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第二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境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典型案例供分析讨论。
3. 准备小组讨论的引导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引导学生认识到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对成长的意义。
3. 情景模拟: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启发。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6. 总结提升: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课后尝试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3.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讲师为学生讲解如何培养自主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2.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自主完成能力。
3. 听取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困惑。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务。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4.倡导简单生活,提高孩子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条理性。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改变孩子们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2.如何处理孩子们因为处理不好事务而造成的困扰和不满。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
2.情景教学。
3.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1.学好数码,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
2.做好作业,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3.手绘作品,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4.倡导简单生活,提高孩子的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条理性。
【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问候,安排好孩子们的座位,让孩子们准备好今天的课程。
2.引入主题(10分钟)教师简单地向孩子们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自己做,以及这对孩子们带来的好处。
3.主题阐述(2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故事及图片的讲述,引领孩子们进入主题,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带来的好处,提高孩子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够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务,变得更加独立。
4.习惯养成(30分钟)教师通过对孩子们熟练掌握数码的学习,以及做好作业,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孩子们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条理性。
5.手工制作(30分钟)教师鼓励孩子们动手自己制作一些小玩意,如DIY手链、贴画等,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手工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对今天的主题进行回顾,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带来的好处,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够多尝试,多实践,变得更加独立。
【课后作业】1.回家后尝试自己完成一些小事,如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擦桌子等。
2.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术品,如爱心卡片、手环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和案例。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孩子从依赖父母到学会自己独立完成事情的过程,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这些案例中孩子们是如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件自己平时依赖父母或老师的事情,尝试自己独立完成。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尝试独立完成事情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看看谁的独立能力更强。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和实践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九、教学反馈:1. 在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文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课文难词难句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准备课文课件、课文文本、教学卡片、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场景,引出课文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老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3. 互动环节(1)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哭?他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4. 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朋友,讨论他们是如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以及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难词难句。
2. 家长协助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3. 家长填写课后反馈表,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要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考虑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八、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评价,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上有困难,可以增加更多的引导和辅助,或者通过改变教学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喜悦。
3.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小主人。
【教学重点】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黑板、一件有扣子的衣服、一双鞋子(有鞋带)、一条红领巾、一个书包。
课前第一张幻灯片播放背景音乐【教学过程】一、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打一人体器官)(出示课件)同学们答:“是手,一双手”(出示课件)二、学习儿歌《我有一双巧手》我的手儿小又小,又干净来又灵巧,刷牙洗脸叠棉被,整理房间净又齐,穿衣梳头穿鞋子。
手绢袜子也会洗。
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一双小巧手呢?谁来说说,你的双手都能干些什么事呢?生:扫地、穿衣服、穿袜子、叠被子……(出示课件)师:我们的双手能做这么多事,真是一双小巧手啊。
在家里,你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吗?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得到锻炼,还能减轻爸妈、爷爷奶奶的负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书,读一读)三、现场比赛并学习1.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师:既然我们有一双小巧手,老师有个提议,先分别请两个同学示范穿衣服、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好不好?(学生示范,教师在旁指导),引起大家的兴趣,然后通过示范传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
在学生学会整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自理能力小组竞赛,看谁做得最好!(比赛一项一项的进行,又快又好的前两个小队得到奖品。
)2、开展四项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加,每个学生准备好一件有扣子的衣服、一双鞋子(有鞋带)、一条红领巾、一个书包。
(播放背景音乐)①穿衣服——拿起衣服穿好扣齐。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北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本概念。这指的是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它是培养我们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生活中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以及这样做如何帮助我们成长。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从课堂导入到新课讲授,再到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希望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独立做事的经历。这让我意识到,其实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只是在课堂上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独立自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讨论内容不够熟悉。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讨论主题,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3.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完成事情。
2.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己完成事情的氛围。
2. 准备一些生活自理工具,如:拖把、扫帚、垃圾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出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讲解:教师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
6.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别人,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7.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完成一些家务事情,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通过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搜集学生回家后完成家务事情的反馈,了解他们能否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和完成的任务。
2. 举办生活技能比赛,如穿衣、系鞋带、整理房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八、教学反馈:1. 课后向学生询问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 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分析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课件小学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你发现在学校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下面哪些行为是你可以自己做的呢?
2聊天室-明明与妈妈
在家里,明明想把自己 的脏球鞋洗一洗。
妈妈却说:“你还小, 还是让妈妈来洗吧!”
明明该怎么做呢?
