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讲义

合集下载

考研《国际金融》名师王倩讲义和习题详解析

考研《国际金融》名师王倩讲义和习题详解析

考研《国际金融》名师王倩讲义和习题详解析王倩《国际金融》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1.1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国际金本位制度阶段、中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以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度(1819~1914年)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即以货币的含金量来衡量货币价值的一种货币制度。

(1)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金币本位制(古典金本位制或纯粹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主要内容如下:①金币可以无限法偿、自由兑换。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③黄金可以在本国自由输出入。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运行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恢复均衡而无需政府的干预,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调节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会以金平价为中心,根据外汇供求的变化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金平价是指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所形成的货币兑换比率。

(3)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①直接原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军费,发行不兑现的纸币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

②根本原因:黄金产量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的需要。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3年)(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①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实行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③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并促进国际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过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及汇率均衡目标的实现只能以政策调节为主。

当一国面临国际收支逆差及逆差引起的本币汇率下跌(升值)至1%下限(上限)时,逆差国中央银行有义务通过卖出(买入)外币买入(卖出)本币的方式拉升(拉低)本币汇率。

华明《国际经济学》课件讲义(复旦大学版)

华明《国际经济学》课件讲义(复旦大学版)
导论
国际经济学
导论
华民 著
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导论
2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经济恢复迅速
• 国际金融稳定
• 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6
绝对利益论
•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下图:
T I1
M
开放经济条
件下的均衡
A
C
I0 封闭经济条
Z
件下的均衡
E QM
O
QX
J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P
图1-3-1
X
7
绝对利益论
§ 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 U国的生产均衡点在E点,在该点Px/Pm=Lx/Lm, 即边际生产率
与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因此作为社会福利象征的无差异曲 线I0也就必然在此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整个经济处在其 资源条件所许可的帕雷托最优状态。
• 放松U为小国的假设,我们得到由两个济规模相当
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其中U生产X有优势,W 生产M有优势。
• 大国经济模型的假设,使得我们可以把两国的生产
可能性曲线相加而得到下图: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13
大国经济模型
• 大国经济贸易模型
H: 两国全部生产M
M
时M的最大产量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9
比较利益原理
§ 李嘉图假定和机会成本

国际金融讲义

国际金融讲义

第一讲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一、国民收入账户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账户:Yd=C+I+G(需求);Ys=C+Sp+T(供给)Yd=Ys,则:C+I+G=C+Sp+TI=Sp+T-G(因为T-G=政府储蓄)I=S (S=Sp+(T-G)Sp私人储蓄)开放经济条件下:Yd=C+I+G+XYd=C+Sp+T+MC++G+X= C+Sp+T+MX-M=Sp-I+T-G S=Sp+(T-G)X-M=S-I X-M=TBY=I+C+G+TB,TB=S-I S=TB+I国内生产总值GDP领土为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居民为标准,GNP=GDP+NFP(净要素收入)净要素收入=工薪+利润+利息+债息+利润(各种投资收益)+单方转移CA=TB+NFP二、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则:CA=TB=X-M,即NFP=02、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Y=I+C+G+X-M(NFP=0)A=I+C+G,即国内吸收Y=A+X-M CA+Y-A含义: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供求即收入与支出并不一定要相等,差额可通过进出口来调节,经常收支的顺差说明国内的收入大于国内的支出,逆差说明国内的支出大于国内收入。

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国际间商品与服务流动对应着国际间资本流动,不同时期的经常账户余额累积起来就形成了一国在外的各种资产与负债,反映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与负债的概念就国际投资头寸(IIP)而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相抵后的净值就是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一国某一时期内的经常账户余额,会形成新的净国外资产(或负债),国际投资头寸综合反映了一国在海外的资产负债状况,它可以通过影响一国财产总量等多种途径作用于一国经济。

一国的对外资产是有限的,而对外债务终归需要偿还,因此,国际头寸问题意味着经常账户可以在某一个或几个时期内出现逆差,但不能永远维持逆差,而是多个时期内受到约束时,这就要求宏观经济进行相应调整。

