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气化法)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册-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课件 _5ppt
习题:数据处理
名称
①m1瓷坩埚 ②m2瓷坩埚+硫酸铜晶体 ③ m3瓷坩埚+ 无水硫酸铜 ④m4瓷坩埚+ 无水硫酸铜
x(保留1位小数)
实验误差
数据 25.320 27.135 26.509 26.509
4.7 -6%
〔小结〕
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m(CuSO4)/M(CuSO4) m(H2O)/M(H2O)
=
1 x
实验步骤:
1、研磨
7、计算
2、称量 3、加热 4、冷却
8、平行实验 9、误差分析
5、再称
6、恒重操作
〔练习〕
1、在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实验中:
(1)加热前应将晶体放在 研钵中研碎,加热时放在 坩中埚进行, 加热失水后,应放在 中冷干却燥。器
3、下列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操作中, 错误的是 A 。 A、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B、缓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加热至晶体完全变白 D、连续两次称重的质量差小于0.001g
23、不要对任何人太了解,不要以为开始时的主题是一样的,并且有很多共同点。您是见面和恨晚的朋友。语言经常是假的,我们在一起经 历的确是事实。
m3)g
X=
(m2-m3)/18
(m3-m1)/160
问题3: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操作上除了要 求称量准确、加热时晶体不能飞溅损失等,关 键是确保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成无水硫酸铜, 如何判断完全分解?
二、恒重操作
——判断硫酸铜晶体完全失水的依据
对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冷却、再称 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
项目14 氯化钡样品中氯化钡含量的测定任务单
二、沉淀形成
聚集 构晶 离子 成核作用 晶 核 长大 沉淀 微粒 长大 无定形
定向排列
晶形
4、晶形沉淀与无定形沉淀相比,其颗粒直径______,排列整齐,结构紧密,比表面积小,吸附杂质 颗 , , _______,两者__________易于过滤、洗涤。 易 5、沉淀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两过程。 6、均相成核指在过饱和溶液中, 晶离子通过相互静电作用缔和而成晶核。 特点溶液中晶核数量多, 构 其 均 晶体颗粒小,易形成___________沉淀。 异相成核指在非过饱和溶液中,构晶离子借助溶液中固体微粒形成晶核。其特点溶液中晶核数量少, 晶体颗粒大,易形成___________沉淀。 7、V 定>V 聚:构晶离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密度大,易形成___________沉淀; 沉 V 定<V 聚:构晶离子排列无序,结构输送,密度小,易形成__________沉淀。 沉 结论:无论从晶核的形成还是晶体的成长,要得到晶形晶体,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溶解试样时加氨水起什么作用?
Ⅴ、用丁二酮肟沉淀应控制的沉淀条件是什么?
Ⅵ、重量法测定镍,也可将丁二酮肟镍灼烧成氧化镍称量(至恒重) ,试比较灼烧与烘干哪种方法更优越? 为什么
Ⅶ、结果计算公式?计算 M[Ni(HD)2]为多少?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分析技术》项目实训任务单 化学分析技术》
二、仪器与试剂: 仪器与试剂:
五、预习中出现问题: 预习中出现问题: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分析技术》项目实训任务单 化学分析技术》
姓名: 项目 15 学号: 硫酸镍中镍含量的测定 班级: 成绩:
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2)在瓷坩埚中加入约2g研细的硫酸铜晶体,并称量( m1 g )
(3)将坩埚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晶体变成白色。 (4)将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 室温,称量。 (5)恒重操作,直至两次称量 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记录 质量(m2 g) 另取硫酸铜晶体,再测定一次
3.加热晶体前为什么要研细晶体?
9.以下几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误差?
(1)结晶水没有完全逸出 偏小,因为减少的质量小于结 晶水实际的质量。
(2)没有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偏小,在空气中冷却,会吸收水蒸 气,使得减少质量小于结晶水的实 际质量。 (3)加热时晶体爆溅
偏大,溅出的晶体质量被当作逸 出的结晶水的质量。
10.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 5—x 相对误差= 5 绝对误差=5 — x ×100%
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晶体飞溅,实验结果偏大.搅 拌时需用坩埚钳夹住坩埚,防止跌落
6. 加热到何时可以停止加热? 蓝色晶体基本变为白色粉末,停止加热,并继续用 玻棒搅拌,利用余热将可能还有的结晶水除去,也 可以防止因过热引起CuSO4受热分解
7. 加热结束后为什么要冷却后称量?为什么 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பைடு நூலகம்
便于加热,受热均匀,不易飞溅
4.固体加热可以使用哪些仪器和相 关设施? 试管(较少量),坩埚(较 多量,且需要搅拌)
5.坩埚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
a.如何取用坩埚? 使用坩埚钳,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坩埚盖跌落
b.加热坩埚需要垫石棉网吗?
