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必学的六大修辞手法详细讲解
作文写作修辞手法大全
![作文写作修辞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fe111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8.png)
作文写作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作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希望对你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1.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或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强作文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如:“大树在微风中低头,似乎在耐心地倾听着我的话语。
”3.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如:“他一夜之间走遍了全国。
”4.对比:通过将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使对比更加鲜明,引发读者思考。
如:“阳光下,花朵绽放得娇艳欲滴,而草地上的杂草却丛生不止。
”5.排比:通过连续重复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增强修辞效果,使作文更加流畅和有节奏感。
如:“他勇敢、聪明、机智,是我们团队中最出色的一位。
”6.反问:用疑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引导读者思考。
如:“难道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吗?”7.比较: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或优势。
如:“和其他动物相比,猎豹奔跑的速度是最快的。
”8.设问:用问题的方式来引导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你曾经拥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吗?”9.反复:将一个词语或短语反复出现,突出其重要性或强调表达的内容。
如:“努力是成功的基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的信念。
”10.感叹:以感叹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突出情感的强烈和直接。
如:“多么美丽的世界啊!”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希望能给你的作文写作带来一些启发。
当然,在使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作文的整体效果。
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让你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充满表现力。
希望你在写作中能够运用到这些修辞手法,提升你的作文水平。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总结大全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6989d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8.png)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总结大全修辞手法是指运用语言艺术手段来增强作文表达的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人或具有说服力。
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够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本文将综合总结并介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具体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修辞问答、设想、修辞疑问等多个方面。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增强作文表达力的效果。
比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通过将笑容与阳光进行比较,使得读者更能够感受到他的笑容的温暖和明亮。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时间悄悄地溜走”,通过赋予时间“溜走”的行为,使其更加贴合人类的经验,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夸张夸张是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描述,以便夸大效果。
例如,“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通过夸张手法,将这个人的速度描述得无比快速,以突出他的出色表现。
4. 对偶对偶是通过将词语、短语、句子进行呼应或对比,增加文章的韵律感和表达力。
例如,“风轻轻地吹,雨淅淅沥沥下”,通过对偶手法,使得句子更加富有节奏感和美感。
5. 排比排比是将同类的词语或短语并列起来,以增强修辞效果和语气的集中。
例如,“尽情地奔跑、尽情地呼喊、尽情地嬉戏”,通过排比,使得句子更加强调“尽情”的程度,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氛围。
6. 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但不要求回答,而是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例如,“我们难道不值得拥有幸福吗?”通过反问手法,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并引起他们共鸣。
7. 设问设问是在作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并随后对其进行解答。
通过设问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并在解答中给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呢?可以从减少污染、垃圾分类等方面入手。
”8. 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回答来引出文章的主题或重点。
例如,“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真诚、信任、包容的基础上。
作文十种修辞方法摘抄
![作文十种修辞方法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1f8130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2.png)
作文十种修辞方法摘抄作文的十种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引用。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作用: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37e641c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8.png)
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修辞手法是我们在写作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写作手法,那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一、拟人法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
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
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
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
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二、化动法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
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
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三、说明法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
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
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四、运用“五觉”法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
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
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
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五、借物抒情法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六、托物言志法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思维导图: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大全,孩子记下后,语文高分不用愁
![思维导图: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大全,孩子记下后,语文高分不用愁](https://img.taocdn.com/s3/m/b25e355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d.png)
