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再生技术一、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产品和工艺的认识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新的道路建设工艺,它充分利用旧沥青路面的材料(面层直至基层),在常温下利用专用冷再生机械,对旧沥青路面材料铣刨、破碎,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和水与其充分拌和,就地整平碾压成型,经养生形成满足路用强度要求的新型路面基层,对旧沥青路面的利用并由此解决旧路改建时“调拱、调坡”的问题,以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之目的。

原老路路面原老路路面病害二、再生技术的意义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实际上,通常使用年限仅10年左右。

也就是说,每隔10~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就需要翻修一次。

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旧混合料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材料资源,如果废弃,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沥青路面再生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约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废料处理、环境保护,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对环保、社会效益的关注及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再生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是美国从1915年开始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底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剂开发、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欧洲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技术。

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国家,该国1978年就已将全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

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组织旧路面材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

法国现在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复工程中开始逐步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道路养护工作的。

我国首次在河北邯郸市邯大线进行大修工程使用冷再生技术,随后又在天津津围路、102国道河北廊坊段等多处进行冷再生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地冷再生

就地冷再生

技术交底施工单位:省道沿海高速古柳连接线大修工程(二合同)项目经理部工程名称:省道沿海高速古柳连接线大修分项工程名称: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交底内容: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标准1、压实厚度要求:就地冷再生层的压实厚度为18厘米;2、水泥剂量要求:就地冷再生的水泥剂量为6%,即水泥用量为24kg/㎡3、压实度要求:就地冷再生层的压实度不得低于96%;4、宽度要求:就地冷再生层的宽度为:路面宽度(9.0)+2×0.43;5、强度要求: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Mpa。

三、施工准备工作1、清表:就地冷再生施工前对旧路面实施清理,清除路面、路肩垃圾及障碍物;2、工程开工前对旧路结构材料进行现场破碎取样,在实验室确定最大干密度(重型击实)和最佳含水量,以指导取样地点附近路段的水泥用量。

取样频率为正常路段的2—3km取一个点,特殊路段适当加密。

取样时候监理和质量监督管理组同时在场;3、施工材料准备:a、水泥,采用强度等级32.5级的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个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为保证工程质量,所用水泥必须使用大型企业所生产的水泥;b、所用水源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严禁使用坑内变质水源。

4、施工机具准备:工程开工前,应保证机具完好并满足施工要求:装载机(1台)、洒水车(4台,10000L)、冷再生机(1台)、平地机(1台)、震动压路机(2台,≥22T)等。

三.施工过程控制1.铺筑试验路段:铺筑试验路段长度不宜小于200米,从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工程管理、施工程序、施工安全等方面尽心检验、确定工艺参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水泥摊铺之前,每延米所用水泥数量必须经监理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该路段水泥的摊铺进行抽检。

3、外观控制:应严格控制高程及路基平整度。

4、就地冷再生路基施工中,从拌和至碾压完成时间应控制在4小时内,超过4小时未完成碾压,应重新添加水泥从新拌和碾压。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是一种新型的公路路面维修技术,它利用水泥和再生材料,通过混凝土搅拌机就地混合,进行就地冷再生处理,既能够有效减少废弃资源的浪费,又能够提高公路路面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公路维修中的应用前景。

一、再生材料的选择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再生材料的选择。

再生材料主要包括废弃的沥青路面、混凝土碎石、建筑废弃物等。

在选择再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颗粒形状、理化性能、含水率以及对水泥稳定再生的影响。

合理选择再生材料可以提高再生料与水泥的结合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公路路面的长久使用。

在选择再生材料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材料测试和分析,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再生材料比例,以确保水泥稳定再生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再生材料的合理选择,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水泥稳定再生工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其独特的工艺流程。

在水泥稳定再生工艺中,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破碎和铺设再生材料,然后将水泥、再生材料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最后进行养护和成品验收。

水泥稳定再生工艺的关键是水泥与再生材料的混合比例和混合质量控制。

合理的水泥稳定再生比例可以保证再生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水泥稳定再生的工艺中,需要引入先进的搅拌设备和压实设备,确保再生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实现水泥稳定再生技术的良好效果,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抗压能力,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三、施工质量控制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在施工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再生路面的基底处理、再生材料的铺设和水泥的混合等工艺步骤。

其次需要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本文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作一些首先对结合工程实际,就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道路就地冷再生属于道路维修、改造的范畴,不仅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维修与改造,也适用于一般道路及乡间公路的维修与改造。

它主要解决沥青路面上基层破损的问题。

具体讲,过去主要是用于等级低的道路或铺筑基层使用,国外多用于乡村道路的翻修,近几年已开始应用于重交通道路上。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概述1、就地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类技术的总称。

各国的分类方式不尽相同。

中国《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为4类,分别是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

就地冷再生是指采用专用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等材料后,进行现场铣刨、破碎、拌和、整形、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它包括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就地冷再生2种方式。

仅对沥青材料层进行的就地再生称为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再生层既包括沥青材料层又包括非沥青材料层的称为全深式就地冷再生。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将已经破损的沥青路面重新恢复到完好的原始状态,而是将旧面层和部分基层就地改建成新的基层或底基层。

此技术使旧沥青路面材料得到充分再利用。

2、优点冷再生技术在国内迅速推广应用的原因在于该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

它的主要优点包括:(1)环境保护。

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材料,减少因开采料场和开挖土基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由于减少原材料运输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及运输车队给路网带来的不利影响。

(2)再生层质量可有效控制。

由于机械设备的微机控制,各种材料的添加量可进行有效控制。

再生料、水和粘结剂连续、充分的拌和确保了再生层的施工质量。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近十年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主要用于对基层进行重建和翻修的技术。

从基层设计配比,机器设备要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等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保障了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0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交通量不断增长,国省干道路面已进入大、中修期,公路基础设施已由以建设为主转为建养并重,公路的养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1]。

冷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回收利用旧路面废料,不仅有利于环保,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就地冷再生工艺的一种[2],其在沥青路面大、中可大幅降低沥青、砂石材料的用量,减少工程造价。