国际金融学考研讲义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国际金融学考研讲义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三节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第四节汇率的决定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一、外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Foreign exchanges)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1.动态的外汇是一种汇兑行为,指把一个国家货币兑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

2.静态的外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或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

(1)广义的外汇(2)狭义的外汇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SDR);⑤其他外汇资产。

货币成为外汇应具备三个条件:普遍接受性可偿付性自由兑换性(二)外汇的种类按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按外汇是否可以自由兑换,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按外汇交割期限的不同,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二、汇率(一)汇率的概念汇率(Exchange Rate)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个国家的货币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所表示的价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

也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或外汇兑换率。

USD1=CNY¥6.230 0USD1=JPY¥98.00(二)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美元标价法(US Dollar Quotation)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100个、10 000个)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也称应付标价法。

USD 1=CNY 6.2752外币是基准货币本币是报价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数值增加,体现外汇汇率上升,数值减少,体现外汇汇率下降。

《国际金融学》说课

《国际金融学》说课

02
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了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03
课程地位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国际金融学》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国际经
济金融现象和问题的基本框架和工具,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课外阅读材料推荐
经典教材
《国际金融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如《国际金融学概论》、 《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 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学术期刊
推荐学生阅读《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期 刊,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财经新闻
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财经新闻,如《人民日报》、《经济 日报》、《华尔街日报》等,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动 态和趋势。
0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 构和国际金融政策的基本内容。
0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国际金融学知识分析国际经济金融 现象和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和综合 素质。
0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动态,培养学生 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建议
学术讲座
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国际金融学的 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和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研讨会
鼓励学生参加国际金融学领域的研讨会,与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学术 水平和研究能力。
学生社团
学生可以加入与金融相关的学生社团,如金融学会、投资俱乐部等,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 实践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金融学》讲义(第八章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学》讲义(第八章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学》讲义
第四篇 管理篇
• 第八章
第一节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汇率制度 (exchange rate regime)指一国货币当
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 一系列安排或规定。汇率制度是重要的汇率政策工具, 它制约着汇率水平的变动。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制定汇率 政策的主要任务之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对汇率制度的重新分 类,并按照汇率由完全固定到完全浮动的顺序,我们将 汇率制度安排分为八种(如下表):
7、不预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无区间的有管理浮动)
8、自由浮动(独立浮动)
26
47
32
46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1999.4 & 2001.5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指一国采用另一国的货币作为唯一法定货币, 包括美元化或货币联盟 dollarization or monetary union ),美元化的典型特征就是美元替代本国货 币进行流通,如巴拿马和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货 币联盟的典型代表是欧元的形成,在联盟内流通着 超越国家主权的单一货币,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
3.其它传统的固定钉住制度
指汇率波动围绕中心汇率上下不超过 1%,包括固 定比率钉住单一货币、钉住货币篮子和钉住合成货币 SDR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 其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各国当局通过虚设的金平价来制定中心汇率,并通过 外汇干预、外汇管制或经济政策等把汇率限制在很小 的波动范围。
2.货币局制度
指货币当局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 币保持固定的交换比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 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要求货币当局发行货币时,必须有等值 的外汇储备作保障,并严格规定汇率,没有改变平价的 余地,也对货币政策形成了制度性制约。 货币当局被 称为货币局。 特点:货币发行的多少取决于可用作准备的外币 数量的多少,货币局无货币发行的主动权。主要采取地 区是香港。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一讲外汇与汇率基础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一讲外汇与汇率基础
返回
中间汇率(Medial Rate or Middle
Rate)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通常在计算远期升、贴水率和套算汇率中使用 各国政府规定和公布的官方汇率以及经济理论
著作中或报道中出现的汇率一般也是中间汇率 不是在外汇买卖业务中使用的实际成本价。
返回
现钞的兑换率
理论: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率=外汇买入 价和卖出价
是以外币计值的金融资产 外汇的偿还必须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并
且能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 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Convertibility)
第一节 外汇及其分类-定义
根据各国货币在可兑换性程度上存在的 差异,IMF对世界各国货币大体作如下分 类:
可兑换货币(Convertible Currency) 有限制的可兑换货币(Restricted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基础
本章概要
外汇和汇率是国际金融研究的基本对象。 本章介绍了外汇和汇率的基本定义、种 类,汇率的标价方法和决定机制,并从 历史的角度研究了汇率制度的沿革。
本章概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金本位制度瓦解, 各国汇率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浮动汇率制 到固定汇率制度再到浮动汇率制的过程, 而理论界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 优孰劣一直争论不休。时至今日,虽然 鲜有国家实行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但也 没有国家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多数 国家都折中地采用了一种有管制的浮动 汇率制。
返回
不可兑换的货币 Non-convertible Currency
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绝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收支、非贸易收 支和资本项目的收支一般都实施严格的 外汇管制
目前约有90余种货币属于该类货币
返回
第一节 外汇及其分类-分类

