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学考试要点
第1章教育学概述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3.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4. 20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5. 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6. 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7.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
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里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想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
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工业社会的教育的新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得到全面的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饿终身化和全名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明主化向纵深发展: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明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突出成。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美国的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教育学基础重点
《教育学基础》考核知识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①实践性②耦合过程③动力性④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2、教育要素: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的人。
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她/他在实践活动中说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②、学习者: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③、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
3、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①、古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5、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6、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基本观点:①、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它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②、英国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③、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④、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现在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成为科学;⑤、英国哲学家洛克,他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⑥、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爱弥儿》7、教育学流派:①、实验教育学;②、文化教育学;③、实用主义教育学;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⑤、批判教育学。
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
(原创)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原创范文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1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2)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 梳理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发展;教育应该注重实践,重视学以致用。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希腊哲学家XXX(公元前427——347)提出了“理念教育”思想,主张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掌握,达到人的完美。
XXX(公元前384——322)则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全面发展。
2、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启蒙时期的教育学思想启蒙运动提出了以理性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
2)实证主义的教育学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兴起,强调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注重实证研究。
3)批判理论的教育学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后,批判理论兴起,强调教育应该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问题,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社会变革。
4)后现代主义的教育学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兴起,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多元性和个体差异,重视文化和语境的影响。
3、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现代教育学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研究理论、建构主义、情境教育理论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强调了教育与政治的紧密关系;“道而弗牵,强而XXX,开而弗达”则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学不躐等”则要求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在西方古代,XXX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
XXX的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是讽刺,第二步是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XXX的教育思想则体现在《理想国》中,而XXX的教育思想则体现在《政治学》中。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XXX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这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XXX主张将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提倡“泛智教育”。
XXX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XXX则在《爱弥尔》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而XXX则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XXX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版)
《教育学基础》题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实践活动。
2、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__________。
3、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__________的人。
4、教育者意味着一种________,而不是一种“实体”。
5、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 ________ 。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_________。
7.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_________起源说。
8、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________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________日益突出。
10、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11、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
1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把握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1、对“教育”定义的理解,下面描述正确的是…………………………………○○1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放到火苗上被灼伤,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
○2老母鸡带领小鸡找东西吃的活动。
○3“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行为。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指…………………………………………………○○1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手段○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4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3、在教育学史上,一般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①洛克的《教育漫话》②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③卢梭的《爱弥尔》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1《民主主义与教育》○2《教育漫话》○3《爱弥儿》○4《普通教育学》5、“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属于……………………………○○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教育的交往起源说三、多项选择题1、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1家庭教育○2早期教育○3学校教育○4社会教育○5终身教育2、教育影响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1教育手段○2教育方法○3教育内容○4教科书○5教育组织形式四、名词解释:1、教育2、教育影响五、简答题1、谈一谈你对教育要素中“教育者”的理解。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引言教育基础考试是为了评估考生在教育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对于教育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教育基础考试的大纲内容,旨在帮助考生准备和应对考试。
