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全解
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生命维持系统之一,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具有排泄废物、调节水平衡、维持酸碱平衡、产生激素等多种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有腰部两侧的一对肉质器官。
主要功能包括:排泄废物、调节水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和产生激素。
-排泄废物: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来排泄体内的废物,包括代谢废物、药物代谢产物和毒素等。
尿液的生成通过肾小球对血浆的过滤,随后通过肾小管对尿液的再吸收和分泌来完成。
-调节水平衡:肾脏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使体内水分得到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增加尿量来排除多余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减少尿量来保持足够的水分。
-维持酸碱平衡:肾脏能够排除体内的酸和碱,维持正常的血液pH值。
当血液过酸性时,肾脏就会排泄过多的酸性物质,反之,当血液过碱性时,肾脏就会增加对酸性物质的吸收。
-产生激素:肾脏还能产生多种激素,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抗利尿激素则能够调节尿液的浓缩度。
2.输尿管:每侧肾脏均有一根输尿管,将肾脏生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具有以下功能:-尿液传输: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尿液在输尿管内通过蠕动运动的方式无需外力即可完成输送。
3.膀胱:膀胱是一个位于盆腔内的贮尿器官,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
膀胱具有以下功能:-储存尿液:膀胱具有扩张和收缩功能,能够储存尿液并保持一定压力,同时感觉到膀胱的充盈程度。
-排空尿液:当膀胱充满时,体内的尿液需要被排空,膀胱就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4.尿道:尿道是从膀胱到外部的通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尿道具有以下功能:-平稳排尿:尿道通过肌肉收缩和松弛来调节尿流的速度和排尿的顺利程度。
-防止尿液回流:尿道内还有一个称为括约肌的肌肉环,它能够紧闭尿道,防止尿液的回流。
总结起来,泌尿系统包含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泌系统的解剖与生理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负责排泄废物和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了解泌尿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对我们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泌尿系统的解剖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腰部的后方。
每个人体内通常有两个肾脏,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去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产生尿液。
2. 输尿管:两个输尿管连接着肾脏和膀胱。
它们是一种细长的管道,将尿液从肾脏运输到膀胱。
输尿管还具有防止尿液倒流回肾脏的重要功能。
3. 膀胱:膀胱是一个类似囊袋的器官,位于盆腔底部。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当膀胱充满时,它会向尿道传递信号,让我们感到排尿的需要。
4. 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通道。
男性和女性的尿道长度不同,男性的尿道更长。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二、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1. 肾脏的生理功能:a. 血液过滤: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血液,去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
b. 水、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水和电解质的排泄,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c. 酸碱平衡:肾脏可以排除体内的酸性废物,保持酸碱平衡。
d. 激素分泌:肾脏还分泌多种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形式维生素D,对身体的其他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2. 输尿管与膀胱的生理功能:a. 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运输到膀胱,通过蠕动运动帮助尿液流动。
b. 膀胱在尿液储存和排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可以扩张和收缩,储存尿液并避免频繁排尿。
3. 尿道的生理功能:a. 尿道将膀胱中的尿液传输到体外。
b. 尿道还在男性中起到排泄精液的作用。
三、与泌尿系统相关的常见疾病1. 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的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2. 结石: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内的结石会导致尿液排出困难和疼痛。
3. 肾功能障碍:肾脏疾病、药物损伤或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降低,严重者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见图6--1)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水的代谢产物,维持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衡定。
机体将溶于水的代谢产物,通过血循环输送至肾脏,由肾脏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贮存,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
若肾功能衰竭,导至体内代谢产物畜积,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严重时会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
图6—1 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第一节肾一:肾的形态肾为实体器官,红褐色,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大小:男性:长11.5cm,宽5.5cm,厚3~4cm,重134~148g,女性略低。
