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剂型的分类
药品的定义及分类
药品的定义及分类
药品按照其用途、剂型、成分等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分类方式:
1.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预防性药品、治疗性药品和诊断性药品。
预防性药品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疫苗;治疗性药品用于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诊断性药品用于辅助诊断疾病,如诊断试剂等。
2. 按剂型分类:可分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栓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疾病治疗需求。
3. 按成分分类:可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等。
化学药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提取得到的药物;生物制品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如疫苗、血液制品等;中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4. 按管理分类: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用于治疗较为严重或需要专业医生指导的疾病;非处方药则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用于治疗常见疾病或症状。
药品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使用和研究。
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助于医生和药师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药品,同时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药品进行监管和管理。
在使用药品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剂型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剂型
今天我们总结药物剂型的知识,包括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的分类及使用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概念
二、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1.不同剂型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
如:硫酸镁口服可以导泄,注射可以解痉。
2.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作用速度。
3.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
如氨茶碱治疗哮喘疗效好,但易引起心跳加快,制成栓剂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
4.有些剂型可能产生靶向作用。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四、剂型的使用方法
1.滴丸:①以少量温开水送服,亦可含于舌下;②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①以100~150ml凉/温水浸泡,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饮用;②不让幼儿自行饮用;③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①迅速给药,放于舌下,含5分钟不要咀嚼或吞咽;
②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在口腔内咀嚼的时间宜充分;咀嚼后可用少量水(温开水)送服;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漱剂:①成分多为消毒防腐剂,不宜咽或吞下;②含漱后不宜马上吃食或饮水。
7.滴眼剂:①阿托品、山莨菪碱、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滴后应压迫泪囊区2 3分钟,以免流人泪囊和鼻腔,吸收中毒;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分钟③不宜多次打开使用,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切勿使用。
8.透皮贴剂:勿贴敷破损、溃烂渗出与红肿皮肤、皱褶处、四肢下端或紧身衣下。
缓、控释制剂:①用药前一定要看药品说明书或请示医师;②除另有规定外,应整片整丸吞服,严禁嚼碎或击碎分次服用。
药物剂型的名词解释
药物剂型的名词解释
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制剂的形式,即药物在制备过程中所采用
的物理形态。
药物剂型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性质、途径和目的。
常
见的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剂、口服液、乳剂、
外用药膏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压制成扁平形状的固体制剂,便于口
服服用。
胶囊是将药物填充在胶囊内,便于口服服用。
颗粒剂是将
药物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通常需要配合水或其他液体一起服用。
注射剂是透过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射入体内的制剂,作用快速而直接。
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在液体中,便于口服服用。
乳剂是将药物
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乳状制剂,通常用于外用。
外用药膏剂是将药物
制成膏状,用于外用涂抹。
药物剂型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便利性、药物的稳定性、吸收
速度和途径等因素。
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药
