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课程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6a010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9.png)
社会学学科发展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
力图为科学创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实证政治学》、《实证哲学教程》、《实证精神 论》、 《实证主义概论》、《实证政治体系》
主要观点
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之后的最重要最 复杂的一门科学,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和实证方法论 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索罗金的整合社会学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特点
逐渐抛弃了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 致力于创立社会学学科的新视野和新方法 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开展经验研究 使社会学真正具备独的学科特征
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产业)社会学、企业 社会学、交通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权力社会学、宗教 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才社会学、科学 社会学、建筑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传媒 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福利 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文学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小说 社会学、影视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家庭 社会学、闲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管理社会学、发展 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等。这类的分支学科最多
社会问题——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社会失调, 社会失范,规范真空,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制度冲突, 文化冲突,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城市问题,家庭问题 等等。
社会控制——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强制性 (硬)控制、非强制性(软)控制,自我控制,舆论控 制,控制手段、控制工具,越轨,犯罪,等等。
幼儿园课程论完整课件.ppt
![幼儿园课程论完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6af514767f5acfa1c7cdd2.png)
另一种解释主张学前教育应为儿童在成人以 后的成功打下基础,为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做好准备, 意味着课程要与中小学课程相衔接和贯通。
三种不同的理念(P11)
浪漫注意理念 文化传递理念 进步主义理念
(二)其他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 价
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教育理念的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文化课程是在对一元化文化课程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将多种族的历史和文化 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求发展“反偏见课 程”,即要求课程克服种族、性别等方面的歧视 和偏见问题。(语文课程中用“他”比用“她” 多)
评价:
课程的文化选择面临两难,具体说来,课 程如果排斥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会对主流文化 和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反之, 为了克服文化偏见,将所有的文化都纳入课程, 必然导致课程容量过大,增加学生负担,进而言 之,包容一切文化的课程有时反而无法使各种文 化间相互沟通和共存,不能保证各文化群体之间 的凝聚力。
2、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主张人力发展过程主要有遗传决定,人类的 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 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 模式 ;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 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早 期训练是不会产生显著效果的。
3、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 程 概 述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中, “课程”始于唐朝孔颍达(“教护
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朝朱熹 在论学时多次提及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指课业和进程。之后,凡是按规定的内容、 时限和进度进行的学习过程,都可称作“课程”。 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占统治地位并影响至今。
三种不同的理念(P11)
浪漫注意理念 文化传递理念 进步主义理念
(二)其他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 价
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教育理念的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文化课程是在对一元化文化课程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将多种族的历史和文化 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求发展“反偏见课 程”,即要求课程克服种族、性别等方面的歧视 和偏见问题。(语文课程中用“他”比用“她” 多)
评价:
课程的文化选择面临两难,具体说来,课 程如果排斥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会对主流文化 和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反之, 为了克服文化偏见,将所有的文化都纳入课程, 必然导致课程容量过大,增加学生负担,进而言 之,包容一切文化的课程有时反而无法使各种文 化间相互沟通和共存,不能保证各文化群体之间 的凝聚力。
2、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主张人力发展过程主要有遗传决定,人类的 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 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 模式 ;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 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早 期训练是不会产生显著效果的。
3、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 程 概 述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中, “课程”始于唐朝孔颍达(“教护
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朝朱熹 在论学时多次提及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指课业和进程。之后,凡是按规定的内容、 时限和进度进行的学习过程,都可称作“课程”。 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占统治地位并影响至今。
幼儿园课程概述 PPT课件
![幼儿园课程概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060c1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b.png)
五、幼儿园课程的流派:
从儿童发展理论看幼儿园课程,存在三 种不同的流派:
• 浪漫主义理念 • 文化传递理念 • 进步主义理念
浪漫主义理念: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贝尔、格赛尔、弗洛伊德。 主要思想:发展是成熟,教育是内在的美德和能力
的自然展开。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 状态”的概念,通过一种发展性的测验, 鉴定儿童的“准备状态”,当儿童尚未 成熟时,应耐心等待。
我国幼教先驱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张雪门的观点 张宗麟的观点 陈鹤琴的观点
张雪门在《幼儿园的课程》一书中指出:
课程是经验,是将人类经验用最经济 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利用各种方法 以引起孩子反应和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 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雪门采用经验活动的观点界定幼 儿园课程。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或儿童根 据较广专 题的学习 经验发起 活动
单元教学 整合概念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根据狭窄 的专题, 统一探索 几个方面 的内容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整合技能 和概念
单一概念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单一技能 或概念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六、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指的对幼儿园课程所持有的 理念、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课程实施和课 程评价等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 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哲学和社 会学,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基础的这些学科都存 在着复杂的关系。
成熟理论:
• 代表人物:格塞尔 • 理论思想: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 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 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模式。
001第一章课程介绍CICND10S01A精品PPT课件
![001第一章课程介绍CICND10S01A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b5e554f78a6529647d53a8.png)
© 1999, Cisco Systems, Inc.
