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标准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支撑课课程代码:0724014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学分:5 先修课:高等数学、电路基础学时:85 后续课:交流调速系统、工厂供电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3月23日二、课程性质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本专业一门最重要的技能养成课。
它是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两大部分的有机结合,其内容将为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气综合实训、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而本课程的基础实验、实训和专业技能实训将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装配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拆卸、装配与修理,变压器的安装与试验,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电机与拖动基础”在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更好地把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机电控制设备的控制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程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1)知识目标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6.变压器参数的测定7.变压器的并联运行8.交流电机的绕组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10.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1.异步电动机铭牌参数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3.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14.电动机发热及冷却15.电动机类型、额定电压、额定转速的选择(2)能力目标变压器的安装与试验变压器的运行特性与参数测试直流电动机的拆装,直流电机故障分析与维护,直流并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检修与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温升实验三相异步电机运行故障及维修三相异步电机基本检测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同步电动机调相运行特性几种常用的控制电动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2、课程内容设计(1)设计的整体思路: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机与拖动》项目课程标准一、标题:《电机与拖动》项目课程标准二、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学生,学制三年,在第二学期使用。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以项目为单元,以实用为目的,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主要介绍了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拆装与维修;电动机大的基本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及安装、调试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应用。
四、参考课时:72学时五、总学分:4学分六、课程目标:(一)职业技能培养目标1、会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仪表和识读电路图;2、会连接导线和埋设紧固件;3、能正确使用,维护常用电机电器;4、能安装照明电路,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处理简单故障;5、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产品说明书和设备铭牌,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工器材、产品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职业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拆装与维修;3、掌握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4、理解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及其安装、调试及检修工艺;5、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应用。
(三)职业道德与情感教育目标1、具备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加强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七、设计思路:本标准的设计根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电机与电力拖动项目教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课程改革方案和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并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机与电力拖动教程》作为蓝本,课程标准设计目标为:1、突出实用性,贴近生产实际。
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顶岗的现实需要,在满足基本理论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模拟生产环境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制定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课时数:64学时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原理及其运行特性,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方法,学会采用低压电器组成基本控制线路对电动机进行控制,为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结合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并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机与电力拖动教程》作为蓝本,课程标准设计突出实用性,贴近生产实际。
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顶岗的现实需要,在满足基本理论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模拟生产环境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模块化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学习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目标1.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电动机常用的起动、制动、调速方法及工作特点。
3.掌握低压电器的作用、结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新型低压电器。
4.掌握检测维护维修常用低压电器的方法。
5.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分析方法,能够按图连接电路。
(二)技能目标1.会查阅相关技术手册,能合理选择、使用电动机与常用低压电器。
2.会阅读并分析常用生产机械电气原理图。
3.能够检测维护维修常用低压电器。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直流电机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二: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三:变压器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四: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及磁动势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五:异步电动机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六: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七:同步电机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八: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八、说明一、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二、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工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等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2、课程的作用:包含电机学、电力拖动两个部分内容。
它既是研究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理论的学科,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应用课,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电机与拖动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为后续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直流电机2、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3、变压器4、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及磁动势5、异步电动机6、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7、同步电机8、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变压器。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及磁动势。
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难点: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变压器。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矿山工程系矿山机电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课时:80 学分:5三、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煤矿电工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矿山机械电气控制设备安装与运行维修、矿山机械电气设备控制。
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山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煤矿电工电子技术》为基础,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和电机控制方法,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为后续矿山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为从事矿山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五、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1、直流电机能力通过对直流电机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的拆装一台直流电机,掌握其型号、结构、部件、绕组等,能对他励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掌握直流电机故障分析基本能力。
