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20200515193526)
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c4c1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d.png)
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一、检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1.各种检验标本分别由护士、医生和检验技术人员采集。
2.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按《检验手册》执行。
二、标本接收
1.检验科收到标本后,要核对标本的数量和质量,扫描标本条形码签收,核对标本信息。
2.填写标本交接记录单,并反馈给临床科室。
3.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按照不合格样本处理流程执行。
不合格标本的范围包括:
(1)无标识、缺项、错项标本;
(2)空管、标本量不足标本;
(3)收集容器不正确的标本;
(4)未正确使用抗凝剂、防腐剂的标本;
(5)严重溶血及静脉营养时严重脂血的血标本;
(6)需要空腹抽血而未空腹的标本;
(7)有溢洒、渗漏的标本;
(8)超过允许送达时间的标本;
(9)需要抗凝,出现凝块的标本;
(10)使用吸水性材料留取的大便样本;
(11)其它影响检验结果的标本。
4、将标本送往科内相应检验部门或区域。
三、标本检验
各班组按各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标本检验。
四、检验标本的保存和处置
检测完毕的血标本冰箱保存7天,然后高压处理;微生物标本当天高压处理;其它标本和高压后的标本按《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处理。
附: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处理流程。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5572856bec0975f465e22d.png)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均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接收标本严格实行验收、登记制度。
标本接收人员应对送检标本做出初步的质量判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接收人员应注明情况,应予退回,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前处理接收人员在接收送检标本时,应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编号;对于需及时处理或检测的标本,应单独分类并将其交给检测人员,执行“优先原则”。
四、检测人员在预处理标本时应防止标本遗漏、污染、倒翻或编号模糊、混乱等情况发生,出现意外时需及时报告实验室经理或专业主管,必要时提交客服部,联系医生和病人重新留取、采集标本。
五、送检的标本应立即检测。
对不能立即检测的标本,应按照标本储存要求妥善保管。
检测完毕的标本应按规定进行保存。
凡需冷藏保存的标本均应放置于2-8℃冰箱,由值班人员每日记录冰箱温度。
六、废弃标本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普通检验废弃标本放置于专用的黄色医疗废物袋中,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置;并作详细的交接记录;对于传染病标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处理。
七、任何实验室人员不得私自处理、保存和外借标本,更不得违法贩卖标本。
因工作或科研需要时,应请示部门负责人,获得批准后,方可领取,并需做好标本特殊使用记录。
实验室接收管理制度
![实验室接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101f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6.png)
实验室接收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规定了实验室物品、试剂、样品及文件资料接收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物品、试剂、样品及文件资料接收相关的活动。
三、职责1. 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2. 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执行物品、试剂、样品及文件资料接收工作。
四、接收程序1. 物品接收: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定人员负责接收物品,核对物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信息,确保与采购订单或协议一致。
如发现物品不符或损坏,应拒绝接收并联系供应商解决问题。
2. 试剂接收: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定人员负责接收试剂,核对试剂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与采购订单或协议一致。
如发现试剂不符或过期,应拒绝接收并联系供应商解决问题。
3. 样品接收: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定人员负责接收样品,核对样品名称、来源、数量、质量等信息,确保与协议或约定一致。
如发现样品不符或异常,应拒绝接收并联系送样人解决问题。
4. 文件资料接收: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定人员负责接收文件资料,核对文件名称、内容、密级等信息,确保与协议或约定一致。
如发现文件资料不符或错误,应拒绝接收并联系发送方解决问题。
五、验收标准1. 物品验收标准:物品应符合采购订单或协议的质量要求,外观完好无损,规格型号正确无误。
2. 试剂验收标准:试剂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应清晰、准确,包装无破损,质量符合要求。
3. 样品验收标准:样品名称、来源、数量、质量等信息应清晰、准确,包装无破损,符合协议或约定要求。
4. 文件资料验收标准:文件资料名称、内容、密级等信息应清晰、准确,无涂改、破损等现象,符合协议或约定要求。
六、异常处理1. 如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接收工作,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
2.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3. 如因供应商原因造成异常情况,应联系供应商解决问题;如因实验室原因造成异常情况,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实验室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18ec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8.png)
