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产讲义品质量法

合集下载

经济法通论第十三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课件

经济法通论第十三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课件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1.主体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主体包括生产者、销售者;用户、消费者;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机关。 2.客体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客体即《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的产品范围。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
一、产品质量监督机构及其职责 (一)产品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
五、《产品质量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一)《产品质量法》的概念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生产、流通以及监督管理过程中,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各种经济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1.产品质量责任关系 产品质量责任关系即生产者、销售者与用户、消费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2.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因执行产品质量管理职能而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发生 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
(三)产品质量监督机构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分工 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产品质量违法 行为,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应予以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查处市场管 理即流通领域中的假冒伪劣行为,需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协助的,应予以配合;对于流 通领域中发现的假冒伪劣产品,两部门都有查处的权力,但同一问题,不得重复检查、重复 处理。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二)产品缺陷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对产品缺陷的概念做了明确的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 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产品缺陷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缺陷: 1.设计缺陷 2.制造缺陷 3.指示缺陷(又称告知缺陷、说明缺陷)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三)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的区别 1.引起的后果不同 2.侵害的客体不同 3.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 4.索赔的对象不同 5.赔偿的标准和范围不同 6.诉讼时效不同 7.依据法律不同

品质七大手法(经典版)运用PPT课件

品质七大手法(经典版)运用PPT课件
第1,2两点厂家可以自己评价,第3,4两点将 由消费者来决定。
3
品 质
满足客户的需求
制品 品质





制造品质
废⑧ ⑦ 弃工 市 性程 场
品品 质质
设计品质
工作者的品质表现
品质三角形
4
品质是竞争的关键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不满,91%不会再上 门 •开发新顾客和维系老顾客成本为5:1 •不满意的一个顾客会将不愉快的经验 转述9-10人 美国福特公司:1:90
七、好的环境品质
从企业“环境”面貌改变“人”的 工作面貌,从而提升“人的品质”
33
八、要有品质好的供应厂商
供应厂商评鉴
经营主管的经营理念
干部群的素质及管理能力
制度化、标准化应用程度
科学管理工具被应用程度
厂房及环境品质
机器设备
材料来源
品管制度及检测记录
34
5R 法
Right Quality 适质
效/过程审核结果) ✓ 客户的评价——客户满意——客户满意度 ✓ 金钱的评价——品质成本——品质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等
第二章 做好品质的十大工程
➢ 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 调整品管组织的功能 ➢ 全员参与、团队合作 ➢ 要有满意的员工 ➢ 重视教育训练 ➢ 管理及工作方法制度化、标准化 ➢ 好的环境品质 ➢ 优良的供应厂商 ➢要争取成功的顾客,并建立密切关系 ➢要持续不断的改善
分厘卡需归零 分厘卡需归零 高度规需归;检棒需擦拭干净 孔妥为擦拭后放入检棒
同上
不可有深的修痕
作成者
作业指导卡
程序 2 图号
作业名 场名
材质
材 料
形状
尺寸

质量讲义PPT课件

质量讲义PPT课件
发现问题,消除不良流动 发现:认知—检验
出货检验
2019/9/18
17
质量管控手法
• 五大工具
1.统计过程控制(SPC) 2.测量系统分析(MSA)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2019/9/18
18
质量管控手法
• QC旧七大手法
2019/9/18
20
质量管控手法——检查表
检查表是按照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在对一个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基
础上找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将这些风险因 素列成的表格。此种表格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序号 1 2 3 4 5 6
2019/9/18
出门前点检 身份证 手机 钥匙 钱包
有/无
21
2019/9/18
32
8D解决问题方法
• D5:选择并验证永久纠正措施
目的:在生产前测试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以确定所选的校正措施 能够解决客户问题,同时对其它过程不会有不良影响。 方法:FMEA 关键要点: 重新审视小组成员资格;决策,选择最佳措施;重新评估临 时措施,如必要重新选择;验证;管理层承诺执行永久纠正措施;控制计 划
2019/9/18
13
质量不良引发的后果
• 顾客抱怨——订单迟缓——付款迟缓
• 停产——赔偿
• 返工
• 损失

