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解决方案2
浅析无线电考试作弊信号快速定位方案高超

浅析无线电考试作弊信号快速定位方案高超发布时间:2021-08-31T02:56:30.86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高超[导读] 本文首先梳理了无线电考试作弊信号的种类及原理,其对考试公平、公正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最近无线电定位技术如何解决排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DOA技术快速锁定信号源的解决方案。
德州市无线电监测中心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无线电考试作弊信号的种类及原理,其对考试公平、公正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最近无线电定位技术如何解决排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DOA技术快速锁定信号源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无线电考试作弊 TDOA定位智能识别分析1.前言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实现5W(Whoever、Whenever、Wherever、Whomever、Whatever),即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通信,这使得考场内的考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无线电设备与考场外人员进行信息交换,为考生从场外获取与考试相关的信息的作弊行为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如今无线电技术正与考试作弊加速融合,利用无线技术的作弊助考行为,已经形成了整套地下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并趋于成熟;非法盗用和侵占合法的无线电频率,影响了正常的无线电通信和电磁环境。
在快速甄别作弊信号后,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作弊设备位置,对打击高科技、隐蔽性强、组织严密的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违法作弊的犯罪分子有极大的意义。
2.无线电考试作弊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发送答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发射模拟语音信号,接收端通常是微型耳机;另一种是发射数字调制的文本,接收端为带显示屏的伪装文具。
由于防控和定位手段的介入,作弊团伙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作案方式由手动发射信号,逐步升级为通过互联网遥控作弊发射设备进行发射,以免暴露自身。
2.1 语音信号语音信号主要集中在130M-170M、220M、400-470M、1150M、1250M等,通常为窄带的调频信号,发射功率一般不超过5W。
一种无线压制系统及考场作弊的克星

➢ 循环扫描:针对单次扫描而言,系统支持循环扫描。 ➢ 定时扫描:在系统正常运行下,按照预先设定的扫描时
间点和时间段进行自动扫描,定时扫描允许设定为多个 频段。 ➢ 系统自检功能。
系统功能(插播和网络部分)
2、功放数目:3~5个(依所用工作频段而定)。 3、单个功放输出功率: 每个模块发射功率50W,也可在
25~100W范围内选配。功放输出功率可根据需要调节大 小。
4、功放工作方式:功放可同时工作。 5、压制信号个数:同时多信号压制,每个功放可根据需要
同时发射>10个信号。
6、工作方式:定频或自定义多点梳状谱压制方式,使用者 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 尽管考试组织部门严防死守,但由于作弊手段逐步 高科技化,让一些非法组织有了可乘之机 ,必须 制止此类作弊事件的发生。
➢ 同时,国内外反动势力也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从事 破坏活动,对国家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考试作弊的特点
高科技手段参与的考试作弊行为已触目惊心,危 害严重。考试作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新动向:
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防作弊技术工具,例如: 1,手机信号屏蔽器; 2,金属探测器; 3,考场卫士(或作弊克); 4,监考大师; 5,手机探测狗等设备。 这些设备主要由教育部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防 作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效阻止了考试的不正之 风。
适合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技术手段
➢ 从考试作弊环节来看,为使考试答案传到考生手里, 必须经过无线方式传送,因此利用技术手段切断其传 输途径,是防止作弊的一个重要环节。
➢ 只要进行无线传输,就必然占用工作频点。 ➢ 无线电管理部门作为空中电波秩序的维护者,无论是
处理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行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名作弊者被全部释放 。 案例三 : 2 0年 9 0 0 8 月2 日下午 全国 “ 医师资格证 考试 吕 梁考 区离 石考 场考试工作正在 紧张进行 。在 附近进 行无
批违法违规人 员和团伙 ,取得 了明显成效 ,考试环境
得到 改 善 。
1 典型案例 .
案例一 :
线 电监测 的山西吕梁市 无线 电管理处发现 ,有人 利用对 讲机 与考 生联系 ,民警遂 迅速在考 场 附近 抓获 5 名嫌 疑 人 .当场 缴获作案设备 1部 。吕梁市公安局 进行立案查 3
为 ,取 得了一定成 绩并受到 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 。但 无线 电管理 机构在担 负此 项新赋予 的社会责 任中 ,亦发现 了诸多问题和 挑战 。本 专题的几篇文 章从不 同角 度 ,探讨无 线电考试保 障工作中存
在的 问题 、取得的经验 ,并提出建议 ,供广大读者参考 。
处理 利用无线 电设备作弊行为 面临的 问题 和对策
■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 局泰 州市管理处 刘伶俐 刘浏
考试是 国家选拔人才 的重要 方式 .考试安全和秩序 缓刑 1 。此 案是扬 州市 法院 首次公 开审判 的非法获取 年 直接关 系到选 拔和培养合格人 才的公 平 、公正和质量 , 关系人 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 稳定。但是近年来 ,随 着无线 电技术 的快 速发展和广泛应 用 少数不法分 子利 国家秘密案。 案N- : - 2 0 年 ,全 国研 究生入 学考 试 中 ,西 安 一作 弊 团 07
2 0 年 1 1 日 上 午 .在 江 苏 扬 州市 2 0 年 全 国 研 处 ,7 08 月 9 08 名涉案人员被 行政拘 留。
究生入 学考试考场内 .唐某 和张某组织考生 利用纽 扣式 摄像头 对试 题进行拍摄 并通 过无线电发射设备 传输 给
阻断考场无线作弊信号策略与措施