思维导图: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大全,孩子记下后,语文高分不用愁我们具体看下: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从而使得描述事物时,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的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例句: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拟人拟人:把物当人写,把人的动作、行为、情感等赋予物上,用描写人的词描写物,把物人性化、形象化,从而让没有生命的动物活起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拟人种类:把事物直接当作人、人与事物的对话例句: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3、夸张夸张:对事物性质、特征进行艺术性的夸大或者缩小,从而让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增强语意的力量。
加强渲染、引发联想。
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例句:我们的教室非常安静,就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声音。
4、排比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从而增添语言的节奏感和渲染,使得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例句:朋友是小溪,无声无息,却又必不可少。
朋友是海,怀纳百川,包容你万般情绪。
朋友是山,危难之时,让你有立足之地。
5、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用来强化语气和感觉。
反问的种类: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意思、用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例句:你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6、对比对比:把同一事物相对的两面或者正反两个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说明某一方面,鲜明显示事物间的差别,增强说服力。
例句:生意好的时候,这里门庭若市;生意不好的时候,这里门可罗雀。
7、设问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形式,用于强化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提醒大家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例句:这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老李头。
8、双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加深语意,给人深刻印象。
常见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6f080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a.png)
常见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常见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的分类,是指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些手法可以帮助作家更生动地描述事物、抒发情感或者引发读者的共鸣。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隐喻联系的描写,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所描述事物的意义和特征。
比喻常用于描写复杂概念、抽象事物或者增强作品的形象感。
例句:她眼睛里的泪水宛若断了线的珍珠,闪烁着心灵的悲伤。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特征、心理和行为,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拟人手法常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抽象事物或者通过描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来包含情感。
例句:太阳像个害羞的姑娘,躲在云彩后面,不愿见人。
3. 排比:通过列举具有相同结构的词语、短句或句子,来强调一种感情或表达一种思想。
排比常用于修辞感情、强调归纳或分析的结论。
例句:忍辱负重,奋发向前;坚持不懈,勇敢探索;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4. 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正常语序颠倒,以达到改变语气、突出某一部分的目的。
倒装手法常用于疑问句、感叹句或者强调某一部分。
例句: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reathtaking sunset!5.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规模或影响,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或达到一种戏剧效果。
夸张手法常用于幽默、夸示和渲染气氛。
例句:我已经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了!6. 对比:通过对两个相反或不同事物的对比,来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矛盾或相互制约关系。
对比手法常用于突出某个事物的特征或者通过对比而表达某一思想。
例句:春天的花朵娇艳欲滴,寒冷的冬天白雪皑皑。
7. 修辞问答: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组织句子或段落,以达到引起读者思考、引发情感共鸣的目的。
修辞问答常用于反问、质问或者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
例句:难道不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和睦相处的氛围吗?8. 比较:通过对两个事物或现象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或者引发读者的思考。
小学语文必考常见的6大种修辞手法讲解
![小学语文必考常见的6大种修辞手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e491d4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5f.png)
小学语文必考常见的6大种修辞手法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英语作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英语作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4c632a5a8102d276a22f46.png)
英语写作常用修辞手法1.Simile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例如: 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2>.I wandered lonely as c cloud.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2.Metaphor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例如: 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3>. I study all day as a bee .He has a heart of stone.4>. I study all day as a bee .3.Metonymy 借喻,转喻,换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 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 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III.以作者代替作品,例如: a com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 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4.Synecdoche提喻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例如: 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 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 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3>.The fox goes very well with your cap. 这狐皮围脖与你的帽子很相配.5.Personification 拟人拟人是把生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例如: 1>.The night gently lays her hand at our fevered heads.2>.I was very happy and could hear the birds singing in the woods.6.Irony 反语反语指用相反意义的词来表达意思的作文方式.如在指责过失.错误时,用赞同过失的说法,而在表扬时,则近乎责难的说法.例如: 1>.It would be a fine thing indeed not knowing what time it was in the morning. 