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土壤侵蚀是指水流、风力和重力等自然因素对土壤表面的物质的迁移和剥蚀过程。

土壤侵蚀的原理可以归纳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三大类,它们在不同的地质、气候和土地利用条件下起作用。

第一,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是指水流冲刷或溢流对土壤的破坏和剥蚀。

这种侵蚀形式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形式。

水力侵蚀分为径流冲刷和地表径流两种。

径流冲刷是指水流在地表上直接冲刷土壤,主要发生在坡面和沟壑中。

地表径流是指超过土壤持水能力时,多余的水流在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溢流,并带走土壤颗粒。

水力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坡度、土壤水分、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等。

在降雨较多、土壤水分过饱和或缺乏植被覆盖的地区,水力侵蚀往往较为严重。

第二,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是指风对土壤的破坏和剥蚀作用。

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和荒漠地区。

风力侵蚀的主要形式有风蚀、风积和风抛三种。

风蚀是指风吹走和剥蚀土壤表面的颗粒,形成裸露的地面。

风积是指风吹来的土壤颗粒在障碍物(如植物、岩石等)后停下来沉积。

风抛是指风将沉积在地面上的土壤颗粒再次飞扬,形成新的沙丘和沙尘暴。

风力侵蚀的影响因素包括风速、土壤颗粒大小、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和地表覆盖物等。

第三,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指由于地形起伏引起的土壤移动和剥蚀。

重力侵蚀主要包括坡面侵蚀和坡底侵蚀两种形式。

坡面侵蚀是指坡面上的水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土壤发生蠕动、滑动或溜滑等移动形式,导致土壤剥蚀。

坡底侵蚀是指坡脚处的沉积物被水流冲刷或冲刷而形成的坡脚沟进一步向上发展,从而造成坡面土壤的剥蚀。

重力侵蚀的发生主要受坡度、土壤性质、降雨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土壤侵蚀的原理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三种形式。

这些侵蚀形式在不同的地质、气候和土地利用条件下相互作用,导致土壤的流失和剥蚀。

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土壤侵蚀,保护耕地和自然环境。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原理1.名词解释2.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携运泥沙的数量。

3.雨滴的中数直径: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用D50表示。

4.溅蚀量:击溅侵蚀引起土粒下移的数量。

5.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由切实引起的溯源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疑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6.起沙风:一切大于使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最小临界风速的风。

7.风沙流:风与其所搬运的固体颗粒共同组成复杂的二相流,称为风沙流。

8.风蚀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

9.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现象。

10.风沙流的饱和度:在一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称为容量,实际搬运的沙量称为强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11.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

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

12.错落:是指陡崖、陡坎、陡坡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13.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14.崩岗:指的是发育于红土丘陵地区冲沟沟头因不断地崩塌和陷落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

15.陷穴: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

16.冻土:是指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土层。

17.石海:在平坦而排水较好的山顶或山坡上,经冰冻风化形成的大小石块,直接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形。

18.石川:在不太陡的山坡或凹地中,大量的风化产物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下伏的湿润细粒土层表面整体地或部分地向下滑动的石块群体。

19.热融作用: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章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章
当雨滴直径>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 极易发生碎裂或变形,称暂时雨滴。对于直径< 0.25mm的雨滴称为小雨滴。
❖雨滴速度与能量
雨滴降落时,重力与空气浮力二力趋于平 衡时,即以固定速度下降,此时的速度即为终点 速度(terminal velocity)。
终点速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雨滴直径的 大小和形状。雨滴的终点速度越大,其对地表的 冲击力也越大,即对地表土壤的溅蚀能力也随之 加大(E=0.5mv2)。
第 3 章 水力侵蚀
3.1 水流作用 3.2 溅蚀 3.3 面蚀 3.4 沟蚀 3.5 山洪侵蚀 3.6 海岸、湖岸及库岸浪蚀
重点: 1击溅侵蚀的表现方面; 2 溅蚀过程的四个阶段; 难点: 1击溅侵蚀的表现及其危害; 要点: 1 坡面产流的两个阶段; 2 侵蚀沟的发育的四个时期.
3.1 水流作用
❖地形
流域形状对山洪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狭长形流域,其沟系单一,主沟较长,支 沟少,等流时线短,产生径流历时长,洪峰流 量小。 圆形、扇形、辐射形流域,主沟较短,支 沟多,等流时线长,汇流快,洪峰流量大。
等流时线: 流域上径流能同时到达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
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作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 值线,使得在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 时集中到流域出口。
❖雨滴侵蚀力
降雨雨滴的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 蚀的潜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降雨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降雨性质, 即该次降雨的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而 与土壤性质无关。
3.2.2 溅蚀过程及溅蚀量
❖溅蚀过程
降雨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土
壤而作功,导致土粒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
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rain drop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闽 南 降 雨 侵 蚀 力
R 值 的 空 间 分 布
3、降雨量
❖ 降雨量的大小、分布
① 降雨量的年际分布特征
降雨的年际变化很大。 以闽南为例: 闽南地区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最大年降雨量一般为平均降雨量的1.3~1.8倍 最大年降雨量一般为最小年降雨量的1.7~3.0倍。
闽南地区主要站点的降雨量的年际变化
0 <2 6 10 14 18 >20
a. 1987年均匀雨强的雨量
600
500
单 400
位 :
300
次 200
1000 <2 6 1 Nhomakorabea 14 18 >20
b. 1987年均匀雨强段的发生次数
20000
历 时 (min)
15000 10000
5000
0 <2 6 10 14 18 >20 c. 1987年均匀雨强段的历时
年降雨量(mm)
平均雨量
最大雨量
1453.0
2296.4
1050.5
1856.9
1171.2
2088.5
1518.8
2283.7
1581.5
2461.4
1712.2
2515.2
1762.9
2485.7
1540.2
2143.5
1415.5
2124.2
1725.9
2612.3
1462.9
2202.4
1443.4
原则:保留威氏结构,同时又与土壤流失量有显著相关,用于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时能合理预测土壤流失量。
以闽南为例: R=∑EI60 式中:R —— 降雨侵蚀力指标(J.cm/m2.h); ∑E—— 一场侵蚀性降雨总动能(J/m2); I60 —— 该场降雨最大60min雨强(cm/h);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层被水流、风力、人类活动等因素剥蚀和破坏的过程。

