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医院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合集下载

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卫生技术评估接受度分析

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卫生技术评估接受度分析

㊃卫生服务评价㊃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卫生技术评估接受度分析马月1, 乔岩1, 王一颖1, 张磊2ʌ基金项目ɔ 天津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项目(2017003);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医院卫生技术评估试点工作项目(2019)ʌ作者单位ɔ 1天津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处,天津,3001212天津市人民医院医务处,天津,300121ʌ通信作者ɔ 张磊,E -m a i l :z h l e i e pi @163.c o m ʌ摘要ɔ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卫生技术评估(h e a l t ht e c h 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H T A )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H T A 在卫生领域的广泛开展提出相应对策㊂方法 于2021年1-4月,运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94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卫生技术评估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㊂采用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对H T A 接受度的主要因素㊂结果 441例(63.5%)医务人员表示了解H T A ,599例(86.31%)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在医院内建立H T A 机制㊂多因素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生(O R =5.649,95%C I :1.584~20.148)㊁了解H T A (O R =10.322,95%C I :5.792~18.394)㊁希望获得H T A 相关培训(O R =4.691,95%C I :2.367~9.296)的医务人员对H T A 接受度较高(P <0.05)㊂结论 医务人员对H T A 认知度较好,对医院内建立H T A 机制需求较高㊂医务人员的认知情况是实现H T A 的基础,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是影响H T A 机制的重要因素㊂建议借助新媒体平台㊁医院宣传及大学教育,传播H T A 知识及研究成果,提高医务人员对H T A 的内涵认知㊂ʌ关键词ɔ 卫生技术评估; 医务人员; 接受度;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决策依据ʌ中图分类号ɔ R 192 ʌ文献标志码ɔ 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5625.2023.02.027A n a l y s i s o nA c c e p t a n c e o fH e a l t hT e c h 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a m o n g M e d i c a l S t a f f i nT i a n ji n MA Y u e *,Q I A O Y a n ,WA N G Y i y i n g ,Z HA N GL e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H e a l t h c a r e ,T i a n j i nP e o pl e 's H o s p i t a l ,T i a n ji n ,300121,C h i n a 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a c c e p t a n c eo fh e a l t ht e c h 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h e a l t ht e c h 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H T A )a n d i t s i nf l u e n c i ng f a c t o r sa m o n g m e d i c a l s t a f f i nT i a n j i n ,s oa s t o p r o p o s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f o r a d v a n c i n g t h ew i d e s p r e a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H T A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e a l t h .M e t h o d s As e l f -d e s i gn e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o n c o g n i t i o no f h e a l t h t e c h 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o fm e d i c a l s t a f fw a s u s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m e d i c a l s t a f f i n a t e r -t i a r y h o s p i t a l i nT i a n j i n f r o mJ a n u a r y t oA p r i l 2021.R e s u l t s At o t a l o f 441(63.5%)m e d i c a l s t a f f s t a t e dt h a t t h e yw e r e a w a r e o fH T A ,a n d599(86.31%)m e d i c a l s t a f f b e l i e v e d i tw a sn e c e s s a r y toe s t a b l i s h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H T A w i t h i nh o s p i t a l s .M u l t i p l e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s i ss h o w e dt h a td o c t o r (O R =5.649,95%C I :1.584-20.148),w h e t h e r t h e y u n d e r s t o o dH T A (O R =10.322,95%C I :5.792-18.394),a n dw h e t h e r t h e y wa n t e d H T Ar e l a t e dt r a i -n i n g (O R =4.691,95%C I :2.367-9.296)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f a c t o r s (P <0.05)i nt h ea c c e pt a n c eo fm e d i c a l s t a f f f o r d e v e l o p i n g H T A .C o n c l u s i o n M e d i c a l s t a f f h a v e a b e t t e r a w a r e n e s s o fH T Aa n d a h i gh e r d e m a n d f o r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H T A m e c h a n i s m s i n h o s p i t a l s .T h e c o g n i t i v e s i t u a t i o n o fm e d i c a l s t a f f i s t h e b a s i s f o rH T A i m pl e m e n t a t i o n ,a n d t h e a c t i v e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m e d i c a l s t a f f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i n g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H T A .I t i s r e c o m m e n -d e d t o d i s s e m i n a t eH T Ak n o w l e d g e a n d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a n d i m p r o v em e d i c a l s t a f f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f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H T A w i t h t h eh e l p o f n e w m e d i a p l a t f o r m ,h o s p i t a l a d v o c a c y a n du n i v e r s i t y ed u c a t i o n .ʌKe y wo r d s ɔ H e a l t ht e c h 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 M e d i c a l s t a f f ; A c c e p t a n c e ;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D e c i s i o n s u p p o r t 卫生技术评估(h e a l t ht e c h n o l o g y as s e s s m e n t ,H T A )是指从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㊁临床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是对卫生技术利用所产生的短期及长期社会结果进行评价的一种综合政策研究形式[1]㊂研究表明,H T A 能够为各层次的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大限度地提高医疗干预对人类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有效降低干预成本,从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2-3]㊂H T A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指南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㊁确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㊁卫生技术服务价格的制定㊁卫生技术及机构的准入等领域[1]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H T A 工作起步较晚,2018年才被纳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4]㊂虽然563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40卷第3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 ,J u n e 2023,V o l .40,N o .