不需要,坩埚可直接加热,但要放在泥三角上加热
c.加热时为什么要不断搅拌?
蓝色晶体基本变为白色粉末停止加热并继续用玻棒搅拌利用余热将可能还有的结晶水除去也可以防止因过热引起cuso4受热分解加热结束后为什么要冷却后称量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试验版《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试验版《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化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了解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掌握测定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操作过程;3.能够使用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计算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三、教学过程1. 实验原理结晶水合物是指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结晶水是某些化合物在晶体中所含有的水分子。
结晶水是物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加热和称量的方法计算出化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少量化合物样品,称重记录其质量,并记录下烧杯和化合物样品的质量m;12.在烧杯中倒入约15 ml蒸馏水,混合均匀,并称重,记录烧杯和蒸馏水的质量m;23.通过升华法取出样品中的无结晶水分,称重,记录;烧杯和化合物样品的质量m34.将烧杯和有结晶水分的化合物样品加热至恒定重量,。
再次称重,得到烧杯和化合物样品和结晶水的总质量m4通过以上步骤求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w即可。
$$w=\\frac{m_4-m_3}{m_1} \\times 100\\%$$2. 实验步骤1.将少量所需的化合物样品取出并称重,记录下烧杯和化合物样品的质量;2.在烧杯中加入约15ml的蒸馏水,化合物悬浮液均匀,再称重记录烧杯和蒸馏水的质量;3.将烧杯加热至110-120℃,直到无水无气泡出现,得到结晶水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4.记录加热后的烧杯和结晶水合物的质量;5.分别计算出无结晶水分的化合物质量和有结晶水分的烧杯和化合物的总质量,并计算出质量分数。
3.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需保持手部/身体的安全和保护;2.烧杯、玻璃棒、加热器等设备要干净无油;3.称量摆放平稳,摆放角度要上下移动调整至指针不晃;4.加热温度要控制在指定范围,不得过高;5.化合物、烧杯等操作物品要用干燥的纸巾擦净,避免出现水迹。
高中化学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课件(2024)
数据处理
结果表示
将计算结果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表示 ,便于观察和分析。
根据实验原理,利用质量差计算结晶 水的质量,进而求得结晶水合物的结 晶水含量。
2024/1/28
20
结果误差来源分析
2024/1/28
称量误差
01
由于天平精度、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称量误差。
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
02
加热过程中,部分试样可能因飞溅、挥发等原因造成质量损失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科学
结晶水合物可以作为功能材料的 原料,如用于制备催化剂、吸附
剂、离子交换剂等。
环境科学
结晶水合物在环境治理和污染物 去除方面也有应用,如用于废水
处理、重金属离子吸附等。
2024/1/28
29
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包括 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预期 结果等。
24
危险源识别与防护措施
识别实验中的危险源,如高温、 高压、有毒有害试剂等。
穿戴好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实验安全。
熟悉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如遇 到火灾、触电、化学灼伤等情况
的紧急处理。
2024/1/28
25
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 ,妥善处理。
遵守环保要求,减少实验对环境的影 响,如减少试剂用量、选择环保型试 剂等。
15
样品处理与称量
在托盘天平上称取一 定量的结晶水合物, 记录质量m1。
再次称量瓷坩埚和样 品的总质量m2,并 记录。
2024/1/28
将称好的样品放入研 钵中,研细后转移到 已知质量的瓷坩埚中 。
16
重量分析法—挥发重量法(分析化学课件)
挥发重量法 二、间接挥发法 间接挥发法 是利用加热等方法使试样中挥发组分
逸出,称量其残渣,由样品的质量减小来计算该
挥发组分含量的方法。
挥发重量法
应用示例:葡萄糖的干燥失重测定:取样品,1~ 2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在105℃干 燥至恒重。减小的重量即为葡萄糖的干燥失重量。 例题:若取葡萄糖(C6H12O6·H2O)样品为 1.0800g,失去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后的重量为 0.9828g,则该葡萄糖样品的干燥失重为:
挥发重量法 根据物质性质不同,在去除物质中水分时,常
采用以下三种干燥方法:
常压加热干燥
间接 挥发法
减压加热干燥
干燥剂干燥
6
挥发重量法
1.常压加热干燥
适用于性质稳定,受热不易挥发、氧化或分 解的物质。通常将样品置于电热干燥箱中,加热到 105~110℃,保持2小时左右,此时吸湿水已被除 去。但对某些吸湿性强或不易除去的结晶水来说, 也可适当提高温度或延长干燥时间。
的吸收剂将其全部吸收,称量吸收剂的增重来计算该
组分含量的方法。
挥发重量法 应用示例:在进行对碳酸盐的测定时,加入盐酸与 碳酸盐反应放出CO2气体。再用石棉与烧碱的混合物 吸收,后者所增加的重量就是CO2的重量,据此即可 求得碳酸盐的含量。
CaCO3 +2HCl=CaCl 2 +H2O+CO2
2NaOH+CO2 =Na2CO3 +H2O
挥发重量法
