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位减法教案(第三案)

合集下载

《3.3.3 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3.3.3  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3.3.3 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百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引导学生发现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观察特例,发现规律请学生计算以下算式:200 - 105 = 95300 - 207 = 93400 - 308 = 9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算式都是整百数减三位数,并且都是连续退位减法。

(2)讨论交流,总结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先从整百数的个位开始减,如果不够减,就向十位借1,变成9;- 然后从整百数的十位开始减,如果不够减,就向百位借1,变成9;- 最后从整百数的百位开始减,如果不够减,就向千位借1,变成9。

(3)巩固练习,内化方法教师出示一些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内化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要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确保计算正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三位数减去一个两位数,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退位,所以我们需要掌握连续退位的笔算法则。

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详细介绍了三位数减法笔算的步骤和连续退位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三位数减法笔算的步骤,尤其是连续退位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习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和重点都是连续退位的处理方法。

因为这种情况在笔算中比较复杂,需要同学们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和相关的习题。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清晰地展示笔算的步骤和连续退位的处理方法,以便同学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具体的作业题目如下:1. 235 87 = ?2. 456 32 = ?3. 789 56 =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更多的习题来提高自己的笔算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内容,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同学们的认真学习,大家能够掌握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的。

我要强调的是连续退位的处理方法。

在三位数减去一个两位数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退位的情况。

这种情况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连续退位的处理方法,并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让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

退位减法教案通用10篇

退位减法教案通用10篇

退位减法教案通用10篇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数学教案-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连续两次退位)。

(2)使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掌握万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通过活动的体验,体会学*的乐趣以及增强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1、电脑演示情景:前年夏天,潘老师家花了3120元钱买回了一只1、5匹的美的空调。

今年夏天,潘老师家又买回了一只1、5匹美的空调,价格是1980元。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归纳整理。

3、导入新知3120–1980二、探究新知领悟算法1、独立尝试计算3120–1980,遇到困难可以求助旁边的同学。

2、把自己的算法与同伴交流。

3、投影展示成果(1)投影学生的算法,并指名说说算理。

(2)达成共识后讨论连续退位减法的关键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连续两次退位)》。

4、同学们通过合作,计算出潘老师今年买空调的钱比前年买的少了1140元。

从这个信息中,你还想到了什么?三、独立计算1、课件演示:今年夏天,潘老师家买了一台空调花了1980元,还买了一只价值498元的.微波炉,买空调比买微波炉多花多少元?2、独立做一做。

3、投影反馈学生作业。

4、比较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万以内的减法连续两次退位)四、活动体验寓练于乐1、数学门诊部9 1 2 5 2 1 6—6 4 3—3 5 4 02 7 9 1 6 6 62 、选择礼物(每件礼物上都有一道数学题,做对了才可以取走礼物)一张贺卡一束鲜花一封信一张画527—348 4720—651 8216—7493 6573—3890四、回顾全课揭示课题这节课就快结束了,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这堂课内,我们主要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能为这节课的内容添上一个课题吗?生说后,师板书课题。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4块糖,他又买了56块糖,问他一共有多少块糖?2. 讲解例题:以234+56为例,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4+56的计算。

4. 讲解例题:以345126为例,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345126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践情景 | 笔算方法|234+56 |345126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进一步解释的细节。

学生们在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需要对这个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第三案)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第三案)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第三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2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3.使学生掌握被减数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1 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2.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或者课件演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54-21=79-37=65-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减法,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导游小精灵准备带我们一起去美丽的云南玩玩。

2、欣赏云南的三大主要景点。

(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出示:主题图)师:你知道云南的哪些地方呢?下面我们小精灵提供的旅游线到美丽的云南看看吧!简单介绍:美丽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点。

昆明的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

大理的三塔寺:由三座塔而得名。

丽江的玉龙雪山:山峰终年积雪。

(指导学生看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他们的旅行路线。

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昆明)准备怎样走?(先经过大理再到丽江)他们一共要行多少路程?他们现在到达了哪里?(大理)已经走了多远呢?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到丽江还有多远?)师:我们把他们的行程路线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学生板演)谁能再说说这个线段图它表示的意思。

(指名讲解)师:怎样列式?学生列式,教师板书:517-348=3、提出学习目标:(1)、先估算大约是多少千米?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500 – 300 =200500 – 350 =150520 – 350 =170520 – 350 =170(2)、出示学习目标:A、知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1、小组个人展示。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案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案
举例:计算840-207后,可以将得到的差与减数相加,看是否能得到被减数,即633+207=840,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2.教学难点
(1)连续退位减法中0的处理:学生在处理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容易混淆退位后0的处理,导致计算错误。
举例:在计算840-207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千位的8退位后,直接将百位的0变成10,而忽略原本的0。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时,普遍存在一些疑问和困难。首先,他们在处理退位过程中,对0的处理不够熟练,容易在这一步骤出现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个细节,通过设计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
此外,学生在进行减法验算时,对于加数和被减数的位置关系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通过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明确减法验算的原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巩固这一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减法验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这是指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的某一位是0时,需要从更高位借位来进行减法运算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的计算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计算840-207,我们需要从千位借位给百位,再从百位借位给十位,这就是连续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连续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通过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在后续教学中,适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课题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出统计表。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国每年都会生产很多部动画片供同学们观看。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2009年和2008年一共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2:2010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3: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4: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3.选取减法问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问题。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预设:已知2011年生产动画片435部,2009年生产动画片322部,要求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可列式为435-322。

