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涌治理方案

合集下载

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

加快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治理方法: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确保。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特别,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

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

以下为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①引水换水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

但关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升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

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关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纳“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期之计。

②底泥疏浚“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2.曝气复氧法: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合格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

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关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

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常常采纳的方法。

关于污染状况严重,污染长期排入的水体必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态措施,因此,可做为辅助生物—生态修复的方法之一。

街道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黑臭水体处理

街道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黑臭水体处理

街道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黑臭水体处理一、问题概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街道溪黑臭水体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长效治理方案,确保水体得到有效处理。

二、治理目标1.确保街道溪水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

2.提升水体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水体治理与维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原则1.综合治理:将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全面治理黑臭水体。

2.科技创新: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3.社会参与:鼓励居民参与治理,形成共治共享的局面。

4.长效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治理成果得到巩固。

四、治理措施1.源头减排(1)加强排水管道建设:提高排水管道覆盖范围,减少雨水径流。

(2)推广雨水收集利用:鼓励居民、企事业单位收集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等用途。

(3)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减少垃圾填埋,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2.过程控制(1)强化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效果。

(2)实施水体清淤:定期对水体进行清淤,减少底泥释放的污染物。

(3)推广生态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湿地、植物浮岛等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污染末端治理(1)加强污染源监管:对周边企事业单位、餐饮业等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2)实施水体生态修复:通过投放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3)推广绿色建筑:鼓励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污染。

4.长效管理(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黑臭水体治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

(2)加强监测监控: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治理效果。

五、实施步骤1.调查评估:对街道溪黑臭水体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污染源、污染程度等信息。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3.工程实施:按照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治理工程。

4.监测评估:在治理过程中,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

城市黑臭河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城市黑臭河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城市黑臭河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的污水和垃圾产生
量急剧增加,不少城市的水环境受到极大损害,出现了大量臭水沟
和黑臭河流。

黑臭水体不仅对城市形象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可
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城市水环境,打造更美好
的城市,各级政府和部门需要加强黑臭河流治理工作,提高城市水
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治理黑臭河流为抓手,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和环境品质。

具体目标包括:
1、全面摸清黑臭河流情况,建立黑臭河流档案,实现“台账化”管理;
2、加强排查排污监管,严格落实污水和垃圾的分类和处置,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
3、推广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改造和提升城市水环境配套设施,完善城市排水管网;
5、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和行动。

三、工作内容:。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黑臭水体问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2023年河涌黑臭水体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

二、问题分析1. 污水排放不规范: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未经预处理直接将废水排入河涌,导致水体的污染程度加剧。

2. 污泥清理不及时:河涌底泥中堆积了大量有机物,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加速水体污染。

3. 生活垃圾乱倒乱放:部分河涌岸边存在大量的垃圾杂物,影响水体的水质和景观。

4. 形成环境恶化的良性循环:水体污染导致鱼虾绝迹,鱼虾绝迹又使得水体难以自净,形成恶性循环。

三、整改措施1. 建立污水处理厂: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必须合规排污,未经预处理的废水必须先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入河涌,确保污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2. 加强污泥清理:定期清理河涌底泥中的有机物,确保水体的清洁度,减少污染源。

同时也可以将清理出的底泥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以替代化肥的使用。

3. 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推动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减少生活垃圾进入河涌。

同时加强清扫力度,定期清理河涌岸边的垃圾杂物。

4. 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物绿化、湿地建设等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鱼虾的生态环境。

在河涌的两侧建立生态景观带,吸引鱼虾栖息,形成良性循环。

5. 河涌水质监测: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河涌的水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四、阶段目标1. 2023年底前,河涌黑臭水体整改率达到50%以上。

2. 2024年底前,河涌黑臭水体整改率达到80%以上。

3. 2025年底前,河涌黑臭水体整改率达到100%,实现全面整改。

五、实施计划1. 2023年上半年:完成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建设,开始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污水排放进行规范。

2. 2023年下半年:加大河涌底泥清理力度,建立清理机制,并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清扫工作。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河涌出现了黑臭水问题,对人民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了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识别问题源头、建立监测系统、优化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源头控制、推广环保科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重点内容。