ICND—1-2
CCNA课程目标(续)
• 设置IP子网以便于有效地管理网络 • 通过配置访问列表来控制对网络段或网络资源的访问 • 确认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的网络服务是按我们的
预期在运作 • 判断网络故障的原因并解决之
© 1999, Cisco Systems, Inc.
第一章 ICND课程介绍
© 1999, Cisco Systems, Inc.
1-1
CCNA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可以完成如下任务:
• 在什么情况下应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 • 利用Cisco软件确认端口、协议、地址和可连接性 • 根据要求互连交换机和路由器 • 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以支持LAN和WAN 服务
ICND—1-3
课程主要内容
VLAN 3
ISL VLAN 2
ISL
VLAN 1 ISL
VLAN 1 ISL
图例
快速以太网/ 以太网 ISDN 专线
核心服务器
© 1999, Cisco Systems, Inc.
ISDN 云
专线/ 帧中继
ICND—1-4
预备知识
• 了解常用的网络名词和拓扑 • 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功能
© 1999, Cisco Systems, Inc.
ICND—1-15
WAN设备
Modem
Router
CSU/DSU(channel service unit/data service unit)
WAN switch : L 3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switch
带宽 (bandwidth): 单位时间内网络一端流到另一端 的信息量。基本单位 bit/s
《信息检索课程介绍》课件
![《信息检索课程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21b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c.png)
第七章:课程总结与展望
• 课程回顾 • 学习体会 • 未来学习方向
《信息检索课程介绍》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信息检索课程介绍》PPT课件。本课程将带领您深入了解信 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和未来发展。
第一章:课程简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课程概述 • 授课教师介绍 • 课程目标
第二章:基础知识篇
• 信息检索概述 • 相关技术介绍 • 信息需求分析
第三章:索引与检索篇
• 文本预处理技术 • 倒排索引原理及实现 • 布尔检索模型 • 向量空间模型
第四章:评价指标篇
• 检索结果评价 • 信息检索系统评价 • 检索结果可视化
第五章:应用案例分析篇
• 搜索引擎概述及分类 • 搜索引擎技术分析 • 搜索引擎应用案例分析
第六章:未来展望篇
• 科技发展及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 信息检索未来发展方向
无机及分析化学01.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01.第一章-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65e54c9ec3d5bbfd0a74ef.png)
➢ 个人误差:又称主观误差,是由于分析人员的主观原因。(如个人对 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辨别滴定终点的颜色或偏深或偏浅)
Chapter One
32
(2) 随机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 素的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引起的误差,具有统 计规律性,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多次 测量时正负误差可能相互抵消。无法严格控 制,仅可尽量减少。
A. 精度高且准确度也好 B. 精度不高但其平均值
的准确度仍较好 C. 精度很高但明显存在
负的系统误差 D. 精度很差,且准确度
也很差,不可取
Chapter One
30
2. 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1)系统误差 由某种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
程中重复出现、正负及大小可测,并具有单向 性的误差。可通过其他方法验证而加以校正。
Chapter One
11
传统化学按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不同,分为无机 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
现代化学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形成了许多应用 化学的新分支和边缘学科,如农业化学、生物化 学、医药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核化学、 等;另一方面,原有的“四大分支”中的某些内 容,已经发展成为一些新的独立分支,如热化学、 配位化学、化学生物学、稀有元素化学等。
Chapter One
31
系统误差的分类
➢ 方法误差:由所选择的方法本身(分析系统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 决定的,无法避免。
➢ 操作误差:操作者本人所引起的,可通过提高 操作者技能来消除或 减少(所选试样缺乏代表性、溶样不完全、观察终点有误、观察先 入为主等)
➢ 仪器及试剂误差:由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性质(仪器准确度不够、 器皿间不配套、试剂不纯等)所决定
Chapter One
32
(2) 随机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 素的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引起的误差,具有统 计规律性,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多次 测量时正负误差可能相互抵消。无法严格控 制,仅可尽量减少。
A. 精度高且准确度也好 B. 精度不高但其平均值