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A试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研究多集中于H T A在医院精细化管理及高质量服务中发挥的作用[4]㊂医院是卫生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医务人员则是医院工作的主体㊂因此,掌握H T A 可促进其引入医院的卫生技术临床管理,有利于推进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㊂然而目前有关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的研究甚少[5-7],研究较多关注在H T A开展中存在的流程㊁方法方面的问题㊂本研究以H T A接受度为评价指标,调查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H T A的认知㊁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推进H T A在卫生领域的广泛开展提出相应对策及参考依据㊂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于2021年1-4月,抽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所有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94份,有效回收率为99.1%㊂纳入标准:①医院正式职工;②年龄ȡ18岁;③意识清楚,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㊂排除标准:①实习生等非本院正式职工;②不能理解并配合调查者㊂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㊂1.2调查方法在参照文献[8-9]基础上,设计‘医务人员卫生技术评估认知情况调查问卷“㊂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方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㊂调查问卷中对调查目的㊁问卷内容以及填写方式作了统一详细的说明,并以不记名的方式作答㊂1.3调查内容问卷涉及三部分内容:①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包括性别㊁年龄㊁岗位㊁文化程度㊁技术职称㊁工作年限等㊂②对H T A的认知情况,包括是否了解H T A㊁是否需要在医院内建立H T A机制㊁是否愿意接受H T A相关培训㊂对于已了解H T A的医务人员,继续调查其获取H T A知识的渠道㊁H T A发挥的主要作用㊁希望获得的H T A专业知识(多选);对于尚不了解H T A的医务人员,在充分宣传后,再继续调查以上问题㊂③对医疗新技术引入认知情况,包括引入一项新技术时所关心的问题㊁影响本院引进某项新技术的方面㊂1.4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ʃ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及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㊂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分别为α入=0.05和α出=0.10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694例医务人员中,男性175例(25.2%),女性519例(74.8%);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35.29ʃ9.31)岁;岗位多为护理人员,共382例(55.0%);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12例(1.7%),大专158例(22.8%),本科296例(42.7%),硕士216例(31.1%),博士12例(1.7%);技术职称多集中于初级(322例)和中级(264例),共占84.4%;工作年限1~46年,平均工作年限(12.78ʃ9.33)年㊂见表1㊂表1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及认知情况比较特征接受/例不接受/例χ2值P值性别10.8080.001男16213女42792年龄/岁2.0640.356 <26671726~<6052288ȡ6041岗位41.372<0.001医生29517护理29488文化程度24.762<0.001高中或中专111大专12632本科23759硕士及以上21513技术职称5.4360.245无5310初级27844中级21648副高323正高100工作年限/年1.3120.519 1~<6188286~<1112923ȡ1127254是否了解H T A110.319<0.001了解42219不了解16786希望获得培训40.197<0.001希望55278不希望37272.2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本次调查中,441例(63.5%)医务人员表示了解H T A,589例(84.9%)医务人员表示愿意接受H T A,599例(86.31%)认为有必要在医院内建立H T A机制,630例(90.1%)表示愿意接受H T A相关培训㊂不同年龄㊁技术职称㊁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㊁岗位㊁文化程度㊁是否了解H T A㊁希望获得H T A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3医务人员对H T A接受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以是否愿意接受H T A为因变量(接受=1,不接受=0),以单因素分析中的各项指标为自变量,663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40卷第3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J u n e2023,V o l.40,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进行多因素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岗位㊁是否了解H T A ㊁是否希望获得H T A相关培训是医务人员对开展H T A 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 <0.05)㊂见表2㊂表2 医务人员对H T A 接受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自变量βχ2值P 值O R 值95%C I常数18.107<0.0010.9997.892-性别(参照组=女) 男0.7382.9490.0862.0930.901~4.861年龄-0.0982.9350.0870.9060.810~1.014岗位(参照组=护理)医生1.7327.1230.0085.6491.584~20.148学历(参照组=博士) 高中或中专2.7252.7210.09915.2530.599~388.477大专1.3011.5490.2133.6730.473~28.511 本科1.4832.3170.1284.4050.653~29.723 硕士1.1321.6170.2033.1010.542~17.746技术职称(参照组=正高) 无-18.554<0.0010.999<0.001- 初级-18.087<0.0010.999<0.001- 中级-18.592<0.0010.999<0.001- 副高-18.643<0.0010.999<0.001-从事医务工作年限0.0852.4880.1151.0890.980~1.211是否了解H T A (参照组=不了解) 了解2.33462.697<0.00110.3225.792~18.394是否希望获得相关培训(参照组=不希望)希望1.54619.622<0.0014.6912.367~9.2962.4 医务人员对H T A 认知情况医务人员获取H T A 知识的渠道主要包括学术讲座(356例)㊁阅读文献(335例)㊁网络新媒体(324例)等㊂医务人员希望通过培训获得安全性㊁有效性评价(637例)㊁经济性评价(447例)㊁伦理评估(345例)等H T A 相关专业知识㊂充分宣传H T A 后,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医院执行H T A 可提高医疗质量(656例)㊁保障医疗安全(634例)㊁节约医疗成本(525例)㊁跟踪技术使用效果评估(463例)㊂2.5 医务人员对医疗新技术引入认知情况在引入一项新技术时,医务人员表示关心该技术安全性(660例)㊁有效性(641例)㊁先进性(473例)等方面㊂医务人员认为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14例)㊁技术的创新性(501例)㊁技术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444例)会影响到本院引进某项医疗新技术㊂见表3㊂表3 引入新技术时医务人员关心的问题及影响引入的因素关心的问题例数(占比/%)新技术引入关心的影响因素例数(占比/%)安全性660(95.1)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14(88.5)有效性641(92.4)技术的创新性501(72.2)先进性473(68.2)技术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444(64.0)技术的价格因素439(63.3)循证依据409(58.9)社会效益432(62.2)对疾病负担的影响(增加或减少)394(56.8)性价比432(62.2)可能涉及的患者规模371(53.4)循证依据355(51.2)解决未被满足的重要医疗需要的能力350(50.4)伦理性339(48.4)提高医院品牌知名度的能力342(49.3)与已有类似技术相比的优势293(42.2)3 讨论与建议3.1 医务人员对H T A 认知度较好,对医院内建立H T A机制需求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441例(63.5%)医务人员表示了解H T A ,589例(84.9%)医务人员表示愿意接受H T A ㊂这说明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科研教学活动中已逐步意识到H T A 的重要性㊂医务人员的认知情况是实现H T A 的基础,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是影响H T A 机制的重要因素,有助于H