习题详解:
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
称量瓶
烘箱
干燥器
分析天平
坩埚钳
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试剂:BaCl2·2H2O(AR)
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题目: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晶形沉淀分析法)三、实验原理对于重量分析法,是根据待测元素或原子基团在特定条件下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将生成的沉淀经过陈化、烘干等过程处理后,称取其质量,从而根据反应关系计算得出要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BaSO4SO42-重量法既可用于测定Ba+,也可用于测定SO42-的含量。
称取一定量的BaCl2·2H2O用水溶解,加稀HCl酸化,加热至微沸,不断搅拌下加入稀、热的H2SO4,Ba+与反应后形成晶形沉淀。
沉淀经过陈化、过滤、洗涤、烘干、炭化、灼烧后,以BaSO4形式称量,可求出BaCl2·2H2O中Ba的含量。
反应过程中,Ba干扰。
+可生成一系列微溶化合物,另外NO3-、Cl等会与K-+、Fe3+形成共沉淀现象,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测定,所以应严格把握实验条件,以期减少对测定结果的四、主要试剂与器材H2SO4 1mol/L ,0.1mol/L ;HCl 2mol/L ;分析纯BaCl2·2H2O;瓷坩埚;马福炉;分析天平。
五、实验内容1.称样及沉淀的制备:准确称取约0.41gBaCl2·2H2O试样,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约100mL水,3mLHCl溶液,搅拌溶解,加热至近沸。
另取4mL 1mol/L H2SO4于100mL烧杯中,加水30mL 加热至近沸,趁热将陈化。
H2SO4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到热的钡盐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加完为止。
用H2SO4检查上清液,沉淀完全后盖上表面皿,将沉淀放置一晚,2.沉淀的过滤和洗涤:用中速滤纸倾泻法过滤,用稀H2SO4(1mL 1mol/L加100mL水配成)洗涤沉淀3-4次,每次约10mL。
然后将沉淀定量转移到滤纸上,用小滤纸碎片擦拭烧杯壁,将其放入漏斗中,再用稀H2SO4洗涤3次至洗涤液中无Cl-。
3.沉淀的灼烧与称量:将洁净的空坩埚在马福炉中灼烧一个半小时,称其重量。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一课时)》教案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一课时)》教案松江四中李婉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化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第二节“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一课时内容。
第十章共有三个定量实验:“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其中“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是拓展型课程内容,因此“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就成为本章的第一个定量实验,是学生学习定量测定方法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种定量测定方法——重量法。
因此,本节课设计思路:既然是第一课,那么本节课的任务是带领学生进入定量测定实验的殿堂,在完成本节课后对定量实验的核心——“精准性”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测定物质组成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精准性”徐徐展开内容,感受“精准性”在定量测定中的意义和价值,为后面学习“中和滴定”和拓展型课程中的“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打好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分析《上海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中阶段共学习5个定量实验,按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顺序,分别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其中对“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学习水平要求:知识水平C级,技能水平C级;即知识达到运用层面,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并用于解决简单的问题;技能达到设计层面,能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选择、组合相关实验操作,解决问题。
虽然,在高一年级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初次接触了定量实验,但对定量实验的“精准性”核心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技能水平也只要求达到B级:能规范、熟练地完成某种操作的水平。
而本节课要在其基础上,技能水平有所提高,要求达到C级设计水平;但是在具体要求一栏的描述中,并没有出现设计方案四个字,而是解释实验原理、复述恒重操作要点的概念和操作要点、描述实验步骤、归纳仪器使用要点。
重量分析法
(一) 沉淀法
eg:
*
(二) 汽化法(挥发法)
试 样加热 待 测 组 分 变 为 气 体 用吸收剂吸收 称 量 吸 收 剂 根 据 质 量 的 增 加 计 算 被测 组 分 的 含 量
*
eg:
可用吸湿剂(如高氯酸镁)吸收 逸出的水分,根据吸湿剂质量的 增加计算结晶水的含量。
*
或者:
试
样
加热或其它方法
*
1. 温度
溶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大多数无机盐沉淀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热
