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doc

合集下载

§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Ⅰ.基础知识§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一、 平面的基本概念
1.平面的概念:非常“平”,且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特征:面 ①.无厚度;②无边界;③在空间无限延展.
3.平面的记法:
①可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平面.
②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点的字母表示平面.
4.平面的画法: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2)证明点在直线上.(证明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直线 是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可)
(3)证明多点共线.பைடு நூலகம்证明这些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则它们必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Ⅰ.基础知识§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二、 平面的基本性质
3.公理3: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α
A
B
C
推论1:
A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α.
α
A
b
直线均在此平面内即可.) (3)证明多点共面.(证明这些点在共面的直线即可.)
Ⅱ.例题选讲§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例1 用集合符号表示语句“直线l经过平面α外
M
一点M和平面α内一点N”.并画出图形.
M , N , M l, N l.
α
N
例2 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则“这四个点中有三个在同一 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充的分_不__必__要_______
1.公理1: 如果直线 l 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上,那么
直线 l 在平面α上.
若A l, B l,且A , B , α
l
则 l .
①公理1的实质: 公理1是判定直线在平面上的依据.
②公理1的应用: (1)证明直线在平面上.(只要证明直线上两点在平面上)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并能运用它解决点、线共面问题2,并能运用它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及“三线共点”和“三点共线”问题教学重点: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其作用.教学难点:(1)对“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理解.(2)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1.平面的概念: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是平面的局部形象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2.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①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锐角画成45,横边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等3.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b A⊂aαα=∅α=Al β= 集合中“∈”的符号只能用于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关系,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 a α=∅或a A α=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图1 图2 图3图4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已知:直线l ,点A 是直线l 外一点.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例1 求证:三角形是平面图形已知:三角形ABC求证:三角形ABC 是平面图形例2 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个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 BC CA 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求证:直线,,AB BC CA 共面例3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①1AA 与1CC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②点1,,B C D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③画出平面1AC 与平面1BC D 的交线,平面1ACD 与平面1BDC 的交线例4 若l αβ=,,A B α∈,c β∈,试画出平面ABC 与平面,αβ的交线课堂练习1:1 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 、B 表示点,a 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 A .∵αα∈∈B A ,,∴α∈AB . B .∵βα∈∈a a ,,∴a =βα . C .∵α⊂∈a a A ,,∴A α∈. D .∵α⊂∉a a A ,,∴α∉A . 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是( )1C2.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αα⊂⇒∈∈∈∈l B l B A l A ,,,B .B B A A =⇒∈∈∈∈βαβαβα ,,,C .αα∉⇒∈⊄A l A l ,D .βα∈∈C B A C B A ,,,,,,且A 、B 、C 不共线βα,⇒重合3.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____部分,两个平面把空间最多分成____部分,三个平面把空间最多分成____部分.4.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打“√”,假的打“×”(1)空间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 (2)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 (3)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 (4)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 (5)三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 ) (6)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 ) (7)两个平面若有不同的三个公共点,则两个平面重合 ( ) (8)若四点不共面,那么每三个点一定不共线 ( )课堂练习2: 1.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 ) (A )三角形 (B )菱形 (C )梯形 (D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2)空间四条直线,其中每两条都相交,最多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A )一个 (B )四个 (C )六个 (D )八个(3)空间四点中,无三点共线是四点共面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4)若a ⊂ α,b ⊂ β,α∩β=c ,a ∩b =M ,则 ( ) (A )M ∈c (B )M ∉c (C )M ∈α (D )M ∈β2.已知直线a //b //c ,直线d 与a 、b 、c 分别相交于A 、B 、C ,求证:a 、b 、c 、d 四线共面.课后练习:11、给定四个命题:(1)一平面的面积可以等于100cm3;(2)平面是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形状;(3)铺得很平的一张白纸是一个平面;(4)20个平面重合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20倍,其正确的有 ( )A.0B.2C.3D.42、满足下列条件,平面α∩平面β=AB,直线a⊂α,直线b⊂β且a∥AB,b∥AB的图形是 ( )3、两个平面能把空间分成几个部分 ( )A.2或3B.3或4C.3D. 2或44、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最多或最少几个部分 ( )A.8;4B.7;4C.8;6D.6;45、三条直线两两相交,经过这3条直线的平面有 ( )A.0个B.1个C.0或1个D.3个6、空间有四个点,如果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经过其中三个点的平面 ( )A.可能有3个,也可能有2个B.可能有3个,也可能有1个C.可能有4个,也可能有3个D.可能有4个,也可能有1个7、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A、空间三点B、空间两条件直线C、一条直线和一点D、不过同一点且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空间四点中有三点共线,则此四点必共面B、三个平面两两相交的三条交线必共点C、空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平面a和平面b只有一个交点9、M、N、P、Q是空间不同的四点,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若MP与NQ共面,则MQ与NP异面B、若MP与NQ共面,则MQ与NP异面C、若MP=NQ,MN=PQ,则MQ=NPD、若MP^NQ,MN^PQ,则MQ^NP10、水平放置的DABC有一边在水平线上,它的斜二测直观图是正DA1B1C1,则 D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11、a、b为异面直线,a上有5个点,b上有8个点,从这些点中选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共能确定不同的平面数为_________(任意3点不共线)12、正方体的六个面把空间分成_______个部分二、填空题:7.(1)如果把图形比作一本打开的书,那么书内是向里还是向外 ;(2)αβ= ,AB α= ,AB与PQ .8.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个平面.9.直线AB、AD⊂α,直线CB、CD⊂β,点E∈AB,点F∈BC,点G∈CD,点H∈DA,若直线EH∩直线FG=M,则点M 在上.三、解答题:10.画一个正方体ABCD—A1B1C1D1,再画出平面ACD1与平BDC1的交线,并且说明理由.11.求证:三条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直线必共面.1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A1C与平面ABC1D1交于点O,求证:B、O、D1三点共线。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