因此,开展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

1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一般要求(1)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是再生水稳基层,需要将原有道路沥青面层刨铣回收。

(2)水泥稳定再生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3)根据现场试验段确定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组合方案,按设计的再生深度对旧路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选择级配最接近理想级配的方案作为施工时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方案。

2 再生基层配合比要求(1)设计指标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按照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F20-2015)[4]进行混合料设计。

经配合比设计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4.5MPa。

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应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2)原材料技术要求在水泥稳定再生层施工前,需用对旧路面进行取样。

要求利用选定的就地冷再生机在原旧路上铣刨有代表性的样品。

选取的铣刨料样品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1)级配分析;2)塑性指数;3)击实试验;4)含水量;(3)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时,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民营 科技2 0 1 3 年第1 期
建筑 ・ 规划 ・ 设计
沥青路 面就 地冷再 生施工质量控制
张 洪 琨
(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 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安达 1 5 1 4 0 0 )

要 :对沥青路 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控 制进行 了分析,阐述 了青路 面就地冷再 生技术施工 工艺和 沥青路 面就地冷
控制梁的位置都要进行设置 , 以保证现场的材料被破碎到合理的级配 范围。 承包商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再生材料的级配符合试验 路段的要求。 1 - 2 水和流动 l 生 稳定剂的添加 。合理设置添加水和流体稳定剂的微
水过 多 。 3 冷再 生基层 验收
3 . 1 再 生基层 按照 现有半 刚性 基层验 收标 准执行 。 3 .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竣工验收按照现行沥青路面竣 工验 收办法执 处理器控制系统的参数 , 保证压实含水量和稳定剂含量符合规定的要 行 。 求。 3 . 3 使用水泥、 石灰等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全深式就地冷再生 , 施工过 1 . 3 铣削深度的控制。在铣削过的路面上至少每隔 1 0 0 m, 采用在道 程的质量控制项 目、 频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路标高测桩间拉线的方式, 检测铣刨鼓两侧实际的铣削厚度 。 水泥 、 石灰 全 深式就地 冷再 生质 量控 制的检验 项 目、 频度 和要 求
1 . 4 纵向接缝的搭接。为了保证全幅路面的再生施工 , 相邻两个再生 幅面的搭接宽度至少应为 1 5 0 mm 。应对预先标记在路面上的铣削指 引线进行检查 , 保证只有第—个再生幅面的宽度才与铣刨鼓的宽度一
致。 所有后续的鞋 幅面的宽度至少应 比铣刨鼓的宽度窄 1 5 0 mm 。 操 纵再 生机准确地 沿着预先标记 的铣削指 引线前行 。若偏差 超过 1 0 0 a r m, 则应立即倒退至开始 出现偏差的地方 , 然后沿着正确的铣削 指引线重新施工。在每次开始新的再生幅面施工之前 , 应首先确定搭 接 的跨度 , 然后进行一定的调整 , 根据搭接 的宽度相应减少水和流体 4 质量控 制要 点 总之 , 采用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基层 、 底基层施工实践 , 稳 定剂 的添加 量 。 1 . 5 稳定层的连续性。承包商应保证相邻再生幅面之间不存在未经 从工期效益 、 综合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方面, 都具明显的优点与显著的 再生处理过的间隙和楔状 区域。 应仔细地将每个再生幅面的终点做出 推广应用价值。 1 ) 它不仅可 以节约能源和资源 , 降低材料费 、 人工费 , 节省运输 标 记, 标记应是停止添加稳定剂时的铣刨鼓的中心位置。为了保证稳 几乎可以不受阴湿或低温季节影响 , 可以适应严冬以外各种施工 定层的连续 l 生,下一再生幅面的开始位置应至少位于此标记的后面 费 , 季节 , 改善了施工条件 、 减少 了环境污染 、 有益于环境保护 , 大大加快 2 )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基层或底基层施 1 . 6 工作速度 。应至少每隔 2 0 0 m检测和记录再生机的工作速度 , 以 施工进度而缩短工期 ; 整形 、 碾压后 , 可以解决旧路偏拱 , 还可对纵坡进行微 确保再生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再生效果。 工作速度取决于再生机和再 T 。通过拌和 、 生 材料 的类型 , 但 不得 小 于 4 m / ai r n , 也不 得大 于 1 2 m / m i n 。 调; 3 ) 减少了基层材料用量 , 这对于天然砂砾级配不达设计标准地区 4 ) 施工质量有保证, 人为因素影 响少, 特别是对路基原有强 1 . 7 路 基的不稳定性 。若在前期 的调查阶段发现路基不稳定 , 应 尤为重要 ;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

浅谈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f407.89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169 -01前言随着我省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国、省干线公路网逐步形成,新建公路的比重逐年减少,改建、大修工程比例不断扩大。

沥青路面改造如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沥青和砂石材料,破坏周围环境,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准备阶段1.1 再生前必须进行路况调查,确定路面损坏是仅限于路面面层,还是属于路面结构问题,了解路面结构损坏的范围和深度。

1.2 再生施工中除进行路面混合料级配检测外,应避免预破碎,在必须采用预破碎的路段,应严格控制铣刨深度。

1.3 进行室内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需混合料原则上应用再生机进行现场取料(即旧路混合料)。

不同结构路段应独立进行结构组合设计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施工阶段2.1按要求选定试验段。

2.2根据经验和所用再生机械的特点,制定3~5种不同的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组合方案,按再生深度对旧路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选择级配最接近理想级配的方案作为施工时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方案。

2.3按照上条确定的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根据再生深度对旧路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送往试验室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

2.4按照室内试验结果,在旧路上摊铺新加料,但不添加稳定剂,按上条确定的方案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如果筛分后的级配与室内设计级配超过工地允许波动范围,应调整再生机速度和转子速度,使铣刨后的级配与室内设计级配相比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2.5按照本指南进行严格施工,采用1-3种压实方案进行施工(包括压路机吨位、碾压顺序、遍数等),以确定最为合理的碾压方案。

