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与写作[1]
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测试 选择题 56题

1. 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真实性B. 时效性C. 客观性D. 以上都是2. 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指什么?A. 重要信息放在文章开头B. 重要信息放在文章结尾C. 重要信息放在文章中间D. 重要信息均匀分布3. 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引读者B. 概括内容C. 提供背景D. 以上都是4. 新闻报道中,“五个W和一个H”指的是什么?A. 谁、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B. 谁、何时、何地、做什么、如何C. 谁、何时、何地、为什么、做什么D. 谁、何时、何地、做什么、为什么5. 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包括哪些?A. 提问技巧B. 倾听技巧C. 观察技巧D. 以上都是6.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敏感话题?A. 避免报道B. 客观报道C. 夸大报道D. 选择性报道7. 新闻报道中,如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A. 多方求证B. 单方求证C. 不需求证D. 随意求证8.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引用他人的话?A. 直接引用B. 间接引用C. 不引用D. 随意引用9.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冲突性信息?A. 避免报道B. 全面报道C. 选择性报道D. 夸大报道10.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复杂信息?A. 简化处理B. 详细处理C. 不处理D. 随意处理11.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A. 及时报道B. 延迟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12.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数据信息?A. 准确引用B. 随意引用C. 不引用D. 夸大引用13.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人物采访?A. 深入采访B. 表面采访C. 不采访D. 随意采访14.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背景信息?A. 详细介绍B. 简要介绍C. 不介绍D. 随意介绍15.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多角度信息?A. 全面报道B. 单角度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16.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争议话题?A. 客观报道B. 主观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17.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国际新闻?A. 全面报道B. 选择性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18.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本地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19.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科技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0.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财经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1.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体育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2.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文化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3.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教育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4.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社会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5.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环境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6.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健康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7.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娱乐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8.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政治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29.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军事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0.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法律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1.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交通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2.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灾害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3.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食品安全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4.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房地产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5.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能源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6.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科技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7.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教育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8.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社会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9.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环境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0.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健康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1.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娱乐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2.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政治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3.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军事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4.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法律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5.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交通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6.