阻断考场无线作弊信号策略与措施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5年第5期目前,一些不法分子以无线电设备传输考试答案为手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团伙作案,组织作弊行为。
虽然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和考试主管部门联合打击,并屡有抓获正在实施作弊的不法分子,可这类作弊行为还是呈现逐年高发态势。
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阻断考场无线电作弊信号成为无线电管理机构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文/徐弘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考试的依赖,各类作弊行为也随之红火,渐成“产业”。
从倒卖试题和答案,到作弊器材的生产、销售,甚至发展出了专门组织和提供考试作弊一条龙服务的不法团体。
在这个黑色产业链之中,作弊组织者通过无线电信号从考场外向考生传递答案成为较常见的作弊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先进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成为了考试作弊的“帮凶”。
现状及弊端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起至今,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利用技术手段,配合教育考试部门共抓获了高达几千起考场无线电作弊行为,涉及频段从150MHz-直到1GHz,发现作弊分子非法使用的无线电频点多达数百个。
缴获没收的无线电作弊工具五花八门,手持式对讲机、车载式电台、数传电台等都在其中。
从技术层面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作弊行为有三个关键步骤,即作弊集团必须在考试结束前得到考试答案、作弊考生必须将作弊用无线电通信工具带入考场、作弊集团必须在考场外不远处通过无线电通信工具向作弊考生传递答案。
从管理角度来讲,阻断考场范围内的无线电作弊信号传递是打击作弊的切入点。
因此,随着考场无线电作弊情况的日益严重,近年来考试主管部门和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考场周边异常无线电信号的实时监控,发现并抓获正在实施无线电作弊信号发射的违法人员(图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针对考试无线电作弊信号的阻断主要是针对整个无线电作弊过程的第三个关键步骤,即阻断从考场外向场内考生发送无线作弊信号。
当无线电管理机构在现场监控到正在报送答案的无线作弊信号,就会及时定位到具体地点,并配合公安实施抓捕。
考场无线电作弊技术防范与对策

传 输系统可 以使使 用者 在旁人 无法察觉 的情况下 利用
耳 机 和外 界 进 行 沟通 。 第 三 种 获 取 信 息 的 方 式 是 采 用 振 动 放 大 器 通 过
( ) 由考场外向考场 内传送答案信息 2
答案信息由场外无线发射器 与考场 内接收器 ( 查
中发现 有的伪装成钱 包 )完成 ,目前监 测到场外 发 骨导 传 送信 息 。 骨导 传 送就 是音 频 信号 直 接通 过 颅 } 的频率 有民用频段 、业余 无线 电频段及 一些特殊 骨 到 内 耳 .再 由 脑 识 别 声 音 的 传 导 过 程 。 骨 导 式 助 器 段 ( 0 MH 到9 0 z 如50 z 0MH ),终 端类型有各类公众移 听 器 由 压 电 元 件 和 把 声 音 变 为 振 动 的 放 大 器 组 成 . j 通信终端设备 ( 手机 ) ,如对讲机 .车载电 台等 。 如 在 太 阳穴 附 近 贴 上 内部 装 有 压 电 元 件 的 “ 声 扬
手 段 作 弊的 报道 屡 见于 各种 媒 体 。从 《 点 访谈 》 焦 曝 光 的 寿 光 考 场 作 弊 案 、 广 东 电 白 的BP 舞 弊 案 . 机
电频率涵盖所有频段 。
目前 较 普遍 的 高 科 技 作 弊 手 段 是 使 用 微 型 摄 像 机 和 无 线 耳 机 等 一 般 是 开 考 后 . 先 用 胸 前 佩 戴 的 纽 扣 摄 像 机 将 试 卷 扫 描 出 去 .一 些 专 业 ” 手 在 附近 枪
图2 示 )。 所
中 厄 电27第I 阔 线 0午 1 57 o 朝
维普资讯
/ o ig & De e t n I i rn ont t ci o
的交变而反复 伸长 和缩 短 .能产 生机械 波 .因而 能够
防范考试无线电考试作弊方案

防范考试无线电作弊方案一、引言无线电作弊是考试中的一种严重违规行为,它利用无线电设备来传递答案或干扰考试的正常进行。
为了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打击这种行为。
本方案旨在为防范考试无线电作弊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策略和方法。
二、方案目标1.防止无线电设备在考试中的使用。
2.发现并制止作弊行为。
3.提高监考人员对无线电作弊的警惕性。
三、具体措施1.监考人员培训: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无线电作弊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无线电设备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发现和制止作弊行为。
2.考场布置:合理布置考场,确保考场内无障碍物,以便监考人员能够全面监控考试情况。
同时,要确保考场周围的电磁环境干净,减少无线电干扰的可能性。
3.设备检测:在考试前对所有考生进行设备检测,确保没有考生携带无线电设备进入考场。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金属探测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检查。
4.监考力度:加强监考力度,对考场进行不间断的巡查,特别关注考生异常行为,如频繁看表、长时间低头等。
对于可疑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予以调查。
5.法律宣传:通过宣传教育,让考生了解无线电作弊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提高考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6.技术防范:采用技术手段防范无线电作弊行为,如使用电子屏蔽设备、无线电监测设备等。
同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作弊行为。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宣传方案,组织监考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
2.根据考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场布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3.采购必要的设备检测工具和技术防范设备,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
移动通信论文集-无线电作弊的危害、手段与防御

