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摘要: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将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需求管理,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萧条与危机的原因,提出通过政府干预扩大有效需求可以使经济恢复均衡。
凯恩斯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对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凯恩斯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作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济学面临着第一次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他的划时代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
在这本书中他抛弃了统治西方经济学长达150年久的萨伊定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方法及政策主张。
形成了凯恩斯主义,诞生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他的基本思想是: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其中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来自投机动机。
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
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
谈大都市地区经济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在一个孤立的文 明体系 ,使用单一体经济
研 究 方 法 建 立 经 济 模 型 。 翻 开 西 方 城 市 经
西安Leabharlann 706 104济学的教科书可 以看到其研究的范围仍然 是城市 内部 ,将其作为一个孤立的经济体
古典区位论。关于大都市 区经济研究
的区位论 ,这种理论主要从工业 区位 、城
市区位的角度分析大都市 区经济。韦伯在
工业区位论 中提 出了工业经济具有 明显 的 城 市经济指 向性 ,在集聚 因子和分散 因子 的共同作用 、成本收益的市场作用下 ,城
市与周 边形成 了明显 的专业化分 工格局 ,
数 量 、交 通 运 输 距 离 ( 此 决 定 中心 城 市 以
关键 词 : 大都 市地 区经 济 理 论 综 述
评价 城 市化
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征 , 克里斯 泰勒和廖什分
别提 出了城市区位论 , 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解 释城市等级及城市带的形成和经济地理特 征。戴克在 《 大城市与区域 》 一书 中正式提 出了城市等级体 系的概念 , 为在城市经济 认 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 城市区域发展呈现 出 等级层次规模分 布。 随着大量人 口、 产业 的 离心状运动 , 其城市空 间结构有高度集中转 向分散 , 借助联系方便 的交通运输 网, 使一 些在经济 、 社会 、 文化等各方面活动有密切 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成为现实 , 借此戈
2 、陕西交通职业技 术 学院 西安
西安
◆
7 0 2 3 10 1 、武 警工程 大学
708 1 0 6)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分析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这其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经济学理论是一门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学科,适用于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就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发展经济学理论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比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面临诸多困扰,如城镇化速度过快导致资源、环境问题加剧等。
发展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化的政策建议,比如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城乡物流网络建设等。
这些政策方案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采纳,从而顺利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其次,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农民收入低、资源缺乏、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例如,发展经济学理论鼓励发展农村产业链,提倡农民通过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方式提高收入。
这些政策措施逐渐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再次,中国经济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力求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例如,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以吸引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另外,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热点话题。
发展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合理化问题,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
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对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简新华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的缺陷和中国现有经济发展理论存在的不足,指出创立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具有国际价值,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理论创新的内容,提出了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困难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方发展经济学;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作者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和第一要务,是硬道理。
有无正确科学理论指导是发展能否顺利、有效和持续的决定性因素。
简单地讲,发展经济学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经济学,也称“贫困经济学”、“穷人经济学”;通俗地说,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会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和阶段、依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经济学。
因此,发展经济学是发展中国家最需要也是最有用的经济学。
由于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关键时期,所以特别需要发展经济学的指导;又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特殊问题最多的国家,因此既需要一般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更需要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指导,而且中国发展的实践还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发展经济学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存在严重的不足,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缺陷中国改革开发以来引进的发展经济学主要是西方发展经济学。
这种发展经济学虽然说明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特征(比如二元经济特征、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等),回答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资本形成问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利用国外资源的利弊问题、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等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问题等),揭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比如工业化过程中先发展轻纺工业后发展重化工业的趋势、工业化不能忽视农业发展的规律、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趋势等),但是本身存在严重缺陷。
发展经济学学习心得(4篇)
发展经济学学习心得作为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在我的学习中,我深入研究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发展经济学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对于我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了解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我了解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贫困、失业、不平等等,并且学习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让我认识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发展经济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概念,如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转移理论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机制。
例如,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增加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
人力资本理论则强调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性。
技术转移理论则解释了技术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理论和概念,我对于经济发展的原理和规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此外,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发展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证研究,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如何进行案例分析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使我具备了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学习发展经济学,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发展经济学,我了解到本国发展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学习到了一些参考其他国家经验的方法和策略。