试验室检验标本手记与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旨在规范试验室检验标本的手记与处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相关科室和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医生、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试验室检验标本的手记与处理工作必需遵从规定的操作流程,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检验标本手记管理第四条:检验标本手记工作由具备资质的医务人员完成,包含医生、护士等,必需经过相关培训合格方可操作。
第五条:对于有特殊需求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手记,必需由经验丰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第六条:标本手记前,医务人员必需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告知,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七条:标本手记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需佩戴清洁的工作服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避开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八条:标本手记器具必需保持清洁,经过每次使用后必需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九条:标本手记时,应手记充分的标本量,确保后续检验所需,同时应选择适当的手记容器和方法,避开标本被污染或溢出。
第十条:手记不同种类标本的医务人员必需了解不同标本的手记要求和处理方法,避开显现混淆或错误的情况。
第十一条:手记的标本必需及时送至试验室进行分析和检验,标本送达后,试验室人员必需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三章标本处理管理第十二条:试验室人员在接收到标本后,必需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标本相关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试验室人员在进行标本处理前,必需对标本进行质量评估,包含标本量、保管条件、样本类型等,确保符合检验要求。
第十四条:试验室人员在处理标本时,必需佩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开标本被污染或造成损害。
第十五条:标本处理过程中必需遵从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切勿随便更改或省略步骤,确保标本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试验室人员在标本处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需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
![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14e5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b.png)
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一、引言在医疗行业中,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标本采集、准确的运输方式、规范的接收及妥善的保管是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流程,确保标本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为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减少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二、标本采集1.医务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进行标本采集工作。
2.标本采集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告知,包括标本采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等。
3.医务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4.采集器械应为一次性器械,不得重复使用,采集器械的选择应根据标本类型进行。
5.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标本采集区域的清洁,避免污染。
6.采集完成后,应立即将标本进行正确的包装和标记,确保标本完整,并填写相应的标本采集记录。
三、标本运输1.标本运输应尽量选择专门的运输车辆,保证及时到达目的地。
2.运输车辆应具备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
3.标本应以密封的容器进行运输,以防止泄漏和破损。
4.标本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震措施,避免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
5.运输过程中需记录标本的运输情况,包括起运时间、到达时间等,以便追溯标本的运输历史。
6.运输车辆上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处理突发情况的人员。
四、标本接收1.标本接收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2.接收人员在接收标本之前应确认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行记录。
3.接收时需要核对标本相关信息,包括标本袋上的患者信息和标本类型等。
4.接收人员需要根据标本种类和要求将标本进行妥善的分类和保存。
5.接收完成后,应及时将接收情况填写至接收记录表,并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后续处理。
五、标本保管1.标本应存放在专门的标本保管室中,禁止将标本放置于其他非相关区域。
2.标本保管室应具备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b084deaa00b52acfc7ca9d.png)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
1、细菌室工作人员首先核对病人信息(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检验目的等)。
在确认所送标本符合无菌送检要求后签收标本。
2、遇有下列情况拒收标本:有污染、口水(食物残渣)、标本送检部位不明确者、标本与送检目的不符合,及时电话联系、补救,并作好拒收记录。
3、将接受标本按本室规定序号按序编号,并将标本条码读入新和中文检验系统