资源信息表(3)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上海市南洋中学马亚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在上一节概念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能灵活运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进行证明.公理2说明了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就交于一条直线.它的作用是: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公理3及其三个推论是空间里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提供了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条件.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来解决共面、共点、共线问题,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共面、共点、共线问题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上节课的概念,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1)若B ,AB A C αα∈∈∈平面,平面直线,则( A ) A 、C α∈ B 、C α∉ C 、AB α⊄ D 、AB C α⋂= 2)判断①若直线a 与平面α有公共点,则称a α⊄. (×)②两个平面可能只有一个公共点. (×) 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④若A 、B 、C α∈,A 、B 、C β∈,则,αβ重合. (×) ⑤若4点不共面,则它们任意三点都不共线. (√) ⑥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定共面. (×)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A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构成的图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一定共面.D 、梯形是平面图形.4)不在同一直线上的5点,最多能确定平面( C ) A 、8个 B 、9个 C 、10个 D 、12个 5)两个平面可把空间分成 3或4 部分 ; 三个平面可把空间分成 4、6、7或8 部分.(二)证明 1、共面问题例1 已知直线123,,l l l 两两相交,且三线不共点. 求证:直线123,l l l 和在同一平面上.证明:设13231213,,,,l l A l l B l l C l l A ⋂=⋂=⋂=⋂=l 3l 2B C l 1A1312131232,1,,,l l C C l l C l B BC l l l l ααααα⎫⇒⎫⇒∈⎬⎪=⋂⇒∈⎬⎭⎪∈⎭⇒⊂∈⇒(推论)可确定平面平面同理平面(公理)平面即平面直线在同一平面上【说明】证明共面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归一法和同一法. 归一法:先根据公理3或其推论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利用公理1证明其他的点或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练习:l 4D FE l 3l 2B Cl 1A12341234123123424121212123343442,,,,,,,,,,,l l l l l l l l l l A l l B l l C l l D l l E l l C l l l l A AB B l l A l l B l l l D DE l l l E αααααααα⋂=⋂=⋂=⋂=⋂=⋂=⇒⇒⊂∈⎫⎧⇒⇒⊂⎬⎨∈⋂=⋂=⎩⎭⇒⊂⎫⎪⋂=⇒⊂⇒⊂⎬⎪⋂=⎭⇒33已知: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doc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doc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doc小学一年级(一)一、 10 以内的数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几个与第几个比一比数射线二、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分与合加法讲讲算算(一)减法讲讲算算(二)加与减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0的游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 20 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 20 的数十几就是十和几20以内数的排列加减法(一)加减法(二)讲讲算算(三)加进来、减出去数墙四、识别图形物体的形状五、整理与提高分彩色图形片推算比较加倍与一半大家来做加法大家来做减法组算式数学游乐场一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计算游戏比一比二、 100 以内数的认识十个十个的数认识 100百以内数的表示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练习(一)认识人民币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一)认识钟表几时、几时半四、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小练习( 2)五、几何小实践左与右上、中、下、左、中、右长度比较度量线段六、整理与提高百数表两位数加减法复习交换各人眼中的20小练习(三)二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加与减巧算方框里填几二、乘法、除法(一)乘法引入看图写乘法算式倍10的乘法5的乘法2的乘法4的乘法8的乘法2、 4、 8 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分一分与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几倍被除数为0 的除法小练习(一)三、统计统计表初步条形统计图(一)四、乘法、除法(二)7的乘、除法3的乘、除法6的乘、除法9的乘、除法3、 6、 9 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九九”——乘法口诀表看图编乘、除法问题分拆为乘与加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小练习(二)五、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六、整理与提高大家来做乘法乘除大游戏5 个 3 加 3 个 3 等于 8 个 35 个 3 减 3 个 3 等于 2 个 3乘与除数学广场——点图与数数学广场——幻方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二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小复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相差多少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数射线(千)位置图上的游戏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二)时、分、秒小练习( 1)四、三位数的加减法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一位数三位数加法三位数减法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小练习( 2)五、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六、几何小实践东南西北角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的分类(1)七、整理与提高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解决问题巧算( 2)数学广场——列表枚举数学广场——七巧板数学广场——流程图(1)三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小复习连乘、连除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二、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看图列式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小练习( 1)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三)年、月、日平年与闰年制作年历小练习( 2)四、用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两位数被一位数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除法的应用单价、数量、总价小练习( 3)五、几何小实践千米的认识米与厘米分米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三角形的分类(2)面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平方米六、整理与提高乘乘除除解决问题图形的拼嵌它们有多大计算小胖家的面积数学广场——植树问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广场——流程图(2)三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乘除法计算括号先算树叶的面积面积单位面积计算二、乘与除谁跑得快用两位数乘用两位数除运动会上的小统计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整体与部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四、计算器从算筹到计算器算盘计算器使用计算器计算五、几何小实践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六、整理与提高乘与除分数应用周长与面积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最大数学广场——搭配四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用计算器计算节约用水分数二、数与量大数的认识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从克到吨从毫升到升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比一比分数的加减计算小研究——“分数墙”四、整数的四则运算工作效率树状算图三步计算式题正推逆推文字计算题运算定律应用五、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角的度量角的计算六、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分数几何小练习数学广场——相等的角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估算四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四则运算整数的运算性质看谁算得巧愉快的寒假二、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你知道吗?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练习综合练习小数点移动小数加减法三、统计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四、几何小实践垂直平行小练习你知道吗?五、整理与提高问题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小数与测量凑整垂直与平行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数学广场——五舍六入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五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符号表示数小数二、小数乘除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循环小数用计算器计算积、商的凑整三、统计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四、简易方程(一)用字母表示数化简与求值方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五、几何小实践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六、整理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水、电、天然气的费用——小数应用问题解决图形的面积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广场——编码五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程面积的估测自然数二、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数轴三、简易方程(二)列方程解应用题小总结四、几何小实践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组合体的体积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小练习体积与容积五、问题解决表面积的变化体积与重量可能性可能情况的个数可能性的大小六、总复习数与运算练习一方程与代数练习二图形与几何练习三统计初步练习四预初六年级(一)第一章数的整除1、整数和整除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因数和倍数1.3能被2,5整除的数2、分解素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分数与除法2.2分数的基本性质2.3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运算2.4 分数的加减法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比和比例1、比和比例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3.3 比例2、百分比3.4 百分比的意义3.5 百分比的应用3.6 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1、圆的周长和弧长4.1圆的周长4.2弧长2、圆和扇形的面积4.3圆的面积4.4扇形的面积六年级(二)第五章有理数1、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5.2数轴5.3绝对值2、有理数的运算5.4有理数的加法5.5有理数的减法5.6有理数的乘法5.7有理数的除法5.8有理数的乘方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科学记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1、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2、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和角的画法1、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2、角7.3 角的概念与表示7.4 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1、长方体的元素2、长方体的直观图的画法3、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4、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5、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初中七年级(一)第九章整式1、整式的概念9.1字母表示数9.2代数式9.3代数式的值9.4整式2、整式的加减9.5合并同类项9.6整式的加减3、整式的乘法9.7同底数幂的乘法9.8幂的乘方9.9积的乘方9.10整式的乘法4、乘法公式9.11平方差公式9.12完全平方公式5、因式分解9.13提取公因式法9.14公式法9.15十字相乘法9.16分组分解法6、整式的除法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9.18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9.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十章分式1、分式10.1分式的意义10.2分式的基本性质2、分式的运算10.3 分式的乘除10.4 分式的加减10.5 可以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0.6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1、图形的平移11.1 平移2、图形的旋转11.2 旋转11.3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11.4 中心对称3、图形的翻转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1.6 轴对称七年级(二)第十二章实数1、实数的概念12.1实数的概念2、数的开方12.2平方根和开方根12.3立方根和开立方12.4几次方根3、实数的运算12.5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12.6实数的运算4、分数指数幂12.7分数指数幂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1、相交线13.1 邻补角、对顶角13.2 垂线13.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平行线13.4平行线的判定13.5平行线的性质第十四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4.2三角形的内角和2、全等三角形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4.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等腰三角形14.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4.7等边三角形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15.1平面直角坐标系2、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点的运动15.2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点的运动八年级(一)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16.1 二次根式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运算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1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18.2 正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18.3 反比例函数3函数的表示法18.4 函数的表示第十九章几何证明1几何证明19.1 命题和证明19.2 证明举例2线段的垂直与角的平分线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9.5 角的平分线19.6 轨迹3直角三角形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9.9 勾股定理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八年级(二)第二十章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概念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3一次函数的应用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1整式方程21.1 一次整式方程21.2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2分式方程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无理方程21.4 无理方程4二元二次方程组21.5 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5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二十二章四边形1多边形22.1 多边形2平行四边形22.2 平行四边形22.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梯形22.4 梯形22.5 等腰梯形22.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4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22.7 平面向量22.8 平面向量的加法22.9 平面向量的减法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1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23.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事件的概率23.3 事件的概率23.4 概率计算举例九年级(一)第 24章相似三角形1相似形24.1 放缩与相似形2比例线段24.2 比例线段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3相似三角形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第 25 章锐角三角形1锐角的三角比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2解直角三角形25.3 解直角三角形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 26 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概念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2二次函数的图像26.2 特别二次函数的图像26.3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九年级(二)第 27 章圆与正多边形1圆的基本性质27.1 圆的确定27.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27.3 垂径定理2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7.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7.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正多边形与圆27.6 正多边形与圆第 28 章统计初步1统计的意义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28.2 统计的意义2基本的统计量28.3 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28.5 表示一组数据发布的量28.6 统计实习高中高一(一)第一章集合和命题1集合1.1 集合及其表示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1.3 集合的运算2四种命题的形式1.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6 子集与推出关系第二章不等式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3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2.4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2.5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章函数的基本性质3.1 函数的概念3.2 函数关系的建立3.3 函数的运算3.4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上 ) 1幂函数4.1 幂函数的性质图像与性质2指函数4.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3 借助计数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高一 (二 )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 ) 3对数4.4 对数概念及其运算4反函数4.5 反函数的概念5对数函数4.6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4.7 简单的指数方程4.8 简单的对数方程第五章三角比1任意角的三角比5.1 任意角及其度量5.2 任意角的三角比2三角恒等比5.3 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5.4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3解斜三角形5.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第六章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性质6.2 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6.3 函数y=Asin(wx+ ψ )的图像、性质2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6.4 反三角函数6.5 最简三角方程高二 (一 )第七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数列7.1 数列7.1 等差数列7.3 等比数列2数学归纳法7.4 数学归纳法7.5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7.6 归纳——猜想——论证3数列的极限7.7 数列的极限7.8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8.1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8.2 向量的数量积8.3 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8.4 向量的应用第九章矩形和行列式初步1矩形9.1 矩形的概念9.2 矩形的运算2行列式9.3 二阶行列式9.4 三阶行列式第十章算法初步10.1 算法的概念10.2 程序框图*10.3 计算机话语和算法程序高二(二)第 11 章坐标平面上的直线11.1 直线的方程11.2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1.4 点到直线的距离第 12 章圆锥曲线12.1 曲线和方程12.2 圆的方程12.3 椭圆的标准方程12.4 椭圆的性质12.5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6 双曲线的性质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2.8 抛物线的性质第 13 章复数13.1 复数的概念13.2 复数的坐标表示13.3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13.4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13.5 复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13.6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高三(一)第 14章空间直线与平面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4.2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4.3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4.4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 15 章 1 多面体15.1 多面体的概念 15.2 多面体的直观图 2 旋转体15.3 旋转体的概念3 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和球面距离15.4 几何体的表面积15.5 几何体的体积15.5 球面的距离第 16 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6.1 计数定理 1——乘法定理 16.2 排列16.3 计数定理 2——加法定理 16.4 组合 16.5 二项式定理概率论初步古典概率频率概率基本统计方法18.1 总体和样本18.2 抽样技术18.3 统计估计18.4 实例分析18.5 概率统计实验高三(拓展 & 理科)专题一三角恒等变换17.2第 18 章17.1 高三(二)第 17章。

