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比较_张嘉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有不同的应用和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特点和优缺点。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公有制和公平分配。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产权保护和公共服务等手段来平衡市场经济的不平衡性,并实现经济的公正发展。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则更加注重市场的自由运作和私有企业的发展。
在这种理论中,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资源的分配,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和竞争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有效干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国家应该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经济的发展,避免市场失灵和产生社会不公。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则倾向于相对较少的国家干预,重视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力。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的自由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最大程度上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动力。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理论倾向于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少。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共同发展。
根据这一理论,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经济中应该共同存在,相互补充和竞争。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则更加强调私有企业的发展和竞争。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相对较小。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强调国家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导向。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和市场的自主调节。
这种理论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市场的机制和个人的自主行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任真真;徐敏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8(000)021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经济形态.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189-190)
【作者】任真真;徐敏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9
【相关文献】
1.现代市场经济的成败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J], 高桂平;宋忠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立和体制完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评述 [J], 王发兴
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科学界定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J], 杨承训;张新宁
4.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 [J], 刘雪玮
5.法国计划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J], 王艳红;周勇;吴晓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
它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分析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和完善这一经济模式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经验。
首先,国际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异同。
中国是一个成功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其实践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与中国相比,越南也实施了一种类似的经济模式,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比较这些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实践路径和制度设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这可以为我们在实践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次,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问题和挑战。
在国际比较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之处,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某些国家可能面临着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均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借鉴这些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性和改进空间,从而更加全面地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国际比较与借鉴还可以为我们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提供启示。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和发展。
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做法,如何根据自身国情与全球化的趋势相结合,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可以为我们制定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
最后,国际比较与借鉴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的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比较_张嘉昕
2013年5月学术交流May ,2013总第230期第5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30No.5[收稿日期]2013-02-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8);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作者简介]张嘉昕(1981-),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经济思想史研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比较张嘉昕,田佳琪(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长春130012)[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的模式,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新发展,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经济理论依据。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存在某些契合,但也存在本质差异:是否付诸实践、理论渊源不同;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不同;市场条件和具体任务不同。
在国际视野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F13;F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3)05-0108-0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运行环节。
本文将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从中西方探讨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问题这一新的国际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一新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实现依据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出现并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在中国首次深入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社会主义; 借鉴 ; 超越
市场经济理论是R I 平对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 做出的划 时代贡 献。 论依据 ; ] ̄ J 而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中 , 邓小平最 先举起了 这一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宝 库, 出 。 会主 义市场 经 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早在小平提 出社会 主义市 济 这个崭新的命题。这 是RI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 么建设 社会主 ] ̄ J 怎
首先就在 于他明确 提出计 论, 极大地解放了人1的思想 , 门 突破了教 条主义的束 缚 , 为确 定社会主 于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邓小平 的理论创 新 , 中性 不与社会制度直接相关 ; 次他认 为 的, 其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目标指明 了方 向, 为借鉴市场 社会主 义理论提 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
场经济之 前,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 已经 在把市场经 济与社 会主义相结 义问题深入探索的结果。18 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企业 家代表 团时指 95
合方面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探索 , 并取得了 丰硕成果 。在 国内, 由于受 出 :在某种意义上说 , 。 只搞计划经济 会束缚 生产 力的发展。把计划 经 传统思想的束缚 , 很少有人把它 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联 系起 来 , 甚至对 济和市场 经济结合 起来 , 就更能解 放生产 力 , 加速经济 发展。 1 2 9 9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指出 :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 不 它一直持批判态度 。而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 的不 断深 入 , 社会主义 市场 年春天 , 资本 经济在建立和发展中逐渐借鉴 了市场社会 主义理论 , 同时也不 断实现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计划经 济不等 于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理论框架。
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公平和社会利益;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侧重于市场自由度、竞争和私有财产。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理论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它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来调节市场。
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主张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决定资源的配置。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的自由度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政府的干预。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这一理论认为市场应该为公众利益服务,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保证社会公平。
相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个体自由和私有财产的保护,追求利润最大化。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个体追求经济利益可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再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面性。
它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注重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耗和破坏资源。
与之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偏重于追求经济增长和短期利益。
它认为市场的竞争能够推动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的作用,但它也承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同样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承认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引导作用。
因此,这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有选择地结合运用。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对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对比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最为主要的经济体系之一,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形式。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而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主流经济体系。
尽管二者都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与对比。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和公共利益的保护,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更加注重私有制和个人利益的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掌握着相当一部分的生产要素,包括企业等,并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护公共利益。
这种干预包括对公司收益的合理分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社会公正的维护等。
相对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自由竞争机制和个人自由,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自主权更大,政府的干预相对较少。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国家统一调控来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倾向于自由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国家的掌控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水平以及资源分配,以保持经济的稳定。
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既是市场参与者,也是市场调节者。
然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是由市场竞争和需求决定的,政府的角色相对较小。
