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课件
混凝土工程实测操作培训课件
房间
第四点
第 八点
第三点
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
1.5.梁底水平度极差 1.5.1.指标说明:随机选取梁底水平度较差的梁进行实测,选取同跨梁底的3个
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3个实测值的极差值,反应同跨梁的底部的水平 度。 1.5.2.合格标准:L≤4m[0,5]mm;L>4m[0,10]mm,L=梁跨度。 1.5.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 测距仪) 1.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① 同一跨度砼梁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②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梁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在梁底两 端位置选取2个端点,以及梁跨几何中心位(若梁跨度大于4m应在中间部位 再增加2个测点),分别测量砼梁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3个垂直距离。以最低 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2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混凝土工程分部分项工程 1、混凝土结构工程 1.1.基本原则 1.1.1.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
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
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 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1.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 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墙 地面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尺第五尺第四尺
墙长小于3米时, 此尺取消
第二尺
距地面约20 位置
第三尺
平整度测量示意
(注:第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1.2.6 现场实测演示图
混凝土知识培训课件(2024)
实际工程应用案例
2024/1/29
案例一
某高层建筑采用C30混凝土,通过试配法确定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1.5:2.5: 0.45,并加入适量减水剂,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案例二
某桥梁工程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法进行配合比设计,优化后的配 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1.2:2.0:0.35,并加入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提高了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响施工进度和模板周转率。因此,在确定拆模时间时,应综合考虑各种
因素,确保拆模安全、合理。
21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4/1/29
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开裂
加强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对于大体积混 凝土,应采取内部降温措施,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 产生。
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损坏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确保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再进行拆 模操作;对于重要构件或易损坏部位,应采取加固措施或 延缓拆模时间。
结果评定
将推定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定混凝土强度等 级。
2024/1/29
31
提高强度检测准确性建议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
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数据 分析的准确性。
2024/1/29
控制检测条件
确保检测环境、设备、操作等条件符合规范 要求。
19
温度、湿度对养护效果影响分析
温度影响
温度越高,水泥水化反应速度越快, 混凝土强度增长越快;但温度过高会 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产生 干缩裂缝。
湿度影响
湿度越大,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越慢 ,有利于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但湿 度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泛白、起 砂等现象。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ppt课件
异常值处理
对于确认的异常值,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剔除
、替换或保留并说明。
数据修正
对于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原 因造成的异常数据,应进行修正
或重新试验。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因素
分析原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等因素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环境因素
研究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对试验结 果的影响。
收缩性
采用收缩试验来检测拌合物的收缩性 能拌合物的抗渗性 能,以渗水高度或渗水压力来评价其 抗渗性能。
拌合物质量波动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原因分析
原材料质量波动、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搅拌工艺参数不稳定、施工条件变化等 都可能导致拌合物质量波动。
控制措施
基于耐久性的评估
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指标,分析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退 化情况,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综合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荷载情况 等因素,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06
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 分析
数据处理基本原则和方法
准确性原则
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排除明显错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试件制备
按照规范制备混凝土试件,确保 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满足要
求。
04
试验后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 估,得出试验结论,提出改进建
议。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安全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手套等;确保试验场地通风良好,避免有害 气体聚集;定期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
