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生活与哲学观念,帮助高二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和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理论研究、实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探索各种生活观念与哲学思想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观念与哲学思想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不同生活观念与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活与哲学问题的探索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观念的概念与内涵1. 生活观念的基本概念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观念差异3. 生活观念对行为和决策的影响第二单元:哲学思想与人类生活1. 主要哲学思想的介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等2. 哲学思想对社会制度和个人行为的影响3. 哲学思考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第三单元:生活与哲学的互动与交融1. 生活与哲学的相互关系2. 哲学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3. 哲学对生活观念的引导与调整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生活观念和哲学思想的概念、内容和相关理论。
-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活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问题和个人行为的影响。
-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生活观念与哲学思想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能力。
- 学生独立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献阅读和独立研究,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 作业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个人研究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生活观念或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评估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资源- 《哲学的故事》作者:威尔·杜兰特- 《生活观念与社会发展》作者:李明以上是《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的初步安排和设计。
本计划将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并提供理论学习和实际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txt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与哲学观念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理解生活与哲学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掌握关于生活与哲学观念的主要理论和思想家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生活与哲学观念概述- 生活与哲学观念的定义和特点- 哲学思维与日常生活的关联2. 第二单元:生活与个人哲学观- 个人哲学观的形成与发展- 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研究名人的人生哲学,如孔子、康德等3. 第三单元:生活与社会哲学观- 社会哲学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 研究经典社会哲学思想,如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4. 第四单元:生活与世界观- 世界观的构建与展现- 不同世界观的比较与对立- 探究哲学思想对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教学方法- 展示教学法: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概念和理论-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生活与哲学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分析其对生活与哲学观念的贡献和影响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相关作业和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小组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对生活与哲学观念的理解和研究成果教学资源- 教材:高中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观念》部分- PPT和视频资源:用于展示相关概念和理论- 经典文献:包括哲学思想家的相关著作教学扩展- 参观研究: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研究机构或哲学思想展览等- 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学术讲座或座谈会以上为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观念》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和方法。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讨论,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活与哲学观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思辨和理论分析能力。
高二政治(下)《日常生活与哲学思维》教学计划
高二政治(下)《日常生活与哲学思维》教学计划课程概述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哲学思维相关的政治知识和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国家治理、社会问题以及人类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政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元素。
2. 掌握哲学思维方法,提升批判性思维水平。
3. 分析和讨论社会问题,理解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展开对人类价值观的思考。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政治与日常生活课时安排:2周1. 什么是政治?2. 政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3. 政治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关系4. 政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5. 政治参与与民众权利意识第二单元:哲学思维方法课时安排:3周1. 什么是哲学?2. 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方法3. 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4. 哲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5. 哲学思维在政治分析中的应用第三单元:社会问题与变革课时安排:2周1. 社会问题的本质和特征2. 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3. 政府对社会问题的管理与解决4. 社会变革与社会问题变迁的关系5. 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第四单元:人类价值观的思考课时安排:2周1. 什么是价值观?2. 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3. 个人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4. 人类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学生对个人价值观的探索与思考教学方法1. 探究式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和自主思考能力。
2.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互相讨论,促进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
3. 问题导向研究:通过给予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政治和哲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2. 问题回答与解释3. 实践活动报告4. 课堂笔记和作业评估参考教材1. 《高中政治选修3教材》2. 《哲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以上是《日常生活与哲学思维》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具体课时和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庐江第三中学夏芳必修4《哲学与生活》说在前面的话生活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基本的观点。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
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现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它探索世界的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找到了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发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认识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生命的灵魂,它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门,打开智慧的窗;它微笑地注视着我们,说:“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访问一种新生活。
”【本书的基本性质】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明确该门课程不是一般的哲学概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教材的设计思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
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
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和属性;(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学习重难点:(1)矛盾的含义和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法、学法: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及普遍性,理解一分为二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含义、矛盾的分析方法一直以来就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比较抽象,加之我们学生是理科平行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文科知识和思维几乎不太具备,所以计划只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矛盾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矛盾方法,其余不予深层次的探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导:日本政府的集体“右倾”及其对待侵华历史的丑恶嘴脸,使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彻底地认清了军国主义的的本质面目,更加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
这正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今天我们进入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观点,即就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矛盾。
二、完成学案(自学深思、分析归纳)--------思:预习并完成导学案。
自己阅读、思考。
三、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探讨)----------议:四、学生发言----------------展:五、师生评价----------------评:(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见课本p67。
问题设置:1.分组讨论教材中“你敢烧吗”回答“矛盾的基本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
学生展示:学生评价:教师总结: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分组讨论教材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理解基本意思并回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案引言高二是学生们升入高中的第二年,这是一个关键阶段。