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当前的黑臭水问题,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

一、问题识别与源头控制1. 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识别河涌黑臭水问题的源头,包括城市排污口、工业废水、农村污水等。

2. 制定明确的污水排放标准,加强对企业、工厂和居民的排污许可制度管理,严格监管污水排放。

3. 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确保排污系统畅通无阻,减少漏水与漏油现象。

二、建立监测系统1. 建立全市范围的水质监测网络,并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

2. 实施常态化、动态化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各河涌的水质状况,对黑臭水问题进行预警和及时处理。

3. 加强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全市河涌黑臭水治理的科学依据。

三、优化污水处理设施1. 对已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 加强对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提高其处理效果,防止其成为黑臭水的源头。

3. 鼓励使用新型、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效果。

四、改善源头控制1.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建设农村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减少农村污水对河涌的影响。

2. 推动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减少雨水与污水混合排放,改善雨水污染问题。

3. 强化工业废水治理,对违规排放的企业严格处罚,并推动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推广环保科技1. 加大对环保科技研究和创新的投入,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

2. 加强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推动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降低治理成本。

3. 加强与国内外环保科技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和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

黑臭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

黑臭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

黑臭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黑臭河道现象普遍存在。

黑臭河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而且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极大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方案将针对某城市的黑臭河道进行整治。

二、设计目标1. 消除黑臭现象,提高水质达到地表水标准;2. 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态系统;3. 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周边区域安全;4. 美化河道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三、设计原则1. 科学性原则:根据河道污染原因和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整治技术;2. 整体性原则:综合考虑河道整治与周边环境、交通、景观的协调关系;3. 经济性原则: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投资;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河道整治与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

四、整治措施1. 截污工程:建设截污管道,将周边污染源接入截污管道,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2. 清淤疏浚: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河道内积累的污染物和淤泥;3. 生态修复:采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手段,恢复河道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4. 岸坡整治:对河道岸坡进行生态化整治,采用植被绿化、砌筑护坡等方法,提高岸坡稳定性;5. 水质净化:设置水质净化设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水质净化;6. 防洪排涝:加强河道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7. 景观美化:打造生态景观,提升河道周边环境品质。

五、工程实施与进度安排1. 前期准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等;2. 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3. 竣工验收:完成工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后,进行竣工验收;4. 后期维护:对河道整治工程进行日常巡查、维护和管理。

六、投资估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难度和地区经济条件,初步估算本项目总投资约为XX亿元。

七、效益分析1. 环境效益:消除黑臭现象,提高水质,改善生态环境;2. 社会效益: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3. 经济效益:通过河道整治,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

某河黑臭污染应急治理方案

某河黑臭污染应急治理方案

某河黑臭污染应急治理方案一、背景介绍某河是当地的重要水源地,但由于长期受到污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使其出现黑臭现象,并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1. 立即止污:停止污水和废弃物的直接排放,切断污染源;2. 迅速减轻黑臭现象:加强对河道进行清淤、除臭处理,提高水质及空气质量;3. 进行长期治理:实施河道修复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恢复某河的生态环境。

三、应急阶段措施1. 紧急调查评估:组织相关专业团队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估,确立治理方向和优先处理区域;2. 应急清淤:引入专业设备和人员,对黑臭河段进行紧急清淤工作,以消除河道中的积存废弃物;3. 排污截流:设置临时截流设施,将来自污染源的污水截流至临时储存池或其他处理设施;4. 紧急除臭:使用生物酶、活性炭等去除污水中的臭味,改善河水的气味;5. 紧急监测和警报:建立河流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黑臭河段的水质变化,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部门;6. 信息发布和宣传:通过媒体和网络渠道向公众发布治理进展和预防措施,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黑臭污染问题。

四、长期治理措施1.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兴建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对排入河流的污水进行全面净化处理;2. 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制定废弃物分类和妥善处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3. 修复河道生态:进行湿地、植物园等自然修复工程,恢复河道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4.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生态保护。

