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体积计算

圆锥体积计算
圆锥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1/3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

V=(1/3)H(S上+S下+√[S上×S下])

H是高,S上和S下分别是上下底面的面积。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关于不等边长的四梭台的与手工计算偏差的原因

鲁班算量2006在计算独立基础时,发现所有的正四棱台计算正确,而计算有长边与短边的四棱台时,就不对了,量都偏大的原因:

独立基础体积正确的计算公式为:

四棱台计算公式为(s1+s2+sqr(s1*s2))*h/3,sqr(x)对x求根

A*B*H+h/6*(AB+ab+(A+a)(B+b))其中A、B、H分别为独立基础下部长方体的长、宽、高;a、b、h分别为四棱台的长、宽、高,当然,

A与a、B与b相对应。

用A*B*H+h/6*(AB+ab+(A+a)(B+b))是偏小

实际工作中,这两种公式都有人用,结果有时是不一样.

而使用鲁班算量计算结果偏大,计算不等边长的四梭台与计算公式算出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我们预算中的四梭台计算公式是近似的计算方法,而鲁班用的是微积分算法,结果相差很小

另外鲁班的带马牙槎的构造柱计算结果也与实际算法有差别,其实我们算构造柱时是按如果有两边有马牙槎的为边长上加6cm计算,鲁班算量考虑了层高的不同与马牙槎的高度位也考虑了(马牙槎在板底时正好为退时鲁班的计算结果就会小,但其实鲁班算的是实际的量)。

圆台体积计算圆台体积计算公式是:

设上底的半径为r ,下底的半径为R ,高为h

则V=(1/3)*π*h*(R^2 + Rr +r^2)

V=πh(R2+Rr+r2)/3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圆台吧……V=1/3(s+√ss' +s')h

其中s'为台体的上底面面积,s为台体的下面面积,h为台体的高。(P S.√是根号啦,不过我不懂得打。)三棱锥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2

各种台体,都有它自己的体积计算公式。

我给你一个通式:

台身体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4×中位面积)×高度÷6

明槽开挖土方量计算:

剖面图

M(N) H A(B)

C(D)

平面图

M C A

N D B

F

设明槽开挖长度(AM)为?,宽度AB为k1、EF为k2,最深处(CH)高度为h,

一、相关面积计算:

1、剖面面积计算:S

=底×高÷2=?×h÷2

1

2、△AME面积计算:S

=底×高÷2=?×[(k2-k1)/2]÷2

2

二、体积计算:

1、ABDNMCA部分体积计算:V1=断面积×长度=S1×k1

2、ACMEA为三棱锥,其体积为:V2=底面积×高÷2=S2×h÷2

三、明槽开挖总体积为:V=V1+2×V2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计算》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计算》精品教 案 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求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乐于与人合作的情趣。 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方法 难点:公式的推导 准备:水,圆柱教具若干个,圆锥一个,其中要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教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演示稻谷丰收的景象。师述:稻谷丰收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稻谷,他们把收好的稻谷堆成一个这样的图形(圆锥形谷堆),同学们你们认识吗?你能算出这堆稻谷的体积吗?它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同学们,我们以前研究过一些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次猜想

⑴根据我们所学过的内容,请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⑵圆锥的体积是否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呢 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底面积×高”不是圆锥的体积,而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2、再次猜想 ⑴通过模型演示, ⑵根据学生回答,从而得到如下结论: 底面积×高×1/3=体积 3、分组实验进行验证 ⑴让学生用三个不同的圆柱体和一个圆锥(其中必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进行实验。 ⑵分组讨论,分组汇报 圆锥的体积 = 1/3 ×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 用字母表示:V=1/3Sh 4、联系实际,进行运用 ⑴出示例1,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 ⑵教学例2、课件出示: 麦收季节,张小红把她家收的小麦堆成一个近似圆锥的麦堆,又给出测量的数据,让学生看图编一道求小麦重量的应用题。 编好后,分组讨论计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圆锥体计算方法

圆锥体计算方法 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3(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三分之一)=1/3πr2h 圆柱体的表面积=高×底面周长+底面积×2 即S圆柱体=(π×d×h)+(π×r2×2) 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πr2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积,h是高,r是底面半径。 圆锥的表面积 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S=πl2×(n/360)+πr2或(α*l^2)/2+πr2(此α为角度制)或πr(l+r)(L表示圆锥的母线)圆锥的计算公式 圆锥的侧面积=母线的平方×π×360百分之扇形的度数 圆锥的侧面积=1/2×母线长×底面周长 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圆的半径×母线 圆锥的侧面积=高的平方**百分之扇形的度数 圆锥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S=πr2+πrl (注l=母线)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或 1/3πr2h 圆锥的母线: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周之间的距离。 圆锥的其它概念 圆锥的高: 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的侧面积: 将圆锥的侧面积不成曲线的展开,是一个扇形