的准确度仍较好 C. 精度很高但明显存在
负的系统误差 D. 精度很差,且准确度
也很差,不可取
Chapter One
30
2. 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1)系统误差 由某种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
程中重复出现、正负及大小可测,并具有单向 性的误差。可通过其他方法验证而加以校正。
Chapter One
11
传统化学按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不同,分为无机 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
现代化学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形成了许多应用 化学的新分支和边缘学科,如农业化学、生物化 学、医药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核化学、 等;另一方面,原有的“四大分支”中的某些内 容,已经发展成为一些新的独立分支,如热化学、 配位化学、化学生物学、稀有元素化学等。
Chapter One
31
系统误差的分类
➢ 方法误差:由所选择的方法本身(分析系统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 决定的,无法避免。
➢ 操作误差:操作者本人所引起的,可通过提高 操作者技能来消除或 减少(所选试样缺乏代表性、溶样不完全、观察终点有误、观察先 入为主等)
➢ 仪器及试剂误差:由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性质(仪器准确度不够、 器皿间不配套、试剂不纯等)所决定
数学说课课件ppt
![数学说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5482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7.png)
统计数据的类型
介绍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以及它们在描述和解释 现象时的不同用途。
统计图表
介绍各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 图,以及它们的优点和适 用场景。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概率的定义
解释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通常用0到1 之间的数值来表示。
概率的计算
介绍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包括直接计算和通过条 件概率进行计算。
数的认识
02
数的定义与分类
整数的定义
整数是正整数、0和负整数的统 称,它是数学中一种最基础的 数。
整数的分类
按照正负性,整数可以分为正 整数、0和负整数;按照能否被 2整除,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 数。
自然数的定义
自然数是指0和正整数的统称, 它是数学中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
自然数的分类
自然数可以分为0和正整数。
几何证明方法
总结词:掌握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提 高逻辑思维能力
反证法:假设结论不成立,通过逻辑推 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公理法:利用公理进行逻辑推理,证明 结论的正确性。
详细描述
定义法:根据图形的定义,通过逻辑推 理证明结论。
统计与概率
04
统计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统计的意义
阐述统计在了解、解释和 预测现象中的重要性,例 如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未 来趋势。
算方法为相除。
数的性质与规律
数的性质
数的性质包括正负性、有序性、 传递性等。
数的规律
数的规律包括等差规律、等比规 律、分配律、结合律等。
图形与几何
03
图形的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04
总结词:了解图形的定义,掌握图形的分类方法
Lesson01课程概述.ppt
![Lesson01课程概述.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c4fc9ebcd126fff6050b02.png)
为什么喜欢?三年后它还会存在吗?为什么?
14 信息安全
15 信息技术与社会影响
阅读内容
作业
思考:自己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搜索并阅读互联网历史、典型应用;
注:多种小型应用软件 任务穿rd
思考:计算机如何定义?阅读计算机历 Word 史
存储系统的重要意义?芯片是什么?
文科学生为什么学习计算机?
文科学生只要会用常见计算机软件就行 了吗?
文科学生对计算机软件作品有贡献吗?
信息产业的链条中,文科学生的地位?
用概 详代 软用 产 户要 细码 件户 品 需设 设实 测文 发 求计 计现 试档 行
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主
有关UI设计等也需要 大量文科人才参与
怎样学好本课程?
课程进度
周次 1 2 3 4
主题 课程概述 互联网综述、浏览器 搜索引擎、互联网商业 计算机定义、历史、组成
5
计算机系统组成
6
操作系统(1)
7
操作系统(2)
8
Windows应用软件综述
9
信息的计算机表达
10 信息的计算机表达
11 多媒体应用基础
12 通信技术与网络基础(1)
13 通信技术与网络基础(2)
期末成绩构成
额外奖励:高质量课堂回答问题额外奖励1分,一 般奖励0.5分;高质量作业每次奖励1分;奖励总分 不超过5分。
平时练习:占期末总分的30-40%; 上机测试:占期末总分的30-40%(上机测试多次) 期末笔试:占期末总分的30%; 上机测试可用后面的高分覆盖前面的低分成绩,
测试总体趋势是逐步趋难;
课程概述
--目标 内容 方法
教师:邓习峰 Email:xfdeng@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14 信息安全
15 信息技术与社会影响
阅读内容
作业
思考:自己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搜索并阅读互联网历史、典型应用;
注:多种小型应用软件 任务穿rd
思考:计算机如何定义?阅读计算机历 Word 史
存储系统的重要意义?芯片是什么?