溶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如
CaC2O4,MgNH4PO4 ·6H2O等, 必须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过滤操
作。
*
2. 沉淀颗粒大小
对同种沉淀来说,颗粒越小,溶解度 越大。
沉淀本身的性质 主要有:①同离子效应 ②盐效应 ③酸效应 ④络合效应 此外,温度、介质、沉淀结构和颗 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
一、 沉淀的溶解度
(一)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以1∶1型难溶化合物为例,在水溶液 中有如下的平衡关系
MA(固)
MA(液)
Mn+ + An-
其中MA(液)可以是不带电荷的分子,也
aM aA S 0K2 Kap *
aM aA S 0K2 Kap
Kap是离子的活度积,称为活度积常数,
仅与温度有关。因为
活度系数
aM [M ] M
aA [A ] A *
所以
Ksp
[M ][A ]
Kap
M A
❖Ksp是随溶液中离子强度而变的浓度常数, 称为溶度积常数。
❖当溶液的离子强度较小时,可以认为ai=ci,
m损
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准确测定氯化钡中钡的含量,掌握重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氯化钡(BaCl₂)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硫酸(H₂SO₄)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BaSO₄)沉淀。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和称重等操作,得到硫酸钡的质量,进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氯化钡中钡的含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Cl₂+ H₂SO₄= BaSO₄↓ + 2HCl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精度 00001g)玻璃棒漏斗滤纸烧杯(250mL、500mL)表面皿坩埚钳马弗炉干燥器2、试剂氯化钡样品稀硫酸(1:1)硝酸银溶液(01mol/L)四、实验步骤1、样品的预处理称取约 20g 氯化钡样品,置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约 100mL 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2、沉淀的生成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加稀硫酸(1:1)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继续搅拌 5 分钟,使沉淀反应充分进行。
3、沉淀的过滤与洗涤用倾斜法将上层清液通过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滤纸过滤到另一个500mL 烧杯中。
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 3-4 次,直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4、沉淀的烘干与称重将带有沉淀的滤纸取出,用玻璃棒小心地将沉淀刮到已恒重的表面皿上。
将表面皿放入马弗炉中,在 800-850℃下灼烧 1-2 小时,直至沉淀恒重。
取出表面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电子天平称重。
5、平行实验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平行实验 2-3 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称取氯化钡样品的质量:m₁(g)表面皿的质量:m₂(g)灼烧后表面皿与硫酸钡沉淀的总质量:m₃(g)2、数据处理硫酸钡(BaSO₄)的质量= m₃ m₂(g)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钡(Ba)的质量:B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733,S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硫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339。
高二化学上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数据分析、计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感到困惑,教师应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个别辅导。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不同水平,有的学生沟通能力较强,能够主动承担责任;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强调结晶水含量测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醒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模仿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结晶水含量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字数在5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巩固结晶水含量测定相关知识。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种物质中的结晶水含量。要求实验步骤清晰,数据记录准确,并分析实验结果。
