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练习课(补充).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

平均数[学以致用]一、选择题。

1.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轩在四(1)班,小可在四(2)班,小轩的身高比小可( )。

A.高B.矮C.无法确定2.小文3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20页,她前两天每天看的页数都超过20页,第三天看的页数( )。

A.比20页多B.是20页C.比20页少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5厘米。

小乐的身高是162厘米,小乐加入篮球队后,现在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跟原来相比,( )。

A.比原来矮B.与原来一样C.比原来高4.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最高的队员身高可能是180厘米B.童童平均每步走60厘米,其中一步不可能走55厘米C.某学校教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4500元,其中李老师的月工资可能是4500元D.王阿姨身高160厘米,她到一个平均水深150厘米的泳池游泳,可能有危险二、填一填。

1.五个城市2022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统计表如下。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五个城市2022年平均每个城市有( )天空气质量为优。

2.绘画小组五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如下:优优最高,身高165厘米;亮亮最矮,身高135厘米;乐乐和毛毛一样高,他俩比五人的平均身高矮一些;阳阳长得最胖。

(1)这五人的平均身高范围是()。

(2)阳阳的身高可能比五人的平均身高矮一些吗?画“√”。

可能( ) 不可能( )(3)如果乐乐身高150厘米,那么亮亮、乐乐和毛毛三人的平均身高是()厘米。

三、解决问题。

1.青青小学四、五年级同学参加“拾白色垃圾”活动。

四年级有5个班,共拾塑料袋126个;五年级有4个班,共拾塑料袋144个。

平均每个班拾塑料袋多少个?2.宁宁和皮皮进行投飞镖比赛,记录如下:(单位:环)(1)宁宁平均每次投( )环。

(2)如果皮皮要赢宁宁,那么皮皮第三次至少要投多少环?3.红星小学举行爱国歌曲比赛,评委老师们给四(1)班的小新打出的分数如下表:按照比赛规则,计算平均得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苏教版四年级-求平均数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求平均数练习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一、准备训练口算比赛,小林每分钟做20题,小军每分钟做18题,小元每分钟做24题,小南每分钟做22题,他们平均每人每分钟做多少题?解: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20+18+24+22)÷4=21(题)答:他们平均每人每分钟做21题。

二、学法指导例1 四(3)班数学测验,第一小组中有1人得95分,4人得97分,8人得85分,2人得71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思路点拨:要求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先要求出这个小组的总成绩和这个小组的总人数,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成绩。

解:(95+97×4+85×8+71×2)÷(1+4+8+2)=1305÷15=87(分)答: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

例2本学期,小林数学前三个单元的平均成绩为85分,如果他要使前四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比原来上升2分的话,那么他第四单元必须考多少分?思路点拨:第一种解法:(1)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平均分能算前三个单元的总分。

85×3=255(分)(2)如果要使前四个单元的平均分比原来上升2分,即85+2=87(分),那总分必须为87×4=348(分)(3)两次总分相差一单元,前后相差的分数就是第四单元的成绩。

348—255=93(分)解:87×4—85×3=348—255=93(分)答:第四单元必须要考93分。

第二种解法:(1)假设第四单元的成绩为85分的话,则平均分不变。

(2)如果前四个单元的平均成绩上升2分,那么总共应上升2×4=8(分)(3)再把原来的85分加上8分得93分。

解:2×4+85=8+85=93(分)答:第四单元必须要考93分。

例3有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4个数是多少?思路点拨:6个数的平均数是27,可求出6个数的总和为27×6=162,同理,前4个数和为23×4=92,后3个数的和为34×3=102,前4个数与后3个数的和为92+102=194,因为前4个数与后3个数中有一个数是同一个数,也就是所求的第4个数,所以第4个数重复算了一次,这样194与162的差就是第4个数。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给定数据的平均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1. 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步骤。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正确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数据和问题,用于学生练习和讨论。

2. 学生准备计算器和笔记本,用于记录和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2. 教师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练习和讨论(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数据和问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并进行小组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巩固和应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解决,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均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观察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平均数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  苏教版
4、张强从家出发去590米外的学校上学。去时走了9分钟,放学回家走了11分钟。算一算张强每天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
5、在前面三场击球游戏中,小丽的得分分别是130分、143分和144分,为了使四场游戏的平均得分为145分。第四场她应得多少分?
6、4名同学的平均体重为35千克,胖胖加入后,五人的平均体重为40千克。胖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7、小明和他的4个小伙伴上山采集树种。他们第一天采集了17千克,第二天采集了22千克,第三天采集了21千克。
(1)平均每人采集多少千克?(2)平均每天采集多少千克?
二、判一判
(1)男生的平均体重是2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29千克,男生一定比女生轻。()
(2)哥哥的身高是170厘米,弟弟的身高是165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335厘米。()
(3)7名同学一共做了140个中国结,平均每人做了20个。()
(4)小华7步共走了490米,他每步一定走70米。()
(5)妈妈花20元买了5双袜子,其中有一双袜子可能是8元。()
三、解决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植树小组植一批树。前2天共植了124棵树,后3天每天植了92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课?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后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姓名:
一、填一填
(1)芳芳、明明和华华分别有26张、28张和27张邮票,平均每人有()张邮票。
(2)池塘的平均水深1.3米,小军身高1.35米,掉进池塘里()危险。(填“有”或“没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平均数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平均数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平均数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与平均数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操作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3. 单元测试:进行与平均数相关的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与平均数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学工具:计算器、尺子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是案例分析和动手操作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平均数概念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5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5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5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5,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包含了丰富的练习题,既有基本的平均数计算,也有生活中实际的平均数应用,还有思维拓展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平均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平均数的含义理解不深,求平均数的方法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人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平均数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员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解决。