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的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途径,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财富的追求被重视,市场经济的运行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对较少关注社会公平,个体的投入与回报成正比,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增长的机会更多。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价值判断上也有一些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常倾向于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益,注重人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并强调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经济效益和个体的权利,注重市场效率和竞争激励,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体权利的保护。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摘要]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历经萌芽、形成、确定和发展以及新发展等演变阶段,“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可以视为其标志性理论。
市场社会主义在大胆否定西方主流派市场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制度假设、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等方面,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想资料。
但是,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立论的理论基础及其主张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等问题上,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存在着本质区别。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今颇具影响的一种国际性思潮,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学术研讨的范围,并对一些国家的实践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无疑存在某种关联,但又与其存在本质区别。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常常有人将两者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混为一谈。
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有鉴于此,对两者进行比较,厘清其关系,辨明其异同,显得很有必有。
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标志性理论作为一种思潮,市场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存在和发展到今天,其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市场社会主义的萌芽时期。
市场社会主义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市场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穆勒(1806~1873)。
此后,空想社会主义、基尔德社会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及其流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等多方面因素,为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进一步萌发提供了思想土壤。
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和巴罗内,奥地利学派的维塞尔,以及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等,较早提出和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性问题。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逐步形成的时期。
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及其经济实践,而直接原因则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的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可行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大论战。
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结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核心。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德国和瑞典三个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规划和引导来调整市场资源配置。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了国家和市场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公有制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市场监管者,也是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其次,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发展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政府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市场秩序的公正和透明,同时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市民权益。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并确保劳工权益和福利保障。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平衡,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最后,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福利国家模式为核心。
瑞典政府通过高福利制度和纳税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福利保障。
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普及,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标。
瑞典通过公共部门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使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并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市场调节者,也是社会福利的保障者。
但各国的理论侧重点和具体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国家主导和计划经济,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注重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务。
这些不同的理论和实践,都积极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对比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对比分析
曾超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5(000)032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实践环节,是我国改革开放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极具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从中西方探讨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问题这一新的国际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一新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得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但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继续探索,已形成的理论和政策有不少需要加以具体化,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曾超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0100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市场社会主义及其理论转换-二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 [J], 陈湘舸
2.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与启示——《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研究》简介 [J], 秋石
3.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 [J], 杨万寿
4.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探析 [J], 刘伊囡
5.国内学界对"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 [J], 刘昱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内外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综合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不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构建以及国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案例。
首先,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构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贯彻实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作用相互结合,既要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机制,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注重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机制,确保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正向作用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策略的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次,国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案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在国外,亚洲的新加坡和欧洲的瑞典等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尝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这些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并且保持政府的监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他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注重宏观调控的力量和市场配置,均衡发展民生和经济增长。
瑞典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保证了社会公平与经济繁荣的平衡发展。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另外,国内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还需要关注理论的前沿发展和实践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在理论研究方面,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断强化市场机制与国家调控之间的平衡,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
在实践案例研究方面,需要深入挖掘国内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和效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西方经济思想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西方经济思想的比较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世界地位的提升,人们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和西方经济思想进行比较和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践行证明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而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一定的比较和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在中国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特点如下:1.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微观调节相结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对整个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方面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坚持国有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注重发展中的公益性事业和社会事业:注重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等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4.鼓励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要素效益,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西方经济思想的特点西方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和新古典经济学方面。
在其经济思想中,主要特点如下:1.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认为市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价格机制、供需关系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格的合理形成。
2.主张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强调国际贸易的纯利益互惠性,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市场,提高资源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3.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竞争:主张让大多数经济活动在私有制下进行,通过市场竞争,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创新。
4.强调财政紧缩和货币稳健政策: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必须坚持财政紧缩和货币稳健政策,以稳控通货膨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西方经济思想的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西方经济思想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摘要: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潮。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认真探讨与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这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市场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一思潮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西方思想舞台上没有处于显要的位置,直至80—90年代得以重新兴起并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理论思潮;而历史的同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变革业已展开,并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事实证明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那么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究竟有着何样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做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定分析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对二者做一个清晰的界定。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相对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与前苏联的“计划社会主义”而言的,顾名思义,市场社会主义具有生产资料归公所有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是,它同时又利用市场作为资源的配置手段。