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好土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对于预防和治理土壤侵蚀至关重要。

土壤侵蚀的原理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蚀和人为侵蚀三种类型。

水力侵蚀是指水流对土壤表层的冲刷和剥蚀,主要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雨水冲刷和河流冲刷是水力侵蚀的两种主要形式。

雨水冲刷是指降雨冲刷土壤表层,将土壤颗粒和有机质带走,造成土壤流失。

河流冲刷是指河水对河岸和河床的冲刷,导致土壤流失和河床淤积。

风蚀是指风力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风力将土壤颗粒吹走,形成沙尘暴和风沙土壤流失。

人为侵蚀是指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和侵蚀,主要包括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采等行为。

土壤侵蚀的原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土壤侵蚀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山区和丘陵地带的陡坡易发生水力侵蚀,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易发生风蚀。

其次,气候条件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降雨量大、降雨强度大的地区容易发生水力侵蚀,而干燥、多风的地区容易发生风蚀。

再次,植被覆盖情况对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

植被可以减缓水流和风力的侵蚀作用,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最后,人类活动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采都会破坏植被覆盖,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土壤侵蚀,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减缓土壤侵蚀的发生。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梯田、防护林、草地固沙等工程,减少水力和风力侵蚀的发生。

再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加强土壤侵蚀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土壤侵蚀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总之,土壤侵蚀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土壤侵蚀是指在自然条件或人类活动下,土壤表面遭到水流、风力、冲击以及人类行为等因素的破坏和移动的过程。

它是一个涉及地表和地下的复杂过程,对农田、水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

下面是土壤侵蚀原理的资料整理。

一、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土壤侵蚀1.降雨因素:降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因,它能增加水体的威力,使土壤颗粒与有机质被冲刷、卷走。

降雨的性质和强度对土壤侵蚀有着直接影响。

2.地形因素:地形是土壤侵蚀的基础,通过改变地势、影响降雨的径流过程,进而影响土壤侵蚀的强度。

山区的土壤侵蚀强度通常大于平原地区。

3.植被因素:植被能减缓雨滴的撞击力,降低降雨对土壤的冲击。

而且,植被的根系能牢固地固定土壤,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

如果植被受到破坏,就会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4.人类活动: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活动都会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

例如,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减少,耕地管理不善导致耕层土壤被剥夺等。

二、土壤侵蚀的过程和类型1.风蚀:风蚀是指风力对土地表面的冲击和侵蚀。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风蚀是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风蚀造成的土壤流失通过飞沙和沙尘暴的方式进行。

2.水蚀:水蚀是指水流对土地表面的冲刷和移动。

水蚀可分为雨滴侵蚀、坡面侵蚀、河道侵蚀等几种类型。

雨滴侵蚀主要是由于降雨冲击力导致的初级侵蚀;坡面侵蚀是由于雨水形成的逐渐增大的流量冲击和土壤侵蚀加剧,导致坡面的侵蚀并带走土壤;河道侵蚀是由于河流流量引起的河床破坏和土壤侵蚀。

3.冻融作用:在寒冷地区,土壤冻结和解冻过程中形成的冻胀和冻结破坏会造成土壤颗粒离析,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4.地质侵蚀:地质侵蚀是指对土壤进行大范围的破坏和移动。

常见的地质侵蚀类型有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等。

三、土壤侵蚀的影响和防治措施1.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降低农田的肥力。

预防措施:建立植被覆盖,养护农田水渠和排水系统,合理耕作和种植制度等。

2.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淤积,影响水体质量和河道的导航能力。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壤侵蚀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土壤侵蚀英文名称:soil erosion定义1: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级学科);水土流失(水利)(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广泛应用的“水土流失”一词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称为土壤流失量。

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流域产沙量。

目录类型因素影响防治类型因素影响防治展开类型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

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

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ft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或流水侵蚀是指由降雨及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简称水蚀。

包括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

1. 面蚀或片蚀:面蚀是片状水流或雨滴对地表进行的一种比较均匀的侵蚀,它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或没有采取可靠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坡耕地或荒坡上。