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灾害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7.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食品安全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8.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房地产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49.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能源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0.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科技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1.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教育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2.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社会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3.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环境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4.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健康新闻?A. 专业报道B. 通俗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5.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娱乐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6. 新闻写作中,如何处理政治新闻?A. 深入报道B. 表面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答案1. D2. A3. D4. C5. D6. B7. A8. A9. B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
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

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一、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简述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技术。
3、什么是广播电视的频率和频道?它们是如何划分和管理的?4、解释广播电视制式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广播电视制式。
二、新闻采编与写作1、新闻的定义、要素和价值是什么?2、如何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4、请根据给定的素材,撰写一篇新闻报道,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
三、节目策划与制作1、节目策划的流程和要点是什么?2、如何进行受众分析和市场调研,以确定节目定位?3、节目制作中的拍摄、剪辑和后期处理有哪些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4、给出一个主题,设计一档节目的框架和内容。
四、播音主持1、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和素养有哪些?2、如何进行发声训练和语音语调的控制?3、即兴主持的技巧和策略是什么?4、模拟主持一段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
五、影视评论1、影视评论的角度和方法有哪些?2、分析一部经典影视作品的主题、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方面。
3、如何评价演员的表演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4、观看一段影视作品片段,撰写一篇简短的评论。
六、传媒法律法规1、简述我国传媒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2、新闻报道中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3、广告在广播电视中的播出有哪些规定和限制?4、分析一个传媒相关的法律案例。
七、新媒体与融合媒体1、新媒体的特点和类型有哪些?2、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播电视的传播和推广?3、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4、谈谈你对短视频在电视台节目中的应用和发展的看法。
八、市场营销与广告1、电视台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哪些?2、如何制定电视台的广告招商方案?3、分析一个电视台的广告案例,评估其效果和优缺点。
4、对于电视台的品牌建设,你有什么建议?九、团队协作与沟通1、在电视台工作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有效地与同事、上级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3、假设在一个节目制作团队中出现了意见分歧,你会如何解决?4、讲述一次你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经历。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指定书目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指定书目
根据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以下是指定书目:
1.《新闻采编与写作》(主编张怀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新闻学原理》(主编熊群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研究》(主编许红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现代新闻学导论》(主编召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国外新闻报导与编辑》(主编李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现代传媒经济学》(主编张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中外新闻散文选》(主编宁白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新闻传媒史》(主编陈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请注意,书目可能会根据考试要求和内容的更新而有所变动,考生需要随时关注最新的考试指南或公告。
新闻采编与写作知识点

新闻采编与写作知识点新闻采编与写作是新闻传播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掌握有效的新闻采编和写作知识点,对于记者、编辑和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新闻采编与写作知识点。
一、角度选择与新闻价值在新闻采编中,选择合适的角度是关键。
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选择与读者最相关、最引人关注的角度是必要的。
新闻以“新”为重,要关注突发性、独家性,抓住读者的眼球。
同时,新闻要有社会价值,关注公平、正义、人权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
二、新闻的基本要素与结构新闻的基本要素包括“五W一H”,即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和How(如何)。
这些要素构成了新闻的基本框架,准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新闻事件。
在写作中,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事件,正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叙事,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三、客观、真实与可信性新闻的本质在于客观、真实地报道事实。
新闻从业人员应力求客观、中立,尽量采用多方视角,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色彩。
同时,新闻报道要具有可信性,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描述,避免夸大、虚构等不实报道。
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采访,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图片和视频应用新闻报道不仅依赖于文字,还需要配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
图片和视频能够直观地展现事件的现场情况,增加读者的信任度和参与感。