1_平面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1_平面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
练习
(1)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用其中的两条确定平面,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用其中的两条确定平面, 最多确定的平面数是_______; 最多确定的平面数是 3
看看答案吧
或 两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________部分 部分, (2) 两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 3或4 部分, , , 或 三个平面呢?_________________。 。 三个平面呢 4,6,7或8
CD上,H在AD上,且DF:FC=2:3,DH:HA=2:3, 上 在 上 : : , : : , 求证: 、 交于一点。 求证:EF、GH、BD交于一点。 、 交于一点 A G H B D F E C 证明三线共点的方法: 证明三线共点的方法: 证明两直线的交点在第三直线上, 证明两直线的交点在第三直线上,而第三直线又 往往是两平面的交线
证共面问题:可先由公理3(或推论)证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 证共面问题:可先由公理 (或推论)证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 再证其余元素都在此平面内; 再证其余元素都在此平面内 ; 或者指出给定的元素中的某些元 素在一个平面内,再证两个平面重合. 素在一个平面内,再证两个平面重合.
题目变型:求证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在同一个平面内。 ABC的三条边在同一个平面内 题目变型:求证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在同一个平面内。
同理b 同理b、c确定平面β ,且l ⊂β 确定平面β
而l、b ⊂α, 、b ⊂β,l∩ b = B l
∴α与β重合
∴a,b,c,l共面 a,b,c,l共面
四、证明共面问题 AB、 两两相交, 例5、直线AB、BC、CA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 、直线AB BC、CA两两相交 交点分别为A 判断这三条直线是否共面,并说明理由。 如图) 判断这三条直线是否共面,并说明理由。(如图)

