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
3-6岁幼儿八大基本动作目标及发展要点
![3-6岁幼儿八大基本动作目标及发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63c1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d.png)
3-6岁幼儿八大基本动作目标及发展要点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和认知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幼儿能够掌握一系列基本动作。
这些基本动作对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3-6岁幼儿八大基本动作目标及其发展要点。
一、跑步跑步是孩子发展全面运动技能的重要动作。
通过跑步,幼儿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
在3-4岁的幼儿期,他们应该能够稳定地跑步,能够掌握规则的方向和节奏。
5-6岁的幼儿则能够跑步时保持身体平衡且姿势端正。
二、跳跃跳跃是幼儿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主要动作。
3-4岁的幼儿可以进行单脚跳和双脚跳的训练,通过跳跃可以提高他们的肌肉协调和控制能力。
5-6岁的幼儿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跳跃动作,如绳索跳等,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和节奏。
三、投掷投掷是幼儿手眼协调和臂部力量发展的关键动作。
3-4岁的幼儿可以掌握将物体朝目标方向投掷的基本技能。
5-6岁的幼儿能够提高投掷的力度和准确性,能够投掷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物体。
四、接球接球是幼儿运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接球,幼儿可以提高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3-4岁的幼儿可以进行简单的接球练习,如接低空抛物等。
5-6岁的幼儿则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接球动作,如接高空抛物、双手接球等。
五、爬行爬行是幼儿身体发展和协调能力的重要动作。
通过爬行,幼儿可以锻炼上肢和下肢肌肉,并提高平衡能力。
在3-4岁的幼儿期,他们应该能够熟练进行爬行,包括四脚爬和双膝爬。
5-6岁的幼儿能够进行更复杂的爬行动作,如攀爬、攀登等。
六、平衡平衡是幼儿正常运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练习平衡,幼儿可以提高肌肉协调和控制能力,预防跌倒和受伤。
3-4岁的幼儿可以进行单脚站立和行走等简单平衡动作。
5-6岁的幼儿则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平衡训练,如单脚跳、骑自行车等。
七、攀爬攀爬是幼儿锻炼上肢和下肢力量,提高肌肉协调和控制能力的重要动作。
3-4岁的幼儿可以掌握简单攀爬的技能,如攀爬楼梯、攀爬滑梯等。
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
![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331e8d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c.png)
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不断的活动和锻炼,幼儿逐渐掌握了一系列的动作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
1. 爬行技能:幼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学会爬行,这是他们在动作发展中的第一步。
爬行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空间感知和身体平衡能力。
2. 行走技能:当幼儿学会站立并保持平衡后,他们就会尝试行走。
行走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于幼儿的骨骼和肌肉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行走,幼儿能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跑步技能:在学会行走之后,幼儿会尝试跑步。
跑步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够提高幼儿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协调能力。
通过跑步,幼儿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改善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
4. 跳跃技能:跳跃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一项高级技能,它要求幼儿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跳跃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还能够帮助他们发展平衡感和空间感。
5. 投掷技能: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投掷物体。
这项技能对于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通过投掷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运动精度和空间感知能力。
6. 抓握技能: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使用手指和手掌来抓握物体。
这项技能对于幼儿的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有很大的要求。
通过抓握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部肌肉力量。
7. 爬升技能:在幼儿期,孩子会尝试爬上各种不同的物体,如沙发、床铺等。
这项技能要求幼儿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通过爬升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8. 转身技能: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转身。
这项技能对于幼儿的肌肉协调和平衡能力有要求。
通过转身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通过以上八大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幼儿体育运动教案:认识不同动作,锻炼身体
![幼儿体育运动教案:认识不同动作,锻炼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5ff6e1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2.png)
幼儿体育运动教案:认识不同动作,锻炼身体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体育课程,幼儿应当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不同的运动动作,如:跑、跳、滚等;2、了解不同动作对身体锻炼的效果;3、尝试不同的运动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和体能。
二、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动作在本次课程中,将重点向幼儿介绍三种基本的运动动作: 跑、跳、滚。
老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幼儿了解这些动作的要领和特点。
2、了解不同动作对身体锻炼的效果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不同的运动动作对身体有什么样的锻炼效果。
比如:跑步对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有很大的帮助;跳跃可以训练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韧带;滚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和协能力。
