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贵在养阳

合集下载

中医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中医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中医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止于立 夏前一天,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 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 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 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 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 在春天复发。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 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 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人的头顶有“百会穴”,是百脉朝会的地 方,梳头,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 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 头痛的作用。 时间——早晨,早上是人体阳气升发之时。 梳子——牛角梳、玉梳、木梳等。
方法——要全头梳,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 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 处。每个部位大约梳50次左右,以自己感 觉舒服为准。
吃些甘味食品:松子大枣山药, 豆奶禽蛋蜂蜜。 (糖尿病除外)
吃些温阳食物:鸡养肝, 多食炖鸡以养肝。 少吃酸味食物:酸入肝, 少食润肝,多食伤肝。 酸枣橙子猕猴桃。
枸杞粥: 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 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 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适合 经常头晕目涩、耳聋耳鸣、腰膝 酸软等症病人。
决明子粥: 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 决明子水煎取汁和大米同煮,成粥 后入冰糖即成。该粥清肝、明目、 通便。对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 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 效果明显。
3.住——晚睡早起 春天通肝,肝经走子时,胆经 走丑时,半夜是血液回归到肝脏的 时辰,所以要善用这段时间睡眠勿 熬夜。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 。 “子时睡得好,比吃补还好”。
2.肝炎 特点:目黄、身黄、小便黄。 注意事项:饮食卫生少劳累。 预防事项:茵陈大枣水煎服。

养生之道在于扶阳

养生之道在于扶阳

养生之道在于扶阳从平衡论我们知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

但阴阳平衡绝不等于阴阳平等。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

《黄帝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只有当阳气饱满且处在潜藏封固的状态下,才能阴平阳秘。

也只有阳气致密,无所妄耗,方能固生命之本。

说明阴阳的协调,关键在于阳气的旺盛和饱满。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就是说: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作用很强大,是生命的根本,是协调阴阳、保证健康长寿、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

如果阳气不固密导致“失其所”了就会折寿,就会短命。

治病和养生的真谛就是激发、顾护阳气。

正是阳气的虚衰导致了我们身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

《医理真传》讲得更为具体:“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反之“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

”简言之:人体五脏六腑、经脉官窍、皮毛肌肉,但有一处阳气不到,就会得病。

这是统摄所有疾病的主要病因。

人体正常生理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结果,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以阳气为主的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致。

人身阳气(命门真火)亦称真阳、元阳、元气、龙雷之火,由这些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

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

故古人认为:一切阴(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精血津液)皆是静止的,谓之“死阴”;唯独阳(命门真火)是灵动活泼的。

阳气一绝,生命便告终结,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而已(故人的寿命被称为阳寿)。

这样绝顶重要的东西亦有绝顶重要的特性,就是宜潜藏而不宜飞越。

所谓“阳不患多,贵在潜藏”。

人体中的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因为潜藏了才能温养生气,生命乃得长久。

如果真阳得不到潜藏或派作其他用场,生气得不到温养,生命怎能不危机四伏?故做好真阳、命火的潜藏对生命绝顶重要。

失于潜藏使真阳过度耗散甚至外越,不仅不能长寿,且会导致诸多危证的发生(危重病人临终前出现回光返照,就是真阳外越动摇生命根本的征兆)。

春季养生起居应重在

春季养生起居应重在

春季养生起居应重在春季养生法则一:春季养阳运动养阳贵在走出家门初春来临,万木吐翠,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养阳的最好方法之一。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项目,如到公园遛弯、散步、打太极拳、舞太极剑、八段锦、郊外踏青等,让身体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以吸取大自然的活力。

起居养阳重在避风寒“春天猴儿面,一日变三变”。

初春气候变化较大,常常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人体的皮肤随春阳上升开始变得毛孔疏泄,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器官的负荷加大,很难随着气候变化迅速调节体温,这时人体较之冬天反而更易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尤其是年老体弱病人,故应适时增减衣被以防寒保暖,谨防老病复发。

初春风速变化频繁,各种粉尘花粉开始飘散,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初春时节更应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