工艺因素
探讨搅拌、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 性能的影响。
2024版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
原因分析与改进
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 出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 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24/1/27
32
07
混凝土新技术与新材 料应用
2024/1/27
33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及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与特点
阐述高性能混凝土(HPC)的 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和优势, 如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 性等。
定义
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水泥和各种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搅拌、成 型和硬化后形成的人造石材。
分类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按强度等级可分为低强、中强和 高强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等。
2024/1/27
4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骨料
包括粗骨料(如碎石、卵 石)和细骨料(如砂), 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 占总体积的70%-80%。
案例二
某大跨度桥梁工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针对大跨度桥梁工程对 混凝土高性能的要求,通过调整骨料级配、控制水灰比和使用 高性能外加剂等手段优化配合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满足了工程要求。
28
06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验 收规范
2024/1/27
29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24/1/27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要求,在浇筑地点或搅 拌站进行取样,确保所取样品具
有代表性。
取样时应记录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坍落度、温度等相关信息。
将取回的混凝土样品按照规定的 尺寸和形状进行试件制备,如立
方体、圆柱体等。
2024/1/27
9
试验方法与步骤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 验方法,如抗压强度试验、抗 折强度试验、耐久性试验等。
2024版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ppt课件
试验步骤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内,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扩展度试验
试验步骤
试验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扩 展度,以评估其流动性和可泵送 性。
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扩展度试验 仪的截头圆锥形容器内,直至与 容器上口边缘齐平。
提起截头圆锥形容器,使混凝土 在自重作用下自由扩展。
抗冻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评 价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
试验方法
采用快冻法或慢冻法进行试验, 将试件置于冻融循环试验机中, 进行多次冻融循环,观察并记录 试件的外观变化和质量损失情况。
试验结果评定
根据试件外观变化和质量损失情 况,评定其抗冻等级。
收缩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收缩性 能,评价其在干燥过程中 的变形情况。
特点
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抗弯强度, 良好的耐久性,可塑性强,原料来 源广泛,成本低廉。
水泥混凝土的应用
01
02
03
土木工程
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 桥梁、隧道、堤坝等土木 工程中。
水利工程
用于水库、大坝、水渠等 水利设施的建设。
海洋工程
适用于海上平台、码头、 防波堤等海洋工程的建设。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尺寸为 150mm×150mm×300mm的棱柱 体试件,并确保养护条件符合规范要 求。
试验过程
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保 持其轴心受压,以规定的速率连续均 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
试验设备
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加载,确保加载 速率和控制系统满足精度要求。
结果处理 记录破坏荷载和变形数据,并计算轴 心抗压强度。
混凝土培训ppt课件
避免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01
02
03
蜂窝麻面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 坍落度;加强模板清理和 脱模剂涂刷;提高振捣质 量,确保混凝土密实。
露筋
加强钢筋保护层控制;避 免踩踏钢筋;提高模板支 撑刚度,防止变形。
裂缝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加 强养护措施;合理设置后 浇带和施工缝;采取必要 的加强韧性
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 缝的产生和扩展。
提高耐久性
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
改善施工性能
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降低 施工难度。
应用领域
抗震结构、防爆结构、海洋工程、道 路修复等。
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意义和推广价值
环保意义
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成再生骨料,减少天然资源的消 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介绍了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原理、性能优势以及在结构加固、耐久性
提升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03
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展示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打印设备、材料研发
、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学员心得体会交流环节
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对于混凝土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修补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
修补材料
水泥基修补材料、聚合物修补材料、纤维增强修 补材料等
施工方法
表面处理、注浆处理、喷涂处理等
注意事项
修补前应对缺陷进行彻底清理,确保修补材料与 基体良好粘结,修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
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敲击检查、超声检测等
验收标准