这对于我了解本国经济的脉络和方向,为以后的经济研究和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总之,发展经济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刘易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刘易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三、刘易斯模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1.农村劳动力转移2.城市化进程3.产业结构升级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我国在刘易斯模型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五、政策建议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刘易斯模型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经典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刘易斯模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二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认为,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逐渐转移到城市。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指出,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城乡之间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市场逐步融合的过程。
三、刘易斯模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1.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这一过程正是刘易斯模型所描述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2.城市化进程:刘易斯模型指出,城市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和表现。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结构升级:刘易斯模型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产业结构会逐步升级。
我国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刘易斯模型强调,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经济增长方式会从依赖劳动力数量向依赖劳动力质量转变。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一般探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展经济学理论演变和 当代发展趋势
发展经济学兴起于 2 0世纪 4 0年代。从 4 0年代末到 6 年 o 代中期结构主 义风行一时 . 这个时期 的发展经济 学的主要理论 观点比较 鲜明。即: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 、 工业化和计 划化=结构 主义经济学家之 所 以强 调上 述观点 , 大致原 因有这 幺 儿点 , 首 先, 这时期发展 中国家劳动力资源 比较丰富 , 稀缺的是资本。而 稀缺 的资本成 了制约经济增 长的主要 因素 , 因此 , 这一时期的发 展中国家都迫切希望增 加资本积 累 , 应地这一 时期许 多理论 相 都侧 重于研究如何增加 资本 积 累。其次 , 由于发 达 国家都 是工 业化 国家, 因此合乎逻辑 的结论 是发展 中 国家要 想摆 脱不 发达 状态 , 赶上发达 国家就必须加速工业 部门的发展 , 工业 在国民 使 经济 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工业化理想使得这一阶段的发展经 济学理论从不 同角度探 索 实现工业 化 的各种 途径 和战 略。再 次. 由于战后民旌 独立 国家经济落后 , 市场结构很 不完善 , 为了 让有 限的资源得到充分有 效 的利 用 . 强 国家计划化 就成 丁合 加 乎理性 的选择 实际 上结 构 主义 的各种 观点是 相互联 系 、 有机 统 一 的 没有资本积累 , 工业化就成 丁一 句空话 ; 有政府 的干 没 预和计划安排 . 累将是一个 缓慢的过程 , 积 从而就不 可能 迅速实
现工 业 化
从6 0年代 中期到 8 0年代 初是新 古典主义 的复兴 时期 . 这 时期 的发展经济学家对早期 的发展理论与战略进 行了反思和 批判 . 并提出了目己的发展 思路和政 策主张 。首先 是重新确定 了发 展 目标 由于早期 发展经济 学家把经济增 长作为 首要的 , 甚至是惟 一的 口标 . 从而 导致收八分 配和贫 困问题恶化 。因此 新古典 主义经济学 家认 为发展 的 目标应该是多元化 的。除了收 入增加之外还应该 包括就业增加 、 困减 少、 贫 分配公平和 乡村发 展 其次是 重新强 调市场 机制 的作用。计划失 败 、 恩斯主 义 凯 理论指导的政 策失 势 , 是这一 转变 的根本原 因。同时 市场 的积 极作用 也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 视。第三 是提倡 外向 型发展战 略 早期的进 口替 代战略 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瓶颈的制约 . 造成 了国际收 支的恶化 , 债沉重并 引发 了经济 危机。于是这 外 时期的发展中圈家经济 学家提 出了鼓励 出口的工业化 战略, 希 通过国际贸易发挥 自己的 比较优 势 , 以期 达到经 济发展的
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无限的人类需求的学科。
它涉及到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三个领域,以及人类行为和决策的理论和统计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经济学的基本理念1.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任何社会都面临着资源的限制。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
经济学家会利用生产可能边界来研究如何分配资源,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某个方案而失去的其他可行方案的最高价值。
在计算机会成本时,经济学家需要考虑一个选择的代价与其可能提供的好处之间的权衡。
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决策时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成本。
3.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当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时获得的额外好处。
经济学家利用边际效益来确定产量或消费的最有利方式,以最大化社会福利。
当边际效益降至零时,增加产量或消费已经不再有利可图。
4.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买入的某个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生产商愿意生产并提供的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价格反映了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实证经济学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
该方法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工具来分析经济现象和政策,以预测未来走向和评估政策决策的结果。
随着数据获取和处理工具的普及,实证经济学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
2.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经济决策的学科。
它探讨个人的心理和认知偏差,并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模式。
这些模式相较于传统理性决策模型中的假设,更贴近人类实际行为。
3.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理解市场和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评估经济和政策措施的成本和效益来提供可持续的环境和经济发展方案。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日益增强的影响,环境经济学日益受到重视。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及其经济政策的学科。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发展经济学被视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其核心理论为了加深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为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作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现代化理论、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过渡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现代化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以及现代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发展需要在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的改革。
其中,技术的进步是重要的驱动力,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同时,适宜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政策能够提供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经济秩序,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另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二、增长理论增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该理论旨在探讨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指导。
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避免经济的停滞和衰退。
在增长理论中,孟山都农场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被认为是两种重要的分析框架。
孟山都农场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该模型认为,通过增加投资和改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资本和劳动的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则从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
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除了孟山都农场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近年来,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受到广泛关注。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经济发展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经济体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
通过学习这一理论,我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经济发展理论的学习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受到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影响。
资源的配置决定了生产的效率和规模,而生产要素的配置则决定了生产的成本和效益。
其次,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而市场机制则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和生产的组织,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比较突出。
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依赖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有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