例如:“一家四口人,一共吃了12个苹果,平均每人吃了几个苹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平均数练习(练习八)》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平均数练习(练习八)》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平均数练习(练习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练习(练习八)》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练习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能够熟练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够熟练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能够熟练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的含义和应用。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点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平均数。

例如,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求该班级的平均人数。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说明解题思路。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平均数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问题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如平均分、平均增长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解答一些关于平均数的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平均数练习课-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平均数练习课-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平均数练习课-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能正确计算平均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正确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平均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 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示例讲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学生练习,巩固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3. 巩固练习1.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指导学生正确计算平均数。

4. 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2. 各小组汇报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经验。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2. 观察生活中的平均数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3 平均数 同步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3 平均数 同步练习(无答案)

4.3平均数基础提优1.移动袋子里的糖,从( )号袋移( )块糖到()号袋,每袋里的糖一样多。

还可以用算术法解答,三袋共有( )块糖,平均每袋有( )块。

2.下面是四年级男生组和女生组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统计表。

男生组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统计表2021年3月姓名李冬刘刚王明成绩/下114 120 132女生组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统计表2021年3月姓名李云张丽刘芳赵玲成绩/下112 126 126 128(1)男生组第一名跳( )下,最后一名跳( )下;女生组第一名跳( )下,最后一名跳( )下。

(2)男生组平均每人跳( )下,女生组平均每人跳( )下。

(3)( )组的平均成绩相对好一些。

3.选择题。

(1)张晓军的遥控飞机在航模比赛中飞行5次,飞行时间最短的一次是53秒,最长的一次是58秒。

这5次平均飞行时间不少于( )秒,不多于( )秒.A.53B.56C.55(2)池塘平均水深100厘米,小华的身高是145厘米,他下去玩水( ).A.不会有危险B.可能有危险C.一定有危险4.希望小学2020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1)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2)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3)小芳说:“第三季度用水130吨,九月应该大约用了40吨。

”你觉得她的说对吗?为什么?拓展提优5.小丽前三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四次考( )分,才能使四次测验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

6,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平均每班的达标人数为35(各班达标人数不全相同),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五年级二班达标的人数最少,有36人.②五年级一班达标的人数可能是35。

③五年级三班达标的人数最多,可能是35人。

④五年级六班达标的人数可能是45.A.2B.1C.3D.47.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 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练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2.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发散思维,灵活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2.引导思考:你们平时会用平均数吗?平均数的概念是什么?2. 讲解(20分钟)1.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相加后再除以数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值;2.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将一组数相加,再除以数的个数,即可得到平均数;3.举例说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比如求1,2,3,4,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计算过程为(1+2+3+4+5)÷5=3,因此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

3. 练习(30分钟)1.练习题目:请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8, 6, 4, 7, 9;2.分类讨论:引导学生找出数据的个数、加和等,分类讨论如何求平均数;3.课堂解析:请学生上台进行题目解答,并进行点评。

4. 运用(2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据:10, 12, 8, 15, 17;2.引导学生寻找其中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如大于平均数、小于平均数等;3.分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值,分成小组,并一起讨论如何求出平均数,分类汇总答案。

5. 讲评(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归纳;2.检查这次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有何不足之处,以便下一次课程做出调整。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提供的平均数练习题;2.思考如何应用平均数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平均数的概念;2.求平均数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5、平均数练习》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此课时的安排,旨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某班有2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30cm、135cm、140cm……150cm,请问该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给出的数据,让学生尝试求出平均数。

在学生求解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9:平均数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9:平均数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9:平均数练习-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及求法。

2.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

2. 解决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变式训练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讲解平均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演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求平均数的步骤。

3. 学生练习: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讲解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如:平均数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平均数与数据的大小关系等。

5. 学生练习:判断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最小数、最大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

2. 学生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3. 教师总结: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平均数的概念、求法及性质。

2. 提问: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六、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和变式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求法及性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进行计算,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练习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练习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练习

练题一
某班有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78, 85, 92, 88, 75, 80。

