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完整版本

颈部肿瘤
总结词
颈部肿瘤是颈部肿块常见的病因之一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颈部肿瘤通常表现为颈部出现质地较 硬的肿块,可能伴随疼痛、压迫症状 等。颈部肿瘤的原因可能包括良性肿 瘤和恶性肿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 查和诊断。
其他颈部肿块疾病
总结词
其他颈部肿块疾病包括脂肪瘤、血管瘤等。
详细描述
淋巴结肿大通常表现为颈部出现可触及的硬块,可能伴随疼痛、发热等症状。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 断。
甲状腺肿大
总结词
甲状腺肿大是颈部肿块常见的病因之一,通常由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癌引起。
详细描述
甲状腺肿大通常表现为颈部正中部位的弥漫性肿块,可能伴随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甲状腺肿 大的原因可能包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其他颈部肿块疾病通常表现为颈部出现可触及的肿块,可能伴随疼痛、压迫症状等。这些疾病的原因可能包括脂 肪瘤、血管瘤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04
颈部肿块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颈部肿块,如淋巴结 炎等,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VS
激素治疗
对于一些与免疫系统相关的颈部肿块,激 素类药物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体征
颈部肿块可在颈部区域触及,质地、 大小、活动度等特征不同,可能伴随 局部压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02
颈部肿块的诊断方法
触诊
01
触诊是初步诊断颈部肿块的方法 ,医生通过触摸颈部,了解肿块 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以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联。
02
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 质,例如是否为炎症性、肿瘤性 或先天性病变。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ppt课件

20% 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 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20% 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
15
五、颈部各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一)颌下三角区 1、 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
(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 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 为单侧受累。
锁骨上三角:转移癌(左侧称 Virchow 淋巴结)、淋巴结结核
6
3、颈后区 (1)脂肪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现呈分叶状,质软、基底大 、活动度小、界限不清、有假波动感。 (2)纤维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 大、界清,和周围组织无粘连。 (3) 急慢性淋巴结炎
(2)恶性肿瘤:初为单个,迅速发展为多个, 融合成团块状,质硬,不易推动,病程常仅数周 或数月。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和转移性。常见有 :唾液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淋巴瘤等
11
四、 颈部肿块的诊断
1、病史分析: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肿块
的发展速度以及肿块有无疼痛 等。 Skandalakis等提出“7”字规律,即7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2
一、颈部肿块解剖分区
3
4
二、 颈各区常见疾病
1、颈前区: 颌下颏下区:淋巴结炎、颌下腺炎、
颏下皮样囊肿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疾病、甲状腺 舌管囊肿
5
2、颈侧区 胸锁乳突肌区:转移癌、恶性淋巴瘤、
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动脉体瘤等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枕三角):淋巴 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囊状淋巴管瘤 、血管瘤等
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 为先天性肿块。
12
20% 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
15
五、颈部各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一)颌下三角区 1、 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
(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 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 为单侧受累。
锁骨上三角:转移癌(左侧称 Virchow 淋巴结)、淋巴结结核
6
