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怎样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与整个小区的风格协调统一。 在对整个小区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把握好设
计要点,将小区景观内容、环境功能、结构布局、造 型色彩等元素纳入到小区整体环境关系中进行考虑。
对小区各区域内的设计元素进行整体把握,对各空间 关系的处理进行再创造,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与 协调。
道路交通分析
小区交通实行人车分流 布置,主要人行出入口 设置于经四路中部位置, 并形成商业步行广场, 周围底层骑楼商铺环绕; 机动车出入口也布置在 小区东侧经四路上,位 于人行出入口的南侧, 小区内部交通流线主要 布置在地块外围的环道 上,避免了行人与车流 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 区内交通安全性和畅通 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对居住区空间内的路网、 绿地、设施等多种因素进行的整体设计。在 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将居住小区的 环境景观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营造与小区 风格主题相适应的宜居环境。
1.1整体性原则 1.2实用性原则 1.3生态性原则 1.4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公共使用场所(如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的合理布局以及 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也属于共享性要求的范畴。
居住区环境景观特性
领域性
领域性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邻里 关系和谐的基础。
领域性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有明确的空间界定, 可通过空间分割、围合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空间围合是运用各种景观要素来划分空间领域,满足 人们的视觉景观需求,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 具有领域性的景观效果,为人们提供一处交流、休闲 的场所;从而创造出一种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 全的居家环境。
一轴:即贯穿南北走向 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 各节点及其他景观,使 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 格上的统一。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指导。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创建一个宜居、美观且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环境。
本导则将涉及以下方面的细化内容:设计原则、植被规划、景观元素、公共空间设计和可持续性要求。
2. 设计原则2.1 自然与人文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应充分考虑区域特色和人文历史,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使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2.2 空间层次与组织居住区应具备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层次感。
通过设置景观廊道、绿化带和公共广场等空间节点,打造流畅有序的居住环境。
2.3 色彩与材质搭配色彩和材质的选择可以为居住区增添更多层次感。
设计师应合理运用色调搭配和材料质地,使居住区整体呈现出协调和谐的视觉效果。
2.4 布局与功能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通过设置公共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和健身设施等功能区域,提升居住区的居住品质。
3. 植被规划3.1 植物选择与配置根据居住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通过植物的组合和配置,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增加居住区的生态价值。
3.2 植物样式与规模植物的样式和规模应与居住区整体规划相协调。
选择不同高度、叶片形状和花卉开花季节的植物,以营造层次感和季节变化的美感。
3.3 绿化带和景观廊道在居住区内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廊道,提供居民日常休闲和散步的场所。
通过合理设计,形成通风、遮阳和景观视线的功能。
4. 景观元素4.1 水景设计水景可以为居住区增添凉爽感和美感。
设计时应考虑水体的形式、大小和位置,同时合理规划水源和水循环系统,以保持水体的水质。
4.2 艺术装置艺术装置可以为居住区增加艺术氛围和趣味性。
设计中应合理选取艺术品材质和形式,使其与居住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4.3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夜晚时可以为居住区创造温馨的氛围。
设计师应考虑照明设备的位置、照明强度和光线分布,以达到舒适且安全的效果。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通用11篇)一个宜居的居住区定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因此,重视小区的环境建设,而改善外部环境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篇1建筑与园林完美结合在园林绿化设计上注重与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体的绿化体系,强调连绵不断的绿化系统和流动景观空间,打破以建筑为界面围合庭院的刻板模式,以花园围合建筑,用植物软化建筑的硬线条。
把建筑的形式与景观形式相结合,达到整体的形式与风格的相同,更让绿化组团式散布于园区,并且有效引导视觉,同时采用立体平均式景观,主动创造场地高差,形成自然的起伏,有效增大绿化面积,并且使园林景观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同时在建筑和景观的结合上,能让建筑的格局随着绿化景观变化而变化。
另外从园林光影效果与声音效果上,使建筑空间与园林的虚实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因为园林景观的创造,是从所在外部的空间与居住区空间的不同,为人们创造出身心栖息的港湾。
不同特色景观的营造手法在设计上大多数的居住区绿化,运用了开放式设计手法,有所谓的欧陆风情、美式风格、北美社区、江南园林等,都在设计蓝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切景观还是基于简洁的手法,或是很多居住区的景观越来越反璞归真,接近自然,有的景观还追求异国情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但一定注意的是不要只是园林元素所营造出的居住区景观。
每个优秀的居住区定会有其特色之所在。
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居住区的景观,主要是一些园林要素的反璞归真,更加的人性化,遵循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比如:大面积的水体,曲折赢回的水岸线,满足了人类亲水欲望;斜坡造园,增大园林面积增加了园林的“柔”的气质;另外还有些居住区为了迎合居民的意愿还创造了清泉石上流的园林景观;曲径通幽的道路系统,营造出动感的园林景观;而在绿化上使用全冠移植的成树,把实景展现出来;置石侧卧,高低错落,运用不同的种植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空间特点;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超常规比例运用使楼盘突出了家的温馨感,增强了住宅的私密性。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一)设计思路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性、舒适性、参与性,营造居民生活环境,反映现代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景。
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园林景观环境。
(二)设计原则1、人性化原则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与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足。
2、协调性原则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
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
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场地为长条形,总体布局采用组团式布局,以游步道串联,形成大核心,小组团的景观布局结构,使每栋住宅楼的居民都享有均好的景观环境。