《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

《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

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金融视角--《国际金融学》前言一、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和金融活动。

它研究的主要领域有:1、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衡量指标和运行背景。

2、开放经济的运行规律。

3、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选择。

4、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国际协调。

这四部分内容以“内外均衡”为主线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国际金融的形成以宏观经济的一定开放程度为前提。

随着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的发展,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加,外部均衡问题就会出现。

而在一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刺激经济增长时,防范本币贬值的措施可能抵消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需要从全球视角进行考察,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成为经济学面临的崭新任务,而这其中的货币金融问题研究的专门化导致了国际金融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产生。

国际金融学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它研究的重点是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

国际金融学也不同于货币银行学,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研究对象有交叉的地方,但它们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货币银行学关注的焦点是货币供求及国内价格问题,而国际金融学关注的焦点则是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和外汇供求及相对价格——汇率问题;在产出、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银行学研究的是货币市场均衡问题,而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是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

国际金融学也不是专门以某一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货币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它的研究视角在于宏观问题。

国际金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国际金融曾长期依附于国际贸易学。

在早期,研究者一般在国际贸易教材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讨论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各国间的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国际间的货币流动是以商品流动的对应物出现并在量上相等,因而外部均衡问题体现为贸易收支问题。

2024金融学讲义课件

2024金融学讲义课件

金融学讲义课件•金融学概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货币与货币政策目录•国际金融•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学概述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金融学的定义研究对象近代金融学的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金融学逐渐产生。

17世纪,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出现,为金融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古代金融活动早在古代,人们就有了货币交换、借贷等金融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以简单的物物交换和信用借贷为主。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形成了现代金融学的理论体系。

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或领域,是实现货币借贷、资金融通、票据办理、证券买卖等金融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的分类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提供融资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等。

1 2 3金融机构的定义金融机构的分类金融机构的作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相互依存关系相互促进关系相互制约关系货币与货币政策货币概述货币定义01货币层次02货币制度0301020304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汇率政策国际金融国际金融的定义01国际金融的重要性02国际金融的发展历程03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国际金融机构的定义国际金融机构的类型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概述定义分类特点金融监管概述定义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目标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复旦大学本科讲义-国际金融学杨长江老师