3.施工工艺3.3施工放样3.3.1在再生施工之前,应在道路的两侧放置一系列的标桩(杆)作为基线,用来恢复道路的中心线。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技术-文档(最新整理)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技术-文档(最新整理)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技术-文档(最新整理)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技术: Due to the foaming technology factors, domestic emulsified asphalt mixing plant cold recycling applications more mainstream mixing plant coldrecycling equipment production is small,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50T / h, foamed bitumen cold recycling equipment is mainly dependent on imported equipment. Improve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ncept under the guidance, we began to bubble, emulsified asphalt mixing plant research, testing, construction of cold recycling. In this paper, the mixing plant cold recycl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echnology a concise exposition.Keywords: cold recycling mixing plant; equipment R & 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一、厂拌冷再生概念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后运到拌合厂,通过破碎、筛分,并根据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度、集料级配等指标, 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水泥、矿粉)、进行常温拌和,按常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重新铺筑,形成路面半柔性、柔性基层或者下面层的一种技术。

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台, 1 8 t 一 2 1 t 静 碾 压 路 机 2台 , 洒水车 2 ~ 4 台, 平地机 1 台。 3施 工准 备工 作 水 泥 的供 应 必 须得 到充 分 的 保 障 , 因 其 工 作 面为现 场 , 水 泥 的堆 放必 须 按计 算 量 合理 、 足 额分 别 堆放 于现 场, 可搭 流 动水 泥库房 随 工作 面而 动, 并 且 保证 有 足够 的 工 作 面进 行机 械施 工 。 水 的供给 必须 充足 , 它 将直 接 影 响工 程 的进 度 。 进 行材 料试 验 且 在 冷再 生施 工 之 前应 对 旧路 进行 检查 与整 修 ,旧路 的施 工 宽度 范 围 内不可 有坚 硬物 ( 比如 旧路 缘 石 等) 。 若 原路 有 翻浆 、 沉 陷等病 害 , 必须 提 前 予 以处 理, 使 各 项指 标 符 合要 求 , 否 则应 予 以整 修 、 翻修 或补 强等 。
1工 作原 理 沥青 路 面就 地冷 再 生基 层 f 底 基 层) 技 术是 指 把 旧沥青 路 面 面层 、 基 层 加人 一 定 规格 、 数量 的新 集 料 、 稳 定剂 、 水, 按 照一 定 的厚度, 用冷再生机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后, 就 地 进 行拌 和 、 整形 、 碾压, 并 经后 期 养 生 , 使 其 达 到 新 建 路 面 基 层 或 底 基 层 技 术 要 求 的施 工 工艺 。 2 施工 技术 要 求 2 . 1原材 料 质量 要求 2 . 1 . 1水 泥 采 用 水 泥稳 定 土 基层 技术 规 范 中关 于 水 泥的质 量要 求 。 进 场时 , 应有 产 品合格 证 及化 验 单 , 水 泥 的运 输 和 堆放 , 应 注 意 防 水、 防潮 。入 库水 泥应 整 齐堆 放 , 不 得 混合 堆 放, 先入 库 的水 泥 先用 , 出厂 期超 过 3 个 月 或受 潮水 泥 , 必 须经 过 试验 , 按 其 试 验结 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低标号使用,已经结 块 变质 的水 泥不 得使 用 。

吴石路X024-X025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吴石路X024-X025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吴石路X024\X025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要:本文通过对 2012年六安市吴石路x024、x025路面大修工程对就地冷再生水稳底基层施工的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就地冷再生的质量目标、机械设备的选择、基层处理、老路取样确定配合比、水泥添加量、路面再生拌合、整平、压实、洒水及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的工艺质量控制向大家介绍就地冷再生水稳基层或底基层施工新技术。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底基层工艺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概况六安市石吴路是由重要县道x024吴北路和x025石东路组成,在茶庵相会合并为一条路,吴石路x024、x025路面大修工程位于六安市寿县境内,本项目共分两段,第一段为x024线k3+420—k3+785,全长0.365公里,第二段为x024线k24+000—k33+270,x025线k0+000—k8+730。

本路段除k29+100—k30+600段2009年进行过罩面处理外,其余路段损坏相当严重,经原路面病害调查及分析,决定采用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砼面层大修方案,项目的建成将极大的改善区域内的出行条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技术等级及结构:(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2)设计速度: 80公里/小时;(3)设计年限:12年;(4)路基标准断面宽度:路基宽度12.0米,路面宽度9.0米,1.5米左侧土路肩+2*4. 5米行车道+1.5米右侧土路肩;(5)路面结构: 4cmac-13沥青砼上面层+黏层+6cm ac-20沥青砼下面层+下封层+18cm水稳基层++22cm就地冷再生底基层。

2就地冷再生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2.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采用旋窑生产的新标准强度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采用终凝时间为 3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32.5。

(2)碎石:冷再生使用的碎石,采用最大粒径31.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15%。

沥青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施工技术要点

沥青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施工技术要点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3年8月下 121沥青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施工技术要点李铖珑滁州市交通工程检测中心 安徽 滁州 239000摘 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沥青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施工技术,它是在旧沥青路面上进行覆盖铺设的绿色环保型作业方式。