无线电作弊的危害、手段与防御Harm,Types and Prevention of Radio Communication Fraud[摘要]:本文描述了无线电作弊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其它危害,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作弊类型和防御技术。
[关键词]:无线电作弊,作弊手段,作弊防御,作弊管理系统所谓无线电作弊,是指在避免他人知晓的情况下,非法占有他人的无线电通信权益,获取利益与便利。
1 作弊的危害据估计,无线电作弊盗去了一个运营商整个通信业务收入的2%,美国每年通信行业由于作弊造成的损失高达6亿美元。
估计1998年中国的无线电作弊损失达10亿元人民币。
随着电信工业的发展,产值越来越大,作弊者掌握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作弊获得的收入将随之增大。
据估计,因无线电作弊而损失的收入数额全球每年在20亿到30亿美元之间,可见这一问题有多么严重。
由于作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必然影响和延迟无线电运营商对初始网络投资的收回,这样用于新业务开发的资金减少,降低各类通信业务的资费也变得更加困难。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这会严重阻碍运营商的发展。
运营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市场声誉。
作弊容易损害运营商的市场声誉。
比如,复制作弊会使用户的报怨越来越多。
因为作弊会导致合法用户可能在话费清单上发现不是他们打的电话,或者呼叫时手机拨不出去,甚至在使用短信服务时发生困难。
这样,用户必然抱怨运营商。
总之无线电作弊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对运营商和用户的危害是巨大的,对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2 作弊的手段从手段上分,有复制作弊、传输呼叫作弊、预租费作弊和短信作弊;从蜂窝地域上分,有本地作弊、漫游作弊;从是否采用相关的无线电技术上分,有技术作弊与非技术作弊等。
2.1 复制作弊复制作弊,即手机被编程传送一个合法用户的识别码(ID),这种作弊在还未成熟的无线电市场是最大类型的作弊。
识别码包括移动识别号(MIN)和电子系列号(ESN)。
有一种复制作弊的类型称为“软作弊”:即一个手机用户把他的识别码复制给几个亲戚,尽管他给所有的呼叫付了钱,但入网费只付了一个人的,其余人的入网费未付。
标准化考点中无线通信作弊防控措施

2 0 1 5 年 . 第 9 期
本 场 强检 测 电路 待 机 电流 极 低 ,仅 5 u A,可 与 其它 手持 式 设备安装在一起 ,扩大设备的检测功能 ,如可与手持式 二代身 份 证验 证仪 ,金 属探 测 器合 装在 一起 ,方 便使 用 。 ( 2 )采用 音 频 电磁 场 的 干 扰技 术 。 这 项 技 术 主 要 针 对 无 线 、无 源 隐 型 耳机 。烯 土 材料 的使 用 使 得永 磁 材 料 的 磁性 十 分 强 大 ,无 电 源 、无 信 号 放 大 ,耳 机 线 圈仅 通 过 感 应 音频 电磁 场
现作弊信号 ,并做测 向,确定作弊信 号的发射方位 ,为室外监测队伍指明大方向。移动
监 测 定 位 ,室 外 监测 队 伍抵 近 定 位 ,找 出无 线 电作 弊 设 备 。若 短 时 间 内无 法 找到 无 线 电 作 弊 设 备 ,可 侦 测其 发 射 频 率 ,采用 插入 警 告 信 息 、同频 压制 的方 式 ,干 扰 、屏 蔽作 弊
体结构主要由基础硬件平台 、基础软件平台 、和业务应用平 台三部分构 ,其中业务运用 平台包含考生身份证验证系统 、作弊防控系统 ;基础硬件平 台包含金属探测器 ,无线通 讯探测器 ,无线通信信号屏蔽器等 内容。本方案针对无线通信作弊 ,设计了有效 的的应
对 措施 。
1 无线 通信 作 弊方 式
考 场 无线 电作 弊 的主 要特 点有 :隐 蔽性 强 、时 间 比较 短 暂 、信 号 比较 强 、频 率范 围 宽 、技术 不 断翻 新 ,但 仍然 由基本 的 无线 电信 号 发射 和 接收 两个 环 节组 成 。
( 1 )无线通信 作弊信号 的发 射。发射信号 的基本数 据 :发射频率 :3 5 MH z  ̄ 2 5 0 0
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活动的现状分析及防范

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活动的现状分析及防范摘要:现代当今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莫大便利的同时,但是任何技术的进步,自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比如通讯技术,尤其是无线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就也造成出现了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活动手段迅猛蔓延。
这严重地的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本文研究阐述了我国目前利用无线电进行考试作弊的现状,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严肃考风考纪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无线电、考试作弊、防范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通讯科技开始从无到有,从军用走向民用,并在社会中不断地普及。
这无疑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
但是,诚如上文所述,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柄双刃剑,它能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够带来危害,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中,无线电通讯技术,成了无疑是考试作弊的一大利器。
为考生提供非法有偿信息服务甚至开始成为一种职业,严重地的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研究我国的无线电考试作弊现状,并试图提出防范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无线电考试作弊现状1.1作弊的流程一般而言,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流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环节:(1)进入考场取题。
事先安排几个合作者报名参加考试,进场后用伪装的微型摄像机将试卷拍成图片传送到场外。
(2)考场外做题。
考场外的人通过无线电接收装置获得考题,然后通过互联网发布考题(如通过QQ群发布),短时间内由众多枪手分工做题,这些枪手有可能分布于全国各地。
然后再将答案汇总。
(3)传送答案。
利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将答案以语音或者数据的形式传输至作弊考生所携带的无线接收设备。
1.21技术手段多样化对这类无线电作弊的查处难度很大,因为作弊无线电信号在频谱监测设备中仅表现为噪声,很容易误判断为偶发的工业设备或车辆的电磁辐射,即使发觉信号可疑,因为转瞬即逝,也很难进行测向定位。
防范无线电作弊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