正如古人云“春季寒风如蛇,春季捂一捂,不必进药铺”。

饮食养阳意在生发阳气每到立春,北方都有吃春饼的习俗,又称“咬春”,其实就是薄饼裹上豆芽菜,吃新生的豆芽就是为了感受春气,因此,为滋生阳气,春天可多吃一些绿豆芽、豌豆苗、黄豆芽、油菜苔、春笋、菠菜、香椿、荠菜、柳芽等能滋生阳气的食物;同时可以吃些稍辛味的蔬菜,如韭菜、蒜苗等以养春气。

春季养生法则二:养肝为先依据祖国医学理论,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养肝,就从春天开始。

春天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

另外,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得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躁动不安、暴怒、吵闹等状态。

春季养肝最主要的是要辨证,总的来说要顺应阳气生发,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香椿等。

此外,饮食中应少吃寒性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阻止阳气生发。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夏季养生重养阳壹、阳气的重要性对于人体小宇宙而言,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

阳气不到之处,就好比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万物难以生长,自然也就容易患病。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意思是,阳气就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运作失调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阴阳调和,身体机能就可正常运转,养生其实就是养阳。

阳气是人体生命之主宰,它的“温煦”作用可以使身体保持温暖,“气化”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卫外”作用可以防御外邪侵袭。

当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时,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容易患病,减损寿命。

阳气常在两方面出问题,“虚”和“郁”:①阳气郁结,就是阳气运行不畅,常见于外感风寒、消化不良、情绪郁结等原因导致的咽喉肿痛、腹胀、口干口臭、焦虑失眠、月经失调等。

②阳气虚弱,是指阳气本身能量不足,生发不起来,通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嗜睡、畏寒怕冷等,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体质。

贰、阳气不足的表现畏寒、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更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从脏腑来看,阳气不足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肺阳虚、肝阳虚、肾阳虚五种,每种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心阳虚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等。

肝阳虚会出现情绪抑郁低迷的情况。

脾阳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等。

肺阳虚表现为咳嗽气短、呼吸无力、痰如白沫等症状。

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数等症状。

叁、哪些人的阳气易出问题?经常熬夜的人白天活动消耗阳气,夜间睡眠则能使阳气得到充分休息和补养。

若在子时(23点至1点)阳气升发之时还未入睡,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

穿衣露脚踝、肚脐的人“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循环慢,且足踝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如果不注意踝关节的保暖,会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

《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思想

《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思想

经络图解轩岐纵横________—-----------------------越来越多的人狂躁、抑郁、失眠……奇经八脉中阴跷脉的功 能关系人的活动与睡眠,与人的精神关系密切,因此,调理好 阴跷脉能很好地应对人们烦躁情绪,对健康大有裨益。

我们 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放松直立,双脚并拢,脚 尖和脚跟靠紧,使双腿也并拢,这样就会使肾经和阴跷脉紧密结合,对培补肾气有特殊的作用。

然后闭上双眼,感觉全身上下内外呈现一种虚空的状态。

保持此姿势5到15分钟。

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微微晃动,能够带动周围的空气流动,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非常好。

这其实是太极拳中的一种粧法。

对失眠、神经衰弱、情绪抑郁、精神紧张等都有一定帮助。

五、阴晓脉要穴1.睛明穴—舒缓眼部疲劳取穴手法睛明穴位于面部,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睛明穴疗眼部疾病常用的要穴,对于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 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证具有治疗作用。

对于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 神经痛等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按摩手法每隔2小时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圆圈的方式 按压此穴位,可以使疲劳的双眼得到放松。

但是,眼部有血肿 和皮肤破损的病人不要按摩,另外按摩时要注意眼部卫生。

2.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取穴手法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也 就是我们脚上内踩骨下方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该穴具有滋阴清热,调经止痛的功效。

现代 医学常用于治疗咽喉干燥,失眠,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 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疝气,小便频数等证。

按摩手法大拇指按压照 海穴,用力向下按大约5至6秒 钟,然后松开,稍微停几秒后,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个 循环。

每次按压约5分钟即可,也可以按住照海穴持续按揉约 3至5分钟。

冬季舂来,万物复苏, 舂三月是自然界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人体 的阳气潜藏一冬,至舂日 发泄。

因此,舂季养生贵在 调物情志,升发人体内的 阳气,顺应舂季“生”的特 性,保持心情舒畅,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应与平衡,达到‘‘阴平阳治,精神 乃秘”的状态。