3.游戏角
活动1:
大家来参加小兔子生 日,好多零食和玩具, 但是桌面乱糟糟的。 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二:整理书包 大行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三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心理健康课程
1天真屋-东东的早晨
早上起床了,东东自己穿衣,妈 妈要帮他,东东不让。
东东说:“妈妈我长大了,自己 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很高兴,夸东东真棒!东东 很自豪!
刚才视频的男孩和东东相比,你喜欢谁?为什么?
01.
视频中的小女孩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02.
你发现在家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你会自己整理书包吗? 右边哪些物品可以放到书包? 让我们拿出书包一起来整理
一下吧!
下节课再见!
一年级心理健康课程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2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生活自理区。
2. 准备相关的生活自理工具,如衣服、鞋带、书包等。
3. 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课件或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讲解操作要领。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6. 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自理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是生活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的生活自理场景,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理的认识。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
3. 结合家长反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九、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一年级心理健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活动目标活动名称:自己事情自己做(语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学生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学生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三)启发学生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学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2、学生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我们同学们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同学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能干的你回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呀。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能力,鼓励学生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2.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3.支持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鼓励他们自主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自我了解: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及自己可以主动解决的情感问题。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
3.情绪管理: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处理情绪问题。
教学方式:1.学生反思:先让学生进行个人反思,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情感问题。
教案中将绘画作为反思方式,帮助学生确立自我认知。
2.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小组间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从中获取正向的认同感。
3.角色演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情绪管理,教师将组织角色演练。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更真实地感受任务完成和情感处理。
教学重点:1.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3.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2.如何让学生正确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学过程:第一步:个人反思1.教师把色板和画笔分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画一幅自画像。
2.学生画完自己的自画像后,教师将让他们回答几个问题,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问题。
- 你画自己的自画像时,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你感到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你对自己的前途有什么期望?第二步:小组讨论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反思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他们可以交流彼此的能力和问题,并互相帮助和支持。
2.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角色扮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其分别扮演家长和孩子。
家长将给孩子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并观察并指导孩子完成任务。
一年级上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心里健康教学设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的重要性,理解自立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如穿衣、整理书包、系鞋带、收拾玩具等。
3.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积极实践自立自强的精神,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4.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承担自己的事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40 分钟四、教学准备1. 教学视频:展示不同年龄段孩子自己做事情的短片,包括幼儿自己穿衣、小学生自己整理书桌、中学生自己做饭等,让学生看到自立的成长过程。
2. 教学图片:展示孩子们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系鞋带、收拾玩具等日常活动的图片,图片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卡通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角色扮演道具:如不同角色的服装、帽子、玩具等,用于模拟家庭、学校等场景。
家庭场景道具可以有爸爸妈妈的衣服、围裙、宝宝的衣服等,模拟孩子在家自己穿衣、收拾玩具等情景。
学校场景道具可以有书包、文具、校服等,模拟孩子在学校自己整理书包、书桌等情景。
4. 任务卡片:写有不同自我服务任务的卡片,任务可以多样化,包括简单的和稍微有难度的。
简单任务如自己洗手、自己喝水等。
中等难度任务如自己叠衣服、自己整理床铺等。
较难任务如自己准备简单的早餐(如冲牛奶、拿面包)等。
5. 奖励贴纸或小礼物:用于鼓励学生完成任务,可以准备一些可爱的动物贴纸、彩色铅笔、小本子等。
6. 制作一个“自立小明星”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开场白: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可以完成的,这样不仅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美好。
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2. 观看视频: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孩子们自己完成日常任务的情景。
一年级心理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理健康教材第一册第2课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目标】1、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学会做自己的事情。
2、了解需要学做的事情有哪些。
3、乐意学习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
4、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合作事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基本的自理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彩色笔和相关的教学用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天真屋:1、教师用简要通俗的语言引入主题:我是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我会越做越好。
2、展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通常要自己处理的事务图片。
3、发给学生彩色笔和一人一套图片,让学生涂色评估。
4、让座位前后相邻的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分享交流。
5、教师经过巡视后总结全班涂色情况。
自己会做的事情最多的要表扬,会做最少的同学也要从正面鼓励;最后让全班同学为自己的进步和能干鼓掌,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激励。
二、聊天室:1、教师描述一段假设的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应对方法。
3、教师总结归纳,并将主要的应对方法用拼音书写在黑板上。
4、请全班同学一起诵读黑板上的方法要点,以加深印象。
三、游戏角:1、描述生日会情境,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小公鸡、小山羊、小狐狸等都在帮小兔准备生日活动,你会帮小兔做什么事?其他小朋友会做什么?他们什么地方做得好,我可以向他们学习?你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做什么事情?2、四人小组分享交流。
3、教师巡视,并根据巡视情况进行总结。
四、加油站:1、布置活动要求,做好活动准备。
2、开始现场整理书包比赛,同时教师注意观察。
3、总结归纳。
五、亲子分享:1、鼓励学生说出学需哦事情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并加以分类。
选出具有普遍性的三个问题。
2、教师分别就某一个问题,鼓励已学会处理的学生举手,所有居首的孩子占到国道或教室前后,鼓励在这个问题尚有困难的学生能够走过去与那些同学交流。
3、鼓励学生就一个自己做得不太好的事情回家后想家长请教。