2、小型变压器设计能力通过小型变压器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等,并掌握三相变压器的接线、连接组别及并联使用等。
3、异步电机拆装维修能力通过异步电机拆装,使学生能够掌握异步电机的结构、型号、工作原理、绕组连接方式等。
通过异步电机维修,使学生能够掌握异步电机基本特性、起速、调速、制动的类型及方法,并掌握异步电机常见的故障类型。
4、分析常见电力控制系统能力通过电力控制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流电机的启动、反转、调速、制动的接线和控制方法;熟悉常用接触器、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微电机能力通过微电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几种微电机的结构特点及用途,通过提升机的控制分析了解几种微电机的使用。
六、能力要求1、直流电机能力学生能在1小时内独立对一台小型直流电机进行拆装,并说明直流电机各结构部件名称及作用,并能对简单的故障进行处理。
2、小型变压器设计能力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做出小型单相变压器的设计内容,包括容量的确定、铁芯尺寸的确定、绕组匝数及导线直径的确定等。
《电机与电拖》课程标准(电气专业)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工程系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核心能力课、拓展能力课课程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代码:0203)版本: V1.0-201606(修改人和修改时间)《电机与电拖》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能力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常用电动机与低压电器的选用、拆装与维修、一般生产设备的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机床控制电气电路维修的能力,同时融入了安全用电、电工仪表和电工材料的部分内容。
本课程适合采用项目引领的“任务驱动”教学组织形式。
为后续学习变配电运行、PLC基础与变频调速等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着重培养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核心专业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须具备电工基础、电工基本技能、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1.2 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核心专业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专业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同时遵循技工院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应使项目任务具体化。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课程框架结构备注:每周16或18课时2、课程目标通过实施“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安装、设计与检修的基本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素质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共5篇)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共5篇)第一篇: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torsandElectricDrives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选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交、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及变压器等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及电机选择与实验方法等,为学习《机床电气控制》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化与自动化等非电机制造类专业的本科课程教学。
4.学时与学分总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6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共4.5学分。
教学学时分配见第四部分。
5.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含教材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推荐使用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邱阿瑞主编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1)唐介主编.电机与拖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顾绳谷主编.电机及拖动基础(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朱东起主编.电机学(上、下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4)李发海等编著.电机学(上、下册).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5)杨兴瑶编.电动机调速的原理及系统.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6)丛望,郭镇明编.电机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模型、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共开设有关实验14个学时,具体实验内容与所需实验仪器、设备等见实验大纲要求。
8.考核方式:(说明,成绩评定办法)理论考试成绩占70%,实验及平时作业等占30%。
9.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课前需要预习,课后看书复习。
每一章后留适量的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每次作业批改一半,抽查一半。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磁场、磁路、变压器及各种旋转电机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及典型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及多轴旋转系统的折算。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电机与拖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电机的原理、结构、特性和控制方法,以及拖动的原理、特性、控制和设计方法。
该课程将为学生在电力系统中从事电气设计、运行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理解电机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包括电压平衡方程、转矩方程和机械特性等;3、掌握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电枢控制和磁场控制;4、掌握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变压变频控制和矢量控制;5、了解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单步控制和多步控制;6、掌握拖动的原理和特性,包括负载转矩特性、转速特性和功率特性的分析;7、掌握拖动的控制方法,包括调速控制和力矩控制;8、了解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和晶闸管等。
三、课程内容1、电机原理与结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电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电压平衡方程、转矩方程和机械特性等;3、直流电机控制:电枢控制和磁场控制;4、交流电机控制:变压变频控制和矢量控制;5、步进电机控制:单步控制和多步控制;6、拖动原理与特性:负载转矩特性、转速特性和功率特性的分析;7、拖动控制:调速控制和力矩控制;8、现代电力电子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和晶闸管等。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共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将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将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现场实习等方式进行。
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教学:学时,包括电机原理与结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控制方法、拖动原理与特性、拖动控制和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等内容。
2、实验教学:学时,包括电机实验、控制系统实验和电力电子器件实验等。
3、实践教学:学时,包括课程设计和现场实习等。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将采取综合评估的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
高职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机及拖动》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交、直流电动机原理、结构及拖动,变压器、控制电机的使用、三相交流电动机维修等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流异步电动机维修技术,理解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交流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正反转等拖动方法;理解变压器的原理,掌握的变压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控制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为后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绕组基本术语;掌握画绕组展开图的步骤。
2.熟练掌握单层、双层、分数槽绕组嵌线技术要点。
3.了解嵌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4.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掌握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启动、调速方法原理。
5.了解三相交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引起的原因。
6.了解拆装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步骤和要点。
7.理解三相、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性能、材料。
8.熟练掌握三相、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各种电力拖动方法原理。
9.掌握单相变压器的结构、原理。
10.理解控制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结构原理。
(二)能力目标1.会用正确的方法拆除电动机定子绕组。
2.会对电动机进行运行维护、故障诊断;根据故障特点能够对用户作出合理使用建议。
3.会计算极距、每极每相槽数、电角;通过画三相绕组展开图会设计绕组结构,能够设计绕组嵌线和接线方法;根据各种绕组的嵌线方法熟练进行嵌线。
4.会使用相关工具正确拆卸、装配电动机。
5.会对大小修的电动机正确选择仪器仪表进行检测诊断故障。
6.熟练进行单相变压器的接线;会进行同名端的判别。
7.对三相交流电机、单相交流电动机,能熟练进行启动、制动、调速、正反转等各种电力拖动方法的接线操作。