物剂型的选择对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便利性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
临床应用中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药品剂型分类
药品剂型分类药品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包括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需求和患者群体。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药品剂型分类。
一、固体制剂1.口服固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吞咽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固体制剂。
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有片剂、胶囊、颗粒等。
(1)片剂:片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压成片状,具有便携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2)胶囊:胶囊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装入胶囊内,具有掩味作用,易于吞咽等优点。
(3)颗粒:颗粒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制成颗粒状,可以直接吞咽或与水混合后口服。
2.外用固体制剂外用固体制剂是指涂抹在皮肤或黏膜表面的药物。
常见的外用固体制剂数量众多,包括膏霜、贴剂、粉末等。
(1)膏霜:膏霜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制成软膏或乳剂状,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2)贴剂:贴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制成的药物贴在皮肤上,可以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
(3)粉末:粉末是将药物研磨成细粉末后散布在患处,具有快速吸收和作用的优点。
二、液体制剂1.口服液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液态制剂。
常见的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溶液、悬浮液、糖浆等。
(1)口服溶液:口服溶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具有吸收快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2)悬浮液:悬浮液是将活性成分悬浮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需要摇匀后使用。
(3)糖浆:糖浆是将活性成分与糖浆基础混合而成,可以改善口感,适合儿童和老年人服用。
2.注射液体制剂注射液体制剂是指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入人体内部的液态制剂。
常见的注射液体制剂有静脉注射液、肌肉注射液、皮下注射液等。
(1)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人体循环系统。
(2)肌肉注射液:肌肉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针头插入肌肉组织中进行缓慢释放。
(3)皮下注射液:皮下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进行缓慢释放。
药物剂型种类
药物剂型种类:(一)液体剂型包括:溶剂型、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酊剂、酏剂、胶体溶液剂、胶浆剂、混悬剂、乳浊剂(二)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水针剂(溶媒为水)、注射油针剂(溶媒为油);尚有用其它溶媒的注射剂,如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溶媒就是乙醇)、甘油、丙二醇(PEG)等注射剂尚有中草药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末。
(三)输液剂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甘露醇、甲硝唑、复方氨基酸、多元醇、脂肪乳等输液。
(四)眼用剂型包括:液体型眼用制剂、半固体眼用制剂(眼膏)、眼用膜剂、眼用注射剂。
(五)散剂包括:一般散剂、含有剧毒药的散剂、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含浸膏的散剂、泡腾散剂、中药散剂、灭菌散剂。
(六)浸出剂型包括:汤剂与中药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冲剂及颗粒剂、油浸剂。
(七)片剂包括:素片、糖衣片、肠溶片、吸吮片、咀嚼片、泡腾片和控制释放片。
(八)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又包括:速溶胶囊、冷冻干燥胶囊、磁性胶囊、双室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植入胶囊、气雾胶囊、泡腾胶囊。
软胶囊包括:速效胶囊、骨架胶囊、缓释胶囊、包衣胶囊、直肠胶囊、阴道胶囊。
(九)丸剂剂型包括:水丸、膏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十)软膏剂型包括:油脂性基质软膏、乳剂基质软膏和水溶性基质软膏(十一)硬膏剂型包括:黑膏药、橡胶硬膏。
(十二)栓剂。
(十三)气雾剂。
(十四)长效制剂(十五)膜剂。
(十六)海绵剂。
(十七)其它剂型:微型胶囊、脂质体、贮库制剂。
