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库5-2-10

合集下载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太阳病本证要点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释义】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

“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浮缓,又言病机营卫不调,即卫阳浮盛、营阴失守。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营卫之气受邪,卫气奋起抗邪,趋向于外,与邪相争则见发热、脉浮,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气受邪,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漏于外,则见汗出,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卫气为风寒所袭,失其“温分肉”之职,加之汗出肌疏,故见恶风恶寒。

太阳中风为表证,其热不似阳明里热发自于内,其热势不高,故曰“翕翕发热”。

太阳中风证表气不和,每每影响里气,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可见干呕等。

桂枝汤方中,桂枝辛温,温经通阳,疏风散寒。

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者等量相配,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调和营卫。

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本,故又用生姜、大枣益脾和胃。

生姜辛散止呕,助桂枝以调卫。

大枣味甘,补中和胃,助芍药以和营。

姜、枣合用,亦有调和营卫之功。

炙甘草补中气且调和诸药,与桂枝、生姜等辛味相合,辛甘化阳,可增强温阳之力;与芍药等酸味相配,酸甘化阴,能增强益阴之功。

要点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释义】本条论太阳伤寒的证治。

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表闭阳郁,不得宣泄,故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失其温煦之职,故恶风。

寒为阴邪,寒性收引,营阴闭郁故无汗。

头项腰脊为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邪侵袭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腰痛,身疼,骨节疼痛。

肺主气,外合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气喘。

由于其喘与毛窍闭塞相关,故言“无汗而喘”。

麻黄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完整word版)伤寒论题库 打印版

(完整word版)伤寒论题库 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1。

《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答案:E2。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王叔和B。

成无己C。

张机D。

林亿E。

华佗答案:C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A.孙思邈B.王叔和C.成无己D.林亿E.柯韵伯答案:C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A。

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

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E。

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答案:B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A。

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

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

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答案:C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C。

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D.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E.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答案:B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A。

循经传B。

表里传 C。

直中 D.并病 E.合病答案:B8。

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A。

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E。

越经传答案:D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A。

113首 B.112首C。

111首D.397首 E。

245首答案:B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A。

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B。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D。

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E。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答案:B(二)X型题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B。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C.《内经》的成书年代D。

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答案:ABDE2.构成“伤寒学"的要素包括:A。

伤寒论讲义试题及答案(二)

伤寒论讲义试题及答案(二)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提纲证即原文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外邪袭表,正气抗邪,正邪相争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故脉浮;太阳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风寒束表,卫阳被遏,不能温分肉,故恶寒。

以上脉证反映了外邪袭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的病理机转,为太阳病的主要脉证,也是表证共有的症状。

2、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清简述其病机。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汗出与无汗,脉浮缓与浮紧。

二者虽均为风寒袭表所致,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卫阳不固,营不内守,故见汗出,汗出后营阴内弱,故脉搏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固件无汗与脉浮紧。

3、桂枝汤证本有“汗出”,为何还用发汗之法?桂枝汤证出现“汗出”是营卫不和的表现,为病汗,而服桂枝汤后的汗出是属药汗。

因桂枝汤不仅可解肌祛风,而且还可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用其发汗可使营卫相和,病汗自止,故桂枝汤证虽见汗出,仍宜用桂枝汤微发其汗,通过发汗达到止汗的目的。

4、“荣弱卫强”的含义是什么?“荣弱卫强”即营弱卫强,是对太阳中风证病机的反复说明。

所谓卫强,并非生理情况下的卫气强盛,而是指风寒袭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交争而成发热的亢奋现象;所谓营弱,也不是营阴真正的虚弱,而是由于卫气失其正常的固外开合之职,影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

5、何为“麻黄八症”?简述产生机理。

“麻黄八症”亦称“伤寒八症”,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八个症状,包括头痛、发热、神通、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

由于风寒束表,肌肤失煦,故见恶风寒;卫闭营郁,经气运行不畅,故头身疼痛;寒邪外束,腠理郁闭,故见无汗;肺气不宣则作喘。

6、简述麻黄汤证与葛根汤证的区别。

两者皆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伤寒表实证,证候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故见表实而喘,虽有头项强痛而无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为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故见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而无喘。