圆锥的母线: 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周之间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表示。 知识总结: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要知道了锥度的计算公式,你的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 公式是 C=(D-d)/L C表示锥度比 D 表示大端直径 d表示小端直径 L表示锥的长度①已知锥度比C,小头直径d,总长L,则大头直径 D=C*L+d ②已知大头直径D,锥度比C,总长L,则小头直径 d=D-C*L ③已知大头直径D,小头直径d,锥度比C,则总长 L=(D-d)/C ④已知大头直径D,小头直径d,总长L,则锥度比 C=(D-d)/L 各种管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1、角钢:每米重量=×(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2、管材:每米重量=×壁厚×(外径—壁厚) 3、圆钢:每m重量=×直径×直径 (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4、方钢:每m重量=×边宽×边宽 5、六角钢:每m重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6、八角钢:每m重量=×直径×直径 7、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 8、扁钢:每m重量=×厚度×宽度 9、无缝钢管:每m重量=×壁厚×(外径-壁厚) 10、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11、钢板:每㎡重量=×厚度 12、黄铜管:每米重量=×壁厚×(外径-壁厚) 13、紫铜管:每米重量=×壁厚×(外径-壁厚) 14、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厚度 15、有色金属密度:紫铜板黄铜板锌板铅板 16、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 17、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百度作业帮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百度作业帮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体积=底×高÷3 长方形的周长=×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优质教案【新版】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圆锥的体积计算

第2单元圆柱与圆锥----圆锥的体积 伊宁县萨木于孜乡十三户小学:张志军 学情分析: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仍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储备,因而有必要在复习阶段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切、摸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的这一条件,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为凸显这一条件,可借助体积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表到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度教学加工。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 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 自主探索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 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 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 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3 1) 板书: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1×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3 1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 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 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 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2.圆锥 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能熟练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3、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熟练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知探究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板书: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 1×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31Sh 2、教学练习六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六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题目: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34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班核对评讲。 2、做练习六的第8题。 (1)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的第6题。

(完整版)《圆锥的认识及其体积》练习题

《圆锥的认识及其体积》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2、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2、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及其体积的应用 【知识点讲解】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 (4)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5)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2.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1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31 Sh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的体积 是圆锥体积的( ).

2.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2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6.将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一共削去()立方分米的木料 7..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6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2倍,圆柱体的体积就扩大4倍。() 2.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 3.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相等。() 4.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9倍。() 三.解决问题。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6米,其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教 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

2019《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doc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文章 内容由收集 !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 圆锥的体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 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 键 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 高圆 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教具和学具准备 学具:( 4 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准备用硬纸自制等底等高、 圆柱和圆锥各一对,黄沙一堆。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明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 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一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模拟场景,呈现问题 师:同学们,小明有一个问题,看谁能帮助他解决。咱们一 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上学期,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深圳珍珠乐园玩,那 里很多娱乐设施,小明玩得很开心,可就是天气有点热。他 来到雪糕店想吃雪糕,看到有两种雪糕,一种是圆柱形的, 2 元一支,一种是圆锥形的,0.5 元一支,小明比一比圆柱形雪糕和圆锥形雪糕底面相等,高度也相等,你们认为买哪 种雪糕合算呢? 生 1:买圆柱形的雪糕。 生 2. :买圆锥形的雪糕。(课堂气氛激烈,议论纷纷)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好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经验,模拟春游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 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形象地揭示出数学源 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理。) 再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悬念中提 出学习目标,明确探索的方向,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 动机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悬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白泉一小郝永辉 一、教学目标: 知道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理想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二、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的公式 三、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具准备: 沙、圆锥教具、圆柱教具若干个,其中有等底、等到高圆柱,圆锥多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是5公米。 (2)底下面半径是3公米,高与半径相等。 3、小结 (二)新授 1、点明课题,圆锥体积的计算