最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和风险性也比较大。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认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地区间和城乡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其次,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再次,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考研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考研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着眼于经济增长、发展和全球化等课题,并为实现国家、地区和个体的经济繁荣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介绍考研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一、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早期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上,如罗斯托9岁工业化理论、索洛级增长模型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逐渐演变,发展经济学家开始关注更广泛的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
因此,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也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人力资本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等方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其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程度,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加里?贝克尔和西奥多?舒尔茨等经济学家认为,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的建设可以提高个体的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此外,人力资本的积累不仅对个体的经济状况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向。
该理论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对于经济效率、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发展经济学中,制度的重要性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
比如,道格拉斯?诺斯和奥利弗?威廉姆森等学者的贡献,加深了人们对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认识。
例如,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产权保护等制度安排都会对经济活动、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话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考虑未来世代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但是,经济学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界,它更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一、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比如说,量化宽松政策就是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将金融政策放松,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又如,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是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实践,通过优化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这些政策都是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体现,其实践效果也证明了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指导个人理财规划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个人理财的知识,如投资、理财、消费及风险规避等。
这些知识,可以给我们的个人理财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投资基金的知识,选择适合个人的投资方案,并通过适度的风险规避,保障个人资产的安全。
三、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比如说,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学理论中的“环保产业链”概念。
经济学家通过对环保产业的规划,指导社会资源向环保产业领域的集中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样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是经济学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应用。
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帮助各个国家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比如说,经济学理论中的“开放式经济”概念,得到了全球各国的认同。
这让各个国家可以通过开展贸易、投资等活动,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程。
结论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帮助个人进行理财规划,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经济学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中国经济学理论贡献及其新时代历史使命
新中国经济学理论贡献及其新时代历史使命来源:《红旗文稿》2019/14 作者:周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积贫积弱到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不仅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而且为丰富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新中国70年经济学理论贡献经济学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理论创新和不断发展的源泉。
理论与实践有机互动、相互贯通、相得益彰,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与新中国经济理论的丰富发展相互共生,良性互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不但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谱写出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从而走出了一条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之路,而且也彰显了来自中国伟大实践涌现出的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丰硕成果。
回顾当代中国经济学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探索未来发展走向,既是学科建设与繁荣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经济学理论创新和繁荣发展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
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
如何建设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全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因此,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核心主题。
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体制的改革过程。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自此以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现在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超越了传统计划经济,又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机制体制的重构和再造,更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探索走出的成功新路。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开展经济学是研究开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而进入兴旺国家的经济学科, 它所提供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展中国家, 迫切地需要促进经济开展和增强综合国力。
开展经济学肇始于构造主义的出现,该学派认为在开展中国家存在某种使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假设干假定前提不能适用的经济构造。
钱纳里等人认为动态非均衡假设阐述了资源再配置潜力与构造变化对经济开展的意义。
这是因为广泛存在的非均衡现象&隐含着通过减少瓶颈和再分配资源予以高生产率部门以加速增长的潜力,开展中国家的这种潜力可能大于兴旺国家。
正因如此,构造主义是主张政府干预。
构造主义的开展观,事实上不管是否受开展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展中国家多以方案经济体制为主导。
古典开展经济学的分工组织和资源配置思想, 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开展都是富有解释力的,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开展经济学的萌芽和起源。
然而古典开展经济学家并未纯粹地探讨开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其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根本上适合于新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而且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 特别是经过了马歇尔的局部均衡论和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 致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系统化和形式化, 进而开展成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 这样就在有意无意中将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问题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
不兴旺国家经济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循环链〞。
从供应一端来看, 循环链表现为: 低实际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缺乏——低生产率——低实际收入;从需求一端来看, 循环链可表述为: 低实际收入——低购置力——投资引诱缺乏——资本利用缺乏——低生产率——低实际收入。
在这两个循环链所形成的“多种因素的循环群集〞的长期作用之下, 不兴旺国家无法摆脱贫困落后而处于某种“欠兴旺均衡状态〞。
总之, 构造主义开展经济学家们认为, 只要“恶性循环〞存在, 就不可能依赖价格机制把经济开展的果实通过“涓流效应〞扩展到穷人身上。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首先,发展经济学能够帮助中国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规律。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发展经济学能够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数据和经验,帮助中国政府和企业了解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从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发展经济学可以指导中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