是水力侵蚀中最基本的一种侵蚀形式,面蚀又依其外部表现形式划分为层状、结构状、砂砾化和鳞片状面蚀等。

面蚀所引起的地表变化是渐进的,不易为人们觉察,但它对地力减退的速度是惊人的,涉及的土地面积往往是较大的。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土壤侵蚀是指水流或风力等外力对土壤进行破坏和搬运的过程。

它是一种地表流失的现象,常常导致土壤层变薄、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主要有风蚀和水蚀两种类型,它们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风蚀是指由于强风的吹拂和搬运,使土壤表面逐渐变薄和破坏的过程。

常见的风蚀现象有沙尘暴和沙漠化。

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土地水分缺乏、植被稀少,土壤容易受到风的侵蚀。

当强风吹来时,它会将土壤颗粒带走,形成沙尘暴和沙丘,甚至整个土壤层也可能被风吹走。

水蚀是指由于雨水或河流等水流对土壤进行冲刷和搬运的过程。

常见的水蚀现象有河谷侵蚀、土地冲沟和坡耕地蚀等。

水蚀主要发生在湿润地区,由于降水量大、土地水分充足和坡度较大,导致水流速度增加,土壤容易被冲刷。

水流冲刷可将土壤颗粒带走,形成河床淤积和冲沟,甚至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的特点是破坏性强、发生迅猛和难以恢复。

侵蚀过程中,土壤颗粒被搬运带走,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土壤容量减小,保水能力降低,营养物质流失,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同时,土壤表面变薄,被侵蚀的地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干旱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地貌特征和人类活动等。

气候条件对土壤侵蚀影响很大,特别是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风速等因素。

在湿润地区,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风速小,有利于水蚀发生。

而在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风速大,风蚀更易发生。

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种植一季作物、森林、草地等能够保持土壤结构和保护表面覆盖,减轻土壤侵蚀。

而采伐森林、放牧和过度耕作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加剧土壤侵蚀。

地貌特征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土地坡度和坡长等地貌特征越大,水流速度越快,产生的侵蚀力就越大。

最后,人类的活动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过度开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地表面覆盖和土壤结构,加剧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原理读书笔记

土壤侵蚀原理读书笔记

土壤侵蚀原理读书笔记摘要:一、土壤侵蚀的概念和原理二、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三、土壤侵蚀的类型和过程四、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正文:一、土壤侵蚀的概念和原理土壤侵蚀是指在外部自然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等地表组成物质发生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子过程:分离过程,是土壤侵蚀过程的第一步,是土壤颗粒或团粒受到外力作用而与土壤母质分离;搬运过程,分离后的土壤颗粒在风、水、重力等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路径进行搬运;沉积过程,搬运过程中的土壤颗粒最终在适当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土壤。

二、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土壤侵蚀的状况和程度。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和城市化等,这些活动会对土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剧土壤侵蚀。

三、土壤侵蚀的类型和过程土壤侵蚀的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水力侵蚀是在水流的作用下,土壤颗粒被冲刷、溅蚀和侵蚀的过程;风力侵蚀是在风的作用下,土壤颗粒被风吹起、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冻融侵蚀是在冻融交替的作用下,土壤颗粒受到挤压、膨胀和侵蚀的过程;重力侵蚀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土壤颗粒沿着斜坡滚落、滑动和撞击的过程;化学侵蚀是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对土壤颗粒进行侵蚀的过程。

四、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和控制土壤侵蚀,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以采取保护性耕作、覆盖作物种植、建设梯田和坡脚砌筑等措施;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可以采取土地整理、植被恢复和工程防护等措施;对于城市化来说,可以采取绿化覆盖、建设雨水花园和加强排水系统等措施。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分析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分析

196
研究发现,所有植被对与土壤的侵蚀都起到了保护的租用,甚 至许多植物还可以让被侵蚀的土壤还原。但是,通过一些研究 发现,不同植物对于土壤侵蚀的保护效果是不同的,所以科学 家们应该加紧对于植物保护土壤侵蚀的研究,从而提出合理的 建议在不同的地区选择最为合适的植物种植,来保护土壤不受 侵蚀。
(3) 人类影响。人类是地球上最为庞大的种群,随着人类的 不断发展,其对于土壤的依赖和破坏也就日益严重。人类进行 建筑、采矿、交通等一些列的活动,都会对土壤产生较大的影 响。有很多原始森林都是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消失。特别是采矿 业,在采矿的附近,几乎都见不到植被,土壤也变得相当脆弱。 所以,想要避免土壤不断侵蚀,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无一不是 最佳方法。
二、传统土壤侵蚀研究与现代土壤侵蚀研究 (1) 传统土壤侵蚀研究。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较为简 单,一般都是通过地质勘探或者对遭受土壤侵蚀的土壤进行研 究。这样的研究可以直接的观测到现场第一手数据,能够准确 的了解土壤侵蚀情况,从而能够制定准确的保护计划。但是, 传统的研究都是研究已经发生过的,这样并不利于预防,所以 传统研究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现代土壤侵蚀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对于土壤侵蚀 的研究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模拟,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可以 取得跟实际情况一样的数据,从而提出保护措施预防发生土壤 侵蚀。并且,借助计算机,还可以进行许多大型的土壤侵蚀实 验。现代的方法可以较为迅速的模拟出土壤侵蚀情况,消除掉 传统方法的弊端。 三、土壤侵蚀研究的缺陷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 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目前突然侵蚀研究存在的 一大问题就是研究之在一些特定的地方进行,并没有扩大到全 国范围,许多地方都还没有进行土壤侵蚀研究。并且,我们的 土壤侵蚀研究都是研究一些较为浅显的机理,对于一些看不到 的影响还没有进行研究。并且突然侵蚀研究还没有前瞻性,对 于一些潜在的危险并没有去考虑。 (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土壤侵蚀的研究也将 更加深入,造成土壤侵蚀更深层的原因也将通过计算机技术解 开。并且在今后,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帮助,我们不光是研究土 壤侵蚀,还会对土壤侵蚀做出预防,从而保护土壤免受侵蚀。 总结 造成土壤侵蚀的因素还有很多,目前我们也只是了解到了 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之一,我们将 会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出土壤侵蚀的原因,从而避免土壤 侵蚀状况的恶化,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 我们后代子孙的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史德明 . 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C]// 第二 次全国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 杨艳辉,孟庆宇 . 浅谈土壤侵蚀形成水土流失及水土保 持工程防治措施 [J]. 吉林农业,2012(6):197-198.