2、体积公式的推导 (1)要研究圆锥的体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关系? (2)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圆锥体积与底面积、高的关系? (3)圆锥的体积需转化成已学过的物体的体积来计算。转化成哪一种形体最合适? (4)实验 ·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教具观察特征:等底等高 ·教师示范用空间圆柱里倒,让学生观察看看倒几次倒满圆柱。·得出结论:圆锥体积等于这个圆柱体积的1/3。 ·教师再次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先做等底等高的实验,再做不等底不等高的实验,然后提问,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1/3吗?为什么? 3、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4、推导出公式 指名口答,师板书: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 V=1/3Sh S表示什么? H表示什么? SH表示什么? 1/3SH表示什么? 5、练习(口答) 6、运用公式

(1)出示例1、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讲评。 (2)出示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言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重多少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学生读题思考后尝试练习。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3页“做一做”第1、2题。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计算 V=1/3Sh 例1、1/3×19×12=76(立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例2、(!)麦堆底面积:(略) (2)麦堆体积:(略) (3)小麦重量:(略)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P49—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式及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各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题组。 出示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立体图,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1、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点? 2、求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出示课题:圆锥体积计算) 二、导学题组: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体积,那么圆锥的体积在哪里呢?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2、谁能说一说圆锥的体积在哪里,出示圆锥的实物,让学生对着实物

讲出()。 3、教学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 (1)讨论体积的研究方法。 师问:想、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呢? 学生说出各种情况后,教师强调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2)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实验过程:①把圆柱容器的底面和圆锥容器的底面合在一起,两个底面完全重合。 提问:这说明什么?(底面积想等) ②讨论等底、等高再把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平级,猜一猜它们谁高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高的长短。量一量它们的高是不是相等。 ③谁能说一说,这个圆柱体和圆锥体有什么关系。(等底等高) ④在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土,用尺刮平,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里。 ⑤观察思考: a、圆锥容器装沙几次把圆柱容器装满。 b、这时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实验体积: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板书等底等高) 提问:是不是所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等底等高才是) (2)实验说明: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实用文本)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实用文本)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实用文本) 目标定位: a教学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 b教学 1. 合理、有效、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推理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或相关

的问题。 3. 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得到发展,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得以增强,空间观念得到强化。 [ (一)、复习引入、铺垫孕伏 a教学提问 1.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 3. 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 4. 说一说圆锥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b教学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及思考 1. 我们认识了圆锥,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圆锥的各部分及其特征。什么是圆锥的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 2. 如果要把一根底面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加工成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大家想一想,该怎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从而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先创设了“一堆圆锥形小麦”的简单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来体会圆锥体积的含义,并提出“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的问题。接着,教材安排了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先呈现了“类比猜想”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提出猜想,但“底面积×高”计算的是圆柱的体积,所以学生会想到圆锥体积可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一,学生可能进一步猜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在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教材中呈现了用做实验来“验证说明”的方法,即用一个空心圆锥装满米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看几次能倒满来验证,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 接受教育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学生学会推倒圆柱体积公式,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而为本课自主研究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实际生活运用。学生对生活化的教学知识感性趣,凡事想探究明白,学生有积极探究的心向,让学生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喜爱数学。 三、设计理念: 本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课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引导猜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为基点,通过实际应用训练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猜想释疑、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中,自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mp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圆周角概念。 2.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性质。 3.能应用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心角和圆周角关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实验、猜想、论证、探索、应用的能力。 2.通过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辩证唯物主义从未知到已知的认知规律。 2.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追求真知的精神。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一系列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规律、验证猜想。 教学重点 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体会“分类讨论”及“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教学过程 【导入】情境引入 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划了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的射门训练,如图,小明、小强两名同学分别站在圆心O、圆上点D处,他们都说自己所在位置,射门角度大,射门的机率高。如果你是教练,请评一评如果仅从射门角度的大小考虑,谁的位置射门更有利? 【讲授】学习定义 教师介绍圆周角定义,要求学生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为什么? 【活动】探究定理 先阅读课本156页,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COB和∠CPB分分别是弧AB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1)、当P在圆上按顺时针方向移动时(点P与点B不重合),按照圆心O和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形?请画出图形。(画在同一个圆中) (2)分别量出几种情况的图形中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 你发现它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我发现 : _______ _ 你能证明它吗? 圆周角性质定理 :________ 学生活动: 学生先动手画圆周角,再相互交流、比较,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并请学生代表上讲台用投影展示交流成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渗透“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化抽象为具体体、化一般为特殊学生豁然开朗。 【活动】精讲释疑 一个圆形人工湖,弦AB是湖上的一座桥,已知桥AB长100m,测得圆周角 ∠C=45°,求这个人工湖的直径.

