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复习:第2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
1、原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等)和分子的基本粒子。
③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④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说。
注意: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原子与元素的联系与区别2.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离子的种类:②离子的生成途径:③存在离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NaCl、CaC2、CH3COONa;电解质溶液中:如盐酸注意:分子、原子、离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是化学研究的微观对象。
3.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完整理解分子的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子是一种粒子,它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如:水、氧气、干冰、蔗糖等就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②分子有质量,其数量级约为10—26kg。
③分子间有间隔,并不断运动着。
④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⑤每个分子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的若干原子按一定方式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⑥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把分子分成⑦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称作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它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
4、“基”、“根”“基”是指分子中除去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以后剩下的原子团(也可能是单个原子),它是电中性的,通常不能稳定存在,如—NO2硝基、—CH3甲基。
“根”是带电的原子团,能稳定存在,如“NO2—”亚硝酸根离子,“HSO3—”亚硫酸氢根离子,它们各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根”与“基”的区别在于是否带电荷。
“根”与“基”的电子式也不同。
如羟基—OH的电子式为,而氢氧根OH-的电子式为。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初步分类2、纯净物和混和物常见的混合物包括:⑴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合物等);⑵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浊液)⑶同分异构间的混合体(如二甲苯总是混合物,含邻、间、对三种)⑷同素异形体间的混合体⑸其他:①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②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③钢、生铁、普钙、漂白粉、碱石灰、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④煤焦油、石油及其各种馏分、植物油和动物油。
202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2.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共19张PPT)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成盐氧化物碱 酸性 性氧 氧化 化物 物: :NCaO22O、、PC2Oa5O等等
两性氧化物:Al2O3等
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高考总复习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元酸:HCl、HNO3等
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H2SO4、H2S等
三元酸:H3PO4等
高考总复习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组成、分类
高考总复习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例1]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糖类、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 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常含有Al2O3、 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 弱电解质,C项错误;单糖、二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 错误。
物;⑦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⑦
高考总复习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解析 胶体和溶液均为混合物,①正确;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②正 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③错误;铵盐、含氧酸盐中含有共价键,④正确;木 炭还原氧化铜是置换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⑤错误;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 化物,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⑥错误;金刚石粉末与石墨粉 末均由C元素组成,但二者混合后是混合物,⑦正确,故B项正确。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PPT教学课件
④丁达尔效应都是胶体的性质,但未必属于其特 有的性质,布朗运动便是其典型例子;⑤胶粒的直 径一般在1 nm~100 nm之间透过滤纸;⑥难溶物 (如BaSO4、CaCO3等)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仍然很 小,而有些易溶物(如H2SO4、KNO3等)的不饱和 溶液的浓度一般较大;⑦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 因是胶粒的直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同种胶体的 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 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答案 ①
化物
解析 Na2SO4中含Na+,它是钠盐;含SO24,它 是硫酸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Na+,阴离子只
有SO
2 4
,没有其他的阴、阳离子,故它属正盐。
从组成看,1个HNO3分子只电离出1个H+,故它是
一元酸;从酸性强弱看,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
H+和NO
3
,故它是强酸;从挥发性看,HNO3容易挥
至溶液呈 红褐色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
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胶体)+3HCl
Fe(OH)3
易错点拨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
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这是胶体
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
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要点精讲
要点一 物质的分类
基础回归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2.同素异形体 (1)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 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物理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 化学 特别提醒 不同的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 相同的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同素异 形体)。
2022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 第1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Word版含解析
其次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考纲定位考情播报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洁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分。
2021·全国卷ⅠT 7/全国卷ⅡT 72022·全国卷ⅠT 8/全国卷ⅡT 72021·全国卷ⅠT 7/全国卷ⅡT 72012·全国卷T 8(C 、D)考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基础学问自查]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物质的分类 (1)分类方法①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②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2)几类物质的概念①纯洁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④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⑤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
⑥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应用体验]1.请依据交叉分类法说明NaHCO 3是哪类物质? [提示] 盐、酸式盐、钠盐、碳酸盐。