医保药品剂型分类标注的剂型包含的剂型口服常释剂型普通片剂(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缓释控释剂型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口服液体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液、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酊剂、滴剂、混悬滴剂丸剂丸剂、滴丸颗粒剂颗粒剂、肠溶颗粒剂口服散剂散剂、药粉、粉剂外用散剂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软膏剂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贴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外用液体剂外用溶液剂、洗剂、漱口剂、含漱液、胶浆剂、搽剂、酊剂、油剂硬膏剂硬膏剂、亲水硬膏剂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涂剂涂剂、涂膜剂、涂布剂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滴眼剂滴眼剂、滴眼液滴耳剂滴耳剂、滴耳液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吸入剂喷剂、气雾剂、喷鼻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注射剂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溶液剂、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无菌粉末、静脉注射针剂、水针、注射用乳剂、粉针剂、针剂、无菌粉针、冻干粉针中药的常用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栓剂、洗剂、丹剂等西药的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颗粒剂、溶解剂、软膏剂、栓剂等。
药品剂型分类表
药品剂型分表
标注的剂型包含的剂型
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
剂型普通片剂(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
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缓释胶囊、
控释胶囊
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干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
口服液体剂液、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酊剂、滴剂、混悬滴剂、糖浆剂(含干糖浆剂)
丸剂丸剂、滴丸
颗粒剂颗粒剂、肠溶颗粒剂
口服散剂散剂、药粉、粉剂
外用散剂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
软膏剂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
贴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
外用液体剂
外用溶液剂、洗剂、漱口剂、含漱液、胶浆剂、搽剂、酊剂、油
剂
硬膏剂硬膏剂、亲水硬膏剂
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
涂剂涂剂、涂膜剂、涂布剂
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
滴眼剂滴眼剂、滴眼液
滴耳剂滴耳剂、滴耳液
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
喷剂、气雾剂、喷鼻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吸入剂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
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溶液剂、静脉
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
注射剂无菌粉末、静脉注射针剂、水针、注射
用乳剂、粉针剂、针剂、无菌粉针、冻
干粉针
中成药剂型中,丸剂包括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
浓缩丸和微丸,不含滴丸;胶囊剂是指硬胶囊,不含软胶囊。
药品的分类方式
药品的分类方式
药品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照管理分类:药品可以根据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则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
2. 按照药品剂型分类:药品可以按照剂型分为口服制剂、注射剂、喷雾剂、滴眼剂、外用制剂等。
3. 按照治疗领域分类:药品可以按照治疗领域分为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心脑血管病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等。
4. 按照药品作用机制分类:药品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等。
5. 按照中药和西药分类:药品还可以按照中药和西药进行分类,中药一般指中国传统药材,如人参、枸杞、黄芩等,西药一般指从化学合成物中提取或合成的药物。
总之,药品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在选择药品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品剂型和种类。
药品剂型分类表
药品剂型分表标注的剂型包含的剂型
口服常释剂型普通片剂(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
缓释控释剂型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
口服液体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干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液、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酊剂、滴剂、混悬滴剂、糖浆剂(含干糖浆剂)
丸剂丸剂、滴丸
颗粒剂颗粒剂、肠溶颗粒剂
口服散剂散剂、药粉、粉剂
外用散剂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
软膏剂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贴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
外用液体剂外用溶液剂、洗剂、漱口剂、含漱液、胶浆剂、搽剂、酊剂、油剂
硬膏剂硬膏剂、亲水硬膏剂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
涂剂涂剂、涂膜剂、涂布剂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滴眼剂滴眼剂、滴眼液
滴耳剂滴耳剂、滴耳液
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
吸入剂喷剂、气雾剂、喷鼻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