解读太阳病

解读太阳病

二 怎样判定太阳病
①以太阳病提纲为主 古人经过长期临床用药治病经验观察,总结出太阳病的症
状特点,即太阳病提纲,这就是《伤寒论》中的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判定太阳病,即表阳证的主要提纲,是说太阳病,不是 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 一般常见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 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提纲高度概括而准确。 提纲在现代更有重大意义,人们往往以“相当于西医什么病” 去思维,而这里强调了不是指具体的病,既不是西医的什么病, 也不是中医的个别的病如感冒),而是指各种病患病后症状反 应在表的阳证,是独特的经方概念。
属张冠李戴,不应当再墨守下去……因风性疏泄,所以自汗脉缓 名为中风。寒性凝敛,所以无汗脉紧,名为伤寒。仍是用病因解释
大青龙治病与麻黄汤证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烦 朱肱: 躁者。用大青龙以其有烦躁一症故可用也。大抵
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卫,寒 则伤营。
熊 : 寒邪侵袭太阳经脉……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 郁滞,肺气失宣。
结果: 8时服药一煎后汗出,未再出现寒战。微热,37.6摄氏
度,继服麻杏苡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而愈。
案4:皮肤病 王某,女,13岁 2003年3月6日初诊。自感身痒1周多,自服新息敏效不明显,白
天痒轻,晚上痒较重,用手挠之起小丘疹,白天却看不到,有时感 面热,无汗出口中和,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细寸微浮。
倪海夏:对于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也可 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
经方原旨:症状反应于表的阳证。
误读传统2:中风是中于风:以病因解释
成无己: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 风者,卫中风。程郊倩、章虚谷类同;错误认为:桂枝汤治伤风?

太阳病篇

太阳病篇

(三)桂枝汤证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3.桂枝加附子汤证 4.桂枝去芍药汤证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6.桂枝新加汤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 根汤主之。(14)★
病案一:
莫某某,男,45岁,1976年12月20日初诊。
现病史:颈项疼痛难忍,不能转动3天。起病源 于夜间洗澡,入睡后汗出当风。颈项至后背强直 不能转侧,此次由4人抬来就诊,伴全身性恶寒 怕冷,时有微汗出,手足清冷。经年夜间睡眠时, 必须用衣物捂双肩,稍不慎第二天必然颈及肩背 部疼痛难忍。
炙桂枝6g 炮附子6g 炒白芍12g 炙甘草8g
大枣30g 生姜3片 黄芪15g 炒白术15g
防风10g 五味子10g 煅龙牡各30g
进7剂后,即汗出止,四肢得温,衣减,精神好转。
4.桂枝去芍药汤证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 之。(21)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太阳病理特点:
太阳病是六经病的初始阶段, 为人体感受外邪后,病位在表的阶段。
病因:外感风寒 病机: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营卫失调 病位:表 病性:表寒证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
本证:发生在太阳本经、本腑的病变
变证:太阳病失治、误治后的异常变化,而这种 变化已经不属于六经病,故不能用六经而命名, 所以称变证。
刻诊:皮肤干燥,无汗,皮内灼热,口渴心烦,日轻 夜重,饮食尚佳,四肢关节痠痛,乏力,尿黄,便干结。
查体:舌淡苔薄白,脉缓而弱。血压正常。
辨证论治:
本证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卫失和,太阳经输不利。
证属桂枝加葛根汤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升津舒经,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中医内科学试题(精选10)