产能下降
......
2019/9/18
14
产品质量意识的发展认知步骤
• 产品质量意识的发展
1.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2.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3.质量是技术保证的 4.质量是管理出来的 5.质量是习惯出来的

产品质量法讲义

产品质量法讲义

产品质量法讲义一、概说2000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修正案,这是1993年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产品质量法》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产品质量法》第一次进行的较大的修改.自《产品质量法》颁行、修正以来,我国的产品质量水平明显得到改观,企业的质量意识也得到明显提高,用户、消费者利用产品质量法来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明显增强,制假造假的越来越少.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产品质量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产品质量虽然一般能控制到合格的范围内,但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所以民族自有品牌较少.有些企业谋求自身发展不是从产品质量本身入手,不是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入手,而是把功夫做在广告上,做在炒作概念上,这是与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一等企业做标准,二等企业做品牌,三等企业做产品,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做产品的水平。

彻底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深入贯彻产品质量法,把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精神,贯彻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上去。

一、产品产品在产品质量法中的含义是什么?依据该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该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产品。

这表明该法所调整的产品的范围小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产品质量法来调整。

农产品、渔业产品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未经过加工制作过程,不属于该法所称的产品。

虽经过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仅用于个人消费的产品,也不属于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不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的产品,由其他法律规范来调整。

根据该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产品质量法。

依据质检总局[2001]43号文(以下简称43号文)的解释,兽药不适用产品质量法。

二、产品质量责任及其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产品质量一般是指产品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特征的总和,如可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维修性等。

品管七大手法讲义(ppt 79页)

品管七大手法讲义(ppt 79页)
33
五、层別法使用之注意事项 1.实施前,首先确定层別的目的:不良 率分析?效率之提升?作业件件确认 ? 2.检查表之备计应针对所怀疑之对象备 计之。 3.数据之性质分类应清晰详细载明之。 4.依各种可能原因加以层別,至寻出真 因所在。 5.层別所得之情报应与对策相连接,并 付诸实际行动。
16
三、检查表制作应注意事项: 1.明确制作目的 2.决定查检项目 3.决定查检频率 4.决定查检人员及方法 5.决定记录方式 6.决定检查表格式 7.决定查检符号
17
四、检查表的制作方法:
1.点检用检查表
◎列出每一需要点检项目 ◎找出非点检不可之项目 ◎注意顺序排列 ◎尽可能将之层別~以利解析
制作一检查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4.9 5.1 5.0 5.0 4.8 5.1 5.2 5.0 4.8 4.6 5.3 5.0 4.9 5.0 4.7 5.0 5.4 5.1 5.1 5.0 4.9 5.5 5.0 4.8 4.7 5.4 4.8 5.0 5.2 5.6 5.0 4.9 5.3 5.1 5.2 4.8 4.7 4.9 5.1 5.0 4.6 4.5 5.0 4.9 5.0 5.2 5.1 4.9 5.1 5.2
17 23
6
46
3
3
3
9
電波
天線老舊 天線方向
13
7
10 30
27 25 30 82
沒有聲音
6
3
6
15
其 他
7
6
8
21
合 計
73 67 63 203
07年7月
24
九、实例演练
1.某一生产单位,欲知某零件尺寸其制程的变异情

产品质量法培训讲义

产品质量法培训讲义

• 假冒产品
– 假冒是指该产品根本未含法律规定的标 准的内容,以及非法生产、已经变质的 而根本不能作为某产品使用的产品。
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产品质量的监管体制
• 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 • 层次管理与地域管理相结合
– 专职机构
• 国家质检总局 •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 有关机构
• 行业主管部门 • 综合管理部门(如工商)
– (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和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产品质量担保义务 (二)产品质量标识义务 (三)特殊产品的包装义务 (四)其他禁止性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作为义务 1、进货检验义务(第33条) 2、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第34条) 3、产品质量标识义务(第36条) (二)不作为义务(第35、37-39条)
– A.地方抽查的产品,国家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下级抽查的产品,上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 B.只有国家有权抽查,地方无权抽查 – C.国家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上级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 D.国家和地方享有平等的抽查权
抽检规则
• 2、某县产品质监部门对其辖区内销售的酱油进行抽 查时,发现三种品牌酱油卫生指标严重不合格,处 罚同时又向社会发布了抽查结果。以下关于县级产 品质监部门的监督抽查权、抽查结果公告发布权的 说法正确的是( )。
思考
• 依照《产品质量法》,下列何种产品属于 该法所称的产品?
芝麻油、冰毒、自来水、 水稻、袋装大米、苹 果、血液、教材、文学作品、电子游戏、体育 馆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满足合理使用用途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 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