4、如因采样及送检未实行无菌操作而导致标本污染(如尿培养三种或三种以上细菌生长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重留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5、接受标本时发现病人不理解或未按无菌要求留取,应耐心解释,不与病人争吵,解决有困难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6、已检测完毕的标本立即放置规定污物桶内立即浸泡消毒。
肥达氏标本保存冰箱一周,脑脊液、胸腹水标本保存5天。
7、所有鉴定完毕已报告的细菌保存48h后,集中收集污物桶内于1:50 84 泡4—6h分类处理。
详见废弃物处理规定。
样品接收保管处理制度
![样品接收保管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d2a89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0.png)
样品接收保管处理制度第一篇:样品接收保管处理制度样品接收、保管和处理制度①凡属委托试验的试样,应在样品室登记,登记时应根据客户的检测要求,查看样品状况(包装、外观、型号、规格、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配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进行所要求的检测,否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送检单位补充或重取试验样品;有些样品还应检查所采用的包装或容器是否可能造成样品的变异,并在“委托检验协议书”上登记说明。
同时应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检毕样品的处理方式。
②接受试样后,收样人员应标明试样编号,并及时将样品交给检测室进行检验测试;③试样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和破坏几何形状,从而影响试验结果;④测试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⑤ 对于现场采集的砂、石等,运回室内试验时,均需留样保存,所有留样从试验报告发出之日起,保存一个月备查。
⑥ 样品传递到检测室后,各室试验人员应进行交接验收,查看样品状况是否与检验业务和委托书要求内容相符,对以封装方式送达的样品,应检查封签是否完整有效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
⑦检毕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申诉期,留样期一般不超过60天,特殊样品根据要求另行商定,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它用。
第二篇:样品保管制度样品保管制度1.取样人员或外来委托人员将样品送至试验室时均应填写试验委托单,试验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时,应查看样品状态,如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附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所检项目。
2.样品管理员在接收和确认样品后,按规定编号并作好标识,标明试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
登记后放入样品室或及时交与相关试验检测组进行检测。
3.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
4.搬运试样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破坏或损毁试样的几何形状,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5.样品室要有专人负责,限制出入,确保样品安全。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b2ac5316fc700abb68fcdf.png)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1、样品接收程序1.1、接收程序:1.1.1正常白班标本每天7.30由护士工作人员接收服务中心送检病房的样本。
通过lis系统逐个扫描标本信息纳入微机程序保存。
纳入结束后将其名单打印一份交给送检人员双签备存。
并按检验项目直接摆放在各室的标本框内。
1.1.2急诊白班标本送检人员直接将急诊标本送采血室,并且亲自在登记簿上填写标本信息,然后由采血室人员送到各室检测。
1.2、验证:进入各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病区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 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 床号和检验项目等。
1.3、转送:在查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其他实验室(包括病理科)或本科各实验室的样本,要提高责任性,及时地转送(可电话通知)有关实验室( 尤其是争论急诊项目)切勿延搁样本,延误检测,影响检验结果和报告时间,对人为造成的样本遗失, 漏检和由之延误检测违反承诺限时报告引起病人纠纷和投诉, 将追究当事者和当事实验室责任。
急诊标本及各病房零散标本:由采血室人员登记并转送相关实验室1.4、外单位送检:外单位送检的样本,一律登记后,再转交各实验室检测, 报告结果由检测者传真发出或由服务台人员转发。
1.5、标本放置:接收后的样本须统一放置在固定部位并有明显标志的样本盒中, 以便其他实验室的同志来拿取各实验室对如何转送和取样本应有明确的规定,包括定时定点,由检测实验室同志询查收集, 对超时样本要求 (急诊样本除外),必要时通知和催促有关实验室的同志来拿取, 并作记录。
1.6、多张检验单标本:凡有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 包括其他实验室或外送兄弟医院实验室作检测以及本科不同实验室检测的项目)原则上要分装各管, 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各样本盒 ,对采样困难者要主动跟踪样本,并作详细记录以免漏检,分清责任。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c2eb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2.png)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实验室标本的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标本的有效利用。
2. 标本管理制度2.1 标本采集- 所有标本采集必须按照实验室标本采集操作规范进行,确保采集的标本符合质量要求和相关法规法律。
- 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采集者的个人防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标本采集后应妥善包装并标注相关信息,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追溯性。
2.2 标本存储- 标本存储应按照相应的储存条件和时限进行,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或变质。