中医内科学试题(精选10)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思路的有A.审察病机B.同病异治C.异病同治D.因病选方E.审证求机【答案】A B C E2、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表现A.耳鸣B.口苦C.急躁D.脉弦E.头重如蒙【答案】A B C D3、治疗消渴下消的方剂是A.黄芪汤B.六味地黄丸C.金匮肾气丸D.鹿茸丸E.知柏地黄丸【答案】B C D E4、噎嗝病位在食管,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A.胃肝脾肾B.脾肺肾C.心胃脾肾D.脾胃肝胆E.心肺脾胃【答案】A5、症见自汗或盗汗,汗液黏或衣服黄染,小便色黄,少苔薄黄,脉象沉滑,属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者,宜用A.龙胆泻肝汤B.黄芩滑石汤C.三仁汤D.四妙丸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答案】D6、以下哪些是时行感冒的特点A.传染性B.多呈流行性C.全身症状重D.起病急E.辨证属风热者较多【答案】A B C D E7、对癃闭治疗除各种内服药物外,尚有外治法A.取嚏B.探吐C.外敷D.导尿E.针灸【答案】A B C D E8、胃痞痰湿中阻证,若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应改用A.清胃散B.黄连温胆汤C.二陈平胃汤D.益胃汤E.香砂六君子汤【答案】B9、肺痈之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是A.热伤肺气B.热壅血瘀C.肉腐血败D.热毒留恋E.痰瘀痹阻【答案】B10、积证与鼓胀的鉴别要点是A.腹中有无水液停聚B.有无腹痛C.有无结块可扪及D.有无腹部胀大E.有无嗳气.腹胀【答案】A11、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代表方为A.四物汤B.归脾汤C.十全大补汤D.补中益气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B12、治疗积证的瘀血内结证,首选的方剂是A.大七气汤B.八珍汤C.化积丸D.六磨汤E.膈下逐瘀汤【答案】E13、“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出自下列哪一著作中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丹溪心法》E.《景岳全书》【答案】A14、疫毒痢的治疗原则是A.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B.清热解毒.凉血C.理气止痛止泻D.攻补兼施,先补后泻E.发汗解表清里【答案】A15、心悸的诱发因素有A.惊恐B.紧张C.劳倦D.饮酒E.饱食【答案】A B C D E16、下列何者不是石淋的特征A.小便排出砂石B.排尿时突然中断C.尿道窘迫疼痛D.小便赤热E.腰腹绞痛【答案】D17、患者,女,68岁。

【精品】太阳病辨证论治共90页

【精品】太阳病辨证论治共90页
【精品】太阳病辨证论治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0

太阳病3

太阳病3


用治外阳虚兼表。
桂枝汤兼证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
去芍药汤主之。(21)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2)
桂枝汤兼证

病机:表邪未尽,胸阳受损 治法:解肌祛风,温通胸阳

方药:桂枝去芍药汤。阳虚甚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芍药为阴柔之品,不宜于胸阳不足之胸满。
脉浮紧,身疼痛为表证,若兼见营血不足之尺脉迟, 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伤津耗液,营血更伤。
THANKS!
[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 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 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也故也。麻黄汤主之。(46)
太阳病本证 – 太阳病表证
何以服药后心烦,目瞑? 病重药轻,由于外邪郁闭日久,病程较长。阳气受 郁遏亦重,药虽中病,只能稍挫病势,而不能使邪 外解。
桂枝汤禁例
[原文]: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19)

前人所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就是指此而言, 服桂枝汤后,辛温助热动血,胃热上逆,则可能会 导致吐脓血等变证。
桂枝汤兼证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太阳经脉经气不利 外邪袭表,卫虚不固
桂枝汤兼证
衄家是经常患鼻衄的病人,多系阴虚肺燥,阴血不足。 如有表证不可发汗。否则发汗更伤阴液,阴血更损, 筋脉失养则额上陷,脉急紧。血不养目,则直视不能 转动,心神失养则失眠。
麻黄汤禁例
[原文]: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 阴疼,与禹余粮丸。(88)
汗家阳气阴液俱虚。重发汗则阳气阴液更伤,心神失 养则恍惚心乱,尿道失滋则小便已阴疼。

2020中医内科中级-伤寒论

2020中医内科中级-伤寒论

第一单元太阳病辨证论治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二、伤寒表实证1. 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大青龙汤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小青龙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三、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四、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五、热证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 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六、脾虚证小建中汤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八、热实结胸证小陷胸汤证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第二单元阳明病辨证论治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重点整理

伤寒论重点整理

精品文档《伤寒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题型:名词解释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

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

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

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

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

漏,渗泄不止。

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7、目瞑:目视不明,视物昏花。

《集韵》:“暝,目不明也。

”此处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8、项背强几几:几几,南阳方言,有拘紧、固缩之意。

太阳病习题(精)

太阳病习题(精)

总论一、A型题1-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太平圣惠方》D.《五十二病方》E.《三因方》2.《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来年3.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筹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D.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E.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二、B型题A.成无己B.张仲景C.张景岳E.柯韵伯B.张仲景D.王叔和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2.《注解伤寒论》的作者:( )三、C型题A.《伤寒论条辨》C.二者均是B.《伤寒微旨论》D.二者均不是1.按治法分类法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是:( ) 2.按方剂分类法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是:( ) 四、X型题1.关于《伤寒论》一书,正确的说法有:( ) A.是一部以外感病为主论述疾病辨证论治的医书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一线相贯的医学著作C.作者为张机D.约成书于东汉末年E.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2.据《难经》原文,广义伤寒包括:( )A.中风B.伤寒C.湿温D.热病E.温病3.《伤寒论》条文的排列,从整体上看具有哪几个特点:( ) A.先概论,后分述B.先论病因病机,后论脉症方治C.先重点论述主症、主治、主方、主药,后分别列述此方证具体的某一问题D.先论本病本证,确立中心内容,后列述兼证、变证、类似证E。