化工原理 第七章传质过程导论 讲义

化工原理 第七章传质过程导论  讲义

3. 单向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Dc dc A NA = − c − c A dz
在气相扩散
pA cA = RT
c = p
——微分式 微分式
RT
dp A Dp NA = − RT ( p − pA ) dz

z
0
Dp dpA N A dz = ∫ − pA1 RT ( p - pA )
pA2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第七章 传质过程导论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第七章 传质过程导论
目的: 了解传质的重要性; 目的:1、了解传质的重要性; 2、掌握相组成的多种表示方法; 掌握相组成的多种表示方法; 3、掌握扩散原理; 掌握扩散原理; 4、掌握三种传递之类比; 掌握三种传递之类比; 5、了解传质设备。 了解传质设备。 重点:扩散原理(分子扩散,稳定、不稳定扩散, 重点:扩散原理(分子扩散,稳定、不稳定扩散,等摩 尔相互扩散,单向扩散,涡流扩散,对流扩散) 尔相互扩散,单向扩散,涡流扩散,对流扩散) 的理解,掌握相互间之差别。 的理解,掌握相互间之差别。 难点:相组成的表示;扩散原理。 难点:相组成的表示;扩散原理。
(1)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 )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 在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 (2)A、B在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流动速度正比于 ) 、 在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 cB 摩尔分数。 摩尔分数。 N = N c A N MB = N M MA M c c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课件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课件
• 因此,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 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 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质量情况。一个好的管理 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 人。
人机料法环测
过程决定结果
主要控制措施有
• (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半成品、成品检验; •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 (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威廉·戴明博士 的这句质量名言指出,只 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 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 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 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 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 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 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 即生产过程阶段。
人、机、料、法、环、测的六项分析不是独立的,是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机料法环测
过程决定结果
• 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 围绕着"人"的因素,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 人的性格特点不尽相同,其工作效率,工作态度,以及对产品质量的 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 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意识,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 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 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 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 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 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 要你能善于用人。

教现代生产管理学 第七章

教现代生产管理学 第七章
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是密切相联的。质量管理的发展变化大致经 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五、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如标准化工 作、测试与计量工作、质量情报工作、质量教育工作以及质 量计划工作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 理的先决条件。 1.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指工业生产中,工业产品的尺寸、质量和性能的统 一化和规则化。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是伴随着 机器大生产和生产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1)生产准备过程的质量管理 生产准备工作是指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辅助生产部门的一切工作,例如物资供应、设备的技术准备、经营 销售市场的调查等。 (2)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大多在生产车间 进行。
3.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产品的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的过程。它既是企 业质量管理的归宿点,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出发点。 (1)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要求迅速、及时服务到用户。 (2)开展使用效果与使用要求的调查。 (五)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的含义
(4)供应 (5)生产 (6)检验 (7)销售 (8)服务
根据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选择材料,做好供应工作。 坚持按质量要求生产,搞好工序控制,坚持以预防为主。 搞好产品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把好产品质量关。 将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销售给用户。 坚持为用户搞好售前和售后服务。
四、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发展,同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以及管理科学
3.质量信息工作 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信息、 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情报资料。 (1)收集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23))从掌握制产造品过试程验中、收集使有用关过产程品的质质量量方信面息的。记录、数据和其他信息资 料。 (4)收集国内外同行业的产品质量信息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讲义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讲义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讲义一、导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药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所生产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GMP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质量控制、设施和设备、人员培训、文件管理等方面都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药物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二、GMP的基本原则1. 遵守法律法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法律要求。

2. 质量导向:生产过程中要以质量为中心,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3. 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4. 设施和设备:生产企业要具备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设施和设备,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5. 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对原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合格的原辅料才能用于药品生产。