通过回收旧沥青路面上的碎石,与水泥、矿渣粉等混合后制成水稳混合料,再将其作为新沥青路面结构层的铺设材料,具有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提高路面性能等优点,是未来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沥青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施工技术Key Points of Water-Stabilized Cold Recycl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LayerLi Cheng-longChuzhou Transport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Chuzhou 239000, Anhu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water-stabilized cold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layer in detail, it is a gree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operation mode of covering and laying on the old asphalt pavement. By recycling the crushed stone on the old asphalt pavement, mixing it with cement, slag powder and others to produce the water-stable mixture, and then using it as the paving material of the new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resources,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and improving pavement performance, it is one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layer; water-stabilized cold recycl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引言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经济发展。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5
交通等级
轻交通 中交通 重交通
表 3.2 交通等级
BZZ-100 累计标准 轴次 Ne(万次/车道)
<300 300~1200 1200~2500
大客车及中型以上各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
<600 600~1500 1500~3000
4 路况调查
4.1 收集查阅相关资料
(1) 原路面设计情况以及路面设计的任何变化; (2) 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及材料的详细情况; (3) 施工记录的施工工艺和质检测试结果; (4) 路面使用过程中维修养护的详细情况(包括工艺、材料等); (5) 历史交通量资料。
2
1总 则
1.1 冷再生是一种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的道路维修方式。为推广此项技术,保证冷再生设 计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规定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点及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1.3 本指南适用于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大修、改建的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城市出口路基层的施工。 1.4 本指南中的规定、要求与《XX 省“十一五”公路技术政策(试行)》中相应内容不一 致时,以本指南为准。 1.5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路面设计应采用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的半刚性基层设计理论,设 计内容包括交通量预测与分析、旧路混合料分析、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确定、路面 结构组合设计与厚度计算,在进行路面结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 1.6 就地冷再生机的再生深度一般为 15cm -30cm。损坏深度大于 30cm 或需要提高或改善 路面使用功能时,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后,应加铺满足设计强度的半刚性上基层, 路面结构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通过交通量预测计算设计弯沉值后,进行 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并进行弯拉应力验算。 1.7 本指南涉及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规定。 1.8 再生前必须进行路况调查,确定路面损坏是仅限于路面面层,还是属于路面结构问题, 了解路面结构损坏的范围和深度。 1.9 再生施工中除进行路面混合料级配检测外,应避免预破碎,在必须采用预破碎的路段, 应严格控制铣刨深度。 1.10 进行室内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需混合料原则上应用再生机进行现场取料(即旧路混合 料)。不同结构路段应独立进行结构组合设计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11 就地再生设备应能精确控制再生深度,误差不宜超过 10mm;应能根据要求调整横坡, 适当调整再生料的级配;应能控制添加料的比例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 1.12 下列情况原则上不宜采用就地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 交通与路建◇
科技 囊向导
21年 2 期 01 第 4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 州市农 村公 路管理所 1 孟
【 摘
河南
邓燕江 刘媛媛 2 孟州 4 4 5 ;. 州市 电力公 司 河南 5 7 0 2孟
孟州
4 45 ) 5 7 0
要】 详细介绍 了就地冷再生技 术的应 用场合及技术特点 , 了就地冷再 生过程 中的原材料质量控制 、 阐述 混合料组成设计 、 生水泥 冷再
远 的现 实意义
沥青路面 的最小厚度为 - c , 6 m 最好是 7 8m。 e 旧路面再生采用路德 w 55 b 2 冷再生机 。该机最大工作宽度 2 0m.最大拌和深度 4 e 能 6c 5m. 保证连续拌和 , 能精确控制铺筑厚度 , 具有很高 的生产率。 可半封闭施 工 . 善交通 中断状况 。 改 另外 。 就地 冷再生也 可用来修 复旧路面的车辙 、 养护时 的补 丁以 及路面的块状开裂等 。
稳定基层施工工 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以后冷再生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 对
【 关键词】 沥青路面 ; 冷再生 ; 施工技术