请计
算这个班级的平均分。

练题二
某商店连续一个星期的销售额如下:5340元, 6200元, 5200元, 6100元, 5800元, 5500元, 5000元。

请计算这个星期的平均销售额。

练题三
某小组连续3个月的订阅数量如下:120, 150, 130。

请计算这
个小组的平均每月订阅数量。

练题四
某班级的体育课每周统计学生的跑步距离(单位:千米),过
去5周的数据如下:2.5, 3, 2.8, 3.2, 2.6。

请计算这个班级平均每周
的跑步距离。

练题五
某农场连续4天的牛奶产量如下:550升, 600升, 540升, 590
升。

请计算这个农场平均每天的牛奶产量。

练题六
某班级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单位:小时)如下:1.5, 1, 1.2, 1.3, 1.4。

请计算这个班级平均每周的阅读时间。

以上是关于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练题。

通过计
算平均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某个群体或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情况。

希望以上练题能够帮助到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平均数练习》教案4一. 教材分析《5、平均数练习》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旨在通过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对数据的处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练习题和答案。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答案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些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0cm, 135cm, 140cm, …, 165cm, 求这个班级的平均身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02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3课时平均数课堂达标训练苏教版

202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3课时平均数课堂达标训练苏教版

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 第3课时 平均数一、填空。

1. 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 情况。

2. 如果一组数据8、x 、7、4的平均数是6,那么x 是 。

二、四年级举行跳绳比赛。

(单位:下)四(一)班代表队 四(二)班代表队各班平均每人跳多少下?哪个班的成绩好?三、四(1)班要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全年级跳绳比赛,贝贝和妮妮的实力最强。

在选拔时,贝贝跳了4次,成绩分别是142次、147次、131次、132次;妮妮跳了5次,成绩分别是144次、140次、136次、141次、134次。

你认为谁去比较合适?四、李华和王敏竞选班上的体育,同学们决定投票表决,全班42人都参加了投票活动(每人只能投一票)。

通过对前面30张票的统计,李华得票16票,王敏得票14票。

问:李华至少要再得多少票才能保证当选?参考答案:一、1. 一组数据的总体 2. 5 二、四(一)班: (97+110+99+124+130)÷5=560÷5=112(下) 四(一)班: (125+104+98+116+87)÷5=530÷5=106(下) 112>106 答:四(一)班平均每人跳112下,四(二)班平均每人跳106下;四(一)班的成绩好。

三、贝贝:(142+147+131+132)÷4=138(次) 妮妮:(144+140+136+141+134)÷5=139(次) 139>138 答:我认为妮妮去比较合适。

四、42-30=12(票)16-14=2(票)12-2=10(票)10÷2=5(票) 答:李华至少需要再得6票才能保证当选。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课时,主要内容是平均数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及其求法。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平均数的定义,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 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及其求法,难点是能够将平均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

2. 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

3. 计算器,用于辅助计算。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3.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逐一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4. 应用与拓展:在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求法后,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平均数进行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1.5米,请问这个班级的总身高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定义:总数÷ 个数 = 平均数2. 平均数的求法:加法 + 除法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求他们的平均数。

答案:6个苹果,平均数1.5个苹果。

2. 一个班级有15名学生,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请问这个班级的总体重是多少?答案:15名学生,总体重600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熟练地计算平均数,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平均数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平均数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平均数练习|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根据数据计算平均数。

2.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平均数的应用,如计算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

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2. 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详细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2. 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应用,如计算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出示一些较难的题目,让学生挑战自己。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收集生活中的数据,计算平均数,并思考其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知识。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通过互相检查和讨论,提高了解题能力。

在拓展提高环节,学生通过挑战较难的题目,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课后作业环节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计算方法是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时_平均数练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时_平均数练习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7课时平均数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练习八第5---10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根据统计数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能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初步了解抽样估计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有关特点,提高解决平均数问题的能力,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估计意识。

3、使学生获得应用平均数知识的成功体验,体会学习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服务于生活;能够在他人的指导下,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深化理解。

1、回顾、交流。

(1)引导:举出一个平均数的例子,说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揭示课题;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数,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

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再分。

2、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出示练习八第5题,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小题的说法。

引导: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平均数不是指一组数据的每个数都是这个数,而是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大,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小。

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匀得同样多得到的数,它的范围在最大和最小的数之间。

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1、做练习八第6题。

(1)思考口答。

学生阅读条件和统计图,交流知道了些什么。

引导:根据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些什么?你估计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课,是怎样想的?(2)计算交流。

引导: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究竟是几棵呢,算一算,比一比,看看估计得怎么样。

交流:这“8”是哪几个数据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7题。

学生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先算出平均每个橘子重多少克,再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是多少千克?交流:怎样算的?追问:这里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大约”多少克?为了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题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任意取5个,不是挑选5个呢?3、做练习八第8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