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练习选择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题(附完整详解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题(附完整详解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尝五战于,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以下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以下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一样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文言虚词练习〔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18个文言虚词练习及答案(整理bylh)

18个文言虚词练习及答案(整理bylh)

文言虚词练习(一)于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⑧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⑨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⑴燕王欲结于君。

⑵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三、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

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

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

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文言虚词练习(二)与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 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2 唯求则非邦也与。

3 蹇叔之子与师。

4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5 与尔三矢。

6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9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10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11 一与一,谁能惧我? 12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13 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14 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15 恐年岁之不吾与。

16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8 当与秦相较。

19 遂与之俱出。

20 与战胜而得者。

21 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2 与风水相吞吐。

2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一)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 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 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 ①④/②③/⑥⑦/⑤⑧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 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 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 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 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 而思也。

三思6 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 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 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 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 徐公何能及君也B. 大王来何操C.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 何能及君也” 本谬也,懂其理者,2 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 3 何也?其所据4 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

可见,情之误,5 何其大也!然6 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 何如?文言虚词练习(三)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 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 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

文言文虚词练习题

文言文虚词练习题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焉】未知生,焉死?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C、【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哪里、怎么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F、表停顿语气G、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答案:D解析: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2.【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表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接着”“并且”,有时也可不译B、【表转折】“却”“但是”C、【表假设】“如果”“假如”D、【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E、【表因果】“因而”“所以”F、【表目的】G、【通假字】通“尔”,译为“你”“你的”H、【通假字】通“如”,译为“如同”“好像”答案:A解析:(表并列)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3.【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C、【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哪里、怎么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F、表停顿语气G、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答案:F解析: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

4.【而已】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A、【表限止】相当于“罢了”B、“才”“方才”C、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D、“不久”“一会儿”答案:A解析:过了会儿摇头、跺脚的人,就有了数十个。

5.【而】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表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接着”“并且”,有时也可不译B、【表转折】“却”“但是”C、【表假设】“如果”“假如”D、【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18个文言虚词用法意义例句+练习题【含答案】

18个文言虚词用法意义例句+练习题【含答案】

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译为“把”“对”) 注:所谓“提宾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不赂者以赂者丧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4、请其矢,盛以锦囊、余船以次进1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5.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注: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等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6、古人以俭为美德。

7、霓为衣兮风为马。

8、君既为府吏。

9、十七为君妇。

10、自名为鸳鸯。

11、冥有鱼,其名为鲲。

1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13、非为织作迟。

14、为秦宫人。

15、为仲卿母所遣。

1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8、公为我献之。

19、阿母为汝求。

20、慎勿为妇死。

21、如姬为公子泣。

2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其一、用法归纳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独其为文犹可识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9、距其院东五里10、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皆出于此乎?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国无主,其能久乎?14、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6、吾其还也1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1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19、既见君子,云其何忧2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2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之一、用法归纳3、奉之弥繁。

高考语文练习:18个文言虚词练习选择题

高考语文练习:18个文言虚词练习选择题

18个文言虚词练习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望石再拜而.去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2.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4.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6.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诸庙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尝五战于,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豫州今欲何至?4.然则何时而乐耶?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6.徐公何能及君也?7.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0.今日之事何如?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2何以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7.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1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后私仇也(表并列)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疑问代词“什么原因”)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4.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介词,于)作词尾,“……的样子”“……地”)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连词,于是)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23高考文言文专题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练习

2023高考文言文专题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练习

二、【何】
• (一)用作疑问代词 • (二)用作副词 •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 (四)何:通“呵”,喝问。 • (五)固定搭配:【何如】【奈何】【若
何】【何以】【无何】【何乃】【何其】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一)【而】--用作连词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走。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 着武器逃跑。
②吾尝跂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 阔。
③项王按剑 跽曰:“客何为者?” 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你是干什么的?
②蟹六跪 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 友麋鹿。
(一)【而】--用作连词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 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报将军之仇者, 何如?
(一)【而】--用作连词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 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不久,他以“吴地民众暴乱”事由向朝廷报告,追查 下来诛杀了这五个人。 ② 百千人大呼
在一会儿的时间内,就已经有成百和上千的人员正 在大声进行呼叫。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伶官传序》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 《六国论》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2连词,表承接“来”“就”。 3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4连词,表转折“却”。