1、主要景观节点在两个组团之间形成主要节点,为人群集中的区域,以无视觉障碍的大形铺装为主,可以体现出小区内的地形开阔、清新,使人入目一新的感觉。
布置休息座椅、景观亭、大型景观树木等,营造热闹、闲适的生活环境;结合茵绿的草地,色彩缤纷的上层中型乔木,中层有观花小乔木及灌木,低层配以高贵的龙舌兰等,使整个节点广场显得高端、大气。
2、小组团以宅旁、楼间绿地空间为载体,就近布置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功能区,与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小组团,满足组团内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3、消防扑救场地消防扑救场地占用了较大区域,是不可缺少的功能区,为使其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需对其进行了景观化处理。
一是铺装材料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丰富了地面色彩,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一、引言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对居住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居住区环境的质量,增加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价值。
本文将从景观设计原则、功能区划、植被配置和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
二、景观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社交交流区等,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2.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合理配置植被、水体和绿化带等元素,营造出生态友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生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美观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美学原则,通过合理的造景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品味,创造出宜人、和谐的居住环境,让居民能够享受到美的享受。
三、功能区划1.休闲娱乐区:设置适合休闲娱乐的设施和场所,如花园、游乐场、健身器材等,提供居民放松身心的场所。
2.运动健身区:设置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运动设施,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增加居住区的活力。
3.社交交流区:设置公共广场、社区图书馆等场所,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四、植被配置1.树种选择:根据居住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营造出四季常绿的景观,并注重选择本地的特色树种,增强居住区的地方文化氛围。
2.绿化带:合理设置绿化带,用草坪、花坛等进行划分,增加居住区的净化和降温效果,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湖泊水系:通过修建湖泊、水系等水体景观,增加居住区的景观层次感和湿地生态功能,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
五、公共空间设计1.公园设计:设置公园区域,并配备适当的景观设施和娱乐设备,提供居民丰富多样的休闲和娱乐活动空间。
2.步行道:合理设置步行道,方便居民步行出行,增加居住区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小区品质,营造宜居的生活氛围,我们特制定本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理念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在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注重景观的美观性,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小区地形、地貌,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4. 文化内涵丰富: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小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设计目标1. 创建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区景观,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元化需求。
4. 促进邻里互动,增进社区凝聚力。
四、设计内容1. 绿化系统设计本方案将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体系,包括:乔木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迅速、观赏性强的树种,如银杏、桂花、香樟等,形成小区的绿色骨架。
灌木层:采用红花檵木、紫叶李、海桐等观花、观叶植物,丰富绿化层次,提升景观效果。
地被层:选用麦冬、草皮等地被植物,实现黄土不露天,提高绿化覆盖率。
2. 水景设计中心湖景:在小区中心区域打造一片人工湖,湖边设置亲水平台、栈道,供居民休闲、观赏。
溪流景观:利用小区地形,营造蜿蜒曲折的溪流,增加水体灵动性,提升小区生态品质。
3. 道路及铺装设计道路系统:规划人车分流的道路体系,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步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环保且富有弹性。
铺装材料:选择具有防滑、耐磨、易清洗的材料,如花岗岩、文化石等,体现小区高端品质。
4. 公共设施设计休闲座椅:在绿化带、广场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供居民休息、交流。
健身设施:配备适量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日常健身需求。
儿童游乐区:设置安全、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一、提升居住区的美感居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它的美感对于居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景观设计方案中,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植物和景观元素的合理搭配,打造一个宜人、美丽的居住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花卉、灌木、乔木等,并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植物的轮换。
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花卉来增添色彩和生气;夏季则可以使用一些耐旱的植物和水景来降低室外温度;秋季则可以选择一些落叶乔木来赏叶;冬季则可以通过布置灯光景观和植物造型来提升居住区的冬季氛围。
此外,景观元素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设计出一些适宜的休闲娱乐场所,如小型花园、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
这些场所可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添社区的活力。
二、提供居住区的生态功能除了美感外,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方案还应考虑到其生态功能。
一个良好的景观设计方案可以提供居民丰富的自然体验,同时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适宜的树种来形成绿色走廊,提供树荫,改善居住区的气候环境。
树木的生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树荫的形成可以降低夏季的气温,减少空调使用,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其次,水景的设置也是提高居住区生态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可以设计蓄水池、人工湖泊等水体,收集和利用雨水,增加居住区的水源资源。
水景不仅可以改善居住环境,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自然喷泉、涌水等特效,增加居民的观赏价值。
最后,合理的景观布局也可以带来一些生态功能,如种植一些草坪、花坛等,增加居住区的生态景观效果,吸引一些小型动物栖息,增加生物多样性。
三、营造宜人的社区环境社区环境舒适与否对于居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景观设计方案中,我们可以注重打造一个宜人的社区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体验。
