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题知识点22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高分经验:高考政治各类型试题答题套路总结

【高考复习】高分经验:高考政治各类型试题答题套路总结

【高考复习】高分经验:高考政治各类型试题答题套路总结一个宏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经济角度:完善市场体制,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差距,扩大社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要举措。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治角度: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国际:①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

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④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

⑤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⑥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发挥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⑦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常用措施类经济学角度:1、坚持经济发展一个中心,所有问题都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2、本着一个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表现为“五个统筹”的目标。

3、贯穿一条主线:经济结构调整----三农、企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在结构调整中进行。

4、把握两个关键:科技发展和改革(完善市场体制)、开放。

5、运用两个手段: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一个目标:资源优化配置6、遵循两个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价值规律,7、宏观调控运用四个手段(经济、行政、法律和道德手段)实现四个目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国家(政府)经济常识角度:①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③运用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共3页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

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

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政治生活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也从来都是高中生政治必修课的一大考点,其中“公民的政治生活” 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今天,我们将从几个常见考点出发,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应试成绩。

一、政治生活的定义、形式和要求这一考点所涵盖的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和要求,要求我们对公民的参与度、形式以及表达方式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需要着重理解一些具体的概念和词汇,例如:公民、选举、表决、提案、参政议政、社区活动等等,这些概念和词汇的理解将帮助我们正确地回答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得分。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多个方面,而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是履行公民的法律义务、社会义务以及国家义务。

这一考点的重点在于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国家行使权利的前提和保障,不可分割的,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

三、参政议政参政议政在我们的班级或社区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也是考试中重点考查的内容。

我们在考试中需要能够对民主集中制、选举产生民主机构和代表、各级人民政治协商机构、问政交流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学习,了解议会的构成、职权,掌握典型的互动方式和活动形式等。

四、发挥公民作用的途径公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发挥公民作用的能力,例如:参加选举、提出意见建议、参与议政活动、捐献爱心等等。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各种途径的要求和实际应用方法,以及公民在这些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这一考点需要我们着重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法,为自己的应试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是我们学习政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要掌握各项知识及其运用方法。

在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多加参与社区或班级社团活动,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022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卷-知识点22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22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卷-知识点22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22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卷-知识点22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最低工资标准【热点背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自2011年9月底,在我国31个省级地区中,21个地点政府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1.7%,还有数个地点政府承诺在年底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从2011年9月1日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

【命题意图】近来物价上涨,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和地点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表达了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个税这两个热点,考生必须牢记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主观题精炼】1.材料一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

从4月25日至5月31日,共收到网民提出的意见23万多条,群众来信181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意见分歧要紧集中在个税“起征点”调整上,由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公众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大多对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强烈,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税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于更好地“调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代表们普遍认为,“个税法修改一小步,民主立法迈大步”。

(1)依照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什么缘故是“民主立法迈大步”。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答案】(1)我国公民具有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益和自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个税法修改意见,更好地表达和保证了公民的民主权益,推进民主立法,增强立法的科学性。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知识点解读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知识点解读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知识点解读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是高考政治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下面将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

一、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国的社会进步是指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经济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实施市场经济,吸引外资和国内投资,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经济规模逐渐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减少贫困人口、改善收入分配、推动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 文化繁荣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繁荣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此外,中国还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3.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国内外顶级的科研机构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中国还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应用。

二、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目标,也是执政者的责任所在。

人民幸福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两个层面。

1. 物质幸福物质幸福是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中国在减贫攻坚、就业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生活条件的改善也让人民享受到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

2. 精神幸福精神幸福强调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中国积极推进全民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健康的社会环境,以及强调价值观念建设等,都有助于人民精神幸福感的提升。

总结起来,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密切相关。

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努力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对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知识点的解读。

2021、2022届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经济生活》简约版)

2021、2022届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经济生活》简约版)

2021-2022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简约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

①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较大(弹性大)。

③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2)价格变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①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二、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

①居民的可支配收。

人们当前可支配收人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当前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

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3)国家政策、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等也会影响消费水平。

(4)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国家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或怎样促进消费,改善民生?)(1)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工资水平;(3)解决好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4)实行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转型升级;(6)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2023年高考政治考前必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

2023年高考政治考前必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

《政治生活》必背要点一、以政府为主体1、原因、根据类-----政府为何要这样做?(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旳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旳主人;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旳政府;(2)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旳宗旨,对人民负责旳原则;(3)政府要转变职能,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旳能力和水平;(4)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5)政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6)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旳笼子。

2、措施类(1)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旳宗旨,对人民负责旳原则;(2)政府要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旳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旳能力和水平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政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5)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旳笼子。

二、以党为主体旳(关键词: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XX省委.市委.县委、政治局常委)1.原因根据类-----党为何要做某事?或做某事旳根据?1)党旳地位决定旳。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旳领导关键,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停夺取新胜利旳关键力量。