在使用图片和视频时,需要注意版权问题,尊重被拍摄对象的权益,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五、新闻编辑与写作技巧新闻编辑和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编辑新闻稿件时,要注重提炼和把握关键信息,精简语言表达,避免啰嗦和冗余。
采用简洁明了的段落结构和句式结构,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
同时,新闻编辑和写作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造成误解。
六、新闻伦理与道德规范新闻报道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伦理和道德规范。
记者应尊重隐私权和人权,避免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与制作考试内容

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与制作考试内容
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与制作考试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闻素材采集:考生需要了解新闻采集的方法与技巧,如现场采访、网络采集、社交媒体采集等。
2. 新闻编辑与写作:考生需要具备编辑与写作新闻的能力,包括新闻编辑规范、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标题与导语的撰写等。
3. 多媒体新闻处理:考生需要了解多媒体新闻的处理与表现方式,包括图片选取与处理、视频剪辑与编辑、声音处理等。
4. 新闻发布渠道:考生需要了解新闻发布渠道的选择与运营,如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5. 新闻创新与传播:考生需要了解新闻创新与传播的方式与策略,如数据新闻、社交媒体传播等。
6. 新闻素材的合法性与可信度:考生需要具备判断新闻素材合法性与可信度的能力,例如新闻来源的查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等。
7. 媒体伦理与法律规范:考生需要了解媒体行业的伦理与法律规范,包括新闻道德、新闻法律风险等。
以上是可能的考试内容,具体考试内容可能根据融媒体中心的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
新闻采编与制作

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新闻的定位、收集、整理和编辑等多个环节。
只有经过仔细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才能得以保障。
而新闻制作则是将采编过程中得到的素材和信息进行加工,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手段呈现给受众。
新闻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新闻内容,同时提升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新闻采编的第一步是定位新闻,即确定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新闻采编的定位至关重要。
新闻应该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它应该具有触动读者心灵的力量,并且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定位新闻需要立足于社会需求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正确把握新闻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是采集新闻素材。
新闻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是新闻采编工作的核心。
采集新闻素材需要对信息进行核实和验证,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
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对现场调查、采访双方、查阅文件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采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采集到新闻素材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编辑。
整理和编辑的目的是将海量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总结,使之更易于理解和阅读。
在进行整理和编辑时,需要注重信息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使得读者能够迅速获取新闻的核心内容。
此外,还要遵循新闻道德的原则,尊重事实、保护隐私,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制作是将采编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最终的新闻产品。
新闻制作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意性,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音频视频等手段,使新闻更生动直观地呈现给读者。
新闻制作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选择适合的表达形式,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另外,新闻制作还需要注重信息的传播和传递。
在网络时代,新闻的传播已经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新闻采编人员要善于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将新闻内容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同时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防止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总而言之,新闻采编与制作是一项需要专业素养和创造力的工作。
新闻写作复习纲要

新闻采编与写作复习纲要真实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属性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一.客观1.体制性失实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是而造成的新闻失实2.经济性失实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二.主观3.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道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4.非故意失实,也称业务性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什么叫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记者八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新闻写作基本要求1.受限性2.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3.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4.针对性新闻角度(论述)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消息的特点1.简括: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3.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倒叙,倒金字塔结构。
美国将这种结构方式称为新闻写作的“三度反复”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电头或“本报讯”电头是表明电讯稿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的,加括号或用显著字体标出,置于稿件开头。
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导语的任务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3.导语为全篇定音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有实质性内容2.将最有新闻价值、最具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4.力求优美生动导语的类型p161-1671.概述型导语2.描述型导语3.评述型导语4.橱窗式导语导语修辞技巧p169-1731.设问2.拟人3.借用4.对比5.直呼6.排比7.惊警消息结尾特点:以事实结尾消息结尾方式1.材料典型,意味隽永2.首位关照,巧妙呼应3.稍加议论,画龙点睛4.水到渠成,自然抒情新闻背景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迅猛,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是这一媒体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进行探讨。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是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广播电视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闻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确保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准确、及时。