首先,我们可以合理规划社区的交通和道路布局。
设置步行街区、自行车道等,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动车辆对居住区的干扰,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宜居性。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一、理论部分1.人文地理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人文地理环境特点,考虑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
2.生态学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采用生态学理论,合理规划绿地、湿地等生态功能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空气质量、水环境等。
3.社会学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健康运动等社交需求,提高居民的社会互动空间。
4.心理学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打造愉悦、舒适的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方法部分1.整体规划思路: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从整体规划思路出发,统筹考虑居住区的功能布局、景观特色、社区设施等要素,形成合理的规划蓝图。
2.景观空间布局: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景观空间,包括公共绿地、街头景观、小区景观等,提供各类景观设施,满足居民的娱乐和休闲需求。
3.多样化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采用多样化的景观设计手法,比如景观组合、景观廊道、景观艺术等,提升景观的美感和艺术氛围。
4.绿色建筑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物,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5.社区公共设施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休闲健身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社交交流设施等,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服务。
6.环境保护和改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采取绿化、减少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等措施,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品质。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方法上应以整体规划思路、景观空间布局、多样化景观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社区公共设施设计和环境保护和改善为主要手段。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品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浅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景观设计师,进行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对居住区的规划布局有清晰的认知。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方式、环境特点及用地条件的不同,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进行规划设计前,须进行充分的调研,保留和利用规划或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植被。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布局分为以下几点:1 居住区的外围绿化居住区的外围绿化通常是市政绿地的一部分,作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具有区域性的作用。
如外围有工厂或其他污染源,外围绿化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所以它也是一个缓冲地带,其绿化要保持景观的连续性;如果居住区外围有自然山水等景观,还要注意不阻挡远处的借景。
与外围绿化相邻的建筑通常后退红线,外围绿化达到一定宽度时,可有效地阻止噪声和尾气的污染。
居住区外围绿化,可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我国的华东、华南,亚热带、热带地区,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住区边界,植物栽植的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空气的流通,造成居住区内闷热潮湿的小气候;而冬季寒冷的北方,可以在住区的主导方向栽植深根性的常绿乔木,阻挡寒风侵袭,必要时可结合微地形,营造局部温暖的小气候。
2 入口景观居住区主入口位置的选择:出于安全性考虑,须距离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交叉口70m以外。
入口处大门式样和住区围栏设计要注意与居住建筑整体风格的统一。
入口植物的选择:大门两侧可采用常绿乔木对植的方式,结合树木、花坛、水景、岩石等自然要素形成丰富景观,增加亲和力。
进入住区,与大门对景的位置,可采用园林小品与水景相结合的布局。
3 道路景观居住区的道路可把居住小区公园、宅间绿地、庭院连成一体,也是联系各小区绿地的纽带。
居住区的道旁绿化,连接着居住区小游园、宅旁绿地,一直通向住区的各个角落,直至每户的家门口,与居民的关系十分密切。
绿化的布置应根据道路级别、性质、断面组成、走向,地下设施和两边住宅的形式而定。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居住区内,为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玩等活动需求而设置的绿化和景观空间。
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将从景观规划、绿化设计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一、景观规划1.制定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根据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点和人口需求,制定清晰的景观设计总体规划,明确绿地的位置、范围、结构和功能。
2.考虑人流线和视觉景观。
合理设置人流线,使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的生活区域相连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视觉景观,合理布局花草树木、水体等景观元素,打造美丽宜人的绿地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设置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促进水循环、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二、绿化设计1.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同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合理布局绿地空间。
根据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区域,确保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将绿地设置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公园入口等。
3.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制定完善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养护工作,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功能设置1.设置休闲娱乐设施。
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设置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2.设置文化活动场所。
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所,例如公共广场、露天剧场等,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居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三重点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三重点引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对绿化、景观布局、功能区划等方面的设计,在居住区内打造美观、宜人的自然环境。