18个文言虚词练习及答案

18个文言虚词练习及答案

一、请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人非生而.知之者()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余闻而.愈悲()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8.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1.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2.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4.玉在山而.草木润()二、指出下文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而后乃.今将图南()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某所.,而母立于兹()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2.父去里所.,复还()四、指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2.以.天下之美为尽为己()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不赂者以.赂者丧()8.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10.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2.余船以.次进()1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5.木欣欣以.向荣()16.爪其肤以.验其生枯()17.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五、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题(一)而1、[即时小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答案:(1)②(2)⑤(3)⑦(4)⑨(5)⑧(6)④(7)①(8)③(9)⑥2、当堂检测:判断“而”在文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①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②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④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⑤而.思也。

三思⑥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⑦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⑧而.。

答案:①连词,并列关系;②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③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④连词,递进关系;⑤连词,修饰关系;⑥连词,承接关系;⑦代词,同“尔”,可译为“你”;⑧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二)何1、[即时小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答案:(1)③(2)①(3)④(4)②(5)⑤2、当堂检测: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虚词专题训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虚词专题训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虚词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30 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B.睨之,久而.不去/结友而.别C.公亦以.此自矜/蒙辞以.军中多务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悟前狼假寐【答案】D【解析】2.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答案】D【解析】【详解】例句中的“其”是代词,前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D项中的“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故选D。

3.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C.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D.其一犬坐于.前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代词,代指元方/的B.表目的/用C.表转折,但是/表递进,而且D.在/在故选D。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C.至于负者歌于.途D.所欲有甚于.生者【答案】D【解析】【详解】ABC三项都是介词,在。

D项:比。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何陋之.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C.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D.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同“贴”)【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何陋之有”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答案】C【解析】【详解】C项“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其余三句中的“之”均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11、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练习(学生)

11、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练习(学生)

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练习(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1.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3.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4.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5、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

6、吾恂恂而起。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其余则熙熙而乐。

8、谈笑而死, 断头置城上。

9、老妇恃辇而行。

10、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11.吾攻赵, 旦暮且下, 而诸侯敢救者。

12、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13、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14、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5、秦师轻而无礼。

16、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朝济而夕设版焉。

18、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19、灭滑而还。

20、军惊而坏都舍。

21.而翁归。

22.若欲死而父。

23.而母立于兹。

二、何1.君何以知燕王?2.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3.客何为者?4、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5.却看妻子悉何在。