五、监督与评估1. 成立监督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成立黑臭污染治理监督小组,对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2. 定期评估:每年对某河黑臭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理措施以提高治理效果;3. 罚款与奖励机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罚款,同时对积极参与治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以上是某河黑臭污染应急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紧急措施和长期治理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和改善某河黑臭污染问题,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臭河道和臭水沟。

这些黑臭河道和臭水沟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黑臭河道和臭水沟进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黑臭河道治理方案1. 源头治理黑臭河道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城市污水排放、垃圾堆放、河水淤积等因素,因此源头治理是治理黑臭河道的重要手段。

源头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污水处理。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的情况出现。

(2)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

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一环,通过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起到治理黑臭河道的效果。

(3)规范河道清淤。

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防止河道淤积,从而减少黑臭河道的产生。

2. 技术治理技术治理主要是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覆盖、沿岸景观、河道景观等生态手段,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从而降低黑臭河道发生的概率。

(2)底泥清除。

黑臭河道中的底泥是臭味的来源之一,通过清除底泥,减少了底泥的腐败,从而降低黑臭河道的产生。

(3)微生物处理。

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减少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降低黑臭河道的产生。

以上都是在治理黑臭河道时采用的技术治理措施,进行黑臭河道治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技术治理措施,比如在一些黑臭河道流速慢的区域,可以采用人工流化技术,从而达到加速水流的作用。

二、臭水沟治理方案臭水沟的治理和黑臭河道的治理类似,重点还是在源头治理和技术治理。

1. 源头治理臭水沟的治理源头依然是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排放。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

建设垃圾站、垃圾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城市垃圾的分装、转运和处理。

(2)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

建设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第1篇黑臭水体治理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地表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体黑臭现象频发。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景观,还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旨在针对某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二、治理目标1. 消除黑臭现象,提高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态功能。

2. 保障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3.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体长治久清。

三、治理原则1. 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3. 防治结合,注重实效。

4. 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四、治理措施1. 污染源控制(1)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企业监管,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实现达标(2)生活污染源治理: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3)农业污染源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 水体生态修复(1)清淤疏浚:对黑臭水体进行清淤,减少内源污染。

(2)生态补水: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体流动性,增强自净能力。

(3)生态修复:采用生物技术、植物修复等技术,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3. 长效管理机制(1)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定期监测水体水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加强部门协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黑臭水体治理。

五、实施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3.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治理效果。

4. 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六、项目评估与调整1.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理措施。

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实施方案(4篇)

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实施方案(4篇)

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实施方案(4篇)第一篇:整治黑臭水体的必要性和目标黑臭水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亟待进行整治。

为了建设示范城市,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治黑臭水体的必要性和目标。

整治黑臭水体既是对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整治,使得城市水体环境恢复清洁、健康和宜居。

第二篇:整治黑臭水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了实现整治黑臭水体的目标,我们将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首先,我们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市区内的雨水和污水得到合理排放。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水体污染源的监测和整治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河道和湖泊的清淤、清污工作,确保水体的通畅和清洁。

第三篇:整治黑臭水体的组织与管理为了保障整治黑臭水体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首先,我们将设立专门的水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整治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挥部,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并进行日常的调度和管理。

此外,还将加强宣传和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整治黑臭水体的时间表和经费保障为了确保整治黑臭水体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经费保障计划。

时间表将确切规定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限,以保证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

经费保障计划将明确整治所需要的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确保整治工作的资金供应。

同时,我们还将探索多种筹款渠道,争取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和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持,以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篇中,我们强调了整治黑臭水体的必要性和目标。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整治,使得城市水体环境恢复清洁、健康和宜居。

海南黑臭河道治理施工方案

海南黑臭河道治理施工方案

海南黑臭河道治理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沿岸,是我国的热带海岛旅游胜地。

然而,在海南省的一些地区,特别是部分城市的河道中存在着黑臭现象,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海南黑臭河道的水质状况,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品质,海南省政府决定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工作。

二、治理目标1.解决黑臭河道问题,改善河道水质;2.提升河岸环境,打造美丽河岸带;3.加强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提升治理效果;4.增加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治理措施1.污水截流与收集:对黑臭河道周边的污水进行截流和收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减少污染源的输入。