水土保持学第三章__土壤侵蚀类型及作用机制

水土保持学第三章__土壤侵蚀类型及作用机制
土壤侵蚀(soil erosion):
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重力、
冻融等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散、分离、 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土壤,还包括土壤层 下部的母质或浅层基岩。
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是:水蚀和风蚀。
水力搬运
风力搬运
描述土壤侵蚀的参数:
(1)土壤侵蚀量:
地表附近风速递度较大,使凸出于气流中的颗粒 受到较强的风力作用。颗粒越大,凸出于气流中的高 度越高,受到风的作用力也越大。然而,这些颗粒由 于质量较大,需要更大的风力才能被分离。能够被风 移动的最大颗粒粒径,取决于颗粒垂直于风向的切面 面积及本身的质量。粒径为0.05-0.5mm的颗粒都可以 被风分离,以跃移形式运动,其中粒径为0.1-0.15mm 的颗粒最易被分离侵蚀。
耕地层状面蚀
耕地层状面蚀
(2)砂砾化面蚀: 在富含粗骨质或石灰结核的山区、丘陵区的农地 上,在分散地表径流作用下,土壤表层的细粒、粘粒 及腐殖质被带走,沙砾等粗骨质残留在地表,耕作后
粗骨质翻入深层,如此反复,土壤中的细粒越来越少, 石砾越来越多,土地肥力下降,耕作困难,最后导致 弃耕,此种过程称为沙砾化面蚀(gravel erosion)。
深、加宽、加长,即变成沟蚀。
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作侵蚀沟。
根据沟蚀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其表现的形态,沟蚀
可分为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等不同类型。
①浅沟侵蚀: 地表径流由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 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宽浅槽形的浅沟,这 种侵蚀形式称为浅沟侵蚀。 浅沟侵蚀下切深度从0.5m以下逐渐加深到1m。沟 宽一般超过沟深,以后继续加深加宽。浅沟侵蚀是侵 蚀沟发育的初期阶段,其特点是没有形成明显的沟头 跌水,正常的耕翻已不能复平,不妨碍耕犁通过,但 已感到不便。由于耕犁作用,沟壁斜坡与坡面无明显 界限。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层被水流、风力或人类活动等因素侵蚀、流失的过程,是造成土地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侵蚀的原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土壤侵蚀的原理。

水力侵蚀是土壤侵蚀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形式。

水流冲刷、冲切和冲蚀土壤,使土壤表层失去肥力和养分,严重影响土地的生产力。

水力侵蚀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

降雨是水力侵蚀的直接驱动力,大雨冲刷力强,容易造成土壤流失,而小雨则有利于土壤渗透和保持。

地形的起伏和坡度也是影响水力侵蚀的重要因素,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土壤侵蚀越严重。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力侵蚀的抵抗能力也不同,砂质土壤容易被冲刷,而粘土质土壤则较为稳固。

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风力侵蚀是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的一种土壤侵蚀形式。

强风会将土壤表层吹走,造成土地的贫瘠和荒漠化。

风力侵蚀的主要原因包括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因素。

风速越大,土壤侵蚀越严重,而湿润的土壤和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减少风力侵蚀的发生。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农耕、滥伐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行为都会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农耕过度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松散易冲刷。

滥伐植被会削弱植被覆盖的保护作用,增加水力和风力侵蚀的可能性。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综上所述,土壤侵蚀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控制过度的农耕行为等,以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强人们对土壤侵蚀问题的认识,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土地。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是指自然力和人为活动导致的土壤表面被水流、风力、重力等因素剥夺、运移和堆积的过程。

其主要原理包括水力侵蚀和风蚀两种。

水力侵蚀是指水流在地表和地下的作用下,对土壤进行剥蚀和运移的过程。

水力侵蚀又可以分为雨滴冲击侵蚀、表流侵蚀和下垫面侵蚀三种类型。

雨滴冲击侵蚀是指雨滴落击地面时产生的冲力,使得土壤颗粒发生位移和抛射,造成土壤松散和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