8.会直流电动机各种启动、调速方法的接线操作。
9.会正确使用和维护控制电机。
(至少掌握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的使用)。
(三)素质目标1.爱国爱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诚实、正直、谦虚、谨慎、行为文明的品格。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新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2011.5《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电气自动化专业课课程属类自然科学类课程部门自动化系开课单位仪电教研室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计划课时96 课程学分 4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和机电技术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后续课程PLC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二、课程地位、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2、课程的作用:包含电机学、电力拖动两个部分内容。
它既是研究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理论的学科,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应用课,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电机与拖动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为后续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三、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
根据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着眼课程群,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相关现代化先进工具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电机与拖动实践性强,设备种类多,因此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旧教学模式,构建本课程开放的理论实践教学和学生自学平台,把课程内容按系统分解成项目,每个项目有几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任务组成,并把实践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任务中。
通过讲练结合、学做相辅、融汇贯通,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既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经历知识探究过程,也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研究空间。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标准《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支撑课课程代码:0724014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学分:5 先修课:高等数学、电路基础学时:85 后续课:交流调速系统、工厂供电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3月23日二、课程性质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本专业一门最重要的技能养成课。
它是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两大部分的有机结合,其内容将为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气综合实训、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而本课程的基础实验、实训和专业技能实训将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装配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拆卸、装配与修理,变压器的安装与试验,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电机与拖动基础”在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更好地把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机电控制设备的控制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程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1)知识目标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6.变压器参数的测定7.变压器的并联运行8.交流电机的绕组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10.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1.异步电动机铭牌参数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3.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14.电动机发热及冷却15.电动机类型、额定电压、额定转速的选择(2)能力目标变压器的安装与试验变压器的运行特性与参数测试直流电动机的拆装,直流电机故障分析与维护,直流并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检修与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温升实验三相异步电机运行故障及维修三相异步电机基本检测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同步电动机调相运行特性几种常用的控制电动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2、课程内容设计(1)设计的整体思路: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标准《电机与拖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主干课,是学习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电机与拖动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电工电子等。
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主干课程和“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备理论基础。
《电机与拖动技术》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电机与拖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又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运行特性,掌握直流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起动、制动和调速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必要的测试技能,从而能合理地使用电机以满足后续专业课对该方面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中,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
《电机与拖动技术》是机械类和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班组技术革新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前续课程:《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
后续课程《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线路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电机与拖动系统》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系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系统适用专业铁道车辆1 前言该课程是铁道车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电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1.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速动车组检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技能养成课。
本课程以电工基础为学习基础,与其它专业课程配套,实践与理论结合,工学结合、综合应用其它专业课程的知识态度技能,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长期化、综合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直流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典型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运行性能,内容分为四部分,使学生具备动车组牵引电机维护、故障检修及运行控制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铁路技术工作中,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保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1.2 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程为主体的任务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典型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运行性能等知识,使学生具备交、直流牵引电机维护、故障检修的等基本技术技能。
本课程从直流电机部分入手,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继而学习变压器、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建议学时:96学时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及控制电机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探索的兴趣,在平时学习实践中不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兴奋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和科学态度,在未来的岗位上有能力进一步学习新技术,解决新问题。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工厂供电技术等工作项目而设置。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得到不断的完善,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完善。
社会各行业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也就迫切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技能人才,为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能够使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对机床和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并具备对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使学生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把握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更好地服务其专业工作。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以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接触网工、变电工、电力线路工、调度员等)的能力需求、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等为依据,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经深入调研分析,确定本课程以下八个学习项目:电机及电力拖动概述、直流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低压电器的认识与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的控制电路设计与安装、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与故障排除。