圆锥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1/3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 V=(1/3)H(S上+S下+√[S上×S下]) H是高,S上和S下分别是上下底面的面积。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关于不等边长的四梭台的与手工计算偏差的原因 鲁班算量2006在计算独立基础时,发现所有的正四棱台计算正确,而计算有长边与短边的四棱台时,就不对了,量都偏大的原因: 独立基础体积正确的计算公式为: 四棱台计算公式为(s1+s2+sqr(s1*s2))*h/3,sqr(x)对x求根 或 A*B*H+h/6*(AB+ab+(A+a)(B+b))其中A、B、H分别为独立基础下部长方体的长、宽、高;a、b、h分别为四棱台的长、宽、高,当然, A与a、B与b相对应。 用A*B*H+h/6*(AB+ab+(A+a)(B+b))是偏小 实际工作中,这两种公式都有人用,结果有时是不一样. 而使用鲁班算量计算结果偏大,计算不等边长的四梭台与计算公式算出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我们预算中的四梭台计算公式是近似的计算方法,而鲁班用的是微积分算法,结果相差很小

另外鲁班的带马牙槎的构造柱计算结果也与实际算法有差别,其实我们算构造柱时是按如果有两边有马牙槎的为边长上加6cm计算,鲁班算量考虑了层高的不同与马牙槎的高度位也考虑了(马牙槎在板底时正好为退时鲁班的计算结果就会小,但其实鲁班算的是实际的量)。 圆台体积计算圆台体积计算公式是: 设上底的半径为r ,下底的半径为R ,高为h 则V=(1/3)*π*h*(R^2 + Rr +r^2) V=πh(R2+Rr+r2)/3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圆台吧……V=1/3(s+√ss' +s')h 其中s'为台体的上底面面积,s为台体的下面面积,h为台体的高。(P S.√是根号啦,不过我不懂得打。)三棱锥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2 各种台体,都有它自己的体积计算公式。 我给你一个通式: 台身体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4×中位面积)×高度÷6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案

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例2和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获得公式——应用公式等学习过程,渗透极限与转化的思想,激发参与探索的热情,提高迁移类推、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一个长方形和与它等底等高的直角三角形;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容器,水和水桶。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1、出示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复习长方形面积和直角三角形面积的关系。然后出示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的动画,提出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是否也有一定的关系呢?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我们推导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时是把它转化为长方形来研究的,圆锥的体积是否也能转化为所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推导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渐变图形,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吗?也就是吗?

2、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对话的图片创设情景:有一天喜羊羊正想吃一个圆柱体的冰激凌,这个时候灰太狼来,说:喜羊羊喜羊羊,我想用两个与你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冰激凌和你换着吃,你们说一说:它们会交换吗? 3、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吗? 4、验证:师生共同做一个倒水的实验,探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5、动画演示,让学生再清楚地看一遍倒水的过程。 6、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对话图片:不是等量交换,所以喜羊羊不会交换的。 7、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8、反证: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3倍?用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的,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验证,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关系时,必须记住“等底等高”这个条件。 9、我们一起推导出了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大家想一想:要计算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10、给贴在黑板上的圆锥体积标出条件:半径10厘米,高15厘米,求圆锥的体积。 三、实践应用1、开心抢答⑴填表: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歙县王村中心学校程金丽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3—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比圆柱体积多的沙土(最好让学生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导人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教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接着,教师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我先在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圆柱。请大家注意观察,

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学生:3次。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圆柱体积 教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学生:等于“底面积×高”。 教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底面积×高 教师: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 然后板书字母公式:V=1/3 SH 2、教学例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第5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 做完后集体订正。 4、教学例2。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以及每立方米小麦的重量;求这堆小麦的重量。

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计算练习修订稿

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计 算练习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沿着高垂直切开、再拼起来,能得到一个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是()。 2.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 。等底等高的圆 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大()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小( ) ( ) 。 3.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4.把一段圆柱形钢材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零件,削去的钢材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这段圆柱形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加工成的圆锥体零件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将一段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木材,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削去的木材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是2分米,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米,高是6米,体积是多少? 4.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高是?12分米,体积是多少 5.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直径是8米,高?是3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6.一个圆柱形油桶,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30厘米。如果1升柴油重0.85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柴油多少千克? 7.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3米。把这些小麦装入一个底面直径是4米的圆柱形粮囤内,正好装满,这个粮囤的高是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教案 人教版

圆锥的体积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二)能力训练点 1.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1.每组学生准备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容器和两个大小不等的圆锥体容器(其中有一个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等底等高)。 2.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入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实验操作中的技巧问题)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边演示边说明)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最后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