注射剂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溶液剂、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无菌粉末、静脉注射针剂、水针、注射用乳剂、粉针剂、针剂、无菌粉针、冻干粉针
中成药剂型中,丸剂包括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不含滴丸;胶囊剂是指硬胶囊,不含软胶囊。
药品剂型分类表
药品剂型分类表
药品剂型分表
标注的剂型
包含的剂型
口服常释剂型
普通片剂(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
缓释控释剂型
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
口服液体剂
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干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液、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酊剂、滴剂、混悬滴剂、糖浆剂(含干糖浆剂)
栓剂
栓剂、肛门栓、阴道栓
滴眼剂
滴眼剂、滴眼液
滴耳剂
滴耳剂、滴耳液
滴鼻剂
滴鼻剂、滴鼻液
吸入剂
喷剂、气雾剂、喷鼻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
注射剂
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溶液剂、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无菌粉末、静脉注射针剂、水针、注射用乳剂、粉针剂、针剂、无菌粉针、冻干粉针
丸剂
丸剂、滴丸
颗粒剂
颗粒剂、肠溶颗粒剂
口服散剂
散剂、药粉、粉剂
外用散剂
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
软膏剂
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
贴剂
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
外用液体剂
外用溶液剂、洗剂、漱口剂、含漱液、胶浆剂、搽剂、酊剂、油剂
硬膏剂
硬膏剂、亲水硬膏剂
凝胶剂
乳胶剂、凝胶剂
涂剂
涂剂、涂膜剂、涂布剂
制药业的药物剂型与制剂工艺
制药业的药物剂型与制剂工艺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给药形式,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等。
药物制剂工艺是指药物剂型的加工过程和生产工艺。
本文将围绕制药业的药物剂型和制剂工艺展开讨论。
一、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指以固体形式包装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片剂、胶囊和颗粒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片状,便于服用和保存。
胶囊则是将药物装入胶囊中,有助于药物的溶解和释放。
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方便服用和调剂。
固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筛选、粉碎、混合、制片或制胶囊、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筛选中,制药企业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料,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粉碎和混合是将原料进行机械粉碎和混合均匀,以保证每片或每颗剂量的一致性。
制片或制胶囊是将混合好的药物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中。
最后,将制成的固体剂型进行包装,以保护药物的质量和方便患者使用。
二、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以液体形式包装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口服液、注射液和外用液等。
口服液是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可分为糖浆、混悬液和滴丸等。
注射液是通过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液态剂型。
外用液是用于外用给药的液体剂型,如口腔溶液和洗剂等。
液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溶解、过滤、灭菌、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溶解中,制药企业将固体原料或溶解性较差的原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可服用或注射的液体。
过滤和灭菌是为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确保液体剂型的纯净和无菌。
最后,将制成的液体剂型进行包装,以方便患者使用和保存。
三、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是指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软膏、栓剂和凝胶等。
软膏是一种半固态的外用剂型,主要由基础膏和药物组成,可用于皮肤破损、炎症和瘙痒等问题的治疗。
栓剂是将药物制成栓剂状,用于直肠或阴道给药。
凝胶是以凝胶基质为载体的剂型,常用于局部治疗和口腔护理等。
半固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基础膏制备、药物加入、混合、灭菌、包装等步骤。
基础膏的制备是将药用基础膏与特定药物组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均匀,形成半固态的剂型。
药品剂型的分类有哪些
药品剂型的分类有哪些药物剂型的分类一.按物态分类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
固体剂型入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半固体剂型如内服膏滋、外用膏剂、糊剂;液体剂型如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糖浆剂、酒剂、酊剂、露剂、注射液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烟剂等。
由于物态相同,其制备特点和医疗效果亦有相同之处。
例如固体剂型多需经粉碎和混合;半固体剂型多需要熔化和研匀;液体剂型多需经提取。
疗效方面以液体、气体剂型为最快,固体剂型较慢。
这种分类法在制备、贮藏和运输上较有意义,但是过于简单,缺少剂型间的内在联系,实用价值不大。
