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人物: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统治建设: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2.“家天下”:禹的儿子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取代禹生前推举的继承人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
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s hàn)让制。
考点二、商朝的统治3.灭夏:夏朝后期,商人的首领汤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边势力,起兵攻伐,一举推翻夏朝的统治。
4.商朝的建立和发展: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5.商朝末期概况:末代商王纣(zhòu)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liǎn),施行严刑峻(jùn)法,导致民不聊生。
考点三、西周的兴衰6.过程: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大获全胜。
7.结果: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8.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2)分封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4)分封内容: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diào qiǎn);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5)实质: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6)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7)作用:①(积极)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②(消极)维持了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总结好历史知识点有利于历史的学习,那么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2024)-2024_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 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 万年约100万—50 万年约70 万—20 万年约3 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与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过着集体生活(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元谋人上门齿化石北京人使北京人复用的石器原头像山顶洞人复原头像易误警示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不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3.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起源距今约2 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 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贡献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影响(1)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易误警示1.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共同点: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制作陶器,过定居生活。
2. 远古居民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稻作农业的繁荣(1)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分封制)【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考点一、东周的分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史书《春秋》而得名)和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时期。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考点二、王室衰微1.表现:①诸侯不再分封,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标志着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②周王室仅管辖洛邑一带。
③诸侯不听从周王命,各自为政。
④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2.影响:①对大的诸侯国: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②对周王室: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
考点三、诸侯争霸1.原因:①周王室衰微;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
2.口号: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首霸、管仲改革)、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4.影响:①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积极)②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消极)考点四、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漆器业以及煮盐业都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一、战国七雄(军事)1.七国形成:①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②三家分晋:赵、魏、韩③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战国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战争特点:规模大、参兵多、区域广、时间长4.战争目的:兼并小国5.战争方式:各自为政、发展疆域、互相战争考点二、商鞅变法(政治)★★★1.背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
2024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之最类”知识点
2024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之最类”知识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170万年)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4.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栗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3.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4.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5.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商朝后期)。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5.《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7.《氾胜之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西汉.氾胜之)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4.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年)5.张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测验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角器等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制衣种植水稻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历史背景是什么意思一般指某一个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
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国内外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等。
他们所包含的知识点分别如下: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顺口溜记忆法把一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易记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点四:夏商西周1.盘庚迁殷: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稳定下来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3.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广大,为了加强对周边的巩固。
内容:周王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诸侯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作用:①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密切了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缺点: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4.夏商西周的更迭1.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春秋: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任用管仲改革国家富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葵丘会盟是争霸的实现)/晋文公:城濮之战(为人诚信、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宋襄公秦穆公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合纵连横的结果:五国朝秦暮楚,合纵被瓦解,秦国力量日益强大。
知识点六:社会变革1.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
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取得显著进步的标志。
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并且逐渐代替了大规模的强制性集体耕作(西周的“千耦齐耘”),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国纷纷展开变法。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最彻底的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措施----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改革的认识: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才能实现价值。