文科学生为什么学习计算机?
文科学生只要会用常见计算机软件就行 了吗?
文科学生对计算机软件作品有贡献吗?
信息产业的链条中,文科学生的地位?
用概 详代 软用 产 户要 细码 件户 品 需设 设实 测文 发 求计 计现 试档 行
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主
有关UI设计等也需要 大量文科人才参与
怎样学好本课程?
课程进度
周次 1 2 3 4
主题 课程概述 互联网综述、浏览器 搜索引擎、互联网商业 计算机定义、历史、组成
5
计算机系统组成
6
操作系统(1)
7
操作系统(2)
8
Windows应用软件综述
9
信息的计算机表达
10 信息的计算机表达
11 多媒体应用基础
12 通信技术与网络基础(1)
13 通信技术与网络基础(2)
期末成绩构成
额外奖励:高质量课堂回答问题额外奖励1分,一 般奖励0.5分;高质量作业每次奖励1分;奖励总分 不超过5分。
平时练习:占期末总分的30-40%; 上机测试:占期末总分的30-40%(上机测试多次) 期末笔试:占期末总分的30%; 上机测试可用后面的高分覆盖前面的低分成绩,
测试总体趋势是逐步趋难;
课程概述
--目标 内容 方法
教师:邓习峰 Email:xfdeng@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c2d2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6.png)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类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和应激 反应的特点,可将应激反 应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 性应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
目录
• 生理学概述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生理学概述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生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医学发展推动生理学研究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
医学技术对生理学的促进作用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更精确、便捷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与生理学的互动关系
医学实践验证生理学理论,同时生理学理论又指导医学实践,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6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免疫反应
01
定义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
理过程。
02
生理意义
免疫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外抗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分类
根据免疫反应的特点和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特异性
毛概ppt课件 第一章
![毛概ppt课件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de862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c.png)
03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的历程和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 动。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五四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 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01
02
03
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独标准,强调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阶级斗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应当通过革命斗 争实现自己的解放。
群众路线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依 靠群众、为群众谋利益。
邓小平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 和政策,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01
02
03
04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实际动身,遵循客观规律
。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不断推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改革。
必须重视民生问题,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与历 史意义
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与启示
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 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经过了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 人的奉献,形成了完全的理论体 系。
第一章 课程介绍及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课程介绍及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f8198aef8941ea76e05bf.png)
3.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 而产生的
方向性和饱和性
1.3.4 价键理论
• 原子各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自旋反平行, 就可偶合配对成一个共价键
• 未成对电子已经配对就不能再形成新的共 价键,即共价键的饱和性
• 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强越牢固,即共价 键的方向性
•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进行杂化
由腈酸铵(无机物)制得尿素(有机物)
+-
NH4CNO
O H2 NCNH2
inorganic
organic
③ 1849-1900 进入合成时代
标志性成果:维生素B12,牛胰岛素,紫杉醇 学术成就;
a. 诺贝尔化学奖(1901-2002,92届,70届均与 有机化学有关
b 21世纪,46项重大发明,8项与有机化学有关
H 2ON H 3C H 3N H 2C H 3O HC H 3O C H 3
X O H C N N H 2 R O R
3) 硬软酸碱原理(HSAB)
影响酸碱反应难易程度的因素:
离子的大小 电荷的多少 电负性
Pearson 将 Lewis 酸碱分为: 硬: 接受体的原子小,带正电荷多,电负性较高
价电子层没有未共用电子对
效应) •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问题 • 复杂物质的合成问题
1.3 化学键
• 1.3.1 原子轨道 把电子的概率分布看作是一团带负电荷的 “云”,称为电子云
电子云的形状反映了电子的运动状态,也 可表达为电子运动的轨道
1.3.2 原子的电子构型
每个轨道最多只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 配对——保里不相容原理
H甲醛
③键能:
形成共价键时体系释放的能量, 或断裂共价键时体系吸收的能量。
方向性和饱和性
1.3.4 价键理论
• 原子各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自旋反平行, 就可偶合配对成一个共价键
• 未成对电子已经配对就不能再形成新的共 价键,即共价键的饱和性
• 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强越牢固,即共价 键的方向性
•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进行杂化
由腈酸铵(无机物)制得尿素(有机物)
+-
NH4CNO
O H2 NCNH2
inorganic
organic
③ 1849-1900 进入合成时代
标志性成果:维生素B12,牛胰岛素,紫杉醇 学术成就;
a. 诺贝尔化学奖(1901-2002,92届,70届均与 有机化学有关
b 21世纪,46项重大发明,8项与有机化学有关
H 2ON H 3C H 3N H 2C H 3O HC H 3O C H 3
X O H C N N H 2 R O R
3) 硬软酸碱原理(HSAB)
影响酸碱反应难易程度的因素:
离子的大小 电荷的多少 电负性
Pearson 将 Lewis 酸碱分为: 硬: 接受体的原子小,带正电荷多,电负性较高
价电子层没有未共用电子对
效应) •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问题 • 复杂物质的合成问题
1.3 化学键
• 1.3.1 原子轨道 把电子的概率分布看作是一团带负电荷的 “云”,称为电子云
电子云的形状反映了电子的运动状态,也 可表达为电子运动的轨道
1.3.2 原子的电子构型
每个轨道最多只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 配对——保里不相容原理
H甲醛
③键能:
形成共价键时体系释放的能量, 或断裂共价键时体系吸收的能量。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共23张PPT)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8b36a7b7360b4c2f3f6432.png)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知识点② 民族分布特点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来到北京牛街地区 实地考察,了解该地区的民族特色。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完成的考察报告。 “牛街是一条民族文化街。这里有北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丽的清真 古寺——礼拜寺,我们发现进出这里的人们大多①头戴白帽。礼拜寺马 路对面是牛街民族墙,②56个民族的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沿街有许多小 吃店,以牛羊肉料理和各式面点为主。‘大散居、小聚居,③集中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而形成的,④各民 族一律平等。”据此读图1-3-3,完成6—8题。