- 标本存储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2.3 标本记录- 所有标本的相关信息应准确记录并建立档案,包括标本编号、采集日期、采集者、标本类型等。
- 标本记录应以电子或纸质形式保存,并定期归档备份。
2.4 标本检索和调取- 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权检索和调取标本,但必须符合相关授权和权限管理制度。
- 标本检索和调取时应记录有关信息,并在使用后及时归还或处理。
2.5 标本销毁- 标本的销毁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标本销毁过程应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应证明和备案。
3. 登记送检流程3.1 登记流程- 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并生成相应的标本编号。
- 登记内容包括标本来源、送检目的、接收日期等。
- 登记信息应准确记录,并及时更新。
3.2 送检流程- 标本送检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标本打包、填写送检单等。
- 送检单应包含标本编号、送检日期、送检项目等信息。
- 标本送检后应及时跟踪并记录送检结果。
3.3 结果反馈- 实验室收到送检结果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结果解读和分析。
- 结果反馈应及时、准确,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总结本文档规范了实验室标本的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对于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标本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保证标本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a9c3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png)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和处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检验的基础工作,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检验标本采集1.1 采集标本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1.2 采集标本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相符。
1.3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影响检验结果。
1.4 采集特殊标本(如骨髓穿刺、胸水、腹水等)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检验标本储存2.1 标本储存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2 血液标本应采用专用容器,避免剧烈震荡,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3 细胞培养标本应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气体环境。
2.4 冰箱内储存的标本,应定期检查,确保冰箱温度恒定,避免标本变质。
三、检验标本运输3.1 标本运输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2 采用冷链运输的标本,应使用专用冷链设备,确保标本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
3.3 长途运输标本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标本温度过高或过低。
3.4 标本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撞击,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四、检验标本交接4.1 标本交接应由专门负责人员完成,确保标本安全、及时送达实验室。
4.2 交接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种类、数量等内容,确保无误。
4.3 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留存备查。
五、检验标本处理5.1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即进行编号、登记,并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5.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本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5.3 处理后的标本,应放入相应的检测仪器或设备中,进行检验。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499d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1.png)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为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以下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1.1 实验室样品的存储(1) 样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存储区域内,并严格按照样品名称、编号、时间等信息进行标记。
(2) 不同种类的样品应分别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3) 实验室应设定样品的保质期,过期的样品应及时处理。
1.2 实验室样品的使用(1) 使用样品前,应先查看样品的标签和记录,检查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 所有样品的使用都应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执行,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样品使用后,应及时进行记录和更新,避免混淆和误用。
1.3 实验室样品的处置(1) 样品使用完毕后,应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处置,避免对环境和身体造成危害。
(2) 残留样品应及时存放,并注明存放位置和时间,以备后续使用。
(3) 实验室应设定样品废弃的审批流程,对于需要废弃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身体造成危害。