平面基本性质.ppt

平面基本性质.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a__lP, b__l_P
例题讲解
例2、求证: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个点的三条 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
A C
B
已知 :如图 ,直线 AB、BC、CA两两相交 交 变 直线式点 ”:,如分 果命题条A别 还件、成改B为 、 立为C 吗“。 ?交于同一点的三条 求证:A直B、 线 BC、CA共面。
思考探究
。2020年11月9日星期一2020/11/92020/11/92020/11/9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1月2020/11/92020/11/92020/11/911/9/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1/92020/11/9November 9, 2020
P
l
P
P 且 P l且 P l
作用:用来判定两个平面相交或点在直线上。
例题讲解
B
A
l
a (1)
பைடு நூலகம்
b
lP
a
(2)
例1、如上图,用符号表示图形中点、直线、 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向量数量积运算规则
数量积定义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标量,等于两向量模的乘积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乘积。
数量积运算规则
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且数量积的结果与两向量的夹角有关,当两向量垂直时数量积为零。
平面上标系建立与特点
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上选定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作为x轴和y轴,两轴的交点O为坐标原点。对于平面上的任 意一点P,其位置可以用从O点到P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来表示,该数量即为点P的坐标。
VS
极坐标系的特点
极坐标系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 势,如描述圆的方程、研究点的轨迹等。 在极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由其到极点的距 离和与极轴的夹角确定,这种表示方式在 某些情况下比直角坐标系更为简便。
坐标变换公式及应用
坐标变换公式
在平面上的不同坐标系之间,可以通过一定 的数学公式进行坐标的转换。例如,在直角 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之间,点的坐标可以通过 以下公式进行转换:x = rcosθ, y = rsinθ, r = √(x² + y²), θ = arctan(y/x)。
向量表示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可以用坐 标形式表示,起点为坐标原点,终点 坐标即为向量坐标。
向量加减法运算规则
向量加法
向量加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结果向量以两 个加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和向量。
向量减法
向量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加法来处理,即减去一个向量相当 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圆及其性质
圆的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 点组成的图形。
圆的性质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 的对称轴;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一个常数,称为圆周率;圆内接四边 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a b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
例1、正方体的各顶点如图所示,正方体的三个面所在平
面 A1C1,A1B1,B1C1,分别记作、、,试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1______, _B1_______ (2)B1______, _C1_______ (3)A1______,_D1 _______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
❖ (二)平面的表示方法:
❖ 1、几何表示:

水平放置①:

正视垂直放置②: ② 侧视垂直放置③:
❖ 2、符号表示:
(1)直线AB,直线l,直线a
(2)平面ABCD(顶点字母),
平面αβγ(小写的希腊字母),平面M、N
❖ 3、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借用集合符号)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
❖ 例4、空间三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 空间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
❖ 例5、 空间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空间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 例6、两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________部分, 三个平面呢?_________________。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m
(3) l
P