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对于重要结构或特殊要求的工程, 还需进行更严格的检测和验收,如钻芯取样等破坏性检测方法。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2024鲜版
当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过高或过低时,可以通过调 整引气剂或消泡剂的用量来控制含气量。同时,应 注意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是否合适。
18
05
混凝土硬化后性能检测 与评价
2024/3/28
19
硬化后性能检测指标及方法
01
02
03
04
抗压强度
通过压力试验机对混凝土试块 进行加压,记录破坏时的最大
扩展度是反映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 粘聚性的综合指标。通过扩展度试验 可以了解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粘聚性是 否满足施工要求。扩展度试验一般采 用扩展度仪进行,将拌合物按规定方 法装入试模内,刮平表面后提起试模, 拌合物在自重作用下向四周扩展,其 扩展的直径即为扩展度。
含气量
含气量是混凝土拌合物中空气含量的 指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含气量试验一般采用含气量测定仪进 行,将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测定仪 内,通过测定仪内的压力变化来计算 含气量。
2024/3/28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虽然该标准主要针对建筑砂浆,但其中关于拌合物性能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也可为混凝土拌合 物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17
拌合物性能异常处理措施
流动性差
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时,可以通过增加用水量、 使用减水剂或调整砂率等措施来改善流动性。同时, 应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是否合适。
配合比优化
通过对混凝土性能的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综 合性能。优化策略包括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掺加矿物掺合料、使用复合外加剂 等。
14
04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 与评价
2024/3/28
15
拌合物性能检测指标及方法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课件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主要针对混凝土试验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
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混凝土的养护与检测等。
1. 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性能和应用。
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讲解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方法、混凝土设计原则以及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 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介绍混凝土制备工艺、搅拌设备的选择、混凝土运输的方法及要求。
4. 混凝土的养护与检测:阐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方法、养护期以及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掌握混凝土的分类和性能。
2. 培养学生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
3.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制备、运输、养护和检测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方法和养护期的控制。
2. 教学重点: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制备与运输、养护与检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讲义、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入混凝土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讲解: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
3. 配合比设计:讲解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
4. 制备与运输:介绍混凝土制备工艺、搅拌设备选择和混凝土运输方法。
5. 养护与检测:阐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方法、养护期及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和强度检测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混凝土的基本概念2. 混凝土的分类和性能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4.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5. 混凝土养护与检测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答案: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建筑材料。
分类有: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PPT
8.1.1.3混凝土的主要性质
包括:
混凝土硬化前: 混 凝 土 拌 合 物 的 和 易 性 ( 工 作 性 Workability)
混凝土硬化后: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
(1)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研究: 新拌混凝土( Fresh Concrete )的施工 性、施工前后如何保持匀质性 包括:工作性的定义 工作性的评定方法 影响工作性的因素 实际工程调整工作性的方法
④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其 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水泥的水化, 而混凝土成型后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 泥水化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 混凝土浇捣成型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 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以使水泥 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不断增长, 以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
温度影响
养护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也快; 在低温下混凝土强度发展迟缓。当温度降至冰点以下 时,则由于混凝土中水分大部分结冰,不但水泥停止 水化,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而且由于混凝土孔隙中 的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约9%),而对孔壁产生相当 大的压应力(可达 100MPa ),从而使硬化中的混凝 土结构遭受破坏,导致混凝土已获得的强度受到损失。 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更容易冻坏。 冬季施工时,要特别注意保温养护,以免混凝土早期 受冻破坏。
流动性(坍落度)的选择*
需考虑的因素:
结构类型 构件截面大小 配筋疏密 搅拌方式——机械、人工 输送方式 浇注方法——是否泵送 捣实方法等
原则:
在不妨碍施工操作并能保证振捣密实的条件下,尽可 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以节约水泥并获得质量高的混 凝土。
坍落度选择表*
混凝土及原材料质量要求与试验检测培训讲义PPT
◆ 使用单位验收检验
使用单位按表5、表6中所列指标,每月进 行1~2次抽样检验。必要时应定期进行碱活性 检验。
◆ 使用单位拌和楼抽检
① 超逊径、含泥量及小石子含水量、每 8h应检测一次。每4h检测1次,雨、雪后等特 殊情况应加密检测。
② 每月应按表5及表6所列指标进行1次检 验。
3.3 检验方法 按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或
表5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
骨料种类
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压碎指标值 %
C55~C40
≤C35
碎石
水成岩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 岩
火成岩
≤10 ≤12 ≤13
≤16 ≤20 ≤30
卵
石
≤12
≤16
表6 粗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含泥量 %
D20、D40粒级 D80、D150(D120)粒级
坚固性 %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等 级 分 为 32.5 、 32.5R 、 42.5 、 42.5R 、 52.5 、 52.5R六个等级。
1.2 技术要求
◆ 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 时间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 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 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 间不大于600min。
◆ 化学指标 通用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应符合表1的
规定。 ◆ 强度等级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 水泥,其不同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通用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
单位:﹪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烧失量
三氧化 硫
氧化镁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
01
改进措施
02
03
04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 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 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
纸、腻子等堵严。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至排除气泡为止。
强度不足问题解决方案
产生原因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过大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施工控制不准确。
对整个搅拌站进行自动 化控制,包括原材料的 输送、计量、搅拌、卸
料等过程。
辅助设备
包括水泥仓、粉煤灰仓 、外加剂仓等存储设备 ,以及输送带、提升机
等输送设备。
搅拌工艺及操作要点
01
02
搅拌工艺:一般分为干 拌法和湿拌法两种。干 拌法是先将砂、石、水 泥等干料搅拌均匀,再 加入水和外加剂进行搅 拌;湿拌法则是将所有 原材料同时加入搅拌主 机中进行搅拌。
温度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通常 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或温差较大 的环境中。
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 荷载裂缝:由于外部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如结构自重、 风荷载、地震等。
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表面修补法
适用于对结构承载力无影响的表面裂 缝和深进裂缝的处理。
灌浆、嵌缝封堵法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 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 行处理。
根据施工部位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 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如分层浇筑、分 段浇筑、斜面浇筑等。在浇筑过程中 ,要确保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 过规定值,避免发生离析现象。
振捣方法
振捣是混凝土密实成型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振捣方法有内部振捣和外部振 捣两种。内部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或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外部振捣 则采用平板振捣器或振动台进行振捣 。在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振捣时 间和振捣频率,避免过振或漏振现象 的发生。
试验员培训第一讲
1.1.3 有害物质含量
国家标准规定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塑 料、煤块、炉渣等杂物,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 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盐等,其含量 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GB/T 14684—2001)
项目 云母(按质量计)(%,小于)
Ⅰ类 1.0
指标 Ⅱ类 2.0
筛孔尺寸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4.75mm
m1
2.36mm
m2
1.18mm
m3
600μm
m4
300μm
m5
150μm
m6
a1=(m1/500)×100 a2=(m2/500)×100 a3=(m3/500)×100 a4=(m4/500)×100 a5=(m5/500)×100 a6=(m6/500)×100
天然砂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 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1.7的规定。 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值应 符合表1.8的规定。
表1.7 坚固性指标(GB/T 14684—2001)
项目 质量损失(%,小于)
Ⅰ类 8
指标 Ⅱ类
8
Ⅲ类 10
表1.8 压碎指标(GB/T 14684—2001)
卵石和碎石中如含有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 盐,其含量应符合表1.12的规定。
表1.12 有害物质含量(GB/T 14685—2001)
项目 有机物(比色法)
Ⅰ类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SO3质量计)(%) 0.5
指标 Ⅱ类 合格
1.0
Ⅲ类 合格
1.0
1.2.5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卵石、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 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建筑材料之混凝土培训演示课件(ppt61张)
第四章 混凝土