T A 的顺利开展[10]㊂此外,经过充分了解H T A后,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医院执行H T A 可提高医疗质量㊁保障医疗安全㊁节约医疗成本㊂相关研究表明,H T A 机制可为医院决策提供系统㊁全面㊁综合的依据,并指导医务人员临床治疗决策,为卫生技术的引入㊁应用㊁维护制定标准,从而有效配置卫生资源[11-12],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㊂目前尚未在医院内建立规范化的H T A 机制,但是医务人员对医院内建立H T A 机制需求较高[13-15]㊂因此,建议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制定标准的H T A 评估规程,建立科学系统的遴选方法,从而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㊂3.2 不同岗位㊁是否了解H T A ㊁是否希望获得H T A 相关培训是医务人员对H T A 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岗位㊁了解H T A ㊁希望获得H T A 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对H T A 接受度更高(P <0.05)㊂究其原因,从我国H T A 的实践来看,医院主要在临床实践和设备管理领域引进H T A ,H T A 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医院新技术的引进和医生新技术使用中,可指导医生的临床诊疗决策,而在护理学领域应用相对较少,因此医生对H T A 的接受度可能更高[16-17]㊂此外,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纳入的研究对象普遍对H T A 有一定的认知,了解H T A 的医务人员认为H T A 可以为决策763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40卷第3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 ,J u n e 2023,V o l .40,N o .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者提供选择卫生技术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因此对H T A的接受度更高㊂规范化培训可以使医务人员逐步在考核的监督㊁培训和授权的机制下提高医疗水平,也能够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可提高医疗效率的H T A的接受度更高㊂但目前我国H T A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仍需加强对H T A的宣传和培训㊂建议根据医务人员的岗位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措施,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也由传统的经验阶段向科学的研究阶段发展㊂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执行者,亦是接触患者时间最长者,可掌握大量患者健康相关信息㊂建议增加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执行技术评估结果㊁加强健康管理新方法的开发,从而提高对H T A的认知度及接受度,帮助患者形成更加规范㊁专业的健康促进行为[18-19];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广播㊁电视及网络新媒体)㊁医院宣传(讲座㊁培训㊁会议)及大学教育(开设相应科目),传播H T A相关知识及研究成果,提高医务人员对H T A的内涵认知㊂3.3安全性㊁有效性㊁先进性是影响医院医疗新技术引入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在引入新技术时,医务人员首要关心该技术的安全性㊁有效性及先进性㊂安全性是医疗技术本身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反应㊁严重后果或产生的风险与其他治疗技术的比较,是决定该技术引入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保护患者权利的第一道防线;有效性则是医疗技术在临床使用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能力,而先进性是医院救治水平的重要体现㊂医务人员关注的是指标深层次传递和体现出目前医疗环境对医患关系及医疗技术的发展㊁医院自身能力的提高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入安全㊁有效㊁先进的新技术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及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㊂基于临床证据对新技术进行评估,从技术准入㊁定价㊁使用㊁报销㊁淘汰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证据,从而解决卫生技术效能和风险的矛盾,诠释高新技术和适宜技术选择的困惑,在卫生技术的安全性㊁有效性㊁先进性及社会影响中寻求到平衡点,实现医疗技术的合理配置[20-21]㊂综上所述,H T A在我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医务人员的认知逐步提高,但仍需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增加宣传和培训等方式加强内涵认知,建立H T A机制,促进H T A在医疗领域的发展㊂另外㊂由于受调查时间㊁地域㊁调查方式等因素限制,本文仅选取一家医院进行调查,对结果外推有一定影响,今后应采取多中心大样本调查进一步验证结论㊂参考文献[1]张洁,于德志.卫生技术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吕兰婷,施文凯,林夏,等.我国开展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路径与策略[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8):74-81.[3]张虹,夏慧琳,高关心,等.欧洲卫生技术评估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6):182-186. [4]李海龙,徐佩佩,曾力楠,等.卫生技术评估:医疗器械科学监管的重要工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21(1):2-7.[5]吕兰婷,施文凯.D R G改革背景下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功能与推行策略[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2):26-32.[6]纪颖.卫生技术评估在医院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9):263-264.[7]杨海,唐密,李斌,等.基于医院技术评估的医用耗材管理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8,21(2):101-105.[8]卢静雅,沈建通,赵齐园,等.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流程与方法新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9(11):1367-1372.[9] C h a l k i d o uK,M a r t e nR,C u t l e rD,e t a l.H e a l t ht e c h-n o l o g y a s s e s s m e n t i nu n i v e r s a lh e a l t hc o v e r a g e[J].L a n c e t,2013,382(9910):e48-e49.[10]方鹏骞,王一琳,张凤帆,等.关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医院章程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5-7.[11]林夏,白飞,吕兰婷,等.我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及评估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2):99-102.[12]吕兰婷,施文凯,林夏,等.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经济学评估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2):103-107.[13]蔡俊,龚瑞雪,李丹滢,等.国内卫生技术评估的文献计量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1,19(3):77-80. [14]杨珂璐,胡志伟,刘明,等.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主题和合作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21,38(1):1-7.[15]李海龙,徐佩佩,曾力楠,等.卫生技术评估:医疗器械科学监管的重要工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21(1):2-7.[16]刘健生.医院卫生技术管理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6):162-165. [17]宁艳阳.H T A:普遍使用的辅助决策工具[J].中国卫生,2020(12):100.[18]孙煜,方鹏骞.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医改获得感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223-228.[19]卢静雅,沈建通,赵齐园,等.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流程与方法新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9(11):1367-1372.[20]林夏,吕兰婷,金盾,等.在我国推广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2):11-13.[21]杨珂璐,葛龙,刘明,等.G R A D E在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评价,2020,37(6):411-416.(收稿日期2022-07-08)(本文编辑冯晶)863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年6月第40卷第3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J u n e2023,V o l.40,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体检报告200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质控中心