防范无线电作弊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近年来,市无线电管理处坚持无线电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不断探索服务方法、拓宽服务领域。针对每年的国家教育考试,我处积极开展调研,仔细分析考点分布情况,周密制定防范方案,反复演练,对相关频段实施连续监测,主动到考点一线服务,在防范非法利用无线电从事考场作弊工作方面作了有益的思考和实践。通过网上搜索和实际监测,我们发现目前无线电作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作案呈现全国性、集团化的特征。作弊者大多通过QQ和提供答案的组织者联系上,加入他们的QQ群,考试过程中等待组织者通过QQ发送答案。2.考科举试区域分散。由于考生数量众多,造成考场设置区域较大,考点分散。单纯依赖固定站就很难覆盖全部范围。3.是用于无线作弊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参与作弊的考生作为信号的接收者,不易被无线电监测发现,而发送作弊信号的发射机往往藏匿在考场附近的建筑物或机动车辆中,又不容易直接发现。5.是电磁环境复杂。由于考点大都设置在老城区、闹市区,周围高楼林立、街巷纵横,高楼带来的多径效应,测向容易出现偏差。6.是作案时间具有短暂性。组织者通过QQ在网络上接收到试题答案后,然后才能通过发射设备传给考场内的考生,传送时间很短,而且传送完答案后,组织者就会马上关闭发射设备,这样我们就无法捕捉到信号,这就对我们及时测向定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四、未来防范无线电作弊工作中的几点建议1、加快建立样本数据库。通过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相结合,按照以任务需求为原则的目标,尽快建立样本数据库。频谱档案建立后,对及时比对发现异常和不明信号,评估电磁环境,维护电波秩序非常有益。2、加大专项设备的投入。要把可搬移站、干扰设备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可搬移站即可独立运行,也可临时组合构成监测网。平时用于重点地区,紧急时用于重点目标监测,既能用于发现可疑信号,又能与移动站交叉定位,不失为查找干扰的一把利器。3、加快软件开发。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完成多频段监测,并能实现随时监听等一系列功能软件的开发。使接收机可同时监测记录多个频段,并且可以根据电平幅度大小,划定区域线。对突发信号可立即点击转入监听,提高捕捉信号的速度。4、加强设备源头管理。近几年,尽管我们开展了多次关于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的专项整治活动,但违规销售现象仍然存在,销售源头的管理必须常抓不懈,才能防患于未然。。
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活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测站根据 监测站人力 、设备 的实际情况和每次考试 宜春
( )切断 无线 电技术作 弊产业链 的源 头。 当前 1 非法研发 、生产 网上买卖 无线电作弊设备情 况猖獗
府 的要求 ,应 考试主考单位 的请 求 .就先后保障 了2 1 0 1
( )无线 电管理 部门人 员设备 能力不足 。目前 . 5
年度 全国硕士研 究生统一入 学考试 、全国职称外 语等级 无线 电管理部 门普遍人 员较 少、仪器设备能 力有限 ,保
考试 、全 国会计 专业技术 资格考试 、全国计算机 技术与 障像高考 这种考区分布散 、考点多的考试 ,即使 出动全 软件 专业技术资格 考试 、全 国普通高校招 生考试f 2 1 1 0 ] 1 部人员和技术 力量 .也不可 能保 证覆盖所有考点 .往往
防范和打击 利用无线 电设备 考试作弊 活动 面临的挑 战和应对措施
■ 江西省宜春市无线 电监测站 张 旭东
位增加 了难度 。在 宜春市2 1 年上半年 1场 考试 无线 电 0 1 0
1 面临的挑战 .
保障工作 中 ,捕捉到 的1个 作弊信号 中,语音作 弊信 号 4
有5 ,数字作 弊信 号有9 个 个 成 功查处的1 起作 弊案件 O
系统 对于 多任务 监测 .功能切 换上浪费时 间:对于 多
发现 无线 电作弊信 号 1 个 ,查处 1 - .技术压 制4 , 4 I o" 个
并查获 了-  ̄ T 0 ~8 WQ - : 4 0 5 数字 电台、对讲机 、笔记本电 频 段的监测 .各 频段的监测上存 在时间差 .这都容 易造 [ : t
笔 者从 多年参 与防范 和打击利用 无线电设备 进行考 中 4 作弊地点在汽车 内 ,6 作弊地点在 出租房 、宾 起 起
针对考场作弊无线电信号实时监测管制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4.单机设备组成原理
▪ 干扰设备的核心要求是:
① 采用DDS+FPGA+D/A数字干扰激励器的硬件架构,并能够按 照最佳干扰样式与最佳干扰参数准则进行最佳干扰波形编程实 现,以便输出的干扰压制信号对目标信号具有最佳的压制效果;
② 具有嵌入到FPGA的高效软件算法,并且能够根据监测设备引 导来的信号体制、调制样式与特征参数等数据实时生成最佳干 扰波形,以驱动后续的宽带上变频和功放形成具有最佳效果的 干扰压制信号;
① 具有以较高的清晰度进行全景快速搜索分析的能力;
② 具有将全景搜索分析结果与指定地域预先建立的环境 电磁频谱分布模版自动进行模版匹配分析的能力;
③ 具有对截获的可疑目标进行信号体制与调制样式自动 识别、自动提取其特征参数,并与预先建立的考场作弊 无线电信号特征模版进行模式匹配分析识别的功能。
4.单机设备组成原理
4.单机设备组成原理
宽带功 率放大
宽带 上变频
高速 DAC
DDS +
FPGA
显示 输出
电源电路
整机控制与干扰设置管理嵌入式CPU单元
网口
4.单机设备组成原理
▪ 干扰设备也采用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架构的通用技术方 案,在保证宽带射频发射信道一定性能指标和高速D/A 与高性能DDS+FPGA的前提下,其关键技术是能够根 据监测引导的目标信号体制、调制样式与特征参数,在 全频段范围内自动生成满足最佳干扰样式与最佳干扰参 数准则的最佳干扰波形,并且以一定的干扰功率向目标 区域辐射,以形成最佳的干扰压制效果。
✓ 对搜索到的目标信号进行监视测量,可实时监视其瞬时频谱与积 累平均频谱;
✓ 可自动识别目标信号的调制样式。
✓ 可自动测量目标信号的特征参数:信号电平、调制参数、信号带 宽、跳频信号跳频频率集与跳速等;
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研究