2>"Of course, you only carry large notes, no small change on you. "the waiter said to the beggar..Allegory讽喻,比方这是一种源于希腊文的修辞法,意为"换个方式的说法".它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具有双重性,表层含义与真正意味的是两回事.例如: 1>.Make th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2>.It's time to turn plough into sword.7.Hyperbole 夸张overstatement understatement夸张是以言过其实的说法表达强调的目的.它可以加强语势,增加表达效果..例如: 1>.I beg a thousand pardons.2>.Love you. You are the whole world to me, and the moon and the stars.3>.When she heard the bad news, a river of tears poured out.8.Euphemism 委婉,婉辞法婉辞法指用委婉,文雅的方法表达粗恶,避讳的话. 例如:1>.He is out visiting the necessary. 他出去方便一下.2>.His relation with his wife has not been fortunate. 他与妻子关系不融洽.3>.Deng Xiaoping passed away in 19979. 移位修饰transferred epithet将本应该用来修饰某一类名词的修饰语用来修饰另一类名词。
作文修辞手法解析
![作文修辞手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d586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7.png)
作文修辞手法解析修辞手法在作文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它可以增强作文的表达力,使文章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我们的文章更具吸引力,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通过某种类比方法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达到更好的说明或者更生动的描述。
比如“他如同一只疯狂的狮子一样跑了出去”。
这里的比喻将“他”与“一只疯狂的狮子”进行了类比,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2. 拟人:拟人是将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行为,以增强表现力。
例如“农田饥肠辘辘地等待着甘甜的春雨”。
这里的拟人将农田赋予了“饥肠辘辘”这一人的特性,使得描述更具感染力。
3. 对比:对比是通过将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例如“寒冬里的草原,既寂静又雄壮”。
这里的对比将草原与寒冬进行了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
4. 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脸红、心跳加速、汗水湿透了衣服,这是我第一次经历了如此紧张的场面。
”这里通过排比的方式,增强了紧张情绪的表达。
5. 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表现,以达到夸张的修饰效果。
例如“世界上最温暖的笑容”。
这里通过夸张修饰词语“最温暖”,使笑容更具有感染力。
6.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句的方式来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表达。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自由和平等吗?”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必要性。
7. 借物:借物是通过借用某个事物的特征,以便形容其他事物。
例如“她如同一只优雅的白鸽,带来了和平与希望。
”这里通过借物的方式,将她的形象与白鸽相联系,赋予了和平与希望的特征。
8. 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通过提出问题和给出回答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例如“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这里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助。
熟练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精彩、生动。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3f09f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5.png)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修辞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可以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达到表达深意、增加效果的目的。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众多,其中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说明。
一、比喻1.直接比喻:直接将被比较对象和比较对象进行比较,明确点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他像个吃饱了撑的小猪,懒洋洋的在床上打滚。
2.隐喻:通过暗示、含蓄的方式来比较两种事物,给读者留下自由联想的空间。
例:她的目光如同夜空中繁星般闪烁,美丽而神秘。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物体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类的特质和行为,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例: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舞动着绿叶,似乎在诉说着欢乐和生机。
三、夸张夸张是在表达中夸大其词,突出其中一种特征或效果,以便更生动地表达出情感或观念。
例:他一夜之间长出了一台小王子。
四、对偶对偶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来强调其中一种东西的特性,以突出重点,增加表达的效果。
例:春江花月夜,夜深人静,江水波光闪烁,花儿含苞欲放。
五、排比排比是通过语言的平行结构,使各个事物并列呈现,以突出重点,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他的眼睛红红的,他的脸色发白,他的双唇发紫,他的手冰凉。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常用来加强说服力或修辞效果。
例:你难道不怕失败吗?七、倒装倒装是改变语序,把谓语动词或情态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以突出主语、强调语气或实现其中一种修辞性效果。
例:Only through hard work can you achieve success.八、括号括号是通过加入附加的说明或解释,来丰富内容、增加语言的精度。
例:我明天(星期五)要去参加比赛。
九、双关双关是通过一句话或一句词含有两种或多种意思,以便实现语言幽默效果或达到表达深意的目的。
例:父母是家庭的衡量器,男人娶妻是家庭的添乱器。
综上所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倒装、括号和双关等。
作文写作的修辞手法
![作文写作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7e4b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7.png)
作文写作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加深读者的理解。
比喻能够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使文章内容更加贴近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形容了一个人笑容的美丽和愉悦。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使其更加形象。
通过拟人,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事物。
例如,“树林里的风儿轻轻地低语着”,赋予了风儿人类的特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风的轻柔。
3. 对比:对比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黑夜与白天的对比让人们体会到光明的珍贵”。
4. 排比: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的词或句式,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动感。
排比能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她自信地笑了,她坚定地走了,她永远不会放弃”。
5.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思考。
反问常常用于论证方式,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比如,“我们难道不应该对环境保护负责吗?难道我们可以任由污染继续扩大吗?”这样的反问句引出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6. 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夸张可以使读者印象深刻,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例如,“她跑得比闪电还快”,通过夸张,形容了一个人的跑步速度之快。
