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1)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1页观点:1、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2、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受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宇宙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表示4、自然界的安排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5、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特征:1、机械性2、不彻底性3、形而上学性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13-14科学基础:1、星云假说2、地质渐变论3、生物进化论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5、细胞学说6、原子论与元素周期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1、实践性2、历史性3、辩证性4、批判性3、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
16组分: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所有组成元素的集合。
(单一组成元素不能构成系统;不同的组成元素会形成不同的系统。
)结构:系统的结构――系统诸组成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总和,是系统诸组成元素相互结合的方式。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功能规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环境:系统的环境――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统的发展变化;环境会诱发或迫使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系统的功能。
)功能:系统的功能――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总体的行为、特征、能力和作用的总称。
(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但要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表现出来。
)4、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目录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1)4、如何理解近代18、19世纪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关系。
(2)5、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各是什么? (2)6、如何区别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和科学作弊?科学作弊有什么危害? (3)7、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动力?(类似于17题) (3)8、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5)9、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规各是什么? (5)1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6)11、如何看待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异化(负面效应)? (6)12、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不能决定社会的一切? (7)13、科研选题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研选题?714、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谈谈你对机遇的认识。
(9)15、结合对于归纳方法的相关讨论,谈谈科学研究方法的条件性与相对性。
(9)1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具体方法的关系? (10)17、科学发展的动力有哪些?这些动力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11)18、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在动力是什么?其如何促进科学发展? (13)19、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有哪些?怎样评价它们各自的优长与不足? (13)20、科学共同体的马太效应及其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这一效应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启示。
(15)21、怎样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在统一性?(答案不标准,如果找不到标准答案,可以参考以下答案) (15)22、如何认识与评价科学技术的功能? (17)23、在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上有哪些思潮?怎样评价这些思潮? (17)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B卷(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卷(答案)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30分)1、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们是同类学科,可以相互替代。
答:错。
虽然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研究自然规律,但前者研究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后者研究的却是特殊的某一领域的自然规律,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2、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都是自然,没有本质区别。
答:错。
虽然它们都是自然,但是天然自然是指未被人类活动所影响的那部分自然,而人工自然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深刻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印记。
当然不可否认,二者的客观实在性是本质相同的。
3、科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因此,只要有科学事实也就构建起了科学体系。
答:错。
科学事实是构建科学体系的原材料,但单纯的事实并不等于科学体系,必须对科学事实进行理性加工,形成科学概念、科学理论。
这样才能构建起科学体系。
4、自组织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理论到混沌理论的发展过程,后一个理论都是对前一个理论的否定与超越。
答:错。
(1)自组织理论是自然界演化的主要形式;(2)自组织理论不是谁超越谁、谁否定谁,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完善自组织理论的体系结构。
如: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体系框架,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确立了建立理论体系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从空间和时间分析了自组织的演化过程。
5、E.B威尔逊说:“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比把整个一生都致力于一个课题的专家更会阻碍科学的进步了。
”答:正确。
这一观点正确反映了科研选题应遵循“审时度势、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善于调整、转向进攻、变副为主”的技巧和要求。
二、简述题:(回答问题要点,并对要点稍加阐述。
30分)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答案要点:从科学研究的程序来看,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
因为(1)只有在发现和找出问题后,才能解决问题,才产生科学。
正如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伟大。
自然辩证法概论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具体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
具体科学←→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
1)自然辩证法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并以此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对具体科学技术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1)无用论;(2)取代论4)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是马哲的组成部分。
2、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因而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培养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有助于确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增进创造能力。
3、本课程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的确立根源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逻辑起点)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包括三要素:1、主体:人类(人和人类组织、社会);2、客体:自然界;3、主客体中介:科学技术1、从主体或主体活动方面看自然辨证法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
人类怎样才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自然?这种一般的规律是什么?2、从客体方面看自然辨证法研究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自然界存在的方式,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3、从主客体的中介—亦即科学技术方面看自然辨证法研究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4、从综合视角看自然辨证法研究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的一般规律。
二、学科内容把客体或研究对象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便成为学科内容。
(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1、自然观2、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二)唯物辨证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1、科学观2、科学方法论3、唯物辨证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三)唯物辨证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1、技术观2、技术方法论3、唯物辨证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四)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的观点与方法论第一章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答案---自己整理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与基本要点。
7-8页1)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
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2)原子论的基本思想: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
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是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
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是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
原子论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还原论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
3)基本要点:采用分割法,把大的东西分成小的东西,这样大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通过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又可以通过更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最后使得各门分散的科学得以相通。
数学自然观核心思想:1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2认为大自然是合乎理性的,相信大自然是能够被人所理解认识的3大自然是按数学规律设计的例子:开普勒惯性思想: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旦静止,所有的物体凭本性都要趋于保持这种静止,抛弃了天然运动的观念;吸引力思想:每当一个物体靠近另一物体,它的静止就被一个相互作用力破坏了,这种力趋向于把每一物体拉向它的附近;机械论代替活力论:认为物理学中灵魂这个词应当用力来代替,或者说自身是数量性的机械能产生量变的概念,应该取代活力能引起质变的概念。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1页1)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
✓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
✓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
✓人与自然是分立的。
2)机械唯物主义有几个显著的特征:✓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