2.河道清淤:对黑臭河道中淤泥进行清淤处理,恢复河道的正常水流,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并减少富营养化的发生。

3.河道疏浚与疏通:对河道中的障碍物进行疏浚与疏通,保证河道的畅通,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

4.河流水质净化:采用生物净化技术、人工湿地等方式,对黑臭河道的水体进行净化,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

5.河岸治理:整治河道周边环境,修复河岸带植被,建设人工绿化带,提升河道的生态环境。

6.构建监测与管理系统:建立黑臭河道治理的监测与管理系统,对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四、预期效果经过以上治理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改善黑臭河道的水质状况,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减少异味的释放;2.恢复黑臭河道的生态系统,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3.提升河岸带环境,打造美丽的河道风景线;4.减少河道内淤积物的堆积,降低水淹风险;5.构建完善的监测与管理体系,保证治理效果的持续稳定。

五、总结海南黑臭河道治理施工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海南省部分地区的水质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品质。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和综合治理措施的配合,可以有效解决黑臭河道问题,提升水体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建立将为治理后的河道提供持续有效的保障。

我们期待着海南黑臭河道治理施工方案的实施,更美好的海南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展现出来。

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二篇)

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二篇)

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水环境治理是惠及广大市民、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大事,水源地保护事关城市饮用水安全。

要通过联合执法,坚决清理河道周边旧有污染源,严禁增加新污染源。

对河道沿岸的“小散乱”企业、小作坊等低端产业,要推动关停、搬迁,同时根据当地实际谋划打造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对河道沿岸的“农家乐”、畜禽养殖场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大力度整治。

对河道蓝线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要依法清拆。

对河道周边既有堆场,要严格排查、甄别,加强综合整治。

要加快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已有设施的管理养护,杜绝污水偷排、漏排。

对此,政府部门分区进行开展全面排查,对河岸两侧存在的非法畜禽养殖、农家乐、砂石堆场等进行清理,与此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区域内黑臭河涌整治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河涌臭水该如何整治?1.制定整治管理实施方案俗话说得好:“无规则不成方圆。

”要彻底改进河涌臭水的治理,必须要设定一套长远的管理方案。

梳理问题,制定任务清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实地勘查,制定优质的方案。

2.建立河涌污水治理奖惩制度做事情有奖就有罚,对有功者必定有奖,不仅激励更多的人去学习,也能提供个人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恶意破坏,教不好者必定重罚,这样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

奖惩制度,可以让更多的人积极的参与进来,提升市民的积极与环保意识。

3.设立投诉通道设定投诉的平台,保持畅通的投诉渠道。

建立街道河涌巡查整治___群,实现问题投诉快速上传、整改指令及时下达、整治反馈迅速到位,打造集信息互通、督导落实、相互监督于一体的信息堡。

4.控源截污持续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建设,进一步加大排污口的排查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黑臭河涌截污工作主要包括黑臭水体治理截污部分及水利部分查缺补漏工程。

根据排水户管理信息系统,对各排水单元内分区管理,对辖区内所有建构筑物进行地毯式核查,重点登记建筑物的雨水立管、污水立管以及混合水立管,并核实化粪池、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核查排水、污水许可、查清排水行为,做好源头控污。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一、整改目标2023年底前,全面消除河涌黑臭水问题,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使城市河涌成为清澈、生态、宜居的景观水体。

二、整改原则1.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理方案,注重综合治理和长效维护,确保治理效果持久。

2.源头控制:强化水污染源头管控,实施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对工业和农业污染的监管力度,减少污染物进入河涌的数量和浓度。

3.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修复、水体净化、河道疏浚、污泥处理等手段,综合治理河涌黑臭水问题。

4.公众参与: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整改方案进行公开透明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三、整改措施1.河涌生态修复(1)植物修复:在河涌两岸种植各类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利用其吸附污染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修复河涌的生态系统。

(2)湿地建设:修建人工湿地,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质处理效果。

2.水体净化(1)抑制水藻繁殖:加大对水体中过量营养物质的治理力度,减少水藻繁殖的生长空间,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2)氧化消毒:采用氧化消毒技术对水体进行处理,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3.河道疏浚(1)淤泥清淤: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淤处理,增加河涌的流量和水体的通畅度,减少污染物滞留时间。