二、按制法分类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
例如浸出药剂是将用浸出方法制备的汤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归纳为一类。
无菌制剂是将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剂、滴眼剂等列为一类。
这种分类法有利于研究制备的共同规律,但归纳不全,而且某些剂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会改变其制法,故有一定局限性。
三、按分散系统分类此法按剂型分散特性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说明各类剂型的特点。
分类如下。
1.真溶液类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醑剂、甘油剂及部分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类剂型: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浊液类剂型: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
4. 混悬液类剂型: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5. 气体分散体剂型:如气雾剂等。
6. 固体分散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等。
这类分类法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由于辅料和制法的不同而必须分到几个分散系统中去,因而无法保持剂型的完整性,如注射剂中有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及粉针型等,合剂、软膏剂也有类似情况。
此外,中药汤剂可同时包含有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
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剂型列为一类。
分类如下。
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煎膏剂、酒剂、流浸膏剂、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分类药物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
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式。
常用剂型有40余种,其分类方法有多种:(一)按给药途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
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
1.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的直径小于1nm)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主要以高分子(质点的直径在1~100nm)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药品分类方法
药品分类方法药品分类是将药品按照其特性和特征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旨在便于药品的管理、储存、流通和使用。
药品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药品分类方法:一、药品剂型分类药品剂型分类是根据药品的制剂形态进行的分类。
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口服液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药品的给药方式和给药途径,方便药品的储存和使用。
二、药品管理分类药品管理分类是根据药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的分类。
例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加强药品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三、药品来源分类药品来源分类是根据药品的来源进行的分类。
例如,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制品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药品的原料来源,便于生产和使用。
四、药品用途分类药品用途分类是根据药品的治疗作用进行的分类。
例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药品的治疗作用,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品。
五、药品给药途径分类药品给药途径分类是根据药品的给药方式进行的分类。
例如,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药品的给药方式,便于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六、药品活性成分分类药品活性成分分类是根据药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的分类。
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药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便于生产和使用。
七、药品使用频率分类药品使用频率分类是根据药品的使用频率进行的分类。
例如,长期用药、短期用药、临时用药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药品的使用方式和频率,便于医生和患者合理选择和使用药品。
以上是常见的药品分类方法,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用途。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药品。
同时,药品分类也是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剂型分类
药品剂型分类一、药品剂型的定义和作用药品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形态和表现形式,是药物使用的具体形式。
不同的药品剂型对药物的药效、吸收、分布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药品剂型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剂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常见药品剂型分类2.1 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指药物制剂中主要成分为固体的剂型。