在 公路建设事业蓬 勃发展 的同时 。 随着交通量不 断增长 、 载明 轴 显增加 。 我国早 期修建 的许 多高等级 公路已不堪重负 。 出现车辙 、 裂缝 等早期破坏 。为了使 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 最大的效能 . 就地冷再 生技 术 因其 快速 、 济、 经 环保、 节约资源的优点而 得到广泛应用 。旧路 面材 料得 到重新利用 . 是一 项符合 可持 续发展 的有 效方式 . 有重要 和深 具
1冷再 生概 念 .
3强 度形 成 机 理 .
冷再生是指再生过程 中不用加 热的沥青道路 维修方法 。 冷再生是 铣刨 、破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作为基层 中的骨料重新利 用 . 指将 旧路面材料( 主要是 面层材料 , 包括 部分基层 材料) 现场破碎 经过加入添加剂和水充分拌和后 , 进行 会发生一系列 物理和化 学反应 。如 加工 , 并根据级配需要加入一定量 的添加剂 泥 、 灰、 石 粉煤灰等) 、 部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 反应 . 同时与破碎 的旧路材料发生各种 反应 . 这些 分新骨料和适量 的水 . 照基层材料 的试验方 法确定出最佳的添加剂 反应致使新的基层材料刚度不断增大 , 按 强度和稳定性不断提高。 41 . 原材 料质量 控制 新形成路面结构层 的一种工艺方法 冷再生材料铺筑 的结构层 主要作 4 . 旧沥青混合 料性 能 .1 1 为公路路面 的基层或底基层 , 也可作为低等级公路 的面层 。 通过对 旧沥 青路面铣刨料 进行抽提筛 分试验 .来确 定沥青 的性 2技术 特点及应 用场 合 . 能。 如旧料中沥青的含量及性 质、 旧料 的级配 组成及技术指标等 . 得到 21 . 技术特点 回收的废 旧沥青 和旧集料 的性质 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 比. 就地冷再生具有 以下技术特点和优势 41 .. 集 料 2新 2 . 效率高 .1 1 旧路 面材料经过铣刨 、 破碎 , 集料级 配发生 了变 化 , 必须添加新集 道路就地冷再生机 ̄ 2 - 次性可 以完成铣刨 、 1 2 破碎 、 添加、 拌和 料重新调整级配 。新集料 中粗集料必须具有 足够的强度 . 外形以接近 及摊 铺 , 从而简化 了施工程序 , 缩短施工工期 。使用就地冷再 生机械 , 立方体 为好 , 中针 片状含量不超过 1%, 其 5 以碱性石料为宜 . 压碎值不 每天施工可完成 5 0 0 0 2 0 0 8 0 m 的工作量 。创造 了道 路改造快速 施工 得大 于 1%; 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 二的一里程碑 41 .. 3添加剂 21 .. 量好 2质 冷再生 中需要添加些添加剂 , 以促进混合料强度 的形 成。一般采 就地冷再生可以根据不同道路旧铺层材料的实际情况进 行设计. 用 的添加剂为石灰或水 泥 . 其掺量一般为 旧沥青 混合料质量的 1 % . 5 选择 不同的添加剂 比准确 . 以保证再 生材料 的优 秀品质和施 工 2 %; 用粉煤 灰 , 配 可 . 使 5 其用量通常为 8 一 1%~ 。 % 5 z 质量 。 形成施工成 型厚而均匀 的粘结层 。 而保证 了维修后道路 的使 从 42配 合 比要 求 . 用期 限 , 再生 后的沥青 路面与新铺 沥青路面性能基本相 当。同时由 使 当采用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 基层) . 时 符合规范要求 。 于对 旧材料进 行重 复利用 . 工过程 中路面的几何线形及厚度 能得 到 施 5施工 工艺 . 很好地保持 : 51 工 准 备 .施 21 .. 3污染少 保持需要铣刨范围内 旧路面的整洁 使用传 统 的道路 维修方法 。 沥青路面废 弃量十分 巨大 . 对环境 造 5 撒布新集料 . 2 成污染 大量新材料 的开采 , 也会造成 资源减少 和环 境的破坏 。采用冷 如遇再生层原级配不 良的情况 . 需要在 再生前将所缺少 的部分新 再生技术则可完全避免上述 问题 集料(— . c ) 1 4 5m 撒布在路 面上 。 7 通过与 旧料 一块铣刨拌合 来改善原再 21 .. 4干扰低 生路面混合料的级配。必须保证 所撒布的新集 料的均 匀性 冷再生施 工的特点是 大型机械 . 密集施工 , 将因施工 而造成 的交 53撒布水 泥 . 通干扰降到 了最低 。该机械具有封 闭式 自 动控制 添加 系统 , 以防止 可 根据实验室试验所确定的水 泥用量及 路面再生厚度 . 已撒铺新 在 粉尘飞扬 , 有利于文 明施工 。 不像新建道路施工项 目那样 。 许多施工可 集料 的旧沥青路面上 撒布石灰方格 。 实际施工 中水泥用量应在试验后 在整个工地 同时进行 . 冷再生施工只是集 中在一定 特定的区域 。整个 确定水 泥用 量加 O %来进行控制。为保 证水 泥的使用 品质 , . 5 撤布水泥 冷再生机械组 合可 以处 于 同一条 车道 内 。不影 响另一条车 道车辆通 应厚度均匀 , 布长度一般保持在再生机前 6m左右。 撒 0 行, 可进行 开放 式施工 . 特别适用 于交 通量较大 或路面较窄 情况下 的 54铣刨拌合 . 道路的施工 铣 刨拌合机械为路德 w 5 5 b 2 冷再生机 . 合幅宽为 2 m. 其拌 . 行进 6 21 .. 5成本低 速度 为 i mr n 控制破碎沥青混凝土最大粒径不 大于 3m . / i. 5 a c 由于碾 道路就地冷再生 由于全部利用 了旧 的铺层材料 . 从而减 少了道路 压工作必须在水泥 的初凝之前完 成 . 单幅拌合长度 宜控制在 2 0 o m以 维修或改造 时旧铺 层材料 的挖起 运输 、 置和新材 料的购置 . 约能 内。铣刨时 由再生机机载 电脑控制加水量 . 废 节 与再生机相连 的洒水 车通 源, 使成本大幅度下降 。 国外施工资料介绍 . 据 与在 旧铺层上加铺新料 过软管 向再生机供水 的维修方法相 比. 浅层 再生约可 降低成本 2%. 0 深层 冷再生约可 降低 55碾 压 . 成本 4 %: 6 对铣刨机作业后 的作业面进行碾压 . 先采用静力压路机 或振 动压 2 应用场合 . 2 路机关 闭振动稳压 1 遍后 . 然后用平 地机进行整平 。 由振 动压 路机 再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 基层( 基层) 术适用于 旧路 改扩建工程 , 低 幅高频碾 压 2 . 底 技 遍 最后 由 1/ 1光轮压路机 碾压 3 4 . 82t — 遍 直至 达到 再生后只需要在上面层加铺薄的罩面 。 就可以恢复路面 的强 度。通常 要求 的压实度 为止 。 要求混合料 中 4 5 m 以上粒料含量超过 3%。 .r 7a 5 只有 这样才能满 足有 56养生 . 足够 的大粒料形成 骨架结构 . 使再生层具 备一定 的承载能力 ; 求 旧 要 养生 由专用洒水 车来完成 ,保证表面湿润为准 ,下转第 34页 ) ( 6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养护技术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养护技术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养护技术摘要:现阶段,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背景之下,公路养护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就地冷再生技术被广泛应用,因为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会带来太严重的污染,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比较少,并且能够更好的对施工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沥青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就地冷再生技术有着非常高的机械化程度,对施工质量进行管控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才可以使得就地能再生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养护项目;施工材料;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质量1、关于冷再生技术1.1研究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意义在沥青路面养护的时候,基层的改造是项目的重中之重。