3、尝试不同的运动动作在经过简单的介绍和理论学习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运动动作。
比如,在操场上向幼儿展示几种简单跑步方式,再让他们依次试跑;或者让幼儿尝试高起跳和长跳等项目,以锻炼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韧带。
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时,老师可以提供指导并适时纠正幼儿的动作,以保证他们的体能训练效果。
三、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2、直观体验法: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运动动作,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技能和要点。
3、小组合作法: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下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以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本次课程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不同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特点,熟悉其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同时增强其身体协调性和体能。
教师应尽可能直观地向幼儿展示运动动作,并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和指导幼儿的动作。
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避免过度训练和伤害。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应当学会不同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特点,了解其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同时增强了身体协调性和体能。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继续进行体育教育,让幼儿逐渐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幼儿园精细动作技能教育计划
![幼儿园精细动作技能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06dd5f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3.png)
幼儿园精细动作技能教育计划一、制定目标和原则1.1目标:在培养幼儿的精细动作技能方面,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幼儿学会掌握基本的精细动作技能,例如:剪刀、书写、插积木等,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或生活中灵活运用。
1.2原则:(1)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发展,学习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2)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和兴趣,个性化设置一些学习项目,促进幼儿尝试不同的技能;(3)要注重家园沟通,将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成为教育成功的基石;(4)在教育中,我们会尽可能地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方法和内容2.1方法(1)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幼儿手腕力量、手指灵活度等精细动作技能;(2)通过抄写、削纸、剪纸等实际操作,培养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技能;(3)通过插积木、拼图、泡泡沫、拧扭手环等活动,培养幼儿手眼协调和耐力等精细动作技能;(4)与家长合作,以家庭教育为延伸,使幼儿能够在家中应用所学技能。
2.2内容(1)搭积木:通过搭积木活动,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剪纸:教幼儿如何握剪刀,从小大小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剪纸活动提高幼儿手眼协调和耐性。
(3)涂鸦:通过涂鸦、画画、拆书等活动,提高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能力、锻炼肌肉协调性。
(4)插花:利用幼儿好奇心,提供木棍或者筷子等为插花杆,为幼儿创造一个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环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认知技能、装饰艺术等。
三、策略和实施3.1策略(1)观察幼儿的喜好,鼓励幼儿探索;(2)通过定期家园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情况,鼓励家庭延伸;(3)给予幼儿适当的表扬和认可,鼓励幼儿进行下一步骤的学习。
3.2实施(1)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每周制定一张详细的计划单;(2)在课堂上展示教具、玩具等,激发幼儿兴趣;(3)每个教学活动都充满趣味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4)定期举行教学成果展览,展示幼儿所学技能。
四、评估和展望4.1评估(1)每日记录幼儿学习情况,是否完成任务;(2)根据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纠正;(3)以学期为周期,定期组织小班会,让幼儿展示所学技能。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31f2e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3.png)
利用音乐律动进行动作技能教育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音乐律动是一种通过音乐节奏和舞蹈来培养幼儿动作技能 和协调性的方式。
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幼儿的音乐和舞蹈,带领幼儿一起跟随 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和动作练习。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培 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作 协调性和表现力。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动作 和情绪,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的动作技能。
家长和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游戏和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 学会等待、轮流和遵守规则,提高他们的自控力,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发展。
动作技能学习的个体差异
感谢
亲子互动是一种温馨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 动作技能的发展。
详细描述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进行各种互动游戏,如搭 积木、拼图、折纸等,通过这些游戏引导幼儿锻炼手眼 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亲子互动还有助于增强亲 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和谐。
THANKS FOR WATCHING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满足不同幼儿 的需求。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设施和玩法,尊重幼 儿的自主性。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提供探索机会
