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思考题
❖ 什么叫无菌操作?分离放线菌和真菌为什么 需要分别加重铬酸钾和链霉素?
❖ 平板培养时为什么要把培养皿倒置? ❖ 如何确定平板上某单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七
结束
下周实验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三十二、实验三十四、实验三十八)
每毫升样品中微生物细胞数=
每皿菌落平均数 × 稀释倍数 × 1/取样体积数
混匀 凝固
28~30℃ 培养
图7-4 混合法流程图
实验程序 Ⅳ——平板涂抹法(涂布法)
❖ 每人取无菌培养皿1付(每个同学做一只)。在皿底贴上标签,注明 分离菌名、稀释度、组别、班级。
❖ 取已熔化的高氏培养基,分别倒15-20ml入培养皿中,铺平,制成 平板。
养皿里。 ❖ 3.取已熔化的在水浴锅中保温500C左右的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基),
分别倒约15-20ml入上述培养皿中,轻轻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培养基 充分混匀铺平,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凝固后,倒置于28~300C恒温培养 5~6d。观察真菌菌落形态以及计数 菌落。并计算出每g土壤中真菌的数 量。即用某一培养皿内真菌的菌落数乘以该培养皿接种液的稀释倍数即 得。 (见图7-4)
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 上,如果不纯,再移植纯化,最 后得到纯培养。
实验程序Ⅵ——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
识别
❖ 区分和识别各大类微生物通常包括菌落形态(群体形态) 和细胞形态(个体形态)两方面的观察。
❖ 菌落形态: 菌落表面湿润:细菌——薄而小,酵母菌——厚而大。 菌落表面干燥:放线菌——密而小,霉菌——松而大。
淀粉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 无菌水:带有玻璃珠装有99mL无菌水三角瓶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_PPT幻灯片
• 实验目的:
1、学会倒平板 2、了解土壤中微生物分离方法 3、学会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对微生物计数
微生物的分离及稀释平板法计数
(1)倾注平板法 (混合平板法)
(2)涂布平板法
稀释到适量浓度
倾注或涂布平板
培养
菌落计数
实验安排
• 10-710-610-5 稀释度为细菌培养,肉汤蛋白胨 培养基
• 10-5
• 10-510-410-3 稀释度为真菌培养,马丁氏培养 基
每个梯度3个平行,所以每种菌需要9块平板, 注意标记
• 培养 将细菌、真菌、放线菌培养基倒置于28度培养箱 中培养3-5d;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 挑菌(纯化) 将培养后长出的单菌落数量、形态、培养特征进 行观察,分别挑取单菌落于相应平板上划线、分离, 培养,检查菌落是否一致、单纯(也可以用显微镜 涂片染色镜检是否是单一的微生物),如有杂菌需 进一步纯化、分离。
一般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来表示原 样品中的细胞数。
三、作业
• 利用涂布平板法对土壤样品进行活菌计数
菌落计数 :
稀
10-4
释
度
10-5
10-6
平板中的 细 1 2 3 平 1 2 3 平 1 2 3 平
CFU数 菌
均
均
均
放 线 菌
真 菌
• 每克含菌样品中细菌/放线菌/真菌 活细胞数= (同一稀释度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10×稀释倍数× 10 ) 含菌样品克数
实验五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四)悬液稀释
无菌操作采用-4,-5,-6 稀释液涂布牛肉膏蛋白 胨平板;每个稀释度2个重复。每人用剩下的1个平板做 划线分离,从三角瓶中取土壤悬液作划线分离。
10-1 10克 土样
90毫升 无菌水
10-2
10-3
10-4
10-5
(五)平板涂布
Liquid specimen is spread on the surface of solid agar with a sterile bent glass rod.