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出发,给出了各自的回答:以经济学专业视角来看,市场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稀缺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按照所有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激励机制四个因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①;林德布洛姆采用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主权为划分标准,将市场社会主义定义为:“公有制和消费者偏好的混合型市场导向制度,即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②;英国学者埃斯特林则以市场手段与社会主义目标之间的关系去界定,认为:“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分配的一种经济体制。
而西方市场经济则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采用的一种市场经济模式。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与西方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仍然拥有重要的经济主导地位,但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调节和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公有制的优势,并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监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既能维护公共利益,又能激发市场活力的经济体制。
与之相比,西方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的自由运作和私有产权的保护。
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力度相对较小,市场机制起到主导作用。
西方市场经济注重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建立,在这种体制下,产权明晰、市场自由度较高,企业和个人有更大的自主权。
西方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能够激发创造力和个体经济利益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公共利益和平等性的实现,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保证资源的公正分配;而西方市场经济更注重市场的效率和效用最大化,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其次,从企业经营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利益追求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而西方市场经济强调企业的自主性和盈利能力,追求经济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再次,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整体发展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而西方市场经济更注重个体和企业的发展,强调市场的选择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从制度设计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需要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制和法治环境;而西方市场经济更强调私有产权和市场规则的保护,强调市场的自由度和竞争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调节资源配置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又重视市场机制的发挥。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实践者之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重视政府的经济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监管。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强调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积极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和增强社会公平正义。
与中国相比,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国家与市场的合作共生。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在德国,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干预市场经济,保护劳动者权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倡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侧重于公平和福利的实现。
瑞典认为,市场经济只有在公平和福利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在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高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同时也提升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瑞典还注重教育和创新,通过实施教育优先和重视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
与中国、德国和瑞典不同,古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拉美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在古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到美国封锁和制裁的影响。
古巴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通过国家控制和规划来平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古巴还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有机结合,特别注重减贫和社会福利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在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代表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和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则主张市场的自由和私人财产的保护。
针对这两种经济理论,本文将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优势和劣势。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种结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观念。
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国家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国家对市场进行调节和规范。
其核心思想是遵循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原则,通过国家的干预和引导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该拥有关键性的经济资源,以防止寡头垄断和不稳定的市场行为。
与之相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私人财产的权益。
在资本主义体制中,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允许市场的自由运行。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决策,以追求经济增长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它认为,市场竞争可以激发创新和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这两种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已经被各自国家广泛采用和运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锚定,并取得了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的巨大成就。
相比之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美国、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就经济增长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国家对市场的积极引导和调节,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经济增长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资本主义市场的自由度导致了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使一部分人受益匪浅,而另一部分人则陷入贫困。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作者:周宁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3期摘要: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国家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模式,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在近一百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其在理论模式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很多启示。
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它作为一种“中性机制”,首次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今天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对于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的是旅美的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即常说的“兰格模式”。
市场社会主义的提出主要源于计划经济发挥的历史作用是否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可以合理调配资源,其发展历程主要是由单一的计划主导转变为市场和计划合力调配资源。
兰格模式主要采用计划模拟市场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本质仍然是以计划为主导经济的方式,但这种计划模拟市场方式的提出成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开创者。
随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苏联的东欧社会国家尝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和市场的分权理论就被提出来了,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南斯拉夫的霍尔瓦特、波兰的布鲁斯等。
这时他们已经认识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更有效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做到二者更为有力的结合。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美的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认为市场在社会主义当中也可以有效存在,这里要区分的一点是前两个时期都是在计划的框架内运用市场的作用,而第三阶段主张将市场融入进社会主义,主张用市场的手段来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将市场和社会主义进行联姻,这一时期已经主要将市场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导。
二、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觀点及模式(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1.效率和平等相结合众所周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弊病便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在一些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然而由此带来的两极分化也十分的严重。
中国经济发展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对比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西方经济理论依然在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并分析其交互作用。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8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9%。
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位居全球第一,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市场化改革政策和积极的外向型发展战略。
政府在经济改革和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等。
这些政策使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
二、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比,西方经济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为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参考。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自由调节作用,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认为政府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周期,并提出积极政府干预的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则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寻求平衡。
三、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关系中国经济发展与西方经济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对比。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实践。
首先,中国在市场经济方面借鉴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念,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政策使得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相契合。
其次,中国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学习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经验教训。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灵活调节经济,以应对外部冲击和内部需求波动。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有效地抵御了外部经济风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从共同突围到超越
作者: 彭必源[1];彭诗盈[2]
作者机构: [1]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孝感432000;[2]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版物刊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60-6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在反对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主张市场也可为社会主义服务等方面是理论上的盟友,共同完成了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围。