1.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结晶水的概念、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高中化学-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9)配制100mL0.20mol/L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g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震荡摇匀。该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的A是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右上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加热、再称量至恒重:把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放入干燥器里冷却后再称量,并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到两次称量的质量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
(6)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求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原样品中含有少量硫酸钠固体
变式2:在进行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会出现各种情况,请说明下列几种情况分别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并简述原因。
(1)胆矾晶体的样品中含有加热时不分解的杂质。
(2)使用前,瓷坩埚未干燥,含少量水滴。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案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案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设计了三个定量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定量测定的科学方法、态度和技能,结晶水含量测定是学习重量法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设计上采纳了分层次递进的做法:依照物质性质确定实验原理;再依照初步设想拟定初步流程(形成实验的雏形、实验的框架);再描述具体方案(关注实验细节,如仪器、装置、药品、操作顺序等)。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差不多学习了测定1mol 气体的体积定量实验,差不多初步具备了定量分析实验的相关知识。
能力基础:在学习第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过从实验原理向具体方案的转化过程,而认识的深化必须基于知识的运用,因此本实验再次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空间。
教学目标1.明白得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初步学会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了解恒重等差不多操作技能。
2.通过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流程图,认识测定物质组成、确定物质化学式的定量实验一样方法。
3.通过恒重操作的讨论,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难点:完善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图。
教学用品药品:CuSO 4·xH 2O仪器: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教学流程1.2.流程说明引入:出示胆矾晶体与无水硫酸铜。
摸索1:设计确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简单实验流程图。
摸索2:为了减小误差,确保测定准确的关键操作有那些?如何完善实验流程。
总结:对实验操作关键点、注意事项归纳。
3.课后作业 按实验流程图顺序分析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
板书设计 10.2.1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二、实验流程图流程仪器注意10.2.1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案班级姓名1.课前分析:●CuSO4·5H2O和CuSO4相互转换的方程式:●加热5克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3.2克。
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氯化钡中钡的含量,掌握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是利用硫酸钡与硫酸铵沉淀法,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氯化钡转化为硫酸钡,然后用硫酸铵进行沉淀,最后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灼烧等步骤,得到硫酸钡的残渣,从而计算出氯化钡中钡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适量待测样品溶解于少量水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加热至沸腾,使氯化钡转化为硫酸钡。
2. 冷却后,加入过量硫酸铵溶液,充分搅拌,使硫酸钡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3. 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然后用醋酸铵洗涤,以去除硫酸铵残留。
4. 将过滤后的硫酸钡沉淀转移到燃烧坩埚中,烘干后置于1000℃左右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
5. 冷却后,称取残渣质量,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原样品中氯化钡的含量。
实验数据:1. 待测样品质量,10.00g。
2. 硫酸钡残渣质量,2.45g。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氯化钡的含量为24.5%,误差不超过5%,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氯化钡中钡的含量,掌握了硫酸钡与硫酸铵沉淀法的操作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分析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硫酸钡和硫酸铵的接触。