表流侵蚀是指降雨过程中,由于降雨量大于地表的渗透能力,形成的降雨径流流向低洼地势,使得土壤表面发生剥蚀和运移的现象。

表流侵蚀需要一定的坡度和流动介质,如临时流或持续流。

下垫面侵蚀是指水流在陆地和河床之间作用下,产生的剥蚀和运移过程。

水流在下垫面上流动时,具有破坏性的冲击力和剪切力会导致河岸和堤坝的崩塌,从而使土壤被冲刷和流失。

风蚀是指风力对土壤进行颗粒蚀刷和悬浮粒子的运移过程。

风蚀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覆盖和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地区。

风蚀的主要形式有风蚀侵蚀、风成蚀和风积过程。

风蚀侵蚀是指风力吹拂地表,使得土壤表面的细颗粒被风扬起并携带走的过程。

风蚀侵蚀会造成地表土壤的逐渐消耗,形成裸露的岩石表面或沙丘。

风成蚀是指风力将携带的细粒颗粒运移并,在风力影响较小的地方沉积下来的过程。

风成蚀形成的沉积物通常是细沙和粉砂。

风积过程是指风力携带的颗粒在地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现象。

风积过程主要受到风速、风向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沙漠、沙丘和滩涂等地区较为常见。

综上所述,水力侵蚀和风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原理。

它们可以分别或同时作用于土壤表面,导致土壤的剥蚀、运移和堆积,进而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ZIYUANYUHUANJING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颜世敏 马 阔(吉林省洮南市国有林总场,吉林洮南 137100)摘 要 土壤侵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土壤侵蚀会带来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危害进行分析,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危害1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1.1 自然因素 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条件及植被等。

1.1.1 地形 地面的坡度、坡长、坡形、坡向、分水岭与谷底、河面的高差以及沟壑密度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

其中,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

在完全平坦而没有径流的地区,不可能发生土壤侵蚀。

只有在有坡度时,才开始出现侵蚀现象。

一般在黏壤土的坡度为0.5°~1.0°,沙壤土的坡度为1°~2°时,土壤侵蚀将发展至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

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径流的冲力就越大,土壤侵蚀越严重。

在不同的坡度情况下,土壤的侵蚀程度有显著的差别,如凸形的坡地上,斜坡越到下面,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在凹形斜坡上,斜坡越到下面,坡度越小,侵蚀反而减轻,甚至完全停止或发生沉积。

上述2种断面的复合体称为阶段形斜坡,土壤侵蚀发生在地形的转折点上。

在直线斜坡上,土壤侵蚀随坡长的增加而加大。

阳坡光照强,土壤干旱,植被稀疏矮小,比阴坡的水土流失严重。

地形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础。

实际上,改变坡度,缩小坡长,利用坡向改变小地形,以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都是常用的控制土壤侵蚀的方法。

但最根本的方法是营造水土保持林。

1.1.2 气候 气候条件对土壤侵蚀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水土流失。

气候条件引发的土壤侵蚀大体可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如降水和风对土壤的破坏作用。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土壤侵蚀是指水、风、冰等外界力量对土壤表层进行剥蚀和搬运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地表现象。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土壤的丧失,还会引发多种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水分过度损失等,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止和控制土壤侵蚀,需要深入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与机理。

土壤侵蚀的原理涉及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水的侵蚀作用。

在自然界中,水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也是最具破坏力的侵蚀过程。

水侵蚀包括降雨侵蚀、径流侵蚀和地面径流侵蚀。

降雨侵蚀是指雨滴撞击土壤表面,使土壤表面受到冲刷和剥蚀的过程;径流侵蚀是指雨水在地面形成的流动过程中,带走土壤的过程;地面径流侵蚀是指地面水流在山坡、山谷等地形条件下带走土壤的过程。

土壤侵蚀的机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降雨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降雨的强度、频率和时长都会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大雨和长时间的降雨会导致土壤侵蚀加剧。

土壤的类型、质地和结构也会对土壤侵蚀的程度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黏土和粉土的抗侵蚀能力较强,而沙壤土和砂质土的抗侵蚀能力较弱。

其次,地形和地貌条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地形的陡缓程度、沟壑的密度和形状都会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陡坡和沟壑密集的地区土壤侵蚀严重。

此外,地表覆盖情况也对土壤侵蚀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裸露的土壤容易受到侵蚀,而有植被覆盖的地表则能够减少土壤侵蚀。

再次,人为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不可忽视。

农业耕作、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过度耕种、坡地耕作和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退化都会加剧土壤侵蚀。

此外,人类活动也常常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为了有效防止和控制土壤侵蚀,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土地管理,包括科学耕作、合理轮作和养护植被等。

其次是改善水土保持设施,如建设梯田、沟渠和建筑物等,有效控制水流速度和减少泥沙的流失。

然后是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土壤侵蚀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土壤侵蚀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水或风的运动而引发的土壤颗粒的移动和携带过程。

它是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农田、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采取相应的土壤保持措施至关重要。

土壤侵蚀的原理可以分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个方面。

水力侵蚀是由于降雨引起的土壤颗粒的平面和体积运动。

当降雨发生时,水滴打在土壤表面会产生冲击力,将颗粒溅起并带走。

同时,雨滴碰撞还会破坏土壤表面的结构,使其变得更易于被侵蚀。

随着降雨水量的增加,将产生径流,即地表水的流动。

大量的径流会形成河流、沟壑等小水道,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的侵蚀。

水力侵蚀的速度受到降雨强度、土壤流失动力、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风力侵蚀是由于风的运动引起的土壤颗粒的表面运动和携带。