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研究作者:李寒松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7期[摘要]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也得到了一定发展,这一系统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如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屏蔽技术、干扰技术等结合起来,以有效阻断利用无线电将考试答案发送至考场中切断以这种方式考试作弊的目的,同时对那些试图利用无线电通讯手段进行考试作弊行为给予有效打击。
该系统可以使现阶段反作弊手段侦测受到限制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主要对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中图分类号:TN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7-0114-01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无线电通讯手段进行作弊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向技术化、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相比于早期考试作弊行为,此种作弊方式更加隐蔽,对抗此种作弊方式存在诸多困难:①、所涉及到的无线电频率几乎将V/U频段全部覆盖。
且多为民用频段,给无线电信号识别和侦测带来一定困难。
②、信号发射多比较集中、时间较短,需要识别和侦测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③、多数作弊考生通常为单收方式,增加了识别和侦测的难度。
对此需要找到一种更加先进的防作弊技术来打击这种行为,使考试保持应有的公平、公一、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概述(一)功能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通过屏蔽技术、干扰技术以及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等阻断考试中答案的传送,避免通过无线电手段进行作弊的行为。
(二)组成在考试场地固定设置无线电作弊信号检测分析设备和无线电作弊信号智能干扰设备,另外辅以流动的无线电侦测车,对异常信号进行侦测,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防控网络。
这一防控网络由集控中心进行掌握。
将各考试场地设备与集控中心进行联网之后,集控中心就可以从整体上对管辖范围内各考点情况进行监控,以便于及时察觉作弊行为,并作出应对措施,加以处理。
(三)工作原理在无线电作弊网络化防控系统应用过程中,通过无线电作弊信号监测分析设备识别、监测并截获作弊信号,同时将其所应用的频率和频段向智能干扰设备进行发送,干扰设备接收到信号之后并作出处理,及时发出干扰信号,对作弊信号进行干扰,同时向流动侦测发出信号,让其锁定作弊信号的源头,与此同时向防控中心进行报告,以备案存储截获信息情况,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便于控制作弊行为。
浅谈快速发现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技术方法3

浅谈快速发现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技术方法3第一篇:浅谈快速发现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技术方法3浅谈快速发现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技术方法江苏省盐城市无线电监测站吉善兵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夏江萍摘要:防范利用无线电进行考试作弊工作与常规监测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区域性、对抗性,我们必需快速发现作弊信号,才能进一步进行干扰压制、查找作弊信号源。
通过多次考试保障的实战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关键词:考试作弊无线电监测技术分析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案例越来越多,技术手段不断翻新,具有明显的商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特征,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
防范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工作与常规监测差异很大,无线电监测人员首先要快速的发现作弊信号,然后才能对作弊信号进行干扰压制措施阻止作弊成功,通过测向、定位查找到发射源。
下面谈谈我们在考试保障工作中,对快速发现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用于作弊活动的无线电技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作弊的手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考场内考生使用微型摄像机将考试试卷扫描成图像数据并将其通过微波传送到考场外;另一类是考场外作弊人员将试卷答案通过无线电传递到考场内考生。
由于前一类情况相对少见,我们这里分析后一类情况:考场外作弊人员使用什么样的无线电技术传递考试答案。
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常用考试作弊信号的技术体制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使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400-470MHz、500-520 MHz、600-630 MHz三段频率中,其它频段如150 MHz、230 MHz、330 MHz、350 MHz也有所发现,相对较少。
模拟信号调制方式为FM,作弊终端解调成包含考试答案的语音信号,监测接收机解调后为包含答案的可懂语音或不可懂的加密语音。
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可为FSK、PSK、MSK等,调制方式不一,作弊终端解调后一般以中英文字符形式显示答案内容,或者转换成报答案的语音。
考试反作弊无线电管制技术交流

✓ 微波隐形外耳道耳机
✓ 微波隐形口含式耳机 ✓ 骨感耳机 ✓ 手表 ✓ 橡皮 ✓ 文具盒 ✓ ……
二、反考试作弊必要性
➢ 常用的无线电反作弊手段
✓ 电子狗 ✓ 电子侦察车 ✓ 手机屏蔽器 ✓ 单频点或多频点压制式管制
二、反考试作弊必要性
纵观以上的所有作弊环节,尽管采用了所谓的高科技 技术,从形式和外观上不易被监考人员发现。但是都采用 了无线信号传输技术,从无线电监测的角度分析,以上所 谓的高科技技术都是一样的。
过程中,一旦发现新信号,立刻对目标实施管制。
✓ 全频段目标搜索 在对考试作弊信号知道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全频
段目标搜索,一旦发现超标信号,与台站数据库比对,判 断是否是非法信号。
三、考试反作弊无线电管制设备功能介绍
➢ 无线电监测
✓ 跳频截获 设备在所设频段内快速搜索、截获指定跳速范围内的
跳频信号,并对截获到的跳频信号给出频率、电平、信号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等测量参数;可截获1000H/s以下跳 频信号。
从当前的作弊信号传输形式上来看,信号一般在固定 单频点采用语音传输,隐蔽性较差。随着作弊手段的提高, 一些较为先进的信号传输方式会被采用,例如: ✓ 宽频段变换通信 ✓ 扩频通信 ✓ 跳频通信
二、反考试作弊必要性
➢ 宽频段变换通信
从当前发现的信号形式上来看,试题外传信号主要集 中在2.4GHz左右,答案往内部传送信号主要集中在 200MHz、400MHz、600MHz三个频段,但是由于模拟变 频器件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频率可以到3GHz,甚至更 高,因此需要建设具有全频段工作能力的管制设备。
分析模式
搜索模式 中频频率 对外接口 供电方式 结构尺寸 设备重量
驾校考场无线电作弊手段的应对策略