学生们在这一年将开始面对更加复杂和深入的学科知识,对人生的发展和未来的规划也开始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价值观。
本教案将介绍高二生活与哲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建议。
目标1.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4.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哲学概述介绍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以通过讲解哲学家和他们的著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和思想。
教学资源建议: - 课件:哲学概述 - 阅读材料:《哲学简史》2.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哲学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评价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帮助他们学会辨别真假和思辨问题。
教学活动建议: - 辩论赛:组织学生分成团队,就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辩论。
- 逻辑思维训练:提供逻辑问题和谬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生活与哲学哲学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上,还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引导他们从哲学的角度思考。
教学活动建议: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不同文化和思想。
- 日志写作: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关于哲学思考的日志,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 人生与哲学在高二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学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探讨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建议: - 文学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哲学小说或诗歌,让学生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并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掌握价值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哲学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
价值追求。
二、教学内容
1. 真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2. 价值的多样性和主观性。
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什么是真理?”引出真理的概念,并简要介绍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
2. 案例分析:选取历史或当代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真理是否总是与价值一致?”并分享各组的观点。
4.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指出真理与价值在具体情境中的辩证关系。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真理,如何确立个人的价值追求。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答案。
2.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互动中的表现,鼓励积极参与和贡献。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
1.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理解教学内容。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案【篇一: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前 言(第1课时)一、学习哲学的重要性:二、《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四、《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五、《致同学们》:一共有六个自然段:1、引入:由书名引入到了哲学与生活之间是否存在在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
2、回答:生活与意识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由此而肯定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因为生活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递进:仅仅有生活还不足以形成哲学,因为哲学是在生活与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索而形成的。
4、递进:任何哲学不管是还是错的,它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正确的,因为它能够正确的探究到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6、热情的口吻号召大家学习哲学。
六、我们如何阅读这本教材生活 与——单元: 哲 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16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
《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作用: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如何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a、区别:①含义不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形成过程不同。
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
③特征不同。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b、联系: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一经概括和总结,有了理论的形态,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是,就成了哲学。
②哲学与世界现都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a、区别:①含义不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经典教学案例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知识准备1、哲学的含义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联系)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
他的成功在于不自觉地遵循了辩证法。
他认为,质与量的统一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化学元素有转化。
但是,门捷列夫到了晚年则成了形而上学的俘虏。
他为了证明社会发展变革的不合理性,竟然反对自然界存在着飞跃,否认原子可分为“电子”,否认元素的复杂性。
他竭力反对的原子结构的新发现,这恰恰是对发展门捷列夫化学周期律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他的哲学思想的倒退妨碍了他进一步获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点评:(看我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才可能取得成就和成功。
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模拟练习: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5岁学打乒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
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案 4-1-2-2
山东省枣庄二中2013级高二政治教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14年 11月 26日编号必修4-1-2-2审批人课题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课时)编制人刘宪锋审核人目标导学1、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分类以及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2、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重点难点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阅读记录自学质疑学案枣庄二中政治组第 1 页共 3 页枣庄二中 政治组 第 2 页 共 3 页 请 记 录 你 的 疑 惑 点 或 自 学 障 碍一、目标导学:1.唯物主义的分类是什么?2.唯心主义的分类是什么?3.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 二、教材自学:阅读教材P12-15两个目的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认为,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先有 后有 , 决定 。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 。
(2)近代 。
(3) 和 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
(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和 。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客观唯心主义把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2.哲学的发展史中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还有 和 的对立,但后者只是附属于前者。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 。
三、媒体助学:1.通过PPT 展示基本知识点,并起到强化的作用。
四、合作互学:【诱思导学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案例探究1]观点一: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
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种思想属于唯物主义的哪一种基本形态?有什么局限性?观点二: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 全册
《生活与哲学》教案【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
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一·【全书基本框架】1、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1)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第二、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观(2)人生价值观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知识】掌握以下基本问题:一、哲学的一般知识1、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和任务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
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高二政治哲学教案范文
高二政治哲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特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哲学是什么吗?(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哲学的定义、特点等。
2.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究世界本质、人生意义和认识方法的学科。
(2)哲学的特点:抽象性、系统性、批判性。
3.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
(2)存在论:探讨世界的本质、起源和发展。
(3)认识论:探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认识的本质、来源、过程和规律。