本文将重点介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三个重点方面:绿化设计、景观布局设计和功能区划设计。
1. 绿化设计绿化是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加居住区的美观度,还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环境噪音、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在绿化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1 植物选择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
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以打造出多样化、有层次感的绿化景观。
1.2 绿化布局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化布局应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
例如,可以在公共休闲区布置草坪、花坛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在行车道、人行道等区域,可以选择适合的绿化方式,如行道树等。
1.3 绿化管理绿化设计不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进行后期的绿化管理。
这包括植物养护、病虫害防治、草坪修剪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管理,可以保证居住区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效果。
2. 景观布局设计景观布局是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涉及到整个居住区不同景点的规划和布局,使得居住区内的景观在整体上具有协调性和连贯性。
以下是景观布局设计的关键考虑点:2.1 空间组织在景观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居住区内不同空间的组织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广场、花坛、水池等景点,来营造居民休闲、交流的场所。
此外,还需结合居民的活动需求,在设计公共空间时考虑到人流量、通行流线等因素。
2.2 视觉导引景观布局设计中的视觉导引是指通过景观元素的摆放和布局,引导人们的视线流动,创造出美妙的视觉效果。
例如,可以在居住区的主要视觉线路上设置景观节点,如雕塑、喷泉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为居住区增添艺术氛围。
2.3 色彩搭配景观布局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是指通过植物种植和物体色彩的组合,营造出丰富多样的颜色层次感。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是指为了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规范和指导。
下面将介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规范要求。
首先,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绿化。
要求在居住区内布置大量的植物,如花草、乔木、灌木等,以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居住环境。
同时,应合理设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保证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空间,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连续性。
要求在居住区内设置连续的景观带、景观廊道等,使居民在行走和休闲时能够享受到连续的景观视线和环境。
同时,景观连续性还可以增加居住区的景观魅力和整体性,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形象。
再次,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的多样性。
要求在居住区内设置多样的景观元素,如水景、亭台、假山等,以增加居住区的景观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应注重景观元素与居住区环境的协调性,保持整体的景观风格和主题。
此外,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分区。
要求对居住区进行合理的分区和规划,将不同功能的景观区域进行独立设置,如公共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景观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流通性,方便居民的使用和交流。
最后,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设施的完善。
要求设置完善
的景观设施,如座椅、照明、雕塑等,方便居民休闲和活动。
同时,应注重景观设施的材质和造型的选择,使其与居住区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相协调。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包括绿化、景观连续性、多样性、空间分区和景观设施完善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提高居住区的景观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背景及设计目标: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加居住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本次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宜居的居住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凝聚力。
二、设计原理:1.绿化原则:大面积的绿化覆盖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特点,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减少热岛效应,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2.自然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植被,让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
3.人文原则: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便捷、舒适、美观、具有艺术性的公共空间,提升居住区形象和品味。
4.安全原则:确保居住区内的交通道路畅通、步行道安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设计要点:1.绿化景观设计:-在居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草坪和花园,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提供清新空气和美丽景色。
-设置自然湖泊或人工水池,增加居住区的湿地景观,吸引鸟类等自然生物,增加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
-在公共区域和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为居民提供绿色走廊和遮阳设施。
2.公共空间设计:-设计宽敞明亮的休闲广场,设置凉亭、长椅等公共座椅,提供休息、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在居住区内设置小型商业区,增加生活便利性和居民的社交空间。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老年活动区等,提供多元化的活动空间。
-设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交通标志和行人通道,确保交通秩序和居民安全。
3.路灯照明设计:-在道路两旁设置适当高度的路灯,为居民提供安全明亮的居住环境。
-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进行路灯照明,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照明元素,创造独特而美丽的夜景。
四、实施方法:1.制定详细的景观设计方案,包括绿化规划、公共空间规划和路灯照明规划等。
2.进行土地整理和地形调整,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同时进行必要的地势平整工作。
居住区规划绿地景观场地(居住区规划设计)

2024/3/4
1)居住区公园 23/4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 别达到:组团不小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 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 划布局灵活使用.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其指标,但不低于相 应指标的50%.