采编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嗅觉,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地将新闻报道的重要信息呈现给观众。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1.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采编人员需要通过多渠道搜集信息,核实其真实性、客观性,确保报道的准确无误。
2.客观性:客观、公正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采编人员需要坚守中立立场,不带个人情感和偏见进行报道,真实呈现客观事实。
3.权威性: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采编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所报道领域,获取权威信息源,为观众提供可信赖的新闻报道。
4.符合受众需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根据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报道,提供各类信息,满足不同观众对新闻的需求和兴趣。
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与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具备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传递信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1.标题醒目: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概括新闻的要点,迅速引起观众的兴趣。
2.信息完整: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要尽量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整地传递新闻信息,避免信息遗漏或不准确。
3.语言简练:广播电视新闻通常时间有限,因此,写作需要使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4.事例生动:广播电视新闻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细节来吸引观众,增加信息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知识点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知识点新闻采编与制作是现代新闻传媒领域的重要专业,涉及到新闻采集、编辑、排版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从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常用工具、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基本流程1.采集新闻素材:新闻采集是新闻采编与制作的第一步,通常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新闻素材。
采集到的素材需要经过筛选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2.编辑新闻稿件:编辑是新闻制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对采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组织和加工,使其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
编辑还需要进行事实核实和风格修饰,确保新闻稿件具有客观、准确、生动的特点。
3.排版与设计:排版与设计是将编辑好的新闻稿件进行美化和整理的过程,以增加其可读性和吸引力。
常用的排版工具包括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等,通过设置字体、大小、段落格式、插入图片等方式进行排版。
4.审核与校对:审核与校对是新闻制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排版好的新闻稿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文字没有错误、排版没有问题,并保持一致的风格和格式。
5.发布与传播:新闻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发布与传播,使其能够被读者获取。
发布方式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形式,需要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选择。
二、常用工具1.采集工具:采集新闻素材时,可以使用录音笔、相机、视频录制设备等工具,以便更好地记录和获取信息。
2.编辑工具:常用的编辑工具包括Microsoft Word、Adobe InCopy等,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对新闻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和修饰。
3.排版工具:排版工具主要用于将编辑好的新闻稿件进行美化和整理,常用的排版工具包括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等。
4.图片处理工具:在新闻制作中,经常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和编辑,常用的图片处理工具包括Adobe Photoshop、Adobe Lightroom等。
5.校对工具:校对工具用于对排版好的新闻稿件进行检查,常用的校对工具包括Microsoft Word的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
新闻采编与制作范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范文
新闻采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新闻价值:记者需要在大量信息中确定哪些是有新闻价值的,
哪些是最具新闻性的。
这需要记者对时事、社会热点和读者需求的敏感度
和了解。
2.信息搜集:记者需要通过观察、采访、调查、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
这包括从各种渠道获取数据、采访当事人、收集证据等。
3.信息验证:在搜集到信息后,记者需要对信息进行核实和验证其真
实性。
这可以通过多方求证、交叉验证等方式进行。
新闻制作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报道形式:根据新闻内容和媒体传播平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
报道形式。
例如,对于文字报道,可以选择新闻稿、特稿、评论等形式;
对于图文报道,可以选择图片新闻、图解报道等形式;对于音视频报道,
可以选择音频新闻、视频新闻等形式。
3.添加多媒体元素:根据报道的需要,适当添加照片、图表、音频和
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增强报道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5.进行发布和传播:将制作好的新闻报道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发布
和传播。
这包括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传播。
总之,新闻采编与制作是新闻报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
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它包括采编的过程和制作的流程,需要记者具
备敏锐的观察力、信息整理能力、写作能力和媒体素养等。
只有通过科学
规范的采编与制作,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一、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新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理论框架和认识体系。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伦理等理论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媒体与社会媒体与社会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媒体在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传媒生态、公共舆论、传播变迁等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深入了解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掌握新闻传播学在社会中的实践应用。
三、数字传播技术四、媒体管理与新闻业务五、传播研究方法传播研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各种传播研究方法和技巧,为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提供支持。