3、颈后区 (1)脂肪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现呈分叶状,质软、基底大 、活动度小、界限不清、有假波动感。 (2)纤维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 大、界清,和周围组织无粘连。 (3) 急慢性淋巴结炎
(2)恶性肿瘤:初为单个,迅速发展为多个, 融合成团块状,质硬,不易推动,病程常仅数周 或数月。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和转移性。常见有 :唾液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淋巴瘤等
11
四、 颈部肿块的诊断
1、病史分析: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肿块
的发展速度以及肿块有无疼痛 等。 Skandalakis等提出“7”字规律,即7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2
一、颈部肿块解剖分区
3
4
二、 颈各区常见疾病
1、颈前区: 颌下颏下区:淋巴结炎、颌下腺炎、
颏下皮样囊肿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疾病、甲状腺 舌管囊肿
5
2、颈侧区 胸锁乳突肌区:转移癌、恶性淋巴瘤、
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动脉体瘤等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枕三角):淋巴 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囊状淋巴管瘤 、血管瘤等
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 为先天性肿块。
12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ppt课件

•伸舌试验---位于颈中线舌骨上下的甲状舌管囊肿;
•透光试验---囊性水瘤;
•吞咽试验---甲状腺来源的肿块;
•肿块加压回缩及体位试验---海棉状血管瘤;
•穿刺液观察---囊性肿瘤(血管瘤-通畅地吸得易凝血液;肉 瘤-血液;囊性水瘤-淡黄色透明淋巴液;神经鞘瘤-陈旧性 不凝固血水;腮裂囊肿-混浊“脓性”液体,镜检无脓细胞 且充满胆固醇结晶;寒性脓肿-黄绿色稀薄的脓液)。
(2)乳突(耳后)淋巴结
:收纳颞、顶、乳突
区及耳廓的淋巴,注
20入20/1同1/1上3 。
6
一、颈部解剖(Applied Anatomy of Neck)
(3)腮腺淋巴结:收纳面、耳廓、外耳道的淋巴,注入颈外 侧浅及颈深上淋巴结。
(4)下颌下淋巴结:收 纳眼、鼻、唇、牙、 及口底的淋巴,注入 颈深上及下淋巴结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2020/11/13
1
一、颈部解剖
颈部边界:上部以下颌下缘、乳突至枕外粗隆的连线与头 面部分界。 下部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与肩峰的连线与 胸部、上肢、背部分界。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13
二、颈部肿块的概论
Skondalakis的颈部肿块诊断 “80%规律”: 1. 甲状腺肿块占20%,非甲状腺肿块占80% ; 2. 非甲状腺肿块中,炎症及先天性疾病占20%;肿瘤占80% 3. 肿瘤中,良性肿瘤占20%,恶性肿瘤占80% ;同时与性别
有关,女性约占20%,男性占80%。 4. 恶性肿瘤中,颈部原发占20%,转移瘤占80% 。 5. 转移瘤中,锁骨上占80% ,锁骨下占20%。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培训课件

(二)肿块质软,界清,和表面 皮肤无粘连,但可随吞咽活动, 伸舌试验阳性. (三)穿刺液为黄色,透明微混浊或粘稠.易继发感染,感染 后内容物即为脓性液体.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
18
影象学表现:颈部中线囊性肿块,位于舌骨水平上下.
CT表现:光滑薄壁肿块,液体CT值一零~一八HU, CT 值高反映蛋白含量高和伴有感染.囊肿常不分叶,偶 见分隔,增强后常有环状强化.
22
第二鳃裂囊肿:
★年龄:见于任何年龄,二零~四零岁多见
.
★部位:沿胸锁乳突肌前上一/三.九零%
位于颈动脉鞘浅面,少数穿过颈动脉分
叉至咽侧壁,需要与咽旁肿块鉴别.
★形态:一般呈圆形,生长缓慢,感染后可
突然肿大,肿块多为胸锁乳突肌掩盖,部
分在肌前缘突出.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
23
第三、第四鳃裂囊肿
★分二型:I型位于外耳道附近,也可位于腮腺或下 颌角;II型与颌下腺有关或位于颈前三角. ★年龄:二零岁前发病. ★临床表现:外耳道至下颌角反复发作脓肿和其它 感染(窦道)瘘多于脓肿. ★病史:腮腺脓肿反复发作,对抗炎和外科引流效果 不理想.囊肿类似于腮腺肿瘤,可伴有面神经麻痹.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 疗
Diagnosis——搜集资料
一、病 史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de时间、发展速度、有无 疼痛等. 二、查 体 :肿块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 肿块质地、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有无血 管杂音. 三、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 四、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快速、创伤性小,阳性率高,有较
• 经验 --三个“七” • --N个八零% • 位置 --解剖 • --间隙 • 分类 --病因 • --性质 • --来源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
18
影象学表现:颈部中线囊性肿块,位于舌骨水平上下.
CT表现:光滑薄壁肿块,液体CT值一零~一八HU, CT 值高反映蛋白含量高和伴有感染.囊肿常不分叶,偶 见分隔,增强后常有环状强化.
22
第二鳃裂囊肿:
★年龄:见于任何年龄,二零~四零岁多见
.
★部位:沿胸锁乳突肌前上一/三.九零%
位于颈动脉鞘浅面,少数穿过颈动脉分
叉至咽侧壁,需要与咽旁肿块鉴别.