01
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索机会,让他们在
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引导发现和解决问题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
contents
目录
• 幼儿动作技能发展阶段 •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特点 • 幼儿动作技能教育的原则 • 幼儿动作技能教育的方法 • 幼儿动作技能教育的实践案例
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aefc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6.png)
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体育活动在中班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发展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增强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本文将探讨中班体育活动的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帮助教师有效开展体育教育。
一、动作目标1. 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中班幼儿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滚、爬等。
这些基本动作是幼儿体育活动的基础,能够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 培养动作协调能力:通过体育活动,中班幼儿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例如,幼儿应学会运用手臂、腿部和身体的协调动作完成跳跃、转身等动作。
3. 提高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体育活动,幼儿能够学习站立、跳跃、行走等动作,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各类动作。
通过团队合作,幼儿能够学会相互协作、尊重他人以及分享成功和挫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培养竞争意识: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中班幼儿的竞争意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与他人的竞争,幼儿能够学会努力拼搏、勇于挑战,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指导要点1. 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应包括不同的动作目标和任务,适度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2. 创设适合的活动环境: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的空间。
环境中应提供各种器械和道具,以便幼儿进行各类动作训练。
3. 指导正确的动作技巧: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运动技能知识,能够准确指导幼儿进行各类动作训练。
教师应示范正确的动作技巧,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4. 注重个体差异:中班幼儿的体力和动作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幼儿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能力,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取得进步。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b6711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3.png)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二、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园小班学生年龄一般在3-4岁之间,此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能力处于关键期。
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对于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 增强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认识:教师应深入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规律和动作发展特点,掌握他们的运动能力、力量和灵敏度的发展程度。
2. 小班协同学习:小班教学中,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学习起着重要的促发作用。
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促进他们的动作技巧和身体控制能力的提升。
三、目标设定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针对发展动作协调能力的目标。
1. 培养动作技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跑、跳、滚、爬等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性。
2. 增强平衡感:通过独立站立、单脚跳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稳定性。
3. 培养手眼协调:通过投掷、接球、抓握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精准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内容安排根据目标设定,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引导幼儿逐步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1. 活动一:跑和跳的训练a. 游戏化的跑步活动:例如追逐游戏,让幼儿感受到跑步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跑步速度和协调性。
b. 跳绳活动:引导幼儿掌握跳绳的技巧,并逐渐增加跳绳的难度,培养他们的爆发力和耐力。
2. 活动二:平衡感训练a. 站立平衡活动:通过让幼儿尝试单脚站立,引导他们逐渐提高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b. 平衡板训练:利用平衡板进行日常训练,帮助幼儿加深对身体重心的感知,提高平衡感和身体稳定性。
3. 活动三:手眼协调训练a. 投掷和接球游戏:通过投掷和接球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830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7.png)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知乎文章: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1. 引言在幼儿园的运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他们身体的发育和健康,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身体意识。
在大班阶段,翻跟头是一项常见的运动技能,通过教授翻跟头,可以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对挑战的态度。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翻跟头》教案,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教授这一技能。
2. 教学目标- 了解翻跟头的动作要领和基本技能;- 培养幼儿的勇敢和挑战精神;- 提高幼儿的身体耐力和协调能力;- 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3. 教学准备- 教具:垫子、软垫等;- 资源: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翻跟头的正确动作要领。