(2)河道加宽:对狭窄的河涌进行加宽,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减少滞留现象。

4.污泥处理(1)污泥脱水:采用机械脱水和化学脱水技术,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20%以下,减少体积,方便后续处理。

(2)污泥资源化利用: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用于土壤改良剂、砖瓦生产等领域,减少污泥的排放量。

四、整改进展1.建立治理工作组:成立由环保部门、水务部门、城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河涌黑臭水治理工作。

2.制定整改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包括治理范围、治理措施和时间节点等。

3.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治理资金投入,提高整改效果和速度。

黑臭水体整治力度XX街道XX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

黑臭水体整治力度XX街道XX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

黑臭水体整治力度XX街道XX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一、整治目标1. 将XX溪黑臭水体治理成为清澈透明、无异味、无泡沫、无浮沉物、水生态功能良好的水体。

2. 构建长效管理体制,确保黑臭水体长期维护管理。

二、整治措施1. 治理污染源:对XX溪河道沿线的工地、农田、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严格管控,采取排查整治、设施改造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沿线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3. 改善水流环境: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和垃圾,保持河床水流畅通,提高水质自净能力。

4. 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河岸和河道周边进行绿化工作,种植适应于水环境的植物,增加水体生态功能。

5. 加强巡查监管:建立黑臭水体整治巡查制度,加强对治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6.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源。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整治计划和工期安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 开展污染源排查和评估,分析污染源的来源和影响程度。

3. 修复河道的基础设施,包括河床清理、河岸修护、下水道改造等。

4. 建设和改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水达标。

5. 种植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

6. 建立巡查监管制度,加强对治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管。

7. 定期评估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做好长期维护管理工作。

四、预期效果1. XX溪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明显,水质显著改善。

2. 水体周边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逐渐增加。

3. 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4. 游客和市民对XX溪的印象改善,促进旅游业发展。

5. 构建了长效管理体制,确保黑臭水体的长期维护和管理。

注:该方案仅为示范,实际实施时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3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河涌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黑臭水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的品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本次整改方案,希望能够在2023年前彻底改善河涌黑臭水情况。

二、问题分析:1. 水污染问题:河涌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这些污染物造成水体浑浊,产生难闻的臭气,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河涌水体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剧,引发藻类大量繁殖,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3. 水体缺氧问题:由于水体污染和藻类繁殖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使得水体中的生物无法正常呼吸,导致水体缺氧,形成了更加严重的黑臭问题。

三、整改目标:通过该整改方案,力求在2023年前,彻底解决河涌黑臭水问题,实现河涌水质清澈、无臭味,恢复水体生态健康。

四、整改措施:1. 源头治理:改善河涌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工业、农业、畜禽养殖等行业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提高河涌周边的环境管理水平,加大对违法违规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河涌水体治理:(1)水污染治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对河涌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

例如,采用浮选、纤维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悬浮物;运用活性炭吸附、生物滤池等化学方法去除有机污染物;利用生态修复等生物方法提升水体水质。

(2)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加强河涌周边的农田管理,优化农业施肥制度,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

建设湿地、人工湖泊等缓冲带,吸收养分,阻止富营养物质的进一步输入。

(3)水体缺氧治理:改善河涌水体的流动状况,增加水流速度,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鼓励绿色植被的种植,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

3. 管理与监测:建立河涌黑臭水整治的长效机制,加强监测系统的建设,实时了解河涌水质状况。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

河塘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方案

河塘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方案

河塘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塘黑臭水体成为城市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严重难题。

河塘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河塘黑臭水体的治理成为城市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针对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主要采取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措施等方式。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提出一套系统完善的河塘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方案。

二、治理目标1.改善水体水质:针对河塘黑臭水体的臭味和污染问题,着力提升水体水质,保障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2.恢复水体生态: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水中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3.提升水体景观:通过景观设计和规划,打造优美的水岸环境,提升水体的观赏性和休闲价值。

4.改善周边环境:河塘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应兼顾周边环境的改善,促进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