分两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两面:前面隆凸;后面平坦,贴腹后壁。
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份凹陷,为肾门,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等结构进出,它们加上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肾门向肾实质凹陷为肾窦,内有肾动、静脉的分支、肾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见图6—2、3)图6—2 右肾后面观图6—3 右肾前面观二:肾的构造(见图6--3)在肾脏的冠状切面上,将肾脏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1、肾皮质皮质肉眼观察为细粒状,红褐色,位于肾脏的浅层,富含血管,其伸入髓质的部分为肾柱。
2、肾髓质髓质肉眼观察致密有条纹,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血管较少,淡红色,呈锥体形为肾锥体,有15~20个,锥体的尖端钝圆形为肾乳头,伸入肾小盏,内有许多乳头孔的开口。
肾窦内有7~8个肾小盏,每2~3个肾小盏汇合为肾大盏,有2~3个,它们汇合为肾盂,肾盂呈前后略扁的漏斗状,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三:肾的位置肾脏位于腹腔的后上部,腰区脊柱两旁,呈八字形排列,受肝脏的影响,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女性和小儿略低于男性,新生儿更低。
1、与椎体的关系左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上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上缘;右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下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下缘;肾门相当于第一腰椎水平,距后正中线约5cm。
2、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份,右肾后面的上份。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课件ppt课件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液浓缩
肾脏通过重吸收大部分水分,使 尿液浓缩,以减少水分流失并回 收有用物质。
尿液稀释
肾脏通过调节肾小管和肾小囊对 水的重吸收,使尿液稀释,以维 持体内水分平衡。
尿液的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分泌和排泄各种酸性和碱性物质,如氨、碳酸氢盐等,来调节身体的酸 碱平衡。
当身体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或代谢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时,肾脏会通过增加碳酸 氢盐的分泌来中和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组成。肾皮质位于肾脏表面 ,富含血管和肾小球;肾髓质位于肾脏内部,主要由肾小 管和肾锥组成。
肾脏内部还有肾盂、肾间质和肾小囊等结构,肾盂是尿液 从肾小管流向输尿管的重要通道;肾间质是肾脏的结缔组 织部分,起到支撑和营养的作用;肾小囊是包裹在肾小球 外层的双层薄膜,负责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尿道的功能
排尿
尿道是人体排泄尿液的通 道,通过尿道将膀胱内的 尿液排出体外。
防止逆行感染
尿道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功 能,能够阻止细菌等微生 物逆行进入膀胱,从而保 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调节尿量
尿道通过调节尿道的舒张 和收缩来控制尿量,使尿 平衡
维持生殖健康
尿道在人体内起着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的作用,通过排泄尿液将体内多余 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保护身体健康。
02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的位置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大约在腰部位 置,紧贴着脊柱。
肾脏的位置略低于肝脏,其大小与成 年人的拳头相近。
肾脏的形态
肾脏呈蚕豆形,分为内侧和外侧,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
肾脏表面覆盖一层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起到保护和固定 肾脏的作用。
肾脏的内部结构
第10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1)外髓部高渗 升支粗段, NaCl主动重吸收, 水不通透 2)内髓部高渗 升支细段,NaCl 被动重吸收 尿素再循环
(二)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保持 —直小血管作用
逆流交换:保持浓度梯度
• 降支:NaCl和尿素扩散入血,水进入间隙液 • 升支:NaCl和尿素进入间隙液,水进入血液
6.葡萄糖的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主动转运) 肾糖阈:正常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最高血糖水平。
正常值:160~180 mg%
重吸收极限量:300 mg%
7.其他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氨基酸同葡萄糖
多数药物:近曲小管主动分泌
三、尿的浓缩与稀释
浓缩尿 低渗尿 等渗尿
(一)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
及其形成
1.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
水 受抗利尿激素调节
2. 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部位:近曲、髓袢升支粗段、远曲
重吸收方式:CO2
伴随H+-Na+交换
3.NH3/ NH4+的分泌 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方式:主动扩散。 Na+-NH4+
4.K+的重吸收与分泌 1) 重吸收: 部位:近曲小管
机制: 主动过程
2)分泌 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机制:主动过程(K+-Na+) 特点:与 H+-Na+交换相互竞争。 5.Ca2+的重吸收 近曲小管、髓袢(被动为主) 远曲小管、集合管(主动)
(三)影响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形成的因素 (四)尿浓缩和稀释功能的实现