6. 记录与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记录与文件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全程可追溯。

7.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保证其对GMP要求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8. 质量审核:建立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核制度,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GMP的核心内容1. 资质和文件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资质和文件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合规性。

2. 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良好状态。

3. 原辅料的管理:对进货原辅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确保其质量符合GMP要求。

4. 生产过程的控制:建立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5. 质量检验和验证: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验证,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6. 不良品和投诉处理:建立完善的不良品和投诉处理制度,确保能及时处理和解决质量问题。

四、GMP的实施要求1. 熟悉和理解GMP规范:员工要深入了解GMP规范的要求和内容,确保能够正确执行。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程序的合规性。

常用品质管理七大手法课件

常用品质管理七大手法课件

案例2
某服务行业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客户投 诉较多,通过因果图法分析,发现主要原因 是员工服务态度不好和售后服务不及时。针 对这两个原因,采取了加强员工培训和优化 售后服务流程的措施,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05
散布图法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散布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数据点的散布图, 从而分析和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 进行预测或控制的数据分析方法。
进行跟踪和调整。
02
5.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 措施,包括改进工艺、优化产品
设计等。
04
7. 总结和反馈
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统计
分析表法的应用水平。
应用案例
在某汽车制造企业中,通过对某款车型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车型的发动机噪音较大,影响客户满意度。通过统计分 析表法,对发动机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发动机噪音得到了有效 降低,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生产线上生产的零件尺寸不符合要求,通过绘制直 方图发现零件尺寸分散程度过高,采取改进措施后, 零件尺寸分散程度降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案例二
某医院通过对病人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直方图分析,发现 病人对某些服务项目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医院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改善后,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
08
实施步骤
1.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具有代 表性。
2. 数据分组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 进行分组。
3. 计算频数
统计每个组内数据的数量。
6. 观察分析
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分布情况, 判断数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法培训课件

质量法培训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消费者维权案例分析是质量法案例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到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
某消费者在商场购买了一双皮鞋,穿着不到一周就出现了 脱胶、开裂等现象,消费者认为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要 求退货并赔偿损失。商场不同意退货,认为该产品并无质 量问题。双方协商未果,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提 起了诉讼。法院审理认为,商场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 的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四:产品质量犯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产品质量犯罪案例分析是质量法案例分析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生产、销售伪劣产 品等犯罪行为引发的案例。
详细描述
某生产厂家生产了一批假冒伪劣的儿童玩具 ,销售金额巨大。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对该 厂家进行了查处,发现其生产销售的玩具存 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健 康造成严重危害。监管部门将该案件移送公 安机关处理。法院审理认为,该厂家的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障
销售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有欺诈 行为,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投诉权等 权益。
其他主体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并实施有 关产品质量监管的规章制度,及时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社会组织的参与
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对产品质量进行社会监督,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已经构成了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THANKS
感谢观看
节约成本
协商解决能够节约双方的成本,避免诉讼和 仲裁程序的繁琐程序和费用。
促进合作
协商解决机制有助于促进双方当事人的合作 ,维护良好的关系。

法规精讲讲义第七章

法规精讲讲义第七章

2Z207000第七章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2Z207000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保修制度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工程建设标准2Z207010 工程建设标准1、标准的分类2、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管理工程建设标准的分类(P260)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推荐性标准★保障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

团体标准强制性标准(最低标准要求)推荐性标准一、国家标准1、国标强制性标准的制定机关:(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2)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立项、编号、对外通报(3)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

强制性国家标准免费向社会公开公开。

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

2、(一)提出立项建议:(1)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2)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

(二)决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3、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4、国标制订的程序:准备、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二、行业标准1、没有国家推荐性标准,需要在全国某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备案。

3、行业标准不得与国标相抵触。

当与国标不一致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理由,并经标准审批部门批准。

4、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应当及时修订或废止。

【例1】关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说,正确的是()。

A. 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负责B. 工程建设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C.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包括地方标准D. 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只能由国务院批准发布解析:综合型选择题。

答案:A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地方标准:(1)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2)设区的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辖区的地方标准。