一、实验目的:
学习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及划线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 采用适宜(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 制剂有利于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分离获得目标微
生物的纯培养:常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依据一个单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可以长成一菌
落从而推算样品中含有多少细菌的活菌数目。
简单易行,但易 造成机械损伤
(六)培养:
将平板用报纸包好(每个平板方向一致),
写上班级和姓名,皿底朝上,置于培养箱 培养(温度37℃) 。
(七)细菌计数结果
稀释度 平板 10-5 1 2 10-6 度平 均菌落数
土壤中含 细菌数量
四、平皿划线 分离法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五、试管斜面接种
1.两支试管呈“V”字形 3.火焰上微烧一周
2.拔下试管塞
4.接种环灼烧、冷却 6.塞上塞子,灼烧接种环
5.接种、划线
六、思考题
(1) 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 键?为什么?
(2)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了解并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征, 如营养需求、代谢途径、酶活性等。
微生物纯化
在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反复划 线培养或平板克隆培养,获得纯培养 的微生物。
熟悉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实验操作流程
土壤样本采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 采集时要避免污染,并记录采
样点的环境信息。
微生物的纯化
对分离得到的菌落进行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或平板克隆培养 ,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
菌落形态观察
观察纯化后的菌落形态,记录菌落 特征。
微生物的保存与鉴定
菌种保存
将纯化的菌株进行冷冻干燥或甘油保 藏,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微生物鉴定
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或分子生 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 。
04
CATALOGUE
实验结果与分析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结果观察
微生物分离
通过划线分离法,成功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分离到了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形态 各养基
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 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
将土壤稀释液涂布或滴加 在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 养箱中培养。
观察与记录
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记录菌落形态、颜色、大 小等特征。
微生物的纯化
挑选单菌落
从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采用划 线法或稀释涂布法进行纯化。
纯化培养
将纯化的菌株进行多次划线培养或 传代培养,确保获得纯培养物。
01
微生物纯化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单一特性进行分离,使同一种微生物在培养 基上形成单一菌落。
02
常用的微生物纯化方法包括划线分离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操作法等。这 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使用,以获得纯培养。
03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电子版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指导教师:李海花周四晚第四组实验成员: 杜玉琪180112010009董天涵180112010008蒋怡菲180112010018逄颖180112010035【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判断菌的类型并通过平板划线进行分离纯化【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菌落观察、分离纯化1.实验目的(1)通过对几种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掌握倒平板的方法、接种和无菌操作技术。
(3)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几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能判断菌的类型。
(4)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2.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一般的培养基应包含适合微生物生长的6大营养素即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一样,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是偏酸的,而细菌和放线菌培养基的pH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
所以配制培养基时还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培养基的pH调到合适的范围。
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以防止其中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酸碱度所带来不利影响。
(2)微生物的培养及鉴定接种: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鉴定:常见与常用的微生物中,根据它们的主要形态可分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
细菌菌落光滑,易于基质脱离;放线菌菌落质地致密,菌落较小,广泛延伸;酵母菌菌落较细菌菌落大而厚;霉菌形成的菌落较稀松,多成绒毛状,絮状。
(3)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倒平板:按稀释涂布平板法倒平板,并用记号笔标明培养基名称、土样编号和实验日期等。
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微生物
如何从土壤(污水)中分离出微生物把污水加蒸馏水分别稀释10,100,1000倍,然后加入培养基中培养,如果培养出来菌落重合,菌非常多,无法分离,就加大稀释倍数,直至获得清晰可分离的菌落,有时甚至是非常小的菌落,要用倒置显微镜操作。
而培养基则根据要分离的菌的营养类型进行配置,若要获得多种微生物就要配置多种培养基进行如上操作。
对于土壤加水溶解,对溶解液进行如上操作,不溶的部分就不用管了1.取以少许土壤(一地表以下10cm处为宜)与适量无菌水混匀备用2.做浸出液的梯度稀释3 .涂平板4.划线分离5.接平板,接斜面6.检测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环境工程(1)班一、试验目的1..学会土壤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
2初步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最适宜的环境、它具有微生物所需要为一切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及生存的各种条件.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
它们参与土壤的氮、碳、硫、磷等元素的循环作用。
此外,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查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情况,对发掘土壤微生物资源和对土壤微生物实行定向控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实验器材(—)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细菌)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培养放线菌)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二)灭菌稀释水、灭菌吸管、灭菌培养皿。