(4)P l,P ,Q l,Q
Q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
例3、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 1,E,F分别是
B1C1, BB1的中点,问:直线EF和BC是否相交;
如果相交,交点在哪几个平面内?
D1
C1
A1
B1 E
DF C
A
B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
(4)_____A _1B_ 1 ______B_1B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点--- 组成集合的基本元素; Explanation 线--- 由基本元素点组成的集合. 面---由基本元素点组成的集合. ①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points 说明
with straight lines
点A在直线l上--记作 :
新课讲解
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The position *当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α 上时,可把直线l看作是平面α的 子集,称直线l在平面α上,或平 面α经过直线l---记作: When 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ight line and plane

l
.
of the points on the straight line l in the plane alpha, can be regarded as a straight line l is a subset of the plane alpha, said straight line l in the plane l alpha
②数学中的平面概念可与平几中直线的概念相类比.
新课讲解
二.数学中表示平面的一般方法: a general method said
plane
·· ①大写的英文字母—— 平面M;平面N;···Plane M;
Uppercase letters -Plane N; ...
②小写的希腊字母— —Lowercase Greek letter --
α∩β=Ø 或α∥β.
总结说明Summary 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语言叙述具有多变性;
Point, line, plan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Designation

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资源信息表14.1 (2)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明确两平面相交于一直线;公理3及三个推论给出了确定平面的条件.这些是后面学习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基础.所以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公理和性质,把现实中的具体空间问题抽象出来,初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并体会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立体几何.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简单的空间线面问题;了解一些简单的证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兴趣.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讲授新课(一)公理1如果直线l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上,那么直线l在平面α上.(直线在平面上)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B l A B l ααα⊂∈∈∈∈⇒≠ (二)公理2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 ,那么α、β的交集是过点A 的直线l .(平面与平面相交)用集合语言表述:l A l A ∈=⋂⇒⋂∈且βαβα (三)公理3和三个推论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确定平面)这里“确定”的含义是“有且仅有”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C 不共线=>A ,B ,C 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证明:设A 是直线l 外的一点,在直线l 上任取两点B 和C ,由公理3可知A ,B 和C 三点能确定平面α.又因为点,B C α∈,所以由公理1可知B ,C 所在直线l α⊂≠,即平面α是由直线l 和点 A 确定的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A l α∉⇒确定平面 推论2: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a b α⋂=⇒确定平面 推论3:两条平行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b α⇒确定平面 (四)例题解析例1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F 分别是111,B C BB 的中点,问:直线EF 和BC 是否相交?如果相交,交点在那个平面内?解:111111E B C E B C EF B C F B B F B C ∈⇒∈⎫⇒⊂⎬∈⇒∈⎭≠平面平面平面 又1BC B C ⊂≠平面,则直线EF 和BC 共面; 1111//EF BC BC B C EF BC EF B C E ⎫⎪⇒⎬⎪⋂=⎭与共面与相交 设直线EF 和BC 相交于点p ,则p 在直线BC 上,即点P 在平面ABCD 上.1D 1C 1B 1A DCBA FE[说明]利用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例2 如图,若,,,a b c a b P αβαχβχ⋂=⋂=⋂=⋂=,求证:直线C 必过点P.解:a P b P P c P c c αββαχβχχβχβχ⋂=⎫⎫∈⎧⎪⎪⋂=⇒⇒∈⋂⎬⎨⎪⇒∈∈⎬⎩⎪⋂=⎭⎪⎪⋂=⎭[结论]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交线,若其中两条交于一点,另一条必过此公共点.例3 空间三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解:三点共线有无数多个平面;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点可以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四点共线有无数个平面;有三点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任意三点不共线能确定1个或3个平面.所以四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或无数个平面.[说明]公理3的简单应用.例4空间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解: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 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4个或6个平面. [说明]推论2的简单应用.例5 如图,AB//CD ,,AB E CD F αα⋂=⋂=,求作BC 与平面α的交点.解:连接EF 和BC ,交点即为所求BC 与平面 的交点.(公理3和公理2)[说明]推论3的简单应用.三、课堂小结1.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2.公理2:平面与平面相交于一直线;3.公理3和三个推论确定平面的条件;四、课后作业练习14.1(1)2 练习14.1(2)1,2,3五、教学设计说明本章呈现了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时的基本方法.把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后,增加了新的对象——平面.空间几何学是平面几何学的推广,平面几何中研究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三种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中则增加了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中位置关系.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运用这些公理和推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αFBCDEA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检验中发现的.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三个公理,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加深他们对公理的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空间几何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研究空间中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

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
边相等、角相等的多边形。
性质
正n边形的内角和总是等于(n-2) × 180度。
三角形及其性质
1
定义
由三条线段连接的图形。
2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及其性质
定义 勾股定理 特殊直角三角形
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腰的平方和。 45-45-90三角形和30-60-90三角形。
平面上任意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平面上的三个点不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且任意两 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
3 平行性质
平面上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于一点,要么平行。
平面图形的分类
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连接的图形。
四边形
由四条线段连接的图形。

由一个固定点到平面上任意一点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正多边形及其性质
定义
运用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例题
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帮助您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平面的定义和分类,各种图 形及其性质,三角形的角度定理,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计 算。
什么是平面?
平面是一个无限延伸的二维空间,由无数个点和直线组成。
平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1 定义
平面由至少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
2 性质
四边形及其性质
定义
由四条线段连接的图 形。
正方形
四条边相等,四个角 都是90度。
矩形
有四个角都是90度的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没有角度为90度的四 边形。
圆及其性质

