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03980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村晚》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曲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在老师不断的引导和提示下,二声部演唱的非常和谐。
可见王老师平时非常注重课堂常规,重视学生的声音,因而学生的基础特别扎实。
每次听王老师的课总是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不但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而且能非常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
术业有专攻,很敬佩王老师那种刻苦钻研的教学态度,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体会到音乐的美,体会到合唱的魅力。
对于刚接触合唱课不久的我来说更需要王老师那种“钻”的精神,多听多练,从一点一滴做起。
教学《村晚》时,在实践环节我采用“画中延伸,体验成功”这一方法。
我让学生动手添画,使画面更加完整。
这不仅是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而且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近师生的距离。
学生们个个都画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述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
不足之处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原因之一:在教学第一步骤,给学生自主读诗的时间有点少,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
读不好,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深入。
原因之二: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
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景象,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也比较遥远,如何引导他们感受农村男女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读懂作者的情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
教学策略的单一,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因而整节课学生始终游离于诗歌之外。
改进措施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1ddf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3.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学反思第1篇】《牧场之国》是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
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以课文为例,让读写落到实处。
课文的一大特色是写出了荷兰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中,学生在第2自然段开始找描写草原静态美、动态美的句子,学生感受到“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两句话给人的感觉是,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满眼都是黑白花牛”“膘肥体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成群结队的山羊”,动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令人感动,从而体会到作者把动态美和静态美完美结合,才使我们感受到绿色低地上的动物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认识了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完美结合,我让学生写一写池塘里的荷花。
先写池塘里荷花的静态美,主要描写荷花的形状、颜色等,然后写荷花的动态美,写荷花的绽放,风中摇摆,蜻蜓立上头的美姿。
这样的仿写,使课文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例子,读写落到实处。
2.教学收获(思得)多法并举,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中,我发现本课共有18个生字,而且有不少是小学生易错字。
教学时,我采用儿歌、字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
如“凳”字很多学生容易写错,于是我给学生打字谜:“登上茶几”,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易错的字;对于同音字、形近字“骏、俊、峻、竣”,学生感觉到有难度,我把这几个同音字、形近字编成儿歌:“此人很英俊,骏马在飞奔,工程将竣工,山势很陡峻”。
这样的生字教学,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分得清楚,用得正确。
3.不足之处(思失)教学中,学生对于牧场的认知模糊,缺乏了解。
虽然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丝绒般的草原、天堂般的草原、辽阔无垠的原野”,但是学生对于草原不了解,当然对“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的长毛山羊”在草原上生活也就无法想象,如果能适当播放一些视频,那就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52c53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0.png)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使学生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3.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等,采用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思考、练习等方式,掌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反馈。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在练习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2e57e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c.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学反思5篇1.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学反思篇一《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是一则内容浅显、寓意深远的小故事。
讲的是楚国有个人既夸自己的矛锐利,又夸自己的盾坚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
学生上网课,跟课堂同步,但由于课堂节奏太快,于是我进行了钉钉直播教学,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了解字义,走进成语。
这篇小古文中,有几个字比较冷僻,学生不理解。
教学时,我采用了解字义,走进成语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习古文字义,又积累成语。
古文中有:“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句子中“鬻”的读音是“yù”,意思是“卖”,相同的意思并且带“鬻”字的成语有“卖官鬻爵”,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字义和成语的意思。
还比如教学“誉”时,可以积累成语“毁誉不一”。
这样通过了解字义,积累成语,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成语故事,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2、教学收获(1)读句子,想画面,用成语。
这篇课文中句子“其人弗能应也”是故事“自相矛盾”的结果。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句子以后,想一想当时那位商人“弗能应也”窘相、尴尬的画面,然后说说此时可以用什么成语来描绘,学生进行连麦,联想到“哑口无言、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等成语,这些类似成语的积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了解了成语的魅力。
(2)阅读插图,拓展延伸。
插图是课文的一部分。
教学中,我注意到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在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以后,我要学生把插图与文中对应的句子找出来,学生很快找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此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中那幅插图是一位老年人正指着那位商人,除了那位老人,还会有什么样的人,他们会用什么语气,说什么话呢?学生根据情境说话练习,然后把练习的内容通过连麦来分享。
这样,通过阅读插图,想象说话,使阅读有指向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c4d1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c.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5篇1.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篇一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紧紧抓住课前阅读提示进行组织教学的,“熟读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再把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地找出了第5自然段,作者通过动作和效果描写,较好的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学生通过再三再四地读和体会揣摩,理解了刷子李粉刷墙壁如艺术创作,艺术表演一样,那样出神入化、娴熟的技艺,令人惊叹,令人称奇道妙。