(4)价值论:探讨人生的意义、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4.讲解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①价值观: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②思维方式:哲学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③道德观念:哲学探讨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合理性,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环保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哲学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是否理解到位?2.学生能否将哲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4.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五、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2.辅助资料:哲学案例、相关论文、视频等六、教学建议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第一篇:《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 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备选设计第一课时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问题导入问题探究:我们这代人现在崇尚什么精神,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略。
教师同样给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理想目标以及崇尚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设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代人崇尚的精神为何有所不同?学生分析讨论略。
教师总结:人们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
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同样如此。
推进新课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板书: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但是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吗?(过渡)板书: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而且是时代精神的正确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问题情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
这个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
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案知识目标:1.哲学聪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世界的思索。
3.哲学是给人聪慧、使人聪慧的学问。
4.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奇,它就在我们四周的生活和实践中。
技能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同学的思维层次,熬炼同学的思维技能。
2.通过学习,使同学初步具有用理性和聪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改变和进展的技能。
情感、立场、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同学喜爱哲学,喜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聪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同学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一谈到哲学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神奇,特别的深刻。
真是这样的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个小故事。
(播放视频:司马光砸缸)【老师】好,故事看完了,大家思索一下为何面对困难有的人能想出奇妙方法,有的人那么无计可施?【同学】由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老师】对。
在我们生活中假如学会了用哲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我们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就可以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所以是一门让人变聪慧的学科。
下面就让我们开启这段聪慧之旅吧。
【幻灯片】标题:生活到处有哲学探究一:【老师】看教材第4页内容,思索孔子为何不情愿与弟子交换?他的聪慧是如何获得的?我说一下要求:首先自己认真阅读这个小故事,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然后小组沟通,最末形成书面材料,到讲台展示。
【板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点拨】刚才这两个小组的结论都特别好,都指出了孔子的聪慧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受中的提炼形成的。
哲学的聪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产生。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教学计划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教学计划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材总体分析《生活与哲学》全书有四个单元组成。
分别是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全书共十二课。
第一单元的课标内容:思考日常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分哲学两大阵营第二单元的课标内容: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的课标内容: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确理解运用矛盾分析法,树立创新意识。
第四单元的课标内容:马克思正确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本学期拟达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哲学概念,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理解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人生观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2、能力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要教学措施1、教案与课件相结合教学,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2、分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提高能力。
3、强化知识的的落实检查:抽背、听写、默写过关。
4、针对性解题技巧辅导,训练、督促过关。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专题教案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专题教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1、哲学是什么(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重点把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在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注意课本P12的探究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没有科学依据。
如:气者,理之依也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
这篇《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和属性;
(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学习重难点】
(1)矛盾的含义和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法、学法】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及普遍性,理解一分为二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含义、矛盾的分析方法一直以来就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比较抽象,加之我们学生是理科平行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文科知识和思维几乎不太具备,所以计划只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矛盾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矛盾方法,其余不予深层次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导】
最近,“两会”正在召开。
休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记者招待会,王毅部长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外交的底气来自于祖国的强盛,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我要说的是我们国家今天的强大某种程度要感谢日本这个国家,感谢安倍首相一意孤行的“拜鬼”。
日本政府的集体“右倾”及其对待侵华历史的丑恶嘴脸,使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彻底地认清了军国主义的的本质面目,更加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
这正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今天我们进入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观点,即就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矛盾。
二、完成学案(自学深思、分析归纳)--------【思】
预习并完成导学案。
自己阅读、思考。
三、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探讨)----------【议】
四、学生发言----------------【展】
五、师生评价----------------【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见课本p67
【问题设置】
1.分组讨论教材中“你敢烧吗”回答“矛盾的基本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 分组讨论教材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理解基本意思并回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①矛盾的同一性。
(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
(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 分组讨论教材中“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的原因,总结“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见课本p69
【问题设置】
1. 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试着引出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普遍性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就是说,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 分组讨论教材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解矛盾特殊性原理;试着引出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分组讨论教材中“我不吃这些,医生让我吃水果”,你认为该病人错在哪里?试着总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原因: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六、课堂检测------------------【检】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
课堂小结:
1、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因此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1)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应用范围】在看待任何事情,要看到事物的利弊、好坏、取得成就和存在不足两个方面,如网络,科技,基因生物,克隆等
4、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范围】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应该有所不同。
5、矛盾具有客观性
矛盾具有客观性,因此不能制造矛盾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应用范围】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布置作业: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
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
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