六、媒体伦理与法律媒体伦理与法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新闻伦理道德、新闻法律法规、新闻职业操守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伦理准则和法律规定,提高自我约束和规范意识。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涵盖了新闻传播理论、媒体与社会、数字传播技术、媒体管理与新闻业务、传播研究方法、媒体伦理与法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核心课程,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未来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这些机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新闻传播梦想而努力奋斗!第二篇示例: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一、导论二、核心课程设置1. 传播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基础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传播行为、传播效果、传播媒介等多个方面的理论知识。
新闻采编与写作考核试卷

19.在新闻写作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可以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B.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使用主观词汇
C.可以适当添加自己的观点
D.要尽量详细描述事件过程,不必考虑篇幅
2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写作的风格:( )
A.简洁明了
B.生动形象
C.深入浅出
D.夸张幽默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使用客观、公正的语言
B.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C.避免主观臆断
D.可以适当夸张事实
6.以下哪种报道方式不属于新闻写作:( )
A.消息
B.通讯
C.评论
D.小说
7.在新闻采访中,以下哪个环节不是采访的基本环节:( )
A.准备阶段
B.交流阶段
C.撰写阶段
D.总结阶段
8.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新闻价值的主要体现:( )
1.新闻采编过程中,以下哪些是确定选题的依据?()
A.新闻价值
B.媒体定位
C.读者兴趣
D.作者喜好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新闻的时效性?()
A.事件发生的时间
B.新闻报道的速度
C.新闻事件的复杂性
D.媒体技术水平
3.在新闻采访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记者获取更多信息?()
A.提前准备问题
B.倾听被采访者
9.修饰词、冗余句子
10.客观公正、尊重隐私、拒绝贿赂、保护新闻来源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新闻采编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播新闻、记录时代、引导舆论的重要使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新闻采编工作,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1. 工作内容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包括选题策划、采访、撰写、编辑、校对、发布等多个环节。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选题策划:根据新闻价值、受众需求、热点事件等因素,策划新闻选题,确保新闻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采访:针对策划的新闻选题,开展采访工作,包括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多种形式。
(3)撰写:根据采访内容,撰写新闻稿件,要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突出新闻事件的核心价值。
(4)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包括文字修改、图片处理、标题拟定等,确保新闻稿件符合新闻规范和审美要求。
(5)校对:对新闻稿件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准确、无误。
(6)发布:将新闻稿件发布到新闻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平台,扩大新闻传播范围。
2. 工作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共参与策划、采访、撰写、编辑、校对新闻稿件100余篇,其中多篇稿件被中央、省、市级媒体采用。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新闻媒体提供了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二、工作亮点1. 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入基层,关注民生,采写了多篇反映群众生活、反映社会问题的新闻稿件。
如《农民增收路上的“甜蜜事业”》、《城市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等,受到读者好评。
2. 强化创新,提升新闻质量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我注重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报道手法和形式,提升新闻质量。
如采用短视频、H5等形式,将新闻内容呈现给读者,提高新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我注重团队协作,与同事们共同进步。
在选题策划、采访、编辑等环节,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不足与改进1. 工作不足(1)新闻敏感度有待提高: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有时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不够,未能及时捕捉到重要新闻线索。
新闻采编实务-考点整理1

第一篇原理篇第一章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1 新闻采写特征的内在本质属性: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1 )新闻采写源于、立足于社会生活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是社会的镜像反映。
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2 )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
我们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评价与认可与否,来判断新闻采写是否成功。
(3 )新闻采写的责任担当是守望社会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承担起守望社会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检验新闻采写成功与否的一大凭据。
2 新闻采写特征的外在行为方式: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1 )以逐新为本能新闻是新近发现或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采写要求记者持续发现、追逐新近事实,记者的职业本能是逐新。
(2 )以客观、公正为准绳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采写需要做到认识、把握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并力求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全面性,这是新闻采写的一大主要职业行为特点。
考点二、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1 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1 )实有其事新闻基于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
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事(what )、何人(who )、何因(why )。
(2 )展示真相新闻报道所叙述的基本事实以及背景环境、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一定环境要与事实相符,凭空捏造和想象是新闻采写的大忌,也绝不允许歪曲事实。
2 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信息,其采写的价值原则包括两方面:其一,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与新闻传播的要求相符;其二,合乎社会公众的需要、保护公众利益、获得公众认可。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简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60201