(2)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预设1:400-300=100,30-20=10,5-2=3,100+10+3=113。

预设2: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减起”。

(3)思考比较:笔算和口算的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关系?2.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问题。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学生列式,并尝试列竖式计算。

435-86=(2)学生汇报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重点交流:①个位上5减6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1”)②十位怎样算?(被减数十位上的“3”,“退1”给个位剩下“2”,2减8不够减,再向百位“借1”,也就是12减8得4)③百位上写几?为什么?(百位上写“3”,4“退1”给十位剩下“3”)(3)小结算法,即时练习。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例3》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例3》优秀教学设计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减法的第二课时,教材42页例3,和相应练习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的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2、技能目标: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中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突破重难点设想:通过独立尝试、合作交流,利用已有知识类比推理的方法,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连续退位减》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建议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连续退位减》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建议优秀教案

《连续退位减》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建议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中退位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黑板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2-4、15-7等。

2.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连续退位减法,你们知道什么是连续退位减法吗?(二)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续退位减法的例子,如:53-17、64-25等。

2.引导学生观察例子,发现连续退位减法的规律。

3.教师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边讲解边板书示范。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

(三)巩固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连续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3.再次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心得体会。

(五)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2.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检查。

五、教学建议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理解连续退位减法中退位的规律。

【教学难点】1.理解连续退位减法中退位的规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学习如何进行验算,确保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验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一些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明有234个糖果,他吃掉了56个,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用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345128。

我会逐步展示如何从个位开始减,如果不够减就需要向十位借1,然后再从十位开始减,如果还是不够减就需要再向百位借1,以此类推。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进行练习。

4. 验算:我会教学生们如何进行验算,确保他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例如,如果他们的计算结果是217,他们可以将217加上128,看看是否等于345。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例题的步骤和验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345128=?2. 456239=?3. 567148=?答案:1. 2172. 2173. 41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之后,对于验算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理解。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继续巩固学生们对于连续退位减法和验算的理解,并且会增加一些难度更高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做一些额外的练习题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P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直观的算法,而是直接呈现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迁移过来,解决新问题。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计算,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另外,结合学生之前已学过的退位减法计算为基础,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常规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一)简单描述昌江的`一大旅游景点---棋子湾(二)出示课件:棋子湾从石碌到棋子湾61千米,路途经过乌烈时是38千米,还剩多少千米?1、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作10来减)3、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把还剩多少千米?”改为“大约还剩多少千米?”应该怎么解答?[设计意图: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以我县的景点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为下一个新知做铺垫。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口算卡二、教学课题1、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学生有估算‎意识。

3、学生有根据‎具体情景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材分析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22‎-24页)本节课教学‎笔算三位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景,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上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主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不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的某一位不够减时,需要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而连续退位减法则是指在减法运算中,需要连续从被减数的较高位退位。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13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不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2. 讲解不退位减法:以135为例,从个位开始减,3不够减,就需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即135=8。

268=5724=8945=4. 情景引入:假设小红有25个糖果,她给了小明8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糖果?让学生尝试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5. 讲解连续退位减法:以258为例,从个位开始减,5不够减,就需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即258=17。

12538=476258=845567=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不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退位数借位合起来再减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退位数借位合起来再减七、作业设计1. 不退位减法练习题:327=6518=9423=2. 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14537=568291=93665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连续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4.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连续退位减法的问题。

2. 新课讲解: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连续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4. 练习巩固: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在连续退位减法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连续退位减法的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让学生尝试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数学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教学资源1. 实例导入:收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用于导入课堂。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展开,教学内容包括:1. 不退位减法:即减数小于被减数的减法运算,学生需要理解在减法过程中无需借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连续退位减法:当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需要从更高位借位,学生需要掌握连续借位的技巧,并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习题,并保证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减法的技能。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会在借位过程中出现混淆,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教学中需要特别强调借位规则,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PPT、黑板和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减法运算的必要性,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减法知识。