二、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2.1 样品存储流程(1) 样品接收:实验室接收到样品后,应及时对样品进行登记和编号,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
(2) 样品分类:实验室应根据样品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并将不同种类的样品存放在不同的存储区域内。
(3) 样品标记:实验室应对每个样品进行标记,标记内容应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存储位置、接收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2 样品使用流程(1) 样品查看:使用样品前,实验人员应先查看样品的标签和记录,检查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 样品操作:所有样品的使用都应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执行,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样品记录:使用样品后,实验人员应及时进行记录和更新,包括使用日期、使用人员、用途、剩余量等信息。
2.3 样品处置流程(1) 样品存放:使用完毕的样品应及时存放,并注明存放位置和时间,以备后续使用。
(2) 样品处置:对于无用或过期的样品,实验室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置,保证对环境和身体的安全。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一)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一)](https://img.taocdn.com/s3/m/8b5636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6.png)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
良好的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确保标本数据的可靠性,避免标本丢失或污染等问题,从而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接收、处理、储存和丢弃等五个方面阐述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的内容。
正文:一、标本采集1.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材料和器械,核对患者信息,检查标本采集点是否清洁卫生。
2. 采集标本的方法:根据不同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标本不受污染。
3. 标本采集后的处理:妥善保存采集的标本,添加必要的试剂或液体,标注采集时间和采集人的信息。
二、标本接收1. 标本接收前的准备:检查标本容器封闭性和完整性,核对标本相关信息与申请单是否一致。
2. 标本接收流程:记录标本的接收时间、接收人员和标本的数量,检查标本外观和标签是否清晰可辨。
三、标本处理1. 标本分装与分析:对接收到的标本进行分装和分类,确保标本能够方便进行分析和检测。
2. 标本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标本处理方法,例如离心、冷冻等。
3. 标本处理记录:记录标本的处理过程、处理方法和处理人员的信息,以备查证和追溯。
四、标本储存1. 标本储存条件:根据标本的性质和要求,确定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湿度,避免标本的变质和损坏。
2. 标本储存容器和标签: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保证标本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标注储存时间和标本信息。
五、标本丢弃1. 标本丢弃政策: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验室要求,制定标本丢弃的具体政策和程序。
2. 标本丢弃前的处理:彻底销毁标本信息,防止标本被他人获取或滥用。
3. 标本丢弃记录:记录标本的丢弃时间、方法和操作人员的信息,以备日后查证。
总结: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规范的标本采集、接收、处理、储存和丢弃等流程,能够保证标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标本的丢失或污染等问题。
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
![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2564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c.png)
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在医疗机构中,检验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接收、登记和处理各种临床标本。
标本接收和登记流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检验结果和诊断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
一、标本接收前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标本接收台上应该摆放整齐且清洁的工具和耗材,包括试管、标本袋、标签纸等。
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接收台,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卫生。
2. 检查接收设备状态:检查接收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离心机、冰箱、温度计等,确保其正常运作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标本运输准备:提前检查标本运输工具和要求,如冷藏盒、冷藏袋等,确保其可用性和符合运输要求。
二、标本接收流程1. 标本接收员身份确认:标本接收员需要佩戴工作牌,并主动向送检人员介绍自己的身份,并核实送检人员的身份信息。
2. 标本接收与验收:接收员按照送检人员提供的样本信息,核对标本的数量和标签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必须检查标本的封闭性、完整性和外观,确保标本未受到任何污染或破损。
3. 标本分装与分类:接收员根据标本的类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正确分装和分类标本。
例如,血液标本应该按照类型(全血、血清或血浆)进行分类,尿液标本应根据采集时间和采集方法进行分类。
4. 标本处理记录:接收员需要及时记录每一个接收到的标本的信息,包括接收时间、标本数量、送检人员姓名、采样时间等。
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
三、标本登记流程1. 标本信息登记:登记员需要将标本接收记录中的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并生成相应的登记条码。