驾校考场无线电作弊问题的应对策略郑英俊(漳州市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摘要:随着驾校考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理论考场和实践考场都采用了电脑答题判分和使用传感器判分。
一些考生借机利用无线电声音、图像传送设备进行作弊。
监考交警采取的安装手机屏蔽器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部分作弊渠道,但也存在因屏蔽器安装不合理、功率过大,侵害考场周边公众合法通信权益的问题。
同时尚未采取应对手段的对讲机频段和调频广播频段又成为屏蔽作弊的漏洞。
驾校考场无线电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公平性,不合格的司机上路直接危害着交通安全,社会影响恶劣。
关键词:手机屏蔽,无线电干扰压制1、目前已经发现的几种作弊方法:1.1、理论考场无线电作弊现象分析(1)由考场内向外传送试题信息参加理论考场考试的学员,使用伪装在手表、饮料罐、纽扣等物品内的低功耗CMOS针孔式摄像头配合工作频率为0.9GHz/1.2GHz/2.4GHz的无线图像传输发送装置,将考题发送到考场外,发送距离一般为数十米远。
目前CMOS针孔摄像头镜头孔径小到0.3mm左右,发射装置采用锂电池供电,体积小巧,隐蔽性很强,监考人员难以直接肉眼发现。
(2)由考场外向考场内传送答案信息场外作弊配合者接收到图像信息后,再通过手机或者对讲机将正确答案以无线方式传递给考场内的考试学员;实践考场则是利用手机、车上的调频广播收音机或者调频对讲机,接受场边协助者的实时提示、指挥。
在漳州长泰驾校考核场地实测时还发现目前交警已安装的手机屏蔽器在许多位置上无法压制住CDMA信号。
(3)考场内学员获取答案信息的方式由于考场监考相对严格,作弊者难以使用手机短信等“视觉”形式获取信息,绝大多数采用往耳道里放入微型稀土耳机、铷硼强磁块等“听觉”形式来获取答案信息。
场外发来的作弊信号解调出语音信号后,通过隐藏在考生身上的线圈产生音频磁场,驱动耳道里的微型耳机。
2 、应对无线电作弊的技术措施2.1、屏蔽、压制的基本原理和电波传播衰减的规律:屏蔽压制的目的是要阻断考生与外界的无线电(单向或者双向)联系,因此无线电干扰发射机的设计、安装,应遵循无线传输损耗的基本规律来进行,获得的效果才最为理想。
考场无线电设备作弊手段-防范与快速查处

考场无线电设备作弊手段\防范与快速查处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应用,大型考试中经常发生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事件,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极大地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针对高科技作弊已经成为各类国家重要考试违纪违规的主要方式,2008 年11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通知,防范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及互联网在各类国家重要考试中的作弊活动。
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活动层出不穷,不仅严重破坏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也违反了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法规,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成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日益重要的任务。
吉林省无线电管理工作者利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过硬的技术,在司法考试、高考、职业医师考试、公务员招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重要考试中,查处了多起作弊事件,没收多部作弊用的设备有力打击作弊分子的嚣张气焰,卓有成效地维护了考试秩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无线电作弊的主要手段1.作弊工具。
作弊用的设备种类繁多。
通常作弊工具分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包括考场内无线摄像发射系统及考场外无线发射系统。
考场内无线摄像发射系统主要是考生利用微型无线摄像系统将题目内容实时影像发送到考场外的中转站。
考场内无线摄像发射系统伪装成像普通的橡皮擦、文具盒等形状,具有体积小,反屏蔽、待机时间长、发送距离远等特点,工作频率目前多为0.9/1.2/2.4GHz,CMOS摄像头直径小于1.5mm,额定工作电压为8V至12V,分辨率380至450TVLine,传输距离约100米~300米。
中转站接收影像后收集答案后,利用考场外无线对讲通信系统发射送答案。
考场外使用发射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对讲机,其中笔记本电脑接收网上传来的答案,对讲机大多使用200M—230MHz频率,今年高考时发现有使用140MHz频率左右对讲机。
通过电脑写频,可以随机指配发射频率。
考场内接收装置通常藏匿于钱包、皮带扣、鞋子内,通过植入耳内的微型耳机接收作弊信息。
关于考场利用无线电工具作弊问题的思考

关于考场利用无线电工具作弊问题的思考郑英俊(漳州市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摘要:近年来,利用无线电通信装置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考试当中。
漳州市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自2007年开始,积极配合漳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开展考场无线电作弊信号监测工作,漳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先后在驾校考场以及研究生考试、建筑师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查处了多起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进行的作弊行为。
在监测工作中也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考场无线电作弊现象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考场无线电作弊,无线电干扰压制,综合治理。
一、现在发现的主要的作弊形式及其特点从作弊信号的类别上区分,利用无线电通讯技术获取考题的方式多以图像传送形式由考场内向外传送考题。
工作频率多在800MHz至1.3GHz和2.4GHz频段。
考场外向考生发送信息则主要有语音和数传两种形式,工作频率范围很广,多在数十兆至数百兆频率进行传输。
语音方式的特点:作弊者在隐形耳机及其接收器的伪装上可谓绞尽脑汁,隐蔽方式上五花八门,接收器通常是隐藏在特制的腰带、钱包、名片夹、香烟盒、橡皮擦、签字笔、内裤里甚至是女性的文胸里。
有源隐形耳机也小到了仅有数毫米直径,塞入耳道后不容易用肉眼发现。
对于FM语音方式连续传送的作弊信号,相对容易应用现有的监测技术和装备来发现和处置。
频谱仪监测到可疑信号之后,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监听甄别、测向定位或者干扰压制。
对于移动中使用对讲机或者车载电台进行发送的作弊者,要快速确定发射地点仍有一定难度。
数传方式的特点:数传接收装置通常被隐藏在特制的手表、橡皮擦、签字笔里。
数传方式信号发送的时间短,难以及时发现,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和处置。
二、目前采取的技术防范措施及其优缺点现今在考场内常用的防作弊手段主要有金属探测、音频磁场探测、射频电场强度探测、手机信号屏蔽、对讲机频段压制、音频磁场干扰等。
在考场周边进行的是频谱监测、可疑信号的监听、测向定位或压制干扰。
无线考试作弊监测干扰仪