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要求刚度大、强度高、水稳定性好。

目前常用的沥青混凝土基层材料为水泥稳定碎石,同时考虑到利用旧路材料的原则通常会用到再生技术。

现阶段,基层的再生技术多为厂拌冷再生碎石。

厂拌冷再生碎石其性能接近于水泥稳定碎石,可以利用老路基层材料;不过运费较高,技术要求也较高,目前处于推广阶段。

而为了更好的开展大中修工作,充分利用原基层,考虑降低造价和提高施工效率,研究就地冷再生技术就尤为重要。

不过,现阶段,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较难控制。

所以,需要对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当中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

1.2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工艺以及技术特征就地冷再生技术能够使得路面的沥青材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且把沥青路面的各种碎石利用妥善,避免了碎石资源的浪费,从而更好的进行了节约环保工作。

因为在施工的时候,使用的是原来路面的材料,从而避免了运输施工材料所产生的费用。

并且对路面进行的养护工作基本上能够通过机械设备进行。

如果使用液体沥青或者乳化沥青,则不需要进行加温,从而防止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避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于生态环境更加友好。

就地冷再生技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就地冷再生技术有着非常快的施工效率,非常普遍的运用了机械设备,能够更快的竣工,防止因为施工给道路带来太大的交通压力,并且因为使用了许多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而能够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公路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规范

ICS备案号:DB江西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公路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construction for Cold In—place Recycling with cementon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送审稿)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材料要求 (2)4。

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2)4。

2 水泥 (2)4.3 新掺集料 (2)4.4 水 (2)5 施工工艺 (3)5。

1 施工流程 (3)5.2 一般规定 (3)5。

3 施工前准备 (3)5。

4 试验段施工 (4)5。

5 铣刨拌和 (5)5。

6 碾压整形 (5)5.7 接缝处理 (6)5.8 养生 (6)5.9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6)6 施工质量管理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泥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9)附件《公路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XX/XXXX—XXXX)条文说明 (12)前言本标准按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公路管理局、江西省公路学会、宜春市公路管理局、新余市公路管理局、九江市公路管理局、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晓文、熊洪滨、冯义卿、陈翔、黄结友、凌云志、何祖林、郑磊、孔练军、廖根保、敖国云、蔡寻泉、范秋华、颜义、涂青峰、江文杰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引言截止2016年底,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基本建成6000公里,国省干线一、二级路的总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

随着我省干线公路网的规划完成,新建公路的比重逐年减少,改(扩)建、大(中)修公路里程不断增加。

在沥青路面维修中如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沥青和砂石材料,而且破坏周围环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旧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旧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就地冷 再生 施工控制 4 。最 后 经 过相 关试 验 , 们 将 工作 段 的合 理 长 度确 定 为 1 0 h 我 6 m。 大 多数 国 家 通 过 现场 热拌 再 生 或 现 场 冷 拌再 生 旧路 面 沥 青 混 凝 表 1 旧路面混合料筛分 土 ( 简 称 “ 再 生 ” “ 再 生 ”等 措 施 进 行 道 路 修 复 。 美 国 是 最 早 筛 孔 , 下 热 或 冷 ) mm 3 . 3 . 1 95 47 23 06 07 75 15 9 . .5 .6 . Q 5 研 究 旧沥 青 混 合 料 再 生 的 技术 的 国家 ,并 且 总 结 出 了 不 同于 普 通 沥 旧料通过率( ) % 9 . B . 5 . 4 . 3 . 2 . 73 0 05 15 85 34 36 41 .
减 少 了资 源消 耗 , 再 生是 一种 经 济 、 保 的道 路 维 修 方 式 。 冷 环 的最 大 面 积 为 37 m 考 虑 冷 再 生 机 的 最 大 摊 铺 宽 度 为 25 , 相 .6 , .m 且 冷 再 生基 层 指 的是 将 原 路 面 的 旧 面层 、 层 用 专 用 路 面 再 生 机 , 邻 两 幅 需重 叠 2 — 0 m , 基 0 3 c 设每 个 格 子 的尺 寸 为 1O ×37 m , 石 .m .5 用 按 照 一定 的厚 度 进 行 破 碎 处 理 ,同 时加 入 一 定 规 格 和 数 量 的 新 的集 灰纵横 向打出方格 。 然后每 方格放两袋水泥( 每袋 5 k)人工用铁锨 0 q, 料 、 合 剂 ( 泥 等)按 一 定 配 合 比拌 和 , 后 进 行 整 形 、 压 , 其 均 匀布 满 方格 , 保 水 泥 布 撤 均 匀 、 致 、 厚 。 粘 水 , 之 碾 使 确 一 等 恢 复 达 到 路 面 基层 或底 基 层 技 术 要 求 的 施 工 工 艺。 应 用 这 项 技 术 可 222 再 生 拌 和 .. 获 得 更 多 的社 会 经济 效 益 , 时也 有 利 于 环 境 保护 。 用 这 行 技 术 可 同 采 开 始 该 环 节 的工 作 流 程 之 前 ,首 先 对 冷再 生料 的含 水 量 进 行 检 有 效 减 少 资 源 及 能 源 的利 用 , 省运 费 和 施 工 成 本 , 大限 度 的 避免 测 , 照 实 际含 水 量 和 最 佳 含 水 量 之 间 的差 值 , 节 最 按 对机 载 含 水 量 做 出 适 气 候 环 境 影 响 施 工 进度 。 同 时 , 也 有助 于 施 工 条 件 的 改 善 , 保 施 当调 整 , 使冷 再生 混合 料 的 含水 量 高于 最 佳 含 水 量 约 1 。 入 适 它 确 促 % 掺 工 人 员在 良好 的施 工环 境 中进 行 各 项 操 作 。 基层 运 用 了现 场 冷 再 生 量 的 水 泥 并 拌和 均 匀 , 再 生机 保 持 1 1 m, n的行 进 速 度 。 搅 冷 0— mi 5 技术 , “ 拱 、 坡 ” 旧路 问题 得 以改 善 , 省 了碎 石 的 用 量。 使 调 调 等 节 拌 时 松 拌 深 度 的 标 准 是 2 c , 此 , 术 人 员 实 时监 测 拌 合 过 程 , 1m 因 技 1再 生老 路 的 概 况 并 现 场 检 测 经过 拌 制 的混 合 料 的水 泥 剂 量 及 含 水 量 。 中 , 泥 剂 量 其 水 铜川 市 川 ( ) ( ) 路柿 树 沟 至 关 家 河 段 改 建 工程 起点 位 于 应 该 达 到 6 , 水 量应 该始 终 高于 最 佳含 水 量 约 1 。 同 时 , 要 口 瑶 曲 公 % 含 % 还 铜川 市 川 口柿 树 沟 , 终点 为 王 益 区关 家 河 , 旧路 经 过 长 期行 车 碾 压 , 路 及 时 进 行拌 和 料 无 侧 限抗 压 强 度试 验 。 基排 水 不 畅 , 路面 严 重 出现 龟 裂、 网裂 、 槽 、 浆等 病 害 , 响 车辆 通 坑 翻 影 2 23 再 生层 整 形 _. 行 , 重制 约 了区域 经 济发 展 。 严 改建 后 路 线全 长 51 0 m , .5 k 等级 标 准 为 结束 全幅拌和 之后 , 平 地机初步 整平和 整形 , 后 用 2t 用 然 0 双 四级公 路 , 计 时速 2 k h 路 基 宽度 75 , 面 宽度 为 6 m。 I 设 0 m/ , .m 路 . -期 钢 轮 振 动 压 路 机 稳 压 两 遍 , 旧路 整 形 ( 一 次 拌 和 后 ) 法 相 同 , O - 与 第 方 从 20 0 7年 9月 1 目正式 开 工 , 2 0 0 到 0 7年 1 0月 2 9日完 工 , 时 5 控 制 高 程 。 要 求 整 平 精 度 要 高 , 保平 整 度 和 纵 断 面 高 程 、 坡 度 历 O 确 横 天 , 功 的 完 成 了路 面 面层 、 层 的施 工 任 务 , 中 4 m 中 粒式 沥青 符 合 设 计 。 工 中 , “ 刮 勿 补 ” 成 基 其 c 施 按 宁 的原 则 , 禁 “ 层 贴 补 ” 若 找 补 严 薄 。 面 层 3 .1 m2 2 m 水 泥 稳 定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基 层 3 . 5 m2并 厚 度 过 薄 ,找 补 前 先 将 稳 压 后 的局 部 低 洼 处 用 齿 耙 将 表 层 5 m 以 24 0 k c 2 49 k , 8 c 在 基 层 施 工 中 引进 了 国 际先 进 的 维 特根 W R 5 0 2 0 S冷 再 生 机 进 行 施 上 耙 松 , 行 找 补 。确 保 碾 压 成 形 一 致 , 起 皮 , 松 散 , 离 析 现 再 不 不 无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检查 R A P最大粒径和含水量 , 以确保所 取附样品及其试验有代表 就是乳化沥青或乳化再生剂 中的残留沥青量 , 该值可换算 成乳化 性 。路面纹理可用 目测 和许多测量条 纹的方法 进行评价 , 取平均 沥青或乳化再生剂 的用量 。 值来确定是否 达到规范要求 。纵坡 、 横坡 和平整度根 据规范 的要 2 . 5 压实 。一般采 用 2 5 t 的轮胎压 路机和重 1 2 t 的双筒振动钢轮
工程科技
民营 科技2 0 1 4 年第2 期
沥 青路 面厂 拌冷再 生施工质 量控制
丁 大 勇
(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 第二工程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安达 1 5 1 4 0 0 )