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二、典型习题
(一)概念的辨析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打“√”,假的打“×”
(1)可画一个平面,使它的长为4cm,宽为2cm。( )
(2)一条直线把它所在的平面分成两部分, 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
()
(3)一个平面的面积为20 cm2.
()
(4) 一条直线和任意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
2、在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2、习题14.1A组1 习题14.1B组1,2
• 3、画一个正方体
2.根据下列符号表示的语句,说出有关 点、线、面的关系,并画出图形.
(2)l , m A
(3) l
思考题:
几位同学一次野炊活动,带去一张折叠方桌, 不小心弄坏了桌脚,有一生提议可将几根一样长的 木棍,在等高处用绳捆扎一下作桌脚(如图所示),
类比思考: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公共点,其公共点有多少个?
如图,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 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的 平面与桌面所在的平面是否 只相交于一点B?为什么?
BB
两相交平面的公共部分的特点:有无穷多点, 而且是直线。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 它们有且只有一条经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P l, Pl
同理,P∈平面CBD. ∴P在平面ABD与平面CBD的交线BD上, 即B、D、P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题型: 证明多线共面
【例3】求证: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 由题知,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条交 于一点,另一种是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故分两种情况证明. 要证明四线共面,先根据公理2的推论证两条直线共面,然后再证第三条直 线在这个平面内,同理第四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故四线共面.

线线关系,线面关系

线线关系,线面关系

第14章-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线,面的基本关系①点A在直线l上点A不在直线l上②点A在平面α内点A不在平面α内③直线l在平面α内直线l不在平面α内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A 直线l与平面α平行④直线l与直线m相交于点A⑤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公理1:如果直线l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α上,那么。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公理2: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βα,有一个公共点P,那么平面βα,的交集是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公理3及其推论: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推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练习】1.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个平面;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个平面;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个平面2. 4点最多可以确定个平面3. 下列四个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平面的是①空间中任意三点②空间中两条不重合的直线③两条平行直线④一条直线和一个点4.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的个数可能有5.两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个部分14.2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符号语言:定义一:不同在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空间中,两条直线(不重合)的位置关系:定义二: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练习】1. 已知长方体中,说出以下各对线段的位置关系?① EC 和BH 是 直线② BD 和FH 是 直线③ BH 和DC 是 直线与棱AB 所在直线异面的棱共有 条,分别为2. 空间两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为平行直线是它们没有公共点的 条件空间两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不平行是它们没有公共点的 条件3. 判断下列关于异面直线命题的正误:(1)不可能找到一个平面同时包含这两条直线.( )(2)这两条直线不可能确定一个平面.( )(3)分别在两个平面中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4)同在某一平面中的两条直线不是异面直线.( )(5)不是异面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6)不同在任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4.两条直线a 、b 分别和异面直线c 、d 都相交,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是 ( )A 、一定是异面直线B 、一定是相交直线C 、可能是平行直线D 、可能是异面直线,也可能是相交直线5. 条直线和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则它和另一条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相交或异面异面直线所成角:对于异面直线a 和b ,在空间任取一点P ,过P 分别作 a 和b 的平行线 a ′和b ′,我们把 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

第1讲平面及其基本性质讲义

第1讲平面及其基本性质讲义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知识点1 平面的概念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是平面的局部形象指出: 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②平的(没有厚度)。

平面的表示: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

平面的画法:在立体几何中,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一个平面,通常画成水平放置,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

两个相交平面:画两个相交平面时,若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

集合中“∈”的符号只能用于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关系,“⊂”和“ ”的符号只能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

知识点2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指出:符号语言:,,,A l B l A B l ααα∈∈∈∈⇒⊂.知识点3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指出:符号语言:P ∈α,且P ∈β⇒α∩β=l ,且P ∈l .知识点4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指出:符号语言:,, ,,,,A B C A B C A B C ααβ⎫⎪∈⇒⎬⎪∈⎭不共线与β重合推论1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见课本)指出:推论1的符号语言:A 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得A α∈,l α⊂推论2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推论3 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三、典例解析例1 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例2 求证:两两相交而不通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

例3 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对角线A 1C∩平面BDC 1=O ,AC 、BC 交于点M ,求证:点C 1、O 、M 共线.例4 已知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l 1、l 2、l 3,且l 1、l 2、l 3不平行.求证: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①一个平面长4m, 宽2m; ②2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 ③一个平面的面积是25m 2; ④一条直线的长度比一个平面的长度大,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1C.2D.32.若点N 在直线a 上,直线a 又在平面α内,则点N ,直线a 与平面α之间的关系可记作( ) A、N α∈∈a B、N α⊂∈a C、N α⊂⊂a D、N α∈⊂a3.A,B,C表示不同的点,a, 表示不同的直线,βα,表示不同的平面,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A ααα⊂⇒∈∈∈∈ B B A ,;,B.βαβαβα⋂⇒∈∈∈∈B B A A ,;,=ABC.αα∉⇒∈⊄A A ,D.A,B,C α∈,A,B,C β∈且A ,B ,C 不共线α⇒与β重合4. 空间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A.0 B.1 C.1或4 D. 无法确定5. 空间 四点A ,B ,C ,D 共面但不共线,则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 四点中必有三点共线 B. 四点中必有三点不共线C. AB ,BC ,CD ,DA 四条直线中总有两条平行D. 直线AB 与CD 必相交6. 空间不重合的三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 )A. 4或6或7个部分B. 4或6或7或8个部分C. 4或7或8个部分D. 6或7或8个部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条直线上有一个点在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这平面内; ②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③若线段AB α⊂, 则线段AB 延长线上的任何一点一点必在平面α内; ④一条射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这条射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D. ②③8.空间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它们确定平面的个数为n ,则n 的可能取值为( )A. 1B.1或3C. 1或2或3D.1或 4二、填空题:9.水平放置的平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时,通常把横边画成邻边的___________倍.10.设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 , A αα∈∈B ,, 且直线AB C =⋂ ,则直线AB β⋂=_____________.11.设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 , 直线α⊂a , 直线β⊂b ,M b a =⋂, 则M_______ .12.直线AB 、AD α⊂,直线CB 、CD β⊂,点E ∈AB ,点F ∈BC ,点G ∈CD ,点H ∈DA ,若直线HE ⋂直线FG=M ,则点M 必在直线___________上.三、解答题: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3)空间图形中先画的线是实线,后画的线是虚线.14.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BC、CD、DA上的点,且EH与FG交于点O. 求证:B、D、O三点共线.15.证明梯形是平面图形。