★形态:一般呈圆形,生长缓慢,感染后可
突然肿大,肿块多为胸锁乳突肌掩盖,部
分在肌前缘突出.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
23
第三、第四鳃裂囊肿
★分二型:I型位于外耳道附近,也可位于腮腺或下 颌角;II型与颌下腺有关或位于颈前三角. ★年龄:二零岁前发病. ★临床表现:外耳道至下颌角反复发作脓肿和其它 感染(窦道)瘘多于脓肿. ★病史:腮腺脓肿反复发作,对抗炎和外科引流效果 不理想.囊肿类似于腮腺肿瘤,可伴有面神经麻痹.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疗
颈部包块诊疗和鉴别诊 疗
Diagnosis——搜集资料
一、病 史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de时间、发展速度、有无 疼痛等. 二、查 体 :肿块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 肿块质地、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有无血 管杂音. 三、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 四、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快速、创伤性小,阳性率高,有较
• 经验 --三个“七” • --N个八零% • 位置 --解剖 • --间隙 • 分类 --病因 • --性质 • --来源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颈部肿块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保健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颈部肌肉疲劳,应适 时调整姿势,减轻颈部负担。
适当的颈部运动
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如转动脖子、伸展颈部等 ,有助于缓解颈部疲劳和预防颈部肿块。
04
颈部肿块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颈部清洁
定期清洁颈部,避免感染 。
观察肿块变化
留意肿块的大小、质地、 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摩擦、挤压或触 摸颈部肿块,以免刺激病 变。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
观察药物反应
留意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及时 告知医生。
甲状腺肿通常伴随着其他甲状腺疾病 的症状,如甲亢或甲减,而颈部肿块 可能没有其他症状。
颈部肿块与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
颈部肿块通常是实质性的,而颈部囊性病变则具有囊性感。
颈部肿块通常不会移动,而颈部囊性病变可能会移动。
超声检查是鉴别颈部肿块和颈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囊性病变在超声下呈现为液 性暗区,而肿块则呈现为实质性回声。
根据初步检查结况下,进行穿刺抽 取肿块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
初步检查
医生首先通过触诊和观察,初 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室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 否需要进行血液和其他体液检 查。
综合诊断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做出 最终的诊断。
诊断注意事项
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尽快 就医。
如实描述病情
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 ,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颈部肿块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保健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颈部肌肉疲劳,应适 时调整姿势,减轻颈部负担。
适当的颈部运动
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如转动脖子、伸展颈部等 ,有助于缓解颈部疲劳和预防颈部肿块。
04
颈部肿块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颈部清洁
定期清洁颈部,避免感染 。
观察肿块变化
留意肿块的大小、质地、 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摩擦、挤压或触 摸颈部肿块,以免刺激病 变。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
观察药物反应
留意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及时 告知医生。
甲状腺肿通常伴随着其他甲状腺疾病 的症状,如甲亢或甲减,而颈部肿块 可能没有其他症状。
颈部肿块与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
颈部肿块通常是实质性的,而颈部囊性病变则具有囊性感。
颈部肿块通常不会移动,而颈部囊性病变可能会移动。
超声检查是鉴别颈部肿块和颈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囊性病变在超声下呈现为液 性暗区,而肿块则呈现为实质性回声。
根据初步检查结况下,进行穿刺抽 取肿块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
初步检查
医生首先通过触诊和观察,初 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室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 否需要进行血液和其他体液检 查。
综合诊断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做出 最终的诊断。
诊断注意事项
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尽快 就医。
如实描述病情
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 ,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颈部包块诊断与鉴别诊断PPT教案

分类 --病因 --性质 --来源
第5页/共48页