中国健康体检报告200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质控中心
2014年10月
是否
是否有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流程以及危急值和投诉管理制度及流程
是否
临床诊查科目及项目的管理是否执行卫计委《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
是否
体检报告的管理是否执行了质控标准
是否
请列出贵体检机构已有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的目录:
机构负责人
固定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
Email:
天津市健康体检医疗质量控制指导中心
至元
是否外出体检
体检软件上线时间

健康管理(体检)软件公司名称是:
质量控制标准执行情况自查反馈
人员资质及配置是否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是否
执业场地、诊室要求及消防安全是否执行了质量控制标准
是否
有完整的科室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是否
医院感染管理、设备管理、体检信息、实验室管理、医学影像管理等是否符合质控要求
天津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质控标准执行情况调查表
体检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机构面积(m2)
机构执业许可证注册时间
机构注册发证单位
从业人数

执业医师

注册护士

医辅人员
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体检人数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年营业额(元)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普通客户体检价格范围
至元
VIP客户体检价格范围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16•【字号】•【施行日期】2020.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委直属有关单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中央驻津医院,部分企事业单位医院,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职业健康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专业质控管理在职业健康工作中的作用,结合近年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实践,我委制定了《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12月16日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职业健康体系建设,规范职业健康服务工作,我市建立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

为规范和促进质控中心建设发展,充分发挥专业质控中心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质控中心,是指在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下,负责对全市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指导、绩效评价和质量管理的专家组织。

第三条市卫生健康委制定质控中心管理办法,负责各类质控中心的规划、组建、考核与管理,审定质控标准和程序,指导全市职业健康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负责组织质控中心换届遴选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第四条市卫生健康委根据我市实际,负责规划建设市级职业健康各类质控中心,并逐步完善质控网络。

原则上同一领域只设立一个市级质控中心。

第五条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天津市职业健康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市级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处。

办公室主要职责如下:(一)组织各类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竞聘工作;(二)负责对各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督促推进的事务性工作;(三)制定、修订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考核标准,并组织实施;(四)对质控中心成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对成员有变化的质控中心完成调整,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五)协助质控中心开展质控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六)督促质控中心季度与年度质控信息汇总分析与上报、定期发布与质控管理相关的卫生信息;(七)根据质控中心检查结果及提出的奖惩措施、整改意见与建议,督促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贯彻落实;(八)筹备年度工作会议。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成立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成立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成立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
心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卫生局
•【公布日期】2012.10.25
•【字号】津卫中[2012]634号
•【施行日期】2012.10.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成立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的通

(津卫中〔2012〕634号)
各区、县卫生局,市局直属各医院,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市“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

质控中心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主任委员:
汤毅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副主任委员:
石陨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韩旭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委员:
哈永琴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臧海林东丽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高连战宝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蒋雪峰南开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卞景芝武清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质控中心挂靠在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质控中心秘书由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闻楠同志担任。

质控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天津市有关中医治未病质量管理的工作要求;拟定我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指标;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形成涵盖中医体质辨识、检测、评估、指导、干预等环节的评价体系,加强评估督导,有效推动体系建设;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完成市卫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天津市卫生局
2012年10月25日。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我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我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我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公安局•【公布日期】2022.08.01•【字号】津卫规发〔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治安管理正文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我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津卫规发〔2022〕3号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等8部门《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1〕28号)工作要求,有效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切实保护入院患者和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医患双方营造良好诊疗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天津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我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通告如下:一、入院患者在医院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患者及家属应当遵守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制度。

二、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不得威胁、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不得侵犯医务人员人格尊严,构成违法犯罪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医院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根据需要在医院主要入口或者重点区域入口进行安全检查,严防禁止、限制携带物品进入医院。