§4-3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流动性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 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粘聚性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 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保水性是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发生泌水现象的混凝土拌合物, 由于水分分泌出来会形成容易透水的孔隙,而影响混凝土的 密实性,降低质量。
采用碎石:A=0.46 采用卵石:A=0.48
B=0.07 B =0.33
第四章 混凝土 §4-3 混凝素:
⑵骨料的影响:碎石混凝土强度高于卵石混凝土强度
⑶外加剂:掺入外加剂可改变混凝土强度及强度发展规律。
⑷养护条件:温度:4~40度,温度升高则强度增加
如:C15,C20,C25,C30,……,C80。 3、轴心抗压强度:即棱柱体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抗压强度
(对于边长为 100mm的立方体试件,换算系数为0.95;边长为 200mm的立方体试件,换算系数为1.05)。
第四章 混凝土
§4-3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二、混凝土的强度 4、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⑴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混凝土强度公式:fcu = A fce( WC -B) fcu——混凝土28天龄期抗压强度,Mpa fCce——水泥的实际强度 W 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的用量比,即灰水比 A、B—— 回归系数(经验系数)
第四章 混凝土
§4-3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 的重新分布,对大体积混凝土能消除一部分由于温度变 形所产生的破坏应力。但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徐变 将使混凝土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
混凝土的抗冻性可用快冻法进行测试,冻融循环到达以下3 种情况 之一时即可停止试验:
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 σ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 Δfcu,i——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
不高(C30左右),但对耐久性要求却很高,而高性能混 凝土恰能满足此要求。
因此,混凝土的技术进步不能以高强为 目标,而应是高性能,单纯以高抗压强度来 表征混凝土的高性能是不确切的。而高性能 混凝土应根据工程建筑的要求来确定,包括 不同强率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如普通强度 的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
主讲人:王海彦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
第一讲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第二讲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 第三讲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讲 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
混凝土组成: 水泥 细骨料(砂) 粗骨料(卵石或碎石) 水(拌合) 外加剂 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砼)。
第二讲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
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6)发挥HPC的优势,通过提高强度,减小 结构截面积或结构体积,减少混凝土用量,从 而节约水泥、砂、石的用量;通过改善施工性 能来提高浇注密实性能,降低噪音;通过大幅 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节约维修和重建费用,减少对自然资 源无节制的使用。
(7)对大量拆除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 ,发展再生混凝土。
(1)自干燥引起的自收缩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发现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存在 早期收缩开裂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在低水灰比或水胶比并掺入 较多的具有相当活性的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中会产生自干燥从而 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损伤而产生微裂缝。
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
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特别是硅灰的掺入。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灰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 而增加了化学减缩。在水泥水化初期生成较高 含量的凝胶孔的孔结构体系的水泥石也会产生 高度的自干燥而引起较严重的自收缩。再者, 由于硅灰的表面积较大、活性强,会导致灰与 搅拌水很快结合,加速了水泥石中孔隙空间的 缺水与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了自干燥。
美国教授P.K.Mehta早在1990年就提出:“把高强 混凝土假定为高性能混凝土,严格地说,这种假定是
错误的。”
我国已故的吴中伟院士也在1996年提出:“有人 认为混凝土高强度必然是高耐久性,这是不全面的,
因为高强混凝土会带来一些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高 性能混凝土还应包括中等强度混凝土,如C30混凝 土。”1999年又提出:“单纯的高强度不一定具有高 性能。如果强调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在C50以上,大量处 于严酷环境中的海工、水工建筑对混凝土强度要求并
(2)逐级加压法
本方法适用于通过逐级施加水压力来测定 以抗渗等级来表示的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水渗透 性能。
(1)渗水高度法
平均渗水高度:以10 个测点处渗水高度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渗水高度。然后计算6 个试件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 件的平均渗水高度。平均渗水高度应按照下式 进行计算。
混凝土脆性的增大会给工程结构特别是有 抗震要求的工程结构带来很大的危害。在高性 能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为绿色水泥; 砂石料 的开采应该以十分有序且不过分破坏环境为前 提。
(2)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 泥生产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氧化氮等气体,以保护环境。
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认为是在高强混凝土基础上的 发展和提高,也可说是高强混凝土的进一步完善。由 于近些年来,在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中,不仅加入了超 塑化剂,往往也掺人了一些活性磨细矿物掺合料,与 高性能混凝土的组分材料相似。因此,至今国内外有 些学者仍然将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在概念上有 所混淆。在欧洲一些国家常常把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 混凝土并提(HPC/HSC)。
(2)脆性