二、考试科目教育基础考试涵盖以下科目:1. 教育学基础2. 心理学原理3. 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经济与管理5. 教育信息技术三、教育学基础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教育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2. 学习与发展心理学a.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b.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与教育3. 教育测量与评估a.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b. 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原则四、心理学原理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心理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2. 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a. 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影响和应用3. 发展心理学a. 儿童与青少年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b. 成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 个体差异心理学a. 个体差异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b. 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需求的评估与干预五、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a.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b.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和层级关系2. 基本法律法规a. 宪法和民法对教育的法律规定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3. 学校管理与法律a. 学校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b. 学校纪律与维权问题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 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a.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2. 教育资源与投入a. 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来源b.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3. 教育管理理论a. 校长领导和学校管理模式b. 教育管理中的团队建设与决策制定4. 教育质量评估与改进a. 教育质量评估的概念和原则b. 教育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实践七、教育信息技术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 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b.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 教育软件与硬件a. 教育软件的种类和功能b. 教育硬件的选择和配置3.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a.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发展趋势b. 远程教育的模式和实施八、总结教育基础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原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等重要内容。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学的学科特点?A.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B.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C. 系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D. 普遍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包括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普遍性与历史性相结合不是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形态?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D. 自我教育答案:D解析: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自我教育不属于教育的基本形态。
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B.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C.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答案: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课程的主要类型?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体验课程答案:D解析: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体验课程不是课程的主要类型。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C. 倡导启发式教学D. 坚持全面发展答案:D解析: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启发式教学。
坚持全面发展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3.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
导论: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或主要观点(判断或选择题)我们把教育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①先秦时期乐征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②《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言论、见解和论说的汇集(2)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这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教育学雏形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①(捷克)夸美纽斯的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这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他创立的教育学称为传统教育学)3现代教育学的代表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提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
第三:教育是生活。
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第六,在教育教学中药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P84、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或者是教育规律。
P11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判断或选择)1.原始教育有如下特征:P19(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2)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有如下特征:P20(1)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现代教育学第一讲基础知识
教育改革问题是指对现有的教育体制 、制度等进行改革和完善的问题,是 教育学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 的教育体制和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的 形势和需求。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 进教育公平,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但 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和阻力, 如利益冲突、观念障碍等。
THANKS
02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教育政策区的教育投入等。
03
社会各界的参与
教育公平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奖学金
和实习机会,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公益教育项目,
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总结词
教育学学科体系包括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类。
详细描述
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主要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 、课程与教学论等,这些学科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指导原则。而教育学应用学科则更加具体和实用, 如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学等,这些学科 将教育学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具体的教育问 题。同时,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教育学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也日益增多,如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这 些交叉学科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方法。
详细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 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但 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多教育质量问题, 如教学质量不均衡、教育资源短缺、 教育方法陈旧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 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教育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解决方案
针对教育质量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 入手。首先,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建 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育质 量的持续提高。其次,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优化教 育资源配置。此外,推进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满足社会和 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试题库
教育学基础绪论一、何为教育学➢总之,教育学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
它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1.何谓“教育”➢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和变革的。
2.教育学研究的切入点与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客观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从研究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说: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也是一种有着价值取向的活动。
人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掌握规律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动的作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主体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故事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教育也可以具有艺术性。
艺术讲究:个性——与众不同创新——前所未有➢教育者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受教育者需要在富有艺术氛围的教育活动中成长。
►教育学同教育经验汇编的区别与联系➢教育学不是教育经验的简单汇编,而是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将教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的指导教育实践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工作效率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取向了解教育艺术——形成教育风格三、如何学习教育学1.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框架2.理论联系实际①联系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进行反思;②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思索;③联系教育改革、社会热点进行批判。
现代教育学(归纳)与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3。
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
教育产生的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5.教育产生的条件:(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6。
学校教育出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原因和条件:(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7.简述西方教育史上五大教育思想家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柏拉图1“学习即回忆说”,所谓学习,就是把已经忘记了的知识回忆起来.2他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3 作用:《理想国》是西方古代世界一部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教育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教育学的发展和演变
•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世界教育学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3. 教育目的与确立
•教育目的的分类
•教育目的与价值观念
•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4. 教育活动要素与方式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方式和形式