于是,从“情景”、“效果”这两个正面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曹小三呢?是不是多余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再去浏览课文,划出曹小三的相关语句,填一填描写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发现作者安排“曹小三”这个人物有着特殊的含义,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穿针引线和见证者的作用,这样文章的写作手法也就表现出来了,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教学反思篇二这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教学的时候先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自由划有关句子,然后再交流。
课文语言朴素,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注重了细节描写。
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8ae2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第1篇】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沈大安先生认为:略读也就是大略地读,可以叫粗读,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不以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
教学步骤也相对粗放一些。
为此,我在执教略读课《祖父的园子》时,摒弃了繁琐的分析,把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体验和表达。
一是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园子。
二是默读课文,找出园子中我做的事、看到的物,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精彩句段。
三是猜读,通过补充材料,拓展思维,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凸显语用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
在读书上,我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课文,如:自由读、默读、接读、分角色读、跳读、范读、欣赏读等形式,从读中去找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趣。
在默读时,我让学生圈画关键词句,提取信息,为以后作批注打基础,在语言表达上,我把自由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在最后拓展环节,通过猜想萧红长大以后得生活状态,推荐阅读《呼兰河传》和《小学生萧红读本》。
由于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捕捉信息;其次聚焦重点段,划出关键句段,不求一字一句全部哦去读,直接找出与园子有关联的,没有关联的内容直接跳过去。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鸟瞰感知园子,初步把握文章主旨。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读文章,抓住“一切都活了……”那一段,感受作者心中的园子,一切都是自由的,紧扣“自由”来想象作者心中的园子,然后聚焦到4——15段,体会园子中一切皆自由,而这种自由正是作者童年生活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真实写照。
在朗读形式的设计上,我力求营造“快乐、轻松、自由”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完这节课,发现课外阅读如果忽略了课内阅读,那么语文教学的主题就显得单薄了,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引入课语段来对比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在这样的设计中去完善教学,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的味道,而不是单纯地欣赏、熏陶,通过咬文嚼字培养语感,通过本课教学,通过这一类文章的教学,给孩子语文学习的脚步打下坚实的根基,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f5c3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4.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生字,并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达成情况:良好。
大部分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生字的掌握也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成情况:较好。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所加深。
多媒体的使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达成情况:一般。
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对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提升不够明显。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着“团结协作”的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分析: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团结协作的内涵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2. 教学方法: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
分析: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对于学生讨论的引导不够,导致部分学生过于闲聊。
三、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反馈:大部分学生对课堂活动表现出兴趣,但对于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同行评价:同行认为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方面有待加强。
3. 自我评价:认为在课堂组织方面做得较好,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主题方面存在不足。
四、教学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书写问题,增加书写练习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 在小组合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与课文主题相关。
五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2b3b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6.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1首先,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把自我的思维过程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就要培养学生较全面的思考问题,就要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基于此,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字,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资料。
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第二次赛马又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透过充分地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仅明白两次赛马是谁胜谁负,并且明白了第一次赛马齐威王胜了是因为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点,再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进而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全篇,理清了课文的条理。
这样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理解课文资料,并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发展。
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正确地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所以,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资料之后,指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资料,从而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潜力。
我让学生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来赢得比赛胜利的好办法,而田忌却想不到,齐威王也始料不及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1a03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第【1】篇〗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1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将它分为三大块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学、自悟、自会。
