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发表时间:2016-06-20T14:46:22.10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3期作者:郑家全

[导读] 在语文课上,动口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重庆市荣昌区龙集镇中心小学重庆 40240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3-008-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的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动"起来。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为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这个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做到三动,即"动口、动手、动脑"。

首先是动口能力。动口就是指"读和说。

在语文课上,动口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现在的农村孩子,动口的能力比较的差,尤其是说的能力特别的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动口的能力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读。读主要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多安排时间让学生读书。读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比如晨会课、课前十分钟等时间让学生读起来;在课外时间,尽量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动口读书一小时。在课堂上则要以多种形式反复进行朗读的训练,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读书更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大声读,至少要读出声。因为有的学生在读书时会认为,全班这么多的同学,自己读不读、出没出声没有关系,老师也不容易发现,所以学生在读书时,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学生读书的状态,以便随时发现不出声的学生,及时纠正。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大声的朗读,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活动,课文应当主要放在课堂上读通、读懂、读熟。没有朗朗的读书声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要引导学生多读、善读,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营造气氛,指导朗读,可以教师范读、带读,学生指名读,小组读,轮读,分角色读等;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用心去读,一般采取默读。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理解。课堂上读书要做到人人读、反复读、大声读。在课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说。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叙述、转述、复述和议论。在小学阶段比较常见的说话训练有:(1)、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听说训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多用于低年级。在训练时,教师要尽可能的让大部分学生参与。(2)、观察说话。观察说话是直接观察事物后进行的说话训练。包括观察人物、观察事物、观察景物等。(3)、创设情景说话。教师要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景,以引起说话的动机。如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等。(4)、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各种形式的复述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记忆力。

其次是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包括写、画、做。

现在的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把学生学到的知识体现在纸上,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写。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写包括写字、写话和写作。写字要求要会写和写得漂亮,从低年级开始就要要求学生写好字,写字要工整之后才会漂亮。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手指书空写笔顺、动笔实写练结构、课后多写练字型,只有这样才能把字写好;写话是写作的前期准备,它包括在课堂上的小练笔,这一般在中高年级中进行,先是一小句,再一小段,再一小篇,这样逐步深入,训练学生的写话和写作能力。

2、画。画就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把课文的有关内容用手中的笔画出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赵州桥》一文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动手画一画那大小五个桥洞的样子。同时,画又是指"画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常言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把课文中重点的字、词、句用手中的笔标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做。做主要指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做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手工,以及一些小的科学实验等。例如"八只铁牛"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做水的浮力及铲沙拔铁牛的实验,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当然了,除了"动脑"、"动口"、"动手"之外,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有如"小表演"、"小演示"、"小话剧"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动起来。

第三就是动脑。动脑主要包括两方面:"质疑和创新"。

1、质疑就是善于提出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李政道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由此可见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质疑"到解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创设质疑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开启思维之门。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要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培养质疑的能力,如紧扣课文质疑,抓住重点词质疑,抓住课题与内容的联系质缎,从文中看似有矛盾之处质疑等等。

2、创新就是创造性思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地在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产生某种感悟、体验。对于学生的出乎意料的回答或别出心裁的思考方法,教师要细心体察,耐心诱导。对于一些正确的独见之处更要及时加以表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要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创造条件。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生机盎然的,趣味生动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活跃起来,主观能动地参与语言训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