登记员应仔细核对录入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 标本交接:登记员需要将已登记完成的标本及相关信息,交接给相应负责的检验人员。
交接时需要注明标本数量及所需检验项目。
3. 标本存储:登记员需要将已登记的标本按照要求存放到相应的存储设备中,如冰箱、离心机等。
不同样本的存储要求也需根据需求进行妥善处理。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10d31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d.png)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1.采集标本:(1)标本采集室与检验科室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采集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采集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以防止污染标本和感染疾病。
(3)标本采集前,采集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4)标本采集应使用专用的采集器具,包括采血针、尿采集容器等,以减少污染和损伤标本的可能性。
(5)采集人员在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采集的时间和量,及时记录并告知相关人员。
2.储存标本:(1)标本应储存在经过专门设计的贮存设施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标本的腐坏和变质。
(2)不同类型的标本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3)标本要进行全面的标识,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时间、采集者等重要信息,确保标本的可追溯性。
(4)对于特殊标本,如生物危险品等,要有专门的处理和贮存方案,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储存,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转运标本:(1)标本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装和包装,以防止标本的泄漏和损坏。
(2)标本转运前应及时通知收件人,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转运。
(3)在标本转运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的震动和高温,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防止标本以外的数据和信息的泄漏。
4.处理标本:(1)标本到达检验科室后,应及时进行接收和登记,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标本处理前,应核对标本的相关信息,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3)标本处理要按照相应的检验方法和程序进行,避免操作上的差错和污染。
(4)处理完标本后,要及时进行储存和保存,并根据需要留样,以备追溯和复查。
以上是一套较为完整的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它涵盖了从标本采集到结果处理的全过程,旨在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配合专业的人员培训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样品接收、保管及处置管理制度
![样品接收、保管及处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d0456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1.png)
样品接收、保管和处置管理制度
1、试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样品的接收,填写《取样、流转记录
表》中的相关内容。
2、接收完样品后应对样品的有关信息进行核查,检查样品状态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标准的要求,如不符合,须重新取样。
如满足检验检测标准的要求,应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及编号
3、授权负责人或检测工程师将检测任务下达给有关的检测员,同时该留样的留样,不能立即进入试验程序的样品和留样样品及试验完毕后仍需保留的样品应统一保管,并填写《留样记录表》,需要留样的样品一般有水泥、石灰、沥青等,留样期限按规范要求执行,到期后,按相关要求处理并做好《样品销毁记录》的填写
4、检测试验完毕后破坏的样品,一般直接处理,检测试验结果异常或不合格的检测试验样品应留存,通知相关单位人员查看后才进行处理并做好《不合格品记录》,一般留存时间为5天。
实验室样本采集与保存制度
![实验室样本采集与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fd454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f.png)
试验室样本手记与保管制度1. 前言试验室样本手记与保管是医院日常工作中至关紧要的环节,其中包含医学检验样本的手记、运输、处理与保管等各个环节。
为了确保医院试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订立本制度,规范试验室样本手记与保管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管理事项。
2. 手记准备2.1 试验室样本手记由具有资质的医务人员负责执行,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2.2 手记前,手记人员应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编号等身份信息,确保手记标本与患者信息全都。
2.3 手记前,手记人员应检查手记工具是否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手记容器应为无菌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注患者姓名、编号和手记时间。
2.4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样本(如纳米料子、感染性物质等),手记前应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3. 手记操作3.1 手记时,手记人员应向患者做好相关沟通工作,解释手记过程和注意事项,敬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3.2 手记人员应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手记操作,包含洗手、消毒、戴手套等。
手记人员应注意手部卫生,避开污染样本。
3.3 样本手记应遵从规范操作步骤,包含正确选择手记部位、正确手记方法、正确使用手记工具等。
避开对患者造成不必需的损害和不适。