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只是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一道完成了这一任务,而且还在总结和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超越。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设想。
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王宜新【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年(卷),期】1996()2【摘要】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思潮的对峙与更替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论两种经济思潮相互对峙,相互更替,几度此消彼长,延绵演变至今。
15世纪到17世纪产生于英、法两国的重商主义,是早期国家干预论的代表。
重商主义作为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探讨,只能从商业资本运动时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出发,把金银即货币看成是国民财富的唯一形式。
他们认为,除了金银矿藏开采之外,对外贸易是获得财富的主要源泉。
因而他们的政策主张带有极端的国家干预论的色彩。
如法国著名的重商主义思想家孟克列钦就极力主张限制外国商人的活动,运用政府的力量把一切外国货物从法国市场上排挤出去。
英国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也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经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方经济学;国家干预;现代市场经济;干预论;经济思潮;市场机制;重商主义;凯恩斯【作者】王宜新【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4【相关文献】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究——评《西方经济学》 [J], 李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 [J], 胡钧3.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J], 卫颖4.呼唤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计划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难疑点 [J], 胡义成5.东西方经济学结合的新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评介 [J], 黄文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5月学术交流May ,2013总第230期第5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30No.5[收稿日期]2013-02-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8);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作者简介]张嘉昕(1981-),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经济思想史研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比较张嘉昕,田佳琪(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长春130012)[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的模式,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新发展,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经济理论依据。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存在某些契合,但也存在本质差异:是否付诸实践、理论渊源不同;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不同;市场条件和具体任务不同。
在国际视野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F13;F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3)05-0108-0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运行环节。
本文将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从中西方探讨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问题这一新的国际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一新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实现依据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出现并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在中国首次深入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
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济理论的创新,也颠覆了西方主流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项前无古人之工程,需要创新的理论来指导。
因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改革之初,邓小平开宗明义,“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1]143当改革开放战略进入21世纪时,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厚重的哲学理念。
该理论在论述“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主要强调了“先进性”和“中国特色”两点。
当我们在新世纪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面对市场经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经济体制以及我国所取得成绩,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加快发展生产力,这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毋庸置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理论创新的哲学根基,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哲学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日益完善,使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历史上书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篇章。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改革开放伊始便确立的一个重要理论,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能够始终符合实际。
这一命题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中首次提出。
此后,1982年和1986年,在党的文件中两次再度提到了这一命题。
邓小平于1987年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2]252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系统论述,并据此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四大强调,它是今后长期内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
江泽民则在十五大报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一节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是要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07年,胡锦涛先后于中央党校6·25讲话及十七大报告中始终强调了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经济体制改革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才使我们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立论前提。
市场经济必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目标相矛盾。
以上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的否定,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经典社会主义作家达成的少有共识。
应对这一观点的双重挑战,必须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
邓小平于1979年首次指出,市场经济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1]236。
1992年的南方讲话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373此后,江泽民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的现实,指出“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3]3,并进一步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可见,“中性”论与“手段”论,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将它从一般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抽象出来,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是中性的,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这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我们应该继续大胆地采用这种手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活特色。
在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后,针对计划经济的弊端和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长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而后,我们党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
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更加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任务,旨在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
但市场又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
邓小平曾讲到,“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
”[2]306其深刻含义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
此后,江泽民和胡锦涛不断发展了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深入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点,又要通过宏观调控来消除市场运行中的局限。
此外,江泽民还提出,要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3]203-204。
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实施部委机构调整这一重要举措,“大部制”蓝图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开创了新局面,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失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基石。
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已日渐完善。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373在这个全新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摆在了最突出的地位,即只有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与此同时,还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3]166。
对于基本制度的保障,“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
”[2]149“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2]64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江泽民注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注重效率,还要兼顾公平,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等具体实际问题。
[3]166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不断发展,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继续探讨。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全面系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它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
在此基础上,“中性”论与“手段”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基础”论和“灵活”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
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实现方式和最终目标。
此外,在制度环境方面,我们党采取了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和“大部制”政府机构调整与完善,以及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方针和措施。
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可见,这一系列有机论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科学思路,是我国改革开放宏伟战略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对比分析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将复苏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中期具有较大影响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加以比较。
这两种理论的名称虽略不相同,但它们都主张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起来,即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制度框架中导入市场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
应该把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并以一种国际性的理论视角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近之处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既是一种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长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的理论主张,又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讨。
双方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冲破思想束缚方面的相同点。
这两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出发,都冲破了有关市场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定性思维模式,开辟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全新研究课题。
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只能同私有制相容的定论,致力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行性探讨,在“精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框架内打开了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