③改革是强国之路,是除旧布新的良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并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分布到世界各地;-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生产时代,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定居下来。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河流的孕育带来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如黄河文明、亚历山大港等;- 埃及、印度、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 古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科技成就等因素。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朝代;-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为主;-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农具、青铜器等。
第四单元:汉代的繁荣与衰落-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在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汉代的文化艺术也繁荣起来,如文学、音乐、绘画等。
第五单元:唐代的开放与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在唐朝,科技、商业和海上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 唐代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巅峰。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与艺术- 发明和创造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中国古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如绘画、陶瓷、雕刻等;- 古代科技和艺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 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频繁;- 中国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单元:东亚的多元一体- 东亚地区具有多元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历史上互相影响和借鉴;- 东亚地区的多元一体性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第九单元:环境与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 古代文明的起源
-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农业革命
- 古代文明的地理分布特点
2. 主要古代文明
-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的重要性
- 法老制度
-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苏美尔人的贡献
- 汉谟拉比法典
-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 城市的特点与规划
- 未解之谜
- 古代中国文明
-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 青铜器文化
- 甲骨文的发现与意义
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1. 文明间的交流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文化与商品的交换
- 宗教与哲学思想的传播
2. 文明间的冲突
- 战争与征服
- 帝国的兴衰
- 文化冲突与融合
三、古代文明的遗产
1. 文化遗产
- 建筑艺术
- 文学与史诗
- 科学与技术
2. 历史影响
- 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 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四、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意义
1. 学习方法
-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历史事件的年代记忆法
2. 学习意义
- 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
- 培养国家意识与文化自信
-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删减内容。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列表和段落格式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此外,您还可以插入图片、图表或其他视觉元素来丰富文档内容。
记得在最终提交前进行仔细的校对,以确保没有错别字或格式错误。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 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采集、打猎和渔猎为生。
- 采取原始共产主义的方式,没有私有制和阶级。
- 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
2. 奴隶社会的特点:- 农业的发展导致奴隶社会的出现。
- 社会分工明确,奴隶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 出现了城邦和国家,建立了法律和制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劳动和社会1. 农业的发展:-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改善,出现了农业工具和灌溉设施。
- 秦汉时期,开发了灌溉技术和土地收归制度,农业生产大幅提高。
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以丝绸、瓷器、铁器等为代表。
- 商业活动逐渐发展,出现了货币交换和市场。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和罗马1. 希腊城邦的兴起:- 希腊城邦是由一个城市和其周围的领土组成的政治单位。
- 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在希腊得到了发展。
2.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城邦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帝国。
- 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实行分封制。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1.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 这些发明对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古代思想:-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道德行为。
-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五单元:中世纪欧洲1. 欧洲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
- 贵族和教会拥有土地和权力,农民和奴隶为其劳动。
2. 教会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教成为主流宗教,影响了人们的和价值观。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对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考点1.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确立封建统治2.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是在春秋时期3.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春秋时期4.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战国时期5.孔子的思想主要有仁和礼6.商鞅变法后,要想获得爵位的方式是建立军功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8.商鞅变法后,要想免除徭役、获得奖励可以通过多种粮食多织布9.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建立县制10.秦国贵族都讨厌商鞅变法的原因是商鞅以军功为标准授予爵位11.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12.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秦孝公13.商鞅变法后,要受到严厉处罚的是经商致贫的人14.“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决定性因素是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15.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牛耕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战国时期17.秦国一跃成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原因是商鞅变法18.推崇法治和中央集权,主张变法强兵的思想家是韩非子19.孔子的思想中适合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21.孙子的军事名言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2.古书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称为千耦其耘23.提倡对立统一、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老子24.我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被合称为诸子百家25.战国时期对各国影响的思想派别是法家26.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7.提倡民贵君轻、施行仁政的思想家是孟子28.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对立统一的派别是道家29.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人是孔子30.战国七雄中,处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诸侯国是齐楚秦燕31.我国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3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朝代是商朝33.青铜器主要的用途是祭祀和打仗34.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在生产力方面的进步是青铜器的使用35.商朝最发达的手工业是青铜器制造业36.目前世界已知的青铜器是后母戊鼎37.都江堰修建的时期是战国时期38.都江堰的修建者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39.都江堰的地点是四川成都岷江流域40.都江堰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灌溉(今天还有旅游的作用)41.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42.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于今天的湖北随州43.战国编钟主要使用的场合是祭祀和宴会44.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45.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或兽骨上46.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有铜锡铅47.发现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地点主要都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48.四川成都被称为是天府之国,主要得益于都江堰49.战国编钟从制造材料来讲,属于青铜器50.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51.用甲骨文记载的商王室的占卜内容,被称为卜辞52.我国文字的源头是甲骨文53.按照六分法,人类社会的先后发展阶段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54.都江堰中,用于灌溉的是内江55.都江堰中,用于分洪的是外江56.都江堰中,具有泄洪排沙功能的部分是飞沙堰57.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论语》58.都江堰中,用于对江水进行分流的是分水鱼嘴59.我国现在推行的县制,最早开始于商鞅变法时期60.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确立封建统治历史学习的十个有效方法1. 阅读历史文献阅读历史文献是学习历史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生活,主要靠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定居生活逐渐出现。