三、治理工程方案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于河塘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首先需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河塘周边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2.水质监测和管理建设水质监测系统,对河塘水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质数据的准确性。

建立水质管理机制,制定水质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和保护。

3.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被恢复和湿地修复等方式,恢复河塘的生态系统。

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恢复水域生态平衡。

4.污染物清除工程对于河塘中的污染物,需要进行清除和治理。

通过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和物理清除等方式,清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5.景观设计和规划对于河塘周边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水体的特点和环境需求。

通过设计岸边步道、观景平台和花园景观等,提升水体周边的景观价值。

6.公共设施建设在河塘周边建设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场和健身设施等公共设施,提升水域的休闲功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024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4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

2024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____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方案一、背景和问题概述河涌黑臭水是指由于污水、垃圾、废水或生活污物等因素导致的水体变黑、臭味浓厚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一些城市的河涌黑臭水现象尤为突出。

河涌黑臭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黑臭水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有必要对河涌黑臭问题进行治理和整改。

二、整改目标____年河涌黑臭水治理整改的目标是:1.黑臭水体面积减少至10%以内;2.黑臭水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3.黑臭水体臭味显著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低;4.黑臭水体周边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三、整改措施和具体方案1. 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为了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对河涌的污染,需要逐步建设或改造现有的污水处理厂。

首先,应规划和建设分布合理、覆盖面广的污水处理厂网络,确保城市各个区域的生活污水都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对于现有的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提升和改造,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营和排泄水质达标。

2. 河涌疏浚和治理河涌的疏浚和治理是解决黑臭水问题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对河涌进行疏浚,清理淤泥和垃圾,保证水道的通畅。

其次,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的方式,引入水生植物,增加氧气供给,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对黑臭水进行处理,减少臭味的释放和传播。

3. 防污染措施和管理为了防止河涌再次被污染,应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这包括:- 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 强化城市建设和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采取防尘、防污染的措施;- 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力度,提高垃圾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倡生态耕种和农田污水利用。

黑臭河涌治理方案

黑臭河涌治理方案

欢迎阅读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三八河技术分册0000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4.4 设备材料清单 (12)1.4.5 可达性分析 (13)1.5 水质提升方案 (14)1.5.1 节能微滤一体化设备 (14)1.5.2 可达性分析 (16)1.5.3 活水循环方案 (16)欢迎阅读1.6 项目特性表 (16)第2章进度计划 (17)第3章投资概算 (18)3.1 编制依据 (18)3.2 概算内容 (18)第1章水质改善技术方案1.1工程建设情况该河涌位于长安镇,起点是358省道,终点是东引运河,全长约为1000 m。

流域管网铺设已经完成,正在整理工程验收资料。

清淤工程纳入茅洲河污染综合生活废水污染长安镇茅洲河流域共计产生5223万吨生活废污水,COD排放量1.8万吨,氨氮排放0.18万吨,总磷排放0.016万吨。

其中排入三八河的生活废水量约为1012479.88吨/年,COD为354.37吨/年,氨氮约为35.43吨/年,总磷约为3.04吨/年。

城市面源污染三八河流域高度城市化,本次面源污染调查仅估算城市面源,得出排入三八河的城市面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大约为3.586吨/年,氨氮约为0.398吨/年,总磷约为0.08吨/年。

内源污染底泥对于某些重金属有很强的固定能力,排入河流的这些金属绝大部分在较由分析检测报告可知,三八河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都严重超标,溶氧极低,为劣V类水、水体呈重度黑臭。

三八河的现状如图1.2.4-1所示。

图1.2.4-1 三八河现状照片1.3 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1.3.1 环境容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水体达标方案技术指南》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相关规定,东莞市境内的小型河流,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纳污能力。