把实际岗位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情境,每一堂课均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明确课程任务。
以学生为中心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故其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既包括形成性评价,还包括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时的讨论情况、在面对面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课堂表现情况、师生讨论反思等,并将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行为及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纳入职业素质评价中,总结性评价包括小组提交的团队项目作品以及期末的作业等。
通过全方位的评价可以使学习者更清楚的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电机与拖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门专业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电机与拖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教学环节的必备理论基础。
《电机与拖动》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电气控制系统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电机与拖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又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运行特性,掌握直流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起动、制动和调速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必要的测试技能,从而能合理地使用电机以满足后续专业课对该方面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中,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
《电机与拖动》是机械类和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班组技术革新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前续课程:《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
后续课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线路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2.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3)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气仪表(器)的使用。
电机与拖动基础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基础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总学时:56实践学时:12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由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几种主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运行特性,研究用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时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以及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机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电力拖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一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从而能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电机,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对该方面知识的需要。
本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电路基础》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计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诺干意见》(教高[2006]号)精神,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全面改革课程教学的内涵。
依据本课程在课程群中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综合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对课程进行了设计。
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关注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达到知识够用、技能及应用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以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三个知识模块。
使课程贴近岗位、贴近社会,适应社会需求,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电机拖动及控制系统的生产制造岗位及其在生产设备中维护维修岗位所需的技能及知识为教学内容,序化知识与能力,结合典型“案例”、“项目”组织教学,在实训室,生产现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活动。
将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安排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真是岗位上工作,理解相应的职业规范与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电机与拖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门专业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电机与拖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教学环节的必备理论基础。
《电机与拖动》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电气控制系统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电机与拖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又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运行特性,掌握直流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起动、制动和调速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必要的测试技能,从而能合理地使用电机以满足后续专业课对该方面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中,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
《电机与拖动》是机械类和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班组技术革新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前续课程:《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
后续课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线路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2.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
(3)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气仪表(器)的使用。
(4)掌握一定的电磁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5)应用电机基本理论分析电机及拖动的实际问题。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做事的良好作风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4.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爱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师任职要求
七、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只要具备基本教学场地和设施都可进行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具有电机与拖动实训室和电机测试与拆装实训室
八、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学条件,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知识体系按照自身的理解和学生情况可以进行删减。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加强实验教学,增强感性认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还要适当兼顾专升本学生所需知识点的教学。
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4.重视习题课、单元测验的安排和习题的选择。
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
5.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6.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评价建议:
1.对学生的评价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与课程设计成绩结合进行评价。
课程设计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来考核。
考核形式多样,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笔试与操作相结合,课程总成绩化整为零,减轻期终考试负担,注重平时学习的考核,把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具体分值如下:
平时测试:60%,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外作业、阶段考查成绩、平时的出勤率等形式去完成。
笔试或课程设计:40%。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和科学性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虚拟实训、工业案例和网络教材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网络资源教学库,以文字教材为中心,辅之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