专业名称新闻采编与制作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各类媒体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能力,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拍摄、编辑、评论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传媒行业,在报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体等领域,担任记者、编辑,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拍摄、编辑、评论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开拓精神;
3.具备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4.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能力;
5.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6.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新闻理论、电视摄像、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与写作、非线性编辑与数字特技、新闻编辑与版式设计、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网络新闻制作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进行新闻采访、写作、拍摄、编辑等实训。
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平面设计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
[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编工作职责
![[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编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88ac70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a.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编工作职责新闻采编与制作是新闻机构中格外重要的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对新闻进行采编和制作,将新闻内容进行加工和呈现,让读者了解和参与到新闻大事中来。
下面将从新闻采编工作职责和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新闻采编工作职责:1.新闻敏感度: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很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灵敏地发觉和把握新闻线索。
2.新闻收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新闻信息,包括采访、监听、调查、特约记者等手段。
3.新闻推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推断和筛选,确定其新闻价值和真实性。
4.新闻采访:新闻采编人员需要进行采访,与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和访问,猎取更多的新闻资料。
5.新闻编辑: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采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编辑,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处理。
6.新闻撰写: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新闻信息进行撰写,精确地表达新闻事实和信息。
7.新闻审核: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编辑完成的新闻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精确、客观、公正。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新闻支配: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依据各个媒体的要求,对新闻进行支配和排版。
9.新闻发布: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将编辑完成的新闻发布到各个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
10.新闻跟进: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新闻进行跟进,准时更新和补充相关信息。
二、新闻采编工作特点:1.紧迫性:新闻采编工作通常需要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特殊是对于突发大事的报道。
2.专业性: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具备肯定的专业学问和技能,包括新闻写作、采访技巧、编辑力量等。
3.客观性:新闻采编工作要求客观公正,精确传递新闻事实。
4.团队合作:新闻采编工作通常需要与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紧密协作,共同完成报道任务。
5.高效性:新闻采编工作需要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准时传递新闻信息。
6.自我学习力量: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学问和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力量。
三、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闻写作与采编

新闻写作与采编主题:新闻写作与采编引言:新闻写作与采编是现代传媒领域的基本技能,对于从事报道和编辑工作的从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本教案将通过分析新闻的要素与结构,探讨如何高效编写新闻稿件,并提供实用的采编技巧。
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本教案,能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提升自己的新闻素养和采编能力。
一、新闻的要素及结构1. 新闻的定义与特点:客观、真实、及时、公正2. 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二、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1. 找准新闻的价值点:新闻的价值是吸引读者的关键2. 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避免冗长,言简意赅3. 五大原则:新闻要有何、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何结果4. 金字塔原则:优先呈现最重要的信息5. 小标题的运用:为新闻稿件增加层次分明的结构6. 语气的把握:客观报道,避免主观性的词语使用三、新闻采编的技巧1. 重要性排序:根据新闻的重要程度决定采编顺序2. 多方面采访:多维度获取信息,提高报道准确性3. 问题提问技巧:开放性问题、尖锐问题、逆向提问等4. 收集背景资料: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等5. 了解读者需求:制定报道的角度和语言风格6. 编辑与校对:确保报道准确、规范、易读四、案例分析:新闻写作与采编实例分析1. 分析优秀新闻稿件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2. 探讨不同类型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3. 培养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提高采编能力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了解新闻写作与采编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新闻稿件的撰写结构和语言风格。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和采编能力,为今后的传媒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采编与制作

新闻采编制作系统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实现稿件的采集、编辑加工、排版、审校,及大样制作和管理的全过程,使编辑部工作“告别笔和纸”,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出报时间,加强新闻的时效性与交互性。
新闻采编系统一般都分为:信息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发布、信息资源管理、决策分析等几个大的模块。
信息采集是通过图、文、音频、视频全方位的采集方式获取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例如通过远程投稿、特约写稿、网络抓取、外电稿件、采访调度等等一系列方式来获取最全面的信息资源。