2. 实验操作要细心,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具,保持实验室整洁。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氯化钡中钡的含量,加深了对化学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化学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课件
内。
(3)在靠近坩埚的沙浴中插入一支温度计
(300℃),其末端应与坩埚底部大致处于同
一水平。
(4)加热沙浴至约210 ℃,再慢慢升温至280 ℃
左右,控制沙浴温度在260~280 ℃之间。 (5)当粉末由蓝色全部变为白色时停止加热(约
需15~20min)。 (6)移入干燥器,冷至室温,在天平上称量。记 下数据。 (7)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恒重”(本实验要求
无水硫酸铜的质量m2————
CuSO4的物质的量=m2/159.6g· -1 _________ mol
结晶水的质量m3——————
结晶水的物质的量=m3/18.0 g· -1_________ mol
每物质的量的CuSO4的结合水——————
水合硫酸铜的化学式——————
【注意】 水合硫酸铜脱水的关键: 1.CuSO4· 2O要摊平铺成均匀的一层 5H 2.温度要控制在240-280℃之间 3.温度计与蒸发皿底要尽量在同一水平线上。 4.CuSO4· 2O粉末要由蓝色全部变成灰白色。 5H
两 次称量之差≤0.001g)。实验后将无水硫酸
铜倒入回收瓶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
空坩埚质量/g
( 空坩埚+无水硫酸
铜的质量)/g
(加热后坩埚+无水硫酸
铜质量)/g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称量
称量
称量
称量
CuSO4· 2O的质量m1_________ 5H
CuSO4· 2O的物质的量=m1/249.7g· -1 ________ 5H mol
48℃ ℃ 218℃
CuSO4· 2O + 2H2O 3H CuSO4· 2O + 2H2O H CuSO4 + H2O
高中化学-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师版)
一、实验原理结晶水合物受热能够失去结晶水,硫酸铜晶体(蓝色)在110℃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15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生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650℃硫酸铜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
CuSO 4·xH 2O −→−∆CuSO 4 + xH 2OCuSO 4 −−→−℃650 CuO + SO 3x O H m CuSO m :118)(160)(24=:24160m(H O)x 18m(CuSO )=22118)(160m m m x -=式中:m 1=m(CuSO 4·xH 2O),m 2=m(CuSO 4)二、实验仪器和装置1.瓷坩埚、坩埚钳、泥三角瓷坩埚用于加热或灼烧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
热的瓷坩埚及坩埚盖取放时要用坩埚钳。
2.干燥器干燥器用于保存干燥的物质。
由普通厚玻璃制成,内有带孔瓷板,玻璃盖与容器应与磨砂面保持吻合。
容器内下部装有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碱石灰、浓硫酸等)。
脱水后的白色CuSO 4粉末和坩埚要放在干燥器里进行冷却,因为CuSO 4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空气中会重新吸水形成水合物。
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知识梳理()1220160(m m )18m m --【知识拓展】化学干燥剂脱水原理分为两种:℃与水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镁等; ℃干燥剂与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注意:选用干燥剂时,必须注意不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溶于被干燥的物质中。
三、实验1.实验操作(1)研磨:在研钵中用研棒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准确称量干燥的瓷坩埚的重量,并记下瓷坩埚的质量m 0,并用此坩埚准确称取一定质量已研碎的硫酸铜晶体,并记下坩埚钳和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 1。
(3)加热:加热晶体,使其失去全部结晶水(由蓝色完全变为白色)。
(4)称量: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并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m 2。
(5)再加热、再称量至恒重:把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放入干燥器里冷却后再称量,并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到两次称量的质量相差不超过0.001g 为止。
实验六 氯化钡中结晶水测定
实验六 氯化钡中结晶水测定一、目的熟悉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了解结晶化合物结晶水的测量方法二、原理结晶水是水合结晶物质中结构内部的水。
加热到一定温度,则可以失去。
物质不同,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也不同,如BaCl 2·2H 2O 失去结晶水的温度在120℃~125℃。
称取一定质量的结晶化合物,在上述温度下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时为止。
试样减轻的质量即为结晶水的质量,通过这种方法可求得化合物结晶水的个数。
↑+−→−⋅O 2H BaCl O 2H BaCl 2222△三、试剂BaCl 2·2H 2O (AR )四、实验内容。