中医养生100条

中医养生100条

中医养生100条1.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

2.早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3.蔬菜水果,多多益善。

4.少吃油腻,清淡为宜。

5.五谷杂粮,营养均衡。

6.多喝水,少喝饮料。

7.茶可养生,适量为佳。

8.早睡早起,身体好。

9.按时作息,避免熬夜。

10.适度锻炼,强身健体。

11.太极拳、八段锦,养生佳选。

12.静坐调息,养心安神。

13.心情愉快,胜过良药。

14.情绪稳定,健康之友。

15.知足常乐,心宽体健。

16.避免过劳,劳逸结合。

1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8.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19.穿衣保暖,避免感冒。

20.头部宜冷,足部宜暖。

21.按摩穴位,疏通经络。

22.定期体检,关注健康。

23.小病早治,大病预防。

24.中药调理,标本兼治。

25.针灸拔罐,疏通气血。

26.饮食宜温热,避免寒凉。

27.药膳同源,养生有道。

28.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9.避风如避箭,防病如防敌。

30.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

31.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32.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3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34.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揉腹又捏肩。

35.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6.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37.心虚气不足,桂圆米煮粥。

38.早上一杯水,晚上一杯奶。

39.人老腿先老,防老先防腿。

40.食不语,寝不言。

41.冬不蒙首,夏不露背。

42.养生以不伤为本。

43.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44.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45.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46.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7.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48.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49.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50.养生贵养神,养神贵养心。

51.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

52.食补药补,莫忘神补。

53.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54.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55.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56.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7.哭一哭,解千愁。

58.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59.心安则身安,心宽则体健。

健康养生方面的小知识

健康养生方面的小知识

健康养⽣⽅⾯的⼩知识进⼊夏季,天⽓炎热,这个时候要注意调整饮⾷,夏季想要过得好,饮⾷就要多下苦功夫。

夏季饮⾷养⽣⼩常识,你⼀定要了解!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便,⼀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给⼤家分享关于健康养⽣⽅⾯的⼩知识,欢迎阅读!夏季健康饮⾷⼩常识1、夏季饮⾷应顾护“阳⽓”夏季酷暑当令,⽓温炎热,容易引动内⽕,对⼈体造成伤害。

此时可选⾷性凉的冬⽠、黄⽠、西红柿、苦⽠等蔬菜,西⽠、⾹⽠、柚⼦、葡萄等⽔果,以及适当的冷饮等,有助于降温避暑,但不可过⾷冰冷⾷物,以免损伤阳⽓。

从现代医学的⾓度来说,夏天⽓温⾼,⼈体会产⽣⼀系列热的⽣理反应。

出汗多,饮⽔多,适当吃些冷饮,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促进⾷欲,有益于健康。

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容易损伤脾胃阳⽓,违背“春夏养阳”的原则,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2、夏季饮⾷要注意卫⽣夏季⼈们往往易于贪凉饮冷,⾷⽤⽠果较多,但这时细菌等微⽣物也⽣长活跃,不注意饮⾷卫⽣就容易患肠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养成良好的饮⾷卫⽣和个⼈卫⽣习惯是预防夏季胃肠道疾病的最主要措施。

⽠果蔬菜注意清洗⼲净,⾷物最好不要长时间放置,夜晚睡眠时注意腹部保暖。

3、夏季饮⾷应注意清淡在饮⾷滋补⽅⾯,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肥⽢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品。

⽢凉清润的⾷物:⼩麦、⾼梁、青稞、⾖腐、⽩扁⾖、⿊芝⿇、马铃薯、⽩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西⽠等。

健脾养胃、滋阴补⽓的⾷物:菠菜、藕、茭⽩、西红柿、胡萝⼘、鸡蛋、苹果、⽜奶、葡萄、莲⼦、桑椹、蛤蜊,鹅⾁、青鱼、鲫鱼、鲢鱼、⼤麦粉等。

4、夏季饮⾷应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素⼈体夏季⼤量排汗,氯化钠损失⽐较多,故应在补充⽔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

每天可饮⽤⼀些盐开⽔,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

营养学家还建议:⾼温季节最好每⼈每天能补充维⽣素B1、维⽣素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的消耗,有益于⼈体健康。