医院要为急危重症患者设置安全检查绿色通道。

四、进入医院的人员应当主动接受并配合安全检查;因身体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适宜接受设备安全检查的,应当接受人工检查。

人工检查应当保护被检查人员的隐私。

对女性人员进行人工检查,应当由女性安全检查人员进行。

五、拒不接受安全检查强行进入或者扰乱安全检查现场秩序的,安全检查人员应当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六、入院安全检查时发现禁止携带物品,医院应当先行控制现场,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七、发现扬言实施暴力、多次到医院无理缠闹、醉酒吸毒、有肇事肇祸风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高风险就诊人员,医院要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并应安排安保人员陪诊,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教、警示行为后果。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4.04.21•【字号】津卫医管[2014]181号•【施行日期】2014.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方案的通知(津卫医管〔2014〕181号)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局有关直属单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部分企事业单位医院: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解决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和营养膳食治疗问题,改善医院诊疗秩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市卫生局决定自2014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体系,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

现将《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建议和工作情况请及时反馈到市卫生局医疗服务监管处。

联系人:于自江、郁洪强;联系电话:23337760;电子邮箱:***************。

2014年4月21日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方案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的重要举措。

经研究,我局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工作,通过引导、示范、推广,夯实专业化护理员队伍建设和营养膳食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医院探视管理,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0.01•【字号】津政办发〔2022〕48号•【施行日期】2022.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质量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2〕4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0月1日天津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体系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力争到2025年,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天津提供有力支撑。

二、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一)打造国家级和市级高水平医院。

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建综合类、呼吸、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儿童、传染病等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制度

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制度

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制度
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制度是用于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运行的一系列规程和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架构:明确医疗质控中心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人员配备情况。

2. 工作流程:规定医疗质控中心的工作流程,包括质量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等环节。

3. 质量控制指标:确定医疗质控中心负责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指标。

例如,医疗安全、病案质量、手术风险等。

4. 质控方案:制定医疗质控中心的质控方案,包括质控目标、实施计划、质控评估方法和质控改进措施等。

5. 质控记录和报告:规定医疗质控中心的质控记录和报告要求,包括质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方式、质量报告的编制和提交要求等。

6. 质控培训与审核:明确医疗质控中心的培训与审核计划,包括对质控人员的培训要求和质控项目的审核方式。

7. 质控风险管理:建立医疗质控中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8. 政策法规遵循:明确医疗质控中心的政策法规遵循要求,包
括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遵守情况。

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帮助确保医疗质控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

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

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_疾控局和疾控中心什么关系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疾控局和卫健委,疾控中心什么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2月6日,北京市卫健委官网显示,曾晓芃担任北京市疾控局局长,同时,他又是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兼)、北京市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也是北京市疾控局一把手职务首次公开。

自2021年5月国家疾控局成立以来,目前已有多省市成立疾控局。

多地相继成立疾控局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对于未来疾控工作有什么影响,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多省市成立疾控局据了解,国家疾控局于2021年5月13日成立,隶属国家卫健委管理的副部级机构,首任局长由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担任。

成立之初,国家疾控局任命了“一正三副”的领导班子,同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卢江又被任命为副局长。

目前,国家疾控局领导班子为“1正4副”。

国家疾控局的成立,意味着疾控机构职能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

新机构将承担制订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监督的政策,指导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指导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疾控科研体系建设,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监督等五大职能。

多省市成立疾控局释放哪些信号?国家疾控局成立后,多地开始着手成立疾控局。

当年8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筹)在福州揭牌,为全国首个挂牌的省疾控局。

据了解,该局将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公共卫生监督等相关职责和机构,能够更好地统筹各方资源、更加迅速高效地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推进健康福建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副省长李德金在揭牌仪式上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完善机构运行体制机制,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省疾控局各项筹建工作。

2023年1月31日,福建省对外发布《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张国安任职的通知》,显示张国安兼任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04•【字号】津滨政办发〔2018〕31号•【施行日期】2018.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滨海新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6月4日滨海新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17〕152号),推进我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区的实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强化公立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居民群众改革获得感,为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推进健康滨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天津市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研究

天津市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研究
Go g Ch o, a g We xu n a Y n n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co lfP bi Hel ,i jnMe i l nvri ,i jn30 7 C ia 1S ho ul at Ta i dc i sy Ta i 0 00, h ; o c h n aU e t n n 2 Taj s t eo Meia a dT cn l i l nom t n T ni 3 07 , hn ) . ini I tu f dcl n eh oo c fr ai ,i j 0 0 0 C ia n n it g aI o a n A src: h res vla dtemei ulyi hecmpee s eh si l nTaj n20 - 0 i tei bta tT ew i r eaut h t e d a qa t nt o rhni optsi i i 002 9wt h — c l i v a n ni 0 h
22 1 将病死率 ) 、 .. ( 平均住 院 日 X。 8 , 这两项低优 指标
t / p: /we k b i u c m/ iw/ 4 f 3 2 c 1 6 f 0 0 6 . t , n u. a d . o v e f e 4 2 b d 2 f ' 5 b 5 h ml / 2 0—09—21 01 .
[ ] 徐钦芳. 2 杭州市乡村 卫生服务一 体化管 理工作 进展情 况 的专
sse t t e p a t a i ai n T e f r . e e au t n r s l fb t 0P I d RS i e e au t n o d c itn h t r c il st t . wi h c u o h r o e t v ai e ut o o T e h l o s h S S a R n t v l a o fme ia n h i l