(三)土壤样品、天平、称旦纸。
(四)恒温箱、气体流量计四、试验程序1、倒平板将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55—60℃时,混合均匀后倒平板;2、制备土壤稀释液准确称取土样10g,加入装有90ml 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约20min,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匀,将细胞分散。
用一支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 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1、10-2、10-3、10-4、10-5、10-6、等一系列稀释菌液3、涂布将无菌平板编上10-4、10-5、10-6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取10-6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6的3个平板中,同法吸取10-5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5的3个平板中,再吸取10-4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4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更换)。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平板划线分离法示意图
平板划线 分离法 培养结果
5. 稀释混合倒平板
肉汤培养基融化备
用;用1 ml无菌吸管加菌悬液于无菌平皿
中;以无菌操作将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
基倒入上述平板内,旋转混合均匀。 6. 恒温培养箱培养 马丁、高氏培养基
平板于28 ℃倒置培养5天,肉汤培养基平板
于37 ℃倒置培养28小时后观察结果。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 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 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 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 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三、主要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
养基、马丁培养基、移液管、三角瓶、
无菌水、接种环、酒精灯、土壤悬液、
无菌培养皿、玻璃刮铲、恒温培养箱等。
分离纯化方法很多,基本原理相似, 即将待分离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微生 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 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 挑取某个单菌落转接到斜面试管即得 纯培养的微生物菌种。
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 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地进行无菌操作。
实验七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 2.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 化接种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进一步巩 固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 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须从中进行分离。在 保藏菌种时不慎污染时也需予以分离。
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结果
三种培养基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分别属于 哪个类群?简述其菌落特征。 (二)思考题 1. 如何确定平板上某个菌落是否为纯培 养?请写出试验的主要步骤。 2. 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需从自然界中 筛选到能产生高温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 完成?请写出简明的实验方案。
分离土壤中微生物的方法
分离土壤中微生物的方法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物质循环、生态功能以及农田生产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并进行研究是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离土壤中微生物的方法。
1.稀释涂平法:稀释涂平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分离培养微生物的方法。
首先,将土壤样品稀释成一定的浓度;然后,将适量的稀释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最后,将培养基平板的菌落进行分离鉴定。
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常见的土壤微生物;缺点是只适用于可培养的微生物。
2.筛选技术:筛选技术通过筛选和培养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实现对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常用的筛选技术有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酶基因筛选、菌落形态和色素筛选等。
优点是可以选择性培养其中一类型的微生物;缺点是存在选择性偏倚和培养基有限性。
3.海绵法:海绵法通过悬浮土壤样品,利用海绵吸附和负压吸附的原理,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
首先,将土壤样品加入海绵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将海绵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最后,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优点是可以分离植物根际微生物和陆地微生物;缺点是操作复杂。
4.聚合物链式反应(PCR)和16SrRNA基因测序:PCR和16SrRNA基因测序是一种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
首先,从土壤中提取微生物的DNA;然后,利用PCR方法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最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
优点是可以快速分离和鉴定微生物,无需进行培养;缺点是依赖于标准数据库的准确性。
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并通过分析其形态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分离。
优点是可以快速直观地观察微生物;缺点是无法进行鉴定和培养。
综上所述,分离土壤中微生物的方法有许多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求。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方法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因此最好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全面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化学分离法是一种通过化学试剂与土壤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使微生物与土壤颗粒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酸、碱、 盐等化学试剂与土壤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微生物与土壤颗粒分离,然后收集微生物并进 行培养。
04 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的实验 步骤
样品采集
01
02
03
采样点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 品,如不同区域、不同土 壤类型的土壤。