中医养生:夏季养生应重养阳

中医养生:夏季养生应重养阳

夏季养生应重养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盛夏时节,自然界生机勃发、万物生长,古人认为是阳气充旺的缘故,人类养生也应顺时维护保养本能上已经萌动着的阳气,从而来增强体质,或修复自身。

《内经》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此时绿荫蓊勃,庄稼成熟,人体也一样,全身细胞随着大自然阳气的鼓荡而生长旺盛,连头发也不易脱落,想必都有体会,一年四季当中,夏天洗头是掉发最少的,一发可知全身,内脏器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阳气生发对人体的影响,由此可以想见了。

唐代学者王冰注疏《内经》说:“养生者必敬顺天时”,要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规律,“春夏养阳”除了生活起居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突出一点就是避免过度的寒冷刺激,它有利于阳气的生发,有利于正气的内存,王冰说要“敬顺天时”,我说还该加点敬畏心态,大自然不可侮,当火烛小心。

古人修身养性三十名句,请看这里

古人修身养性三十名句,请看这里

古人修身养性三十名句,请看这里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养身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备急千金要方》)解读: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

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

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3、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昨非庵日纂》)解读: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这里提到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4、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太平御览》)解读:中医认为人们的作息应该符合生理作息规律,清代养生专家曹庭栋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昼动夜静,乃阴阳一定之理。

”他还指出:“早起不在鸡鸣前。

盖寅时初到(晨3时)为肺生气之始,正宜酣睡。

至卯时(晨5时)入大肠,方可起身”,辰时(晨7时)日出阳气升腾,应起身晨操,进食,不宜再卧床。

晨起应在这两个时代中间。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解读:四时阴阳之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会根据此而在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以便服从于其四时阴阳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起生活并且生长。

如果一旦违反了这个根本,就会损伤其本源,破坏其真气,以上这些就是四时调摄的宗旨。

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解读:“牙齿坚完”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叩齿术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术。

肾主骨,齿为肾之余,也属于骨头的一部分。

龋齿,是牙齿的大患,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就可以减轻龋齿的危害,保持牙齿的健康。

“跟着中医学养生”之《秋季养生》

“跟着中医学养生”之《秋季养生》

起居调摄
节制房事 中医认为,在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 界收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这点对于中年人特别重要。如果能善 自珍摄,不过分透支体力,注意养肾 保精,则能延缓衰老,达到长寿,所 以中年人节欲十分必要。
舒适的运动
跑步---是目前最佳的有氧运动,它 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改 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 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工作。
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 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 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 个方面。
秋季注意事项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2、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 3、衣装适宜,谨防着凉 4、秋季更应注意科学午睡 5、注意排毒。饮食排毒和运动排毒 6、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
饮食禁忌
➢ 注意速度:很多老人牙齿不好,或者装有假 牙。食物咀嚼不充分会影响吸收,吃的太快 也有可能将假牙吞下。
➢ 不要吃得太饱:吃得过饱增加肠胃负担,容 易造成腹部不适。而且长期暴饮暴食也容易 导致胃下锤。
饮食禁忌
➢ 注意食物温度: 胃部对食物的温度异常敏 感,过热和过冷的食物刺激肠胃,影响消 化功能。
肺为准则
养生的方法
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 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 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养生的方法
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 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 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 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养生的方法
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 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 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 可增强心肺功能。
技术要点:每次不少于40分钟, 速度以中速或慢跑为主。
舒适的运动

中医四季养生法

中医四季养生法

食疗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冬季要多吃 温、热性质的食物,提高机体的耐寒力。狗肉、羊肉是 老人冬季滋补佳品,此外每天晨起服人参酒一小杯,可 防风、御寒、活血。将牛肉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 砂锅炖烂,食肉喝汤,可益气止渴、滋养脾胃。
食疗
秋分之后,由于雨水渐少,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 要气候。此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 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 物,如泥鳅、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 花生、鲜山药、梨、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
冬季养肾
冬三月,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 宜。此时应早卧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待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是最 佳时机,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中 医认为,肾主骨。所以常叩齿有益肾、固肾之功。肾在液为唾,所以,可 经常做舌抵上腭的动作,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 经脉起于足部,涌泉为该经上的起始穴,冬夜睡前用热水泡脚,并按揉涌 泉有补肾的作用。宜进食黑芝麻、枸杞、核桃、山药等。
夏季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调息静心是最好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心 静自然凉。此时应晚卧早起。炎热的夏季,夏季气温较高,人体腠 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故睡觉时不宜贪凉直吹空调和风扇。 宜进食燕麦,菠菜,橄榄油,核桃,杏仁,腰果,大豆等。
四 季 养 生 法
养生春Leabharlann 春季养肝夏夏季养心