产品责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经济法概论(财)》第七章第三节讲义

产品责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经济法概论(财)》第七章第三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经济法概论(财)》第七章第三节讲义产品责任一、产品责任制度的内涵(一)产品责任的概念(领会)产品责任,又称产品缺陷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或者其他人人身、财产的损害而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领会)1.产品存在质量缺陷;2.缺陷在生产或销售环节已经存在;3.损害事实客观存在;4.产品缺陷是损害发生的原因。

(三)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区别(领会)1.产品责任,又称产品缺陷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或者其他人人身、财产的损害而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

2.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相关的第三人违反其应当承担的产品质量义务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责任,包括因产品缺陷而给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时,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产品责任,还包括违反合同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和销售者根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合同瑕疵担保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四)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判断与运用(综合应用)二者的联系:产品质量责任包含产品责任,二者是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

区别在于:1.责任发生的原因不同,产品质量责任发生原因众多;产品责任仅有一种发生原因即由于产品缺陷导致人身、财产损害发生。

2.性质不同: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产品责任是民事责任中的一种特殊侵权责任。

3.责任主体不同: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包括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相关的第三人,例如承运者,仓储者等;产品责任的主体只限于生产者、销售者。

4.责任发生的阶段不同:产品质量责任可能发生于产品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任何环节上,例如生产、运输、保管、使用、消费等环节;而产品责任只发生于产品销售后的消费、使用过程。