在分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关键, 这直接影响到分离的效果和后续的研究结果。
01Leabharlann 03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还可以应用于微生物资源开发, 如发现新的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
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04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可以用于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群落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 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真菌
真菌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之一, 能够分解有机物和木质素等难分
解物质。
真菌的菌丝体能够深入到土壤中, 吸收养分并将其传递给植物根系。
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和种类也会 受到土壤类型、气候、植物等因
素的影响。
藻类
藻类是光合自养生物,在土壤 表面的水膜中生长,可以通过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藻类的生长会受到光照、温度、 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的 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
研究展望
01
02
03
0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未来可以采用高通量测序等 技术对土壤微生物进行更全 面、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揭 示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
能。
土壤微生物与其他环境因素 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未来研 究的重点,如气候变化、土 地利用方式等对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周五第二组05级生科基地班刘蕾孙飞卢永峰鲁薪安齐永闪波【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鉴定以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通过查阅《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对照种属特征最终判断所分离纯化的细菌所属的属。
【abstract】By several methods and technique, we got the pure cultures of two kinds of bacteria which were separated from soi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olony observing, staining, and experiments of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we referred to the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and finally decided their genus.【关键词】革兰氏阳性、芽孢、片球菌属、芽孢杆菌属【Key Words】Gram Positive 、Spore、Pediococcus、Bacillus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实验原理: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1、简单单细胞挑取法2、平板分离法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其原理包括两方面:1、在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与氧等)下培养微生物,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菌种的流程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菌种的流程一、引言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参与土壤的养分循环、有机物降解、植物生长调节等多种生态功能。
因此,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菌种对于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离菌种的基本步骤1. 样品采集需要在目标土壤中采集样品。
样品的选择应该代表性,可以从不同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方面进行选择。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无菌工具,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2. 样品处理采集的土壤样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分离目标菌种。
首先,样品需要经过筛选,去除大颗粒杂质。
然后,样品需要进行稀释,以获得合适的菌落形成单位(CFU)浓度。
3. 菌种分离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均匀涂布在含有富含营养物的琼脂平板上。
琼脂平板中的富含营养物能够促进菌落的形成。
将涂布好的琼脂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使菌落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4. 菌种筛选在菌落形成后,需要进行菌种的筛选。
筛选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生素敏感性等。
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特定特征的菌种。
5. 单菌分离在筛选得到目标菌种后,需要进行单菌分离。
单菌分离可以通过传代培养的方式进行,即从单个菌落中选取一个单独的菌落,再次进行涂布培养,确保得到纯种的菌株。
6. 菌株保存经过单菌分离后,需要对菌株进行保存,以便后续的研究和应用。
常用的保存方式有冷冻保存和冻干保存等。
冷冻保存可以利用低温冰箱或液氮罐,将菌株保存在-8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
冻干保存则是将菌株培养液进行冻干处理,保存在干燥的状态下。
三、分离筛选菌种的注意事项1. 样品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使用无菌工具,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2. 样品处理时,需要保持样品的湿润状态,避免样品过度干燥。
3. 琼脂平板的选择应根据菌种的需求来确定,可以选择不同富含营养物的琼脂平板。
4. 菌种筛选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确保得到具有特定特征的菌种。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Sdu微生物大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目的】1、从各地区土壤中筛选含几丁质酶的真菌及含果胶酶的菌株;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的筛选、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3、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染色方法,掌握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4、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
【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此次实验采取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b.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来完成。
微生物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也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
前者是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后者是微生物的肉眼观察技术。