颈部包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
--- Skandalakis对颈部非甲状腺肿块进行统计,总结了80%规律
颈部包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颏下区 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
锁骨上窝 颈后区
颌下腺炎、皮样囊肿
急慢性淋巴结炎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 腺疾病
囊状淋巴管瘤、颈动脉体 瘤、血管瘤、神经源性肿 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 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
纤维瘤、脂肪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
腮腺区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
第14页/共48页
A:Congenital masses B:Inflammation C:Neoplasm D:Thyroid disease
第34页/共48页
A:Congenital masses B:Inflammation C:Neoplasm D:Thyroid disease
第35页/共48页
Neoplasm
➢ 颈动脉体瘤 ➢ 神经源性肿瘤 ➢ 血管瘤 ➢ 淋巴性肿瘤 ➢ 纤维瘤 ➢ 脂肪瘤
第36页/共48页
颈动脉体瘤
(1)较少见。在颈动脉分叉处出 现无痛单个肿块,生长缓慢,常有 数年病史。
第25页/共48页
囊 性 水 瘤 ( cystic hygroma) : 无痛性肿胀4周,抗炎治疗无效。
CT增强扫 描:左侧 颈部低密 度肿块, 位于胸锁 乳突肌深 面,颈后 三角区。
第26页/共48页
第5页/共48页
颈部包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
--- Skandalakis对颈部非甲状腺肿块进行统计,总结了80%规律
颈部包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颏下区 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
锁骨上窝 颈后区
颌下腺炎、皮样囊肿
急慢性淋巴结炎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 腺疾病
囊状淋巴管瘤、颈动脉体 瘤、血管瘤、神经源性肿 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 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
纤维瘤、脂肪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
腮腺区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
第14页/共48页
A:Congenital masses B:Inflammation C:Neoplasm D:Thyroid disease
第34页/共48页
A:Congenital masses B:Inflammation C:Neoplasm D:Thyroid disease
第35页/共48页
Neoplasm
➢ 颈动脉体瘤 ➢ 神经源性肿瘤 ➢ 血管瘤 ➢ 淋巴性肿瘤 ➢ 纤维瘤 ➢ 脂肪瘤
第36页/共48页
颈动脉体瘤
(1)较少见。在颈动脉分叉处出 现无痛单个肿块,生长缓慢,常有 数年病史。
第25页/共48页
囊 性 水 瘤 ( cystic hygroma) : 无痛性肿胀4周,抗炎治疗无效。
CT增强扫 描:左侧 颈部低密 度肿块, 位于胸锁 乳突肌深 面,颈后 三角区。
第26页/共4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2
一、颈部肿块解剖分区
3
4
二、 颈各区常见疾病
1、颈前区:皮样囊肿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疾病、甲状腺 舌管囊肿
5
2、颈侧区 胸锁乳突肌区:转移癌、恶性淋巴瘤、
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动脉体瘤等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枕三角):淋巴 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囊状淋巴管瘤、 血管瘤等
(2)慢性炎症:一般指慢性淋巴结炎,肿 块较小,病程较长,无痛,触之滑动。
(3)淋巴结结核:多个淋巴结肿大,进而 融合成团块状,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
10
3、 肿瘤: (1)良性肿瘤:单个圆形肿块,质地中等,境 界清楚,活动度较好,生长缓慢,B超检查多呈 实性。常见有: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腮腺混 合瘤、颌下腺混合瘤、甲状腺腺瘤等。
21
6、颌下腺肿瘤 (1)发病年龄在50岁上下,恶性者年 龄更大一些。症状多为无痛性,肿块呈 进行性增大。病程自数月至20年以上不 等,但恶性者很少有超过2年以上的,低 度恶性的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合瘤病 程可稍长一些。
18
3、颌下腺囊肿和舌下腺囊肿
颌下腺囊肿较舌下腺囊肿少见,而一些舌下腺囊肿 的肿胀却可以表现在口外颌下区,应当加以注意,其 鉴别点如下:
(1)仔细观察口底有无肿胀,用手指轻压颌下区肿 块,如口底出现有波动感的囊肿,即可确定为舌下腺 囊肿。
(2)二者穿刺液淀粉酶试验均为阳性,但以舌下腺 囊肿的液体较为粘稠。
(4) 影像检查:X平片、CT、MRI等。 (5) 切除或切取活检:经多方检查与穿刺针吸 活检仍未能确定肿块性质者方可采用此法。搏动 性肿块禁忌切检。
14
附: 颈部肿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 ): 颈部肿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3)有时如无法在术前确定囊肿来源,可于手术中 观察囊肿与二腺体内的关系,最后确诊。
19
4、 颌下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按其组织结构和临床特性可分为毛细 管型、海绵型和囊肿型三种,发生于颌下区多为海 绵型淋巴管瘤。
(1)位置靠近颌下三角后缘,患处明显肥大畸形, 多为无痛性肿胀。
(2)早期质地柔软,压迫可有部分回缩,但体位 试验阴性。晚期肿块可变硬。
16
(3)检查:肿大之腺体可有压痛,颌下腺 导管口常有红肿,挤压腺体有时可有脓性 或粘稠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口底扪诊 可触及呈条索状的导管,或可扪及导管内 的结石。
(4)X线检查或造影:阳性结石X线咬合
片可显影,阴性结石在碘油造影时可见导