现列举方证的具体用法,后进行归纳总结4.关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 A.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B.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C讨论了病变部位、证候特点、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D’将外感疾病及杂病的各种证候抽象化E.可作为一切疾病的分证纲领5.关于《伤寒论》六经的涵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就是三阴三阳B。

本科伤寒试卷二

本科伤寒试卷二

本科伤寒试卷一6.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心下痛,,大陷胸汤主之。

(135)7.阳明病,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214)8.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

(277)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猪苓汤主之。

(319)10.伤寒解后,,,竹叶石膏汤主之。

(397)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则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凡表里同病下利,当循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

2.小青龙汤可用于邪热壅肺的咳喘证。

3.仲景方论中若咳者,多为加用细辛、干姜、五味子。

4.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证共有的证候有呕吐、下利、心下痞。

5.吴茱萸汤用于治疗阳明病胃热呕吐证。

6.伤寒脉滑而厥者,可用白虎汤治疗。

7.大承气汤证之腹满硬痛一般在大腹,或绕脐痛,在某种情况下,亦有心下痛者。

8.“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是针对热厥证而言。

9.太阳表证中,如果自汗出则用麻黄汤,无汗则用桂枝汤。

10.四逆汤由炮附子、干姜、甘草、人参组成。

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解其表,表解里自和B.温其里,里和表自解C.先解表,而后温其里D.先温里,而后解其表E.解表温里,表里同治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A.栀子豉汤B.桂枝甘草汤C.黄连阿胶汤D.炙甘草汤E.小建中汤3.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缓弱。

考虑给予。

A.桂枝汤B.小青龙汤C.桂枝麻黄各半汤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E.以上都不适宜4.黄芩汤的药物组成是。

A.柴胡、芍药、黄芩、生甘草、大枣B.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半夏C.黄芩、炙甘草、芍药、大枣、茯苓D.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E.黄芩、芍药、炙甘草、人参5.阳虚身痛证出现背恶寒的机理是。

太阳病4(10)1

太阳病4(10)1
流行性出血热:本方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疗 效显著。
外伤:以本方随证化裁,治疗多种类型的脑外伤头痛10例, 10~15剂减轻,40~90剂痊愈。而用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 肠麻痹20例,亦收到较好效果。
其他病证:如用之治疗痛经、闭经、漏下、经行衄血、难产 、产后腹痛、恶露不下、不明原因血尿、肺结核、糖尿病、急 性湿疹、脂溢性皮炎、风湿性结节性红班等,疗效亦较确切。
治疗: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太阳病 38
大陷胸汤证证治
【病机】邪热与水饮互结于胸膈心下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方 【方义】甘遂(冲服)——峻遂水饮
大黄(先煎)——泻下实热 芒硝(后下)——软坚破结
太阳病 39
大陷胸汤现代临床应用
急性肠梗阻:用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各类急性肠梗阻,如粘连性 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小儿蛔虫阻塞性肠梗阻、高位机械性 、完全性、单纯性肠梗阻、肠粘连等,症见腹痛拒按、腹胀痞 满、尿黄赤、苔黄或燥、舌红、脉洪数等,辨证属热实证者, 疗效较好。
改汤作丸 ——峻药缓攻
太阳病 30
蓄水证、蓄血证鉴别表
鉴别
蓄水证
蓄血证
病机 证候
表邪循经入腑,邪与水结, 膀胱气化失职,水蓄不行 (病在气分)
烦渴,或渴欲饮水,少腹里 急,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
表邪循经入里化热,邪热与 瘀血相结于下焦 (病在血分)
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 满,小便自利,脉微而沉或 沉结
四肢失温——厥 阳愈伤
阴寒气逆——烦躁吐逆 阴愈耗——咽喉失润——咽中干
太阳病 2
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证治
【病机】阴阳俱虚,阴寒气逆,经脉失养 【治法】先拟温中复阳,后予酸甘化阴 【方药】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方 【方义】1、温中复阳——甘草干姜汤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1-1-8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1-1-8