2、霉菌: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3、果胶酶筛选培养基:配制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利用果胶的菌株才能够生长,依此来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产果胶酶的菌株。
刚果红(Congo Red,简称CR)是一种染料,它可与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果胶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显色反应,在含有果胶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摘要:本实验是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项目包含了微生物学实验使用的微生物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类群的主要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制片染色技术等。
[1]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土壤中有多种类群的微生物,它们对自然界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特别密切,不同的土壤和植物对根际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的根际微生物由于其生理活性和代谢产物的不同,也将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不仅对土壤的肥力和土壤营养元素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自净、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分离鉴定,生理生化,1前言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因土壤类型、季节、土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而异。
一般地说,在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及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 cm~30 cm 的土层中菌数最多,随土层加深,菌数减少。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的主要菌源。
不同土样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一般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和霉菌。
一般在较干燥、偏碱性、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放线菌数量较多。
本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和霉菌。
为了分离和确保获得某种微生物的单菌落,首先要考虑制备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
各类菌的稀释度因菌源、采集样品的季节、气温条件而异。
其次,应考虑各类微生物的不同特性,避免样品种各类微生物相互干扰。
细菌或放线菌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较多,但细菌比放线菌生长快,分离放线菌时,一般在制备土壤稀释液时添加10%酚或在分离培养基中加相应的抗生素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培养基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将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各种营养物质混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菌种保藏等方面。
实验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目录
• 引言 •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 微生物培养条件与培养基选择 • 微生物鉴定与结果分析 • 实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01
引言
实验目的
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
鉴定微生物
通过特定的培养条件,将土壤中的不 同种类微生物分离开来。
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形态学、生 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鉴定。
废弃物处理
将实验废弃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理,避免对 环境造成污染。
常见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样品采集误差
试剂误差
确保采样工具干净,避免交叉污染;采样 点要具有代表性,避免偶然性误差。
使用优质试剂,确保试剂纯度和浓度准确 ;注意试剂保存条件和使用期限。
操作误差
设备误差
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保持实验 环境稳定,避免外部因素干扰。
促进目标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03
鉴别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物质,依据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某种
物质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或沉淀,从而鉴别不同种类
的微生物。
培养条件设置(温度、pH等)
温度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需求不同,一般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 微生物。在实验中,需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要求,设 置相应的培养温度。
采样工具及容器准备
采样工具
使用无菌的铲子、勺子或土壤钻 等工具进行采样,避免交叉污染 。
容器准备
选择无菌的塑料袋、玻璃瓶或塑 料瓶等容器,确保容器干净、干 燥、密封性好。
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去除表面杂质
去除土壤表面的植物残渣、石 块等杂质。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培养 实验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若成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一半计数*2;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
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 C温箱 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0C温箱中培养24h;
实验步骤——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观察
0
中培养24h;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然后同样方法,配置成稀释度为10-4,10-5,10-6的土壤溶液;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
菌源:土样10g;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仪器:
取液器(5000 ul, 1000ul, 200ul 个一支); 培养箱,摇床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试剂:
1N NaOH, 1N HCl, 0.9% 无菌生理盐水;
1N NaOH, 1N HCl, 有较大片菌苔生长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弃用,以无片菌苔生长的平皿计数;
挑菌(不做) 然后同样方法,配置成稀释度为10-4,10-5,10-6的土壤溶液;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
取液器(5000 ul, 1000ul, 200ul 个一支);
只有一个符合此范围时,以该平均菌落数乘稀 释倍数即为该样品中微生物总数;
有两个在30~300间时,按两者菌落总数比值决 定:比值小于2,取平均;比值大于2,取较少的菌落 总数;
实验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菌落计数