当然这自主的精神并不是让他们在课上放任自流、毫无目的行动,而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启动下形成的。
一、还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与思考时间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明白: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这一段学习中特别指出“大街”“汽车”是什么?接着直接进入本课中的重难点的学习小艇与威尼斯人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己完成表格:谁坐着小艇干什么,我故意在表格中多设计了一格,让学生想还会有谁坐着小艇干什么。
在反复的读喧闹中的威尼斯的描写与静寂中的威尼斯的描写语句,让学生思考:威尼斯的热闹与静寂和小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从而理解了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及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描写形成对比,写出小艇的作用。
同时学生在读书与思考中也体会威尼斯的美。
二、朗读教学中,侧重情感的启动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立时呈现出威尼斯夜寂静的美的氛围。
这里面,教师侧重对学生情感的启动。
先让学生体会老师所范读的语句,这是学生情感启动前的酝酿。
随后让学生去体会某生所朗读的语句的情感,因为情感的启动不是一激而就的,有个情感变化、逐渐深入形成的过程。
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有感情地小声试读。
朗读的启动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层一层并非机械地进行,穿插着老师的讲解、范读,学生的有情感地跟读。
老师把情感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不让他走样,无论是肯定表扬或批评指正,都是为了对情感的理解与启动。
三、自读自悟中,重视思维的启迪在教学中,我把驾驭文本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时能针对几个难句,采取半扶半放、放手自学、对难点词“操纵自如”进行点拨指导的教学方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优秀10篇)-最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优秀10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13dde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0.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优秀10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一《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们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
对于这样一篇意境深远的文章,学生很难透过文字理解课文蕴涵的深刻含义。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大致分了三步:第一步,课前让学生搜集白杨的资料,了解白杨的生长环境,外在特点,以便为下文体会白杨的内在品质作铺垫。
课堂上通过朗读两个孩子的对话,归纳出白杨的外在形象——高大挺秀。
第二步,深入研读父亲对孩子们说的话。
通过朗读、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篇二这次期中考试题共分六大块:填空、判断、选择操作、计算、解决问题。
题型全面、系统,概括性强,难易适宜,题量也适宜,联系卷面和学生实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发挥正常,考出了实际水平,但也从中暴露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就把这次的考试成绩情况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学生做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1、填空题:(1)第3小题:在1—10各数中,质数有(),在11—20各数中,合数有()。
学生失分严重,没有认真审题,把范围搞错了,漏选或多选。
(2)第9小题:把3千克苹果平均分成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千克,每人得到全部苹果的。
部分学生仍然不理解分率和具体的数量,把二者混为一团。
2、选择题:(1)第1小题:因为27÷9=3,所以27是倍数,9是因数。
学生仍然错误地认为倍数和因数是孤立存在的。
没有真正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关系。
(2)第2小题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正确率很低,学生误认为周长没变面积也没变,没有深入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16029a2aeaad1f346933ff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全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朗读指导。
我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中悟情,悟中抒情,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古诗词,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立足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感悟诗情。
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说说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最后的小练笔,也是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
学古诗可以让学生体会想象的乐趣,学完古诗后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
关注语言训练。
新教材强调,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后第2题意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练笔意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2 祖父的园子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教学要立足文本的特点,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学生阅读前的理解出发,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以此来推进教学流程。
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谓文眼,扣住此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和“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爱给予的,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与丰满,使教学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
联系原著,丰富文本。
节选自小说的课文,联系原著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旨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
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下,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向往,便可以体会欢乐背后淡淡的哀愁,更好地奠定教学的基调。
展开想象,言意合一。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7cbd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f.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感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课文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培养他们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经验和反思。
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
在教学开始之前,我需要对课文进行仔细研读,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
同时,我还要准备教学所需的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讲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着差异。
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辅导。
因此,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绎,鼓励他们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进行思考和交流。
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素养和创造力。
最后,要注重课文的实际运用。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我要注重课文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应用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例如,通过课文中的短文、作文等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中,我通过课前准备、关注学生差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注重课文实际运用等方面,提高了课文教学的效果。