内容加工是与报刊出版社内编辑部内最密切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稿件的图、文、音频、视频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审定、报刊排版、内容版面校对、版面打样审查等工作。
如何做到更好的交互性、易用性也是不同采编系统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高效系统,采编系统的对数据的挖掘也越来越健全,不再像最初只是对稿费、高质、发表文章、评分等一个简单统计,可以通过这些统计输出不同的图表,编辑领导可以实时掌控这些宏观数据,使报刊的内容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新闻的基本特征:1.时效性2.真实性3.价值性新闻标题的结构1、单一型结构:只有主标题,没有辅助标题。
单一型结构的标题多数是一行题,也可以是两行题、三行题。
2、复合型结构:除主题外,还有辅题,即引题、副题或两者都有。
复合型结构的标题都是多行题。
引题的作用:交待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长句短化副题的作用:交待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题中的观点、解释主题的概括三、标题的结构安排应注意的问题1、单一型结构的标题必须是实题,意义必须完整。
2、复合型结构的标题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要正确、标题的虚实结合要恰当、标题分行要合理,主题意义必须完整。
新闻的一般结构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大部分。
新闻文体的组合形式。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 5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背景。
新闻采编的工作内容

新闻采编的工作内容新闻采编是新闻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收集和调查:新闻采编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新闻资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报道、采访、网络、社交媒体等方式获取新闻线索。
他们还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新闻写作和编辑:新闻采编需要将收集到的新闻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撰写新闻稿件。
在写作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准确的语言表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传达信息。
同时,他们还需要进行编辑和校对,确保新闻稿件的语法正确、逻辑清晰。
3.新闻发布和传播:新闻采编还负责将写好的新闻稿件发布和传播出去。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将新闻内容传递给读者和观众。
在传播过程中,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媒体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4.新闻监督和评价:新闻采编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他们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同时,他们还需要对自己和同行的新闻工作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写作能力。
5.新闻策划和组织:新闻采编在工作中还需要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
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新闻事件和主题,制定相应的报道计划和采访安排。
在组织过程中,他们需要与记者、摄影师、编辑等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协作,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6.新闻素材管理和维护:新闻采编还需要对收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管理和维护。
他们需要建立和维护新闻素材库,确保新闻资料的保存和检索。
同时,他们还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分类和归档,方便后续的使用和引用。
总结起来,新闻采编的工作内容包括新闻收集和调查、新闻写作和编辑、新闻发布和传播、新闻监督和评价、新闻策划和组织、新闻素材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他们的工作对于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新闻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概述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1、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指新近和正在发生的事实。
2、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就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图像、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广播电视新闻的功用。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1、从传播速度上看,快捷迅速、时效性强报纸新闻通常是固定时间一次刊发,广播电视新闻则可以多次固定时间滚动播出,还可以随时插播、并现场直播。
2、从传播对象看,受众广泛、覆盖面大传播对象不受地域、文化水平限制。
这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它新闻媒介在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超越的。
3、从传播功能看,信息量大、服务性强广播电视的包容性和声画一体的特征使其在传播功能上,除了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外,还具有传播知识、文化娱乐、服务受众等方面的功能。
4、从传播效果看,生动传真、参与性强广播电视依靠媒介优势将可听可看的新闻形象通过技术终端传送给观众,使观众不仅闻其声、见其人,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较其他媒介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
5、从生产方式上看,技术手段、依赖性强报纸新闻文字符号转换到纸质载体,只有文字录入和印刷的问题;广播电视声音和图像从信息到符号到载体的转换则牵涉到一系列技术问题。
音像的录制技术、传输技术、贮存技术、接收技术等,较为复杂,技术含量很高。
6、从生产流程看,流水作业、工序复杂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前期采访、后期编辑制作、审查、制作播出7、从接收方式看,线性收看、受限较多报纸时可随意阅读,重复阅读,不受版面和时间限制,还可以收藏。
广播电视新闻则是线性传播、顺序接收,选择性小,不能检索,难以保留。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定义1、什么是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的涵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其中:记者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3、新闻采访的特点目的的差异性时间的限制性事件的突发性需要的广泛性知识的全面性活动的艰辛性4、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定义所谓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是指广播电视记者运用一定的电子手段,采集和挖掘新闻素材与资料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任务:1、收集有关新闻事件的文字信息、背景材料2、拍摄新闻现场画面、资料画面3、采集新闻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及相关人员的同期声。
4、为后续报道做准备四、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
就一篇新闻稿的产生来说,它要经过记者寻找新闻线索,采集材料,转折题材,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出稿件等多个步骤,可以说,在采访中记者完成了新闻作品制作工序的一大半.2、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新闻写作的规律是用事实说话,只有在采访中了解了千姿百态的生活原型,记者"说话"才有发言权,新闻倾向性才有事实这个附着体; 只有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新鲜和及时的特点;只有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指导性的特点.3、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是:在工作顺序上,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在二者的分工上,采访解决的是新闻的“原料”问题;写作解决的是加工、制作的工艺问题;采访的成败,直接关系写作的成败五、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具有新闻敏感,发现和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掌握新闻政策,坚持新闻的思想性。