在干燥、半干旱和沙漠等地区,风力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推动力。

风力侵蚀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步骤。

首先,风对土壤表面产生摩擦力,使得土壤颗粒从表面脱落。

其次,被风吹起的细颗粒会被风的携带力带走,进一步引起土壤侵蚀。

风力侵蚀的速度受到风速、颗粒粒径、土壤表层结构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土壤侵蚀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造成土壤贫瘠和产量下降,导致农田退化。

大量的土壤被冲刷走,还会造成水库、河流和海洋淤积,引发水源的污染和水灾的发生。

此外,土壤侵蚀还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恢复。

因此,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持措施成为防止土壤侵蚀的关键。

土壤保持措施包括植被覆盖、梯田、防风林和草帘、梯田等。

植被覆盖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土壤保持手段。

通过种植作物或树木,能够有效地减少雨滴对土壤表面的冲击,增强土壤的结构和固持力。

梯田是在坡耕地上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土壤保持措施。

通过修筑梯田,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防风林和草帘则是用来抵御风力侵蚀的手段,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

总之,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采取相应的土壤保持措施至关重要。

土壤侵蚀原理_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_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⒈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⒉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⒊土壤侵蚀速率(速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

⒋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⒌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工资源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事业。

⒍土壤侵蚀基本营力:1> 内营力:内营力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所引起的,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2>外营力: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第二章土壤侵蚀类型(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劳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3)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the amount of soil erosion)。

(4)土壤侵蚀速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成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the rate of so il erosion)。

(5)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2.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关系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3. 水保持与土壤侵蚀关系显然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的工作对象,水土保持就是在合理利用水土地资源基础上,组织运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等构成水土保持综合措施体系,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山丘区和风沙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面受到水流、风力、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的流失和堆积现象。

土壤侵蚀对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土壤侵蚀原理对于防治土壤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壤侵蚀原理主要包括水流侵蚀和风蚀两种类型。

水流侵蚀是指雨水或者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动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水流侵蚀包括面源侵蚀和沟道侵蚀两种类型。

面源侵蚀是指土壤表面被雨水冲刷、剥蚀的过程。

雨滴打击和水流对土壤表面的冲刷能够使土壤被剥蚀,而这些剥蚀的土壤则随着水流一起向下流动,最终堆积在低洼地区。

沟道侵蚀是指在土壤表面形成沟道,并由水流的冲刷作用而加深。

水流在流动时会在土壤表面形成突起和切缘,当突起和切缘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沟道。

沟道的形成往往会进一步加深,导致大量的土壤被冲刷,并同样堆积在低洼地区。

风蚀是指风力对土壤的冲刷和运输作用。

风力冲刷主要发生在干燥地区或者暴风雨后。

风力对土壤表面的冲刷能够使土壤中的砂粒、粉尘等被抬起并悬浮在空中,形成风沙。

这些风沙会随风向迁移,并在适当的位置落下形成堆积。

土壤侵蚀的原理主要是由于水流和风力对土壤表面的冲刷和运输作用,导致土壤的流失和堆积。

而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主要有降雨量、坡度、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

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降雨量的大小决定了土壤表面受到水流冲刷的强度和水流量的大小。

通常来说,降雨量越大,土壤侵蚀的程度就会越大。

坡度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坡度的大小决定了水流的速度和冲刷力。

通常来说,坡度越大,水流的速度和冲刷力就越大,土壤侵蚀的程度也就越大。

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种类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和抗冲性。

通常来说,粒径较大、黏土含量较高的土壤具有较好的抗冲能力,而沙质土壤则比较容易受到冲刷。

植被覆盖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植被通过根系的固定和枝叶的遮挡作用能够减少水流的速度和冲刷力,从而降低土壤侵蚀的程度。

因此,保护和恢复植被覆盖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措施之一总之,土壤侵蚀是由水流和风力对土壤表面的冲刷和运输作用所导致的土壤流失和堆积现象。

土壤侵蚀规律PPT课件

土壤侵蚀规律PPT课件
② 搬运:水流的搬运方式 悬移 悬移质 推移 推移质
③ 沉积:泥沙来量>挟沙能力
8
第8页/共68页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a -初期
溯源侵蚀
河谷发育初期:下蚀、溯源 侵蚀,河谷加深和延长,这时 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河谷多为V型河谷。
下蚀
第9页/共68页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侧蚀
河谷发育中期:V型河谷形成 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 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 现连续的河湾。
40
第40页/共68页
第三节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潜在因素
水文气象 地形
第6页/共68页
② 坡面水流
水流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雨水和雪水 的补充,一般顺坡流量会逐渐增大。当流量增 大到一定值后,成层的流动便不再能够保持, 变成紊流(R>500)。
③ 沟槽水流
沟槽水流均属于紊流。
第7页/共68页
(2)水流的作用
① 冲刷:水流的侵蚀作用 下蚀(深向侵蚀) 侧蚀 (旁蚀) 溯源侵蚀
按2008年1月4日发布的水利部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 分级标准》(SL 190-2007)进行。
38
第38页/共68页
三、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水利行业标准SL 190-2007)
级 别 平均侵蚀模数[t/(km2·a)] 平均流失厚度(mm/a)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滑坡形成条件
a. 降水:增加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

b. 地质: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
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
c. 地貌: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第三章土壤侵蚀原理第四节土壤侵蚀规律幻灯片4幻灯片5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降雨诸要素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类型,降雨历时,雨滴大小及其下降速度等.它们都与土壤侵蚀量及其侵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1 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