秋季养肺

冬季养肾
就四季而言,应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来安排生活起居和作息时间。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

梳头春季养身正当时

梳头春季养身正当时

梳头,春季养生正当时《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据专家指出,人体的脏腑、气血会根据季节变化而产生升、浮、沉、降的节律,形成人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随着春季的来临,万物复苏,即将开始生机勃勃的生长,此时人体阳气也开始向上向外升发,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使肢体舒展,调和气血,蓄养阳气。

也就是养生常说的“春季养生,贵在养阳”。

对此,《养生论》强调:“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通过梳头不断刺激头皮穴位,改善血液循环,通畅经脉,以便于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达到春季养阳的目的。

据养生专家介绍,梳头养生,可每天早中晚各梳一次。

梳头时,从前额正中开始,以均匀力量,向头部、枕部、颈部梳划,然后再梳两侧,一般每次梳100下左右即可;或者用梳子齿尖满头轻叩轻打5―10分钟。

“梳”理身体,防百病中医学说认为:人的头部是“诸阳所会”,汇聚了人体的重要经脉和四十多个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处特殊刺激区。

这些经脉和穴位起着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里表上下的作用。

经常梳头按摩这些穴位,可使头发根部血液循环加快、发根坚固、发色黑润,从而疏通经脉,改善血液循环,宁神开窍,起到耳聪目明,醒脑提神,养生保健等作用。

而用梳子梳理身体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作用。

用梳子梳颈部的大椎穴可以预防感冒、疟疾、颈椎病等疾病;用梳子梳理背部可以防背痛;用梳子梳手、梳脚,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用木梳梳乳,可以使乳房的血液循环加快,增强乳腺分泌和排泄潴留乳汁,对产后缺乳、积乳、急性乳腺炎等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梳头提神、防失眠经常梳头能够促进睡眠。

宋朝人郭尚贤在其著作《清异录》中写道:“梳头洗脚永生事,临卧之时小太平”。

对于经常失眠的人士来说,常梳头,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改善睡眠,梳头还有助于驱散头部的风湿病邪,促进头部气血循环、营养毛发,减少白发、防脱发,缓解头痛、减轻疲惫。

古法养生——艾灸

古法养生——艾灸

古法养生——艾灸(电视片解说词)什么是对身体最重要的能量?我们如何利用神奇的艾草?为什么艾灸疗法如此神奇?艾灸,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艾草与艾灸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有一种草,样貌非常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

端午前后,这种草从地里被采进信守传统习俗的人家,默默为人辟邪祈福。

在中国南方,广东客家人喜欢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安徽农村地区,产妇们依老人言,懂得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而在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夜晚,焚烧这种草以驱赶蚊蝇是最常见的景致。

这种草神奇而又普遍,它就是——艾。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灸成为常规常法而载诸典籍,经历了漫长的试验、研究、发扬,沿用至今。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

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

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热之热,非其它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

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中医研究机构用其它药材和其它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与艾作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

易经养生系列——医易同源

易经养生系列——医易同源

易经养生系列——医易同源养生之祖:伏羲相传,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先天八卦始成。

后来文王被拘,将先天八卦演变成为后天八卦。

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可以说是尽性命之理,寓养生之道,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