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答案均来自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精要研究》)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和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得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得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得结果,但就是在第二步与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得、出乎预料得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得主要内容:1.人就是自然界得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得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得肉、血与头脑都就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得。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就是自然界得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得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得这种母体性无疑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得逻辑起点,也就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得前提。
2.人与自然就是依赖性与能动性得统一首先,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得一部分,自然界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得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就是人与其她动物得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得同时,使自己得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得主人,人与自然得关系发生了质得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得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得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
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得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得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得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得后果.4。
人与自然关系得实质就是与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得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得整个统治就是在于我们比其她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与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得报复,就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得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得人必须与自然与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得胜利,对于每次这样得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就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就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得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得发展就是有序得即有理性得,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得生产与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得惩罚。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1)
一、判断题1. 科学发展的动力唯一地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
(×)2.绝对时空观是爱因斯坦建立起的时空观(×)3.温室作业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温室效应是这种方式导致的不良后果。
(×)4.恩格斯认为,星云假说“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5.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借鉴。
(√)二、简答题1.“我们不需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说明恩格斯的观点。
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例。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
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答:恩格斯的这句话为了向人类提出警告:要爱护自然,善待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决不能破坏自然,奴役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但是,后人们并没有遵从恩格斯的警告,同时人们也尝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使得我们的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由于环境恶化,自然将疾病、洪涝灾害等“回馈”给了我们。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答: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2、物质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 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3、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是无限的。
规律观。
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 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就可以按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 同时也改造自己。
1、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答: 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3、整体性。
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 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4、开放性。
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5、动态性。
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层次性。
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自组织的概念: 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
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
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2)、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 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 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 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北师大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北师大“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2)追求逻辑的完满。
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最先是天文学和力学;(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
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
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3、形而上学自然观是怎样产生的科学背景下产生的?近代自然科学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由于刚刚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主要还是处在搜集资料、划分研究领域、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阶段,大多数学科发展水平还不高,从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还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7-8页答: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
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所谓原子论方法,是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解剖研究,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基元(原子或元素),从这些基元的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简单联系中去寻找整体变化原因,并把整体的特征归结为各个基本单元性质的总和。
原子论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被分割,并且可以把研究对象归结为可用较少性质便可概括的,具有缓慢变化和不变特性的基元,基元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II页答:(1)前提与基础:1、人与自然的两分2、自然的数学设计3、物理世界的还原论说明4、自然与机器的类比(2)主要观点: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卜\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2、时空观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认为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总体而言,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一幅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图景。
在这幅图景里,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3)特点:1唯物主义:世所谓原了.论方法,是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解剖研究,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基元(原了•或元素),界是物质的、从自处本从这些基元的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简单联系中去寻找整体变化原因,并把整体的特征归结为各个基本身来理解自然、拒斥目的因2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成,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1,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规律?答: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
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
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
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
科学假说的类型: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某种联系的普遍的假定。
另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不仅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而且更突出的是应用类比、想象、抽象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具有普遍性的某种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假定。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是什么?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答案
河南农业大学在职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试题1.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质和出路?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解决环境问题是靠道德还是靠法律?4.解决环境问题是技术优先,还是制度优先?以上四题合为一题作答。
答:(1)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质和出路a.生态危机的根源是①以占有为目的的生产活动的扩张: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治理——生产活动的扩张引起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可能,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为治理环境问题提供了技术的可能发生,可能变为现实的原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与矛盾;②占有的另一种形式——战争:私有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通过战争表现得更为明显;③市场扩张所必然带来的高消费。
b.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们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成了全球的一大难题;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取决于人掌握科学技术的程度和如何利用;因此,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生态问题的根源,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人与科学技术关系的不协调,是由于人无节制地、不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所致。
