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翻身卡

合集下载

压疮翻身卡的书写内容

压疮翻身卡的书写内容

压疮翻身卡的书写内容
翻身护理
(一)目的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适用于不能自理的病人.
(二)操作方法
要领:托重心,用合力,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撞碰,不擦皮,既轻又稳亦省力.
1、一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左侧卧位)
(1)护士立于病人右侧,两腿距离10-15cm 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将病人左右手交叉置腹部.
(2)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右手将病人右肩稍托起,左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右手移至对侧左肩背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上身移向近侧. (3)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左手伸入病人腘窝,右手扶于足背,屈膝双下肢;右手沿腿下伸入达尾骶部,左手移至对侧左臀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下身移向近侧.
(4)调整体位.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病人,抬起病人右腿,拉平裤子,托膝使病人屈髋膝置于床旁;抬左腿拉平裤子放于床中.平整衣服,以软垫支持病人背部和双腿,取舒适卧位.侧卧翻平卧,护士立于病人左侧,步骤同上,两手动作相互调整.
2、一人巧翻身法
(1)两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侧卧位)对于身体胖重且不能活动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病人则宜采用两人协助翻身.
(2)两位护士站在病床的同侧,一个托病人两手放于腹部,托其颈肩和腰部,另一人托臀和腘窝部,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向床缘,分别扶托肩,背,腰,膝部位,轻推,
使病人转向对侧.。

翻身卡

翻身卡

签 名
评 价 及 措 施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评 价 及 措 施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评 价 及 措 施
长期卧床病人翻身卡
姓名 床号 科别 翻身位置 日 期 时 间 签 名 日期 及按摩部位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住院号 翻身位置 时 间 及按摩部位
卧位/受压处 卧位/受压处

卧床患者翻身记录

卧床患者翻身记录
护理管理目标落实及评价分析
科别:年月
项目
目标
落实情况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基础护理合格率
≧85%
抽查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特护
一护
合格率
≧85%
抽查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理论测评合格率
≧90%
抽查人次
合格人次
合格率
护理操作合格率
≧90%
抽查人次
合格人次
合格率
护理
满意度
≧95%
科内
院内
护理文件
书写
合格率
≧90%
抽查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无菌物品
灭菌
合格率
100%
抽查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急救
物品药品
完好率
100%
抽查数
合格数
合格率
褥疮
发生率
0
护理差错
发生次数
≦0.5%

手术例数

骨折病人翻身卡

骨折病人翻身卡

骨折病人翻身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骨折病人翻身卡的相关信息和使用指南,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正确而安全地翻身患者。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翻身卡的作用翻身卡是一种帮助翻身动作的辅助工具,可用于骨折病人在床上的转位。

它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力量负担,并保证病人在翻身过程中的安全。

使用翻身卡的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病人的骨折类型及制约情况,并确保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2. 安置翻身卡:将翻身卡从头部滑至臀部,确保翻身卡与床面接触良好。

3. 保护手柄位置:将翻身卡的手柄放置在医护人员容易触及的地方,以确保可以轻松地控制翻身卡。

4. 协同行动:医护人员一起协作,根据需要翻动病人。

其中一人控制翻身卡的移动,另一人在翻身的过程中支撑病人的身体。

5. 注意事项:翻身过程中要避免过大的力量施加,以免对病人的伤口或骨折部位造成进一步损伤。

翻身后,及时检查病人的舒适度和体位是否正确。

注意事项- 在翻身前,医护人员需仔细检查病人的指示和限制条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使用翻身卡时,需要足够的人数和合适的力量分配,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请立即停止翻身操作并寻求医生的指导。

-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遵循医院或机构的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总结翻身是骨折病人日常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翻身操作能够减轻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负担,并确保病人的安全。

通过使用翻身卡,并遵循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骨折病人的翻身护理工作。

> Note: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

确保在操作之前,医护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并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嘱。

2019.9.4卧床患者翻身卡

2019.9.4卧床患者翻身卡
注1.长期卧床患者必须建立此卡;2.护士或者护士协助家属至少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3.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翻身后及时记录。
第页第页
卧床患者翻身记录卡
卧床患者翻身记录卡
科室:姓名: 年龄: 床号: 诊断:
科室:姓名: 年龄: 床号: 诊断:
日期
翻身
时间
卧位更换
皮肤
情况
执行者
日期
翻身
时间
卧位更换
皮肤
情况
执行者
左侧卧
平卧
右侧卧
左侧卧
平卧
右侧卧
注1.长期卧床患者必须建立此卡;2.护士或者护士协助家属至少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3.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翻身后及时记录。

产后病人翻身卡

产后病人翻身卡

产后病人翻身卡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产后病人翻身的指导,以帮助照料产后病人的护理人员。

翻身对于产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翻身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翻身操作时,始终要确保产后病人的安全,避免摔倒或受伤。

2. 合适的时间:翻身最好在产后病人进食后1小时到2小时进行,以避免出现呕吐或不适。

3. 适当的频率:根据产后病人的具体情况,一般每3小时到4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

4. 合适的姿势:在翻身过程中,确保产后病人的身体保持正常曲线,避免背部或关节过度扭转。

翻身步骤1. 提醒产后病人:在翻身之前,提醒产后病人准备并配合操作。

2. 握手揉拇指:将产后病人的手抓住,用拇指轻轻揉搓,以增血液循环。

3. 弯曲膝盖:先弯曲产后病人的膝盖,让其感到舒适。

4. 滚动身体:将产后病人的上半身向一侧滚动,同时轻轻拉低他/她的肩膀。

5. 稳定身体:将产后病人的下肢稳定,防止他/她滑下床或摔倒。

6. 固定位置:在翻身完成后,通过调整产后病人的床单和枕头,使其保持舒适的姿势。

注意事项1. 注意产后病人的反应:在翻身过程中,随时观察产后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寻求医生帮助。

2. 协助呼吸:在翻身时,要保证产后病人的呼吸通畅,避免遮挡鼻子或口部。

3. 保持温暖:在翻身前后,要注意为产后病人盖好被子,保持适宜的温度。

4.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产后病人的翻身情况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翻身计划。

结论通过正确的翻身操作,可以促进产后病人的康复和身体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遵循安全原则和翻身步骤,注意产后病人的反应和需求,为其提供最合适的翻身护理。

翻身卡

翻身卡
翻身、叩背
执行者/班次
姓名床号
日期/时间
卧位
皮肤情况及备注
翻身、叩背
执行者/班次
姓名床号
日期/时间
卧位
皮肤情况及备注
翻身、叩背
执行者/班次
姓名床号
日期/时间
卧位
皮肤情况及备注
翻身、叩背
执行者/班次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日期时间皮肤情况及备注翻身执行者班次姓名日时间皮肤情况及备注翻身执行者班次姓名日期时间皮肤情况及备注翻身执行者班次姓名日期时间皮肤情况及备注翻身执行者班次精品文档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下载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翻身记录卡
姓名床号
日期/时间
卧位
皮肤情况及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日期
卧床患者翻身记录卡
年龄: 床号: 诊断:
翻身
卧位更换
时间 左侧卧 平卧 右侧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皮肤情况
责任人
姓名: 日期
卧床患者翻身记录卡
年龄: 床号: 诊断:
翻身
卧位更换
时间 左侧卧 平卧 右侧卧
皮肤情况
责任人
注1.长期卧床患者必须建立此卡;2.护士或者护士协助家属至少每2小时 为患者翻身1次。3.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翻身后及时记录。
注1.长期卧床患者必须建立此卡;2.护士或者护士协助家属至少每2小时为患者 翻身1次。3.翻身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翻身后及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