4. 教学过程步骤一:示范与解释(5分钟)在大班的幼儿面前,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翻跟头示范,并解释翻跟头的动作要领:头向前俯,同时双臂展开,反身向后翻转,双腿随着重心前翻。
步骤二:分组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幼儿组成。
教师为每个小组指定一个较为简单的练习动作,如单腿跳跃或单腿原地蹲跳等,用以热身和准备翻跟头。
步骤三:逐步练习(15分钟)- 第一步:教师带领幼儿在垫子或软垫上进行前翻的练习。
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在翻转时保持头部的低姿态,双臂要展开,用于保持平衡。
- 第二步:幼儿站立在起跑线上,步伐迈开,双臂向上伸展,然后迅速地向前俯身,用手掌着地并向后翻转。
- 第三步: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动作的难度,例如在翻跟头时迅速起身,或者连续进行两次翻跟头。
步骤四:小组表演(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翻跟头动作,其他幼儿可以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展示,以激励其他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提高。
5.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不仅掌握了翻跟头的基本动作要领,还培养了勇敢和挑战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的练习和表演,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可以从小组表演中挑选出部分幼儿进行重点点评,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动作技能及教育策略
![幼儿动作技能及教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369b9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c.png)
幼儿动作技能及教育策略一、幼儿动作技能。
1. 大动作技能。
走和跑:幼儿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就像个小醉汉,摇摇晃晃的,那小脚丫抬得高高的,一步一步试探着这个世界。
跑起来的时候更是可爱,有时候控制不好速度和方向,就像个失控的小火箭,横冲直撞。
跳:幼儿最初的跳可能就是双脚同时离地一点点,像个小弹簧一样,一蹦一蹦的。
随着慢慢长大,能跳得更高更远,他们会特别兴奋,感觉自己像个超级英雄,可以征服一小片天地了呢。
投掷:小胳膊的力量还不太够,当他们投掷东西的时候,可能就像扔小棉花球一样,软绵绵的,距离也近得很。
不过要是玩得兴起,会不停地扔东西,不管是小皮球还是小玩偶。
2. 小动作技能。
抓握:幼儿的小手一开始抓东西可费劲了,小手指还不太灵活。
像抓小豆子之类的小物件,那小手就像个小爪子,张得大大的,好不容易才能把东西握住。
但是他们对抓握很感兴趣,总是想抓住眼前看到的一切。
涂鸦:拿笔涂鸦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规则可言。
小手动来动去,画出来的线条就像蚯蚓在纸上爬,弯弯曲曲的,五颜六色的线条混在一起,不过他们可觉得自己是在创作伟大的艺术作品呢。
穿衣吃饭:自己穿衣的时候,经常分不清前后左右,小脑袋在衣服里钻来钻去,小胳膊也找不到对应的袖子。
吃饭的时候,勺子拿得歪歪扭扭的,饭菜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不过这也是他们学习自我照顾的必经之路啦。
二、教育策略。
1. 趣味引导。
把动作技能学习变成游戏。
比如教幼儿跳的时候,可以玩“小兔子跳萝卜地”的游戏,在地上摆几个小纸团当作萝卜,让幼儿像小兔子一样跳着去拿萝卜。
这样他们就会觉得特别有趣,学起来也更有动力。
对于大动作技能,像走和跑,可以设置一个小障碍赛道,用小纸盒、小抱枕当障碍物。
跟幼儿说:“小宝贝,我们现在要像小勇士一样穿过这个魔法赛道哦。
”2. 榜样示范。
家长或者老师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技能。
比如说抓握,大人可以很缓慢地、夸张地做出正确抓握小物件的动作,让幼儿看清楚手指是怎么弯曲、怎么用力的。
幼儿园小朋友的运动技能培养
![幼儿园小朋友的运动技能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4e68a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2.png)
幼儿园小朋友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运动技能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运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
一、运动技能的概念和类型:1、运动技能的概念:运动技能是人体通过神经调控,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
运动技能主要由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以及柔韧性这四个方面构成。
2、运动技能的类型:(1)基本生活技能:如行走、跑步、爬行、站立、转身、坐下、下蹲、跳等。
(2)基本运动技能:如投、接、打、抛、推、拉、移动等。
(3)健身技能:如伸展、拉伸、转体等。
(4)特殊运动技能:如跳高、跳远、转体等。
二、运动技能的培养方法:1、运动技能的培养方法:运动技能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运动训练、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包括积极的运动氛围、静态和动态的技能训练、重视游戏性、交流性和个性化等方面。
2、运动技能的培养步骤:(1)提高自信心:在幼儿园过渡期,孩子的老师应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产生自信心。
(2)全面发展:幼儿园的运动教育要注意全面培养幼儿的多项运动技能,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3)身体感觉训练:幼儿的身体感觉训练非常重要,体育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有感官刺激的游戏来提升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
(4)灵敏度和协调性训练:幼儿要学习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水平。
(5)平衡训练:幼儿的平衡训练也非常重要,这可以通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平衡训练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以及多样化的平衡训练项目,来有效提高幼儿的平衡感。
(6)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伸展运动、拉伸运动和轻松的瑜伽等方式来进行。
三、常见的幼儿运动技能培养:1、跑步:跑步是幼儿园阶段一项非常基本的运动技能,可以通过跑步比赛、定向跑、红绿灯等游戏来进行。
2、跳绳:跳绳是一项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身体感觉的运动技能,可以通过跳绳比赛、旋转跳绳等游戏来进行。
第三章-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
![第三章-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b450e3f4b73f242336c5f4a.png)
东西方教师儿童观的差异
•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 • 日本:孩子是妈妈身体的一部分 • 中国:孩子是妈妈的亲骨肉 • 西方:孩子是独立于妈妈的另一个 人
东西方教师儿童观的差异
• 对儿童的控制策略 • 中国:对儿童的控制比较严格、严 厉,希望儿童听话、守纪律。 • 西方:低控制,尊重天性,顺其自 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帮 助孩子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1、思维的功能形式 立法形式 司法形式 行政形式 2、思维方式的形式 君主型 寡头型 阶层型
3、思维方式的层次 整体形态 局部形态 4、教学中的应用 高低年级的教师 不同年纪的教师 不同学科的教师
