写:❶一方面写出诸葛亮气宇轩昂,神异不凡的气质,❷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确实有将相之才,❸又为下文的一再邀请做了铺垫。

(2)诸葛亮怎么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一论曹操:拥兵万,挟天子以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

二论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论荆州:用武之地、其主不能守,将军可取(做外围,不能作为主要根据地);

四论益州:民殷国富、沃野千里,但刘璋暗弱不懂存恤贤才,如有贤明者可得;

五论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览英雄,思贤如渴”。提出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策略。

以荆、益为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后取西川,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总之是强调人谋的重要性。体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