常用mm/h表示。

根据其强度的大小. 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

一般暴雨以上就能造成严重的水力侵蚀, 而且降雨强度是降雨因素中对土壤侵蚀影响最大的因子。

幻灯片6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1 降雨强度:N.H.Neal 与P.C.Ekern通过大量实测与实验资料研究,得到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量间的关系为E—土壤侵蚀量A—与土壤性质和地表坡度有关的系数I—降雨强度b—指数( b >1)幻灯片7降雨强度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降雨日期降雨量(mm) 降雨历时(分)平均降雨强度(mm/h)径流量(m3/hm2)侵蚀量(t/hm2)某年7/343.4 805 3.24 6.68 0.60某年/7/2240.0 292 8.22 103.02 22.36某年/8/849.3 150 19.74 292.13 139.82幻灯片8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2 雨滴质量大质量的雨滴具有较大的落地终点速度,对土壤造成影响也较大.根据W.D.Ellison的试验,雨滴降落于地表时的终点速度与其半径之间的关系为v—雨滴终点速度• C—系数 取1334 取1246• R—雨滴半径• P—空气的密度• S—雨滴的比重 =1幻灯片9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2 雨滴质量W.D.Ellison还实测得到30min降雨的土壤侵蚀量,随降雨终点速度的4.33次方成正比,与雨滴直径的1.07次方亦成正相关关系。

其表达式Sp—土壤冲刷量(g/30min)• Vk—雨滴终点速度(m/s)• d—雨滴直径(mm)• i —降雨强度(cm/h)• K —取决于土壤条件的参数幻灯片10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3 降雨的类型与降雨历时降雨类型系指降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在一场降雨中,由于降雨强度及其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降雨类型.充分的前期降雨是导致暴雨形成较大地表径流和产生严重冲刷的重要条件之一.均匀型、超前型、中间型、延后型降雨历时是指一场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历时长,侵蚀强幻灯片11雨强与历时的倒数关系幻灯片12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4 降雨总量一般来说,随着降雨总量的增大,土壤侵蚀也增大,但实际中并不完全是这样. 据观测低于10—30mm/h的降雨不至于导致土壤侵蚀的发生. 如果一个地区多以低强度形式出现. 即使其年降雨量较大, 也不会导致土壤侵蚀量的增加。

但这种情况会为下一步的土壤侵蚀创造条件 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入渗的水分消除了颗粒之间的吸附力●水溶解了颗粒之间的胶结物,使颗粒丧失了粘结力●水进入岩土孔隙,增加了单位体积的重量●使潜水面升高,孔隙水压力对潜在破裂面以上的土石体起着浮托作用.●大量雨水下渗将使岩层软化幻灯片13一气候因素(一)降雨(precipitation)4 降雨总量降水量与侵蚀量: 降水量大,发生侵蚀的潜在危险大;同一地区正相关;不同地区相关性不明显●日降雨量世界纪录:非洲尼旺岛1870mm。

●台湾为我国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阿里山1104mm,百新1248mm,新寮1672mm。

●大陆大多数省区出现过日降雨量100~200mm的大暴雨,超过400mm的很少。

●我国最大两场暴雨:●1963.8.4河北省内丘县950mm;●1975.8.7河南省方城县1054.7mm,泌阳县12小时954.4mm。

幻灯片14降雨历时,降水量,降雨强度历时 min 降水量 mm 雨强 mm/min5 3.9 0.7810 5.5 0.5515 6.7 0.4530 9.5 0.3260 13.4 0.22120 18.7 0.16180 22.8 0.13720 42.8 0.061440 55.0 0.04幻灯片15一气候因素(二)降雪(三)气温温度引起结冰和解冻温度温度引起岩石的分化温度影响植被恢复幻灯片16一气候因素(四)风力风是土壤侵蚀和风沙流动的动力。

风蚀的强弱首先取决于风速。

受地面摩擦阻力的影响,距地面越近,风速越小,紊流和涡动作用越强,距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气流也较稳定。

风速:首要因素持续时间:第二因素风的次数风向严重风蚀的两个条件:土地集中、地面广阔平坦干燥的土壤幻灯片17二地形因素(一)坡度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

坡度越大,径流的流速越大,土壤的侵蚀量也较大。

但在陕西绥德的试验研究发现,在径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随坡度的增加,冲刷量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的坡度后,随着坡度的增加,冲刷量减少;在黄土沟壑丘陵区,这个转折坡度大致是 25°—28.5°。