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f930e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a.png)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的内容:哎呀,这学期的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终于结束啦,我可得好好反思反思。
说起来,这学期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准备得可充分啦,信心满满地想着一定要让孩子们把语文这门课学得透透的。
可谁知道,实际教起来,那状况是一个接着一个。
就说这课文讲解吧,我原以为把知识点讲清楚,孩子们就能明白。
结果呢?有的孩子一脸懵,我当时就想,难道是我讲得太复杂啦?也许是我没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觉得吧,可能是我太着急了,没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还有这作文教学,我费了好大劲给他们讲怎么构思、怎么用词,可交上来的作文还是有的像流水账。
我就纳闷了,难道是我讲的方法他们没听懂?还是他们根本就没用心去写?不过,也有让我觉得挺欣慰的时候。
比如说,有一次上古诗课,我让孩子们自己试着去理解诗意,然后讲讲自己的感受。
嘿,没想到好多孩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那场面,可把我高兴坏了。
但是吧,高兴归高兴,问题还是不少。
像阅读理解这块,有些孩子总是抓不住重点,答非所问。
我就问自己,是不是平时练习得不够?还是我没教给他们好的解题方法?再说说课堂气氛,有时候太安静了,我就想,是不是我讲得太枯燥,让孩子们都提不起兴趣?我是不是应该多搞点互动活动,让课堂热闹起来?还有啊,对于那些学习有点吃力的孩子,我可能关心得还不够。
我是不是应该多花点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帮他们把成绩提上去?这学期的教学,就像一场战斗,有胜利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
我觉得吧,教学这事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得不断地调整方法,不断地琢磨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好。
也许下学期,我得变得更有耐心,不能一看到孩子们犯错就着急上火。
得像个耐心的园丁,慢慢地浇灌这些小花朵。
说真的,教语文可真不容易,要让孩子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我还得继续努力呀!你们说是不是?。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2afd2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3.png)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曾经,新课标理念扑面而至,“忽如一夜春风来”,带来强烈的冲击,带来欣喜的期盼,高唱赞歌者有之,奉若神明者有之。
是的,对于一颗尚未准备好的脑袋,一颗没有自己的思考的脑袋,除了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似乎也找不到第二条好走的路。
曾经,我就是这样一名师。
几年的实践运行下来,新课标的真正落实遇到了一些困难,理论站得高实际运作难的缺陷浮出水面,彷徨者有之,困惑者有之,锐意改革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也有之。
将新课标理念与自己的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脑髓”,我坚信语文学应当让学生学会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应当自由灵动、诗意盎然,语文课堂应当是一次次精神的旅行,一次次灵魂的飞跃,并藉让学生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为,我追求这样的语文课堂——二、自然生成的课堂第十三课《早》学手记片段:《孩子,请跟我一起飞》今天学习第十三课《早》。
这是吴伯萧写的一篇游记,围绕自己在三味书屋的所见、所闻、所感,指出人要事事早,时时早,做“东风第一枝”。
早读课已经让学生听了课文朗读录音,并让他们自己也读了一遍课文。
午第一节课,我先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初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有的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明白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的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三味书屋》一文。
我又问:“那么你对课文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提问: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天哪,真想不到他们在五年级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竟然还会有这样的疑问!)鲁迅的老师寿镜吾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学生无知,有这样的问题很正常)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这个不错,是全文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早”为课题?(与一个大同小异,比较好理解)三味书屋今天还保存得好吗?为什么它能保存得那么好?(学生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若干年前的普通书塾今天还能让这么多人津津乐道)面对学生抛出的这些问题,我理出了今天课的主要任务——介绍鲁迅。
五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aff1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4.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语言风趣生动,富有童趣的文章,王安忆用女作家特有的细腻笔触将他们家的小小男子汉可爱、阳光的成长片段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认真研读了文本后,我制定了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通过几年语文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等方法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因此,在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恰如其分地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
例如,在课文第二部分“他对父亲的崇拜”中的“无所不能”一词,我创设了一些情景:家里的马桶堵了,他会说——;家里的画掉下来,他会说——;看到老奶奶拎不动大米了,他会说——使学生很快知道爸爸是个什么都会做的能人,没有什么做不了,因此小男孩非常崇拜他。
对于文中“吃得专心”、“潦草的吃”等用词则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并理解。
二、认识小标题,关注作者的表达。
《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结构比较特殊----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
让学生认识小标题,并告诉学生围绕小标题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标题能很快地帮助我们了解每部分的内容。
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小标题简要说说对小男孩的了解,学生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让学生根据小标题质疑。
教学中,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关注作者怎样选材,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收效较好。
三、以读促悟,培养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各种方式读书,让学生自读自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
如:第一部分,先让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从哪里能看出他对食物的兴趣很大?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朗读指导,读出他对食物浓厚的兴趣。
然后让同桌朗读“我”与小男孩关于能否去少林寺的那段对话,体会小男孩说话的语气、当时的心情,感悟他性格中的执着;总之,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思,在学中悟。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cdad8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2.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根据《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我对教学进行了
反思如下:
1.教学目标的确定:我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了解祖父的
园子的特点和意义,并通过阅读理解和课文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明确指导学生要求,使得学生的目标理解不够明确。
2.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没有充分利
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互动的优势,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3.教学内容的组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课本的教学顺序,组织了相关的课
堂讨论和知识点解释,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
果不够理想。
4.教学评价的方式: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评价的方式,如课堂问答、个人作
业和小组合作讨论等。