血管加压素(VP):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1.自身调节 2.球—管平衡 3.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渗透性利尿 由于肾小管腔液中溶质浓度增高,形成高渗透压,阻止肾小管 对原尿的再吸收,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二、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尿生成减少
泌尿系统解剖 ppt课件【17页】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医学基础_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

武汉理工大学 刘霞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
泌尿系统组成:
•肾
形成尿液
• 输尿管 输送尿液
• 膀胱
贮存尿液
• 尿道
排出尿液
由肾脏生成的尿液经输尿 管至膀胱贮存,再经尿道 排出体外。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
肾脏
肾实质
肾皮质 肾髓质
基本单位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管
肝脏
肾脏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 I (10肽) 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ACE)
血管紧张素 II (8肽) 血管紧张 素酶A
血管紧张素 III (8肽)
血管平滑肌收缩
外周阻力↑
肾上腺皮 质球状带
醛固酮
近球小管重吸收Na+↑
神经系统:抗利尿激素↑ 交感神经活动↑ 渴觉和饮水行为
血压↑
三、体液调节
(三)其他激素
第四节 尿的排放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尿的生成是连续的,但排尿是间歇的。
●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膀胱外括约肌受阴部神经支配; ●三种神经中均含有传入纤维。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二、排尿反射
●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过程; ●感受器为膀胱内壁压力感受器; ●初级中枢是骶髓; ●高位中枢包括脑干和大脑皮层; ●排尿反射是一种正反馈过程。
●尿频(尿路刺激) 无张力膀胱(传入神经受损) 尿潴留(传出神经或骶段脊髓受损) 尿失禁(脊休克)
排尿反射
排尿反射是脊髓反射,并受高级中枢控制。 当膀胱内尿量<300ml时,膀胱内压基本保持稳定; 当膀胱内尿量>400~500ml时,膀胱内压急剧上升。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泌尿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它具有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液体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以及产生激素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每个人体内通常有两个肾脏。
肾脏是通过排尿来调节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
它还可以滤过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如尿素、尿酸、尿糖等,将它们排出体外。
此外,肾脏还可以分泌多种激素,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2.输尿管:输尿管是一对管状组织,将肾脏中产生的尿液从肾盂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具有肌肉层的收缩能力,可以帮助尿液流动,并且具有防止回流的功能。
3.膀胱:膀胱是一个容量可变的容器,位于盆腔底部,用于储存和排泄尿液。
膀胱具有收缩的肌肉层,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容量时,会有尿意产生。
当膀胱肌肉收缩时,尿液会被推入尿道,然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4.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与体外的管道,通常较短,长度约为3-5厘米。
尿道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尿液,但在男性中也是精液排出的通道。
尿道是一个有肌肉环的细长结构,具有收缩和松弛的能力,以控制尿液的排出。
1.滤波和排泄废物:肾脏作为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可以通过对血液的滤波过程来排泄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物质。
肾小球中的滤过过程使得尿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能够被分离出来,并从肾小管排泄到尿液中。
2.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含量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根据体内的需要,肾脏可以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排除多余的水分,或者在缺水时保留水分,以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稳定。
3.维持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调节尿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它可以排泄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并吸收和生成碱性物质,以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在一定范围内。
4.分泌激素:肾脏还具有分泌多种激素的功能。
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而抗利尿激素可以调节尿液的排泄和浓缩。
泌尿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肾小球滤过作用主要依赖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的滤过膜。 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 胞层。这三层结构具有不同的孔径和电荷选择性,共同决定 了肾小球滤过作用的特性。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及调节
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的主要功能是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行重吸收,同时排出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肾 小管通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等方式对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物质进行重吸收。
常见疾病及危害
尿路感染
肾结石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表现为尿频 、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 能受损。
