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区域分析规划20页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第三;临汾地区耕地面积最大,林地面积次之,未利用土地居第三.其余地
市的地类构成状况,具有与全省相似的比例关系.
山西省(2019-2019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山西矿产资源: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
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
山西省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 分析篇
一:区域概况分析
• 地理位置: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
河以东。全省总面积156579平
方公里,2019年总人口3410万
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
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
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
地级市,共 85个县,11个县级
市,23个市辖区。山西省地处
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
3 .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带形成
山西省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带指的是:中部盆地区、东部山地 区和西部高原丘陵区 [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1980年,中部地带 人均GDP分别是东、西部的1.30和2.50倍,2000年分别为1.12和2.50 倍。从三大地带GDP总量来看,中部地带一直占65.0%以上,东部约 占30.0%,西部约为5.0%。综上可知,山西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在 三大地带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次是耕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6%;再次是林地,占总面积的23.3%;
位居第四的是牧草地,占总面积的5.4%;位居第五位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占总面积的4.2%;位居第六位的是水域用地,占总面积的2.4%;位居第七
位的是园地,占总面积的1.0%;位居第八拉的是交通用地,占总面积的
0.9%.由此可见,山西省土地主要由未利用土地、耕地、林地组成,这三大地
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
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
气候温和。
• 水文状况:

山西境内河流很多,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
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
、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
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
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
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
,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 气候特征: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
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
类面积之和占到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6.0%,其余五大地类总面积仅占到全省
土地面积的14.0%.

由于各地(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结构表现出地
域差异,就各地(市)地类而言;吕梁地区和阳泉市未利用土地在其八大类
中所占比重最大,林地次之,耕地居第三;晋城市林地比重大,未利用土地
次之,耕地居第三;运城地区和朔州市耕地比重大,未利用土地次之,林地
山西省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年第一季度GDP
山西省三大产业比例

规划篇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1 城市发展规划: 构建“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 的城镇化战略格局

“一核”即由太原市区、
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
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
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
型发展的增长极核。
1 城市发展规划: 构建“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 的城镇化战略格局
首,其中尤以煤炭闻名全国。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
的1/3。

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煤炭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
量优。全省含煤面积66282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煤炭
预测储量9000多亿吨,探明储量2608亿吨,其中炼焦煤1506亿吨,
占57.7%;无烟煤507亿吨,占19.4%;动力煤549亿吨,占21%。
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二: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 山西土地资源:

山西省土地总面积156806.05平方公里,计2352072.2亩,土地总面积约
占全国总面积的1.634%,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列第19位.

山西省八大地类中,未利用面积最大,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1%,其
• “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 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 区为主体,包括太原、晋中、吕梁 、阳泉、忻州五市。该区域是省域 经济与社会事业最为发达的核心区 域和最为重要的城镇密集地区。“三 群”即以大同盆地为主体,以大同、 朔州为核心,包括大同市、朔州市 的1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 运城盆地为主体,以临汾、运城为 核心,包括运城市、临汾市的晋南 中部城镇群,以长治盆地和晋城中 部地区为主体,以长治、晋城为核 心,包括长治市、晋城市的的晋东 南中部城镇群。3个城镇群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省域经济持 续增长的重要区域。
2000年来,山西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数区域仍以第二 产业为主,工业行业结构趋同,并呈现出浓厚的能源原材料工业色彩。近年来,除太 原市产业结构大有改变,第三产业增长势头较快外,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市仍属 于资源主导型区域,呈现出资源禀赋拉动经济的低增长模式。长治、临汾、晋中、运 城市则是各产业齐头并进,但内部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差,经济增 长缺乏潜力。忻州、吕梁市则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环境脆弱,致使区内集聚了山西近 半数的国家级贫困县,因此该区域是山西经济发展中反贫困的重中之重 [3]。

全省各类煤矿总计6425个,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87个县区,总
生产能力达到3.3亿吨。

山西煤炭资源分布图
三:区域经济状况分析:
1. “点-轴”布局框架的区域开发模式
随着全省交通状况的逐步改善,一个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交通运输网已经形成 ,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以同蒲线为主轴,石太、太焦、侯西-侯月为副轴的点轴布局框架 。这里的“点”指各级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线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2]。从宏观上 看,以太原为核心,以大同、阳泉、长治、晋城、临汾、运城等地级市为中心,辐射 城乡的区域经济体制已初具规模。 2 各区域整体水平低,缺乏发展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