但是在评价方面,我注重了学生的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学
生的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
基于以上反思,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重点和要点。
2.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灵活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4.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b2af6e4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png)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1 古诗三首本课的三首诗都描写了天真烂漫、自由可爱的儿童和乡村的生活,学生阅读时也会觉得有趣,甚至心生向往。
我在授课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抓住诗中精妙的字眼实行想象分析,描绘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诗中的童趣,从而体悟诗人的情感。
2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从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增加了较为沉重的阅读链接局部,使课文中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一份怀念向往的沉重。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我依旧采用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自主默读朗读,感受萧红独特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的情感。
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交流“我”在园子里的举动有着怎样的心情,体会到祖父对“我”的包容与爱。
学生们都大方分享了他们喜欢的句段,结合作者的生平,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祖父和园子久久不能忘怀的情感。
3* 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感情真挚饱满,但散文的形式,使学生在理解层次、把握内容时不太容易。
不过课文的情感突出,学生很明确能领悟到主旨。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学生对写山的意图很难理解,我对此也并未过多过度讲解。
我希望学生在通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明白这种散文的发散写法。
在学第5、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仿照比照的方式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很容易明白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
4*梅花魂这篇课文由原来的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以让学生感悟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为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
课文的层次很清楚,很多学生对人们喜爱梅花产生疑惑,我将这个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课文,寻找外祖父喜欢梅花的原因。
在学生的几次互动中,自然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透过文章的字句,感受到了作者起伏的情思,领会到了“魂”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最后引导学生对全文实行一个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外祖父思乡之情的理解,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
5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相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
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01c3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教学时我注重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首先播放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然后品读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体会珍珠鸟的可爱。
在此基础上,紧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研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探索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
如在教学课文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有感情地朗读。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
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过碎,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教师不舍得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2、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内容,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什么?1、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同学们看(课件出示松鼠视频),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导入新课,指导写鼠。
(反思:看完视频后,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既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又自然而然地导入课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8d31a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第【1】篇〗第七单元的习作《中国的世界化遗产》,从题中可以看出两个修饰词限定,第中国的,第世界级别的化遗产,果不其然孩们在练写时有部分同学就写成了埃及字塔,古巴伦空中花园,杭州西湖,黄旅游景区,审题明显没有把握好关健词!收上来翻阅作品,发现集中问题如下:1.看似俱到,则实什么也没到,蜻蜓点,浅尝辄!读完让感觉堆信息的堆积,读完好像什么也没记住,没有思想没有温度,引不起读者的共鸣!问题何在?我想标不够聚焦,细,其实话题越突破越,话题太宽泛往往是虎吞天-从下。
2.资料选取不经过加,直接照搬呈现,注明出处。
简单粗暴,不知道整理提取有效信息为其所。
3.没有提纲意识,篇章重点写什么,围绕这重点,需要从个去论述,在学的习作中有的学还五上的游记式呈现,让我也有些质疑,两者的共同之处何在?区别有哪些?〖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1、习作之前充分准备。
这次习作是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
这个问题要是讲起来就太复杂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我干脆直接告诉学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为学生确定写作对象做好了铺垫。
将学生确定好写哪个地方之后,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
此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主动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总结查阅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为学生撰写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小组内互相修改习作、全班交流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草原》:1、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为了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就设计了学生想像美景、品读优美句子、美图配佳句、感受人情美、上网查资料了解草原等环节。
学生通过直观和想象后,对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读懂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在课文第二部分重点体现。
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
以突破教学重点。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本节课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不够明显。
主要问题:1、学生放手不够,有迁的迹象。
2、教学目标落实的不实。
如;背诵第一自然段,流于形式。
3、第二部分处理的较仓促。
4、教师的点拨语,过渡语,总结语缺乏感染力。
5、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待研究。
2*丝绸之路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教学的时候,我在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帮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儿童诗两首ppt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质疑、解疑,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3、《白杨》教学反思1、整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学生展开教学。