(1)河流零维模型中、小河流,污染物在河段内均匀混合,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三八河技术分册0000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7/10/20目录第1章水质改善技术方案 (1)1.1工程建设情况 (1)1.2 水污染现状分析 (1)1.2.1 河道水体基本情况 (1)1.2.2 污染源情况 (2)1.2.3 雨污分流与排污口现状 (3)1.2.4 河道水质现状 (3)1.3 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 (4)1.3.1 环境容量 (4)1.3.2 污染负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黑臭水体消除方案 (8)1.4.1黑臭成因及治理难点分析 (8)1.4.2 黑臭治理技术介绍 (9)1.4.3黑臭治理技术方案 (14)1.4.4 设备材料清单 (15)1.4.5 可达性分析 (17)1.5 水质提升方案 (18)1.5.1 节能微滤一体化设备 (18)1.5.2 可达性分析 (20)1.5.3 活水循环方案 (21)1.6 项目特性表 (21)第2章进度计划 (22)第3章投资概算 (23)3.1 编制依据 (23)3.2 概算内容 (23)第1章 水质改善技术方案1.1工程建设情况该河涌位于长安镇,起点是358省道,终点是东引运河,全长约为1000 m 。

流域管网铺设已经完成,正在整理工程验收资料。

清淤工程纳入茅洲河污染综合整治一期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审查。

1.2 水污染现状分析1.2.1 河道水体基本情况三八河位于东引运河北部,汇入茅洲河。

三八河径流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排渠汇水面积汇水,该部分汇水面积10.32km 2;另一部分是分流环山渠部分径流洪水。

三八河乌沙段北起358省道,南至东引河,长约1.3km ,除部分过路桥涵外,其余均为明渠。

图1.2.1-1 三八河地理位置与特点起点暗涵终点汇入东引河东引河开口位置15 长安镇 三八河J1J2J31.2.2 污染源情况三八河沿岸居民密集、企业众多,河水污染复杂。

总体而言,三八河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直排、生活废水直排、城市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及沿岸垃圾。

1.2.2.1 工业废水污染三八河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每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约为72478吨,COD 约为5.93吨/年,氨氮约为1.45吨/年。

1.2.2.2 生活废水污染长安镇茅洲河流域共计产生5223万吨生活废污水,COD排放量1.8万吨,氨氮排放0.18万吨,总磷排放0.016万吨。

其中排入三八河的生活废水量约为1012479.88吨/年,COD为354.37吨/年,氨氮约为35.43吨/年,总磷约为3.04吨/年。

1.2.2.3 城市面源污染三八河流域高度城市化,本次面源污染调查仅估算城市面源,得出排入三八河的城市面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大约为3.586吨/年,氨氮约为0.398吨/年,总磷约为0.08吨/年。

1.2.2.4 内源污染底泥对于某些重金属有很强的固定能力,排入河流的这些金属绝大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都会转移至底泥中,当上覆水清洁后底泥中的金属又会升迁释放,但速度是相当缓慢的,诸多因素会对释放起到强化或减弱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十分的明显。

因此受污染的底泥将会长期对其上覆水造成影响。

1.2.2.5 岸带沿线随意丢放的生活垃圾污染根据现场查勘情况,东莞市长安镇茅洲河内河涌垃圾堆土侵占河道以及违章建筑侵占堤岸现象严重,河道水质较差,部分明渠存在大量漂浮垃圾,河道垃圾收运问题亟待解决。

1.2.3 雨污分流与排污口现状目前,长安镇三八河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已基本完成,疏浚清淤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由于三八河河道周围企业众多,河道复杂,排污口没有进行详细统计。

1.2.4 河道水质现状2017年9月17日委托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对三八河进行了水质抽样检测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2.4-1所示。

表1.2.4-1 三八河水质检测情况由分析检测报告可知,三八河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都严重超标,溶氧极低,为劣V类水、水体呈重度黑臭。

三八河的现状如图1.2.4-1所示。

图1.2.4-1 三八河现状照片1.3 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1.3.1 环境容量当一个区域或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其最大容纳能力时,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失衡的直接结果是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因此,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某一区域或流域允许排入的污染物的最大量应该控制在其环境承载力所容许的范围内。

水环境容量(水体允许纳污量)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水体功能目标的约束下,某一特定的水控制单元所能容纳的某一污染物的限值。

理论上讲,只要存在天然水体,就存在对污染物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也就存在水环境容量。