高山族
壮族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素养提升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推动国内各个党派和各个阶级与各个民族的联合。针对敌人 已经进行并加紧对中国分裂活动,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团结国内各民 族,在共同抗日原则下,实现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在 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不同级别的行政机构,使少数民族享有 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有利于调动民族积极性,发展民族 经济,促进民族繁荣;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知识点② 民族分布特点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来到北京牛街地区 实地考察,了解该地区的民族特色。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完成的考察报告。 “牛街是一条民族文化街。这里有北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丽的清真 古寺——礼拜寺,我们发现进出这里的人们大多①头戴白帽。礼拜寺马 路对面是牛街民族墙,②56个民族的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沿街有许多小 吃店,以牛羊肉料理和各式面点为主。‘大散居、小聚居,③集中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而形成的,④各民 族一律平等。”据此读图1-3-3,完成6—8题。
高山族
壮族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素养提升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推动国内各个党派和各个阶级与各个民族的联合。针对敌人 已经进行并加紧对中国分裂活动,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团结国内各民 族,在共同抗日原则下,实现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在 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不同级别的行政机构,使少数民族享有 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人教版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3 张PPT)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有利于调动民族积极性,发展民族 经济,促进民族繁荣;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
大学ppt课件
![大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b85c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c.png)
07
第六章: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简介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能够让计算机像人一样 学习、思考和决策。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符号主义到现在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 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THANK YOU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21世纪初,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 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成 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新热点。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范围划分
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其覆盖范 围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
网和互联网等类型。
按传输介质划分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有线网和 无线网两种类型。
按使用者划分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公用网和 专用网两种类型。
分享个人在本学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如思维方式、学习 方法等。
下一步学习计划与展望
专业知识深入学习
01
继续深入学习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理论知识和实
践应用能力。
拓展视野
02 阅读相关领域的前沿论文和著作,了解学科发展趋势
和最新研究成果。
实践项目计划
03
制定实践项目计划,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提
大学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基础知识 • 第二章:操作系统 •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 • 第四章:数据库系统 • 第五章:软件工程 • 第六章:人工智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涵盖大学阶段所需学习的各种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等方面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7c71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教学方法
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 学习效果。
教学材料
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资源,以支持学生在课程中 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第三章: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1
活动一:XX实践活动
通过分析活动的设计、实现过程和效果评估,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2
活动二:XX实践活动
探讨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活动三:XX实践活动
分享活动的设计思路、实践过程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课程总结
教学收获
总结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获得的 知识、经验和技能,以及其对个 人和社会的影响。
学生反馈
分享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 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 的认知和体验。
课程展望
探讨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进 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 体验和成果。
结束语
• 联系方式 • 感谢致辞
《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践活动课程》 PPT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PPT课件,向您展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第一章:课程介绍
• 课程背景 • 课程目的 • 课程内容
第二章: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详细讨论如何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 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形式
介绍不同的教学形式,包括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 实践操作等。
讲课课件模板
![讲课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0b77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1.png)
因和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
根据问题分析,设计可行的解决 方案,并对比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实施步骤
详细说明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包 括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对案例进行总结,概括主要内容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启示