无线考试作弊监测干扰仪摘要此装置为无线考试作弊监测干扰仪,在本设计中,它主要由收音芯片CXA1019、锁相环芯片BU2614和有源低通滤波构成的扫描接收机、由锁相环MB1504、压控振荡电路MC1648和功放够成的干扰机及单片机控制显示部分等构成。
它可以用于监测考场内外利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作弊的行为,同时还能对通信进行干扰,以抑制作弊活动。
关键词:收音机(CXA1019)、锁相环、压控振荡、干扰机、单片机一:方案设计与论证1.调谐方式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LC调谐法, 在本振回路通过机械调整谐振电路的电容值来改变本振频率, 从而达到调谐的目的, 这种调谐方式电路简单, 但频率的稳定性差, 且不利于使用单片机进行智能控制。
方案二:数据经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电压, 控制变容二极管两端电压来改变频率。
这种调谐方式的精度取决于D/A转换器的精度, 该电路结构简单, 没有锁相环路中可能产生的噪声, 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谐振电路处于开环状态, 温度稳定性差, 本振频率随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漂移方案三:采用PLL频率合成方式。
PLL频率数字调谐系统主要由压控振荡器(VCO)、相位比较器(PD)、低通滤波器(LE)、可编程分频器、高稳定晶体振荡器、参考分频器、中央控制器等组成。
高稳定度的晶振使得本振频率稳定性极大地提高, 而且在单片机控制下可以实现频率步进扫描、预置电台、电台存储等多种功能。
PLL且频率合成器(BU2614)可完全实现上述功能, 故本收音机采用此方案。
2.电台信号的检测及锁定方式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直接将此调谐指示输出端的电压送到单片机的I/O 进行检测, 调谐指示输出端的电压值降至低电平以下时则表示可以将该电台频率进行存储。
但是实际电路测试结果表明, 只有在电台信号极强才能使调谐指示输出端达到低电平, 而对于其他信号比较弱的电台, 调谐指示输出端不能降为低电平, 即不能对这些电台进行自动存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无线电高科技作弊防控解决方案成都佳发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2目录1.建设背景 (4)1.1现状概述 (4)1.2无线电(高科技)作弊与反作弊演变分析 (5)1.3无线电作弊防控需求分析 (5)1.3.1传统盲扫式信号屏蔽仪局限性分析 (6)1.3.2专业化无线电作弊基本流程分析 (7)1.3.3专业化无线电作弊的特点和危害 (8)1.4当前无线电作弊防控的目标 (10)1.5方案设计指导思想 (11)1.6建设依据 (12)2.系统技术方案 (14)2.1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14)2.1.1国家标准提出的要求 (14)2.1.2教育考试管理部门的要求 (14)2.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5)2.2.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15)2.2.2系统实现原理 (18)2.2.3系统部署方式 (20)3.系统技术实现 (22)3.1系统功能及实现 (22)3.1.1侦测系统功能及实现 (22)3.1.2阻断系统功能及实现 (23)3.1.3学校级作弊防控服务器平台功能 (24)3.1.4省级\市级\区县级\作弊防控服务器系统功能 (24)3.2系统性能 (25)3.2.1频率范围 (25)3.2.2阻断能力 (25)3.2.3可靠性 (25)4.系统优势及创新点 (26)5、高科技作弊防控系统建设方案(普教) (29)5.1概述 (29)5.2建设原则 (29)5.3省、市、区县级平台建设方案 (30)5.4考点级平台建设方案 (32)5.5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33)6.系统关键设备介绍 (34)6.1 高科技作弊侦测服务器 (35)6.2 高科技屏蔽终端 (36)6.3 作弊防控服务器 (38)7.方案总结 (41)1.建设背景1.1现状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通讯科技开始从无到有,从军用走向民用,并在社会中不断普及。
这无疑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
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带来危害,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中,无线通讯信技术开始成为考试作弊的一大利器。
在早些年,当手机开始普及时,考生运用手机作弊的现象也开始发生。
针对这样的作弊手段我们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施与(很多考试不允许考生携带手机,否则视作弊处理),使得手机作弊行为几乎淘汰。
同时我们通过手机屏蔽仪类设备采用干扰手机通信频段的方式给予了手机作弊致命以打击,在手机作弊防控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利用无线电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才拉开序幕,无线电作弊的新技术、新的非法设备却发展迅猛,现在的无线电作弊方式已经从手机作弊转变为运用非手机频段通信的专业作弊设备作弊,通过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现如今已知的作弊工具中,较为普遍的都是黄豆般大小的隐形耳机,甚至是米粒般大小的米粒耳机,其次是各种各样的数传显示作弊设备,如眼镜、手表、橡皮擦或者文具盒等各种伪装的数字接受装置,在整个无线电作弊活动,各种各样的专业作弊设备成为了作弊活动的核心。
由于这些专业的作弊设备都是采用非手机频段进行通信,然而现在许多基层学校使用的无线电屏蔽设备、技术还停留在手机信号屏蔽的基础上,根本不能对采用专业作弊设备作弊产生丝毫的防控效果。
虽然国家和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也加大了设备的投入,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数量较少,只能覆盖少数标准化考点。
同时,由于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人工操作,只能依靠专业经验实现对语音信号的人工监听及判断,而对于猝发式的数传信号很难依靠人工发现且无法实现内容还原。
因此比起实际所需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今不法团伙猖狂运用专业作弊设备进行团伙化和跨区域作弊正在严重危害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性和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套相较于传统被动式扫频技术的行之有效的专业无线电作弊反制技术和解决方案成为教育考试行业最迫切的需求。