就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学得很投入。
但在教学中,有的地方朗读不到位,学生理解就有些困难。
如第一段对白杨的生长环境恶劣的理解,由于读得不够,体会不透,对后面白杨的特点的概括有些难度。
同时,对白杨的特点,在学生理解困难时,如果采取分句朗读,学生就能较容易地领会出其特点。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变换形式去读,教师适时引导去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2、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儿童诗童年仿写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
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注意领会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归纳其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
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我重视引导孩子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描写童年的儿童诗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在教学的时候,我通过让学生理清建设者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怎么样克服困难的来体会西部建设者排除困难的决心。
还让学生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课内外的结合,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一教学反思:本次的"交流平台"要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内容: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二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我事先让学生寻找有关西部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学生利用网络的资源寻找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由于学生所找的资料丰富,因此,在交流资料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组课文的理解。
本次的习作是写信,大部分学生都能用正确的书信格式进行书写。
主要是信封的写法,多数学生不掌握得不好。
通过让学生买信封,然后用展示台给学生展示,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信封的写法。
可见直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5、古诗词三首1、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描写童年的儿童诗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
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
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
在学生初读古诗,互读古诗,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
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
学生很快就儿童诗两首教学后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有的同学从"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关联感悟到了,古诗的对仗关系。
有的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
有的在"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
还有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涌现出了学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在汇报的过程中,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
他们往往从古诗的一个字入手就能体会到其中深蕴的意味,很轻松就将古代儿童那种自由自在的儿童生活体会的淋漓尽致。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朗读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读得入情入静。
并且在当堂就完成了古诗默写,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教儿童诗童年学过后,我仔细反思了整个的教学过程,之所以取得了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充分地信任自己,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朵朵美丽的火花。
但是反思之于也发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教师的主导性在我的课堂似乎反映的不够。
教学目标达成后,教师的深入挖掘仍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
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
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然后让学儿童诗怎么写生谈谈自己在读中感悟到的,然后创设情境: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再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想象,把短小的诗文变成一个优美的小短文,这是我课前的设计,可是真正实施到课堂中,却不尽人意。
课下我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想到了,可是到了实施的时候却有很多不足呢也许在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自己有了一些转变,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没能真正的迈出那一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勇敢的尝试,迈开自己的步子,新课程不能只是想在脑子里、记在心里,而是要用在课堂中3、教学反思:本次的三首古诗词都是写儿童的,富有儿童的情趣。
而且诗句都浅白如画,都展示了儿童无忧无虑。
教学我想儿童诗仿写的时候,由于诗歌比较简单,我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对于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得也比较到位。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
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
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
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儿童诗两首仿写;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然后让充分自读,读熟课文,了解内容。
本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强。
7*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本文以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了祖父那富有生命力的园子以及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由于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教学的时候,我放手放学生自学,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本文孩童般的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生通过自读大部分都能理解课文内容,加上课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朗读非常有激情。
8、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由于本课的语言生动、富有孩子气,而儿童诗两首仿写且语言又通俗易懂,教学的时候,我着重引导孩子朗读,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儿童般的语言。
让孩子通过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让学生寻找有关世界上一些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
9*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所以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让学生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儿童诗,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所写的儿童诗歌也不错。
基本仿写儿童诗教案上能够体现出儿童诗歌的特点。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反思:本次的口语交际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发生的趣事,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且在学了一单元的课文作为基础后,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童年趣事来和同学进行交流,部分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时还声情并貌,引起了其他同学的阵阵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