14.1(3)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

14.1(3)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

资源信息表(3)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上海市南洋中学马亚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在上一节概念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能灵活运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进行证明.公理2说明了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就交于一条直线.它的作用是: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公理3及其三个推论是空间里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提供了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条件.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来解决共面、共点、共线问题,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共面、共点、共线问题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上节课的概念,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1)若B ,AB A C αα∈∈∈平面,平面直线,则( A ) A 、C α∈ B 、C α∉ C 、AB α⊄ D 、AB C α⋂= 2)判断①若直线a 与平面α有公共点,则称a α⊄. (×) ②两个平面可能只有一个公共点. (×) 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④若A 、B 、C α∈,A 、B 、C β∈,则,αβ重合. (×) ⑤若4点不共面,则它们任意三点都不共线. (√) ⑥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定共面. (×)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A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构成的图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一定共面.D 、梯形是平面图形.4)不在同一直线上的5点,最多能确定平面( C ) A 、8个 B 、9个 C 、10个 D 、12个 5)两个平面可把空间分成 3或4 部分 ; 三个平面可把空间分成 4、6、7或8 部分.(二)证明 1、共面问题例1 已知直线123,,l l l 两两相交,且三线不共点. 求证:直线123,l l l 和在同一平面上.证明:设13231213,,,,l l A l l B l l C l l A ⋂=⋂=⋂=⋂=1312131232,1,,,l l C C l l C l B BC l l l l ααααα⎫⇒⎫⇒∈⎬⎪=⋂⇒∈⎬⎭⎪∈⎭⇒⊂∈⇒(推论)可确定平面平面同理平面(公理)平面即平面直线在同一平面上【说明】证明共面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归一法和同一法. 归一法:先根据公理3或其推论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利用公理1证明其他的点或直线在这个平面内.l 3l 2B C l 1A练习:12341234123123424121212123343442,,,,,,,,,,,l l l l l l l l l l A l l B l l C l l D l l E l l C l l l l A AB B l l A l l B l l l D DE l l l E αααααααα⋂=⋂=⋂=⋂=⋂=⋂=⇒⇒⊂∈⎫⎧⇒⇒⊂⎬⎨∈⋂=⋂=⎩⎭⇒⊂⎫⎪⋂=⇒⊂⇒⊂⎬⎪⋂=⎭⇒33已知: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

14.1平面的基本性质

14.1平面的基本性质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的概念。

2. 能画出平面各种常见的位置(水平,侧面等)和掌握平面的表示。

3. 能够熟练地用符号表示点线、点面、线面、面面关系。

4. 掌握平面性质的三个公理,加深对平面的理解。

5. 理解三个推论的证明。

6. 初步掌握立体几何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面的概念;揭示平面性质的三条公理及三个推论难点:平面的画法与表示;三个推论的证明教学过程:一.引言1. 立体几何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平面几何课程的继续和发展。

2. 立体几何是在平面几何基础上,来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1) 空间图形如同平面图形一样是从现实世界上具体物体的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的抽象。

(2) 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都可以看作是点的集合,但构成空间图形的所有点不全在同一平面内,而构成平面图形的所有点全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图形是空间图形的一部分。

3. 问题与要求问题:(1)论证推理要求高; (2)立体几何涉及空间图形的观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要求:(1)注意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与分析; (2)正确画好图;(3)注意与平面几何知识类比,区别异同。

二.平面概念的引入:1. 通过对桌面、地面、墙面和平静的水面等实例的观察,引出平面的概念。

2. 复习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类比得出平面的无限延伸性。

(1) 复习直线的无限延伸性: ① 可向两端无限延伸;②要多长,有多长。

能够画出的只是一部分“线段”(2) 平面的无限延展性: ①可向“四面八方”无限延展②要多大有多大。

能够画出的只是一部分。

3. 区分“平面”和“平面的一部分”思考:如果一张平整的桌面的面积是 230006050cm =⨯,能不能说“它所在的平面的面积是23000cm ”?注:任何一种几何体的表面都是面,它可能是“平”的。

也可能是“曲”的,平面和点与直线一样,是立体几何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理解平面的概念,会画出平面和用字母表示平面。

教学目
标:
、能用集合符号表示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

2
3、掌握平面性质的三条公理和推论并知道其作用,会证明简单的共线和共面问
题。

教学重
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和揭示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推论。

点:
教学难
三个推论的证明和共面问题的证明。

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三个问题:
(1)你能画出一个四边形,使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吗?
空间四边形
(2)过任意一点,你能引出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吗?
(3)你能用六根粉笔在桌上搭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
2、引出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不同和联系。

(1) 从集合的观点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一样是点的集合,构成平面图形的点是在同一平面上的,而构成
立体图形的点不全在一个平面上;
(2) 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空间图形,是平面几何的扩充。

(3) 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有着紧密的联系,平面几何的概念和性质在立体几何中对于同一平面内的图形
依然成立,但在空间不一定成立。

例如: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能引一条直线与它垂直(X)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它平行( “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X)
二、新课:
(一)、平面的概念:
1、生活中的桌面、墙面、湖面都是平面的形象,在数学中我们把平面抽象为:
无厚度、无边界在空间中可以无限延展的“平”的面,
注:直线是往两端无限延伸,而平面是可以往四面八方无限延伸的。