常见的固体剂型有:1.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压制成平板状的制剂,例如常见的感冒药片、止痛片等。
2.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装入胶囊中制成的剂型,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胶囊剂的优点是容易吞咽和吸收,例如常见的维生素软胶囊。
3.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的剂型,分为糖衣颗粒和包衣颗粒两种。
颗粒剂可以直接吞服或溶解,例如常见的退烧颗粒。
2.2 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药物制剂中主要成分为液体的剂型。
常见的液体剂型有:1.口服液:口服液是指适合口服使用的液体剂型,常见的口服液有抗生素、止咳糖浆等。
2.注射剂:注射剂是指适合注射使用的液体剂型,常见的注射剂有抗生素注射液、生理盐水等。
3.滴剂:滴剂是指适合滴眼、滴耳等局部使用的液体剂型,常见的滴剂有眼药水、滴耳液等。
2.3 糖衣剂型糖衣剂型是指药物外被一层糖衣的剂型,糖衣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掩盖苦味等。
常见的糖衣剂型有:1.糖衣片:糖衣片是指在药片外包裹一层糖衣的剂型,例如常见的糖片。
2.糖衣颗粒:糖衣颗粒是指将颗粒剂型表面覆盖一层糖衣的剂型,例如常见的糖衣退烧颗粒。
2.4 软膏剂型软膏剂型是指药物制剂为半固态或胶状的剂型,适用于局部外用。
常见的软膏剂型有:1.软膏:软膏是指药物制剂为胶状或乳膏状的剂型,例如常见的皮炎平软膏。
2.凝胶:凝胶是指药物制剂为半固态状的剂型,例如常见的消炎止痛凝胶。
三、药品剂型的选择原则在选择药品剂型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适应症、患者的特点及用药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是药品剂型选择的一些原则:1.药效要求:根据药物的药效要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如速效药物可选择口服液或注射剂。
中医内服产品分类标准
中医内服产品分类标准一、药品剂型1.汤剂:以水为溶剂,将药材煎煮成浓缩的液体药剂。
适用于多种中药治疗,但需要煎煮较长时间。
2.散剂:将药材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制成。
适用于多种中药治疗,但口感可能较差。
3.丸剂:将药材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和水制成丸状药剂。
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但服用时可能不太方便。
4.膏剂:将药材煎煮成浓缩的膏状药剂,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制成。
适用于滋补品和外用药物,但服用时可能不太方便。
5.片剂:将药材提取后,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制成片状药剂。
服用方便,但生产过程中可能损失部分药效。
二、功效类别1.补益类:包括补气、补血、补阳、补阴等,适用于体虚、乏力、贫血等人群。
2.安神类:包括养心安神、镇惊安神等,适用于失眠、焦虑等人群。
3.清热类:包括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等,适用于感冒、咳嗽、咽炎等人群。
4.化痰类:包括温化寒痰、清化热痰等,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人群。
5.活血类:包括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等人群。
6.理气类:包括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等,适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和等人群。
7.祛风湿类:包括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等,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人群。
8.平喘类:包括宣肺平喘、补肾平喘等,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人群。
9.利水渗湿类:包括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等,适用于水肿、淋病等人群。
10.其他类:包括开窍通关、驱虫杀虫等,适用于昏迷、蛔虫病等人群。
三、药材来源1.植物药: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药材。
2.动物药:来自动物的组织、器官、分泌物等部位的药材。
3.矿物药:来自天然矿物的药材。
4.海洋药:来自海洋生物的药材。
5.生物技术药物:采用生物技术方法制备的药物。
6.其他来源药物:来自人类分泌物的药材。
7.中药材来源不同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制备工艺1.传统制备工艺: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药物,如水煎煮、醇提等。
2.现代制备工艺:采用现代技术制备的药物,如超临界萃取、纳米技术等。
药品剂型分类标准最全汇总
涂剂
涂剂
涂剂系指含原料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等柔软物料蘸取涂于皮肤或口腔与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也可为临用前用无菌溶剂制成溶液的无菌冻干制剂,供创伤面涂抹治疗用。
57
涂膜剂
涂膜剂
涂膜剂系指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的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47
乳胶剂
乳状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
48
胶浆剂
胶浆剂由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蓍胶制成的凝胶剂
49
混悬型凝胶剂
分子无机原料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剂是由分散的药物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属两相分散系统,也称混悬型凝胶剂。
50
散剂
口服散剂