要i 对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 可为省 内外高等级公路 沥青混合料冷再 生技 术的利用提供 理论 和技
计 中规定 , 也 可根据 C P用于改 善纵坡 、 横坡 与平整 度时 , 作 以适 壳 , 使压实更 困难并造成严重的碾压龟 裂或开裂 。 初压可用轮胎压路机或振 动钢轮压路机或组 合碾压 , 可根据 当调整 , 允许设计厚度 有一定量的偏差 。R A P的级配可通过调 整
冷刨机的运转参数进行控制 。铣刨面纹理是均匀不连续的纵向条 当地拌合条件和天气状况适 当选择 。初压用一或两行程振动钢轮 纹 网格 状 , 或其 他铣刨操 作形 成的非裂 痕 、 沟槽或 破损 的类似 形 压路机 静压 , 可提 高压实 面层 的最终平 整度 , 防止边 缘变形 和轮 状 。可采 用铺 砂试验 、 红外成像或 道路轮廓法来 量化铣刨 面路 面 胎碾压时面层大量 变形 , 然后用轮 胎压路机碾压直 到压路机退 出 的纹理 。纵坡 与横坡可采用精 密测量或水 准直尺检查 , 纵坡 与横 混合料 , 最后 用振动钢轮压 路机消除轮迹 。并遵循先碾压纵 向接 坡 的允许偏差为 1 5 m m或者设 计值的 1 0 %。铣刨面的平整度通常 缝 、 由低 向高 碾压 , 与道 路中心线 平行的纵 向行程之 间应相互 交 采用 3 m直尺测定 , 其允许偏差为 1 5 mm, 当C P用于薄层 H MA、 碎 叠。如果难 于达 到设计密度 , 需进行养护后重碾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和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质量控制,并对竣工后的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合理可行。

关键词: 路面施工;冷再生技术;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质量检测
目前再生方式常见的有水泥、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再生。

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更具柔性、耐疲劳,存放时间较长,施工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等特点,但用作基层时造价较高,且混合料级配需连续级配,沥青发泡需较高的温度和专用设备;乳化沥青具有无毒、无臭、不易燃烧、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和易性好,便于冷施工的优点,乳化沥青再生层能有效提高路面的稳定性、耐磨性。

1、工程概况
韶关市某路段由于车流量剧增,原来的路面不堪重负,出现松散、坑槽、拥包、泛油等严重的路面病害。

通过路况调查,评定该路面状况为中;由弯沉检测数据可知,该路段总的代表弯沉为
73.10(0.01mm);同时对原路钻芯取样进行劈裂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路段基层强度均较弱。

由于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减少施工费用、节约石料和沥青、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迅速开放交通等优点,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因素后,决定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
进行路面施工。

该路段采用泡沫沥青+水泥再生和乳化沥青+水泥再生两种再生方式,以研究两种稳定剂的再生效果,k38+100~k38+900采用100%rap材料再生,k38+900~k39+100采用60%rap+30%碎石+10%石屑再生。