幻灯片18二地形因素(一)坡度1 影响入渗和径流入渗量与坡度成反比渗透率很大时,径流量与坡度成正比渗透率很小时,径流量与坡度成反比2 影响径流速度与产流时间坡度增大,径流速度指数增加V=khmJnk 系数,h 径流深,J 坡度,m,n 指数坡度增大,提早产流幻灯片19二地形因素(一)坡度3 影响径流量和侵蚀量坡度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增加坡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试验坡度5°10°15°20°降雨雨量(mm)46.7历时(min)36.0雨强(mm/min)1.3侵蚀量(g/m2)1210 2370 5720 6310 比例(%)100 196 472 521幻灯片20坡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坡度年径流量(L/hm2)年侵蚀量(mm土层)5°31′305.8 0.21 7°40′262.3 0.30 14°182.4 0.47 17°160.5 0.56幻灯片21二地形因素(一)坡度4 侵蚀转折坡度临界坡度(critical slope):坡地侵蚀量随地面坡度增加而增加的关系超过一定坡度时就不存在,即超过该坡度后侵蚀量反而减少,这个极限坡度称临界坡度或侵蚀转折坡度。

在黄土沟壑丘陵区,这个转折坡度大致是 25°—28.5°。

我国观测结果0~45°,侵蚀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45~90°,侵蚀量随坡度增加而减少。

5 坡度与其它侵蚀影响溅蚀影响沟蚀发育影响重力侵蚀幻灯片22二地形因素(二)坡长一般来说 长与径流量、冲刷量成正比 应结合降雨条件进行考虑1 在特大和较大暴雨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正相关。

2 在降雨强度较小,或降雨强度大,但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成反比,与冲刷量成正比。

3 强度很小,历时也很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负相关。

幻灯片23二地形因素(三)坡形坡形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四种:直线型、凸形坡、凹形坡、阶梯形坡。

●直线型●严重侵蚀仅在坡面下部出现平行排列的细沟、浅沟幻灯片24二地形因素(三)坡形●凸型●坡长增加,坡度增加,侵蚀量增加下部侵蚀严重幻灯片25二地形因素(三)坡形●凹型●中部侵蚀较剧烈下部出现堆积幻灯片26二地形因素(三)坡形●阶梯型(复合型)●台阶缓冲径流●增加下渗,减小径流量和流速,降低侵蚀台阶前沿侵蚀最大幻灯片27地形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幻灯片28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地表或岩石表面)冲蚀而成的水沟溪谷;(雨水冲击而成的)沟渠幻灯片29二地形因素( 四)坡向坡向不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从而影响土壤湿度,温度,植被状况等环境因子的不同,其侵蚀过程也有明显差异。

1 阳坡(南坡)温度高、风化快、堆积物厚冰雪融化快,径流大蒸发快,土壤含水量低,植物生长不好2 迎风坡溅蚀机会多植被较好幻灯片30坡向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幻灯片31三地质因素(一)岩性岩石本身的特性 风化过程、风化产物、土壤类型及抗蚀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岩石的风化性石漠化岩性岩石的坚硬性河谷侵蚀岩石的透水性重力侵蚀幻灯片32三地质因素(二)岩石的新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新构造运动是引起侵蚀基准变化的根本原因。

地震,震动等幻灯片33新构造运动侵蚀基准变化幻灯片34幻灯片35四土壤因素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 以它的特性,尤其是透水性、抗蚀性和抗冲性对土壤侵蚀有很大影响。

(一)土壤的透水性•透水性决定着地表径流的大小。

所以土壤对水分的渗透能力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

土壤透水能力决定于土壤质地、结构性、孔隙度、剖面构造、土壤湿度等。

•质地越粗,透水越好•结构越好,透水性与持水量越大•持水量取决于孔隙度•透水性与孔隙大小有关•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距地面越近,越易侵蚀•湿度大,透水性差。

幻灯片36单位时间入渗土壤的水量入渗率, i幻灯片37四土壤因素(二)土壤的抗蚀性-------指土壤抵抗雨滴打击分散和抵抗径流悬浮的能力。

其大小取决于土粒和水的亲和力。

用土壤分散率、土壤侵蚀率、土壤的分散系数来表示。

土壤入渗与贮水性能土壤质地与孔隙性土壤结构土壤剖面构型土壤湿度状况土地经营与作物管理幻灯片38四土壤因素(二)土壤的抗蚀性1 土壤分散率------土壤在水中的分散程度的指标分散率越大,抗蚀能力越差耐蚀性土壤:5.2%~15.0%易蚀性土壤:15%~66%2 分散系数------土壤团聚体在水中破坏的指标。

随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东北黑土:11.4,河田侵蚀红壤:41.0。

P136,表4-15表明,有机质和黏粒含量较多的黑土分散系数最低,说明其抗蚀力较强。

幻灯片39四土壤因素(三)土壤的抗冲性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流水和风等侵蚀力的机械破坏作用和推动下移的能力。

一般用土体在静水中的崩解情况作为它的指标。

土壤的膨胀系数愈大,崩解愈快,抗冲性愈弱。

如有根系缠绕,将土壤固结,可使抗冲性增强。

影响因素:结构体的胶结力紧实度根系缠绕幻灯片40土壤抗冲性母质和植被静水中崩解速度流水中冲失情况母质2’30”随时冲走麦田>1 hr 5’全被冲散草地>1 hr 1hr被冲失9.7%疏林>1 hr 1hr被冲失15.2%密林>1 hr 1hr被冲失9.25%幻灯片41五森林植被因素(一)破坏植被带来的后果幻灯片42五森林植被因素(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植被因素是防治土壤侵蚀最积极的因素 乎在任何条件下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拦截雨滴植被通过林冠截留和枯枝落叶截留, 在减少雨量的同时, 能大大削减降雨的动能, 减少溅蚀及集中股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