7. 省略:省略是通过删去一些不必要的文字,使表达更加简洁有力。
省略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使读者更加关注文章的核心内容。
例如,“没有风,世界静了”,通过省略“树叶不摇摆”等描述,直接展示了风静的场景。
8. 修辞问句:修辞问句是一种通过问句的方式来表达的修辞手法。
修辞问句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使文章更加思想深刻。
例如,“我们为何要停留在原地不前进呢?”通过修辞问句,突显了进步的重要性。
写作文必学的六大修辞手法详解
![写作文必学的六大修辞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771c0ebed5b9f3f90f1c7e.png)
写作文必学的六大修辞手法详解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意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
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
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
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例如: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作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把作文写的更生动
![作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把作文写的更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1b93c73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e.png)
作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把作文写的更生动1、比喻:化此为彼,生动形象,富有想象,表现力强。
生动形象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答题格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情感或具有……的表现力。
若比喻句是环境描写,还要结合环境描写作用解答。
答题格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营造出……的氛围,表达了……情感或具有……的表现力。
2、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富有情趣,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情感或具有……的表现力。
3、借代: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答题格式:把……代指……,形象地(含蓄地)写出……,表达情感或具有……的表现力。
4、对偶: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有音乐美感,便于吟诵。
高度概括,易于记忆。
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答题格式:句式工整,写出(渲染)……的特点(氛围),富有音乐美感,抒发……的感情。
5、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突出特征,以创造意境。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答题格式:突出强调+对象+特性+表达情感或具有……的表现力。
6、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说理严密、透彻;抒情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达情感。
7、设问: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8、反问:加强语气,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增强表达效果。
9、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加强语气+表达情感10、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写作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写作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9e335c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7.png)
写作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一、知识梳理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复、对偶、引用、对比、反问、设问等修辞及其表达作用:1、〔比喻〕(明谕、暗喻、借谕)(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作用):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用比喻阐明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语言形象化.〔举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夸张〕(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对偶〕(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举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5、〔排比〕(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6、〔反复〕(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举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7、〔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举例〕如:是谁创造力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8、〔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作用):增强语气.〔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9、〔对比〕(定义):又叫对照,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作用):突出其中一种事物或特点.(作者所要表现的对象.)对比在写作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结合写作来理解.九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⑨对比——突出其中一种事物或特点.首先按叙述的详略,叙述方法可分为概括叙述和细述法.什么是概叙法?概叙的含义是相对详叙(或叫细叙)而言,就是概要,该略的意思,即对某种人物、事件、场景、外观、品种、情绪等做概括的粗线条的叙述.有人又叫它“从类并叙”.这种叙述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它包含得越广,文字又简明,它就越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什么是细叙法?细叙法是对人物事件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叙述,它是和概叙法相对而言的又叫详叙法.其作用在于通过详细、具体的叙述使读者更多更深的了解事情的复杂情况和曲折的变化过程,以引起关注、同情或共鸣.其次,按叙述的顺序,可讲将叙述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几种.(一)顺叙法顺叙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反映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叙述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来反映人物事件的原委,便于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也易于贯通,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文学史上许多的名作,像《桃花源记》等,都是采用这种叙述方法的.(二)倒叙法它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因此倒叙不是逆叙,不是逆推理.在一定范围来说,倒叙事实上是顺序的一种变通.比如鲁迅的〈祝福〉〈伤逝〉等作品,大体上都是用倒叙手法写成的,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等作品都是把人物的最后结局在开头告诉了读者,然后把人物的经历一层一层展开,使读者看清了这些悲剧的社会根源和人物自身思想上原因,从而启发人们去追求合理的人生.(。
作文中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作文中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34a0b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b.png)
作文中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者的特性或性质。
例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的特性或行为。
例如:“时间在一点一滴中流逝,无声无息。
”
3.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种特性,以达到强调或突出的效果。
例如:“他的笑声如雷鸣般响亮。
”
4. 反问:提出一个问题,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观点。
例如:“我怎能忘记那个让我心动的瞬间?”