中国正在面临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
发展经济学能够帮助政府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避免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发展经济学还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
例如,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转型路径;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调整和升级;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贫困问题等。
发展经济学能够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
此外,发展经济学还能够帮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很多共同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通过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交流,中国可以加深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能够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和成功之路。
最后,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还可以体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和学术研究上。
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而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在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和研究经济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可以培养更多的经济学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帮助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规律、指导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培养高级人才和学术研究等方面。
发展经济学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需要政府和学术界共同重视和推动。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改革与开放总是连在一起,改革促进开放,开放也倒逼改革,而且改革 本身也包含了开放。因此,改革与开放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改革开放贯穿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而且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把“全面 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
(四)开放发展 • 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开放的内涵更丰富,开放的层次更高。 (五)共享发展 •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三)转变发展方式着重点的转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影响巨大,为了 应付需求下滑,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把调整 需求结构也就是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战略任务 。扩大国内需求主要是大规模增加投资,为遏制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趋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 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
十九大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 发展目标,即在第二步目标实 现之后的“两步走”战略
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
叶,在基本实现现代
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从 2020 年 到 2035 年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再奋 斗 15年,基本 实现
15年,把我国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全面需要。
供
从供给方角度看,主要矛盾的表述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取代了“落后的社会生
给
产”,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的科学判断。
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的帮助
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的帮助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经济学理论,其中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
1.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发展经济学理论致力于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策略和模型。
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实现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
2. 资本积累与国家发展资本积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经济学理论通过研究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效的模型和策略。
这包括投资、储蓄、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面。
发展经济学理论帮助发展中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3. 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贫富差距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理论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应对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经济发展与贫困、教育、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关系,发展经济学理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4. 政府治理与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决策者和监管者的角色。
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了有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对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合理的政府干预、透明的决策过程、有效的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5.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
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来获得技术、资金和市场等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结论:发展经济学理论通过研究经济增长、资本积累、贫富差距、政府治理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关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策略。
2024年发展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发展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模版学习经济学的课程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平常的学习中,经管类的知识是很少涉及到的。
也许是高中里经济学知识学得不好吧,也许是为了得到这门课的学分,但是更多的是对股票、投资、金融危机的兴趣和经济学知识的渴望,不管怎样我还是选上了这门课。
快期末了,现在静下心来谈一下体会。
每节课老师都给我们留了一定的时间来课堂发言,交流一下最新的经济学新闻以及一些经济学知识,单单从内容上讲,这些信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一些课本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一位同学就用一个孤岛上的事例简单明了地向我们阐述了。
另一方面,课堂发言是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因为平常我们这样上去讲的机会是不多的。
理学院的一位同学就用英语完成了他的课堂发言,既把内容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又不乏新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上课的另一部分是讲他的留洋经历,把外国的一些情况都介绍给了我们。
每次讲到一个话题,老师就可以从此引出去,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地将一大堆与此有关的东西。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作为一门通识课,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老师在这方面教给我们的都是十分好的材料,很好地促进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
比如说留洋,其实我自从高考以来一直觉得出国不怎么样的,所以我没去中科大,觉得读大学就是为了出国是一种悲哀。
现在逐渐地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我是学机械的,如果想在这方面有一定造诣的话,那么至少应该去看看世界的一流水平是怎么样的。
关于经济学,以前觉得是一门不太精确的学问,比如某个地方发生金融危机,然后有几个专家跳出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事实证明他们分析错了。
于是我就想怎么连专家都会分析错呢,那我们这些学经济不是都在扯淡吗?以前一直认为经济学是很文科的一门学问,只要背一背记一记什么的。
然而翻开这本书,我的认识又发生变化了,经济学是很精确的,至少应用微积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死记硬背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要靠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
概括地说,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不发达状态向经济发达状态演化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科学依据。
发展经济学的任务是:最切合实际地分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握发展的趋势,指导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有关发展的政策,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在长期的过程中,成本最小、时间最短、最节约稀缺资源地完成从经济不发达到经济发达的过渡,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
首先,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国情,探索和研究如何开发、创造和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其次,发展经济学应当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第三,发展经济学还应当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为发展中国家选择经济发展道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体系和分析方法发展经济学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演化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经济科学,有其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首先,要概述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性质、结构和特点,经济发展的含义和衡量等等。