从案例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2周
深入讲解进阶知识
03
第3周
实践应用及案例分析
04
第4周
总结复习及答疑解惑
02 基础知识讲解
CHAPTER
基础知识概念
总结词
介绍基础知识的定义、含义和作 用。
详细描述
对基础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 ,包括其定义、含义、作用和应 用领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基础知识应用
总结词
列举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 应用案例。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回顾
简要回顾本次课程所讲的主要内 容,帮助学习者巩固记忆。
重点与难点解析
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 解析,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
解。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习者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学习建议与展望
学习方法推荐
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课 程内容。
详细描述
介绍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包括在日 常生活、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 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实 用价值。
基础知识练习
总结词
提供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和解题思路。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并提供 详细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方案设计
根据问题分析,设计可行的解决 方案,并对比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实施步骤
详细说明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包 括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对案例进行总结,概括主要内容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启示
从案例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2周
深入讲解进阶知识
03
第3周
实践应用及案例分析
04
第4周
总结复习及答疑解惑
02 基础知识讲解
CHAPTER
基础知识概念
总结词
介绍基础知识的定义、含义和作 用。
详细描述
对基础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 ,包括其定义、含义、作用和应 用领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基础知识应用
总结词
列举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 应用案例。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回顾
简要回顾本次课程所讲的主要内 容,帮助学习者巩固记忆。
重点与难点解析
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 解析,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
解。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习者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学习建议与展望
学习方法推荐
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课 程内容。
详细描述
介绍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包括在日 常生活、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 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实 用价值。
基础知识练习
总结词
提供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和解题思路。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并提供 详细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版ppt课件
![教案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a620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3.png)
教案版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 • 课堂互动 • 课后作业 • 课程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01
02
03
掌握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的 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提高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 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 识。
意色彩搭配和动画效果。
作业二
作业一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PPT课件, 要求包含5-7个幻灯片,内容需涵盖主题、目的、受众、 内容、设计、结论等部分。
作业二
请根据所给的主题,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教案,要求包 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反思 等部分。
作业三
请根据所给的教案,制作一个完整的PPT课件,要求包含 封面、目录、内容、总结等部分,并注意色彩搭配和动画 效果。
内容、总结等部分,并注意色彩搭配和动画效果。
05
课程总结
本节课重点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 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概念、公式、定理等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检查学生是否达 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 难点,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 容。
下节课预告
简要介绍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包括主题、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等。
04
课后作业
作业一
作业一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设 计一个简单的PPT课件,要求包 含5-7个幻灯片,内容需涵盖主 题、目的、受众、内容、设计、
结论等部分。
作业二
请根据所给的主题,撰写一篇 1000字左右的教案,要求包含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 • 课堂互动 • 课后作业 • 课程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01
02
03
掌握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的 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提高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 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 识。
意色彩搭配和动画效果。
作业二
作业一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PPT课件, 要求包含5-7个幻灯片,内容需涵盖主题、目的、受众、 内容、设计、结论等部分。
作业二
请根据所给的主题,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教案,要求包 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反思 等部分。
作业三
请根据所给的教案,制作一个完整的PPT课件,要求包含 封面、目录、内容、总结等部分,并注意色彩搭配和动画 效果。
内容、总结等部分,并注意色彩搭配和动画效果。
05
课程总结
本节课重点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 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概念、公式、定理等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检查学生是否达 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 难点,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 容。
下节课预告
简要介绍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包括主题、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等。
04
课后作业
作业一
作业一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设 计一个简单的PPT课件,要求包 含5-7个幻灯片,内容需涵盖主 题、目的、受众、内容、设计、
结论等部分。
作业二
请根据所给的主题,撰写一篇 1000字左右的教案,要求包含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小学教案课件ppt课件