其他相关技术要求详见: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树木与建筑、构筑物水平间距参考表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2024/3/4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给水、雨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水流方向、阀 门井、水表井、检查井和其他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位置;场地内的 给水、排水管道与建筑场地及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 位置。局部平面图(比例可视需要而定)如游泳池、水景等平面布 置图;绘制水景的原理图,标注干管的管径、设备位置的标高。
功能分区如供观赏的主要景点,供休闲的各类场地以及其 他不同功能的用地。通常以不同色块区分不同的功能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5)道路结构分析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6)景观视线及空间节点分析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7)植物种植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5)道路结构分析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主要表示居住区主、次人口的位置,主、次道路及人行 步道的分级宽度和线形,包括各广场、回车场和消防通 道的位置等。 (6)景观视线及空间节点分析图(常用比例l:500~1: 1000) 主要表示各景观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视线和道路是否 通达,常以线和面的组合方式表达。主要节点的效果还 可以通过手绘或是电脑绘制的方法表示。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2)为调节居住区内部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绿化种植面积, 非严寒和寒冷地区应适当增加水面面积,以有利于调节通风量。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通过建 筑、植物、景观设计来疏导自然气流。 (4)底层部分架空有利于居住区内部空间和各栋住宅之间的空气流 通。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一、引言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打造宜居、宜人的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本文将提出一种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以期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整体规划与布局1. 绿化带设计将居住区的主干道两侧规划为绿化带,种植各类耐旱、耐寒、观赏性强的树木和花卉植物。
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噪音和尘埃,增加空气湿度,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2. 中心广场设计在居住区中心规划一个宽敞的广场,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空间。
广场设计可考虑设置喷泉、花坛、阶梯等景观元素,以及休憩座椅和活动场地,创造社区互动的场所。
3. 社区花园设计通过在居住区内规划多个花园,包括花坛、草坪、儿童游乐区等,为居民提供闲暇时的放松和娱乐场所。
花园可以栽种各类花卉和树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三、景观元素设计1. 水景设计在居住区规划适量的水景,如喷泉、人工湖泊等。
水景可以增加整体景观的美感,同时也有调节气温和空气湿度的作用,为社区带来一片清凉与宁静。
2. 配套设施设计在居住区内设置休闲设施,如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
健身区可以配备体育器材,满足居民的运动需求。
儿童游乐区可以设置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为社区小朋友提供一个快乐的游玩场所。
3. 路径设计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使路径清晰、便捷。
可以使用花坛、行道树等方式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进行分隔,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4. 照明设计在居住区内设置良好的照明系统,保障社区夜间的照明需求。
可以运用不同的照明手法和灯光色彩,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强居住区的夜间美感。
四、生态环境保护1. 废弃物处理为居住区规划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提倡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并开展垃圾回收工作,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绿色植被配置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降低有害气体和尘埃对社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景观设计,是指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
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顺应地形,依山就势。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地形条件进行设计,根据地形坡级安排各功能分区,对各种活动内容进行划分,从而形成独特的居住区景观。
若原有地形起伏,那么居住区所有建筑的正负零标高,建筑群随着地形起伏而起伏,各居住区之间以台阶或坡道连接,依地形特点布置水景,挡土墙结合雕塑或廊架设计以丰富竖向景观层次。
若基地内地形较为平坦,可以小范围的改造地形创造微地形,结合植物布置丰富竖向层次,作为人们聊天聚会、体育锻炼、开展邻里交往的场所。
(2)步道宜窄,以曲代直。
居住区内的游步道处理应该考虑居民使用的舒适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步道宜窄使之更贴近人的尺度。
此外步道宜曲不宜直,步道两旁应种植体态优美、枝叶舒展的乔灌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座椅或亭廊,布置一些尺度宜人的雕塑,线性婉转的道路令人们步行速度减慢,更加关注于景观空间内的细节,从而放松心情,使得住区环境可游可赏。
(3)广场宜小,化整为零。
居住区广场的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小空间。
首先应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在绿色组团中,使其更好地融于自然,这样不仅尺度适宜,也为单位组团内居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如果小区面积较小,集中布置的广场则应结合绿化设计,运用树阵化整为零,这样可获得更多的绿茵也会使广场的形式美感得到加强。
其次,广场的形式不应过于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
例如以圆为母题的广场,这样的形式极易与周围的建筑轮廓线产生冲突,会形成一系列难以处理的尖角空间,不利于植被栽植、材料铺装以及景点布置,应多用一些不规则的灵活构图方式,如利用折线形使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穿插,尤其是广场与周围环境衔接部分宜隐不宜显,以此来减弱边界过渡的生硬感,更好地与居住区环境结合。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化植被:选择适合居住区的植被,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