5. 设问: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什么是真爱?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6. 排比: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反复表达相似的观点或情感,以达到强调或突出的效果。
例如:“我要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只是一份真挚的爱情。
”
7. 对比:将两个相反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以便突出它们的
差异或相似之处。
例如:“他是白天的阳光,她是夜晚的月光。
”
8. 讽刺:用含蓄、挖苦或嘲笑的方式批评或揭露某种错误或弊端。
例如:“他真是个‘善良’的人,连一只蚂蚁都不肯伤害。
”
9. 借代:用一个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者的含义或象征。
例如:“他手握权力的钥匙,却无法打开幸福的大门。
”
10. 暗喻:用一个事物来隐喻另一个事物,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者的含义或象征。
例如:“她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
修辞手法全解析
![修辞手法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7856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a.png)
修辞手法全解析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全面解析,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以形象地揭示事物的特点和内涵。
比喻能够使描述更生动,让读者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他像一只迷失在黑夜中的孤狼”,用狼来比喻他的孤独。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具有生动感和形象感。
比如,“大地在默默无声地微笑”,用拟人的手法,使得大地仿佛成了一个会微笑的人。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夸张常用于幽默或夸张描述的场景,比如,“他深深陷入了爱的泥淖中,如同一只爱情的奴隶”。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将相同结构或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并排使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修辞效果和语言韵律感。
比如,“勤劳、勇敢、智慧,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
对偶是一种通过对相对或相反的词语、词组进行并列运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产生对比和对立的效果,增强对比的表现力。
比如,“黑夜看不见他的脸庞,白昼却能感受到他的微笑”。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实际上并不期望得到回答,而是用来强调某种观点或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法。
比如,“我们难道不应该对这种不公正说不?”反问使得观点更加强烈和肯定。
七、双关双关是一种词语或句子有多种不同解释的修辞手法,通过巧妙运用可以增强表现力和幽默感。
比如,“他是个铁人,不仅坚强,而且冷酷无情”。
八、夸张比较夸张比较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张形容和比较的修辞手法,以突出某种特点或特征。
比如,“他的力量就像一个岩石般坚固,无坚不摧”。
九、借代借代是一种通过替代或借用其他事物或概念来代替表达对象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表现力和概括性。
比如,“笔者代表全体作者,对你的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拟声是一种通过模仿声音的修辞手法,通过类似的词语来描绘发出的声音,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修辞手法的讲解
![修辞手法的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cf51c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5.png)
修辞手法的讲解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它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
例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这里将眼睛与星星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眼睛的明亮程度。
2. 拟人:拟人是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类的思维和感情。
例如,“风儿轻轻地吹过,抚摸着我的脸庞”,这里将风拟人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风的温柔和亲切。
3. 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来增强表现力。
例如,“他的胃口大得可以吃下一头大象”,这里夸张了人的胃口,形象地表达了他的食量之大。
4. 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例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里通过对比黑夜和光明,突出了主人公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
5. 排比:排比是通过将同类事物或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我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这里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了主人公的努力和进取心。
6. 对偶:对偶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句子或词语进行对称排列,以增强语言的平衡感和美感。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通过对称的对偶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月亮的喜爱之情。
7. 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8. 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回答,以增强语言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例如,“你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吗?”这里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2ca74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e.png)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用于加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良好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对其进行解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或类比来形象化地描述事物。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增加文章的艺术感和逻辑感。
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到“他像一只孤狼般独来独往”这样的句子,通过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人的孤独和独立。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能够让事物具有感情和思维,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风轻轻地吹拂在脸上”,通过拟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风对人的呵护。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高兴得像是飞上了天空”,通过夸张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人高兴的程度之大。
四、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事物来突出其差异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能够使观点更加鲜明,加深读者对事物的印象。
例如,“白天是喧嚣的都市,而夜晚是宁静的乡村”,通过对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氛围。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的并列句或短语来强调重点和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加铿锵有力,增加表达的冲击力。