所有菌落数均大于300,取稀释度最高的平 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1)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酒精灯 2)1000ul及100ul移液枪、1000ul及100ul枪头、无菌
1.5ml的离心管、离心管架 3)无菌平皿、涂布棒、接种环 实验试剂:无菌水;
实验内容
1、采土样:
选择肥沃土壤,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土壤数10g, 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封好袋口,带回实验室。
所有菌落数均不在30~300间 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
6、挑菌划线分离
挑取单个菌落(细菌菌落),分别在平板上做分区和 连续划线。
370C培养48h检查菌落是否单纯。
划线方法:详见实验指导书P72、P237
无菌操作( 近火焰处操作): 接种环 Nhomakorabea烧灭菌、冷却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应用:分离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优良菌 种及纯化被污染的菌种等。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混杂着大量的微生物,从中分离可得到只含有 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稀释分离法有倾注法和涂布法两种;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时或混合菌悬 液常用划线法进行纯种分离。
要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还需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详见实验指导书P67 表格。细菌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30-37℃ 温度下培养1-2天。
平板菌落计数——活菌计数
0.1ml
0.1ml
0.1ml
0.1ml
00..11ml
0.1ml
0.1ml
0.1ml
0.9ml
0.9
分离纯化 基本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环境工程(1)班
一、试验目的
1..学会土壤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
2初步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最适宜的环境、它具有微生物所需要为一切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及生存的各种条件.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
它们参与土壤的氮、碳、硫、磷等元素的循环作用。
此外,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查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情况,对发掘土壤微生物资源和对土壤微生物实行定向控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实验器材
(—)培养基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细菌)
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培养放线菌)
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
(二)灭菌稀释水、灭菌吸管、灭菌培养皿。
(三)土壤样品、天平、称旦纸。
(四)恒温箱、气体流量计
四、试验程序
1、倒平板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55—60℃时,混合均匀后倒平板;
2、制备土壤稀释液
准确称取土样10g,加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约20min,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匀,将细胞分散。
用一支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 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1、10-2、10-3、10-4、10-5、10-6、等一系列稀释菌液
3、涂布
将无菌平板编上10-4、10-5、10-6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取10-6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6的3个平板中,同法吸取10-5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5的3个平板中,再吸取10-4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4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更换)。
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玻璃涂棒,更换稀释度时需将玻璃涂棒灼烧灭菌。
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更换涂棒。
4、培养
在28℃条件下倒置培养3—5天。
5、挑菌落
将培养后生长出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少量细胞划线接种到平板上。
28℃条件下培养3—5天后,再次挑单菌落划线并培养,检查其特征是否一致,同时将细胞涂片染色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为单一的微生物,如果发现有杂菌,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
五、注意事项
1.制备混合液平板时,不要再注入培养基前让链霉素液与土壤稀释液相混。
2.制备混合液平板时,倾注的培养基温度不能太高,过高的温度会烫死微生物。
六、培养过程及革兰氏染色观察成果
1.培养24h后的情况: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长出菌种,经判断为细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长出菌种,为酵母菌。
其他培养基没长菌种,拍照如下
当天操作:划线法纯化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长出来的菌种到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培养2d后的情况: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均没有长菌落,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长出霉菌
一天前纯化培养的菌种拍照如下
3.培养5d后的情况
高氏一号培养基长出菌落,经判断为细菌而非放线菌。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一直没培养出菌落,拍照如下
4.革兰氏染色结果细菌革兰氏染色
酵母菌革兰氏染色
霉菌革兰氏染色
七、思考题
1.分离放线菌和真菌为什么要加重络酸钾和链霉素?
答:重络酸钾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链霉素主要用于抑制细菌。
所以加入重络酸钾和链霉菌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杂菌生长,使更易于分离放线菌和真菌。
2.平板培养时为什么要把培养皿倒置?
答:1.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2. 防止培养基水分蒸过快发,培养基变干,无机盐析出,营养成分浓度变大,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八、总结
实验通过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经分离纯化培养后用革兰氏染色观察所得菌种。
通过对实验的总结,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一直没能长出菌种,而其他组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则能长出菌种,考虑到土壤的来源都是一样的,可以判断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被污染。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经过24h的培养后长出了大量细菌菌落,而经过培养2d后长出了霉菌,由于先前长了大量细菌导致霉菌菌落少,挑取细菌与霉菌纯化培养。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经过24h培养后长出菌落,判断为酵母菌,经过纯化培养后用
革兰氏染色观察。
高氏一号培养基经过5d培养没能长出放线菌,但有少量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