天津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

天津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
天津市健康体检质控中心坚持每年对全市 健康体检机构的督导,以《天津市健康体检机 构质量控制标准》为依据,不断改进、完善督 导考评体系,采取PDCA循环质量控制管理办 法。督查工作开始前首先进行健康体检机构基 本情况调查摸底,随后进行对全市各级各类健 康体检机构的督查工作,结果上报至市卫生健 康委并由卫生健康委医政处下达至各机构进行 整改,中心定期对各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回 头看”核查(如图3)。采取联合督查、飞行检 查、双盲双随机的现场督查等方式对健康体检 机构进行督导,检查中采用现场查看、资料查 阅核实、人员访谈、暗访和体检单位个人随访 等方式,采用《天津市健康体检机构质量控制 评审表》进行打分汇总。 2.5 信息化建设 为规范天津市健康体检机构服 务,促进健康体检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 化发展,市卫生健康委同意建设“天津市健康 体检质量控制综合管理平台”,2019年完成初 步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市健康体检质控中心成立至今,一直得 到市卫生健康委的支持,连续五年被市卫生健康 委评为“市级优秀质控中心”。2018年,国家健 康体检与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天 津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宋崑当选国 家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质控中心委员。 1.2 工作思路 健康体检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 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内 容。天津市健康体检质控中心总体工作思路:① 建立分工分区责任制,针对质控工作中的重点问 题及未来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工作,实 施质控区域、重点工作双分组,组长负责制,做 到分工合理、任务明确(如图1、图2所示);②贯 彻国家健康体检与管理质控中心相关政策、规 定要求,推进区域化健康体检质控标准和指标建 设,加强对全市健康体检机构督导考核及复审 制度。③充分运用信息化等新媒体,不断增强天 津市健康体检质控平台信息化建设,建立及时采 集、高效分析、定期督查、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的高效健康体检质控体系。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委直属有关医疗机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中央驻津医疗机构,部分企事业单位医院,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各医疗质量控制(促进)中心: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1号)(以下简称“新办法”)。

请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新办法具体要求,现提出如下要求:一、各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充分意识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核心要素管理内容之一,对于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意义;要组织人员认真研究、学习,对照本单位实际工作现状,按照新办法要求积极进行整改,保证文件落实到位;要第一时间将新办法传达至本单位内涉及医疗技术工作的所有部门和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宣贯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属地化监管责任,保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

二、各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新办法要求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要找出重点监管的内容,对违反新办法的行为及时纠正,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各医疗质量控制(促进)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各中心所负责的限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加强质量控制和评估,及时反馈质控和评估结果,持续改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对可应用于临床的医疗新技术进行充分评估、论证,为我市调整限制医疗技术目录提供依据。

天津市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质量调查研究

天津市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质量调查研究

2 2 1 管理制度实施 情况考核 它包括对设备管理制 度健全 . . 与否 、 落实设备 管理岗位责任制情 况 以及对 实行设备类别 、 等
级分类管理情况的考核。在此项考 核中 , 三级 甲等医院的达标 率高于 三 级 乙等 医 院 的 达 标 率 ,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差 P 008 , . 1 ) 结果见表 1 。三 级乙等 医院应 加强 相关 制度建设 , 落
员分成 3个组 , 根据《 核要 求》 全市 3 考 对 2家三级 医院开展为
期l 0天的集 中检查 。经过 质控 中心周 密讨 论和部 署 , 所有 参
加 检查 的人 员 均 接 受 评 分 标 准 及 检 查 方 案 的 培 训 , 保 检 查 工 确
到有总帐 、 户帐及 仪器卡 。在此项 考核 中 , 分 三级 甲等 医院的 达标率三级与 乙等 医 院的达 标率 差 别无 统 计学 意义 ( 0 P= .
施 、 员技术培训 以及科 室抢救设备 定期安全检查记录的考核 中, 人 三级 甲等 医院与三级 乙等 医院达标 率差别有统计 学意 义( P<0 0 ) 前者 高于后者 ; 另外几项 的考核 申, .5 , 在 三级 甲等 医院 与三级 乙等医院达标 率差别无统 计 学意 义( 0 P> . 0) 5 。结论 : 医院要针对 自身存在 的问题 , 各 采取相应措施 , 高 医疗设备管理质 量。 提
表 2 医 疗 设 备 管 理 规 范 化 考 核 结 果
进行统计分析。应用 Fse 确切概率 法对 考核结果进 行对 比 i r h
统计分析。
2 结果 与 分 析
2 1 一 般 情 况 . 此 次 考 核共 调 查 了 天 津 市 3 2家 三 级 医 院 . 中 : 级 甲 .其 三 等 综 合 医 院 8家 , 三级 甲 等 专 科 医 院 1 2家 , 三级 乙等 综 合 医 院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督查体系的构建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督查体系的构建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督查体系的构建
王倩;左妍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24(38)3
【摘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提出“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及具体任务。