- 农业革命:人类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经济活动。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兴起-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开启了中国历史时期。
- 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以法老统治和金字塔建筑闻名。
- 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发展了复杂的宗教体系和城市文明。
-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以汉谟拉比法典和巴比伦塔闻名。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古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奴隶是主要劳动力,分封制是政治制度。
- 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王都城在黄河流域。
- 周朝: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分封诸侯。
- 春秋时期:周朝后期的分封制度衰败,各诸侯国争霸。
第四单元:希腊文化的传播- 古希腊:位于东地中海,以城邦制度和哲学、艺术等文化成就闻名。
- 亚历山帝:希腊的亚历山帝征服了希腊本土和亚洲一部分,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 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政策:亚历山帝在征服后的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第五单元:罗马帝国的兴衰- 古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以城邦制度和法律制度闻名。
- 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后发展成的帝国,统治范围广大。
- 君主专制:罗马帝国采用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 帝国分裂: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六单元:与的传播- :印度的主要宗教,信奉多神教和轮回转世。
- :由释迦牟尼创立,主张超脱轮回,追求解脱。
- 传播:从印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第七单元:丝绸之路与汉朝的疆域拓展- 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
- 汉朝: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疆域拓展到中亚地区。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必背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统治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打破了 “禅让制”,标志着 “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2. 统治制度与特征:夏朝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即分封制(虽以周朝为主要实施阶段,但夏朝已有雏形)。
夏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资料匮乏,具体细节仍有待考证。
二、商朝的统治与更替1. 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朝经历了多次迁都,最后定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因此也被称为“殷商”。
2. 统治制度与特点:商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内外服制,同时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
商朝青铜器制造发达,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商朝文字即甲骨文的出现,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商朝的衰亡:商朝末期,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周族的崛起并最终灭亡商朝。
三、西周的建立与统治1.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2. 统治制度与特点:分封制使周朝的疆域得以扩展,宗法制则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秩序。
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为后世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四、东周时期的分裂与变革1. 东周时期的分裂: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着东周的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形成了 “春秋五霸”的局面;战国时期,七雄并立,战乱不断。
2. 社会变革: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商鞅变法在秦国成功实施,推动了秦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思想文化的繁荣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背诵清单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背诵清单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知识点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巩固统治的措施: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2、家天下形成:启废除了禅让制,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影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 家天下)知识点2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盘庚迁殷)巩固统治的措施: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灭亡:商纣王统治残暴,公元前 1046年被周朝所亡。
知识点3 武王伐纣时间: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结果: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知识点4 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巩固统治的措施:分封制1.分封制的目的,标准,对象,内容(权利+义务),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巩固统治)标准: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对象:宗亲、功臣内容:诸侯的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作用:积极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消极作用-------地方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威胁中央,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实质:确立周王朝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到周幽王时,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3.夏、商、周三代的兴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兴:重视生产,关心百姓,重用贤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提
纲
1.知识点
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1 古代文明和伟大发明
-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 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 指南针的发明及其作用
1.2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 丝绸之路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文化融合
1.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
- 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制度
-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 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 农民和奴隶的生活
2.复提纲
为了帮助大家进行复,以下是本单元的复提纲:2.1 古代文明和伟大发明
- 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描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 解释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探讨指南针的发明及其作用
2.2 丝绸之路
- 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讨论丝绸之路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分析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文化融合
2.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
- 理解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制度
- 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 解释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 探讨农民和奴隶的生活
以上是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及复提纲,希望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祝你研究顺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与历史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与历史学习方法知识点概述在七年级历史上册中,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包括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是由禹所建立的,夏朝共治理了13个世纪,是中国文明的开端。