c.生态危机的出路是克服以占有为特征的生产方式。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③技术与制度的关系。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a.一致性:①目的:出发点一致;维护人类与发展;②结果: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
A环保需要经济发展带来技术和物质保障;B环保为经济发展提供好的自然环境。
b.冲突性:经济发展导致环境破坏;环保投入制约经济发展速度。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谁急迫优先解决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优先兼顾环保,发达国家环保优先因人对环境要求高。
(3)解决环境问题是靠道德还是靠法律?相同点: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
不同点:法律是强制性,道德非强制性。
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如果利益冲突不能调和靠法律,如果利益冲突能调和靠道德。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习题和答案
1、简述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学科。
包括: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二、基本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能对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这类作用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三、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什么关系?(一)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
研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半方法的科学,体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1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内容,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2它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认识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论角度着重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研究生入学以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辩证法的必要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自然辨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
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
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
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
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
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与此相联系,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二是社会制度层面。
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三是思想观念层面。
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在思维方式上,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
在价值观念上,我们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
2、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科学假说的形成同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分不开,所以,阐明怎样提出假说、提出什么假说,首先必须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说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自然辩证复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2012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2)追求逻辑的完满。
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最先是天文学和力学;(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
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
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3.近代形而上学(或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近代自然科学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由于刚刚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主要还是处在搜集资料、划分研究领域、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阶段,大多数学科发展水平还不高,从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还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一班;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论述中共;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目前我国的生态困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一班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论述中共十八大所部署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根据和战略意义。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
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
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目前我国的生态困境及其危害、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⑵对建筑的影响: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⑶对人体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动植物死亡,湖泊沼泽化乃至消,影响赤潮问题,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列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沙尘暴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
荒漠化危害:生态环境恶化。
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森林破坏,森林破坏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旱涝多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草地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湿地萎缩、洪涝灾害
摆脱生态困境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落实生态自然观必然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八大的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
落实。
三、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等思维方法,
并能够洞察事物的因果联
2、在学会规范地进行辩证思维的同时,还要训练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学会辩证地运用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直觉和顿悟思维,学会联想、想象、类比,以及系统思维方法特别是复杂性思维方法。
3、结合自己的专业,会以某些思维方法为主,兼用其他多种思维方法,在坚持科学真
理的逻辑连续性的基础上,追求思维的异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其创造性。
四、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应该如何看待和克服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
2、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3、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
对自然力的胜利。
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
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
”
在当今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的种种表现和危害: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血脉天伦、性别失调、胎儿人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人的价值与尊严、器官商品化安乐死技术、生命无价、敬畏生命、克隆技术、克隆人的身份问题、遗传多样性的破坏、网络技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伦理观、网络武器、纳米技术、重组世界、扮演上帝、瘟疫监测预警与医药技术、SARS、禽流感、猪流感、生物武器、比尔盖茨慈善事业转基因主粮及其推广、生物武器、农业部转基因玉米和大米安全证书,、湖北黄金大米实验、气象技术及全球气候变暖,变化气象武器。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
1、个人人生和生活态度的改善,
2、严格遵循科技伦理、相关社会道德和法制,
3着力发展人性科技和民生科技,
4、改善社会制度以便猪大限度降低科技异化的危害。
五、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1、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人性的光辉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科技文化侧重于真理性、工具性、客体化、程式化等。
人文文化侧重于价值性、目
的性、主体化、人性化等。
3、二者的冲突是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某种必然性。
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人类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者的协调统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为前
提,以人的发展的价值理念来统领,以先进的人文文化引导科技文化,使之为人类造福,而不至于为祸人类。
“民生科技”指的是和百姓衣食住行用等密切相关的科技,是直接造福百姓的科技、离
老百姓最近的科技。
包括农业科技、医药科技、食品安全技术等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和谐
社会建设服务。
这方面包括:大力发展最贴近百姓生活,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技术——民生科学技术,改善科学技术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发挥科学技术在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作用等。
民生科技是科技人性化、人民化、生态化的自然结果。
民生科技彰显科技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民生科技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富裕、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本质要求的体现。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七、根据两弹一星及“运十”大飞机研究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国新时期该如何实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战略?(根据以下思路答题,准确的没找到。
)
我国新时期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紧迫性;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历史必然性;我国改革开放前科技自主的经验和教训:两弹一星何以成功?“运十”大飞机何以夭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的政策失误及其分析;以史为鉴,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适当的受到伦理和法治的约束?
科研伦理和法制保证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和遵纪守法。
科研项目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必须以城市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
科研经费来自人民的劳动创造,必须用于造福人民、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事业,而不能化公为私。
科研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应恪守基本学术和社会伦理,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和聪明才智造福人民。
(可举例说明)比如:(1)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2)杨金生50年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加强科技推广工作的历程,虽品尝了很多痛苦,牺牲了许多个人利益,但换来了科技兴农的巨大效益,可谓劳苦功高,成绩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