剂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51
局部用散剂
81
露剂
露剂
露剂系指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
82
流浸膏剂
流浸膏剂
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83
茶剂
茶剂
茶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
84
混悬剂
干混悬剂
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丸剂包括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滴丸和糖丸等。
30
蜜丸、水蜜丸
31
水丸
32
糊丸
33
蜡丸
34
糊丸
35
糖丸
36
糊剂
糊剂
药品剂型的分类
药品剂型的分类药品剂型是药物制剂种类的总称,是指药品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和助剂成分的组合形式和特性。
人们通过不同的剂型将药物制成适宜于人体吸收的药物。
常见的药品剂型主要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
一、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指剂型中成分以固体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片剂、胶囊、颗粒、粉末、丸剂等等。
片剂是将药物制成压成扁平形状的药物制剂,可以分为普通片剂、冲泡片剂、咀嚼片剂、口腔崩解片剂等。
胶囊是将药物装在胶囊外壳中制成的剂型,可以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
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形式的药物制剂,有时会再加入一些辅助剂,常见的有冲剂、散剂等。
粉剂是将药物制成细粉末形式的药物制剂,制剂成分相对单一,辅料较少。
丸剂是将药物制成圆形或椭圆形,有外壳保护的药物制剂。
二、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剂型中成分以液体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溶液、悬浊液、乳剂、糖浆、滴剂等。
溶液剂是将药物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制成的剂型,有时也会添加一些辅助剂。
悬浊液剂是将药物制成悬浊剂型的药物制剂,也会添加一些辅助剂用于稳定悬浮状态。
乳剂剂是将药物与稳定剂、乳化剂制成的剂型,有时也会添加一些调味或色素。
糖浆剂是将药物和糖浆混合在一起制成的药物制剂,有时还会添加一些调味剂。
滴剂剂是将药物溶解在少量的溶剂中,制成滴眼药等。
三、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是指剂型中成分以半固体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膏剂、软膏、凝胶等。
膏剂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和辅助剂混合在脂质基质中制成的药物制剂。
软膏是将药物和油脂、水混合制成的药物制剂,常常外敷于皮肤表面。
凝胶是将药物制成具有凝胶特性的药物制剂,包括热凝胶、冷凝胶等。
综上所述,药品剂型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使用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剂型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效果。
同时,制药工艺的不断创新也在不断推动着药品剂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学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药剂型的分类
1.液体剂型
(1)注射剂又称针剂,是指灌封于特别容器中的灭菌水溶液、混悬液、乳浊液或粉末(粉针剂),必须用注射法给药的一种剂型,如恩诺沙星注射液、油制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
粉针剂一般应在临用时加适当的注射用水,制成液体剂型后应用。
(2)溶液剂指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其溶媒多为水,亦有醇和油。
可内服或外用,如恩诺沙星溶液、维生素A 油溶液等。
(3)酊剂及醑剂将生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的溶液称为酊剂,如橙皮酊、龙胆酊等。
碘溶解于乙醇制成的溶液,习惯上也称为碘酊。
以挥发性药物为原料制成的乙醇溶液称为醑剂,如樟脑醑。
(4)合剂一般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龙胆合剂等。
(5)乳剂、搽剂是将油脂或其他不溶性物质与药物,加乳化剂,与水混合后制成的乳状混悬液。
供内服的称为乳剂,如鱼肝油乳。
刺激性药物的油性或乙醇溶液称为搽剂,有溶液型、混悬型、乳化型等,如松节油搽剂,专门用于未破损皮肤。
(6)煎剂及浸剂为生药(中草药)的水浸出剂。
煎剂是加水煎煮,浸剂则加水浸泡。
煎煮及浸泡的时间有一定规定。
中药汤剂属煎剂。
(7)流浸膏及浸膏将生药的乙醇或水浸出的液体用一定方法浓缩而成的称为流浸膏。
通常每1 ml 流浸膏相当于原生药1g ,如甘草流浸膏等。
2.气体剂型
目前常用的是气雾剂,是将药物与抛射剂(液化气或压缩气)共同装封于具有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应用时揿按阀门系统,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药物喷出的一种制剂。
供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粘膜给药或空间消毒。
3.半固体剂型
(1)软膏剂是药物与适当的赋形剂(如凡士林、油脂等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剂型。
在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容易涂布,如鱼石脂软膏等。
供眼科用的灭菌软膏称为眼膏。
(2)糊剂是一种含粉末成分超过25 %的软膏剂。
分为油脂性糊剂和水溶性凝胶糊剂,前者多用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等为基质,与大量水性固体粉末混合制成,如氧化锌糊剂;后者用明胶、淀粉、甘油、羧甲基纤维素等为基质,加一定量固体粉末制成,常用作防护剂。
(3)舔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粥状或糊状的内服剂型。
常用的辅料有淀粉、米粥、甘草粉、糖浆、蜂蜜等。
(4)浸膏剂将生药的浸出液经浓缩成半固体或固体状后,再加入适量固体稀释剂使每