其次,将分别考察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分析这些因素的现状、开发和利用,以及变化规律,进而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三,重点分析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及其变动,分析其结构状态、变动规律和优先选择等,以便使经济发展协调有序。
第四,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观念、国际环境和条件等),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必须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演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顺利发展。
整个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关系为: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机体特征→成长因素→制度因素→结构状态→空间状态→系统开放→动态调控。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它与其他经济科学有着共同的分析方法,但是作为研究一个广阔时空经济的科学,它又有自己特殊的分析方法。
首先,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短期经济运行上的平衡和经济运行结构的均衡和优化,而着重探讨经济系统长期的优化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和结构的动态性组合、协调和演化,侧重于动态研究方法。
其次,发展经济学侧重于结构分析,经济发展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各种经济结构的演变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而,要把它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来考虑。
第三,发展经济学侧重于制度分析方法,更加关注发展的制度成本,传统制度对发展的制约,制度创新对增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等问题。
第四,发展经济学运用非均衡、非平衡和均衡、平衡结合的分析方法,但侧重于非均衡和非平衡的方法,根据耗散结构原理,任何一个发展着的动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是不均衡的,其演化过程也是不均衡的,正是这种不均衡和不平衡成为开放系统发展的活力。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机体内部各种结构从不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化,又从均衡向不均衡状态变化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五,发展经济学还较多地运用经验、比较和模型分析方法。
三、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发展经济学主流学派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60年代初),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比较注重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形成了结构主义的基本思路,强调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期),针对早期发展中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发展经济学家更多地使用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并扩大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运用。
对发展的目标、计划与市场、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在进行宏观分析的同时,更注重微观分析,建立了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框架,发展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更加接近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分析。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注重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及人力资本的内生的经济增长去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发展问题,更多地考虑经济发展深层次的人的因素,文化、体制等背景,将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变量,从重新设计制度和进行制度改革和积累知识及技能入手寻求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和联系发展经济学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问题。
经简言之,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经济发展包括以下内容:(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和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6)社会事业、环境和生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的废除和更新,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经济增长则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有区别的,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
从学科角度看,经济发展所关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落后状态向发达状态过渡的经济演变过程,而经济增长则侧重研究和反映某种成熟状态的经济进步的动态化问题。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又是紧密相联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将是不可能的。
只要有发展,便必然有增长。
五、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1、农业企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拥有10亿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比重大,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已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发展经济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中间阶段,即传统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的阶段,现代农业方式开始出现,但距离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阶段(即农业现代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现阶段如何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企业化是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企业,是指使用一定劳动资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
农业企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即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从而聚集力量,装备和武装农业,即调整增量,扩大新经济增长点的生产规模,也调整存量,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传统的封闭性农业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型农业的过程。
通过农业企业化,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商品化,并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脱贫致富,从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通过规模化、企业化的农业生产,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可能利用现代化的要素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对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山、水、田等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农艺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开辟一条通向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2、工业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一部分,工业化是推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从经济不发达到发达的最重要的动力,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工业发展是一个工业结构渐次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通过一种效应(前向或后向联系),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主导产业的确定,一般应优先选择后向联系效应大的部门。
因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准确判断不同地区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而且必须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等特征确定工业的主导部门。
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而言,工业发展的程度还很低,工业基础也比较脆弱。
所以,在工业主导部门的选择上,就应该根据不平衡的倾斜发展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把着力点放在后向联系效应大的最终需求型制造业上,首先重点发展占有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比如纺织、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皮革、建材及服装、运输设备等。
在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时候,等到国内中间产品市场足够大时,再有条件地开展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直到最后发展基本材料部门,从而确立起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系,实现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化。
3、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是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的过程,工业化以城市化为条件,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动力,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人口、市场、企业、基础设施在地理上的集中过程,即城市化过程,必然是劳动力由低收入和就业机会少的地区向高收入和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和流动,这是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方式之一,城市化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极点,即发展极,并由此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