确保植被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加景观效果,也可以提供阴凉和遮风避雨的功能。
2. 水体景观:设计水池、喷泉或人工湖等水体景观,以增加居住区的美观度。
水体景观可以提供凉爽感,也可以吸引鸟类和蝴蝶等生物,增加生态环境。
3. 步道和座椅:设置步道和休息的座椅,方便居民休闲散步和休息。
步道宜选择防滑材料,座椅宜选择舒适度较高的设计。
4. 小品景观:在绿地中增加小品景观,如雕塑、喷泉、花坛等,增加居住区的艺术氛围。
5. 照明设计:合理布置照明设施,保障绿地在夜间的安全及美观。
6. 儿童活动区:设置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包括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场地和休息区等,以满足居民家庭的需求。
7. 绿地连接性: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绿地的连接性,使居民在绿地间流动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增加景观的连贯性。
8. 考虑环保:在设计中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选择具有生态性能的植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注重美观度、可持续性、生态性和功能性的考虑,既能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又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并为人们提供舒适、美观、安全的生活空间。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下面几个要点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态环保要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生态环保要素是首要考虑的。
设计师要尽可能地保护周围自然环境,植入适宜的本地植物和观赏植物,整合天然资源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构造。
优化水、土、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整合地理、气候和文化的要点来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设计师还应根据地方条件制定有效的环保措施,培育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人性化设计要素人性化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设计师要考虑人类的需求,从人的角度出发,在空间、体验、文化等方面进行设计。
在动线的规划、基础设施的设置、景观元素的运用上,注重人性化的体验,建立起一个适宜人类居住体验的空间。
三、功能性要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功能性是不容忽视的要素。
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同时,还要考虑公共设施和道路规划,满足居民的生活、娱乐、商业等需求。
四、文化传承要素居住区景观设计还应融入文化传承要素。
设计师应从本地文化出发,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风尚相结合,利用本地文化特色来打造独特的景观空间。
从建筑色彩、建筑形态、园林景观等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到设计中,为居民提供一种亲近而独特的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设计还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注重文化传承,创造一个宜居又美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pdf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pdf1: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目的和目标:制定本文档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2. 环境分析2.1 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气候特点、植被分布等分析。
2.2 人文环境:社区文化、历史背景、居民需求等分析。
3. 设计原则3.1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
3.2 人性化原则:关注居民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3.3 美学原则:追求艺术性和美感。
4. 空间规划4.1 公共空间:划分主要公共区域(花园、广场、公园等)。
4.2 私人空间:私人花园、露台等规划。
5. 植被设计5.1 植物选择:根据气候、土壤和景观风格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5.2 植物布局:考虑景观层次和整体效果进行布局。
6. 水体设计6.1 水池和喷泉:设计水池和喷泉,增加视觉效果和触感。
6.2 水系规划:考虑自然条件,合理规划河流和湖泊。
7. 公共设施7.1 儿童设施:设置游乐设施、儿童乐园等。
7.2 健身设施:布置健身房、篮球场等。
8. 照明设计8.1 规划照明路线:照明沿街路灯、景观灯等布置规划。
8.2 照明效果:打造夜晚的独特景观效果。
9. 材料选择9.1 地面材料:选择耐磨、易清洁的地面材料。
9.2 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耐候性好的材料。
10. 规划实施10.1 施工方案:详细规划施工步骤和时间节点。
10.2 资金预算:估计项目所需资金和费用。
附件:设计效果图、施工图纸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利益的法律法规。
2. 建筑法:指对建筑行为和建筑工程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3. 规划法:指对城市和乡村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2: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景观怎样设计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
房地产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
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
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
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
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
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
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
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
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
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
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
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
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
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