坚持用事实说话,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分类及要求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一、电子采集手段介入——带机采访二、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广播电视节目当中,不仅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的有声语言可以直接展示在报道当中,新闻事件过程及其细节的展示也都可以通过音像的形式由素材直接来完成。
三、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不仅是调查者和传播者,还是现场引导者。
四、团队的工作方式协同工作与采摄分工是电视记者采访区别于其它媒介采访的突出特点1、协同工作:电视采访是以集体协作方式进行的,记者所报道的新闻决非是个人的杰作2、采摄分工:由采摄一体到采摄分工是电视新闻采访的必然趋势五、新闻报道形式直接影响采访方式。
根据报道形式的需要选取相应的采访方式,将给节目的编辑和信息的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应当在采访之初就对报道形式做到心中有数。
六、采访的受制约性:空间与时间的制约性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分类一、按采访内容分类:事件性新闻采访和非事件性新闻采访1、事件性新闻采访指报道那些有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相对独立的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其特点是采访对象信息量集中、清晰,采访的内容直观性强,可信度高。
事件性新闻采访的要求①现场要能当机立断;②反应要快,作风要敏捷;③要有很强的活动能力。
2、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指报道那些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其特点是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启迪与警世意义上,采访的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要求: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要注意发现新闻由头或新闻根据;调查要确保准确、全面、有力;要深入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
二、按采访方式划分:观察采访、调查采访、话筒前采访、体验式采访、电话采访(一)观察采访及其要求1、观察采访的含义: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2、观察采访的方式1)参与性观察采访记者同采访对象一道进行相同的活动,一边体验感受一边观察,因此也称“体验式报道”。
这种观察使记者融入到采访对象的活动中,获得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的机会,从而使报道更加生动、真实。
2)非参与性观察采访在这种观察形式中,记者到现场,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事件的发展。
记者不参与事件的任何活动。
这是日常采访中最常见的方式3)隐匿性观察采访:记者以伪装的身份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这种方式排除了记者身份对被观察者行为的干扰,因而获取的信息是真实。
特别在一些揭露性报道中,记者只有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可信的证据。
观察采访的特点: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经常性、敏感性3、观察采访的作用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
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为写作视觉新闻创造条件。
有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加深对客观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新闻观察可以成为记者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采访武器4、观察的内容与方法现场的观察:对事物现场的基本情况(即与所采访的新闻有关的基本事物)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等要观察清楚。
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
要注意学会透视。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人物的观察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5、观察采访的要求: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也关系到记者能否准确清晰地采录到需要的音响与影像,获取宏观的细节的信息。
2)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目击者和记录者、参与者)3)把握好开机时间6、记者的观察力及其提高的途径1)记者观察力的内涵记者的观察力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观察力。
记者的观察力应该是孩童般的眼光和聪明长者的眼光的统一。
记者的观察力应该是宏观观察力和微观观察力的结合。
2)提高记者观察力的途径要自觉养成对客观世界的强烈关注力。
要积极训练自己感知客观世界的专注力。
要刻苦磨练自己感知客观世界的深沉的思考力。
(二)话筒前采访及要求:话筒前采访:是指以话筒为工具,以提问为手段,在新闻现场或其他场合记录对新闻人物访谈内容的采访方式。
话筒前采访的要求:1.尽量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2.记者的语言应精炼、口语化、有表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4.采访记者应有镜头意识5.坚持一次最佳原则6. 切忌摆拍(三)体验式采访及要求1、体验式采访的作用⏹有利于记者获得真情实感,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感染力;⏹有利于实现记者与报道对象、报道对象与受众之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记者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和主体意识的提升2、体验式采访的局限性⏹记者时间有限,不能事事体验,也常常不能深入体验;⏹记者的能力有限,许多事难以体验;⏹记者的活动要受到道德规范、法规规范的约束,不允许事事都亲身体验一番;⏹容易让记者产生片面感,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电话采访1、电话采访的优势和劣势优势:①快速;②方便;③轻松。
劣势:①缺乏面对面交流;②缺乏深刻性;③信息传递易受干扰。
2、电话采访的适宜性原则⏹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记者难以与采访对象直接接触和见面;⏹新闻人物工作繁忙,事务缠身,记者难以作个别访问;⏹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事实进行澄清或证实。
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一、到达现场、核准事实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3、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4、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5、讲究分寸,留有余地二、善于运用画面语言电视新闻发掘画面的重点是两类画面:纪录新闻主体形象的画面提示事实本质的画面第三章电视采访的策划与准备第一节电视采访的策划一、策划的内涵:“策划是一种程序。
在本质上它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
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出当前的决策。
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标决策之依据。
也就是说,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
”进行采访策划的意义1、获得采访机会的需要;2、电视采访是一个协同作战、分工合作的过程,没有事前的周密策划,面对复杂的现场,各工种之间很难配合默契,不能顺利完成原始画面的采集工作;3、电视记者介入现场如果缺少合理的策划,很容易破坏现场必要的原始信息;4、电视记者的现场组织信息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没有策划,记者就不能在一些可预见的新闻现场迅速找到拍摄的对象和细节;5、完成节目样式的需要。
二、以编辑部为核心的采访策划:宏观策划:就是根据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形势,制定这一时期的报道方针、目标、重点以及为实现这一方针、目标、重点进行的重大选题部署和采访安排等。
⏹大编辑部意识是电视采访宏观策划的一大发展。
⏹大编辑部工作的重点:明确报道思想、确定采访意图。
报道思想: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