复旦大学本科讲义-国际金融学杨长江老师
我们为有考研需求的同学,提供最资深和系统的咨询,为考生解决复习备考过程中面临的 各种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免费答疑,以及备考方法讲座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特别地,我们开设有一套全面系统的专业课培训课程(只做高端培训,特别专长于复旦, 含 431、801、856 和 436 资产评估硕士 )。授课老师由业内最强的一届师资班底平移而来,包 括目前公认货币银行学讲得最好的 Hua Xiao 老师、国际金融讲得最好的 Huang Feiyun 老师, 投资学讲得最好的 Chung Huangwei 老师、公司金融讲得最好的 Woo Yun 老师,以及擅长行为 金融(刘红忠《投资学》2-6 章内容)的新派投资学老师张飞鹏,801 & 856 宏观经济学老师 赵达,436 会计学老师吴桐,注册会计师、436 新增科目“资产评估学”老师范吉亮,431 实 战模拟课老师周子璇等。除 Chung 老师外,其他老师均为复旦金融硕士或博士,曾经的考研高 分得主。这几位老师在近年来考进复旦的同学中极富口碑和影响力,深谙复旦老师的经济学思 想和命题偏好,辅导学员涵盖近两年复旦金融专硕总分第一名和专业课成绩第一名。鉴于一些 原因,我们不便在公开资料上列示部分老师的中文姓名,您只需通过本文最后一页公布的联系 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告诉你老师的详细信息。当然您也可以向近年来考上复旦的学长学姐咨 询,他们当中有 80%都听过以上老师的课。
其次是课时安排方面。一般校外教育机构,1 课时 = 40 分钟,也有个别按照 1 课时 = 20 分钟计算的,至于课时数造假(如对外宣称 176 课时,实际不到 100 课时)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因此课时安排严重不足,暑假班每科只安排两天时间,而即使对于最简单的货币银行学,要讲 深讲透,也至少需要 3 天时间来完成,否则只能勉强覆盖课本内容,很多知识点都无法做延伸 展开。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三讲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3)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三讲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3)

思考题(一)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有什么区别?
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总体上借贷双方总是相等的? 既然借贷总额是相等的,为什么又会出现国际收支 顺、逆差?
如果国际收支帐面平衡,你对该国国际收支状况会 有什么深入思考?
如果两国国际收支交替出现顺差和逆差,你认为有 可能是什么原因?如果决定干预,应该采取怎样的 手段?
借方=贷方:国际收支平衡(Equilibrium)
二、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及其相 互关系
贸易差额=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无形收入-无形支出+无
偿转移收入-无偿转移支出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流入-长期资本
流出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流入-私人
短期资本流出 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 零=综合差额-储备增加(+储备减少)
例:一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国生产劳动密集 型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若该国工资大幅度上 涨,超过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幅度,则该国将因 劳动力不再是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而丧失国际 竞争能力,影响了出口,最后可能导致进口大 于出口,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5.货币性失衡
由于一个国家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等货币性因 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5、如果本国收支出现结构性失衡,你认为单纯的 外汇干预是否会奏效?为什么?如果你是政策的制 订者,你会如何行事?
思考题(二)
6、假定某一时期A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下列 经济交易:(1)消费品进口20;(2)消费品出口18; (3)资本品进口16;(4)资本品出口14;(5)向非居民 的转移支付12;(6)收到红利10;(7)向非居民支付 的利息8;(8)居民从国外借款6;(9)非居民偿还债 务4;(10)居民出售股份给非居民2。试问:(1)贸易 差额是多少?(2)经常项目差额是多少?(3)资本与 金融项目差额是多少?(4)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如何? (5)国际收支状况对A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什 么影响?(6)A国的国际资产净头寸的变动如何?

国际金融讲义Foreign Exchange Rate Behavior

国际金融讲义Foreign Exchange Rate Behavior

* Financial risk factors * Political risk factors When a change in one of these variables occurs--either in the home country or in the foreign country, since it is relative values that determine the exchange rate--we should be able to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in the exchange rate that will follow. 3. The "character" and the "context" of the economic news item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the exchange rate response that follows. By "character," we mean whether the news item was representing: * An unanticipated or anticipated disturbance. * A permanent or transitory disturbance. * A shock affecting the level of a variable or its rate of change.
By the "nature" of the exchange rate response, we mean: * Whether the exchange rate jumps immediately to its next long-term equilibrium and stays there at rest. * Whether the exchange rate overshoots its next longterm equilibrium and continues to adjust following its initial jump.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五章第二节讲义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五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五章第二节讲义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一、研究国际金融市场分类的目的如果以国际融资行为的产生为标志,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或18世纪。