2.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如图的括号中:①氯气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铁 ⑤小苏打 ⑥过氧化钠 ⑦二氧化碳 ⑧氧化铝⑨氧化铜[提示](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挨次)②③⑤⑥⑧⑨⑦④①②③⑤⑦⑨⑧[考点多维探究]角度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第一讲
2012年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2014年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 封包装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 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 品干燥剂
氢化物的分类
1.定义:元素与氢化合生成的化合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 组成 金属氧化物: NaH CaH2 LiH KH 非金属氧化物: CH4 NH3 H2O HF
酸的分类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氧化性酸: 浓H2SO4、HNO3 、HClO、HClO3、HClO4 含氧酸:H2SO4、 HNO3 、H3PO4 、 H2CO3 按是否 含氧: 无氧酸: HCl、HBr、HI、HF、H2S 一元酸: HCl、HBr、HNO3、CH3COOH 按提供氢 二元酸: H2SO4、H2CO3、H2C2O4 酸 离子数目: 多元酸:H3PO4 挥发性酸: HNO3、HCl、HF、HBr、HI、H2S 按挥发性: 难挥发性酸: H2SO4、H3PO4
5.锌钡白是一种白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 的锌盐 和钡盐,它们是 [ ]. (A)ZnCO3和BaCl2 (B)ZnCl2和BaCO3 (C)ZnS和BaSO4 (D)ZnCO3和Ba(NO3)2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第二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
反思归纳
正确理解“一定” 、 “不一定” ,规避概念失分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 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 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Fe2O3)。
例:对下列几种盐:Na2SO4、Na2CO3、NaCl、K2SO4、 K2CO3、KCl 按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答案 按阳离子分为两类: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 无氧酸盐、 含氧酸盐。
(2)树状分类法: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物 混合物 质 纯净物 化合物
(7)加热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8)加热 NH4Cl 晶体, 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 变化 ( × ) (9)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 变化 ( √ ) (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Na2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 变化 ( × ) (11)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 ) (12)用铂丝蘸取 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
+ +
题组训练
1.下表中每组均有 4 个选项,请从中挑出 1 个选项,它跟另 3 个选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 依据
项属于不同的分类, 请将挑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1) (2) (3) (4) 备选项
- A.S2- B.I- C.Fe D.SO2 4
A.HCl B.CO2 C.NH3 D.CaO A.蒸馏 B.分液 C.蒸发 D.中和 A.KMnO4 B.Al2(SO4)3 C.KClO3 D.K2HPO4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基础课时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
• 点击进入
•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要点提取
物理变化 三馏 四色 蒸馏、分馏 焰色反应 化学变化 干馏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 反应
•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五解
十八 化
潮解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 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 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 所得到的体系。
•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 (1)丁达尔效应
光亮的通路
•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
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
沉淀
•(ⅰ)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析出的现象。
•(ⅲ)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
•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6)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
氧化物( )
•(7)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 氧化物( ) )
•(8)溶于水呈酸性的是酸,呈碱性的是碱(
•(9)HCOOH含有两个氢,所以是二元酸(
•(10)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⑤一个质子变 ⑦有毒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属变成非金属
⑧金
• 答案 ①⑤⑧
• 点击进入
•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4、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P28
元 素: 只 讲 种 类 不 讲 个 数
分子、 原子、 离子:既 讲种类 又讲个 数
P28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 ×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
B ( )
A.混合物:空气、福尔马林、水玻璃、熟石灰 B.化合物:烧碱、氯化氢、干冰、胆矾 C.电解质:二氧化硫、胆矾、铁、生石灰、盐酸 D.单质:液态氧、白磷、氮气、碘酒
氢化物 无机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2、物质的分类
3、熟氢化记物常:见氢无元机素化和合另一物种的元分素类所形成的化合物
氧化氢物化:物氧H元C素l016·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
B 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回顾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怎样区别溶液与胶体? 丁达尔效应
P32【自我检测】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 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
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 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
4.(2020·石家庄高中毕业调研)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
四、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8
2.树状分类法 (1)分类的关键——明确分类标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9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2)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4)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 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式中氢原子的个数,如 CH3COOH 不是四元酸, 而是一元酸。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教材改编题)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 ①水玻璃 ②氨水 ③汽水 ④氯水 ⑤重水 ⑥紫水晶 ⑦水银 ⑧溴水 ⑨硬水 ⑩软水 ⑪王水 ⑫卤水 ⑬生理盐水 ⑭水煤气 ⑮石灰水 ⑯油水 ⑰矿泉水 ⑱蒸馏水 ⑲水泥 ⑳钢水 答案:⑤⑦⑱
原创课件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例题1.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 B )
A.一定是化合物
B.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同素异形体
例题2.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C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跟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 的物质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FeCl3+Na2S==2FeCl2+S↓+2NaCl
③
NaHSO4+NaHCO3=Na2SO4+H2O+CO2↑
④