尿液中晶体物质沉积在肾脏内形成的结石 ,可引起腰痛、血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 致尿路梗阻和肾功能衰竭。
肾炎
肾衰竭
肾脏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肾炎和慢性 肾炎,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 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减退。
调节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例如,抗利尿激素可 以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 代谢活动也可以影响重吸收过程。
03
输尿管结构与功能
输尿管位置、形态及走行
位置
输尿管位于腹膜后,沿腰 大肌内侧的前方垂直下降 进入骨盆。
泌尿系统与神经系统关系
排尿反射
01
排尿过程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当膀胱充盈时,会刺激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排尿反射。
尿道括约肌控制
02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调节尿液的排出
。
疼痛感知
03
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会引起疼痛,这些疼痛信号通过
第9章 泌尿系统

髓
N a+ K+ Cl-
尿素
Na+
●髓袢升支粗段: 对水、尿素不通透; 对Na+通透性低; 但能以Na+∶2Cl∶K+同向转运方式的 继发主动转运。
水
细胞内
Cl-
K+ Na+
髓
N a+ K+ Cl-
尿素
Na+
●同向转运体模式:
管腔膜上有 Na+:2Cl-:K+ 同 向 转运体→Na+、Cl顺电-化学梯度, K+ 逆 电 - 化 学 梯 度 同向转运入细胞内。
(二)肾血液循环的功能特点 1、肾血流量大,肾内血流分布不匀。 2、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比较高。
这一高压有利于血浆中的水分和其中的溶解物由 肾小球滤入肾小球囊内。 3、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且血浆胶体渗透压 较高。 4. 肾血流量具有自身调节作用。
4、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肌源学说:当A压↑→肾小体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 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 1 0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第17章泌尿系统

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使原尿进一步浓缩,并与远曲 小管一样,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另一方面,集合 管还可受心房钠尿肽的作用,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 增多。
(三)球旁复合体(juxtaglomerular complex)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它位于肾 小体的血管极处,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三角形的底,入 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分别形成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球外系 膜细胞则位于三角区的中心。
K+、H+ 和NH3等功能,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发挥重要 作用。醛固酮能促进此段重吸收Na+和排出K+。
(二)集合管(collecting duct)
由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组成 。 直集合管的管径由细逐渐变粗,管壁上皮也由单层立方上皮 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上皮组成,至乳头管处成为高柱状上皮。
光镜:集合管上皮细胞分界清楚,细胞质着色淡而明亮,细 胞核圆形,位于中央或靠近基底部,着色较深。 电镜:集合管上皮细胞游离面仅有少量短微绒毛,也可见少 量侧突和短小的质膜内褶。细胞内细胞器少。
3.球外系膜细胞 (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位于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和致密斑围成的三角形 区域内。细胞形态结构与球内系膜相似;
球外系膜细胞与球旁细胞、出球微动脉和入球微动脉的 管壁平滑肌细胞以及球内系膜细胞之间也有缝隙连接,在球 旁复合体的功能活动中,可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
肾小体是尿液生成的起始部位,血浆成分可从这里滤过 形成原尿,肾小管则可以对原尿进行浓缩以及对其中的电解 质的进行重吸收和分泌。
1.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呈球状,由血管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 肾小体有两个极,有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 极,在血管极的对侧,肾小体与近端小管曲部 相连,此处称为尿极。
2024版生理学泌尿系统

重吸收调节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受多种因素调节, 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等。
尿液浓缩与稀释机制
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 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减少
水分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是泌尿系 统的核心器官,具有生成尿液、 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 衡等功能。
位于盆腔内,是一个储存尿液的 器官,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以 调节尿液的排出。
生理作用与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定
泌尿系统通过排泄代谢废物和多 余水分,以及调节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肾功能不全表现及改善方法
贫血
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导致贫血。
其他症状
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肾功能不全表现及改善方法
饮食调整
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限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摄入。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减轻肾脏负担。