天然水环境容量与地表水体的水文条件和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有关,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水环境容量资源多寡及其分布特征的关键指标,对指导未来的经济布局和排放口布局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水环境容量指设定河段满足一定水质量要求的,天然消纳某种污染物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包括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客观存在的。

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可划分为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两部分,即:W=W稀释+W自净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

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水体达标方案技术指南》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相关规定,东莞市境内的小型河流,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纳污能力。

(1)河流零维模型中、小河流,污染物在河段内均匀混合,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

计算时,根据污染源分布和河道变化情况,确定计算河长。

图1.3.1-1 零维模型示意图出口断面浓度:C =W +C O Q O KV +Q O +q式中,W ——污染物排放量(kg/d );Q 0——流入河流、湖库流量(m 3/s );C 0——上游来水的背景浓度值(mg/L );K ——水质降解系数(d -1);V ——水体容积(m 3);q ——旁侧支流流量(m 3/s )。

当C=Cs 时,W 即代表环境容量。

W =86.4×Q 0(C S −C O )+0.001×KVC S +86.4×qC SK =86400u x ln C A C B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目标水质时:o s C C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目标水质时:s o C C =式中, Cs ——该水体的水质标准(mg/L );u ——平均流速(m/s );x ——监测点至排污点的距离(m );C A ——上游断面水质浓度监测值(mg/L );C B ——下游断面水质浓度监测值(mg/L )。

河网区水环境容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W 水环境容量=∑∑αij ×W ij 水环境容量mi=1n j=1式中,αij ——不均匀系数;αij ∈(0,1];河道越宽、水面越大,则αij 越小。

W ij ——计算中的最小空间计算单元和最小时间计算单元。

计算中最小空间计算单元为河段(河段为两节点之间的河道)或者湖库;最小时间计算单元为天。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等研究成果,本项目对COD 、NH 3-N 衰减系数的取值为0.20和0.15;国内外对TP 衰减系数研究较少,按0.1进行估算。

(2)河流一维模型根据河道宽浅,污染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混合均匀,浓度在横向断面上变化不大,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为此采用只考虑纵向浓度变化的一维模型。

计算公式如下:W i =86.4Q i C si exp [−u i 2D i (1−√1+K i D i 21600u i 2)L i ]−86.4Q i C oi式中,W i ——第i 河段水体纳污能力或环境容量(kg/d );Q i ——第i 河段设计流量(m 3/s );u i ——第i 河段设计平均流速(m/s );Li ——第i 河段长度(m );Ki ——第i 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d -1);Di ——第i 河段河流纵向扩散系数(m 2/s );Csi ——第i 河段所在功能区水质目标值(mg/L );Coi ——第i 河段上一河段水质目标值(mg/L )。

纵向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D =0.001u 2̅̅̅b 2(ℎu ∗)⁄式中,D ——河流纵向扩散系数(m 2/s );——平均流速(m/s );b ——河宽(m );h ——水深(m );u*——摩阻流速(m/s ),u*=(ghI )1/2;I ——水力坡降;g ——重力加速度(m/s 2)。

根据确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利用研究区域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域最小空间单元和最小时间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值,再计算出各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值。

设计流量的取值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本次计算过程中,考虑境内河流实际,以年内各月中“最小的非0值月平均流量”为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计算水环境容量。

三八河水质现状为劣V 类,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依据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及氧化还原电位评价各河涌黑臭程度。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可知,三八河为轻度黑臭。

三八河整体水环境质量较差,相对地表V 类水体,超标指标主要为COD 、氨氮、总磷等,分别超标1.8倍、5.5倍及5.7倍。

水体普遍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田面源污染。

本项目范围内污染物为点源、非点源混合类型,河流污染负荷采用通量平均方法进行估算:1ni i i W Q C ==⋅∑式中,W ——污染物量(t/a );C ——污染物浓度(mg/L );Q ——入河污水量(m 3/s ),n ——监测断面数量。

1.4 黑臭水体消除方案1.4.1黑臭成因及治理难点分析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

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0 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

当溶解氧为3.0~5.0 mg/L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0 mg/L 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

就三八河而言,造成其水体黑臭的原因主要有:(1)截污措施不完善。

控源截污是指针对缺乏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城市水体一旦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散发出臭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