6.豫州今欲何至?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8、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9、吾幸而得汝, 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10、作计何不量!11.昔取之而有馀, 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12.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13、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14.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15.吾何爱一牛?16、徐公何能及君也?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18、吾欲之南海, 何如?19、今日之事何如?君谓皇上何如人也?20、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21.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22.何乃太区区!23.万钟于我何加焉!24、何其衰也!25.如太行、王屋何?26、其如土石何?三、乎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壮士, 能复饮乎?齐桓、晋文之事, 可得闻乎?4.若寡人者, 可以保民乎哉?5、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大国乎?7、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言虚词用法专项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言虚词用法专项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虚词用法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而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荆轲刺秦王》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伶官传序》3.温故而知新________《论语》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伶官传序》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六国论》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六国论》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游褒禅山记》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劝学》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游褒禅山记》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愚公移山》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伶官传序》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2.何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赤壁之战》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岳阳楼记》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伶官传序》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______《石壕吏》9.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鸿门宴》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________《五人墓碑记》11.何以战________《曹刿论战》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________《庄暴见孟子》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________《鸿门宴》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________《阿房宫赋》3.乎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30道文言文虚词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文言文虚词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文言文虚词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辍耕之陇上B. 怅恨久之C. 无丝竹之乱耳D. 马之千里者答案:D2. “而”字表示转折关系的是()A. 温故而知新B. 人不知而不愠C. 敏而好学D. 择其善者而从之答案:B3. “以”字表示因为的是()A. 以刀劈狼首B. 不以物喜C. 以我酌油知之D. 徐以杓酌油沥之答案:B4. “于”字表示在的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受制于人C. 战于长勺D. 苛政猛于虎答案:C5. “其”字表示揣测语气的是()A. 其真无马邪B. 其如土石何C. 安陵君其许寡人D. 必先苦其心志答案:A6. “为”字表示作为的是()A. 为宫室之美B. 不足为外人道也C. 全石以为底D. 为天下唱答案:C7. “乃”字表示于是的是()A. 乃不知有汉B. 乃重修岳阳楼C. 家祭无忘告乃翁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答案:B8. “则”字表示就的是()A. 学而不思则罔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入则无法家拂士D. 则汉室之隆答案:D9. “且”字表示将要的是()A. 年且九十B. 且焉置土石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 不义而富且贵答案:A10. “焉”字表示哪里的是()A. 且焉置土石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惧有伏焉答案:A11. “乎”字表示疑问的是()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不亦说乎C. 此乐何极11. “乎”字表示疑问的是()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不亦说乎C. 此乐何极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答案:A12. “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是()A. 莲,花之君子者也B. 徐公何能及君也C.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D.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于我何加焉也答案:A13. “若”字表示好像的是()A. 若毒之乎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 仿佛若有光D. 若为佣耕答案:C14. “所”字表示“……的地方”的是()A.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 衣食所安C. 所以动心忍性D.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A15. “与”字表示和的是()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遂与外人间隔C. 吾与徐公孰美D.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答案:C16. “者”字表示“……的人”的是()A. 后遂无问津者B. 二者不可得兼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 陈胜者,阳城人也答案:A17. “因”字表示于是的是()A. 因屏人曰B.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C. 罔不因势象形D. 因以为号焉答案:A18. “然”字表示这样的是()A.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 佁然不动C.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D. 吴广以为然答案:D19. “则”字表示如果的是()A. 入则无法家拂士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战则请从D.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答案:C20. “虽”字表示即使的是()A. 虽乘奔御风B. 虽有嘉肴C. 虽我之死D. 虽不能察答案:C21. “为”字表示被的是()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 不足为外人道也C. 为宫室之美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A22. “于”字表示到的是()A. 皆朝于齐B. 生于忧患C. 欲有求于我D. 达于汉阴答案:D23. “之”字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是()A. 何陋之有B. 无丝竹之乱耳C. 马之千里者D. 辍耕之垄上答案:B24. “其”字表示自己的是()A. 蹲其身B. 故人不独亲其亲C. 其真无马邪D. 下视其辙答案:A25. “而”字表示承接关系的是()A. 学而时习之B. 人不知而不愠C. 而伯乐不常有D. 溪深而鱼肥答案:A26. “以”字表示凭借的是()A. 不以疾也B. 可以为师矣C. 以中有足乐者D. 以塞忠谏之路也答案:B27. “或”字表示有的人的是()A. 或王命急宣B. 或异二者之为C. 或以为死D. 而或长烟一空答案:C28. “乃”字表示才的是()A. 乃不知有汉B. 蒙乃始就学C. 乃悟前狼假寐D. 乃重修岳阳楼答案:B29. “且”字表示况且的是()A. 年且九十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 且壮士不死即已D. 且焉置土石答案:C30. “焉”字表示句末语气词的是()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 惧有伏焉C. 且焉置土石D. 必有我师焉答案:A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个文言虚词练习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2.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6.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7.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②视之,形若土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①②/③⑤/⑥⑦⑧/④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D.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8.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9.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10.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2.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13.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4.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15.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E.微斯人,予谁与归
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16.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18.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C(①⑥转折连词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⑤⑧递进连词) 2.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 E多么) 3.D(①比②助词,表疑问语气③助词,表揣测语气④词尾) 4.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 5.B(①他的②其中的③那④那⑤其中的⑥他,他们⑦我,自己⑧他,他们) ⑨大概 6.C.E. F. 7.C(①如,像②如,像③假如④假如⑤你⑥像,如⑦及,比得上⑧你) 8.CD(A地方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9.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G“为所”表被动 10.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 11.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 12.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13.ACE(A于是,就 B趁机 C于是。

就 D凭借 E于是,就 F通过) 14.AC(A被 B比 C被 D引进对象) 15.DF(A替 B连词,和 C动词,亲附,结交D语气助词,表疑问 E介词,和,跟 F语气助词,表疑问) 16.AE(A就,承接连词 B乃,是就是 C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D转折连词 E就,承接连词) 17.B(A判定语气B……的人 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D判定语气) 18.BF(A这 B助词,提前宾语 C往,到……去 D助词,不译 E取独 F助词,提前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