井卦,主张饮“寒泉”,即饮用清洁甘美的井水。

颐卦,主张“自求口实”,走正道自力更生来养活自己,但要注意“节饮食”。

噬嗑卦中反对吃陈久太肥的腊肉。

需卦,提出“需于酒食、君子以饮食宴乐”。

未济卦中,提倡饮酒要有节制,不能吃得熏熏大醉。

继尧舜之后的大禹,为治水竭尽全力,栉风沐雨,跋山涉水十余年,而自己却得了偏枯病。

大禹为了治病,在传统健身之“舞”的基础上,创造了“禹步”健身法。

“禹步”是以洛书为理论根据编创的,有着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

(1)天一生水与肾为水脏河图的“1”数为五行属水。

水为至阴,为生命之源,万物之祖。

故水为天之始数,肾水居北方属坎卦。

与医学、生命的关系:①养生贵在养肾阳:肾水坎卦,其实并非纯阴,一阳爻含于两阴爻之间,两真水合藏一真火。

所以肾阳极其宝贵,不能耗散。

②中年养生贵在保肾养精:《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表明中年人保肾养精的重要意义。

③吞津保精以救肾液: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其精气上注于舌,舌下金津、玉液(廉泉穴)为肾水之上源,唾为肾液,故从中年起应吞津以救肾液。

④养肾水以济肝木之阴:肾为天一之水,水生木,肝属木,故肝肾有同源关系,这对中老年人养生防高血压有重大意义。

⑤顾护肾阴永葆青春:肾阴为五脏阴之根本,肾阴关系着全身阴阳的平衡,因水为天数之始,万物之基,故顾护肾阴为永保青春的第一要义。

(2)地二生火与心为火脏河图的第2位数为火,火位正南方,属离卦。

象征阳气,为水之动源。

水为阴,火为阳,有了水还要有火,阴阳才能气化,万物始能生长,故火代表动力,代表温热阳性。

与医学、生命的关系:①火气通于心,故人体心火应离卦,火生土,脾应土,故心与脾关系密切。

②火性炎上,故火忌耗散,人体之火除心火之外,尚有命门相火、肝肾龙雷之火等,皆以内敛为重,忌浮越。

养生简短美句大全

养生简短美句大全

1.当归茯苓炖母鸡。

秋季养生很重要,养生不该凑热闹。

锻炼休息不可少,自己的身体,自己要关照!2.养性最好的医生是朋友,养颜最好的处方是笑容,养病最好的治疗是自己,养生最好的运动是步行!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4.外按摩,内调气,百岁可活。

5.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枸杞入肝、肾经,具有养阴补血、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6.气血足,万病无。

7.益气补脾,健胃厚肠。

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帮助脂肪代谢。

8.虽少年致损,气弱体枯,若晚年得悟,防患补益,血气有增,而神足身泰,可以永年。

9.养生真经,九窍畅通,通则不病,病则不通。

锻炼按摩,可令其通,青菜萝卜,也令其通。

10.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11.养生贵在养心。

养心重要是为自己的心松绑;静心在退,洁心在空,宽心忘坎,忍心大度,用心心康。

12.饭后要注意,养生有讲究。

饭后宜制怒,饭后慢步走,饭后手旋腹,饭后茶漱口,饭后宜安逸,饭后少思虑。

13.按摩之处正气足,大病小病自然无。

14.晚泡脚。

泡脚使体内肾经、肝经得到养护,能消除一天疲劳,补充肾气。

15.以虚养生,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16.多泡脚,刺激穴位,利于排便清毒。

17.腰酸背痛。

使用艾叶泡脚后再按摩,去痛效果好。

18.七分饱,三分寒,保健养生是关键;食太饱,衣太暖,不生疾病命也短。

19.白术利湿脾胃健,八仙长寿熟地填。

20.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21.多动不动皆无益,气血畅通即可以。

22.古法养生是经典,事半功倍大道简。

顺应四时而起居

顺应四时而起居

顺应四时而起居佛家有云:“万物归一,寄情于物,寄情于景;万物相关,万物一体。

人在万物轮回的过程中,已经将肉体和身心全部附到大自然的四季万物当中了。

”因此,应当顺应四时而起居。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息息相通,古人早就提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制定作息制度的指导思想。

根据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黄帝内经》制定了与四时气候相应的作息制度。

1.春季宜晚睡早起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它要求人们在春夏之季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更重视保养阳气。

阳气,按照中医的理论,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动力,因此春夏养生重在养阳。

春夏之季,自然界万物复苏,草木生长旺盛,人们的起居也应随之做相应调节。

清晨起床要早,不能再像冬天一样懒被窝,“夜卧早起”,最好差不多六七点钟起床,晚上11点钟左右睡觉。

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生长规律,晚上熬夜,一觉睡到中午,则会令阳气大损。

阳气受损的结果,轻则表现为气虚,主要是易疲劳,平时不喜欢运动,一旦运动就汗出如雨,严重时还会头晕、易感冒,重则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兴奋和休息规律颠倒,影响大脑健康。