右(左)幅采用泡沫(乳化)沥青+水泥再生,试验路全长1000m,再生深度为20cm,即对原路面面层4cm,基层16cm内的结构进行再生处理。

2、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
沥青路面回收料为该道路路面维修中铣刨下来的旧料;新集料采用石屑和碎石,要求集料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水泥采用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塔牌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和凝结时间符合冷再生用水泥技术要求;发泡用道路沥青为新加坡进口的70#普通道路石油沥青,指标符合技术要求;采用bc-1慢裂阳离子普通乳化沥青(基质沥青为70#普通
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指标均满足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饮用水。

2.2 级配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两种级配方案:a:100%rap+1.5%水泥;b:10%石屑+30%碎石+60%rap+1.5%水泥。

2.3沥青发泡试验
通过室内发泡试验得到70#普通道路石油沥青最佳发泡条件为:发泡温度:160;发泡用水量:2.0%。

2.4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见表1。

表2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3、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
3.1施工机械
道路施工所采用的主要设备有:就地冷再生机1台、沥青罐车1辆、洒水车2辆、平地机1台、双钢轮压路机1台、单钢轮压路机1台、胶轮压路机1台,再生机械是从德国wirtgen公司引进的2200cr再生机。

3.2冷再生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清扫路表面,保持路表面干净、平整。

作好施工总体计划,并作好施工期间交通疏导工作,准备施工作业面的遮挡等。

(2)水泥、碎石和石屑的撒布
水泥采用人工现场撒布,撒布应均匀;添加石屑和碎石的试验段,按照配合比设计,先铣刨8cm面层和部分基层,然后机械撒布碎石和石屑,经平地机整平并压实后进行后续再生施工。

(3)水和沥青的设定
根据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现场含水率及最佳沥青用量,设定再生机的进水、进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用量。

(4)再生机施工
再生机按照规定的行进速度铣刨旧路面,拌和系统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接着再生机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进行摊铺和初压。

(5)碾压与整平
冷再生混合料必须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充分压实,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量1%~2%时,压实效果最佳。

碾压顺序为双钢轮压路机采用高幅低频前静后振碾压2遍,单钢轮压路机采用低幅高频振动碾压6遍,平地机整平,然后胶轮压路机碾压6遍,最后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消除胶轮轮迹,使冷再生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对于乳化沥青再生路段,为了防
止水分的散失造成混合料松散以及避免后期出现车辙,需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2次压实使表面致密。

(6)接缝的处理
当一个工作日结束、两个相连作业段连接、再生途中更换罐车或其他情况造成的停机均会形成横向接缝,重新作业开始前整个再生机组应后退至已再生路段至少1.5m的距离。

相邻两个再生幅面应具有一定的搭接宽度,所有后续有效再生幅面的纵向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cm。

(7)养生
冷再生层在加铺上层结构前必须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宜少于7d。

养生期间应严格限制重型车辆通行,行车速度宜控制在40km/h 以内,为避免车轮对表层的破坏,可在再生层上均匀喷洒慢裂乳化沥青。

养生完成后,在铺筑上层沥青层前应喷洒粘层。

4、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质量控制
4.1再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现场的工艺操作情况,参照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工地
检测规范要求,并考虑到试验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通用性,初步拟
定冷再生工程实施中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压实度。

(1)再生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

按不同的施工路段,对再生混合料成品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即时成型7~9个试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定,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再生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7d无侧限强度均较高,都满足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强度较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高些,添加新料再生段强度略高于全部采用旧料再生段。

整个试验段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再生效果良好。

(2)再生材料现场压实度检测。

再生材料碾压成型后应按频率要求立即进行压实度的检测,表3、表4是压实度(灌砂法)检测结果。

表3 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
表4 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度均能满足要求,泡沫沥青再生段压实效果明显优于乳化沥青再生段。

整个试验段基层压实较好,这与施工过程中控制好碾压工艺是分不开的。

4.2试验路成型后的质量检测分析
(1)芯样劈裂强度试验。

再生基层竣工后15d左右,在试验路随机钻取了芯样。

取芯发现,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芯样完整性较好,添加新料的再生路段芯样完整性较100%采用旧料的再生路段更好些,密实度高。

基层钻芯取样后,对芯样按自然养生时间进行了15干劈裂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见图1,1#~4#为100%rap再生路段芯样,5#~8#为60%rap+新添加料再生路段芯样。

试验结果表明:泡沫(乳化)沥青再生基层竣工后15d左右时,已基本上形成了较高的强度,劈裂强度均达到了规范(>0.4mpa)的技术要求。

泡沫沥青再生段劈裂强度均值为0.63mpa,乳化沥青再生段强度均值为0.47mpa,泡沫沥青再生段强度较乳化沥青再生段强度提高25.3%左右;添加新料再生段劈裂强度与全部采用旧料再生段劈裂强度值相当。

图1冷再生混合料15干劈裂强度试验结果
(2)再生层表面弯沉值的评定。

基层完工20d后测定了冷再生基层表面的弯沉值,测定结果见表3。

弯沉测定结果表明:旧路面经过泡沫(乳化)沥青再生后,弯沉较原路面有所降低,原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得到了提高。

表3再生层表面弯沉值测定结果(k38+100~k39+100)
5、结论
(1)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节约资源、运输费用、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等优点。

(2)试验路成果表明: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效果相当,都值得推广,相对来说,泡沫沥青再生剂更稳定些;不论是采用
添加新料再生还是全部采用旧料再生,其再生混合料性能都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但从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社会经济效益来看,全部采用旧料再生更值得推广。

(3)冷再生施工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做好含水量的检测,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充分的压实,做好压实度的检测工作;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原材料和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这是保证再生层质量和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

(4)沥青就地冷再生作为一种新型道路维修方案,具备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应将室内试验结果与工程应用实例相结合,使就地冷再生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娟,浅谈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控制[j]山西建筑,2010.08
[2] 王国斌,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