2)党旳性质和宗旨决定旳。

党旳性质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旳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旳先锋队;党旳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是完善党旳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旳需要,有助于提高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旳水平。

4)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旳执政理念。

5)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巩固党旳执政地位旳需要。

要加强党旳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6)是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旳必然规定。

7)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旳规定。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1、总体小康2、全面小康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科学发展观①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②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2)素材 必修2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2)素材 必修2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2)素材必修2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么是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句话,及时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总体要求: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收人民的监督。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押题: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民族自信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押题: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民族自信

2022时政热点押题: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民族自信材料1: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

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材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 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要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材料2:2022两会民生建设内容:1、养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报告还提出,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等。

2、住房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3、乡村振兴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1.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篇1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期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1)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主要包括:①经济建设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首位,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包括:设备购置、维护费,人员经费,公务费用。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包括:政府、司法、驻外机构支出,军队、国防建设、国防科研的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⑤债务支出。

包括偿还内债和外债。

4.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1)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2023年高考政治知识点

2023年高考政治知识点

2023年高考政治知识点高考政治复习,整理出各个知识点的要点内容,对于学习效率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给同学们分享一下2023年高考政治必须掌握的25个知识要点,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企业、劳动者的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枪支、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甚至严重的两级分化。

3、转方式调结构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要推动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必须占支配地位。

5、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6、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主要表现不依附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不针对第三方;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题:知识点邓小平南巡周

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题:知识点邓小平南巡周

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热点材料】2018年1月,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重要思想。

这些通俗易懂的讲话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命题意图】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既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年是南巡讲话20周年,让我们重温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以便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因此学生在备考中必须把这一热点当做重点来掌握。

【主观题专练】1.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 20周年。

南巡讲话是中国30余年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启动了一次决定中国发展命运的历史行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

(7分)【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

③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2021-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解析(二) 人民版

2021-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解析(二) 人民版
(2)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的就业形势
(严峻)
(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021-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解析(二) 人民版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知 识 点
补 充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消费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新需求对生产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债劵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发行者-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大 性质-股份凭证(股东)
收益:股息和红利;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
作用:个人是投资理财方式;企业是筹集资金渠道;国家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利用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实行股份制的意义: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
范围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
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清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用
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出口)

2023政治高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3政治高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3政治高考重点知识点总结2023政治高考重点知识点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及其作用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就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原因:国家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等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获得较高利润,甚至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⑵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⑶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2)征税和纳税税收及其种类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我国税收和种类:⑴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⑵增值税和个人所得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税收与资本主义税收的主要区别)。

⑵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2021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主干知识点(必背)(1)

2021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主干知识点(必背)(1)

2021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主干知识点(必背)一、经济生活综合型题高频术语归纳:(措施类直接用、意义类加上“有利于”)(转型、产业、结构)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

(科技、创新)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供给侧) 3、化解过剩产能,增加有效供给,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市场、政府) 4、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减政放权,放管结合,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秩序) 5、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基本经济制度)6、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分配、公平)7、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分配、效率)8、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民生)9、关注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10、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企业)1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减轻企业负担,减低成本,扩大盈利空间,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扩宽融资渠道。

(环境、绿色) 1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

(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外)13、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分工的地位,培育国际品牌,拓宽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

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

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常见考点提高应试成绩引言在高中政治必修二课程中,公民的政治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政治生活对于提高政治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常见考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便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成绩。

1.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益和责任,也是政治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法律和规定是提高政治考试成绩的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选举法律和规定的材料,参加模拟选举活动等方式来加深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理解。

1.2 监督权公民有权对政府的行政和立法活动进行监督。

了解公民监督的方式和途径,例如通过媒体、公开信、请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提高政治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1.3 公民的义务作为公民,有一些基本的义务需要履行,例如遵守法律、缴纳税款、参加国防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义务的具体内容,并理解其重要性。

可以通过参观法院、税务局等相关机构,深入了解公民义务的履行过程,提高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是政治考试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2.1 政治党派与参政党掌握不同政党的主张、宗旨和活动特点,了解政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政治考试成绩的关键。

2.2 参加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了解公民通过参加各种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社团或志愿者组织,亲身体验参与群众组织的活动,提高对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的理解。

2.3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了解并体验公民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实现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

3. 公民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公民的政治责任和义务是政治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3.1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理解公民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责任,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重要性和各种方式。

2022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2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2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高三政治的学习重在理解。

死记硬背是没有的,记住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学习过的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欢迎阅读和分享。

2022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

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

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

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

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总结【导语】高考考生复习政治需要讲求方法和技能,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那么经济生活要掌控哪些知识点?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换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样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降落,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级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干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换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降落,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换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解产量。

②调解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条件。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固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证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整体消费水平着落。