管充盈缺损或造影剂不连续。慢性颌下腺
炎时碘油造影常表现为导管外形不整齐,
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 为先天性肿块。
12
2、 检查方法: (1) 理学检查:肿块部位、数目、大
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肿块质地、 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 有无血管杂音。
(2) 穿刺针吸活检:安全、方便、快 速、创伤性小,阳性率可达80%,有较 高的诊断价值。
13
(3) 超声检查:鉴别囊实性,肿块数目、有无 被膜、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
腮腺区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
8
三、 颈部肿块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1、 先天性: 多发于青少年,病程常以年计,一般
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 B超检查呈囊性。有时继发感染后形成瘘。 常见有:鳃裂囊肿、甲状舌骨囊肿、皮样囊 肿、囊性水瘤、血管瘤等。
9
2、 炎症: (1) 急性炎症: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病 程以天计。
(2)恶性肿瘤:初为单个,迅速发展为多个, 融合成团块状,质硬,不易推动,病程常仅数周 或数月。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和转移性。常见有 :唾液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淋巴瘤等
11
四、 颈部肿块的诊断
1、病史分析: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肿块
的发展速度以及肿块有无疼痛 等。 Skandalakis等提出“7”字规律,即7
扩张或狭窄,分支导管扩张,形成所谓雪
花状或葡萄状的影像
17
2 慢性淋巴结炎 (1)临床上表现为颌下区无痛性肿块,有 时大、时小、反复肿大的发作病史,无腺 体导管阻塞症状。
(2)肿块位置表浅,数日可能有多个,呈 串珠状,可活动,腺体导管口粘膜正常。
(3)结核性淋巴结炎还可以有:a:血沉加 快;b:OT试验阳性;c:可有低热、盗汗;d:试 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
15
五、颈部各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一)颌下三角区 1、 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
(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 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 为单侧受累。
(2)症状:涎石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阻塞症状,在 进食时,尤其以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称 之为涎绞痛。慢性颌下腺炎早期颌下区不适或轻微 疼痛,口腔内常感有咸味,待颌下腺导管阻塞时, 亦可发生涎绞痛。
7
部位 颌下亥下区 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
锁骨上窝 颈后区
颈部各区常见肿块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腺炎、亥下皮样囊肿
急慢性淋巴结炎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腺疾 病
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
颈动脉体瘤、血管瘤
核、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
瘤
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纤维瘤、脂肪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
锁骨上三角:转移癌(左侧称 Virchow 淋巴结)、淋巴结结核
6
3、颈后区 (1)脂肪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现呈分叶状,质软、基底大、 活动度小、界限不清、有假波动感。 (2)纤维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 大、界清,和周围组织无粘连。 (3) 急慢性淋巴结炎
(3)穿刺有时可抽出清亮透明的淋巴液,不含胆 固醇结晶,淀粉酶试验阴性,以资与腮裂囊肿、颌 下腺囊肿鉴别。
20
5 、腮裂囊肿
(1)多见于青壮年,肿块生长缓慢,质地柔软, 有波动感,但无搏动。
(2)病人多无自觉症状,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 肿块可骤然增大,并可有疼痛,且向腮腺区放射。
(3)穿刺液多为黄绿色或棕色清亮液体,多数含 胆固醇结晶,继发感染后穿刺液则呈脓性。 (4)囊肿破溃后可引起长期不愈,形成腮裂瘘。
1
2
一、颈部肿块解剖分区
3
4
二、 颈各区常见疾病
1、颈前区:皮样囊肿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疾病、甲状腺 舌管囊肿
5
2、颈侧区 胸锁乳突肌区:转移癌、恶性淋巴瘤、
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动脉体瘤等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枕三角):淋巴 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囊状淋巴管瘤、 血管瘤等
(2)慢性炎症:一般指慢性淋巴结炎,肿 块较小,病程较长,无痛,触之滑动。
(3)淋巴结结核:多个淋巴结肿大,进而 融合成团块状,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
10
3、 肿瘤: (1)良性肿瘤:单个圆形肿块,质地中等,境 界清楚,活动度较好,生长缓慢,B超检查多呈 实性。常见有: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腮腺混 合瘤、颌下腺混合瘤、甲状腺腺瘤等。
21
6、颌下腺肿瘤 (1)发病年龄在50岁上下,恶性者年 龄更大一些。症状多为无痛性,肿块呈 进行性增大。病程自数月至20年以上不 等,但恶性者很少有超过2年以上的,低 度恶性的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合瘤病 程可稍长一些。
18
3、颌下腺囊肿和舌下腺囊肿