少阳病辨证论治题库1-1-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A.弦细B.弦大C.浮大D.沉紧E.滑数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A.血弱气弱,腠理开B.藏府相连,邪高痛下C.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D.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E.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诸证,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D.太阳病转入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E.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真人斗牛游戏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A.柴胡、黄连、半夏、人参、大枣B.柴胡、黄柏、半夏、人参、甘草、大枣C.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甘草、大枣、生姜D.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干姜E.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B.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C.去半夏,加五味子D.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E.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A.伴脉弦细者B.伴汗出短气者C.伴汗出恶风者D.伴小便不利者E.伴大便硬结者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A.去半夏,加重人参,加麦冬B.去半夏、黄芩,加栝楼根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栝楼实D.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栝楼根。

伤寒论试卷

伤寒论试卷

一、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太阳病,发热,汗出,,者,名为中风。

(2)2.太阳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者,麻黄汤主之。

(35)3.伤寒,医下之,,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1)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微呕,,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46)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汗自出,不恶寒,也。

(182)7.太阴之为病,,食不下,,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17)9.凡厥者,,便为厥。

厥者,。

(337)10.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五苓散主之;,理中丸主之。

(386)答案:1.恶风;脉缓2.头痛发热;无汗而喘3.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清便自调者4.呕不止;心下急5.支节烦疼;心下支结6.身热;反恶热7.腹满而吐;自利益甚8.里寒外热;手足厥逆9.阴阳气不相顺接;手足逆冷者是也10.热多欲饮水者;寒多不用水者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A.或已发热、或未发热B.恶寒与否C.恶风与否D.汗出与否E.头痛与否2.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

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大柴胡汤E.十枣汤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B.感邪较轻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D.邪热内郁,不能外发E.以上都不是4.下列证候,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的主证?A.背恶寒,手足寒B.身体痛,骨节痛C.口中和D.脉沉E.下利5.太阳中风汗出的的机理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库
5-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高某,男,50岁,脱肛3月余。

诊见胸闷腹胀,肢体困重,烦热口苦,疲乏神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中心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应以哪方为主()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黄芩汤
D.葛根芩连汤
E.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女,48岁,素有慢性胃溃疡病史,患感冒发热4天,经发汗解表治疗后,热退表解,但继而出现胃脘痞闷不舒,频频嗳气,呕吐,胃纳差,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选方用()
A.黄连汤
B.旋覆代赭汤
C.吴茱萸汤
D.生姜泻心汤
E.竹叶石膏汤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李某,男性,40岁。

因长期工作压力诱发成疾,症见烦渴引饮,尿频量多,口干喜凉,多食易饥,形体消瘦,舌红,苔黄少津,脉洪大。

其治法是()
A.A.清热润肺
B.清热润肺,益气生津
C.清胃生津
D.清胃泻火,益气养阴
E.清泻肺胃,益气养阴
(飞禽走兽 https:///)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男,38岁,因劳动时淋雨,第二天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闷,不得平卧,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其证候属于()
A.A.外感风寒表虚证
B.外感风寒湿邪证
C.外寒里饮证
D.风邪犯肺证
E.外感风寒湿表证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男,38岁,因劳动时淋雨,第二天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闷,不得平卧,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治疗应首选()
A.A.九味羌活汤
B.桂枝汤
C.麻黄汤
D.止嗽散
E.小青龙汤
问题:
[单选,B1型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咳喘在于()
A.风寒袭表,营卫不和
B.邪热壅肺,肺失肃降
C.腠理闭塞,肺气不降
D.表寒内饮,肺气不降
E.以上均错
问题:
[单选,B1型题]麻杏石甘汤证的咳喘在于()
A.风寒袭表,营卫不和
B.邪热壅肺,肺失肃降
C.腠理闭塞,肺气不降
D.表寒内饮,肺气不降
E.以上均错
问题:
[单选,B1型题]可用大青龙汤治疗()
A.恶寒,发热,无汗,咳而微喘,脉浮紧
B.头痛,发热,无汗,项背强,脉浮紧
C.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烦躁,脉浮紧
D.恶寒,发热,头痛,汗出,项背强,脉浮缓
E.恶风寒,头痛,无汗,身疼痛,脉阴阳俱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