要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解收入分配;兼顾城乡、区域和谐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固物价。

【高考政治】满分!高考答题框架(政治)

【高考政治】满分!高考答题框架(政治)

高考答题框架(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政府(国家)基本类∙有利于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

(根本)∙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调节和控制。

(具体)∙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万能)民生类∙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小康∙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环保类∙有利于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调节∙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贸易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企业∙有利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改进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所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诚实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有利于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效益、品牌∙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利于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名牌战略个人居民:(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2)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提高生活水平(3)有利于转变观念,提高国民素质消费者:(1)地位,权利与义务(2)维权意识,途径(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艰苦奋斗,勤俭消费劳动者:(1)地位权利与义务(2)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3)合同与社保制度(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投资人: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描述国内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最低工资标准【热点背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自20XX年9月底,在我国31个省级地区中,21个地方政府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1.7%,还有数个地方政府承诺在年底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从20XX年9月1日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

【命题意图】近来物价上涨,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和地方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个税这两个热点,考生必须牢记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主观题精炼】1.材料一20XX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XX年9月1日起实施。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

从4月25日至5月31日,共收到网民提出的意见23万多条,群众来信181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调整上,由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公众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大多对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强烈,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税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代表们普遍认为,“个税法修改一小步,民主立法迈大步”。

(1)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为什么是“民主立法迈大步”。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答案】(1)我国公民具有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个税法修改意见,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推进民主立法,增强立法的科学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原则。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个税法修改修正案代表了民意,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个税法修改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所以是“民主立法迈大步”。

(2)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分配关系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该适时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繁殖,,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全国人大修改个税法,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从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调整历程注:“免征额”:它属于减免税范畴的要素之一,其含义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材料三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

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

20XX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

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的热情参与,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5)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参与主体是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

【答案】(3)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也在加快调整。

但是普通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增长较多、负担加重。

说明我国税收政策不合理。

(4)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居民工资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

②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个税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有利于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发展。

(5)①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税法》,说明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确保征收个人所得税有法可依;全国人大常委会并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说明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

②国务院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说明我国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履职。

③公众热情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说明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2.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见右图),曾得到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青睐和支持。

在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将这一理论作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理论之一。

里根执政后,经济增长也出现当时少有的景气,可以说“拉弗曲线”理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材料二我国近几年结构性减税的内容(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拉弗曲线”理论所描述的经济学道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意义。

(3)实施好“结构性减税”计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公民,依据《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结构性减税”这一计划目标?【答案】(1)“拉弗曲线”是描绘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收入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政府的税收收入反而会减少。

(2)结构性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它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它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具体表现在:①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矿产资源税和烟酒增税和成品油的收税,促使了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环境。

②促使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改增值税为消费税,不仅避免了重复征税,鼓励了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鼓励企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免,有利于促使企业自主创新,有利于产品和产业升级。

③促使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了企业经济的复苏。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增值税转型,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企业的收入,促使了企业的发展。

④促进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个税调整,直接减轻了居民的税负负担,增加了居民收入,扩大了消费;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方便人民生活。

(2分)(3)①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为实施“结构性减税”计划而开展的各项工作;②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积极参加的民主决策,为政府实施“结构性减税”献计献策;③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能,落实好“结构性减税”的目标;④增强公民意识,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 某校高三学生就“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进行探究。

各小组收集了如下资料:A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这句话最受舆论热捧,其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被看成最大亮点。

国家着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既要有“加法”,又要有“减法”,概括地说就是增收减负。

B组:该校所在某市20XX年经济发展情况C组:所在城市20XX年7月首次启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9月1日执行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都深受市民欢迎。

另据调查,该市储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市民要为教育、医疗、养老等拼命攒钱。

假如你是该课题研究成员,请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并解答下列问题。

(1)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提高中等收入比重”过程中,做好“加减法”的必要性。

(3)从经济生活角度给该市做好“加减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把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有利于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欧债危机、美元危机等不利国际经济形势下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必须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比重能增加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又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提高中等收入比重,优化分配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优化趋向,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若学生从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发展来分析两者关系,可酌情给分)(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做好“加减法”,增收减负,切实为人民谋福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国家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做好“加减法”,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国家做好“加减法”,为人民增收减负,是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3)做好加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保护合法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做好减法: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个人税负。

加强宏观调控,给企业让利,防止企业把过重的税负转移到物价上,控制物价上涨幅度。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年9月底,在中国31个省级地区中,21个地方政府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1.7%,还有数个地方政府承诺在年底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材料二:过去两三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以每年15%-20%的速度上涨,不断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动机舱的广东省,也因此面临着考验。

迫于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一些企业不得不面临“关、停”或者转移到外省或其它国家。

广东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丧失优势的危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常识,为广东省制造业再造优势提出建议。

【答案】⑴①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