肾功能不全表现及改善方法
避免长时间憋尿
及时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 减少细菌滋生。
尿路结石形成机制及治疗方法
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
如草酸钙、磷酸钙等晶体物质在尿液中浓度过高。
尿液酸碱度异常
尿液酸碱度失衡,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尿路结石形成机制及治疗方法
• 尿路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可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液碱化,有利于磷酸盐沉淀而形成结石。
稀释机制
当机体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 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分的重吸收减少,尿液被稀释,
泌尿系统完整结构

泌尿系统完整结构
泌尿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排泄废物、维持体内水电解
质平衡以及产生尿液。
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
首先是肾脏,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腹腔内,约重120-150g。
肾脏
有两种结构:皮质和髓质。
皮质位于外侧,髓质则是位于内侧。
肾脏的主
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每天大约有180L的血液进
入肾脏,经过滤后,形成大约1.5L的尿液。
由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入膀胱。
人体有两个输尿管,它们长
约25-30cm,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有三层组织构成,内
层是黏膜,中层是平滑肌,外层是结缔组织。
输尿管会通过两个“杯状”
结构,即肾盂和膀胱的入口部分。
膀胱是一个椭圆形的器官,位于盆腔中,平均容量为400-600mL。
膀
胱主要功能是贮存尿液,直到适当的时候进行排尿。
膀胱的内壁有纵横相
交的三角形组织称为膀胱壁肌。
最后是尿道,它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
在男性中,尿道较长,从膀胱穿过前列腺和阴茎,最终开口于阴茎尖端。
在女性中,尿道较短,仅穿过阴蒂和外阴,最终开口于尿道后庭。
尿道壁内有平滑肌和黏膜。
总结起来,泌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
尿道等器官组成。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
送到膀胱;膀胱负责贮存尿液;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这些器官相
互协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排泄废物,维持身体健康。
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全解课件

肾小管负责重吸收尿液中的有用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同时调节尿液的酸碱 度和度。
肾脏的主要功能
过滤血液
通过肾小球的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 和多余水分滤出形成尿液,以维持体 内水、电解质平衡。
01
02
排泄废物
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 ,以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内储存,待达到一定量后,刺激膀胱产生排尿反射,最终以尿液的形式
排出体外。
02
排尿反射
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当膀胱内尿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
壁上的感受器,引发排尿反射。排尿反射通过神经反射弧传递到大脑皮
层,使大脑皮层产生排尿意识。
03
排空尿液
当排尿反射完成后,膀胱会逐渐排空。在排空过程中,膀胱壁上的肌肉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大约在腰部位 置,略呈扁豆形、蚕豆形或三角形。
肾脏的重量约为150-200克,占人体 体重的0.2%。
肾脏的大小因人而异,但通常长约 10-12厘米,宽约6-8厘米,厚约3-4 厘米。
肾脏的内部结构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组成。肾皮质位于肾的外层,富含血管和神经;肾髓 质位于肾的中央,主要由肾小管和肾小球组成。
力。
肾结石
病因
肾结石主要由尿液中的矿 物质结晶形成,与饮食、 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
症状
腰部或上腹部疼痛,血尿 ,肾积水等,严重时可能 出现肾功能不全。
预防
保持饮食均衡,限制摄入 高嘌呤、高盐、高脂肪食 物,增加水分摄入,避免 长时间卧床。
前列腺疾病
病因
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与年龄 、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男性尿道
起自尿道内口
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
长约16~22cm
管径5~7mm
功能: 排尿和排精
尿道内口
尿 道 尿道外口
怀孕后多久会出现早孕反应呢/zyzl/117.html
小结
早孕试纸检测准吗/zyzl/118.html
4、输尿管间襞 位 置: 两个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 意 义: 膀胱镜下见为一苍白带, 是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上环有副作用吗/shqh/113.html
㈢位 置
空虚的膀胱位于小骨盆内,尖端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输精管 耻骨联合 直 肠 尿 道 前列腺
女性重复药流的危害/y胱位置的不同
同房几天后可以测出怀孕/zyzl/119.html
男、女性尿道比较:
女 性 ----- 短、直、宽 男 性 ----- 长、弯曲、狭窄
如何降低人流对女性的伤害/zysx/120.html
内侧缘:
肾门
肾的内侧缘凹陷处
进出肾的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 肾蒂 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 前 上 肾窦 后:肾V、肾A、肾盂 下:肾A、肾V、肾盂
右肾后面观
肾门伸向肾实质内的腔隙
无痛人流后的注意事项/zysx/73.html
㈡ 肾的位置
位于脊柱两侧 左肾约平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 左肾低1~2cm,约平第12胸椎体下部至第3腰椎下部之间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为男性患者导尿时
流产之后,阴道出血会持续多长时间/jhsy/zysx/237.html
谢谢!!