•教育活动评价指标
5. 教育方法与手段
•教育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教育手段的分类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6.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认知和情绪的发展特点
•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
7. 教育管理与领导
•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教育领导的基本要素及能力
•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模式
8. 教育制度与政策
•教育制度的组成和功能
•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及措施
9. 教育伦理与教育法律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教育工作中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10.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教育学研究的应用与推广
以上是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现代教育学基础 笔记 冯建军 南师大出版社 考研专用
现代教育学基础 笔记 冯建军版目录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2)第二章教育、学校与学制 (11)第三章社会、人、教育 (17)第四章教育目的 (21)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24)第六章课程 (31)第七章教学(上) (33)第八章教学(下) (35)第九章德育 (38)第十章班级管理 (42)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45)第十二章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48)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广义上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实施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特点:(1)教育内容生活化(2)教育方式情感化(3)教育时间的持久性(4)教育作用的显著性二、教育问题与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之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创立时期、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古代中国:《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全书只有1229个字。
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就此而言,它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提出的“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倒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学现象。
古代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他提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学制。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科学。
A. 自然B. 社会C. 技术D. 人文答案:B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问题C.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 教育方法答案:C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教育学答案:A5. 现代教育学强调()。
A. 教师中心B. 学生中心C. 知识中心D. 技能中心答案:B6.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 揭示教育规律B. 解决教育问题C. 指导教育实践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8.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论基础是()。
A. 辩证法B. 形式逻辑C. 科学实证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论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混合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推动教育改革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教育管理答案:ABCD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文献研究B. 实验研究C. 案例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BCD3. 现代教育学的特点包括()。
A. 人本化B. 信息化C. 国际化D. 终身化答案:ABCD4.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A. 揭示教育规律B. 解决教育问题C. 指导教育实践D. 推动教育改革答案:ABCD5.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教育管理答案:ABCD6.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论基础包括()。
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是指教育学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也是教育专业的基本内容。
其主要包括教育学核心概念、教育发展历史、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
首先,教育学核心概念是指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教育”、“学习”、“教学”、“评价”、“教育目标”等概念,是教育学的基础,对于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其次,教育发展历史是指教育学发展历史,包括教育学的发展进程、教育学的发展轨迹等,必须把握主要的时期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并要熟悉主要的教育思想家、教育实践者及其相关作品。
然后,教育理论是指教育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例如行为主义理论、构成主义理论、文化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并要把握每一种理论的基本框架、特点和应用方式。
此外,教育法律法规是指教育学对国家实施教育法律法规,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例如《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材管理条例》、《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等,并要熟悉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便在教育实践中依法行政和实施教育改革。
另外,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指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经济、教育心理、教育社会等原理,必须把握基本原理,熟悉每一个原理的基本内容,以便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此外,教育经济学是指教育学的经济学,必须熟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经济结构、教育的经济形态、教育的经济动力、教育的经济影响等,以便在实践中正确使用。
最后,教育心理学是指教育学的心理学,必须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如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评价心理学、指导心理学等,以便在实践中正确使用。
综上所述,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是指教育学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教育学核心概念、教育发展历史、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等。
只有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从而实现教育的有效发展。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师范类)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师范类)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一、概念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
3.个体本位论----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4.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5.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功能,是一种“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二、问题简答1.教育目的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宏观性。
它是国家指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总的要求,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第二,预期性。
它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
第三,强制性。
它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的主张和政党的利益。
第四,时代性。
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具有时代的气息。
2.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类型有哪几种?参考答案: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类型有以下两种:第一,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所谓外在的教育目的,即作为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因而又称为“正规的教育目的”;所谓内在的教育目的,则是作为个体主体的教育过程中当事人的目的,是一种实实在在对参与教育活动者的教育行为起作用的目的。
教育学考试重点汇总
考试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普及化的开始;“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教育法制化的形成;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无论是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西方古代社会,对于教育功能的认识均具有浓烈的政治伦理色彩。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两种类型。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类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种类型。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教育学专业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掌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不仅对于考试备考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于日后从事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学派、教育目标以及人格教育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考生做好考前复习的准备。
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和促进个体的个性、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和活动,是社会对个体的有意识的影响和引导。
2. 教育思想流派2.1 教育主义教育主义是强调以教育为中心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庄子、孟子等。
他们认为教育是人的本质需求、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强调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2 心理主义心理主义是强调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弗洛伊德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2.3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强调以社会为基础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马克思、恩格斯等。
他们认为教育是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物,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公民。