1. 称取试样取两个洁净的称量瓶置于烘箱中于125℃下烘干。
1.5~2 h 后把称量瓶及盖子一起放在干燥器中(在热的情况下,称量瓶盖不要盖严,以免冷却后不易打开),冷却至室温,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两次质量之差<0.2 mg )。
采取递减称量法称取1.4~1.5 g 的BaCl 2·2H 2O (已研成粗粉)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
2. 烘去结晶水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置于125℃的烘箱中(瓶盖横搁于瓶口上),保持2 h 后,用坩埚钳将称量瓶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把称量瓶盖盖好,准确称量;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半小时),直至恒重。
由烘干前后称量瓶和试样质量的差,即得出 BaCl 2·2H 2O 中结晶水的质量。
五、结果计算1. 结晶水的百分含量:%100%O H 2⨯=WG 式中,G —失去水分质量;W —试样质量2. 计算BaCl2中结晶水的个数n :OH O%H :BaCl O%H 1:12222-=n O%)H (118.02O%H 208.2O%)H (1O%H 222O H 2BaCl 22-⨯⨯=-⨯⨯=M M n六、思考题:1. 空称量瓶为何要干燥至恒重?2. 做好本实验有哪几个关键步骤?。
水合氯化钡中结晶水的测定
❖BaCl2·2H2O中的结晶水,在105℃时能完全挥 发失去:
BaCl2·2H2O
120~125℃
BaCl2+2H2O
❖而无水BaCl2 在800~900℃,甚至更高温度下 ,也不分解和挥发。称取一定质量的结晶氯化钡,
在上述温度下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时为止,试样减
2021/11/16
14
五、应 知 应 会
❖ 例如,葡萄糖的干燥失重测定:取样品,1~2g ,置于已恒重的扁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在 105℃干燥至恒重。减失的重量即为葡萄糖的干 燥失重量。若取葡萄糖(C6H12O6·H2O)样品 为,失去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后的重量为,则该葡 萄糖样品的干燥失重为:
1.0800 0.9828 100% 9.0% 1.0800
❖ 应用称量分析法测定时,必须先用适当的方法将 被测组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然后才能进行称量 。因此,称量分析包括分离和称量两大步骤。根 据分离方法的不同,称量分析一般可分为挥发法 、萃取法和沉淀法。
2021/11/16
3
一、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 1. 进一步练习天平的使用。 ❖ 2.掌握气化法测定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和技术。 ❖ 3.学会干燥器、烘箱的使用方法。 ❖ 4.了解挥发法的实验原理。
❖ 将盛有BaCl2·2H2O的称量瓶放在烘箱内,于 125 ℃烘1小时,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称量,如此重复操作直到恒重为止,记为m3克 。
❖ 由烘前称量瓶和BaCl2·2H2O的质量(m2),减 去烘至恒重后称量瓶和无水BaCl2的质量(m3) ,即得失去水分的质量( m2 - m3 )。由失去 水分的质量和试样的质量,可计算出氯化钡中结
实验七 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气化法)
实验七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气化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气化法测定化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电子天平的使用二、实验原理:结晶水是水合结晶物质结构内部的水,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结晶水可完全失去,根据失去结晶水前后结晶物质质量之差即可求出其中结晶水的含量。
温度的高低与化合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失去结晶水有一定的温度,所以需要加热一定的时间。
BaCl2·2H2O完全失去其结晶水的温度是120-125℃,可用加热气化法进行测定。
三、仪器及药品:1.电子天平2.电热干燥箱3.称量瓶(40×25mm)4.BaCl2·2H2O(A.R)试样四、实验步骤:1.称量瓶恒重:取2只洗涤干净的40×25mm称量瓶,打开瓶盖放入电热干燥箱中于150~200℃干燥15分钟,取出打开瓶盖,放在干燥器冷却15min,准确称重,记为克。
然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为止。
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3mg 即为恒重。
2.取氯化钡样品约1.4~1.5g,平铺在上述恒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取,记为克。
将盛有BaCl2·2H2O样品的称量瓶开盖,将盖斜靠瓶口放在干燥箱中逐渐升温,于150~200℃干燥40分钟,取出后勿盖瓶盖,放在干燥器冷却15min ,准确称重,记为克。
然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为止(以后每次干燥15分钟,放在干燥器冷却15min)。
由加热前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减去加热后称量瓶和无水氯化钡的质量,即为失去水分的质量。
五、数据处理:六、注意事项:(1)称取的BaCl2·2H2O样品在放入烘箱前应水平方向轻摇称量瓶,使堆积的样品平铺于瓶底而利于干燥, 烘干时应将瓶盖斜放于瓶口(2)从烘箱中取物时小心烫伤,烘干物品不可直接用手接触(3)烘干物品在干燥器中放置至室温时方可称量, 且每次放置时间应一致(4)称量烘干物品应称一个就从干燥器中取一个, 而且称量速度要快,不可一次全部取出(称量后是否放回干燥器中应视实验具体情况而定)(5)可溶性钡盐有毒(6)称量应准确至0.0001mg(小数点后第4位)(7)在加热的情况下,称量瓶盖子不要盖严,以免冷却后盖子不易打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气化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气化法测定化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电子天平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结晶水是水合结晶物质结构内部的水,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结晶水可完全失去,根据失去结晶水前后结晶物质质量之差即可求出其中结晶水的含量。