输尿管口
尿道内口
上环的注意事项/shqh/111.html
3、膀胱三角 构 成:尿道内口与输尿管口之间 形态特点: 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 终保持平滑 意 义: 肿瘤、结核和炎症好发部位 膀胱镜检时应特别注意
上环的极佳时间/shqh/112.html
平L2上缘起自肾盂末端 终于膀胱
女性做药流的过程是什么/zysx/78.html
㈡分 部
①腹 段 起始处 → 小骨盆入口
②盆 段
小骨盆入口 → 膀 胱 ③壁内段 斜穿过膀胱壁
药流多少钱/ywlc/80.html
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组成:
肾
输尿管 膀 胱
尿 道
功能:
排出废物、水分 维持内环境稳定, 内分泌功能
男士护肤品代理
一、肾
㈠ 形 态:
蚕豆形
两 端 --- 上、下端
两 面 ---- 前、后面 两 缘 ---- 内侧、外侧缘
人流的危害/zysx/72.html
㈢ 肾的构造
1、肾实质
肾皮质 肾髓质
肾柱
肾锥体
肾小盏 肾乳头
肾大盏
2、肾排泄管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肾 盂
右肾冠状切面
后面观
重复药流的危害/zysx/76.html
㈣ 肾的被膜
分层: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肾前筋膜 肾后筋膜 肾上腺 纤维囊
膀 胱 输尿管
直 肠
输尿管口
药流以后多久能同房/ywlc/79.html
㈢三个狭窄
上狭窄:输尿管起始处
中狭窄:跨过骨盆人口处
下狭窄:膀胱壁内部
意义:异物容易滞留的部位
女性在一年内能做几次人流呢/zysx/81.html
三、膀 胱
㈠形态与分部
三棱锥体型 中空性的肌性容器
③
前列腺 ① ②
①膀胱尖 --- 朝向耻骨联合 ②膀胱体 --- 尖与体部之间 ③膀胱底 --- 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④膀胱颈 --- 位置最低、最固定
④
哈尔滨做人流
㈡内腔结构
1、膀胱粘膜:膀胱襞 2、三个开口:
尿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肾动脉 肾皮质(原尿)
肾锥体 肾髓质(终尿)
乳头孔 肾大盏
肾 盂
肾小盏
输尿管
膀 胱
尿 道
人流对生育会造成哪些影响/jhsy/zysx/235.html
为女性患者导尿时
人流后为什么发胖了/jhsy/zysx/236.html
右肾
左肾
后面观
前面观
多次做无痛人流的危害/zysx/74.html
肾 门 ---- 约平第二腰椎 肾 区(脊肋角) ---- 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夹角处
12 肋 竖脊肌 肾 区
什么时候药流效果好/zysx/75.html
包裹于肾实质表面,易于剥离
肾
脂肪囊 肾筋膜
纤维囊外周,为肾囊封闭的部位
脂肪囊的外面,包被肾上腺和肾的周围
纤维囊
功能:
肾前筋膜 右肾 脂肪囊
药流时有哪些症状?/zysx/77.html
固定肾 维持肾的正常位置 肾后筋膜
二、输尿管
肌性管道,长约20-30cm, 管径约0.5-1cm ㈠走行位置
子 宫 耻骨联合 直 肠 阴 道 尿 道
女性对药流的误区/ywlc/114.html
四、女性尿道
起于膀胱尿道内口 止于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 长约3~5cm,直径 0.6cm
尿道外口 阴道口
那么未满一个月能做药流吗/ywlc/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