3.4 手记过程中应注意避开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避开样本污染和误采。
3.5 手记完毕后,手记人员应将样本妥当包装,避开样本泄漏或损坏。
将样本送至指定的试验室,确保及时处理。
4. 样本运输与处理4.1 样本运输应符合相关规定,采取合适的包装料子和运输工具,保证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2 手记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样本的温度掌控,避开样本受热或冷冻引起质量变动。
4.3 手记人员应记录样本运输的相关信息,包含运输时间、条件等,确保样本运输的可追溯性。
4.4 样本送至试验室后,试验室人员应及时接收和处理样本,避开耽搁。
检验科标本保存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保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e67f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a.png)
检验科标本保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院检验科标本的保管管理工作,提高标本质量和安全性,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订立本检验科标本保管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全部标本的收集、保管、处理和销毁工作。
三、标本收集1.标本手记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识标本手记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2.标本手记前应洗手,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包含戴口罩、戴手套等。
3.标本手记过程中要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开标本的溢漏、破损或受污染。
4.标本手记完成后,及时进行标本的标识、包装和记录,确保标本的追溯性。
四、标本保管1.检验科应配备特地的标本保管设施,确保标本在保管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标本保管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
3.标本保管设施应具备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掌控功能,不得超出标本保管要求的范围。
4.标本保管设施应有充分的容量,并依照标本的种类和属性进行分类存放。
5.标本保管设施内应设置充分的照明和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标本处理1.标本接收后,应进行及时的登记和核对,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标本应依照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处理,包含分装、冷藏、冷冻等。
3.不同类别的标本应使用不同的容器和保管液,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对异常标本应及时处理,如特殊处理、报废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六、标本销毁1.标本的销毁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进行,确保标本的安全和保密性。
2.标本销毁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遵从标本销毁流程和操作规范。
3.销毁过程中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标本泄漏或受到污染。
4.销毁记录应认真记录销毁的时间、方式和原因,并做好相应的备案。
七、标本追溯1.标本追溯是指对标本的来源、交接和处理过程等进行记录和追踪的工作。
2.检验科应建立标本追溯记录,并定期进行核对和审查。
3.标本的追溯记录应包含标本的编码、手记信息、保管信息、处理信息等内容。
检验科标本接收登记制度
![检验科标本接收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84cabae518964bce847c5b.png)
检验科标本接收登记制度一、检验标本接收制度涉及临床科室检验申请、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检验科有关标本收集、转运、接收、传递、处理和贮存等过程。
有关标本收留和处理人员必须遵循本制度。
实验室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临床标本的《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二、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对于患者自行收取标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
在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求核对医嘱(或申请项目),选择恰当的容器进行粘贴条码,并认真核对患者、样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三、标本送达实验室后标本接收人员应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样本质量,查看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晨间标本由检验科护工到临床各科收取标本,急诊标本由临床科室护工或通过物流系统送往检验科,检验科接收人员主要核对标本条码与登记本上对应的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检验项目与标本类型的匹配,观察标本的性状。
并在标本登记本上一一签名签收。
四、接收人员观察各种留置标本的临床资料、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及是否符合“抽样程序”之规定;若满足拒收条款时即时通知重新采样并予以记录。
标本接收后由接收人员及时分拣,编注唯一的检验号,立即处置;当日不能完成的检验标本按“样品处置程序”冷藏或分装、冷冻等。
标本被检测前应由检验者再次观察其标识及性状。
不合格标本必须按程序退回,并作好记录。
五、急诊标本接收时,收送人员要记录时间,依检验项目类别将其送入相应实验室,并监控检验周期符合规定。
六、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
尿液标本、大便标本检测后及时按规定处理,血液标本,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标本,检验后应按规定保存一周,以备查对。
尚未检测标本贮存处应有标识。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c73dbd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9.png)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1目的规范临床标本的验收、登记和保存程序,及时发现标本采集、处理和送收过程中的不符合项,保证标本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受理的标本。