因此要提醒人们,春季要注意作息时间,要晚睡早起。

2.夏季宜迟睡早起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

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的定时起、睡。

“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定时,可造成“动力定型”,使身体具有最好的适应性和预见性。

在夏季,更应给自己规定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决不无故违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

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夏季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但你一旦养成了定时作息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早晨也会自然舒适地醒来,体内的生物钟就不会出现“错点”现象,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

3.秋季应早睡早起《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

养生重在养“阳”

养生重在养“阳”

养生重在养“阳”养生重在养“阳”阳气,决定着生命的盛衰。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有阳气就有生命,阳气愈旺,人的寿命愈长;反之,没有了阳气,人就没有了生命,阳气衰弱为零时,也正是人要归天之时。

养生就是保养人的生命,所以说,就一定要养护人体的“阳”。

要保护好人体的阳,就要先保气。

“气为阳之始,阳为气之末。

”气是阳气的间断性的划分。

如果不保养好人体之气,就会气虚,气虚就会损阳,从而引起阳虚,所以阳虚最大的表现就是气虚。

人体一旦气虚就会表现为气弱、脉弱、怕冷、身体发凉等。

根据《易经》的养生原则:气为阳、寒为阴,寒容易伤气,所以,保气就要避寒就温,在天气转冷时,多加衣服、注意保暖。

此外,一些人从小就爱吃凉性食物,爱吃冰棍、爱喝冷饮,长此以往,寒伤脾胃之气,就会落下肚子疼、拉肚子的习惯。

常言道,寒从脚生,保暖先保脚。

所以冬天要穿厚一点的鞋袜。

有的人后背最怕寒,所以在冬天需要特别护背,以防寒气入身。

人体的腰部也是一个特别容易受凉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腰藏肾脏,而阳气藏于肾,肾在腰部,腰受凉很容易伤肾,同时也就伤了身体的阳气。

中午12点是一天中太阳最为强烈的时刻。

人们都知道,阳极必阴,阳到了最强烈的时刻后,随之就是渐渐的转为阴。

人生也是如此,当被别人看做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或中年的时候,阳气就在逐渐减弱,阴气逐渐增加。

阳退阴至,就意味着衰老的到来,所以在中年时,一定要开始注重养阳气,延缓衰老。

肾是先天之本,五行中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可知肾好肝也好。

肾阳虚,就会导致肝阳虚,表现为生活委靡不振,没有生机。

肝好心就好,肝阳虚致心阳虚,常见胸部发凉,心脏部位发凉、怕冷,劳累稍过度就会心慌,脸色不好、气短等。

因此可以说,欲养阳气,先养肾。

现代人多患肾虚或与肾脏相关的疾病,而肾上的疾病,也多是由不起眼的肾虚引起的。

若任肾虚自由发展下去,还容易引起其他脏腑功能的紊乱。

肾虚患者每天早晚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补肾效果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应四季养阳
• 《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天 地合气,命之曰人”
• “天有阴阳,人有十 二节,天有寒暑,人 有虚实。能经天地阴 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人能应四时者,天 地为之父母。”