品管七大手法概述培训课件

品管七大手法概述培训课件

二、完整的資料蒐集
一般製程資料無法自進料檢驗結合製程檢驗直到最終檢測所有相關資
料。其次是資料無法配對,空有完整的各製程段落資料而無法互相配
合使用。上述通病肇因於企業體導入或建置如 MRP、MES、Shop
Floor Control 等套裝系統軟體有不同之資料結構,或欄位代碼定義方
式,造成資料無法連成一線。慎選可跨平台運作並可擷取異質性資料
品管七大手法概述
8
1.2.3. 品質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1.定義:(ISO9402. 3.2) 確定品質方針、目標和職責並在品質體系中透過諸如品質策劃、品質管
制、品質保證和品質改進使其實施的全部管理職能的所有活動。
2. 要點:
(1). 品質管理是下述管理職能中的所有活動。
a.確定品質方針和目標。
6. 新品交換損失: 產品售出後,因顧客不滿退回交換之損失。
7. 服務費用: 保證期間內免費服務之工時、交通費、設備費。
8. 其他費用: 派往全省各區支援服務之損失、因售後品質不良引起之損失(商譽損失)。
品管七大手法概述
17
1.2.4.5. 分類品質成本與獲利率間的關係為何?
◎ 品質與獲利率之關係 : 需了解成本管理與品質成本制度
一個完整的品質資訊系統,至少需具備下列三項要點: 一、即時的資料處理。 二、完整的資料蒐集。 三、統計化的資料分析。
品管七大手法概述
19
一、即時的資料處理
產製或組裝藉由自動化設備完成,機台設定值或是產品檢測數據以文字 串或一定檔案格式,透過 RS232 或其他相容之連接埠將數據輸入電腦, 進行即時的製程監控,將異常狀況或訊息透過警示訊號、E-MAIL 或是 訊息發送方式通知負責人員外,並可透過 Loader 程式,將這些資料輸入 資料庫軟體,以備資料歸檔或作為後續分析之依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止销售三无产品、禁止销售冒名冒牌产 品、禁止销售搀杂使假和失效变质产品、禁止 销售国家命令禁止生产的产品等行为。
4. 销售者修理、更换、退货责任
使用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应标明许可证编 号。
应标明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成分、含量、 规格、作用及副作用)
厂名厂址应标出能独立承担责任的集团公 司、子公司或独立经营的协作公司、委托公 司的名称、地址。可同时标出分公司、生产 基地的名称、地址。
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国Βιβλιοθήκη 业应标注在 中国注册的名称、地址。
3.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目的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依法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基本内容(上)
一 产品质量激励制度
1. 鼓励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 认证。
2. 对市场、质量、效益、发展评价好的产 品,依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评选 “中国名牌”产品,产品使用名牌标志。
四 抽查为主的质量监督制度
依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对产品质 量进行监督。 1. 抽查对象
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 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品、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
2. 抽查分工 国家和地方抽查、上级和下级抽查相结
合。但不得重复抽查。
3. 样品抽取 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由两名工作人员抽 取样本,并办理相关手续。或要求被抽检人 送检。
抽检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不得向被抽检人收取检验费。
4. 产品检验 被抽检人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申请复检。 复检不合格的收取检验费。
被抽检人不送检的,认定产品不合格。
产品抽检工作结束后三个月内,除破坏性 检验外,返还抽检样品。
5. 下列情况被抽检人可拒绝抽检: 非抽检对象的产品; 未经企业检验合格的产品; 企业生产自用的产品; 按有效合同约定加工生产的产品; 出口合同对质量有规定的产品 标有“试制”“处理”字样的产品。
五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鉴定
1.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 经认可的质量检验机构在授权的范围内,
根据申请人的委托要求,对质量有争议的产 品进行检验,并出具仲裁检验报告的活动。 主要针对产品品质争议。 经认可的质量检验机构是指经省级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或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的质量检 验机构。
2. 产品质量鉴定
3. 对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稳定的产品, 依据《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免检办法》实行免检。
二 质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权限
1. 技术监督系统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全国产
品质量监管工作; 省、市、县的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
内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2. 专业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经省级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鉴定组织单位, 根据申请人的委托要求,组织专家对质量争议 进行调查、分析、判定,并作出质量鉴定报告 的活动。主要针对产品品质、程序争议。
鉴定组织单位是指组织鉴定的单位。大专 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或质量检验机构。
3. 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申请人
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质量技术监督部 门、产品质量纠纷当事人、处理产品质量纠纷 的有关机关、协会等。
的必须执行。 3. 产品计量要求
使用国际计量单位,量值准确。
4. 产品包装和标识要求
依据《产品标注标识规定》《商品条码管 理办法》和《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产品应 具有标识。包括:产品合格证、厂名厂址、 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使用期限、警示标志 和说明、产品身份条码等内容。
产品标识:指用于识别产品及质量、数量、 特性和使用方法所作的各种表示的总称。
3. 生产者三包责任 生产“三包产品目录”产品的生产者应明确 三包方式(三包凭证、修理单位名称、地址和 联系电话)。
向修理者、销售者提供技术资料、配件、培 训和维修费用,并保证停产后3—5年的需求。 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及提供服务。
三包期限分法定和约定期限。
4. 生产者禁止行为 禁止生产国家命令淘汰的产品;
第三节 产品质量法基本内容(下)
一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1. 生产者对产品质量负责 保证产品不存在不合理危险; 保证产品具有使用性能(性能瑕疵作出 说明的除外); 产品质量应符合标签、说明等表明的质 量状况;
2. 产品包装标识应符合要求 合格证应标明执行的标准及编号。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 定》。
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锅炉压力容器安 全监察局、国家船舶检验局、进出口检验检 疫局和各级计量、农牧、棉麻纺织品、社会 公共安全产品、车辆管理等机构按分工,对 特定产品实施质量监督管理。
3. 行业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三 产品质量监督内容
1. 产品质量要求 产品应具备其使用功能,经检验并且合格。
2. 产品标准要求 产品必须符合标准。有强制性、安全性标准
禁止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
禁止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质量 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免检标志、原产地专用 标志、外国认证标志等);
禁止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 合格充合格等行为。
二 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1. 进货验收责任:验明产品合格证和其他标识。 2. 保持销售产品质量的义务。 3. 销售者禁止行为
调整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和产品质量 监管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2. 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
活动范围:产品生产、销售、质量监管 活动。
产品范围:加工、制作的用于销售或提 供服务的产品。
特别法律规定除外的产品。如建筑工程、 医疗器械、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不属于产 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但建筑工程使用的材 料、设备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
精品
第七章产品质量法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产品质量法律 制度的相关内容,明确生产者、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法 律责任及形式,了解产品质量行政监管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产品质量法律责任构成。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 产品质量法基础知识 1. 产品质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