天津市南开医院结合管理实际,历时1年对全院53个临床医技专科“医、教、研、人、财、物、安全、行风、党建、行政素养”10个方面工作要求落实情况完成5个周
期循环往复调研及工作督查,全面检验科室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落实管理、监
督主体责任情况,并科学分析各周期问题缺陷,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且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党政协同三级督查体系,促进医
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总页数】5页(P180-184)
【作者】王倩;左妍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医院重点学科管理办公室;天津市南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
理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
【相关文献】
1.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3.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的构建
5.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07.14•【字号】津医保规字〔2021〕7号•【施行日期】2021.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的通知津医保规字〔2021〕7号各区医疗保障局、局属各单位,有关单位:为做好本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局组织制定了《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7月14日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的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2号)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遵循保障基本、公平公正、权责明晰、动态平衡的原则,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供给侧改革,为参保人员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

第三条市医疗保障局负责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制定本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办法和布局规划,确定医疗机构申请定点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评估规则和程序,组织推动本办法的实施。

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及其各区分支机构(以下分别简称“市医保中心”、“医保分中心”)依职责组织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负责拟定本市医保协议文本,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并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保协议,提供经办服务,开展医保绩效考核等工作。

天津医院及医疗资源情况介绍

天津医院及医疗资源情况介绍

天津医院及医疗资源情况介绍城市基本情况:天津共有12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3个市辖县。

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

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和远郊区。

中心城区6个人口432万,环城四区人口253万,是天津主要经济和人口聚集区。

滨海新区人口248万,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

2010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占据天津市的半壁江山。

天津远郊区有2个,市辖县3个,人口数306万,较为分散。

医疗资源分布2011年末天津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6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妇幼保健机构23个。

卫生机构床位4.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4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万张。

卫生技术人员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85万人,注册护士2.42万人。

天津市目前已经评级的三级医院40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

天津市已经评级的二级医院96家,已经评级的一级医院487家。

天津各区域人口和医院分布主要综合医院规模天津规模最大的综合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在天津医疗机构中床位数排名第一,诊疗人次中排名第三,其次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在天津医疗机构中床位数排名第三,诊疗人次中排名第一,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是天津规模和诊疗人次教高的综合医院。

2008年医院床位数排名2008年医院诊疗人次数排名2008年天津主要综合医院经营业绩数据来源:卫生部2008年医院统计数据主要综合医院介绍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

业财融合下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

业财融合下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

ACCOUNTING LEARNING167业财融合下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邢佳 天津市天津医院摘要: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之路如火如荼,公立医院将会在战略目标、组织架构、财务内控、运营管理等方面迎来更严峻的考验,现阶段急需革新理念、调整思路、创新技术,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精专细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数据作为内控工作的结果载体,直接反映着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且内控工作始终贯穿医院运营的全流程,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做好公立医院的内控管理。

本文以业财融合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医院内控管理中的有益之处,然后总结当前业财融合在内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同类型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业财融合;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引言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文件与指导意见,公立医院的改革之路已经越来越深入。

当前,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升级医疗技术、创新系统模式成为公立医院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1]。

要从发展方式上、运营模式上以及资源配置上实现全方位的转变。

基于此背景,推动业财融合模式应用在内控管理上,将业务流程与经济管理要求挂钩,将业务资源与管理会计工具深度融合,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把控,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使之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等方向靠拢[1]。

本文就业财融合下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管理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业财融合下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管理的有益之处(一)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改善医院经营现状在医院运行中,医院要想实现全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要对医院内部的各项医疗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管控。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医院各项医疗、经营活动合法合规,运转稳定。

内控制度包含了公立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参与了公立医院运营的整个过程。

有效的内控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公立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还可以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使用,是现阶段改善医院经营状况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必要手段。

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诊疗监督管理办法

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诊疗监督管理办法

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诊疗监督管理办法第一部分,医院管理:1.医院应当落实和完善各项就医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医院应当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就医诊疗监督管理工作,明确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2.医院应当明确医生的职责和权利,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积极性。

3.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医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医生能够提供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

4.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

5.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学伦理委员会、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加强对医疗服务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部分,医生管理:1.医生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医疗服务,并遵循医学伦理规范,保持医生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操守。

2.医生应当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和病历资料。

3.医生应当依法开展医疗活动,不得违反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

医生应当根据病情和医学常识,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得滥用、乱用药物。

4.医生应当提供准确、真实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意见,不得夸大病情和虚假宣传。

5.医生应当尽快开展诊疗工作,提高诊疗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6.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向患者提供详细的诊疗信息,并与患者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7.医生应当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对患者负责,做好患者的随诊和复诊工作。

以上是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诊疗监督管理办法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

通过对医院和医生的规范管理,可以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医生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市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综述(一)

本市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综述(一)

本市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综述(一)
克林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天津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临床、医技、护理、药学、预防、后勤等方面的30多名专家,先后对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共12所医院进行医院分级评审。