4、请1-3对同学分享刚才交流的感受或收获。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技能。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体验自己做事的乐趣。
2.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讲解生活自理技能,让学生跟随学习。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做事的心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自理技能。
五、教学内容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如能提高独立性,培养自信心等。
2.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4. 自我服务的意义:教授学生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洗手、梳头、整理床铺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场景,如小动物们比赛整理房间,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可以自己做的事情。
3. 教师示范:教师展示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活自理技能的实践操作。
5.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做事的心得,分享自己的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生活自理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全国通用
标题: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
2. 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性。
(2)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讲解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增强自信心。
3. 情景教学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自己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为全国通用教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情景教学”部分。
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中,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含义,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3. 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自己解决,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册、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能做的事情,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 副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3. 内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自己能做的事情- 遇到问题自己解决4. 结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能行!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自己整理一次房间,记录下来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信心。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进一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3.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学会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学会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视频等资料。
2. 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衣服、书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事情,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PPT或视频,展示一些一年级学生独立完成事情的图片或视频,如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
3.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
4. 学生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穿衣、整理书包等,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基本生活技能。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作业,如回家后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
1.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比赛活动,如穿衣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九、教学修改:1. 教师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新的学期继续保持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信,勇于尝试。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独立完成任务。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3. 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2. 教学材料:PPT、教学卡片、生活用品(如衣物、鞋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自立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自立的认识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穿衣、穿鞋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任务。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自立问题,分享解决方法。
5. 经验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自立的心得和经验,激励其他学生。
6.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自立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自立小能手”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自立能力,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七、教学评价标准: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任务,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2.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自立经验。
3. 学生能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理解独立自主的意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1.3 情感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述了一个故事,强调了孩子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
2.2 生活自理技能教学教授学生如何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3.2 示范法:演示生活自理技能,让学生直观学习。
3.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考。
4.2 新课讲解:讲解课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理解独立自主的意义。
4.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如何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4.4 学生实践:学生动手尝试,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自己完成穿衣、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自理任务。
5.2 课堂作业:学生绘制一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画作,展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生活自理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早晨起床,学生自己完成穿衣、整理床铺等任务。
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里尝试独立完成事情的经历,相互鼓励和学习。
6.3 生活技能比赛:组织一个生活技能比赛,如穿衣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展示。
7.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独立完成事情的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教学目标
1、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学会做自己的事情。
2、了解需要学做的事情有哪些。
3、乐意学习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
4、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和做事情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孩子生活和学习方面基本的自理能力。
难点:帮助树立我能做好的信心。
三、教学准备
图片、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天真屋
图片导入,展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通常要自己处理的事务图片。
1、说一说图片中的小学生在干什么?
2、每位学生涂色评估自己能做的事情。
3、小组分享交流。
4、教师点评:(表扬会做事情多的学生,鼓励会做最
少的学生,让全班学生为自己的进步和能干鼓掌。
)(二)聊天室
1、出示书中假设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尤其
鼓励胆怯的孩子)
2、小结。
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游戏角
1、出示生日会情境,小组交流,你会帮小兔做什么事情呢?
2、集体整理书包比赛。
(表扬又快又好的同学,找出整
理不好的原因,鼓励待努力的学生)
(四)加油站
1、说说生活中你擅长做得事情和做事情遇到的困难。
2、鼓励交流,分组让不会的同学勇敢地走向会的同学请教经验、方法。
3、交流感受或收获,教师点评总结。
(五)亲子分享
请父母帮孩子制定个人事务清单。
让学生了解自己要学会的学习、生活事务。
并督促、帮助其完成。
五、结束语
我们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只要大家有信心,遇到困难勇于向他人请教。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