颌下腺囊肿较舌下腺囊肿少见,而一些舌下腺囊肿 的肿胀却可以表现在口外颌下区,应当加以注意,其 鉴别点如下:
(1)仔细观察口底有无肿胀,用手指轻压颌下区肿 块,如口底出现有波动感的囊肿,即可确定为舌下腺 囊肿。
(2)二者穿刺液淀粉酶试验均为阳性,但以舌下腺 囊肿的液体较为粘稠。
(4) 影像检查:X平片、CT、MRI等。 (5) 切除或切取活检:经多方检查与穿刺针吸 活检仍未能确定肿块性质者方可采用此法。搏动 性肿块禁忌切检。
14
附: 颈部肿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 ): 颈部肿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3)有时如无法在术前确定囊肿来源,可于手术中 观察囊肿与二腺体内的关系,最后确诊。
19
4、 颌下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按其组织结构和临床特性可分为毛细 管型、海绵型和囊肿型三种,发生于颌下区多为海 绵型淋巴管瘤。
(1)位置靠近颌下三角后缘,患处明显肥大畸形, 多为无痛性肿胀。
(2)早期质地柔软,压迫可有部分回缩,但体位 试验阴性。晚期肿块可变硬。
16
(3)检查:肿大之腺体可有压痛,颌下腺 导管口常有红肿,挤压腺体有时可有脓性 或粘稠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口底扪诊 可触及呈条索状的导管,或可扪及导管内 的结石。
(4)X线检查或造影:阳性结石X线咬合
片可显影,阴性结石在碘油造影时可见导
管充盈缺损或造影剂不连续。慢性颌下腺
炎时碘油造影常表现为导管外形不整齐,
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 为先天性肿块。
12
2、 检查方法: (1) 理学检查:肿块部位、数目、大
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肿块质地、 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 有无血管杂音。
(2) 穿刺针吸活检:安全、方便、快 速、创伤性小,阳性率可达80%,有较 高的诊断价值。
13
(3) 超声检查:鉴别囊实性,肿块数目、有无 被膜、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
腮腺区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
8
三、 颈部肿块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1、 先天性: 多发于青少年,病程常以年计,一般
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 B超检查呈囊性。有时继发感染后形成瘘。 常见有:鳃裂囊肿、甲状舌骨囊肿、皮样囊 肿、囊性水瘤、血管瘤等。
9
2、 炎症: (1) 急性炎症: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病 程以天计。
(2)恶性肿瘤:初为单个,迅速发展为多个, 融合成团块状,质硬,不易推动,病程常仅数周 或数月。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和转移性。常见有 :唾液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淋巴瘤等
11
四、 颈部肿块的诊断
1、病史分析: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肿块
的发展速度以及肿块有无疼痛 等。 Skandalakis等提出“7”字规律,即7
扩张或狭窄,分支导管扩张,形成所谓雪
花状或葡萄状的影像
17
2 慢性淋巴结炎 (1)临床上表现为颌下区无痛性肿块,有 时大、时小、反复肿大的发作病史,无腺 体导管阻塞症状。
(2)肿块位置表浅,数日可能有多个,呈 串珠状,可活动,腺体导管口粘膜正常。
(3)结核性淋巴结炎还可以有:a:血沉加 快;b:OT试验阳性;c:可有低热、盗汗;d:试 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
15
五、颈部各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一)颌下三角区 1、 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
(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 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 为单侧受累。
(2)症状:涎石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阻塞症状,在 进食时,尤其以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称 之为涎绞痛。慢性颌下腺炎早期颌下区不适或轻微 疼痛,口腔内常感有咸味,待颌下腺导管阻塞时, 亦可发生涎绞痛。
7
部位 颌下亥下区 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
锁骨上窝 颈后区
颈部各区常见肿块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腺炎、亥下皮样囊肿
急慢性淋巴结炎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腺疾 病
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
颈动脉体瘤、血管瘤
核、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
瘤
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纤维瘤、脂肪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
锁骨上三角:转移癌(左侧称 Virchow 淋巴结)、淋巴结结核
6
3、颈后区 (1)脂肪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现呈分叶状,质软、基底大、 活动度小、界限不清、有假波动感。 (2)纤维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 大、界清,和周围组织无粘连。 (3) 急慢性淋巴结炎
(3)穿刺有时可抽出清亮透明的淋巴液,不含胆 固醇结晶,淀粉酶试验阴性,以资与腮裂囊肿、颌 下腺囊肿鉴别。
20
5 、腮裂囊肿
(1)多见于青壮年,肿块生长缓慢,质地柔软, 有波动感,但无搏动。
(2)病人多无自觉症状,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 肿块可骤然增大,并可有疼痛,且向腮腺区放射。
(3)穿刺液多为黄绿色或棕色清亮液体,多数含 胆固醇结晶,继发感染后穿刺液则呈脓性。 (4)囊肿破溃后可引起长期不愈,形成腮裂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