3职责3.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验收和登记。
3.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组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4工作程序4.1标本的核收4.1.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必须明确本科室接收标本的范围,非本科室接收范围内的标本不予受理。
4.1.2标本接收人员将标本收集人员收集来的标本进行检查和验收,并仔细检查标本的标识、容器、抗凝剂、标本量、标本状态(如凝块、溶血等)是否符合有关检测要求,以及标本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4.1.3对标本信息不详,或标记错误,或使用抗凝剂和采血管不当,严重溶血或脂血,或与检验申请单不符的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
对不合格的标本,标本接收人员应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表》,并录入l.IS系统中即可立即将此信息传给护士站,以便及时做出快速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相关采样人员。
必要时发回检验申请单,标本保留检验科,标本做好醒目的不符合标记。
4.1.4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临床标本,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4.1.5标本的核收登记送到检验科的标本交给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接收人员进入l。
IS 系统标本接收模块,通过扫描送检清单上批次条码,l。
IS系统列出本批次所有标本。
接收人员再扫描每一个标本的条码,l。
IS系统会自动与清单上的标本进行核对,当不一致时会给出提示。
然后,点击确认,l。
IS系统自动记录接收人和接收时间。
如果是来自住院患者的标本同时传送记账信息给医院信息系统(HIS)。
临床护工需要将送来的急诊标本在《急诊标本核收登记表》上登记,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同时核对验收并在1,IS系统中进行扫描条码确认。
门诊体液标本和末梢血标本由患者送至检验科或在检验科采集,接收人员同样要在LIS系统中接收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沈阳维康医院检验科工作制度
版序:版本号:第3版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JYK-02-001发布日期:2012年3月15日
生效日期:2012年3月15日发布部门:检验科
编辑人:黄玉华执行责任人:检验科工作人员
修改人:批准人:黄玉华
审核人:曲甦页码:共 3页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
为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根据检验科工作性质,现对标本管制做如下规定:
1、样品接收程序
、接收程序:
1.1.1正常白班标本每天由护士工作人员接收服务中心送检病房的样本。
通过
lis系统逐个扫描标本信息纳入微机程序保存。
纳入结束后将其名单打印一份交给送检人员双签备存。
并按检验项目直接摆放在各室的标本框内。
1.1.2急诊白班标本送检人员直接将急诊标本送采血室,并且亲自在登记簿上
填写标本信息,然后由采血室人员送到各室检测。
、验证:进入各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病区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 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 床号和检验项目等。
、转送:在查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其他实验室(包括病理科)或本科各实验室的样本,要提高责任性,及时地转送(可电话通知)有关实验室( 尤其是争论急诊项目)切勿延搁样本,延误检测,影响检验结果和报告时间,对人为造成的样本遗失, 漏检和由之延误检测违反承诺限时报告引起病人纠纷和投诉, 将追究当事者和当事实验室责任。
急诊标本及各病房零散标本:由采血室人员登记并转送相关实验室
、外单位送检:外单位送检的样本,一律登记后,再转交各实验室检测, 报告结果由检测者传真发出或由服务台人员转发。
、标本放置:接收后的样本须统一放置在固定部位并有明显标志的样本盒中, 以
便其他实验室的同志来拿取各实验室对如何转送和取样本应有明确的规定,包括定时定点,由检测实验室同志询查收集, 对超时样本要求 (急诊样本除外),必要时通知和催促有关实验室的同志来拿取, 并作记录。
、多张检验单标本:凡有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 包括其他实验室或外送兄弟医院实验室作检测以及本科不同实验室检测的项目)原则上要分装各管, 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各样本盒 ,对采样困难者要主动跟踪样本,并作详细记录以免漏检,分清责任。
、特殊标本处理:对暂不检测的项目和超规定时间的样本,要随时登记和交班,以免漏检, 遗失和延误检验,对没有登记实验室和当事者,一旦发现有此样本的差错发生,一律追究责任。
对特殊样本或特殊病人的样本,实行"首接"负责制, 所谓特殊样本是指难于采集的样本,以及特殊病人的样本一律实行"首接"负责制,无论那位工作人员(包括进修生和实习生,违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追查当事者或
带教老师责任) 一旦收到样本后,均须负其责任,不得以任何借口推托, 及时和正确保管和转送样本到有关实验室或有关人员,同时作交班记录和双签名。
2、样品使用
.将当天送来的标本,根据编号的基本原则,给当天的标本编好号,每个样本的
每个检测项目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
.每张单和对应的样品管上条码号标记相同。
.在lis上每个样本的记录都包括以下信息:接收时间、医院、科室、医生、病
人信息、实验结果(当天实验后填上)、发报告时间、样本采集时间等。
.微生物样本将编号完毕的标本,分别接种于血平板,营养平板,麦康凯平板、
沙保弱氏平板,35度18-24小时孵育后,按卫生部操作规程进行系统鉴定。
并将结果作好记录,再一一把实验结果填入相应化验单。
3、样品保管
血液样本每天使用后不能立即处理,要留至该样品报告结果以后,按编号摆放样本储存盒内,放入样本储存冰箱冷藏2-8℃7天后处理销毁。
尿液、痰液、脑脊液、胸腹水、粪便在结果报出后当天销毁。
4、样品处理及销毁
将各实验室所有废弃物消毒后装入垃圾袋,封口,在垃圾筐上套好新的垃圾袋,
将垃圾带出实验室交给医院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5、样品运送要求
对于各病房及门诊需要送检的标本要严格按照无菌、安全、及时的原则由陪检人员运送至实验室。
标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