2、表示方法:
(1)字母表示:平面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或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也可以用平面上的三个点(或三个以
上)的字母表示。

比如:平面
M 平面:•,平面ABCD 等。

(2)图像: 画平面可以画它的局部,画出一个有一个角为
(3)点和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符号表示:
点A 在直线| 上: A l ; 点B 不在直线|上:B - l 。

点A 在平面:-上: A 「工;点B 不在平面:-上: B ° (4)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
1、 直线l 在平面o 上(或平面ot 经过直线| ):直线I 所有的点都在平面 «上,
记作:|「X
2、 直线I 与平面:-相交于点A :直线I 与平面〉有一个公共点A ,记作:I 'I = A
3、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记作:I 〔 - •一 (or I l ;) 注:2, 3也叫做
直线|在平面「夕卜。

(5)完成课后练习14.1/1
(二)、公理1 :
1、公理1:如果直线I 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I 在平面〉上
集合语言表述: 若A • I, B • I,且A 三壮,B 三:£ 「If 作用:1)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理论依据; (证明一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只需证明直线上有两

在平面内)
2)也可鉴别一个面是否是平面(如木工检查工作物的表面是否平整,就用一把直尺紧靠表面
任意滑动,看直尺的边是否和表面处处密合)
2、书例1:已知若BW :;,M 是AB 的中点,求证: M 三:;
(学生自己看书)
45的平行四边形。

垂直
3、完成课后练习14.1/2
4、作业:把14.1节内所有的图形画一遍。

补充: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示意图:
(1)直线a与平面〉相交于点A;
(2)直线a在平面〉夕卜;
(3)直线a在平面〉内,直线a不过点A;
(4)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平面:-内一点P。

(三)、公理2:
1、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对于空间不同的两个平面a, 0,如果它们有公共点,则称平面a与平面B相交, 记作:「■- 。

相交平面的画法:
(2)、如果两个平面a, 0没有公共点,则称平面a与平面B平行,/ ---------------- 7记作::•'-- (orx 『■)。

—------------ z
2、公理2: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A,那么「,1的交集是过点A的直线I。

l
集合语言表述:若 A :
作用:1)说明两个不同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

2 )如果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必定有经过该点的一条交线。

找交线只要找两个公共
点。

(注意:不能写成点A二】n [)
(四)、公理3:
1、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集合语言表述:若C '直线AB二存在唯一的平面〉,使得x,B三• :•。

作用:1)如何确定一个平面。

2 )判断两个平面是否重合。

注:三点不共线问题:过空间一点,两点或者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或无数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
2、三条推论:
推论1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证明看书完成)
推论2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 :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3的证明由学生课后作业完成)
3、1、共面问题
书例2 :已知直线|仆|2和13两两相交,且三线不共点,求证:直线"J和13在同一个平面上。

证明:因为直线l1, l2和l3两两相交,所以设1汨12二A,l^]l3 = B,l^ll3=C,
由推论2知,相交的直线^和l2可确定平面:,
即l l =〉,l2 = :•,又因为l2,C • l3,
所以B,C •〉,且B,C • l3,
由公理1知:l^ :-,即直线l1, l2和l3在同一个平面:-上
问题:如果没有规定三线不共点,那么三条直线两两相交能确定几个平面?
练习:如果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呢?
4、完成课后练习14.2
思考:已知a// b// c,d与a,b,c分别交于A, B, C. 求证:a,b,c,d 共面。

5、作业:习题册14.1/A、B组
补充题: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把假命题改成真命题。

1、两平面:■,-有一个公共点A,就说平面:-,-相交于过A的任意一条直线。

2、平面ABC与平面DBC相交于线段BC
3、两平面■,:有一个公共点A,就说平面:,:相交于点A,记作H := A。

4、若A, B, C •〉,又A, B, C -,则平面:,1重合。

5、如果两个平面有A,B两个公共点,那么直线AB上的所有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6、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7、若四点不共面,则它们中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

(五)、证明问题:
2、三点共线
提示:要证明各线共点,只要证明两线相交一点,而这个点在交线上,即第三条直线.
结论: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若三条直线不平行,则它们相交于一点
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理论依据:
(1) 公理i :判断或证明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 公理2: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判定两平面相交( 点共线” 线共点”) (3) 公理3,推论1、2、3:
确定平面;证点、线共面的依据;也是作辅助面的依据
(六)、做交线,截面
例1、已知:- - l 画出过A 、B C 三点的平面 与〉,:的交线
求证:O, B, C 三点共线.
Ai/^
B /
提示:要证明各点共线,只要证明它们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D
C
A / /
A
B
3、三线共点
y
例1:在正方体 ABCD -A i B i C i D i 中,P,Q,R 分别在棱 AB,BB i ,CC i 上,且DP,QR 相交于0,
例4:空间四边形 ABCD 中 ,E,F,G,H 分别是AB,BC,CD,DA 上的点,已知EF 与HG 相交于Q 点, 求
证:EF,HG,AC 三线共点.
例2:如图,P,Q,R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勺边AB,AD,BC上的点,且PQ与BD不平行,试画出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
例3、在长方体ABCD -A J BQQ J中,画出
1)平面A1C1D与平面BDD的交线
2)平面AC.B与平面A耳D的交线
例4:1 )在正方体ABCD - ABC i D i中的棱A i B, B i B, D i C i A上分别有三点M,P,N,过三点作截面与各个面的交线.
2)正方体中,试画出过其中三条棱的中点
A
\D
C ,确定其
P,Q,R的平面截得正方体的截面形状.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