脆性可以描述为混凝土无法防止的不稳定裂缝的 扩展与增长。众多的试验已表明,混凝土的强度愈高, 其应力——应变曲线过峰值后的下降段曲线愈陡斜, 这意味着该混凝土的脆性愈大。因此,高强混凝土的 脆性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而高强的高性能混凝土也同 样呈较大的脆性。在高强度混凝土中的脆性破坏,其 裂缝往往贯穿粗集料。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提高集料 与硬性水泥浆体的粘结,即改善了界面过渡区,也使 脆性有所增大。中等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虽然脆性 比高强混凝土有所降低,但是其脆性仍然是个问题。
以一组六个试件渗透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渗透系数的试验结果。6 个试件渗透系数 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不大于6 个试件渗透系数 平均值的30%时,取6 个试件的平均渗透系 数为试验结果,否则去掉渗透系数中最大值 和最小值各一个,取中间四个的平均渗透系 数为试验结果。
(2)逐级加压法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 个试件中3个 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等级应按 下式计算:
(3)更多地掺加经过加工处理的工业废渣, 如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硅灰和稻壳灰等作 为活性掺合料,以节约水泥,保护环境,并改 善混凝土耐久性。
(4)大量应用以工业废液,尤其是黑色纸浆 废液为原料改性制造的减水剂,以及在此基础 上研制的其它复合外加剂,帮助其它工业消化 处理难以处治的液体排放物 。
(5)集中搅拌混凝土和大力发展预拌商品混 凝土,消除现场搅拌混凝土所产生的废料、粉 层和废水,并加强对废料和废水的循环使用。
高强混凝土 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为高
强混凝土。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 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 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 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60的 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区别
1) 达到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 2) 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 3) 试件的质量损失率达5%。 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对动弹性模量应按下式计算:
P = fn / f0 ×100
式中:
P——经N 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fn——经N 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横向基频(Hz); f0——冻融循环试验前混凝土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Hz)。
第一讲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1.1 细骨料——砂子 1.2 粗骨料——石子 1.3 混凝土用水
混凝土各组分的作用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 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 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是混凝土 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 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其结构如图1。
若水压力加至规定数值或者设计指标,在8h 内,6 个试件中表面渗水的试件少于2个,则试 件的抗渗等级大于规定值或者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讲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mCC拌W 拌 C 拌 S拌G拌mcp mWC拌W 拌 W 拌 S拌G拌mcp
mSC拌W 拌 S 拌 S拌G拌mcp
P——经N 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弹性模量(%)。
(4)混凝土抗冻等级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当相对动弹性模量P 下降至初始值的60%或者质量损失率达5%
时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作为混凝土抗冻等级,用符号F 表示。
抗水渗透试验
(1)渗水高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硬化后混凝土在恒定水
压力和恒定时间下的平均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 系数表示的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
高强混凝土仅仅是以强度的大小来表征或确定其 何谓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与超高强混凝土,而且 其强度指标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有所变化和 提高。而高性能混凝土则由于其技术物性的多元化, 诸如良好的工作性(施工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 物理力学性能等等而难以用定量的性能指标给该混凝 土一个定义。
mGC拌W 拌 G 拌 S拌G拌mcp
第四讲 高性能和高强混凝土
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
高性能混凝土 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首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这个名 词,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同时具有某些性能的均质混 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与优质原材料,配制 成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 并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特别适合于高层 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格环境下的建筑物。
高性能混凝土是21世纪的混凝土,是近期混 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 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
实现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途径
采用低水胶比 使用较少用水量和胶凝材用量 掺入高效减水剂 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和料 合理的养生方法
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并掺有足够数量的矿物 细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综合的优异的技术特 性,但由此也产生了两个值得重视的性能缺陷:
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
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特别是硅灰的掺入。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灰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 而增加了化学减缩。在水泥水化初期生成较高 含量的凝胶孔的孔结构体系的水泥石也会产生 高度的自干燥而引起较严重的自收缩。再者, 由于硅灰的表面积较大、活性强,会导致灰与 搅拌水很快结合,加速了水泥石中孔隙空间的 缺水与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了自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