四、人格特质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1、冒险性 2、面对障碍时的坚持 3、接受新经验 4、对含糊不明的容忍 5、对自己有信心
东西方教师儿童观的差异
• 教育结果 • 中国:对成人高度依赖,看待事物 的功利性,低报负,低自尊,低自信, 对成人和权威的顺从 • 西方:独立性,做事凭兴趣,非功 利性,高报负,高自尊,高自信,重 视个人价值,对成人和权威不盲从
从“育才观”向“育人观”转变
• 育才观:注重孩子的“成才”,注重 知识、能力、特长的培养,对孩子的 人格和社会化相对忽视。 • 育人观:注重孩子的“成人”,根据 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愿望,促进人格 的和谐发展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取得高水平成就的心理条件
• 1. 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 趣和高度热情 • 2. 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 • 3. 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 • 4. 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 • 5. 反潮流精神 • 6. 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 坚韧精神
取得高水平成就的社会条件
幼儿园韵律活动设计
基础运动技能教育教案:小兔蹦蹦跳的练习方法
![基础运动技能教育教案:小兔蹦蹦跳的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95fa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a.png)
基础运动技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兔蹦蹦跳是基础运动技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小兔蹦蹦跳的基本动作、练习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兔蹦蹦跳的教学建议。
一、小兔蹦蹦跳基本动作小兔蹦蹦跳是幼儿进行腿部肌肉训练的一种运动,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幼儿的双腿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和协调性。
小兔蹦蹦跳的基本动作分为以下几步:1、双脚轮流弹起:站直,双脚并拢,手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脚轮流弹起,用力把脚尖尽量挑高。
2、双脚同时弹起:略微蹲下,两脚稍微开立,两臂自然上举,身体重心落在双腿上,双脚一起向上弹起,脚尖轻触地面。
3、双脚交替弹起:站立时,将双脚距离稍为拉开,弯曲右腿让膝盖弯曲,用力将左脚离地,然后再用力将右脚弹起,重复进行。
二、小兔蹦蹦跳的练习方法小兔蹦蹦跳不仅是一种有趣的运动,而且还能帮助幼儿增强双腿协调性和肌肉弹性,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正确的练习方法是关键,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小兔蹦蹦跳的练习方法。
1、学习前的准备(1)穿上舒适、透气的衣服和运动鞋。
(2)选择平坦的场地进行练习,确保双脚着地安全。
2、练习方法(1)热身:要求幼儿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慢走、摆臂运动等,预备身体。
(2)分步练习: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分步进行小兔蹦蹦跳的练习。
先练习双脚轮流弹起,然后逐渐加强难度,练习双脚同时弹起和交替弹起的动作。
(3)循序渐进:每次练习前,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加强难度,直到幼儿能顺利完成复杂的动作。
(4)鼓励互动:在练习过程中,师幼互动很重要。
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幽默感,与孩子们互动,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把小兔蹦蹦跳做到极致的热情。
三、小兔蹦蹦跳练习的注意事项尽管小兔蹦蹦跳是幼儿喜爱的运动,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安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教师必须确保幼儿的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幼儿的状态,特别是小腿及膝关节部位,若发现不适症状,可以适当暂停。
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613b1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2.png)
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教学策略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儿童各项能力的最佳时机。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精细动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对儿童的手眼协调、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幼儿充分发展和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一、制定适龄玩具游戏计划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玩具和游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
尽量选择需要使用手指和手腕进行操控的玩具,如拼图、积木和拧螺丝等。
此外,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让他们在交流和合作中锻炼手部动作。
二、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手工制作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通过剪纸、折纸、粘贴和绘画等手工制作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手工制作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心,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进行细小动作训练细小动作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指导活动进行。
例如,让幼儿尝试握笔书写,提供适合他们持握的工具,引导他们进行线条书写。
此外,也可以利用穿珠子、拧螺母等活动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和触觉感知。
四、开展动作游戏动作游戏是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模仿手指操控画“圈圈”、拇指动作操等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玩乐中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需要使用指尖和手指的游戏,如拾球游戏、剥果皮等。
五、运用多感官教学通过多感官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和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为基础,如通过观察、听辨和触摸来培养幼儿的动作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手触摸和探索周围的事物,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六、注重个体差异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并针对不同的差异性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教育。