例题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 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即为几元酸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 阴离子.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 Fe(OH)3(胶体)、 蔗糖溶液 沉淀胶体
泥水 石灰乳
植物油和水 的混合物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胶体 和 溶液 。
(2)电泳:在 外电场 的作用下,胶体微粒作 定向 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电泳现象说明 胶体微粒 带电荷。但胶体呈电中性 (3)聚沉:胶体聚沉的条件有:
He 、Ne 、Ar等
注意:金属单质(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属金属晶体)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其固体属离子晶体。
问题
1、 有离子存在一定是离子晶体? 不一定;如:金属单质
2、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原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注意
不一定;如:酸、酸性氧化物
1.在离子晶体中必有离子键,同时可能还含有共价键或配位键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树状分类法
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
物质
(2)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氧化物分类)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2.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①⑧⑨⑩⑭⑮⑰⑲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⑱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一、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现有下列物质:
①冰水共存物②爆鸣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有机玻璃⑦漂白粉⑧TNT⑨H2SO4⑩含氧40%的氧化镁⑪花生油⑫福尔马林⑬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⑭CuSO4·5H2O⑮液氯⑯王水⑰KAl(SO4)2·12H2O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⑲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发生了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CD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常见的物质分类
(2)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 合物
无机化 合物
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 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 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酸、碱(如 SiO2、Fe2O3)。
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类标准为是否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
(2)分类标准为制备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C (2)2NH4Cl+Ca(OH)2==△===CaCl2+ 2NH3↑+2H2O
解析 (1)中 A、B、D 项均为离子,而 C 为原子, 属游离态。(2)A、B、C 从状态上看,均为气态,D 为固态。(3)从变化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D 为化学变 化,而 A、B、C 为物理变化,或从实验操作上分析, A、B、C 用于物质的分离,而 D 一般不用于分离物 质。
答 案 (1)C 游 离 态 (2)D 固 态 (3)D 化学变化
考点二 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 粒的直径
<1 nm
>100 nm 1~100 nm
分散质微 粒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巨大数目 的分子集
合体
高分子或 多分子集
合体
淀粉溶胶、
实例
蔗糖溶 液、NaCl
溶液
油水、石 灰乳
蛋白质溶 胶、
Fe(OH)3 胶体
外观
均一、透 明
不均一、不透明
均一
稳定 性性 质 能否
透过 滤纸
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能
悬浊液不能,乳浊液 能
能
鉴别
无丁达尔 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有丁达尔 效应
2.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
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
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例 2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 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 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亮 的光路,前者则没有
续煮沸至液体呈 红褐色 ,停 止加热,即制得
Fe(OH)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注意: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 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 胶体的性质。
考点精讲
解析 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它们都是电中性 的,胶体中的胶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能吸附阴或阳离 子而带电;溶液中含有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 用下,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胶体中的 带电胶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也会移向某个电极,和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微粒移向另一个电极;溶液和胶体 中的微粒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都有布朗运动;丁达尔 效应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
例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 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 均含有氧元素, 都是氧化物
B.HClO、浓硫酸、HNO3 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 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 都易溶于水,都 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 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 原子,都是二元酸
解析 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如 H2O、CO、Na2O2,A 中 HCOOH 是羧酸,Cu2(OH)2CO3 是碱式盐,A 项错;CH3CH2OH 是非电解质,C 项错;HCOOH 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 以电离,属于一元酸,D 项错。
答案 B 规律方法 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 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 确,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 悉。
化学复习:第2章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
类
(3)从本质上看, 元素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 质都是由 元素 组成的;从数量上看, 100 多种元素组
成了几千万种的物质。 2.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通常有下列两种: (1)交叉分类法
3.Fe(OH)3 胶体的制备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
即时巩固 1 下表中每组均有 4 个选项,请从中挑
选出 1 个选项,它跟另 3 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
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A.S2- B.I- C.Fe
(1)
D.SO24-
(2)
A.HCl B.CO2 C.NH3 D.CaO
(3)
A.蒸馏 B.分液 C.蒸发 D.中和
即时巩固 2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 FeSO4、 Na2SO3、NO 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 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________。
A.KMnO4
B.Al2(SO4)3
C.KClO3
D.K2HPO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2、O2、NO、NH3、NO2,
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
答案 D
规律方法 (1)胶粒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胶体是电 中性的。(2)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 1 nm,对光有衍 射作用,因而在垂直于光线入射的方向观察,无丁达尔效
应;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对光有散 射作用,因而有丁达尔效应。
即时巩固 3 FeCl3 溶液、Fe(OH)3 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 是( )