依据市卫生局批准,先后对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情况予以介绍。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是评审后并经市卫生局批准的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评为“三甲”医院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天津市历史较长的大型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克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
【相关文献】
1.巩固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成果促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J], 葛立三
2.从两年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结果对比谈医院护理建设 [J], 樊小玲;
3.全国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优秀论文交流表彰大会论文综述 [J], 哈敏;黄伟
4.武汉市实施一级医院分级管理与医院评审的做法与体会 [J], 梁盛民;陈行甫
5.本市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综述(二) [J], 克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管理
1落实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按照《天津市医疗机 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执行。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1)医院应制定本院常用手术 治疗目录或手册;(2)制定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管理的 制度或规范
1、 本院常用手术治疗目录或手册有D无D
2、 制疋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管理的制度或规范有D无D
3、随机抽查运行手术病历5份,科室洛实手术分级、审批和围手术期管理 落实情况
第二例ADB□C□D□
第三例ADB□C□D□
第四例ADB口C口D口
第五例ADB口C口D口
3、药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化
第一例ADB口C口D口
第二例ADBDCDDD
第三例ADBDCDDD
第四例ADBDCDDD
第五例ADBDCDDD
4、 询问科室负责人核心制度内容及执行情况AD B D C D D D
录和落实情况)A口B口C口D口
6、请示报告制度及执行情况(院内重大事件是否及时报告)
A口B口C口D口
7、 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包括临时工)有口无口
8、 医院危机处置应急预案有口无口
管理人员 培训
1、院级领导按要求参加医院管理专业培训,卫生法
律、法规的学习和考核
1、 管理人员管理知识近两年培训计划有口无口
7、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8、安全管理委员会;9、 行风建设领导小组
2、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A□B□C□D□
3、药事管理委员会A□B□C□D□
4、病案管理委员会A□B□C□D□
5、输血管理委员会A□B□C□D□
6、 设备与物资管理委员会AD B□C□D□
7、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AD B□C□D□
8、安全管理委员会AD B□C□D□
随机抽查运行手术病历5份,科室落实三级查房制度落实情况
第一例ADB□C□D□
第二例ADB□C□D□
第三例ADB□C□D□第源自例ADB口C口D口第五例ADB口C口D口
讨论和会 诊制度
1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 术式等新开展手术、手术难度较大、风险大、病情 危重病例应进行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每一住院死亡病人必须进行 讨论)
天津市医院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2008年度三级医院平时测评暨医院管理年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
项目
内容
实施要求
考核方法及评分标准
1、防止
手术患 者、部位
及术式 错误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手术前确认制度、叫停制度与交接程序。
:术前确认制度有口无口
交接流程 及记录
建立手术患者及物品交接核查表,登记并记录手术 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及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
4、请示报告制度
(1) 明确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请示报告的内容、时 限及程序
(2)重大突发事件6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
5、建立健全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包括临时工)
6、建立健全医院危机处置应急预案
1、院长办公会或仃政办公会会议制度和记录,会议决议洛头情况(检查两
次会议记录和落实情况)A□B□C□D□
2、院中层干部例会会议制度和记录,会议决议落实情况(检查两次会议记
第一例ADBDCDDD
第二例ADBDCDDD
第三例ADBDCDDD
第四例AD B□C□D□第五例AD B□C□D□
三级查房 制度
1住院医师每天至少查房一次,并有病程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在48小时内完成,补充病史和体 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
3、 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查房每周一次,在 诊治疾病及抢救工作起到把关及主诊作用
抽查二个科至二例手术患者
第1例执行情况A□B□C□D□
第2例执行情况A□B□C□D□
第3例执行情况A□B□C□D□
接病人时,手术至人员、病房护士及患者或豕属, 三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部位标识。
手术室人员、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部位标识 执行情况A□B□C□D□
实行术前和术后叫停制度, 麻醉前应进行手术医生、 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和/或患者核对,再次确认手术 方式、部位及标识;关闭切口前应清点器械和敷料 等。
录和落实情况)A□B□C□D□
3、、职代会会议制度和记录,会议决议落实情况(检查上一年度职代会计
划和年终总结)A□B□C□D□
4、医院总值班制度和记录,会议决议落实情况(查总值班制度、记录及反
馈,抽查总值班处理问题能力)AD B□C□D□
5、院长行政和质量查房制度和记录,会议决议落实情况(检查两次会议记
挂牌上岗有口无口
3、临床
手术科 至质里 管理
制度落实
1严格落实医疗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2、 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诊断准确,治疗 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使用药品规范、合理、安全,避免同种药重复使 用
1、 管理规定有口无口
2、 随机抽查五个手术科室运行病历5份,诊疗计划的适宜性
第一例ADB□C□D□
术前和术后叫停制度执行情况
AD B □ C □ D □
2、医院
行政管
医院内部 组织管理
医院建立下列管理组织并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1、学术委员会;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3、
查各组织职责履行完成及记录情况
1、学术委员会A□B□C□D□

药事管理委员会;4、病案管理委员会;5、输血
管理委员会;6、设备与物资管理委员会;
术中特殊用药等),手术室人员与病房做好交接。
手术至护士与病房护士的交接记录有口无口
交接核查表有口无口
手术所需的文件资料及物品登记有口无口
手术部位
术前标识
制定术前手术医生在患者手术部位标示的制度与规 范。
手术部位标示制度有口无口
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有口无口
需要行体表标识的手术,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对患者 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冋确认 及核对。
9、行风建设领导小组AD B□C□D□
工作制度
1医院议事制度健全,包括议事内容、召集人、时 间和议事规程等
(1)院长办公会或行政办公会;(2)院中层干部例 会;(3)职代会
2、医院总值班制度
3、院长行政和质量查房制度
(1)每月至少一次行政查房
(2)查房内容:医疗护理质量、优质服务、医疗安 全、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每月查房内容可以选 择)
2、 查阅医院近两年管理人员培训记录有口无口
2、对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培训有计划,内容适合管理
需要,培训落实
3、现场考核管理人员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AD B□C□D□
工作人员 仪表
仪表端正、服装整齐、挂牌服务
参照《关于规范天津市医务人员执业着装的通知》现场检查(随机检查二 人)仪表符合要求AD 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