例如,“努力奋斗,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通过排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回答中强调说话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加深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一个人在世上真的可以独自一人吗?”通过反问,使读者能够思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七、夸张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回答中强调说话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加深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一个人在世上真的可以独自一人吗?”通过反问,使读者能够思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小学作文常见的六种修辞写作文的修辞方式
![小学作文常见的六种修辞写作文的修辞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948df0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2.png)
小学作文常见的六种修辞写作文的修辞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1、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2、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3、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4、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三、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天空中,满天白云,有的像小鱼在天空中游,有的像一匹白色俊马飞奔而来,有的像几只羊羔正在吃草。
四、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1、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2、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3、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4、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五、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语文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六、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4、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5-10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意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
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
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
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例如: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
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
例如: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的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6、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7、常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8、比喻的修辞举例(1)带有比喻的成语恩重如山冷若冰霜成竹在胸胸有成竹呆若木鸡风烛残年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轻如鸿毛震耳欲聋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人面兽心如虎添翼如胶似漆丧家之犬对答如流刀山火海a明喻:虚怀若谷门庭若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味同嚼蜡寿比南山归心似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冷若冰霜b暗喻:车水马龙有口皆碑唇枪舌战草木皆兵冰清玉洁明珠暗投人老珠黄犬牙交错血海深仇犬马之劳c借喻:望穿秋木破镜重圆风平浪静班门弄斧铜墙铁壁豺狼当道掌上明珠画龙点睛柳暗花明愚公移山(2)比喻句举例:①露似珍珠月似弓。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④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⑤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⑥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⑧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⑩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二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甲】把非生物拟人化。
例如: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高尔基《海燕》)②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老舍《小花朵集》)③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王蒙《春之声》)④街上非常热闹。
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
呃,借光。
”(张云翼《给孩子们·去看电影》)⑤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⑥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电车”、“星星”、“稿纸”等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乙】把有生物拟人化。
例如: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③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老舍《月牙儿》)④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⑤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杨朔《樱花雨》)⑥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王蒙《春之声》)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青蛙”“高粱”、“向日葵”、“垂柳”、“芦苇”、“樱花”、“小草”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丙】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例如:①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
(马克思《资本论》)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③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④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兴奋地赶来参加,你的领队是数、理、化,理、工、农、医都是你的战友和部下。
(高士其《让科学技术为祖国贡献才华》)⑤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在地上,对面的屋顶也是白皑皑的。
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
(艾鞠《屋里的春天》)⑥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
(艾青《在浪尖上》)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科学技术”、“数理化”、“理工农医”、“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
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
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
例如《风筝找朋友》中的风和风筝,既有人的特点,又有风和风筝的特点,风对风筝说:“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泪水,就会变湿了,变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动你,你也就飞不起来啦!”风要是换成雨就不能推风筝,风筝换成汽车,也不会这么怕水弄湿,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
太阳有很强的光和热,强光刺得风筝睁不开眼;热气又像火一样烫得风筝受不了。
假如写月亮和星星也有这样的光和热,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属性了。
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个弯钩;星星闪亮着眼睛……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
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排比的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