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技能和掌握新的动作,但也要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鼓励幼儿在适当的时间内发展自己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0ec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c.png)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翻跟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翻跟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掌握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3.提高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学习翻跟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掌握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1.要求幼儿具备勇气和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2.要求幼儿手、脚协调运动,避免受伤。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与幼儿们打招呼,介绍今天的主题是“翻跟头”。
2.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翻跟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幼儿对今天的活动有初步了解。
二、示范教学(10分钟)1.以教师为例,进行简单的翻跟头示范,让幼儿对翻跟头的各个步骤有更多了解。
2.分步骤讲解、演示,让幼儿明确每个动作的技巧点。
三、练习(30分钟)1.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训练,每组2-3人,互相协助、帮助,保证安全。
2.带领幼儿在教室内进行身体热身准备活动,放松身体,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3.在练习翻跟头之前,先进行身体平衡训练,让幼儿掌握身体平衡能力。
4.翻跟头练习,从简单的倒立练习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运动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练习安排。
5.注意幼儿的安全。
如果幼儿表现出惧怕或压力,可保持耐心,鼓励他们,并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
四、总结(5分钟)1.完成练习后,教师可给予表扬和鼓励。
2.让幼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让他们体验到分享快乐的乐趣。
教师答问:1.问:你在翻跟头的过程中最担心什么?答:很多幼儿可能会担心受伤或不够自信。
2.问:如何避免幼儿在翻跟头过程中受伤?答:在进行翻跟头练习时,教师需要引领幼儿,小心地、逐渐地提高练习难度。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让他们感到更加安全和放心。
评价:本次教学设计中,体现了针对幼儿特点的方法。
教师在引入环节中,采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练习阶段,采取小组形式进行训练,保证了幼儿的安全,也增强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程序性知识及幼儿教育指导——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及幼儿教育指导——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fe8853c551810a6f42486b8.png)
游泳的示范与练习
四、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
• 【思考】在了解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后,如 何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学 习?
• 1.保证幼儿学会必要的前提知识(技能) • 拍皮球的前提技能是什么? • 拿筷子的前提技能是什么? • 画画的前提技能是什么?
谢谢观看!!
为自动化的一个部分(及时反馈)。 • 研究表明,与集中练习相比,间隔练习更有效,而
且可以避免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教师在练 习过程中注意时间的安排。
• 5.形成自动化 •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技能整体进行练习,逐渐减少程
序性知识过程中的意识和思考。
动作技能教学的一般程序
群体练习 师幼评价 个别演练 教师示范 言语指导
程序性知识及幼儿教育指导
——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的学习和动 作技能的学习。
• 有关动作的程序性知识即为动作技能,即运 用已有动作经验支配自己身体协调的能力。
• 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指导中,我们将重点放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上。
二、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 1.认知阶段 • 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
• (2)示范。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及 时反馈
• 2.联系形成阶段 • 这一阶段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习惯的干扰。
• 【举例】 • 开汽车(用手操纵方向盘)——开飞机(用
脚控制方向) • 弹电子琴(长按)——弹钢琴(击打)
• 3.自动化阶段
• 技能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长串的动作几乎 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人 们可以一边从事熟练的活动,一边考虑其他的 事情。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方案 幼儿园体育教育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方案 幼儿园体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91045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1.png)
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方案一、概述幼儿阶段是孩子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注重对幼儿大班运动技能的培养和教育。
本文将就幼儿园大班运动技能教育方案展开讨论,提出一套系统且可行的方案,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二、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全面的运动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跑步、跳跃、投掷、接球、游泳等基本技能;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协调能力;3. 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自信心。
三、教育内容1. 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在大班阶段,幼儿对于基本的运动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训练。
在跑步方面,可以通过短跑、长跑、晨操等方式进行训练;在跳跃方面,可以通过绳子跳、跳箱等项目进行训练;在投掷方面,可以通过投球、踢球等活动进行训练。
2. 团队合作项目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团队协作的项目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比如接力赛、橄榄球比赛等。