![小学教案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5114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e.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小学教案课件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方法 • 教学内容 • 教学评价 • 教学资源 • 教师自我提升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 践能力。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 程度。
时间管理
评估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情况 ,以衡量其时间管理能力。
解题能力
观察学生在解题时的思路和方法,评估其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诚实守信
强调学生在考试中应遵守的纪律和道德规范 ,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教育和纠正。
05
教学资源
教材与教辅
教师自我提升
参加培训课程
定期参加教育培训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课程,学习新的 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教 学水平。
关注教育前沿动态
参加教育培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前沿动 态,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质量。
分享学习心得
参加教育培训后,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 学习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水 平的共同提高。
进行交流。
04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
01
02
03
04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是 否能够与其他学生有效互动。
注意力集中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 听讲,并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
进行思考。
课堂纪律
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 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与分配电能的部分。 (3)动力系统:动力部分与电力系统组成的整体。
• 几个基本参量
(1) 总装机容量: 指该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 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 (MW)、吉瓦(GW)为单位计。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年发电量——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 际发出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kWh)、兆瓦 时(MWh)、吉瓦时(GWh)为单位计。
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第三版) 西安 交通大学,李光琦,水利电力出版社
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 杨淑英 中国电力出版社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 2、听课为主,自学为辅 3、看书2~3遍 4、及时、独立的完成作业 5、理解基本概念,不要死记硬背 6、多翻阅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期刊,
1000kV及以上为特高压。 •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开始特高压输电的研究 • 1985年苏联1228km的1150kV,但至今运行于500kV • 20世纪90年代日本426km的1000kV,但至今运行于
500kV • 目前国际上实际投运的最高电压等级750kV(加、美、俄、
巴西、南非等国)
• 我国西北电网750kV(青海官亭—甘肃兰州),2005年投 运
• 1954年,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220kV输电线路 (369km)建成,从丰满水电站输送电能到虎石台变电所。 这是中国输电线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21
21
§1.1 电有功功率—频率、无功功率
析
—电压的控制与调整
课程介绍
电
波过程—操作或雷击时的过电压(过程最短)
高电压技术
力 系
电磁暂态过程—与短路及励磁有关(过程较短)
统
涉及电压、电流
短路计算
暂
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
态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
分 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系统有关(过程较长)
析
涉及功率、功角—导致系统振荡、稳定性破坏、异步运行
静稳
暂稳
课程介绍
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改革后的电力系的平台课程
主要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和短路分析知识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发、输、变、配。
(8学时)
电力网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物理元件的
数学模型
(8学时)
简单电力网稳态分析与计算—功率流动、
手工潮流计算
(8学时)
课程介绍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潮流计算的
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计算程
序框图 。
(8学时)
有功最优分配及频率控制—如何保证低损
耗、 高回收
(6学时)
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如何使无功合理分布
使功率损耗最小
(6学时)
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及不对称故
障计算
(20学时)
教材
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三版)
东
南大学,陈珩,水利电力出版社
• 2009年我国首条1000kV(山西长治晋东南变电站-南阳- 湖北荆门变电站)投运,645km,实现华北和华中电网互连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直流输电线路、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线路以及灵活交流 输电(FACTS)等多种多样输电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很 大进展,有的已进入工程实践。
• 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输电线路(俄罗斯、巴西),我国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北京昌平到房山。
• 1891年,德国从Lauffen到法兰克福170km的15kV线 路(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提高输电电压的动力。
2021
18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特高压(1000kV及以上)输电的出现与展望 • 习惯上,110~220kV为高压, 330~750kV为超高压,
• 灵活输电又称柔性输电可以很灵活的调节电网功率,国 外已有较广泛应用。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三、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史
1、基本发展史
• 1882年,英国人成立上海光电公司,中国第一个发电厂, 一台12kW直流发电机
• 1911年,杨树浦发电厂动工,1913年开始发电,到1924 年,共有12台发电机,装机121MW。
下了基础
• 1882年,爱迪生小型电力系统(pearl street power station),6台直流发电机,16km,59个用户,电压: 直流110V。
• 1885年,制成变压器,为实现交流输电奠定了基础 • 1890年,英国从Deptford到伦敦11km的10kV线路
(第一条高压交流电力线路)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Power System Analysis Basis
(一)
主讲人:栗然
2021
1
课程介绍
1.传统的课程划分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的
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
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
课程介绍
电 力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等值网络
系
统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系统中发电机、变压 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 器、线路之间的电气接线。
2021
14
2021
15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从调度、管理、控制的角度看
2021
16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电力工业的发展史
1、高压输电的出现与电压等级的提高 •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的发明打
了解新概念,专业领域的成果和分析。