2. 新课导入:介绍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对连续退位减法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步骤,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减法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特别是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2.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中的借位过程,避免计算错误;
-解决退位减法中出现的进位与借位混淆问题;
-掌握退位减法运算中各数位之间的调整方法。
举例:
a.难点解析:在讲解连续退位减法时,如350-270,需重点讲解从个位开始,如何借位、调整数位,确保学生理解退位过程。
b.难点突破:针对进位与借位混淆问题,设计对比练习,如280-150和150-280,让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明确进位与借位的区别和运用。
1.数感:通过计算三位数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数的算式,增强学生对整数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数感能力;
2.符号意识:让学生熟练运用减法运算符号,理解其意义,培养符号意识;
3.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总结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4.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位数减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计算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练习课(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练习课(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练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进行连续退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PPT展示例题。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常见错误,强调注意事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2. 重点:计算方法。

3. 难点:连续退位。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练习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解概念到掌握计算方法再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是教案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核心环节。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20元,他还剩下多少钱?”来引导学生回顾减法的基本概念。

这样的问题简单易懂,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退位减法》第3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退位减法》第3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退位减法》第3课时(教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的《退位减法》第3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64页至第65页的“退位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判断需要退位以及如何进行退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我准备了一些计数棒和减法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不退位减法的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了计算的方法。

2. 新课讲解:我通过计数棒和减法卡片,向学生们展示了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详细解释了需要退位的情况以及如何进行退位。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们一起检查了答案。

4. 例题讲解:我挑选了一两道典型的退位减法题目,详细讲解了解题过程,让学生们明白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5.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复杂的退位减法题目,每个小组都分享了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图,包括了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64页至第65页的练习题。

2. 家长可以给孩子出一些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孩子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退位的判断还是有些困难,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退位减法题目,或者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出一些退位减法的题目,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退位减法教案(第三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P22-2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3.使学生掌握被减数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 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2.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或者课件演示)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
54-21=79-37=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减法,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导游小精灵准备带我们一起去美丽的云南玩玩。

2、欣赏云南的三大主要景点。

(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出示:主题图)
师:你知道云南的哪些地方呢?
下面我们小精灵提供的旅游线到美丽的云南看看吧!
简单介绍:美丽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点。

昆明的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

大理的三塔寺:由三座塔而得名。

丽江的玉龙雪山:山峰终年积雪。

(指导学生看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他们的旅行路线。

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昆明)
准备怎样走?(先经过大理再到丽江)
他们一共要行多少路程?
他们现在到达了哪里?(大理)已经走了多远呢?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到丽江还有多远?)
师:我们把他们的行程路线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学生板演)谁能再说说这个线段图它表示的意思。

(指名讲解)
师: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517-348=
3、提出学习目标:
(1)、先估算大约是多少千米?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
500 – 300 =200
500 – 350 =150
520 – 350 =170
520 – 350 =170
(2)、出示学习目标:
A、知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P22-23页的例1和“做一做”。

师:用竖式计算前,可先估一估,判定它的值大约是多少?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要求学生先说估算值,再说计算方法)
生1:517-348=
我是这样算的,个位上的7减8不够,向十位借1,合成17减8等于9;十位的数不够减,就找百位借1,合成10减4等于4;百位上被借走1个,剩下4减3等于1,结果是169。

生2:我知道哪一位不够减就找前一位借,再进行计算。

……
(2)错例展示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可能是:
①在退位减法计算中,被借走后,忘了减1。

②有的学生在连续多位计算时,会将两数相减做成加的。

(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
(4)小结计算方法。

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不够就向前一位借1。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
1、反馈练习:先估一估,再笔算。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32-157= 386-198=
2、今天我当小医生。

8 2 4 3 1 6 5 6 7
- 6 4 7 - 1 7 8 - 4 8
———————————————
1 8 7
2 4 8 1 2 7
3、小游戏:花儿朵朵(略)
要求:先把绿叶上的两个数相减,再与花朵上的得数配在一起。

4、拓展思维:填数
(1)(3)5 6
- 7 2 (8)
————————
6(2)8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今后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通过两个多月的国培,我写了这一教案,并亲自去上了这一课。

对教学的设计我有了如下新的认识: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

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

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

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

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

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5、由于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无味,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内容时我尽量做到生活化、童趣化。

例如:把课本中的主题图用一种旅游的形式揭示出来。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欣赏了我国美丽云南的几个著名景点,同时又恰倒好处的进入到新知的学习。

如学生认识线段图,我结合题意在让学生汇报所找到的数学信息的同时,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了线段图的意思,然后,反问学生,这幅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表述中进一步理解了线段图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再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线段图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因为新教材没有专门的应用题教学,一些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式都隐藏在计算教学中,所以当全体学生列出517—348算式后,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强化了已知总数—部分书=另一部分数这个数量关系数。

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比较重视让学生理解题意,忽略了学生对计算算理的叙述,所以有的学生在说算理时语言不规范,在练习设计没有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而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同学讲的方法,有的孩子只
是听得一知半解。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

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

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

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