这些项目可以让幼儿在体育运动中学会互相配合、相互信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身体素质培养除了具体的运动技能训练外,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举办体能测试、健身操、游泳课等方式来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教育方法1. 游戏化教学在大班阶段,幼儿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
在跑步训练中可以设置比赛奖励机制,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在团队合作项目中可以设置团队PK赛,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2. 定期组织活动学习体育技能需要持之以恒,因此需要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比如每周举行一次运动会、每月举行一次团队项目,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3. 多角度评价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幼儿的运动技能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看他们在某一项技能上的表现。
幼儿园大班精细动作培养技巧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大班精细动作培养技巧 幼儿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9bf9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c.png)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他们认识世界、学习技能的重要时期。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精细动作的培养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需要合理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精细动作技能。
本文将就幼儿园大班精细动作培养技巧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一、认识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特点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和精细操作能力都在逐渐成熟和提高。
他们能够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简单的操作和制作,但需要继续锻炼。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世界。
二、如何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精细动作1. 提供丰富多样的手工制作活动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操作能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手工材料,如剪纸、折纸、粘贴等,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进行握笔和涂色练习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学习写字和涂色。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合芳龄的握笔和涂色练习,如画画、涂色填图等活动。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细致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写字和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进行小肌肉训练小肌肉训练是培养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小肌肉训练的游戏和器材,如抠抠子、穿珠子、搭积木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4.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细节操作的活动,如自己穿衣服、洗手、洗脸、擦桌子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练习机会。
通过这些细节操作,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细致的动作能力。
5. 注重游戏中的体能训练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的精细动作培养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体能训练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中间环节。 (2)微弱的线索被利用。任何动作都受情境中的线索(Cue)指导,线索可
以是看到、听到或触到的指导动作的线索大致可分为三类: 基本线索,即人要进行成功的反应所必须注意的线索。 有助于调节反应的线索。 无关的线索。
二、动作技能的类型及成分
1.动作技能的类型 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动作技能包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1)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这是根据动作的精细度与肌肉运 动强度不同来分的。如穿针引线是细微型动作技能,而打篮球则是粗放 型动作技能。
(2)连续型动作技能与断续型动作技能。这是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来分的。 连续型动作技能由一系列的连续动作构成,需要对外部情境进行不断调 节,而且完成动作序列较长。如骑自行车、舞蹈、唱歌、弹琴、打字等 断续型动作技能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包括较短的序列,是对于 一个特殊的外部刺激作一个特殊反应的活动,其精确性可以计数。如射 箭、投篮等都是典型的、不连续的技能活动。
同来分的。闭合性动作技能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 动作的产生不依赖外界环境,如自由体操、吊环等。后者需要根据环境 变化来做出适当的动作,对外界信息依赖程度高,如打篮球、骑自行车 等。 2.动作技能的成分 (1)认知成分。学习者需要理解训练的项目,通常来说,运动水平越高, 越需要做出判断,采取对策,并要求周密的计划。 (2)知觉成分。学习者必须准确地、敏锐地通过视觉辨别出反应的线索。 (3)协调能力。这种能力在动作技能中起关键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3)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在连续的动作技能中,操作者不断进行尝试和 纠正如司机在开车时并不能沿着路边或中心线笔直行驶,而是时而偏左, 时而偏右,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实际走的是锯齿形路线。在此过程中, 司机是根据其动作的反馈来调整他的操作的。反馈通常有两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如此训练,直到儿童4岁时被送往音乐学校学习,儿童完全根据听觉学 习音乐。研究者推测,儿童是将演奏出来的声音与婴儿时起就储存在头 脑内的样板(Template)进行比较,使其动作模式得到矫正的。
五、动作技能的结构模式
1.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模式把动作技能看成是由感受器系统、中枢加工系统和效应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2.动作技能的保持 动作技能具有长期保持性。动作技能学习比知识学习保持更牢固,更不
易被遗忘,这是许多实验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如Fleishman和Parker (1962年)曾做过一个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保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通过 一定练习获得的某一复杂动作,经过9个月乃至一年该动作几乎不被遗 忘。在间隔两年后,该动作技能虽有少量遗忘,但经一两次练习后就基 本可以恢复原来的水平。音乐动作也可以长期存在大脑。在三十多年前, 日本有人发明了一种特殊方法教儿童学习拉小提琴。在婴儿出生后几个 月,便向他重复演奏一段乐曲,这段乐曲也许要重复几个月,直到该乐 曲产生安抚效果,此时说明婴儿能识别该曲调了。以后再选另一段乐曲 复演奏。