温度的高低与化合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失去结晶水有一定的温度,所以需要加热一定
的时间。
BaCl
2·2H
2
O完全失去其结晶水的温度是120-125℃,可用加热气化法进
行测定。
三、仪器及药品:
1.电子天平
2.电热干燥箱
3.称量瓶(40×25mm)
4.BaCl
2·2H
2
O(A.R)试样
四、实验步骤:
1.称量瓶恒重:取2只洗涤干净的40×25mm称量瓶,打开瓶盖放入电热干燥箱中于150~200℃干燥15分钟,取出打开瓶盖,放在干燥器冷却15min,准确称重,记为克。
然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为止。
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3mg 即为恒重。
2.取氯化钡样品约1.4~1.5g,平铺在上述恒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取,
记为克。
将盛有BaCl
2·2H
2
O样品的称量瓶开盖,将盖斜靠瓶口放在干燥箱
中逐渐升温,于150~200℃干燥40分钟,取出后勿盖瓶盖,放在干燥器冷却15min ,准确称重,记为克。
然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为止(以后每次干燥15分钟,放在干燥器冷却15min)。
由加热前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减去加热后称量瓶和无水氯化钡的质量,即为失去水分的质量。
五、数据处理:
六、注意事项:
(1)称取的BaCl
2·2H
2
O样品在放入烘箱前应水平方向轻摇称量瓶,使堆积的
样品平铺于瓶底而利于干燥, 烘干时应将瓶盖斜放于瓶口
(2)从烘箱中取物时小心烫伤,烘干物品不可直接用手接触
(3)烘干物品在干燥器中放置至室温时方可称量, 且每次放置时间应一致
(4)称量烘干物品应称一个就从干燥器中取一个, 而且称量速度要快,不可一次全部取出(称量后是否放回干燥器中应视实验具体情况而定)
(5)可溶性钡盐有毒
(6)称量应准确至0.0001mg(小数点后第4位)
(7)在加热的情况下,称量瓶盖子不要盖严,以免冷却后盖子不易打开。
(8)加热时间不能少于1h。
(9)烘后的称量瓶必须冷却至室温称量。
七、思考题
1、什么叫恒重?(答:相邻两次烘干后的称量差值不大于0.3mg叫恒重)
2、为什么称量瓶在装样前要烘至恒重?(答:称量瓶在装样前烘至恒重可减少测定误差)
本次实验讲述内容
1.基本概念介绍:结晶水、吸附水、包藏水;恒重;相对湿度
2.BaCl
2·2H
2
O性质:白色,属单斜晶系。
冷结晶为扁平菱形型,热结晶为无定
型。
BaCl
2·2H
2
O中的结晶水的蒸气压20℃时为1.3mmHg,35℃时为11.8mmHg(35℃
时纯水蒸气压为42.18mmHg), 除非在特别干燥的气候中,一般情况下,其结晶水在空气中是稳定的。
结晶内含包藏水很少, 称量样品用粗粉,所以表面吸附水可忽略不计。
无水物BaCl
2
不挥发,也不易变质因此所测得的水分即为结晶水。
125℃时需2小时,150~200℃时只需半小时(本次实验采用第一次干燥40分钟)。
BaCl
2·2H
2
O理论含水量:14.75﹪(2×18.015/244.27)
3.干燥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室最常用的干燥器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玻璃容器,盖子是磨口的,可以密封,容器的上部可以放要干燥的物品,下面一般是入“变色硅胶”(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干燥剂)或无水氯化钙,一般是不放浓硫酸的,除特殊情况。
因为如果万一有什么东西掉下去,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中间是一块多孔的瓷板。
这种干燥器不需要加温,只需更换干燥剂,变色硅胶还可以循环便用,如果颜色由蓝色变成了浅红色,说明干燥剂失去了干燥作用,应把干燥剂放到恒温干燥箱中,在105-120度进行干燥,使它的颜色由浅红色变为蓝色即可。
电子天平的使用
一、电子天平的操作方法
(1)调水平。
调整地脚螺旋高度,使水平仪内空气泡位于圆环中央。
(2)打开电源,预热0.5h。
(3)按开关键(ON/OFF),直至全屏自检。
(4)校准(此项由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
按校正键(CAL键),天平将显示所需校准砝码质量(如200 g)。
放上200 g标准砝码,直至显示(200.0000g),校正完毕,取下标准砝码。
(5)零点显示(0.0000g)稳定后即可进行称量。
(6)称量。
使用去皮键(TARE键),可消去不必记录的数字如承载瓶的质量等。
根据实验要求,选用一定的称量方法进行称量。
(7)关机。
称量完毕,记下数据后将重物取出,天平自动回零。
天平应一直保持通电状态(24 h),不使用时将开关键关至待机状态,使天平保持保温状态,可延长天平使用寿命。
二、电子天平的使用规则
(1)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水平,框罩内外是否清洁。
(2)天平的上门仅在检修时使用,不得随意打开。
(3)电子天平的自重较轻,使用中容易因碰撞而发生位移,进而可能造成水平改变,故使用过程中动作要轻缓。
(4)称量物的温度必须与天平温度相同,有腐蚀性或着易吸湿的物质必须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
(5)不得超载称量。
(6)读数时必须关好侧门。
(7)如发现天平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报告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自行处理。
(8)称量完毕,天平复位后,应清洁框罩内外,盖上天平罩,并做使用记录。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切断天平电源。
(9)电子天平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键,有些是供维修人员调教用的,未经允许同学不要使用这些功能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