若以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为标志,在二战后,国际金融市场有了迅猛的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的三个主要侧面及相应的三大分类方法,即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与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与欧洲货币市场;原生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市场。

二、三种基本的国际金融市场分类方法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与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1.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仅仅是指国际资金融通的市场。

即通过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与资金融通方式的组合,实现国际资本从一国投资人到另一国筹资人的流动的行为。

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各种国际金融活动的统称,除了包括上述介绍的反映了资金融通的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所包括的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外,还包括在国际资本过程中必然伴随的外汇买卖的外汇市场,以及作为特殊国际金融资产的黄金的国际买卖,即国际黄金市场。

2.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分为:(1)国际货币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传统的一种分类方法。

其划分的基础是资金融通的期限,即以一年为界限。

国际货币市场:资金融通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内的国际短期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短期金融工具的买卖。

按交易工具特性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短期信贷市场、短期票据市场和贴现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资金融通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者是无具体期限约定的国际中长期的融资交易。

(2)国际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市场国际直接金融市场也可称为国际直接融资,是指一国的资金提供者和另一国的资金需求者通过特定的金融交易形式而直接建立起资金融通的关系。

如国际票据、国际股票和国际债券。

国际间接金融市场也称为国际间接融资,是指在国际资金融通的过程中,由金融机构,多数情况下为国际商业银行,在一国资金提供者和另一国资金需求者之间充当着承担债务人违约信用风险的金融中介,如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国际租赁等。

国际金融学完整

国际金融学完整

国际金融学完整一、引言国际金融学是研究货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科学。

它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多个方面,旨在理解和预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现象。

本文将详细解析国际金融学的完整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国际金融学的核心概念1、全球视野:国际金融学首先强调全球视野,研究各国之间的货币和金融关系,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趋势。

2、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管理和防范。

3、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学涵盖了国际投资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跨国公司财务等。

4、国际融资:国际金融学还涉及国际融资,包括官方和私人部门的融资选择,以及资本流动的影响。

5、政策协调:国际金融学也政策协调,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在国际环境下的影响和协调。

三、国际金融学的应用1、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经营,需要理解和应对各种货币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

2、金融机构:全球的金融机构都需要理解和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及不断出现的风险。

3、政府决策:各国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全球金融市场的环境和影响。

4、个人理财:个人在规划自己的财务时,也需要考虑到全球的金融市场情况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结论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运作,也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

它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无论是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政府决策者还是个人理财者,理解和应用国际金融学的原理都对其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金融学中,以下哪个选项对货币的理解最准确?B. World Bank主要负责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和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货币、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等多方面内容。

01 第一章 国际收支-讲义

01 第一章 国际收支-讲义

• 反映一国进出口状况
• 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
• 反映资本市场开放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资本流动
• 与经常账户关系
• 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
• 官方储备以上的线上交易,反映自主性国际收支状况
• 错误与遗漏项的分析

• 反映虚假贸易、资本流动(外逃、热钱)

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稳定
有利还是不利?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呢?
•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变革 超过其他领域,主要涉及以下重要的理论问题:
国际金融领域的变革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汇率理论的研究 开放宏观经济学与国际政策协调的研究
金融危机理论研究 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问题的研究
国际金融学的发展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全球失衡背景下 国际金融调整的研究、对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 风险管理的探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研究 等,必将推动国际金融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 4、某国政府动用40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 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3
2014-2-24
一、经常账户 1、商品 2、服务 3、收入 4、经常转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 2、金融账户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4)储备资产 三、错误与遗漏账户
借方(-) 50 30
国际金融学的发展
• 国际金融学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早期,作为国际贸易学的一部分而处于从属地 位;全球经济均衡可以自动调节;
•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国际金本位制,凯恩斯理 论被运用到国际经济问题研究中,国际金融问题开始具 有某些独立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