夏朝以“三纪”划分历史时期,分别是“神代”、“人代”和“圣代”。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代的文化和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商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王权专制,由王和贵族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3.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大约持续了800多年。
周朝的分时期主要是西周和东周,其中西周发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如建成父老庙、定都镐京、禁止私货等。
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学习历史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1. 时间线对待历史事实,我们应该注重时间线。
时间线是指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历史事实连成一个时间线上的顺序。
例如:夏商周三个时期的时间顺序即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
制作一个时间线可以更好地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考试中也可以有效地记忆和答题。
2. 考古与文献了解历史,除了通过历史书籍学习,考古也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途径。
考古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具体细节和生动的图片材料,直观展现历史。
同时,文献也是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中国历史而言。
3. 问题导向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将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一个历史事件分解成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历史知识。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阅读历史材料,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例如:商朝的王权专制政治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其中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4. 故事化学习在学习历史时,可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例如:《左传》中的《晋世子》和《昭公(公元前825-782年在位)的治国思想》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文献,通过学习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生动地了解西周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夏商周的更替(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2)地位: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1)标志: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启是世袭制下产生的第一位君主。
】(2)影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夏朝的发展(1)范围: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2)国家机构: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此外还制定历法,称为“夏历”。
(3)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①发现地点:洛阳。
②内容:建筑: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育平民生活区和墓葬和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手工业发展:出土了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精美铜牌、高贵礼器等,反映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4.夏朝的终结:夏王桀在位时期,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最后被汤打败,夏朝灭亡。
(二)商汤灭夏1.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2)发展: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3)灭亡①原因: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对内修筑高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②结果:被周武王所灭。
2.盘庚迁殷(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三)武王伐纣1.牧野之战(1)时间、地点:公元前1046年,牧野。
(2)结果: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夏商、西周的兴亡告诉我们:统治者勤于政事,关心民众,重用人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2.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4、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
1、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 从此,代替,变成
2、最后一个国王是___ ____是历史上有名的
3、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 ____和___ _____一带,都城___ ___(今_ )
4、国家机构修筑了、建立,组建,制订,设置
它是的工具
二、商朝
1、位置____ ____建立时间(夏灭亡)建立者__ ____ 任用_____ __很快强大
2、迁都人物迁至
3、统治区域东到西达北到南至
4、最后一个国王是__ ___,是有名的他施用等酷刑,最后逃到 _ _自焚(商灭亡)
三、西周
1、位置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2、建立者时间(商灭亡)都城战争
3、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时发生
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年,西周灭亡
4、分封制
(1)目的(2)内容周天子把
,诸侯必须
(3)意义
5、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手工业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
______已出现,种类逐渐增多,灿烂时期,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
(2)特点、、
(3)代表巨大的____ ___ 造型奇特的____ ____
(4)西南地区的举世闻名的文化代表__ 、、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就有烧制的瓷窑
3、玉器制造时期很兴盛,达到很高的水平代表有商朝的、
二、农业
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相当发达。
2、_________时期,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已经齐备,已经知道、和
3、已用一定数量的进行农业生产
三、畜牧业
1、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已经有了,还建有
2、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
※、、和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
四、灿烂的青铜文明繁荣的基础——奴隶的悲惨生活
1、
2、
3、
4、
6、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争霸战争)
1.东周:时间___ __人物都城分为(年至年)
(年至年)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天子地位的变化
3、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等
4、齐桓公称霸
(1)任用为相
(2)优越的自然条件
(3)措施①(根本措施)②
③
(4)结果
(5)时间(6)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
5、晋文公称霸
(1)措施、、
(2)著名战争时间双方
结果,成语
6、楚庄王称霸
7、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称霸(成语)
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
1、三家分晋:晋国卿大夫中的、、三家,瓜分晋国。
2、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 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 ___齐国。
3、战国七雄指、、、、、、
4、著名战争(1)(双方将领成语〈计策〉)(2)(双方将领计策)
(3)时间双方将领结果
7、大变革的时代
一、农业发展
1、铁农具的使用
__ 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 __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的使用
___ 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 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意义:__ ____和__ ___的推广,使和显著提高。
3、水利工程
时期_______国家__ _人物_____ _地点___ __名称作用
意义
二、商鞅变法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条件私田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形成奴隶主转化为租种土地的人变成
3、目的为了,发展
4、时间____ ___ 人物支持者
5、内容(1)(2)
(3)(4)
6、作用
三、封建制度的确立
1、代替了
2、和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我国形成
8、9 中华文化的勃兴
1、文字的演变
①甲骨文指已具备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的文字。
②金文:又叫,因为时人们把文字刻在而得名。
③大篆:这是晚期人们统一整理后的文字。
④竹帛书:时,人们用毛笔蘸墨写在或上。
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2、科学技术
天文:①古书记载,发生日食,天昏地暗,人们非常恐慌
②甲骨文里有许多、的记录,经验证都很可靠。
③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发生在年,即时期。
④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的确切记载发生在年,即时期。
历法:①,就有了历法
②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个月,大月天,小月天,增加一个月
③时测定一年个节气,以便安排,这是
医学:人物年代用、、治疗疾病,发明法,即、、、。
3、文学:
人物年代国人代表作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
4、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较高水平。
湖北随州出土的最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