春季养阳
春生
• 春三月,包括立春、雨 水、惊蛰、春分、清明 、谷雨6个节气。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
• 西瓜、绿豆汤,乌梅 小豆汤,为解渴消暑 之佳品,但不宜冰镇
•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 消化功能较弱,饮食 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运动调养
• 夏天运动锻炼,最好 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 时进行,场地宜选择 公园、河湖水边、庭 院空气新鲜处,锻炼 项目以散步、慢跑、 太极拳、气功、广播 操为好,有条件最好 能到高山森林、海滨 地区去疗养。
• 茉莉花甘草茶 • 茉莉花3g、绿茶8g、陈皮
5g、玫瑰花5g、金银花3g 、甘草3g • 将所有材料洗干净,放入 杯中以沸水冲泡,15分钟 后即可饮用
运动调养
• 入春后,应加强锻炼 ,到空气清新之处, 如公园、广场、树林 、河边、山坡等地, 玩球、跑步、打拳、 做操,形式不拘,取 己所好,尽量多活动 ,使春气升发有序, 阳气增长有路。
• 《老老恒言》:“春 冻未泮,下体宁过于 暖,上体无妨略减, 所以养阳之生气”。
饮食调养
•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 辛甘发散之品,而不 宜食酸收之味。如: 麦、枣、豉、花生、 葱、香菜等
• 生冷粘杂之物,则应 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茉莉花甘草茶
• 春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 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 郁的香气,能促进人体阳 气发生
• 气化功能—“阳化气”—味、形、精、气的转化 • 推动功能—“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 卫外功能—肌腠开合—“卫外者也” • 固密阴精功能—“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气的昼夜消长
•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 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 年纪稍大的人,最适合
散步,还可以在空气较 好的公园做个深呼吸, 伸伸腿,拉拉 、芒种、夏至、小暑、大 暑6个节气。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 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 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 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
• 剧烈运动,可致大汗 淋漓,汗泄太多,不 仅伤阴,也伤损阳气 ,因此夏天不宜做过 分剧烈的运动。

秋季养阳
秋收
• 秋季,包括立秋、处 暑、白露、秋分、寒 露、霜降6个节气。
• 气候由热转寒,阳气 渐收,阴气渐长
• 秋季注意收敛阳气, 着眼于“收”字
精神调养
• 秋季草枯叶落,花木凋零 ,常会使人产生忧郁、烦 躁等情绪变化。
• 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天 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 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着眼于一个“生”字。
精神养生
• 春季养生,既要 力戒暴怒,更忌 情怀忧郁,要做 到心胸开阔,乐 观愉快,对于自 然万物要“生而 勿杀,于而勿夺 ,赏而不罚”。
• 历代养生家认为, 春天应该踏青问柳 ,登山赏花,临溪 戏水,陶冶性情, 使自己的精神情志 与春季的大自然相 适应,充满勃勃生 气,以利春阳生发 之机。
养生贵在养阳

养生
• 养生,原指道家 通过各种方法颐
养生命、增强体
质、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年益
寿的一种医事活 动
未病先防
• 《素问·四气调神 大论》:“是故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 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 亦晚乎?”
养生贵在养阳
《景岳全书》: “阳强则寿,阳 衰则夭”
精神调养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 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 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 道也”
• 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 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 ,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 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心静自然凉
• 嵇康《养生论》:“ 更宜调息静心,常如 冰雪在心,炎热亦于 吾心少减,不可以热 为热,更生热矣。”
阳气的盛衰,关 系着人之寿夭
阳气的重要性
•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 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 《类经·疾病类》:“人 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 保天年,其可得乎!”
• 《类经附翼·大宝论》: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 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 真阳。”
阳气的生理作用
• 温养功能—“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 筋”
不可贪凉
•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 受风寒湿邪侵袭,有空调 的房间,不宜室内外温差 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 下、过道里,且应远门窗 之缝隙。可在树萌下、水 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 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 中得阴暑症。
饮食调养
• 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 可过寒。
• 《颐身集》:“夏季心 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 冷淘冰雪,蜜水、凉粉 、冷粥。饱腹受寒,必 起霍乱。”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 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 情绪,收敛神气
• 登高远眺,可使人心 旷神怡,一切忧郁、 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 消散,是调解精神的 良剂。
起居调养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在起
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免冠披 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 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服情 志上倦懒思眠的状态,以助生 阳之气升发
春捂
• “二月莫把棉衣撇 ,三月还有梨花雪 ”
• 气温变化较大,乍 暖还寒,不宜顿去 棉衣
• 《千金要方》主张春 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既养阳又收阴。
• 指出了“心静自然凉 ”的夏季养生法,很 有参考价值。
起居调养
• 《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
•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 睡,早些起床,以顺 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 变化
暑易伤气
• 炎热可使汗泄太过, 令人头昏胸闷,心悸 口渴、恶心、甚至昏 迷。所以,安排劳动 或体育锻炼时,要避 开烈日炽热之时,并 注意加强防护。午饭 后,需安排午睡,一 则避炎热之势,二则 可恢复精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