系统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其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感受器装置接受和传递信息。 信息通过视、听、肌体感觉等通道而输入。 中枢信息加工系统向感受器装置输入信息,并以适当的信息进行反馈把
感受器内的信息引入一定的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通过修正错误的程序修正误差。 输入的信息与内在的标准作比较,并检侧其误差。 选择特定信息。 修正的信息经过效应器装置变成肌体运动的功率,这种功率通过运动输
上一页
返回
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 的理论基础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研究趋向
1.重视特定动作模式的探讨 注重从控制性和协调性两个维度,更深入、更细致地探讨特定动作模式
建立、改变的过程。例如,对婴儿行走爬行的研究,不限于描述爬行、 行走出现的年龄,而是深入描述肢体协调的特点、重心转移的方向、平 衡的动态保持等(Adolph , Vereinjken ,Denny, 1998年;Bril,Breniere, 1992年;Clark,Philips, 1988年)。 2.重视动作的个体差异研究 儿童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研究受到重视。由于儿童的身体形态、肌肉力 量和活动水平上的差异,决定了儿童在动作发展中将面临不同的任务和 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4)个性和气质特征像情绪愉快、稳定、成就动机、自信心、自控能力等 都在动作技能中起重要作用。
三、熟练动作技能的特点
心理学家认为,达到较高速度、精确性、轻松、连贯的动作。可称为熟 练的动作。熟练的动作是动作技能获得的标志。心理学家对初学者和专 家完成同一任务的动作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熟练的动作有以下主要特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钢琴家每秒能弹奏10个以上的音符。研究表明,熟练的演奏家不是对单 个音符作孤立的反应。他的局部动作已综合成大的连锁,或者说已形成 了所谓有内部的指导程序(Directing program)。在技能经过充分练习的 情形下,神经系统的程序很少需要知觉系统监视,就可以自行继续运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2)第二层次。是动作技能的能力品质它包括力量、耐力、伸缩性、速度、 平衡和协调。这些是每个人都能发展的潜能,而且也影响其动作技能水 平。
(3)第三个层次。是动作技能情境所特有的各种因素,操作者赋子工作的 价值、以往的经验和操作情境的社会特征。如工作所需的能量的要求、 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可观察到的动作技能是在这个层次上出现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按一定技术要求,通 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利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因此,应将 动作技能与不随意的和反射性的动作相区别。如在眼前出现轻微刺激, 人能迅速做出眨眼反应,这种反应不是习得的,不属于动作技能。动作 技能又称心因运动技能(Psychomotor skill,意指这里的动作不是简单 的外显反应,,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动作技能往往与知觉不可 分,所以常常有人把知觉与动作联系,称之为知觉一动作技能 (Perceptual - motor skill)。
(1)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从信息加工观点看,人的任何操作或动 作可以分解为复杂的刺激与反应过程。从刺激到反应之间需经历五步:
输入(Intake):各种感觉器官接受输入信息引起冲动。 编码(Encoding):识别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概念。
上一页 下一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运用联想和思维从信息中推导出符 号陈述的行动指令。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优秀飞行员能在恶劣的气候条件 下维持协调和准确的操作。
四、动作技能的获得与保持
1.动作技能的获得 动作技能的获得具有阶段性。各种动作学习都可以大致划分为认知、联
结、自动化三个时期。其中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有时还相互交叉,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持续时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教学目标: 1.了解动作技能的相关知识。 2.理解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3.理解并掌握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教育指导。
返回
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1.运动、操作和动作 (1)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运动机能,表现为有机体的一系列的骨骼运动,
是“大肌肉群的运动”,而且经常涉及整个身体。 (2)操作。是人体操纵一定的器具的运动,表现为腕关节和手指运动,是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 的理论基础
动作的发展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机体特异 性与任务要求如何实现有效匹配的问题(Thelen , 2000年)另外,现今的 研究也重视动作发展的文化特异性,如中国儿童筷子使用的动作技能发 展问题。
3.重视动作的机制研究 在对儿童动作发展机制问题的研究中,动力学理论起着主导的作用,强
调动作是一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二、幼儿动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分界线,之前,关于动作学习的理论解释大多数 都属于行为主义.以连锁反应理论为代表,属干习惯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 的理论基础
之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出现了一些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动 作学习的新理论模型,其中主要有动作学习过程论、闭环理论和图式理 论。
1.连锁反应理论 “连锁反应理论”( Chain reaction theory),是用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
应(S-R)的连锁反应系列来解释动作的学习与形成。刺激引起反应,第 一个动觉反馈调节着第二个动作,第二个动觉反馈又调节着第三个动 作……这样,就产生了连续性动作。例如,儿童学会用钥匙开门的动作 技能:首先用手拿钥匙,然后对准锁孔,确认插人的位置是否准确,将钥 匙完全插人并按正确方向旋转,开门。在这个例子中,每个动作,如果 不按上述顺序进行,就达不到目的。
动作技能(Moor skill)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像日常生活中的写字、 绘画,打字,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游泳、 体操、射击,生产劳动方面的车、刨、磨,交通方面的骑车、开车、驾 驶飞机等活动方式,都属于动作技能的范畴。关于动作技能,不同心理 学家有不同的定义。
有研究者(J. Cronbach)认为,动作技能是习得的,精确执行且对组成 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还有研究者(A. E. Woolfork)则把动作技能定义为“完成动作(Acct)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 运动(Movements)的知识和进行那些运动的能力”。加涅认为,动作技 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即动作程序;二是 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