2.4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3. 教育学派3.1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强调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有斯金纳、沃特森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通过外部刺激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和技能。
3.2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是强调思维过程和知识建构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3 心理主义心理主义是强调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P1 —P34P6【填空】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实施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便是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P6 【多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特点:1、教育内容生活化2、教育方式情感化3、教育时间的持久性4、教育作用的显著性P8 【单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P10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创立时期、发展阶段。
【填空或单选】注意:识记各阶段的代表人和代表作(一萌芽阶段P12古代中国:《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P11古代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P12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二创立时期(P13—P16【下面第1和7小点稍微了解一下,其他点识记】P13 1.(英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162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萌芽。
“班级授课制”P14 3.(英洛克《教育漫画》(16934.(法卢梭《爱弥儿》(17625.(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P16 6.(德康德哥尼斯堡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康德在1776—1777学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7.(德特拉普1779年担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1780年出版了《教育学探讨》,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8.(德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里程碑式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
(三发展阶段P19 (美杜威实用主义代表人《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第二章教育、学校与学制(P36 —P62P36-37【单选】1.教育的起源(识记两种起源说的代表人名字(一生物起源说(了解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P37 (识记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教育原理》“教育生物学化”(二心理起源说P37 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史课本》“心理模仿论”P44 【名词解释】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教育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
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P50 【填空或单选】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也是现代学制建立的肇始。
(但未能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体系。
它的颁布,宣告了中国现代学制的正式形成。
P55-59 【简答】简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1.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5.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其实教材上的第2点含义里就包括了老师课件里补上去的这第5点,所以第5点可记可不记第三章社会、人、教育(P64—P100P65 【填空】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社会政治、社会生产力、文化P66-69【简答】简述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P70-71 【简答】简述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P83-84 【简答】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2.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3.教育具有文化更新和创造的功能4.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85 【填空】个体发展的先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和身心成熟机制P88-89【多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P102—P124P103【名词解释】教育目的:从广义上讲,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从狭义上讲,在我国通常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质量培养的总的规格和要求,是指导、调节教育活动的根本因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P105【填空】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P106 【名词解释】 1.社会本位论(识记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其基本观点是:个人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其社会效益来衡量,主要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
(了解近代社会的社会本位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涂尔干和德国的诺笃尔普。
P107 【名词解释】 2.个人本位论(识记主张教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其具体观点为: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
(了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福禄培尔和瑞典的爱伦·凯,美国的帕克等,现代新人文主义学者、人本主义学者在教育目的观上也多持这种观点。
P108 3.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需要与个体的自身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而教育目的则应当反映这种辩证关系,既体现社会目的,也反映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P114 【填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P121 【填空】(其他班级所划素质教育可以分成基本的三类: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素质教育第五章教师与学生(P126 —P156P127 【多选或简答】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信念2.教师的德性3.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4.教师的人格特征P129-130 【多选】教师的“德性”包含以下核心品质:爱心、责任心、公正。
P131 【填空】教师的知识结构:今日的教师应该更新自我,形成“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新型知识结构,通识知识包括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如英语、计算机等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
P135 【简答】教师的职责和角色:1.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的引导者;2.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P138-140 【论述】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他班级均没划,他们老师明确说后面两道论述分别在A、B卷上 P140 【填空或多选】我国学者叶澜等人在参考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师专业的自我更新为取向的五个发展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P146【多选】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P151【简答】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1.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传统社会中典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宰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学生完全成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被灌输的机器。
2.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极大地尊重,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主张作为社会的代表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而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则是其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二者都不可偏废。
P155【简答】如何面对现实的师生关系的冲突?首先,建立积极的冲突观。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冲突具有正向作用。
其次,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解决师生冲突。
(回避、强制、克制、合作、妥协P153-154 【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各自联系实际,再做相关删减和补充走向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全面交流和对话的关系,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由过去的“我与他”的关系向“我与你”的关系的转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由于教师被赋予了拥有知识的特殊权利,而且往往以社会法定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学生面前,使得师生间形成了权威与服从的关系,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不平等。
新型的师生关系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和尊严的人,都是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情感表达方式的人,所以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力图突破封闭的自我,破除种种极端倾向,寻求对话的“边缘地带”。
在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必将以开放的心态进入教育情境,教师将放下自己权威的架子,从心底里乐于倾听和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意见;学生也将从惧怕权威的阴影中走出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在不断对话交流中生成新的意义。
再次,师生不只是知识教学的关系,更是共同分享知识、智慧、情感,共同建构精神意义的关系。
在当今,这种知识教学关系正发生着变化,教师作为知识占有者、传递者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冲击,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已变得相当广泛,所以原先师生传与受的关系应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并在讨论、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知识的关系。
师生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师生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参与到教育情境中,所以他们之间除了知识的交流外,更是以知识为纽带,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碰撞。
师生关系的教育性也由此得到彰显。
师生双方真正敞开各自的内心世界,互相接纳,走进对方,从而结成了平等、自由、尊重、民主、友善、信任、公正、宽容、鼓励、帮助的新型关系。
第六章课程(P161 —P191) P169 【填空】课程的类型:依据课程的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艺类课程;依据修习的要求,分可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
P172 【填空】拉尔夫·泰勒著名的“泰勒原理”(即目标模式的课程编制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