2021
8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3、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中性点接地 5、电力系统的负荷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 电力系统的组成
(1)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系 统。包括:发电机、电力网和用电设备组成。
最大负荷——指规定时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 功率负荷的最大值,以千瓦(kW)、兆瓦 (MW)、吉瓦(GW)为单位计。
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所有交流 电力系统的额定功率为50Hz。
最高电压等级——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的电压等
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2。021
13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系统中发电厂、变电 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 互间的联结。
• 几个基本参量
(1) 总装机容量: 指该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 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 (MW)、吉瓦(GW)为单位计。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年发电量——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 际发出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kWh)、兆瓦 时(MWh)、吉瓦时(GWh)为单位计。
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第三版) 西安 交通大学,李光琦,水利电力出版社
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 杨淑英 中国电力出版社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 2、听课为主,自学为辅 3、看书2~3遍 4、及时、独立的完成作业 5、理解基本概念,不要死记硬背 6、多翻阅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期刊,
1000kV及以上为特高压。 •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开始特高压输电的研究 • 1985年苏联1228km的1150kV,但至今运行于500kV • 20世纪90年代日本426km的1000kV,但至今运行于
500kV • 目前国际上实际投运的最高电压等级750kV(加、美、俄、
巴西、南非等国)
• 我国西北电网750kV(青海官亭—甘肃兰州),2005年投 运
• 1954年,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220kV输电线路 (369km)建成,从丰满水电站输送电能到虎石台变电所。 这是中国输电线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21
21
§1.1 电有功功率—频率、无功功率
析
—电压的控制与调整
课程介绍
电
波过程—操作或雷击时的过电压(过程最短)
高电压技术
力 系
电磁暂态过程—与短路及励磁有关(过程较短)
统
涉及电压、电流
短路计算
暂
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
态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
分 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系统有关(过程较长)
析
涉及功率、功角—导致系统振荡、稳定性破坏、异步运行
静稳
暂稳
课程介绍
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改革后的电力系的平台课程
主要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和短路分析知识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发、输、变、配。
(8学时)
电力网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物理元件的
数学模型
(8学时)
简单电力网稳态分析与计算—功率流动、
手工潮流计算
(8学时)
课程介绍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潮流计算的
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计算程
序框图 。
(8学时)
有功最优分配及频率控制—如何保证低损
耗、 高回收
(6学时)
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如何使无功合理分布
使功率损耗最小
(6学时)
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及不对称故
障计算
(20学时)
教材
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三版)
东
南大学,陈珩,水利电力出版社
• 2009年我国首条1000kV(山西长治晋东南变电站-南阳- 湖北荆门变电站)投运,645km,实现华北和华中电网互连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直流输电线路、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线路以及灵活交流 输电(FACTS)等多种多样输电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很 大进展,有的已进入工程实践。
• 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输电线路(俄罗斯、巴西),我国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北京昌平到房山。
• 1891年,德国从Lauffen到法兰克福170km的15kV线 路(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提高输电电压的动力。
2021
18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特高压(1000kV及以上)输电的出现与展望 • 习惯上,110~220kV为高压, 330~750kV为超高压,
• 灵活输电又称柔性输电可以很灵活的调节电网功率,国 外已有较广泛应用。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三、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史
1、基本发展史
• 1882年,英国人成立上海光电公司,中国第一个发电厂, 一台12kW直流发电机
• 1911年,杨树浦发电厂动工,1913年开始发电,到1924 年,共有12台发电机,装机121MW。
下了基础
• 1882年,爱迪生小型电力系统(pearl street power station),6台直流发电机,16km,59个用户,电压: 直流110V。
• 1885年,制成变压器,为实现交流输电奠定了基础 • 1890年,英国从Deptford到伦敦11km的10kV线路
(第一条高压交流电力线路)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Power System Analysis Basis
(一)
主讲人:栗然
2021
1
课程介绍
1.传统的课程划分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的
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
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
课程介绍
电 力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等值网络
系
统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系统中发电机、变压 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 器、线路之间的电气接线。
2021
14
2021
15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从调度、管理、控制的角度看
2021
16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电力工业的发展史
1、高压输电的出现与电压等级的提高 •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的发明打
了解新概念,专业领域的成果和分析。
2021
8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3、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中性点接地 5、电力系统的负荷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 电力系统的组成
(1)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系 统。包括:发电机、电力网和用电设备组成。
最大负荷——指规定时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 功率负荷的最大值,以千瓦(kW)、兆瓦 (MW)、吉瓦(GW)为单位计。
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所有交流 电力系统的额定功率为50Hz。
最高电压等级——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的电压等
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2。021
13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系统中发电厂、变电 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 互间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