1.2无线电(高科技)作弊与反作弊演变分析考试和作弊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从有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开始,作弊就如跗骨之疽,从最开始的古朴简易派到现在的高科技专业流,各式各样的作弊手段层出不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作弊手段的不断进化,相应的反制技术也随之进步,在敌我不断的交锋过程中,基本可从技术发展角度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代无线电作弊反制方案:手机屏蔽仪。
手机屏蔽仪作为针对公开运营商频段(手机作弊)的阻断设备,能够在基站信号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起到预期作用。
但在网上巡查系统全面建设、相关考试组织纪律的日益严格和运营商可实时监控手机通信内容并定位的三重打击下,手机作弊已经逐渐被专业化作弊团伙所淘汰,手机屏蔽仪无法应对现有专业作弊手段;●第二代无线电作弊反制方案:盲扫式屏蔽仪。
盲扫式屏蔽仪从本质上来讲是在手机屏蔽仪基础上拓展了部分1G以下的常见专业作弊通信频段。
相较于手机屏蔽仪,其具备一定的专业作弊器材阻断能力。
但由于其属于被动盲目扫频,效率低下,实际上无法真正覆盖70Mhz-1000Mhz的全部区间且无法有效阻断大功率专业作弊信号,目前已经被专业作弊团伙彻底突破。
●第三代无线电反制方案:侦测引导阻断。
第三代方案的最大特点在于变盲目扫频为主动侦测和精确阻断。
在这种先机技术方案下,通过侦测不仅能够实现精确阻断,实现对大功率专业作弊设备的有效阻断,还能够真正做到对常见作弊频段的无缝覆盖。
同时,通过对作弊信号的实时侦测和内容还原,实现对无线电作弊的溯源执法和态势管理。
本方案将从第三代反制方案的需求、实现以及部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用户提供最专业的无线电作弊防控解决方案。
1.3无线电作弊防控需求分析1.3.1传统盲扫式信号屏蔽仪局限性分析在与无线电作弊技术斗争的过程中,无线电压制技术自然成为了其天敌。
无线电压制的思路总的来讲,就是通过无线电压制信号抑制和破坏作弊信号的发送和传输,最终使作弊考生无法有效接收答案。
从手机作弊到专业类作弊设备,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作弊使用的频率范围在不断发展,因此,无线电反制手段也根据压制频率变化衍生出相应的产品。
手机屏蔽仪手机屏蔽仪采用盲扫式方式精确覆盖已知手机通信频段。
运营商手机频段为公开信息,在采用新的手机制式和增加运营频段后,手机屏蔽仪需要更新硬件以确保对新增频段的覆盖能力。
作弊采用的手机无法超出这些公开运营频段,因此手机屏蔽仪能够在附近基站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对手机作弊的反制。
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对采用手机以外的专业作弊器材起到反制作用,而现阶段手机作弊仅仅为少数个案。
固定扫频式无线电屏蔽器固定扫频式无线电屏蔽器,即所谓的全频段屏蔽器,其本质是在手机屏范围的基础上根据部分常见的专业作弊频段进行了选择性覆盖(比如100-200M和400-500M范围),其主要目的是拓展手机屏蔽仪对专业作弊器材的反制能力。
由于专业作弊器材采用非公开手机频段和方式,单纯的固定式扫频方式就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固定扫频式屏蔽器基于纯功率对抗原理,其扫频缺乏针对性,屏蔽效率低下。
通常一个作弊信号带宽在50K左右,在70-1000M带宽区间就有18000个可能出现作弊信号的频点,假设同时出现10个作弊信号,固定扫频式屏蔽器由于不知道作弊信号出现位置,需要保证覆盖18000个频点。
假设阻断10个作弊信号需要的功率为X,那么固定扫频方式在确保阻断这10个作弊信号所辐射的功率为18000/10=1800X,也即需要1800倍的有效功率。
换句话说,在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只有1/1800的功率被有效地用于阻断10个作弊信号。
这种不讲究效率,只讲究效果的真正有效的全频段扫频式屏蔽器只在国安、军用防爆等大型设备中应用,其造价昂贵,功耗极高,在特殊的使用目的下并部考虑对周边环境和人体的电磁环境影响。
在教育考试行业无论是从造价、功耗还是对考生影响都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实际市面上采用的所谓全频段扫频式屏蔽器均有以下两个特点:1.并未真正覆盖70-1000M范围,而只覆盖了其中很少一部分频率区间,对未覆盖区间无屏蔽效果;2.其总功率有限,而其低下的阻断效率导致其对功率较大的作弊信号缺乏实际阻断效果。
上述两类盲目干扰式作弊防控设备均是在盲目跟从不断发展的作弊设备进行亡羊补牢式的补救。
近年来不断建设、不断投资,而作弊态势却越演越烈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种盲目式的防控技术存在先天的弊端,而且正在被作弊团伙逐渐掌握和利用。
1.3.2专业化无线电作弊基本流程分析无线电高科技作弊团伙是一种专门非法协助考生进行考试作弊,提供作弊设备和近似标准答案的组织。
这样的组织已经高度繁殖,精确分工,具有极高的作案效率。
从技术更新、设备生产,到渠道销售、雇佣终端操作,已经形成了一道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商业模式。
无线电高科技作弊设备种类繁多,但是作弊手段流程大体相同,分为三步,如下图所示:图2 作弊流程示意图1、作弊团伙安排卧底参加考试,该卧底拿到考卷后,利用各种手段将试卷带出场外。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作弊团伙能够通过其他手段拿到试卷,由于其采用团伙化作案,分工明确,一个泄题点往往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泄题。
2、作弊团伙在考场外高报酬安排人员(一般是知情或不知情的一线教师队伍)分工做题,一般在半小时内可以将答案全部做出,并且保证相当高的准确率(80%以上,2011年高考中侦测出95%准确率的答案)。
3、通过网络技术,将答案分发给各地一线施行答案传输的作案人员,他们再将得到的答案通过音频或者数字传输的方式发送给作弊考生。
现阶段通常情况下,都采用远程无人值守的发射系统,在学校周边的民房里放置无人值守的发送设备,作案人员通过短信、无线电进行远程控制发射。
可见,其所依仗的高科技无线电传输技术是目前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科技作弊的核心技术手段,其危害性和覆盖性都远超其他作弊手段。
1.3.3专业化无线电作弊的特点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