1g 浸膏相当于原生药2 ~5g 。
主要用于调配其他制剂,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4.固体剂型
(1)预混剂将一种或几种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如碳酸钙、麸皮、玉米粉等)均匀混合制成供添加于饲料的药物添加剂。
将其掺入饲料中充分混合,可达到使微量药物成分均匀分散的目的。
如马杜霉素预混剂、杆菌肽锌预混剂。
(2)可溶性粉是由一种或几种药物与助溶剂、助悬剂等辅料组成的可溶性粉末。
投入饮水中使药物溶解,均匀分散,供动物饮用。
如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磺胺喹沙林钠可溶性粉。
(3)片剂将一种或多种药物与适量的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制成扁平或两面稍凸起的小圆形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如磺胺二甲嘧啶片、阿苯达唑片。
此外,还有糖衣片、肠溶片和植入片等,但在动物中少用。
(4)胶囊剂是一种将固体、半固体或液体药物装在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圆形、椭圆形或圆筒状胶壳中的内服制剂,如氯霉素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兽用新剂型
1.浇泼剂(pour -on)和喷滴剂(spot -on)系一种透皮吸收药液。
可用专门器械按规定剂量,沿动物背部浇泼或体表喷滴。
已有左旋咪唑浇泼剂、阿维菌素浇泼剂、恩诺沙星浇泼剂及左旋咪唑喷滴剂。
2.大丸剂(bolus)是一种类似球形、椭圆形或圆柱状,由主药、赋形剂、粘合剂等组成,硬度较一般丸剂稍软。
国外已有抗寄生虫药的大丸剂及微量元素大丸剂,供内服用。
3.颈圈(Collar)是一种将杀虫药与增塑的固体热塑性树脂通过一定工艺制成的缓释制剂。
主要用于犬、猫。
4.微型胶囊(microcapsule)简称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芯物)包裹成直径1 ~5000/靘的微型胶囊。
药物微囊可根据需要制成散剂、片剂、注射剂及软膏剂等,如维生素A 、D 、E 微囊、恩诺沙星微囊。
微囊可延长药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此外,在兽药领域研究较多的剂型还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阿苯达唑瘤胃控释剂)、脂质体制剂(阿苯达唑、吡喹酮等)、微球制剂(伊维菌素等)。
1、注射剂:简称针剂,包括无菌或灭菌的溶液、水针剂、油针剂及粉针剂等,注射剂必须无菌、无热源、安全、稳定。
一般来说,粉针剂在使用前要用适当的溶媒溶解,如青霉素盐等;另外一些粉针剂如罗氏芬,为了减轻肌肉注射时的疼痛,还专门配有利多卡因溶液作为溶媒。
2、片剂:指药物与适当的辅加成分混匀后通过加工制成的片型制剂,主要供内服。
片剂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一般包括普通压制片、糖衣片、缓释片、控释片、泡腾片、多层片等。
对缓释片及控释片,服药时应将整片药吞下,一旦被嚼碎,就起不到特定的作用。
3、胶囊剂:根据装入药物所用胶囊材料不同,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等,一般供口服用。
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特殊异味,还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缓释胶囊可延缓药物的释放;肠溶胶囊可保证遇胃酸后易被破坏的药物的药效。
因此,胶囊剂应整个服用,不可研末服用。
4、溶液剂:一般指药物的内服或外用溶液,其溶媒多为水、醇或油类,溶液剂的剂量容易掌握和调整,而且药物分散度大,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奏效快。
5、颗粒剂:又称冲剂或干糖浆。
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剂型,尤其多用于儿科。
6、软膏剂:将药物加入适宜基质中制成一种易涂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某些软膏剂中的药物经皮肤吸收后,亦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7、栓剂: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通常用于肛门塞入作全身或局部治疗,少数用于阴道、尿道。
除上述剂型外,常见的还有滴剂、散剂、丸剂、洗剂等。
(一)
液体剂型包括:溶剂型、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酊剂、酏剂、胶体溶液剂、胶浆剂、混悬剂、乳浊剂。
(二)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水针剂(溶媒为水)、注射油针剂(溶媒为油);尚有用其它溶媒的注射剂,如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溶媒就是乙醇)、甘油、丙二醇(PEG)等。
注射剂尚有中草药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末。
(三)输液剂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甘露醇、甲硝唑、复方氨基酸、多元醇、脂肪乳等输液。
(四)眼用剂型包括:液体型眼用制剂、半固体眼用制剂(眼膏)、眼用膜剂、眼用注射剂。
(五)散剂包括:一般散剂、含有剧毒药的散剂、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含浸膏的散剂、泡腾散剂、中药散剂、灭菌散剂。
(六)浸出剂型包括:汤剂与中药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冲剂及颗粒剂、油浸剂。
(七)片剂包括:素片、糖衣片、肠溶片、吸吮片、咀嚼片、泡腾片和控制释放片。
(八)胶囊剂包括英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又包括:速溶胶囊、冷冻干燥胶囊、磁性胶囊、双室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植入胶囊、气雾胶囊、泡腾胶囊。
软胶囊包括:速效胶囊、骨架胶囊、缓释胶囊、包衣角囊、直肠胶囊、阴道胶囊。
(九)丸剂剂型丸剂剂型包括:水丸、膏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
(十)软膏剂型软膏剂型包括:油脂性基质软膏、乳剂基质软膏和水溶性基质软膏。
(十一)硬膏剂型硬膏剂型包括:黑膏药、百膏药、橡胶硬膏。
(十二)栓剂
(十三)气雾剂
(十四)长效制剂
(十五)膜剂
(十六)海绵剂
(十七)其它剂型微型胶囊、脂质体、贮库制剂。
(十八)
放射性同位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